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526171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资源描述:

《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岩土的工程勘察的要求规范最终版(10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某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某某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X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20110801发布20110901实施某某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DBJ/T45DBJ/T45-002-2011某某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某某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X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DBJ/T45002-2011

2、批准部门:某某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1年9月1日关于批准发布某某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X等两项某某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某某华蓝设计集团某某、某某建筑科学研究某某、某某华蓝岩土工程某某:由我厅提出,并由你单位负责主参编的某某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X等两项广某某方标准,已获专家评审通过,现予批准发布。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DBJ/T45-001-2011某某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规XDBJ/T45-002-2011某某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X以上标准自2011年8月1日发布,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某某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X中的1.0.4、1.0.5已获住

3、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必须严格执行。二O一一年八月一日前言本规X标准编制由某某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由某某华蓝岩土工程某某原某某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会同某某壮族自治区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科研、高等院校等22个单位编制而成。本规X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如此;2.术语和符号;3.一般性土;4.岩石;5.膨胀土;6.红黏土;7.软土;8.填土;9.混合土;10.风化岩和残积土;11.岩溶;12.采空区;13.危岩和崩塌;14.滑坡;15.边坡工程;16.基坑工程;17.地下水。本规X由某某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某某华蓝岩土工程某某负责具体技术内

4、容的解释。本标准主编单位:某某华蓝岩土工程某某某某市望州路北二里38号本标准参编单位排列不分先后:某某大学、某某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某某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某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某某某某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某某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某某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广某某质工程勘察院、某某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某某市勘测院、某某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中铁四院集团某某勘察某某某某、某某市勘察院、某某市建筑某某、某某土木勘察检测治理某某、贺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某某、中化广某某质工程勘察院、某某贵港工程地质勘察院、某某市建筑某某、某某某某水利电力某某、某某市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某某华信建筑勘察设计

5、某某。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玉南许英姿梁俊勋 钟 毅 单 梅 赵 成 代志宏米德才江日光高武振关键超何友其苏阳陈赞颐 邓长培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韦俊嵋 方宗正 王家斌 王柳宁白爱忠 叶成东 阮志新 X谢伶 X功余闫清武X瑞源 X北瑞 X作清陈孙文杨林海 林树荣周兴勇 周从辉罗继勇庞敬林徐初来徐振斯莫继军 莫先恒 梁某某梁锦文梁清潭 梁 竞 曾庆杰 蒋受义蒋吉才 覃欲晓蓝耀荣 蓝日彦 谭文武 潘伟熙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目次1 总如此12 术语和定义与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43 一般性土63.1 一般规定63.2 岩土工程勘察63.3 岩土工程评价63.4 地基处理与检测84 岩石94.1 一

6、般规定94.2 岩土工程勘察94.3 岩土工程评价104.4 地基处理与检测115 膨胀岩土125.1 一般规定125.2 岩土工程勘察125.3 岩土工程评价155.4 地基处理与监测156 红黏土166.1 一般规定166.2 岩土工程勘察176.3 岩土工程评价186.4 地基处理与检测197 软土207.1 一般规定207.2 岩土工程勘察207.3 岩土工程评价217.4 地基处理与检测228 填土238.1 一般规定238.2 岩土工程勘察238.3 岩土工程评价238.4 地基处理与检测249 混合土259.1 一般规定259.2 岩土工程勘察259.3 岩土工程评价259.4

7、地基处理与检测2610 风化岩和残积土2710.1 一般规定2710.2 岩土工程勘察2710.3 岩土工程评价2910.4 地基处理与检测3111 岩溶3311.1 一般规定3311.2 岩土工程勘察3311.3 岩土工程评价3511.4 岩溶治理与监测3612 采空区3812.1 一般规定3812.2 岩土工程勘察3812.3 场地稳定性评价3912.4 采空区治理与监测3913 危岩和崩塌4013.1 一般规定4013.2 岩土工程勘察4013.3 岩土工程评价4113.4 危岩和崩塌防治与监测4214 滑坡4314.1 一般规定4314.2 岩土工程勘察4314.3 滑坡稳定性评价45

