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09451178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历史岳麓版必修1知能演练: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随堂检测1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简化分工,提高效率B 削弱封国,集权中央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D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解析: 选 D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设立中朝,这一措施限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有人认为,唐朝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解析: 选 A 。材料认为三省六部制较为

2、科学地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 、 C 项未涉及皇权相权矛盾, D 项中皇权相权矛盾并不能消除,选择 A 项。3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 决策权B 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4包拯是宋代著名清官,曾做过谏议大夫。宋仁宗有一项任命,包拯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没有发脾气,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要取决于皇帝B 古代的谏议体制可以起到一

3、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则性格懦弱D 谏议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解析: 选 B 。从材料体现的中心来看,就是包拯的进谏最终被宋仁宗采纳,这说明了古代的监察体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他三项的说法与题干的整体意思不符。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 整个即皇帝统治, 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 这个机构就是从“ 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 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 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 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英)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请回答:(1)据材料,“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维护这一制度,汉朝

4、、魏晋南北朝和隋朝以后各是怎样从“文士贵族”中任用非世袭的文官系统的?(2)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应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担任最高长官,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解析: 第(1)问,从材料“ 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 可以看出这种制度 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为维护这一制度, 汉朝以察 举制、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以科举制选官。第 (2) 问,北宋选官的主要方式是科举制, 科举制的评价可以依据教材所学知识作答。 在宋朝, 中书门下是宰相的办公机构,但是只负责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被

5、三司和枢密院分割。答案: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是以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是以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以科举制。(2)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从政。评价: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比较公平公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局面:虽行使宰相职权,但被三司使、枢密使分割了权力。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选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A.汉武帝设立中朝B 唐朝实行三省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D 秦朝实行三

6、公九卿制解析: 选 A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重用身边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这些人组成“ 中朝 ” 。本题选 A 项。2唐太宗在谈到某中央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者,皆须执论。”此处的机构应是 ()A 中书省和门下省B 尚书省和中书省C.尚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唐代,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因此符合“ 执论 ” 要求的是 A 项。3学者钱穆指出:“(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

7、,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 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D 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解析: 选 D 。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 和所学史实可知唐朝皇帝的最终决策要受到三省的影响。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4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A 设立六部B 分化相权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D 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解析:选Bo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唐宋的表现。最相似的为B项,唐设三省分化相权、宋则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化相

8、权。 A 项为唐朝措施, C 、 D 两项为宋代措施。5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 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 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 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A 笼络民心B 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皇权D.稳定统治秩序解析: 选 C。 “ 差遣 ” 使宋王朝增加了大批官员,这些官员相互牵制,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他只是表象。故应选 C 项。6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

9、代中国政治制度 宋代中央机构。结合宋朝相关史实回答。宋虽沿唐朝制度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但其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凡军机大事,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无权过问。设三司行使财权。又设谏院,以弹劾大臣,使宰相难以在处理朝政中施展作为,故“对持文武二柄”的两个机构为“中书门下和枢密院”。7 .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8 .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解析:选B。

10、元朝疆域辽阔,为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 官为宰相,与隋唐宋时期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相反,相权在元朝加强,易出现宰相专权。9 .下表为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据表可知,汉代察举制()官僚贵族子弟t=t 国冢平民贫民69.6%6%15.7%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10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解析:选Ao观察表格可以看出平民、贫民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排除D;但仍以官僚贵族子弟为主,说明 B、C错误;汉代察举制,只是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世袭制。A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

11、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 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裁二百年,天下安宁。汉书卷八十三武帝元狩五年(前 118 年) ,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 “ 掌佐丞相举不法” 。征和四年(前 89 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汉书武帝纪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 掌监察。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 在地方, 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

12、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 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 180 人,非进士者只 29 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 一般都是 “ 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 博士并推官, 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 。公元 1439 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13、度 监察制度。 (1) 第一小问,由 “置御史大夫”“ 设置丞相司直 ” 、 “ 设置司隶校尉” 可以得出, 先后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等监察官职; 第二小问, 要注意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对照, 可以得出汉朝的制度沿袭了秦朝制度。(2)第一小问,由“承袭宋元旧制 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以得出,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由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可以得出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由“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可以看出,有立法的保障;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监察制度的极大发展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益走向极端。(3)评价一般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答案: (1) 内容:先后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监察百官。关系:承袭秦制。(2)特点: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或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有立法的保障。特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益走向极端。(3) 积极: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机构冗多,容易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监察权力来自于皇权,当权力过大时,很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加速吏治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