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725227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1.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资源描述:

《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10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土建专业住宅设计与施工质量通病提示目第一部分 住宅设计1 建筑设计部分1.1设计说明中的问题1.1.1审批手续不全,原委不清有的是由于设计周期过紧,甲方意见不等批复即上报,或是由于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协调工作没做完,甲方不愿报批而致。对此类问题,首先设计者应向甲方提出应按章办事,当客观上确难做到时,也应在说明中注明违反程序的原因,交待清楚以使责任分明。1.1.2违规、违章原因无文字说明及措施,突破规范,缺少手续造成原因有二,一是设计人对规范不熟悉,二是明知违规但觉关系不大,自己做主了,忽视了规范的严肃性。对此应强调规范的严肃性,加强教育,并严格执行。一旦突破规范,要有一定手续存档备查。

2、1.1.3各设计阶段的说明内容含混因为设计时间过短,往往拿初步设计的说明又用在施工图中,造成该阶段说的没说,而提供的又都是上一阶段的内容。应该通过加强管理,分清阶段,加强审核解决。1.1.4对防火、防水方案的选定概念不清,缺乏依据防火、防水是设计两大重要内容,选定方案含糊是造成质量低劣的根源。应加强防火规范和防水等级方面的学习,在说明中具体、明确的注明设计依据,以保证后期设计的优良质量。1.2总平面中的问题1.2.1不顾总体地形,单体场地标高的决定盲目先出造成原因一是时间上等不及竖向设计而先出了单体,设计缺乏整体考虑。二是不少人缺乏竖向设计知识,无根据的盲目决定单体标高,这就需要提高竖向设计能

3、力,增加这方面知识。同时,从管理上规定审查单体标高,要同时与竖向设计相互复核。1.2.2体形较长建筑四角场地注同一个标高,忽视排水关系任何建筑的周边场地都应有一定排水坡度,设计人脑子里没有总体概念,简单从事,将过长的建筑四角室外定成同一标高,致使整个场地排水方向与单体有矛盾。应该提高设计人整体概念和场地设计能力,加强全局观念和质量意识。1.2.3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排气口与上部建筑贴近,造成安全与卫生问题用地过紧,要求提高出房率是当前住宅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设计人简单的把车库出入口贴近住宅楼,使安全和卫生受到一定影响,甚至违反规范。应该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和建筑周围安全、安静的合理需要

4、,前期设计要细致,考虑问题要全面。1.2.4不表示楼梯周边甬路和消防路及其距楼边尺寸,内容不全甬路及消防路是总图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图纸表达不规范,加上因设计人知识不全面,不知道应该表示的内容,或尚未掌握有关规定,急于盲目上岗作图设计,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基础知识水平,掌握绘图表达规定,加强设计通则的学习,杜绝赶任务,盲目上岗.草率完成任务,以致质量不高。图11.2.5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与封闭管理,缺乏兼顾的好办法这是个实际问题,敞开的消防道和封闭管理确有一定矛盾,但若能在处理上略施方便,比如设一个在常规下打不开而紧急时车顶即开的门,二者即可顾及了。图21.2.6场地竖向设计滞后、欠

5、细或因缺乏人力,或因周期过紧,而使场地竖向设计滞后、粗糙,今后应在成片建设的小区工程中增强这方面力量,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1.2.7建筑撑满场地,挤占消防道及与楼之问距离1.2.8对场地内小建筑设计欠细,影响整体关系1.3单体的设计问题1.3.1厅室长宽比不当,使用不适厅室长宽比不当,采光日照均很勉强,在各种影响设计布局的客观因素中,应把使用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来,放在首位。1.3.2凹槽内的房问采光不足,达不到规范要求位于凹槽内的房间不仅采光不充足,日照也很勉强,说是南向房间,实际左挡右挡,对外景观效果也差,应特别注意。1.3.3对户内过渡空间忽视、洁污难分这是市九五住宅设计标准的规定,更是实

6、际使用的需要,造成原因多是设计人思想上不重视,多数这种设计略作调整即可解决并非难题。图3所示为已建住宅工程,户门以内的玄关很窄,厨房门又紧邻户门,造成进户门把厨房前面一块踩脏而换了鞋进厅,而再到厨房时,须经过换鞋处干净鞋再踩进户门时的脏地面,这很不合理。而只要将户门略向外移一些完全可以避免这个洁污不分的问题。图3进厨房重复踏过进户时踏污的地面图41.3.4厨房外墙上的门、窗、排烟孔、排气孔、暗柱关系不当,使用勉强尤其是夹在左右房间,中间有的还凹入一段就更不利,厨房外墙面过窄,在墙上要留的空洞又多,像门、排烟孔、热水器、排气孔洞有时还有暗柱。这就应该在方案阶段考虑仔细,不然到定案后很难处理。1.

