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0945021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4年版)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1597号),实施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调整和修订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3版)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指南从工程与专项、特种作业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三个方面,提出了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科研方向。 一、工程与专项 (一)深海天

2、然气浮式装备(一期工程)1.工程总目标满足我国深海大型气田开发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紧迫需求,系统开展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英文简称:FLNG,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和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设计、建造、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制,形成相应的总体设计方案、设备工程样机及全套系统的试验验证装置,完成有关测试和检验、试验验证等工作,建立相应的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发一型适应我国南海大型气田开发需要、舱容约30万立方米、LNG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一型舱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上、年气化能力约为20

3、0万吨的LNG-FSRU。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目标是:完成LNG-FPSO、LNG-FSRU总体设计方案,实现LNG-FSRU再气化模块及LNG-FPSO部分系统和设备的样机研制,具备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小型天然气液化系统核心装置工程化应用能力。二期目标是:LNG-FPSO、LNG-FSRU总体具备工程化条件,主要系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及实验验证,具备LNG年产200-300万吨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装置研制能力。2.重点研究方向2015年前,重点围绕一期工程目标,突破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再气化系统、LNG货物外输/转驳装置等设备和系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部分系

4、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开展FLNG建造、安装及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处理能力为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天然气液化工艺和设备试验验证;初步建立起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具体如下:(1)天然气液化系统设计、集成及试验验证研究目标:掌握天然气液化系统的设计技术、集成技术,完成处理能力不小于20万方/天,且适用于LNG-FPSO的采用混合冷剂液化工艺的安全、可靠、高效的天然气液化系统设计和建造,开展工艺和关键设备试验验证。研究内容:1)处理能力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天然气液化系统集成技术研究;3)适用于LNG-FPSO的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和绕管式换热器等关键设备试验

5、验证。成果形式:总体设计方案;处理能力不小于20万标方/天天然气液化系统及试验报告。(2)天然气预处理用大型塔器研制研究目标:掌握适合FLNG天然气预处理系统使用的大型塔器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包括强度计算、填料和塔盘的水力学计算等,完成大型塔器详细设计和样机研制,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与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研究内容:1)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流程设计;2)大型塔器的材料选型、强度计算及分析;3)大型塔器中填料、塔盘等内件水力学计算;4)大型塔器气液分布器的设计与优化;5)晃荡对大型塔器性能影响研究;6)适用于年产液化天然气300万吨LNG-FPSO使用的大型塔器详细设计;7)大型塔器样机研制。

6、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3)天然气液化用大型混合冷剂压缩机研制研究目标:完成满足LNG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要求的大型混合冷剂压缩机的选型方案,攻克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完成详细设计和样机研制,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与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研究内容:1)压缩机选型方案论证;2)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3)大型混合冷剂压缩机详细设计;4)大型混合冷剂压缩机样机研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4)天然气液化用大型板翅式换热器冷箱研制研究目标:掌握板翅式换热器冷箱

7、均布、安全性相关技术等关键技术,完成相应的试验研究和样机研制,满足LNG-FPSO的技术要求。研究内容:1)多联板翅式换热器均布技术研究;2)板翅式换热器应用于FLN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3)板翅式换热器样机研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适用于处理能力为不小于20万标方/天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5)海水-混合冷剂换热器研制研究目标:掌握海水-混合冷剂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等关键技术,开展满足LNG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要求的海水-混合冷剂换热器详细设计方案,完成中试研究和小型样机研制,设计、制造、检验能力达到LNG

8、-FPSO技术要求。研究内容:1)海水-混合冷剂换热器选型研究;2)设计关键技术研究;3)制造和检验关键技术研究;4)海水-混合冷剂换热器小型样机研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适用于处理能力不小于20万标方/天;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6)LNG液力透平研制研究目标:掌握LNG液力透平的关键技术,完成小型样机设计制造及现场试验,开展适用LNG-FPSO的LNG液力透平详细设计,完成中试研究和样机研制。研究内容:1)LNG液力透平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LNG液力透平样机设计制造;3)适用LNG-FPSO的LNG液力透平详细设计;4)LNG液力透