8、14.4 滑坡整治与监测4615 边坡工程4815.1 一般规定4815.2 岩土工程勘察4815.3 岩土工程评价4915.4 边坡整治与监测5016 基坑工程5216.1 一般规定5216.2 岩土工程勘察5216.3 岩土工程评价5216.4 基坑支护与监测5317 地下水5417.1 一般规定5417.2 水文地质勘察5417.3 地下水作用评价5517.4 地下水控制与监测56附录A 某某新近系、古近系泥岩的工程分类和桩端承载力57附录B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58附录C 按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9附录D 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65附录E 规X用词说明67

9、1 总如此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某某的岩土工程特点,制定本标准。1.0.2 本规X规定了某某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规如此。1.0.3 本规X适用于某某壮族自治区各类建筑工程、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地基处理以与地基根底施工等工程的勘察、测试、治理、检测与监测。1.0.4 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根本建设程序进展岩土工程勘察。1.0.5 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性质、场地条件、设计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制定勘察方案。无勘察方案不得实施勘察作业。1.0.6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

10、确反映场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1.0.7 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X的规定。2 术语和定义与符号2.1 术语2.1.1 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2.1.2 工程地质测绘 engineering geologic mapping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2.1.

11、3 岩土工程勘探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洞探、物探以与触探等。2.1.4 勘察阶段 investigation stage根据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而进展的各相应阶段工程勘察的总称。2.1.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根底上进展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一般由文字报告、图表以与必要的附件组成。2.1.6 取样 sampling为获取岩土参数而在钻孔、探井、探槽中采取土样、岩石样或水样的总称。2.

12、1.7 室内试验 laboratory test在室内对现场采取的土、岩、水试样进展物理力学指标与化学性质的各种测试。2.1.8 原位测试 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根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展的测试。2.1.9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ynamic penetration testDPT用一定质量的击锤,以一定的自由落距将一定标准规格的圆锥型探头击入土层,根据探头贯入土层一定深度所需锤击数来判断土层的性状和确定其承载力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2.1.10 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SPT)以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沿

13、钻杆自由下落76cm,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高程预先击入15cm,再继续击入30cm,并记下相应的击数标准贯入锤击数,据此确定地基土层的承载力,评价砂土密实状态和液化可能性,所采试样可用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2.1.11 地球物理勘探 geophysical exploration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问题的勘探方法。2.1.12 原始资料 original material勘察过程中形成的未经加工的、反映客观情况的各种记录,包括手工记录和自动采集的观测数据、测试数据、像片、录像等。2.1.13 现场检验 in-situ inspection在现场采

14、用一定的检测,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展核查。2.1.14 现场监测 in-situ monitoring在现场对岩土性状和地下水的变化,岩土体和结构物的应力、位移进展系统监视和观测。2.1.15 岩石质量指标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RQD)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1.16 岩石坚硬程度 hardness degree of rock 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或工程地质类比法划分的岩石等级。 2.1.17 岩体完整性指数岩体速度指数

15、intactness index of rock mass岩体和未受裂隙切割的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值。 2.1.18 岩石风化程度 weathering degree of rock岩石的原生矿物、结构与构造,受自然环境的风化作用而引起分解和变色的程度。2.1.19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investigation categorization of geotechnical projects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场地和地基条件等因素,对岩土工程难度和复杂程度的等级划分。2.1.20 土试样质量等级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soil samples按土试样受扰动程度不同

16、划分的等级。2.1.21 地基 subgrade,foundation soils为支承根底的土体或岩体。2.1.22 根底 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局部。2.1.23 特殊土 special soil具有特殊物质成分、结构和独特工程特性的土。2.1.24 地基处理 ground treatment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2.1.25 产状 attitude以走向、倾向、倾角三要素表示的结构面在空间的位置与状态。2.1.26 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 geologic actions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

17、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2.1.27 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与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2.1.28 基坑 foundation ditch为进展建构筑物根底或地下室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的空间。2.1.29 岩溶 Karst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岩、卤化物岩等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2.1.30 滑坡 landslide斜坡上的局部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向坡下运动的现象。2.1.31 危岩 dangerous rock被结构面切割、在外营力作用下松动变形可能失稳的岩体。2.1.