7、3.5厅内门洞数量位置欠妥,墙面欠完整,摆设不便作为一家生活中心的起居室大小固然重要,但在同样大小的厅中,开门位置不当更影响着厅的使用和观瞻。图5A不完整的起居厅图5B 完整的起居厅这个起居厅里几乎所有墙上都有门洞,共计七个,影响着家具的摆放。所以必要的门洞位置必须与家具布置同时考虑,门洞之间要有足够长度。1.3.6楼层内垃圾存放缺乏合理安排这种情况虽然九五标准有明文规定,必须处理好,但在楼梯公共前室因防火要求不能放,而在走道两侧分户范围内也不好安置,因此缺乏合理安排,曾出现把垃圾存放在前室窗外的对付的办法。1.3.7首层疏散前室范围内的其他户门缺少防火措施为了疏散方便往往把首层走道门厅并列在

8、前室一起,但作为安全通向室外的疏散通道上除个别值班用房外,不允许有其他不加防火分隔的房门直接开向这个范围内,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应该充分注意。图6图71.3.8电梯与厅室之间没有作隔声处理这也是设计文件提示过的,但设计往往漏做隔声处理。1.3.9厨房排气竖井位置不对,气流短路土建设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把换气道随便放个角落,起不到排气作用,形同虚设,气流组织不合理,必须从加强审核与提高设计人责任心同时去抓,以保证使用质量。图8图9图101.3.10自行车斜坡道过陡,使用不便这是当前不少作有地下室存放自行车的建筑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原因。1.3.11 100以上的户型不作储藏间,使用功能不全住宅设

9、计不能只是片面加大各厅室面积,设计出体形不当、不好利用的房间,关键是各种使用空间的合理设置,当前组合柜、大立柜等家具似已过时,而吊在空中的吊柜又影响室内观瞻,同时也不够方便,随着户内面积的不断加大,储藏室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户室房间多,标准高的,更需储藏位置,设计人对此不可忽视。1.4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1.4.1矩形房间长短边比例2,功能空间形状的合理性较差1.4.2由于加大建筑进深,形成空间不完整的起居厅1.4.3凹槽体形的日照采光得不到必要保证,凹槽深、宽比大于2难以保证日照标准图131.4.4户内走道面积过大使用面积的120,如图14。图141.4.5楼梯间过紧,休息板宽小于梯段宽度。图

10、15休息板宽B应A+12踏步宽1.4.6高层核心筒设计只顾满足极限面积,忽视使用上的合理性。1.4.7忽视洗衣机的合理位置安排及晾衣设施。1.4.8忽视管道接口的严密性造成户内与户问串烟、串味互相干扰。1.4.9忽视外窗等级的限定及临街外窗的隔音要求设计没有具体限定,致使盲目订货不符合使用要求。1.4.10通风井道串户,干扰户内安静与卫生,甚至危及安全。1.4.11防火分区之间直线窗距2m,角距4m的规定未能达到。1.4.12总体建筑密度过大,消防道距外墙过近,影响安静和使用。1.4.13住宅下层为公建性质的建筑入口上方不设防护网罩。1.4.14屋面设计防水层选材厚度层数标注不清,高出屋面的突

11、出物及变形缝缺乏必要详图,致使屋面质量难保。1.4.15面宽进深尺寸应合理,起居厅面宽不宜小于3.6m。设计人在总图上不仅应标明现状,同时还要标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5.2户外车位贴近楼体外墙,影响火灾时的扑救由于底层作公建内容或因场地过紧,一些设计往往把汽车地上停车位贴近楼体外墙布置,楼墙之外全作地面铺装,道路与楼墙之间规定的绿化距离没有留出,这不仅造成平时影响楼内居住安静,更可怕的是,一旦火灾发生,消防车难以靠近,影响扑救。一旦追究责任,设计者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乃一时忽略,后果严重。图18图191.5.3建筑长度80m及150m和220m时忽视作交通和消防车穿行道这个问题有两种原因