9、平样机研制及现场性能试验;5)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7)天然气液化系统硫回收装置研制研究目标:研究适用于浮式条件下的硫磺回收工艺,研制橇装的硫磺回收装置,具备效率高、安全性高、占地少和轻量化的特点,完成样机研制。研究内容:1)硫回收装置关键设备选型研究;2)硫回收工艺的工艺包设计;3)硫回收装置服役可靠性技术研究;4)硫回收装置的橇块化技术研究;5)硫回收装置样机研制及验证;6)LNG-FPSO硫磺回收装置的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8)LNG蒸发

10、汽再液化装置研制研究目标:根据LNG蒸发汽(BOG)和浮式平台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浮式平台上的BOG再液化工艺,完成BOG再液化装置的橇块化设计,达到能够制造的深度,完成小型样机研制。研究内容:1)核心设备选型研究和浮式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2)橇块化设计方案研究;3)再液化装置的橇块化设计;4)再液化装置样机研制;5)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9)货物外输/转驳装置研制研究目标:研究开发适用于LNG-FSRU、LNG-FPSO与穿梭LNG船之间的货物外输/转驳装置,能够实现低温液体和气体的输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货物外输/

11、转驳装置在满足旁靠相关海况的相对运动和串联情况下,转运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小时。研究内容:1)两船并靠水动力分析与试验验证;2)旁靠转驳与串联转驳的比较论证;3)刚性装卸臂与低温软管输送比较论证;4)旁靠输送装置样机研制;5)旁靠转运的模拟海况试验和液体试验;6)串联输送技术预研。成果形式:两船旁靠水动力分析和水池模型试验报告;旁靠转驳与串联转驳设计图纸和计算书;旁靠输送装置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10)LNG潜液泵研制研究目标:掌握水力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密封技术等LNG潜液泵关键设计制造技术,开展适用LNG-FPSO的LNG潜液泵详细设计,完成中试研究和小型样机研制。研

12、究内容:1)水力计算与选型2)泵体结构优化设计3)密封设计4)适用LNG-FPSO的LNG潜液泵详细设计5)LNG潜液泵小型样机研制及试验研究6)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小型样机及试验验证报告,并通过船级社认可。 (二)自升式平台品牌工程1.工程总目标把握自升式平台技术发展趋势,瞄准自升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两类主流产品,对标世界品牌产品,结合国内批量建造平台的工程实践经验,开发市场定位清晰、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3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和1型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全面提升平台适应性、作业效率、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掌握自主设计建造核心技术,实现承接工程订单

13、,带动关键系统和设备应用,增强我国在自升式平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2.重点研究方向(1)自升式钻井平台研究目标:分别对标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际主流品牌,开发高规格大水深3型系列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台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同类国际品牌产品,最大钻井深度35000-40000英尺,作业工况下最大甲板可变载荷提高5%-10%,钻井系统大钩载荷提高25%左右,悬臂梁纵向最大外伸距离75-80英尺,经济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台居住房间达到欧洲北海高舒适性标准,关键系统和设备自主化配套率达到80%以上,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船级社认证,承接工程订单。自升式钻井平台I:最大作业水深350英尺适用海洋环境温和海域+欧

14、洲北海最大波浪高/周期10.0/11s气隙15.24m环境温度-2045摄氏度最大钻井深度35000英尺悬臂梁最大外伸距离纵向:75英尺;横向:+/- 15英尺定员120人最大甲板可变载荷(风暴自存工况)3200吨最大甲板可变载荷(作业工况)4600吨钻井系统大钩载荷1000短吨升降系统(齿轮数量)318个齿轮,具备预压载状态升船能力钻井作业效率自动排管/Off-line 研究内容:1)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和适应性研究;2)平台总体性能优化研究;3)平台主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桩腿结构优化设计;4)平台悬臂梁及钻台优化设计研究;5)平台关键系统集成优化及国产化应用技术研究;6)平台环保性和舒适性

15、设计技术研究;7)平台高效建造技术研究; 8)平台重量控制技术研究;9)桩腿国产化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自主品牌自升式平台基本设计图纸、船级社审核报告等;2)相关研究报告、试验报告、计算分析报告等;3)相关专利、论文、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自升式钻井平台II:最大作业水深400英尺适用海洋环境温和海域+欧洲北海最大波浪高/周期14.4m/14.1s气隙15.0m环境温度-2045摄氏度最大钻井深度40000英尺悬臂梁最大外伸距离纵向:75英尺,横向:+/- 15英尺定员140 人最大甲板可变载荷(风暴自存工况)3145吨最大甲板可变载荷(作业工况)6850吨钻井系统大钩载荷1250短吨升降系统(