18、32 崩塌 collapse危岩体离开母岩失稳坠落或倾倒的一种地质现象。2.1.33 岩土参数标准值 standard value of a geotechnical parameter岩土参数的根本代表值,通常取概率分布的0.05分位数。2.1.3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pacity指由静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2.1.35 岩土工程评价 geological evaluation根据已获得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特点进展岩土工程条件分析,经过

19、定性评估和定量计算,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建筑地基根底的设计施工方案、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措施等作出的总结性的意见。2.2 符号2.2.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含水量;w红黏土的含水比;孔隙比;孔隙度,孔隙率;颗粒粒径;饱和度;重力密度(重度);干重度;质量密度(密度);d干密度;L液限;P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2.2.2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黏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边坡稳定系数;根底沉降量,静载荷试验沉降量;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根本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2.3 岩土变形参数自由膨胀率;有荷载膨胀

20、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再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变形模量;压缩模量;剪切模量;先期固结压力。2.2.4 原位测试与试验指标静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压力,旁压试验初始压力;静载荷试验极限压力;旁压试验临塑压力;旁压试验极限压力;旁压模量;侧胀模量;静力触探摩阻比;静力触探侧阻力;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压缩波波速;剪切波波速;抗剪强度。注: N、N63.5、N120均为修正后锤击数,相应的N、N63.5、N120均为实测锤击数,本标准有关条款采用的符号实测或修正后的锤击数均与此对应。2.2.5 水

21、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Q流量、涌水量;R影响半径;抽水降深;抽水试验孔半径;含水层厚度;u孔隙水压力。3 一般性土3.1 一般规定3.1.1 除特殊性土之外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土应判定为一般性土。3.1.2 一般性土的分类、状态、密实度等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50021的规定。3.2 岩土工程勘察3.2.1 一般性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根底型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根底上进展,其工作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50021的要求。3.2.2 一般性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

22、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展施工勘察。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展详细勘察。3.2.3 各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以与采取土试样和进展原位测试等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50021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的规定外,详细勘察采取的土试样和进展原位测试尚应符合如下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展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

23、的1/3;2 对多层或高层建筑,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土试样黏性土应采取原状土试样和原位测试数据均不应少于6件组;3 对3栋与3栋以上的建筑群,每栋每一主要土层的土试样黏性土应采取原状土试样和原位测试数据均不应少于2件组;4 对单体为低层建筑的次要工程,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土试样黏性土应采取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5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展原位测试。3.2.4 对黏性土、粉土宜采取原状土样和做标准贯入试验,对砂土宜做标准贯入试验,对碎石土宜做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3.3 岩土工程评价3.3.1 一般性土的岩土工程评价除

24、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5002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一般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 对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载荷试验确定;2) 对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的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成果,按本标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2 砂土、碎石土的孔隙比可根据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按表-1确定;表-1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确定砂土、碎石土的孔隙比 N63.5土的名称3456789101215中砂1.140.970.880.810.760.73粗砂1.050.900.800.730.6

25、80.640.62砾砂0.900.750.650.580.530.500.470.45圆砾0.730.620.550.500.460.430.410.390.36卵石0.660.560.500.450.410.390.360.350.320.293 砂土、碎石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根据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按表-2确定;表-2 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确定砂土、碎石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N63.5内摩擦角标准值k()卵石圆砾、砂砾中、粗砂粉、细砂234.531.528.521.0435.532.529.523.0636.433.430.425.0837.534.431.427.

26、01038.435.432.429.01239.436.433.430.01440.037.434.431.01641.338.335.332.01842.339.336.333.02043.340.337.334.02545.742.739.73048.245.242.2注: 触探深度不大于15m。4 碎石土变形模量可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 根据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可按表-3确定;表-3 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确定碎石土的变形模量E0N63.53456789101214E0MPa1012141618.52123.5263034N63.5161820222426283

27、03540E0MPa37.54144.548515456.55962642) 根据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可按表-4确定;表-4 用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120确定碎石土的变形模量E0N120456789101214161820E0MPa2123.5262831343742475257623.3.2 粉土、砂土、碎石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尚应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对以下岩土工程问题进展专门评价:1 有透镜体或夹层等分布的复杂地段、基岩面起伏较大的地段应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建筑物的变形特征;2 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地区,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