12、,一是设计人不知道而未作,也有忙中出漏的可能,另方面也有在研究方案时,因某种原因不拟设通道且为消防部门所默认,但又无记录备案,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设计人也是难辞其责。图201.5.4高层建筑主体为裙房包围长度过大影响主体安全,违反规范消防规范有明文规定,在几种情况下应将高层建筑主体外墙露出一定长度,而由于设计者对规范不熟或忽略所致,就可能因裙房包围主体过多,而影响消防安全,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学习、熟悉并准确执行规范,不给他人造成损失也不给自己留下后患。1.5.5跃层住宅双层叠加面积,易被忽视作必要处理图21随着住宅套型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居民对多样化需要等原因,出现跃层住宅,但往往设计人只注

13、意本层面积做到符合消防规范而对于跃层因上下二层互相连通而防火分区面积应上下层叠加计算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措施切实达到规范要求。1.5.6规范中有关单元式住宅十层以上设一个出口,阳台互通的规定,实际上欠合理虽然在消防规范上提出可以这样做来解决十层以上只设一个疏散口的问题,但实际上,因二户阳台串联起来,使用颇感不便。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一是提醒设计人遇此情况不可漏掉通道设置,二是在当前有时甲方往往不愿花钱做通廊,使设计人在执行规范中感到为难。图22图231.6构造问题1.6.1住宅做幕墙难保通风面积标准为满足建筑立面形式多样化,产生丰富的效果和扩大景观视觉需要,不少住宅也做了玻璃幕墙,但此时对一般使用

14、分体空调机的放置和气流组织就缺乏更好的处理,甚至忽视这个问题即不能将空调机挂在幕墙外面又不能使气流进入,形不成对流。故应在方案阶段慎重研究,妥善处理好,不然顾此失彼,会对使用不利,图24示一处理方案供参考。图241.6.2玻璃幕墙后的室外空调小室由于受空间尺寸局限,气流不合理,存在问题由于作了玻璃幕墙,只好在幕墙后作个室外机小室,而这个小室设在外窗洞的下面,其高矮、宽窄都受一定限制,处理不好,冷气流进不来,热气流排不出去,难保空调效果及机器寿命。1.6.3窗护栏不符合规范高度窗台不够高也不作防护处理,不安全属于违规,因此必须加防护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设计贴靠窗子加作900高护栏,但因窗台是

15、个可登踏面也不妥当。有的设计自窗下的槛墙挑出高度为900的护栏,使之不易登踏,或许使用更安全和符合规范,当然还可以研究其他更好的办法。1.6.4窗户开启方式及分格尺寸部位不合理,影响使用,设计不周全在设计中反映出有关窗的问题其实还不仅限于此,表现出来的各种错误之处还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对材料、构造知识不足,或对不同材料的窗子的构造与开关方式不了解,有的甚至连固定与开启、上料与扇料关系在图面上都出现错误,至于高窗花格无法开启的平开窗以及不提出开启措施的均不少见。有的工程窗子分格的高低、宽窄上下仅差10cm左右,造成规格过多,用材不经济。设计人应该通过加强对材料及构造知识的学习,以及加强

16、审核以弥补这个缺陷。图25A图25B图25C图25D1.6.5混凝土斜坡重瓦屋面,不作处理,屋面下滑形成事故近年来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出现不少在混凝土斜坡顶上作瓦屋面的做法,甚至有的用琉璃瓦,但是由于混凝土屋面上的要作防水层,致使瓦屋面与基层连接不够牢固,一遇外力极易将瓦屋面连同其下面砂浆层与防水层脱开而滑移,造成建筑质量事故甚至影响环境安全。一般遇此做法,必须在楼屋面板上留出钢筋头并设钢筋网,使上下连成一体,防止下滑。1.6.6不留埋铁,造成后装部件简易锚固,易出问题由于建材与配件生产的不断发展,给设计人提供了不少方便,但伴之而来的是对一些外加工的后安装配件,设计人往往考虑不细甚至一推了之,对