16、齿轮数量)318个齿轮,具备预压载状态升船能力钻井作业效率自动排管/Off-line研究内容: 1)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和适应性研究;2)平台总体性能优化研究;3)平台主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桩腿结构优化设计;4)平台悬臂梁及钻台优化设计研究;5)平台关键系统集成优化及国产化应用技术研究;6)平台环保性和舒适性设计技术研究;7)平台高效建造技术研究;8)平台重量控制技术研究;9)桩腿国产化技术研究。成果形式: 1)自主品牌自升式平台基本设计图纸、船级社审核报告等; 2)相关研究报告、试验报告、计算分析报告等; 3)相关专利、论文、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自升式钻井平台III最大作业水深500英尺适用海

17、洋环境温和海域+欧洲北海最大波浪高/周期24.0m/14s气隙24.0m环境温度-2045摄氏度最大钻井深度40000英尺悬臂梁最大外伸距离纵向:80英尺,横向:+/- 20英尺定员150 人最大甲板可变载荷(风暴自存工况)3400吨最大甲板可变载荷(作业工况)8350吨钻井系统大钩载荷1250短吨升降系统(齿轮数量)318个齿轮,具备预压载状态升船能力钻井作业效率自动排管/Off-line研究内容:1) 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和适应性研究;2) 平台总体性能优化研究;3) 平台主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桩腿结构优化设计;4) 平台悬臂梁及钻台优化设计研究;5) 平台关键系统集成优化及国产化应用技术

18、研究;6) 平台环保性和舒适性设计技术研究;7) 平台高效建造技术研究; 8) 平台重量控制技术研究;9) 桩腿国产化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自主品牌自升式平台基本设计图纸、船级社审核报告等;2)相关研究报告、试验报告、计算分析报告等;3)相关专利、论文、标准和指导性文件。(2)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研究目标: 瞄准多功能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采用“平台通用化、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市场定位清晰、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具备助航定位、快速提升、起重作业等功能,最大作业水深为350英尺,平台最大连续升降速度为72米/小时,轻量化起重机起重

19、能力不小于200吨,甲板面积不小于1600平方米,甲板载荷不小于2500吨,关键系统和设备配套率90%以上,实现工程示范应用。研究内容:1)多功能作业支持平台通用化及模块化技术研究;2)自升式支持平台环境和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研究;3)平台升降等核心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技术研究;4)平台关键系统集成优化及国产化应用技术研究;5)关键系统调试验证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基本设计图纸、船级社审核报告等; 2)相关研究报告、试验报告、计算分析报告等; 3)自升式作业支持平台及关键系统和设备工程示范应用; 4)相关专利、论文、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三)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一期工程)1

20、.工程总目标以我深海油气田开发为工程背景,系统开展水下生产系统、控制系统、安防系统、铺管系统等的总体设计技术研究,以及水下采油树、混输增压泵、脐带缆、水下阀门、水下作业工具等关键设备的研制,初步形成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标准体系。掌握3000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技术;实现1500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产业化。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目标是:具备500米水深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的工程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能力,初步实现产业化。二期目标:具备1500米水深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的工程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能力,初步实现产业化;掌握3000米水深水下油气生产系统

21、关键技术。2.重点研究方向2015年前,重点围绕一期目标,开展水下油气生产系统核心技术与设备、水下专用作业设备的研制。重点研究方向如下:(1)水下控制系统与关键设备研发研究目标:掌握500米水下控制系统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技术能力,完成水下控制产品的功能分析、设计要求及总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掌握水下控制模块、水下分配单元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研究内容:1)功能分析和设计要求;2)系统总体设计、测试和总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3)水下控制模块(SCM)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技术研究;4)水下分配单元(SDU)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 水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报告;2) 水

22、下控制产品的功能分析、设计要求及总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报告;3) 水下控制模块产品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的设计文件、研究报告;4) 500米可回收式水下控制模块原理样机及全套设计文件5) 500米可回收式水下分配单元原理样机及全套设计文件。(2)水下安防系统工程化研制研究目标:掌握500米水下安防系统产品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技术,完成500米水下安防系统的工程样机研制及工程化应用。研究内容:1) 水下安防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安装技术研究;2) 水下安防系统工程样机研制;3) 水下安防系统设计、制造与测试标准研究。成果形式:1) 水下安防系统设计、制造与测试的设计与研究报告;2) 以水下设施为