28、危险或一般地段;场地地震液化判别应先进展初步判别,当初步判别认为有液化可能时,应再作进一步判别;液化的判别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定液化的可能性和液化等级;3 凡判别为可液化的土层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的规定确定其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勘察报告除应说明可液化的土层、各孔的液化指数外,尚应根据各孔液化指数综合确定场地液化等级;4 在有水头差的粉细砂、粉土层中,假如对根底施工有不良影响时,应进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评价产生流土、管涌、接触冲刷、接触流失的可能性,渗透的水力梯度不应超过临界水力梯度。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XGB 50487附录G的

29、规定;5 在地下水位下开挖基坑或地下工程时,应根据岩土的渗透性、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分析评价降水或隔水措施的可行性与其对基坑稳定和邻近工程的影响。3.4 地基处理与检测3.4.1 存在如下情况时应考虑进展地基处理:1 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2 在地基受力层X围内有软弱下卧层分布,且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3 地基变形超过地基变形允许值。3.4.2 一般性土的地基处理可根据地质条件、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等,结合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条件、当地材料供给和环境保护等综合分析选定,地基处理方法可参照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XJGJ 79执行。3.4.3 地基处理后应进展处

30、理效果检测,确保其承载力和变形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应根据地基处理的方式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应以静载荷试验为主,辅之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钻孔取芯、波速测试与室内试验等,综合评价地基处理质量。3.4.4 根底施工时,应监测地基实际地质条件是否与勘察资料相符,必要时可进展施工勘察,复核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等重要指标。4 岩石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一般性岩石,膨胀岩、花岗岩风化岩和岩溶应按本标准有关规定执行。4.1.2 根据岩石的野外特征和风化程度参数指标,岩石的风化程度可按表划分:表岩石风化程度分类风化程度野外特征风化程度参数指标波速比kv风化系数kf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

31、迹0.91.00.91.0微风化结构根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0.80.90.80.9中等风化结构局部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0.60.80.40.8强风化结构大局部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0.40.60.4全风化结构根本破坏,但尚可识别,有剩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0.20.4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注2: 风化系数Kf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

32、强度之比;注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30N5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注4:新近系、古近系泥岩风化程度划分标准见本标准附录A表A.1。4.2 岩土工程勘察4.2.1 岩石的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勘察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50021的有关规定,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4.2.2 岩石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根底上,再做勘探、测试;勘探时应先疏后密,先施工控制性勘探点,后施工一般性勘探点。应鉴定岩石的名称和风化程度,进展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根本质量等级的划分。4.2.3 工程地质测绘X围应包括拟建建筑物地段与可能受

33、其影响的地段,采用的比例尺与图幅应能将测绘X围内主要的地质要素和重要地质现象与其它重要信息完整、清晰地反映在图纸上。4.2.4 岩石的勘探应符合如下要求:1 钻孔孔径应满足勘察目的、取样、测试与钻进工艺的要求。鉴别和划分地层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采取软质岩试验岩样孔径不宜小于91mm;孔内测试试验的孔径应满足相应的要求;2 岩芯采取率对完整、较完整岩体不应低于80,对较破碎、破碎岩体不应低于65;应选用适宜的钻探工艺提高岩芯采取率;3 对不同岩性界面和软弱结构面等需重点查明的部位,应采用双层单动取芯钻具连续取芯等措施提高岩芯采取率;4 当需采用岩石质量指标RQD评价岩石质量时,应采用75mm

34、口径N型双层岩芯管;5 钻进回次进尺对完整、较完整的硬质岩石不应超过2m,对破碎软弱岩体、软硬互层岩系,不应超过1m,对不同岩性界面、软弱结构面等特殊部位应减小回次进尺;6 不同岩性分层的界面深度量测误差不应超过5cm。4.2.5 岩石的勘探编录应符合如下要求: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岩石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坚硬程度、节理裂隙特征、岩芯状态等表征岩石与岩体性状的内容;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3 计算岩芯采取率、岩石质量指标RQD等量化指标;4 对探井、探槽应绘制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壁和底面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试