17、后装配件没有提出设计上的要求及预设安装条件,这不仅造成施工预算经济上的多方扯皮,更重要的是待到安装时,无有埋件,草率采用未经计算的膨胀管,造成锚固不牢,日久掉落危及安全。图261.6.7卫生问便器下水弯头伸至下层,一旦上层出问题,要到下层检修卫生间容易漏水,是邻里之间产生纠纷的重点部位,设计不当,施工不妥都可能漏水,随着三用排水器的停用,洁具下水弯头多设在楼层顶板之下,造成上层出问题要到下层去修,检修不便,干扰下邻,为此建设部正在组织住宅研究所及有关专家探讨合理方式,比如作层夹皮墙、侧壁式排水口,当然这还需生产洁具配部件的厂家配合生产小巧些的部件,或用下沉式卫生间这需要设计人深入细致处理好,尽

18、量方便用户。1.6.8详图不详,施工任意造成漏水详图不详或者缺少详图是设计中屡见不鲜的问题,不少设计只用详厂家一代而过,该表示的不表示,重点部位也不作交待只依靠施工,可是一旦施工也不细致就会造成问题,危及使用。1.6.9屋面防水方案选定缺乏根据屋面防水国家规定有4级标准,根据建筑性质及重要性采取不同分级的防水等级,常有施工图纸对此毫无要求,实属设计疏漏。1.6.10屋面聚苯保温层不注材料密度,造成因材料压实失去保温作用这是因设计工作不细所致,虽注意到其保温作用而忽视了施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而又无保护措施,造成选材不当,不仅放在屋面上形同虚设,同时造成冬季冻裂主体结构。图27防水层的水平与卷起

19、的关系1.6.11盲目选用标准图,但所选所用不符选用标准图、参考别人设计图都是可以的,但问题是不仔细研究,简单的拿来就用,不考虑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切莫只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1.6.12以详厂家而取代大量设计详图,甚至不设预留条件,影响工程质量设计图中只注详厂家同样是只求快而不深入的做法,由于仅以三个字代替了必要的详图,缺乏对局部做法的要求,致使出现不牢固、不安全的问题。1.6.13缺乏必要的大样及设计要求,使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当前,工程越做越大、越做越复杂,但在一部分设计者来说图纸却是越来越少,有的比较复杂工程只画一个剖面,该表示的详图也不作了,这势必造成施工时增补洽商,补图或是由于缺乏具体要

20、求而不符合质量要求,甚至出现错误。如外墙内保温的局部冷桥问题和内隔墙板裂缝问题都是只选材料不注意要求,推给厂家,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例如,内隔墙板接缝是满布网布还是在接缝处一全宽度粘贴加强网布,以及缝内如何充填粘合材料等等都应提出设计要求,而实际情况是不少设计人似乎只抓大事,而把这些直接关系工程质量的部位随便让给了厂家,而设计没要求,厂家再随便做,结果肯定是外面光,存在质量隐患。图28A图28B1.6.14容易忽视的保温部位1.向外凸出的多角形凸窗的上下部位;2.非采暖层与采暖层之间的楼板;图29A图29B图30设计师为增大室内空间,开阔视野,同时改善房间日照条件,或做出飘窗以丰富立面效果,使

21、得凸窗的做法比较普遍,然而却不可忽视飘窗上下的保温措施。此外高层住宅设备层与居住层之间的楼板处也必须作必要的保温措施。1.6.15楼梯水乎扶手高度小于规范高度规范明文规定靠楼梯井一侧超过500mm宽的水平扶手高度,从安全考虑应做到高1000mm以上。可是不少施工图纸上往往忽视这一点,这可能会造成日后出现安全事故。1.6.16设计高层、多层及不同性质建筑的外窗,不按规范列出相应参数,造成达不到标准要求住宅外窗是建筑的重要部位,它具有挡风雨、采光照,隔声音能保温等多种功能,尤其临街建筑,隔声更加重要,为此各地曾发文明确规定要作隔声处理,然而许多设计多是指出了外窗材料,对其他则毫无要求,这明显与隔声