23、中心的500米水下安防系统工程样机;3) 相关标准研究报告,设计、制造及验收指南,陆上测试报告,压力舱测试报告,海试试验报告。(3)水下混输增压泵研制研究目标:掌握适用于1500米深海环境水下混输增压泵的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等关键技术,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研究内容:1)混输增压泵总体方案研究;2)混输增压泵压缩单元关键技术研究;3)配套大功率水下电机及动力传输系统研究;4)均化器结构方案研究;5)密封技术研究;6)防腐处理措施研究;7)冷却及润滑方案研究;8)水下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研究;9)混输增压泵测试、安装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设计指导性文件;2) 水下混

24、输增压泵系统及关键部件设计图纸、计算书、测试报告等;3) 水下混输增压泵样机一套;4) 陆上工厂混输运行试验报告,压力舱试验报告,水池试验报告,相关标准研究报告及设计指南。(4)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研制研究目标:掌握500米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产品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技术,完成500米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工程样机的研制。研究内容:1)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设计、制造、测试、安装技术研究;2)工程样机研制;3)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设计、制造与测试标准研究。成果形式: 1) 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产品设计、制造与测试的文件与研究报告;2) 500米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装置工程样机;3) 陆上混输试验报告

25、、压力舱试验、水下模拟海试;4) 相关标准研究报告及设计、制造指南。()水下阀门工程化研制研究目标:掌握500米水深水下阀门及执行机构的设计、制造与测试技术,具备500米水深水下阀门高压舱测试能力,完成500米水深水下阀门工程样机研制及海试。研究内容:1) 典型水下阀门(闸阀、球阀)设计、制造与测试技术研究;2) 水下阀门执行机构的设计、制造与测试技术研究;3) 水下阀门高压舱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 水下闸阀及执行机构样机及相关支持文件;2) 水下球阀及执行机构样机及相关支持文件;3) 5000 磅/平方英寸的6英寸水下闸阀工程样机、2500磅的12英寸水下球阀工程样机各一台;4) 水下

26、阀门压力舱测试报告、水下阀门海试测试报告;5) 相关标准研究报告及设计、制造指南。()水下工程安全作业仿真测试装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标:面向海洋工程大型装备安全作业需求,通过开展海洋工程大型装备作业仿真测试系统技术研究、海洋水动力环境模型及海洋工程大型装备动力学与运动模型研究、海洋工程水下作业风险分析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研制海洋工程水下作业仿真测试系统,以安装、铺管作业为核心,兼顾水下维修等作业,构建一套500米水深水下工程安全作业的方案预演与评估平台。研究内容:1)水下工程安全作业仿真测试装备总体技术研究;2)海洋水动力环境模型与海洋工程大型装备建模与仿真研究;3)水下工程安全作业风险

27、分析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4)水下系统生产运营仿真测试装备研制;5)水下工程安全作业仿真测试装备研制;6)工程应用示范。成果形式:1) 水下工程安全作业仿真测试装备、海洋水动力环境模型与海洋工程大型装备仿真软件系统、水下工程安全作业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及风险预测分析系统软件、水下生产运营仿真测试系统软件各一套;2) 典型海洋工程水下安全作业仿真系统评估工程示范;3) 软件著作权与专利。 (7)水下多路液压快速接头及单路液压接头研制研究目标:掌握适合500米水深水下采油树控制系统所需多路液压快速接头及液压接头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包括多路液压快速接头及液压接头设计、强度计算、密封、防腐、水下安装、高压测

28、试等,完成多路液压快速接头详细设计和样机研制,多路液压快速接头在额度工作压力下可实现ROV插拔连接,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与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研究内容:1)水下液压接头结构设计、材料开发、密封及测试技术研究;2)多路液压快速接头结构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3)多路液压快速接头安装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 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与研究报告;2) 多路液压快速接头1:1工程样机及水下液压接头1:1工程样机;3) 压力舱试验验证报告、海试测试报告。(8)水下湿式电气通用接头及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研制(期)研究目标:掌握适合500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中控制系统所需的水下湿式电接头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以及