35、验位置。4.2.6 根据建筑物地基条件和岩土工程评价的需要,结合场地条件,可选择适宜的物探方法进展岩石地基物探测试,并应符合如下要求:1 为查明勘探深度X围的岩土组合规律、岩体风化程度变化剖面、断层破碎带、软弱结构体、洞隙等异常地质体的位置、空间形态特征,可采用浅层地震、孔间地震波CT、孔间电磁波CT、孔间声波CT、瞬态面波法等测试方法,跨孔洞间距、点距应根据探测的精度和探测的方法选择,并符合相关规程要求;2 为评价岩体完整性,确定岩体质量等级,可采用单孔或跨孔弹性波速测试。点距应按地球物理条件和仪器的精度要求确定,对声波法宜为0.20.5m,对地震波法宜为12m;3 当提供地基岩体的动弹性模

36、量、动剪切模量、岩土卓越周期等参数指标时,应进展地微振测试;为确定场地抗震类别应进展覆盖层的剪切波测试,其测试数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XGB 50011的规定;4.2.7 根据场地岩性条件、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地基条件,岩石地基原位测试应符合如下要求:1 当确定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的地基参数指标时,对强风化、软弱、破碎与软硬互层岩体上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工程宜进展岩基静载荷试验,同一岩性层或岩体单元上的试验不应少于3个点;2 对各类软弱破碎岩体上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的工程勘察,可采用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动力触探测试孔宜与勘探钻孔间隔布置,或选择在代表性的钻孔旁布置,且数

37、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2,且不应少于3个孔;每个岩性层试验数量不应少于6次;3 对破碎和较破碎岩石的地基宜进展岩块点荷载强度试验,同一岩性层或岩体单元不应少于6组,对岩芯试件每组不应少于510个,对方块体或不规如此块体每组应为1520个;4 为进展斜坡场地稳定性计算,宜对岩体中的控制性软弱结构面进展现场大型剪切试验。4.2.8 岩石室内试验应符合如下要求:1 每个岩性层或岩体单元参加统计的数量不应少于6件组;对3栋与3栋以上的建筑群,每栋每一主要岩层的试样不应少于2件组。2 为评价岩石地基承载力,应进展硬质岩石的饱和状态单轴抗压试验,软质岩石的天然状态单轴抗压试验;为评价岩体的完整性,可同步进

38、展单轴抗压试验和岩样的波速测试;3 当评价软质岩石的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时,应进展相应的试验;4 当需提供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时,应进展单轴压缩变形试验;5 当需提供岩石的抗剪强度指标时,可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进展三轴压缩强度试验或直剪试验。4.3 岩土工程评价4.3.1 岩体质量评价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按表确定。表岩体根本质量等级划分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坚硬岩IIVV较硬岩IVIVV较软岩IVIVVV软岩IVIVVVV极软岩VVVVV注1: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法进展分类,并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39、50021的有关规定;注2: 对未进展波速测试的钻孔,可按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划分岩体的完整程度:RQD90为完整,90RQD75为较完整,75RQD50为较破碎,50RQD25为破碎,RQD25为极破碎。4.3.2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标准附录B有关规定确定。对岩体根本质量等级为、V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工程,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或点荷载强度试验成果初步确定的根底上,由静载荷试验确定;对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的工程,可由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或点荷载强度试验,结合当地经验确定。4.3.3 软硬岩夹层或互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参照以下方法确定:1 当岩层产状水

40、平或缓倾斜时,按如下规定执行:1) 根底直接置于软质岩上的,可取软质岩的承载力特征值作为软硬岩互夹层的承载力特征值;2) 根底直接置于硬质岩上的,可根据基底硬质岩体的厚度与其质量等级、根底宽度或直径,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对IIII级岩体,当硬质岩体厚度与根底宽度或直径的比值H/B为0.51.0时,取0.60.8倍硬质岩承载力特征值作为软硬岩互夹层的承载力特征值;H/B为1.02.0时,可取0.81.0倍;H/B大于2.0时,直接取硬质岩承载力特征值作为软硬岩互夹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对、V级岩体,可取下卧软质岩的承载力特征值作为软硬岩互夹层的承载力特征值;2 当岩层产状陡倾斜或直立时,可按软质岩