22、要求和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中,根据建筑性质层数对外窗水气密性等有不同等级的要求不符,设计者不明确技术要求,建造方盲目订货、安装,难免给日后使用带来问题,一经追究,设计者是理所当然的责任者。因此必须在设计中明确窗的等级及技术参数要求。1.6.17室外人防出口楼梯间与相邻建筑不设缝,不符规范要求现在在住宅下的人防室外出入口多因平时使用之需在楼梯间旁附设管理及值班等用房,与前些年只作个楼梯出口的情况不同。但是由于楼梯结构是与地下各层连接,而管理室仅是地上单层,从人防安全性及结构受力以及经济角度都应将其以缝分开,以免在空袭情况下楼梯这个安全的口部受到相邻建筑体的撞击。目前,有的不分上下采用全体框架处理,显

23、然这样付出的经济代价较高。此外,作为出口,既然离开主体,常可将其放在绿化庭院之中,并加以处理,与整体环境相协调。1.6.18厨房排烟道穿过暖廊的做法缺少详图厨房排油烟是厨房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排向室外的烟管穿过暖廊或阳台时往往缺少详图,对烟管走向及穿出外墙的处理注意不够,这就势必造成不美观甚至于不实用,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好,不可将就。1.6.19包嵌管道不设检修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在面积上、使用上对住宅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同时对室内空间的美观、实用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厨房是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地方,设备多、管线多,设计师将众多的管子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加以包嵌,以使其不至零乱

24、。但有些图纸上只注简单的包嵌材料,不留必要的检修门,这样一旦管道有了问题,就要拆去外面包嵌部分,造成不便。即使留出了检修门,但如位置不当,如,有的留在浴盆的上方,修管道时必须站在浴盆里,就属欠妥了。图311.6.20外墙上没标煤气、热水器的排气管孔洞厨房排出油烟和煤气热水器排烟都需将管道穿出外墙,尽管孔洞不大,但若考虑不周,忘记留出则会造成施工后打洞,费工费力,本来有限的外墙宽度上,除必要的门窗及暗柱之外所剩外墙宽度就不多,若不在设计时安排好这些孔洞的位置是很不妥当的。图321.6.21洗衣机位置不当或空间过小洗衣机是家庭必不可少的设备,放置不当或没有预留它的位置或预留空间尺寸不够大都会影响使

25、用。其位置最好放在卫生间门外,即可靠近上下水管道,又可与其他功能互不干扰。1.6.22对初装修和一次到位做法标注含糊,不够明确推出初装修标准是减少购房者负担,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措施,它避免了用户买了房先拆后住,不仅造成浪费同时在拆改中可能破坏主体完整,但执行中必须将公共部分及必须装好的部分作完,同时给再装修留出余量,并且限定厚度及做法甚至材料,这就必须在设计图中一一标明注清不可含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居民收入的增长,并且为了彻底保证质量用装修菜单的方式逐步规范装修标准,减少后期拆改毁坏建筑主体,干扰已入住居民的一次性装修的做法将势在必行了。1.6.23楼梯间作住宅入口时,净高度不符规范高度设

26、计将住宅楼入口由楼梯休息板进入的做法不少,对其各部位相应高度,规范也早有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大小公建,各型住宅依然有板下梁下净高不足规范规定的例子。这决不是小问题。且不说这是全楼上下众多人员出入的要道,而且在本来就不宽的楼梯间内搬东西就很不方便,净高再不够,那就更成问题了。因此设在楼梯间下口空间部分的净高必须在设计中予以充分重视。图331.7综合性问题1.7.1建筑图不表示相关专业内容,建筑师在空间安排上心中无数建筑专业的图纸不仅要表现本专业内容,同时应该将必要的专业内容反映出来,像消火栓、配电盘、组线箱以及各种留洞。如前几年市建委规定建筑专业要做厨房的管线综合图等都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

27、量,更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设计绘图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一个剖面中各种专业所需空间的分配的合理与否,十分重要,尤其在那些多功能的住宅楼内。现在有些设计甚至各专业内容什么也不画,结果图上看不出矛盾,实际出了问题补救都来不及。1.7.2专业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造成矛盾在设计进行中,各专业之间互相沟通及时把工程中的变更告诉有关专业,避免局部的改变,造成专业的返工,这是相当重要的。而常见设计中造成专业间互相矛盾,各自为政的原因一是时间紧,二是只顾自己忽视各专业的整体关系,三是业务水平欠缺,心中对其他专业不甚了解。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技术、业务水平,合格的设计者应该是胸揽全工