29、500米水深不同型号的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内容:1)水下湿式电接头研究,包括:水下湿式电接头的总体方案设计技术,以及密封、压力补偿、水下带电插拔、可靠性和疲劳性等多项关键技术;水下湿式电接头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测试技术;水下湿式电接头产品系列化设计技术,完成多种类多规格工程样机研制;2)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研究,包括: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样机研制;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电路性能、耐高压和密封性测试技术。成果形式:1) 水下湿式电接头及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研究报告;2) 三种类型共9个规格的水下湿式电接头1:1尺寸工程样机

30、、水下电缆小型连接器(干式)1:1尺寸工程样机;3) 制造、测试文件与及验证试验(包括外压测试)报告、专利、论文。(9)水下通用仪控部件研制(期)研究目标:掌握500米水深水下温压变送器设计、制造、测试及安装技术,深海电液控制阀研制设计、制造、测试及安装技术,以及水下仪表阀及其配套工具研制设计、制造、测试及安装技术。研究内容:1)深海温压变送器研制;2)深海电液控制阀研制;3)水下仪表阀及其配套工具研制。成果形式:1) 温压变送器工程样机及相关设计文件、报告;2) 一台10000磅/平方英寸的1英寸水下仪表闸阀及其配套工具工程样机及相关设计文件、报告;3) 三个规格的水下电液控制阀1:1尺寸工

31、程样机及相关设计文件、报告;专利、论文。(10)水下控制系统对接盘、锁紧机构研制研究目标:针对500米水深水下控制系统的需求,突破深水环境下深水控制系统对接盘、锁紧机构的设计、制造、测试关键技术,完成500米深水控制系统对接盘、锁紧机构工程样机的研制。研究内容:1)研究水下控制模块上、下对接盘多路高低压接头(12路)、电气接头(2路)水下同步对接和解脱方法;2)研究方便ROV水下操作的对接盘锁机构,完成水下控制模块上、下对接盘、锁紧机构设计及制造。成果形式:1) 对接盘、锁紧机构相关设计图纸、计算书与研究报告;2) 1:1尺寸工程样机;3) 压力舱试验验证报告、水池测试报告、专利。 二、特种作

32、业装备(一)500米水深油田生产装备TLP自主研发研究目标:瞄准我国海洋油田开发现实需求,满足恶劣海洋环境条件,开展500米水深TLP生产平台总体设计技术、建造技术、安装及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完成500米水深TLP平台的自主开发和工程化应用。研究内容: 1)500米水深TLP平台基本设计技术研究,包括:设计环境条件及总体方案、平台工艺流程设计、运动性能数值预报及模型试验、平台主体结构设计和分析、立管系统与立管张紧装备设计关键技术、张力筋腱系统设计关键技术、TLP锚固基础设计分析技术、系统集成及集成控制设计研究;2)500米水深TLP平台建造技术及关键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包括:关键建造工艺、关键

33、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完成500米水深TLP平台基本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图纸通过船级社审查;2)相关技术研究报告、计算书、试验报告;3)相关专利及TLP平台设计、建造和调试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标准研究报告。(二)10万吨级半潜工程船自主研发研究目标:结合海洋工程运输和安装的需要,开发一型具备载重量大、定位能力强、下潜安全迅速、经济环保等特点的10万吨级半潜工程船,掌握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相关船级社审查,承接工程订单。研究内容:1)船型及总体方案论证研究;2)结构设计技术研究;3)推进器配置和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技术研究;4)快速压载及调载系统设计技术研究;5)大功率电站系

34、统设计技术研究;6)半潜工程船建造及调试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船级社审查,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外同类船型;2)相关技术研究报告、计算书、试验报告;3)相关专利及设计、建造与调试作业指导性文件。(三)3000米深潜水作业支持船自主研发研究目标:针对深海油气开采的技术需求,开展深潜水多功能作业支持船的研发,具备3000米潜水作业支持、DP3动力定位、深水起重、多种(S型、J型、flex型和reel型)铺管能力,掌握设计、建造、安装调试关键技术,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承接工程订单。 研究内容:1)3000米深潜水作业支持的安全高效船型总体设计;2