41、、硬质岩所占面积与各自承载力特征值进展加权平均确定软硬互层岩组的承载力特征值。4.4 地基处理与检测4.4.1 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在嵌岩段宜采用微差微分爆破或预裂爆破。4.4.2 对易风化和崩解的岩石,在地基根底施工挖至预定深度时,经检验合格后应与时浇灌封闭。4.4.3 对机械成孔的大直径钻冲孔灌注桩,在钻至预定深度时应检测孔深和孔底沉渣;对人工挖孔桩,在开挖至预定深度时应进展桩端持力层检验。4.4.4 位于斜坡上的岩石地基,可根据需要进展边坡水平和竖向变形的监测。4.4.5 岩石的地基根底施工应进展持力层检验,对存在影响根底稳定或不均匀变形的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等特殊岩土工程问题的场地,应进

42、展施工勘察,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反应,出现异常应分析其原因和潜在的危害性,提出处理措施与建议。5 膨胀岩土5.1 一般规定5.1.1 含有大量亲水矿物,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变形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岩土。应判定为膨胀岩土。膨胀岩土的判别应符合现行广某某方标准某某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 45/T 396的规定。5.1.2 采用本标准设计时,荷载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XGB 50009的规定,根底计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XGB 50007的规定,当根底处于腐蚀性环境或受温度影响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X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5.2 岩土

43、工程勘察5.2.1 膨胀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三个阶段。损坏建筑维修工作需要时,应进展维修勘察。对场地面积不大且地质条件简单或已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但必须满足详细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5.2.2 取岩土试样的勘探孔,不应采用送水钻进或振动、冲击钻进,岩土样应保持天然结构和天然湿度,施钻完毕应与时回填封孔;当岩土层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小于50时,对鉴别岩土特性、采取质量等级为级岩土样的勘探孔,可采用冲锤击钻进方式;对采取质量等级为级岩土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应采用回转钻进,也可以采用冲锤击钻进鉴别描述岩土特性,在预计取级岩土样或

44、原位测试位置1.0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5.2.3 室内试验除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X外,尚应进展自由膨胀率、一定压力下膨胀率、土的收缩试验和膨胀压力试验。必要时,可进展颗粒分析、化学分析和黏土矿物分析。5.2.4 根据成因,膨胀岩土可分为如下三个类型:1 A类:新近系、古近系湖相半成岩的泥岩、粉砂质泥岩与它们的风化物;2 B类:碳酸盐岩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黏土;3 C类:第四系河流冲积相的黏土。5.2.5 勘察场地根据地形地貌、地下水、土层结构、膨胀岩土均匀程度与不良地质作用分为三类:1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为一类场地:1) 地形坡度大于5;2) 高差大于5m以上的边坡或沟谷;3) 地下水局局部布

45、,埋深不一,变化大;4) 膨胀岩土和非膨胀岩土互层多、透镜体多;岩土层厚度、产状、埋深、土质尤其胀缩性变化大;5) 浅层滑坡、崩塌多。2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为二类场地:1) 地形坡度25;2) 沟谷、边坡、陡坎高差小于5m;3) 地下水局局部布,但埋藏较深地表8m以下;4) 膨胀岩土和非膨胀岩土互层、透镜体较少,岩土层厚度和土质变化尤其膨胀性较大。3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为三类场地:1) 地形坡度小于2;2) 无沟谷、陡坎、边坡,或位于常有水浸润的低洼地带;3) 地下水位浅,水位稳定;4) 地层单一,厚度和土质尤其胀缩性变化小。5.2.6 大气影响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土的深层变形观测或含水量观测资

46、料确定;无此资料时,可根据表确定。表大气影响深度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m膨胀岩土胀缩等级场地类别大气影响深度da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dr强胀缩岩土一、二83.03.6三62.02.7中等胀缩岩土一、二72.02.7三61.21.5弱胀缩岩土一、二61.52.0三51.21.5注1: 表中大气影响深度内,有稳定地下水位时,如此以稳定水位以上2 m处的埋深作为大气影响深度;对承压水如此以隔水层底板以上2m处的埋深作为大气影响深度;注2: 膨胀岩土胀缩等级应根据DB45/T 396表3确定;当膨胀岩土地基不均匀时,岩土的胀缩性等级可按岩土层的厚度加权平均值确定,其计算深度:A类型膨胀岩土取8m,B类型膨