35、)水动力性能分析与性能优化;3)饱和潜水与深水ROV选型设计与作业支持技术;4)深水多功能水下作业系统的综合布置优化;5)关键区域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6)减振降噪与舒适性设计技术研究;7)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安装调试。成果形式:1)深潜水多功能作业支持船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图纸,并通过船级社审查;2)相关技术研究报告、制造安装调试工艺文件、相关专利。(四) 海工装备建造专用大型超吊高浮吊船自主研发研究目标:针对典型海工装备建造特点,通过开展海工装备建造专用浮吊船的总体方案、起重机主要功能参数和使用特点研究,掌握160米超吊高、3000吨大起重量浮吊船的关键技术,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浮吊船型,

36、承接工程订单。研究内容: 1)超吊高、大起重量浮吊船船型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2)超吊高、大起重量、大工作幅度、特殊主辅臂架专用起重机设计技术研究; 3)起重机新型机构驱动方式及整体安装方法研究; 4)起重机高大臂架结构风浪激振分析及安全性研究; 5)大型起重机建造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完成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并通过船级社审核;2)大型起重系统设计通过船级社审核,功能通过样机测试; 3)相关技术研究报告和工艺文件、计算书、试验报告、相关专利。 三、关键系统和设备(一)浮式钻井补偿系统研制研究目标:掌握深水浮式钻井补偿系统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完成工程样机研制。研究内容:1)钻井升沉补偿绞车设计

37、研究;2)天车型钻柱升沉补偿装置技术研究;3)液缸式隔水管张紧装置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 天车型钻柱升沉补偿装置、升沉补偿绞车、液缸式隔水管张紧装置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及相关技术报告;2) 1000马力钻井升沉补偿绞车的工程样机,天车型钻柱升沉补偿装置、液缸式隔水管张紧装置原理样机,获得船级社认可;3) 相关测试及试验报告、专利。 (二)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研制研究目标:开展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设计、制造、测试试验与安装等关键技术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我国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设计制造能力。研究内容:1)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总体方案及设计技术研究;2)高速条件下运动副平衡技术及关键零件

38、疲劳寿命分析研究;3)耐高压气缸及密封技术研究;4)机组材料选择及防腐蚀技术研究;5)管道系统气流脉动分析技术研究;6)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减振降噪技术研究;7)压缩气高效冷却技术研究;8)海洋压缩机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形式:1)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设计图纸、研究报告、试验报告;2)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工程样机一台; 3)海洋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设计与制造技术标准研究报告、相关专利。 (三) 高性能大型拖缆机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制 研究目标:满足深海工程装备发展需要,采用数字样机设计、智能制造以及新材料技术,开展高性能大型拖缆机设计开发,及低压大功率马达等核心部件的研制,形成深海拖缆机

39、产品体系和技术规范,实现600吨级大型拖缆机自主制造能力。研究内容:1) 高性能大型拖缆机及其配套的低压大功率马达等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研究; 2)大型拖缆机数字样机设计技术研究;3)850千瓦低压马达、泵等关键部件研制及实船应用研究;4)大功率低压马达、泵核心部件的系列化设计开发。成果形式:1)600吨级大型拖缆机用850千瓦低压马达、泵样机;2) 相关设计图纸及计算书、说明书、试验大纲、研究报告等;3) 关键技术研究报告、技术规范与专利。(四)FPSO失效数据库及风险评估系统研发研究目标:在借鉴国外海洋工程风险数据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FPSO的特点,重点研究FPSO的四大主要风险源、风险成因、

40、致灾机理及防损措施,系统掌握FPSO风险评估技术和基于风险的设计方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PSO失效数据库和FPSO风险评估软件,结合失效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形成基于风险的FPSO结构设计技术并应用于目标FPSO,找出重大安全隐患,以避免FPSO前期失误导致的错误和运营期间的重大损失。研究内容:1)FPSO风险辨识技术研究;2)FPSO失效数据库设计及研发;3)FPSO风险评估方法研究;4)FPSO风险评估系统设计及研发;5)基于风险的FPSO设计技术研究;6)FPSO重大风险监测系统设计。成果形式:1) FPSO失效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风险监测系统各1套;2) 一套基于爆炸、碰撞等风险的FPSO结构设计指南;3) FPSO失效数据库及风险评估系统说明书、软件使用手册、测试报告等;示范应用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及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