47、胀土取7m,C类型膨胀土取6m。5.2.7 可行性研究勘察,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XGB 50021的规定外,尚应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配合少量钻探或坑探,勘探孔的深度应较初步勘察略深,了解地层分布和特征,并采取有代表性的原状岩土样,测定自由膨胀率、胀缩总率,初步判定场地内膨胀岩土的分布与胀缩等级,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设的可行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5.2.8 工程地质调查应着重调查如下内容:1 收集当地气象与水文资料、建筑经验,并对场地附近已有建筑物进展调查,分析其完好或损坏的原因;2 收集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初步查明膨胀岩土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3 调查场地地形地貌形

48、态,划分地貌单元;4 调查场地内地裂、滑坡、冲沟、岩溶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并初步圈定其X围;5 调查地表水排泄积聚情况,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幅度;6 初步预估拟建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地质的影响。5.2.9 初步勘察阶段除符合现行勘察规X外,尚应符合如下规定:1 确定膨胀岩土的成因类型,初步查明其分布的规律和胀缩等级;2 根据地形地貌,对场地进展分类;3 勘探点宜结合地貌单元和微地貌形态布置,在地形地貌交界外、地层岩性急剧变化处,应有勘探点。勘探点网格间距不应大于50 m100 m。在大气影响深度X围内,对基岩面起伏较大、地下水变化较大、岩溶土洞发育和岩性差异较大等地段,应缩小勘探点

49、的间距;4 勘探点深度,除应满足现行勘察规X外,尚应超过大气影响深度。在斜坡上勘探时,应考虑整平后地面标高的变化,适当加深勘探点的深度。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1/4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5 勘探线、点的间距和勘探深度可按表-1、表确定;表-1 初步勘察阶段的勘探线、点的间距m 膨胀岩土类型场地类别ABC线距点距线距点距线距点距一类5030506030506050二类50655060703050607550三类65100507010030507510050表-2 初步勘察阶段的勘探深度 (m)膨胀岩土类型勘探孔情况ABC勘探孔类别控制性孔一般性孔控制性孔一般性孔控制性孔

50、一般性孔勘探深度102081010208101020810注1: 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位测试孔等,特殊用途的钻孔除外;注2: 该表仅适用于小于7层的建筑物。6 取原状岩土样的勘探点应根据地貌单元、膨胀岩土的胀缩性和拟建建筑物的类别合理布置,其数量宜为勘探点总数的1/31/2。取岩土试样的深度从地面以下1 m开始,在大气影响深度内每隔1 m取样1件,在该深度以下取样间距可适当加大。主要岩土层进展胀缩性试验的岩土样,每层不应少于6件。5.2.10 详细勘察阶段除符合现行有关规X外,尚应符合如下规定:1 确定场地膨胀岩土的胀缩性等级和建筑地基的胀缩等级;2 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5.2.10确定;表

51、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的间距 (m)膨胀岩土类型场地类别ABC一类156201015二类153012241530三类2040153020403 勘探点深度除应满足根底埋深和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外,尚应超过大气影响深度,对挖方场地,应从整平后地面起算;4 取岩土试样或做原位测试的勘探点不应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取样的深度、间隔与初步勘察阶段一样,主要岩土层进展胀缩试验的试样数量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5 对重要的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场地,宜现场进展浸水静载荷试验、现场剪切试验或旁压试验;5.2.11 当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假如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有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展施工勘察;

52、在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中地下水等发生未曾估计到的变化时,应进展监测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进展分析评价。5.2.12 维修勘察任务是查明与建筑物破坏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为维修处理提供设计根据,并对建筑物的维护与使用提出建议。5.3 岩土工程评价5.3.1 对初判为膨胀岩土的地区,应在其成因类型的根底上,按胀缩总率和膨胀率的大小进展划分膨胀岩土的胀缩等级,并计算岩土的膨胀变形量、收缩变形量和胀缩变形量,结合对低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影响程度,对膨胀岩土地基进展评价。划分、计算与评价方法应符合现行广某某方标准某某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 396的规定。5.3.2 膨胀岩土的岩

53、土工程评价应符合如下规定:1 膨胀岩土地基承载力与其根底埋深、桩基设计、总平面布置、建筑和结构措施、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现行广某某方标准某某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 396的规定;2 对边坡与位于边坡上的工程,应进展稳定性验算,验算时应考虑坡体内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对均质土且无节理面时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对有软弱夹层与层状膨胀岩土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对具有胀缩裂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岩土边坡,应进展沿裂缝滑动面的验算;3 验算稳定性时,必须考虑建筑物和堆料荷载,抗剪强度应为岩土体沿潜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潜在滑动面强度指标C、值,可采用相近的滑坡体反算求得;如没有反算的C、值,也

54、可采用室内重复剪或饱和状态下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求得。安全系数取1.3。5.4 地基处理与监测5.4.1 膨胀岩土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土、砂垫层与地基的防水保湿方法,亦可采用桩基或墩基,并应符合现行广某某方标准某某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 396的规定。5.4.2 使用单位必须保存有勘察、设计、施工的全部原始资料。5.4.3 使用单位应建立定期观测记录的技术档案,做好定期观测记录的资料分析工作。针对资料分析结果,按照规定要求与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5.4.4 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管线漏水、阻塞情况,挡土结构与建筑物的位移、变形、裂缝等。必要时进展变形、地温、岩土的含水量和岩

55、土压力的观测工作。5.4.5 使用单位发现房屋、挡土结构等损坏时,应与时通知原设计单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结合建筑周围环境和使用维护等情况进展分析,查明损坏原因。假如勘察资料不足,应与时补做勘察工作。5.4.6 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建筑物周围的排水情况,如散水是否开裂翘曲渗水,明沟是否有扭曲现象、是否形成积水洼地,地面排水是否畅通等。5.4.7 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是否有改变建筑环境条件的现象,如植物、树种和种植X围是否符合原设计规定,附近局部挖填土方、扩建房屋、局部水源的增减等。5.4.8 除按规定进展升降观测的建筑物外,其它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定期观察使用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如

56、墙柱裂缝、地面隆起开裂、吊车轨道变形、烟囱倾斜、窖体下沉等,应作好记录,并与时与相关单位研究处理。5.4.9 严禁破坏坡脚、墙基与在坡肩大面积堆料,使用单位应经常观察有无水平位移的情况。假如坡体外表出现水平裂缝时,应与时与相关单位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坡体滑动。6 红黏土6.1 一般规定6.1.1 颜色为棕红或褐黄,覆盖于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性黏土,应判定为原生红黏土。原生红黏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存其根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的黏土,可判定为次生红黏土。6.1.2 红黏土除按成因分类外,尚可根据工程需要按以下特征进展分类:1 根据含水比w或液性指数IL,红黏土的状态可按表-1

57、分类:表-1红黏土的状态分类状态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含水比ww0.550.55w0.700.70w0.850.85w1.00w1.00液性指数ILIL00IL0.2 50.25IL0.750.75IL1.0IL 1.0注: w0.45IL+0.55或w/L,宜优先采用含水比划分法分类。2 根据裂隙发育特征,红黏土的结构可按表-2分类:表-2红黏土的结构分类土体结构裂隙发育特征致密状的偶见裂隙5条/m3 根据收缩后复浸水时表现出不同的水稳性和工程特性,红黏土复浸水特性可按表-3分类:表-3红黏土的复浸水特性分类类别Ir与Ir关系复浸水特性IrIr收缩后复浸水膨胀,能恢复到原位IrIr收缩后复浸水

58、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注: IrL/P ,Ir1.4+0.0066 L4 根据地基压缩层X围内的岩土组成,红黏土地基均匀性可按表-4分类:表-4红黏土的地基均匀性分类地基均匀性地基压缩层ZX围内岩土组成均匀地基全部由红黏土组成不均匀地基由红黏土和岩石组成注1: “地基压缩层的厚度Z一般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根底形式、荷载等综合分析确定;当独立根底总荷载P1为5003000kN,条形根底线荷载P2为l00250kN/m时,Z值可分别按下式确定:独立根底:条形根底:式中:1、2系数:1可取0.003mkN,2可取005m2kN;注2: 当箱筏根底无相邻荷载影响、根底宽度30m时:Zm=b(2.50.4b);注3: 对均匀地基,基底下Z深度X围内全部由红黏土构成。6.2 岩土工程勘察6.2.1 红黏土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