28、程、全专业,精于本专业也熟悉别的专业,这一点对于建筑师来说尤为重要。1.7.3带病出图,出现问题,影响质量设计各阶段中各专业之间互相连校,是弥补设计中欠缺的一个好方法,更是一道重要工序,然而往往因为时间紧,加之责任心不强,使其徒有形式,潦草对图,结果是有问题没发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了工程速度和质量。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提高设计者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责任心,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加强技术把关,以对设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2 结构设计部分2.1设计总说明,结构选型及构造要求2.1.1结构总说明中无关于使用荷载的内容不利于控制装修及改造时的荷载,以致在改变用途后还不知道结构已超载。

29、应在图纸上注明按国家规范及结构计算书的选用荷载。2.1.2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不注明结构设计的基准期结构的安全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不注明结构设计的基准期就分不清结构设计工程师应负的责任期限,应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加以注明。2.1.3伸缩缝的间距及宽度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后浇带的间距及做法不正确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如伸缩缝过窄,则在地震发生时缝两侧的结构会发生碰撞,反之,伸缩缝的间距过大,后浇带的间距及做法不正确,又易造成结构开裂,应按规范的要求加以合理的设置。2.1.4承重墙、柱布置过密,造成浪费应参照成功的工程经验,合理地进行结构布置。如选用的结构材料不当,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还会留有安全

30、隐患。应合理地选用结构布置方案,并注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工程造价。2.1.5图纸上注明的钢筋搭接、锚固等构造要求不随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而变化,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通常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下部较高而上部较低,如果只采用单一的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要么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留有安全隐患,要么造成浪费。2.1.6对构造要求交代得不够全面细致图纸中不注明就意味着可以随便做,造成了施工的随意性。应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力争将图纸表达得全面细致。2.1.7在进行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项目设计时,对整体结构把握不当,或由于建筑方案变动及其他专业所提供的资料不全,造成下部结构设计欠妥,甚至不符合

31、规范的要求遇到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项目时,建筑及其他专业的设计应同步跟上;另外,在进行下部结构的设计时应适当留有安全余地。2.1.8对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的认识不足,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用于外露结构,地下室及基础工程的混凝土,在配制时宜采用A种或B种低碱活性集料,优选低碱水泥,混凝土的碱含量不得超过5kgm3,当采用C种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时,应采用低碱水泥及碱类外加剂,混凝土的碱含量不得超过3 kgm3。2.2地基与基础2.2.1对国家规范与地方规范中荷载取值的概念不清其结果造成地基土承载力验算与基础结构计算时荷载取值有误。应按规范规定取值。2.2.2地基基础的设计不依照地质勘察报告,甚至无勘察报

32、告就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即使在同一小区中,地基土持力层的标高及承载力也会变化,如采用相邻建筑的地质勘察报告,在确定地基上承载力及基底标高时也会发生错误。应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及勘察报告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2.2.3在箱基与筏基底板计算中,漏验算板的抗冲切、抗剪承载力易造成板的脆性破坏。应按规范的要求验算。2.2.4当箱基、筏基标高有变化时,不注意板配筋的连接构造会造成板配筋断开,出现安全问题。应在设计图中将板配筋的锚固与搭接表示清楚。2.2.5箱基单层墙的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如将箱基单层墙作为底板的支撑墙时,其承载力及刚度应符合要求,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2.2.6具有二层地下室的高层住宅

33、,其地下一层自行车坡道下的回填土不实回填不实,会造成坡道板的开裂,应对回填土的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图34图352.2.7当高层住宅与其裙房均有地下室时,主楼与裙房之间有缝将二者断开,但设计未采取措施当主楼与裙房之间在地下室有缝且未采取措施时,会造成主楼基础的埋深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应采取措施保证主楼的埋深。2.2.8当地基土有湿陷性及流动性问题时,不注意地基土的防水措施在建筑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如遇管道破裂等情况会造成地基土大量遇水而产生地基下陷,进而造成房屋的开裂,应对地基土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图362.3主体结构2.3.1底层带框架的砖砌体房屋,上部层问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过小,甚至用砖柱代替钢

34、筋混凝土柱设计不当会使结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楼体坍塌等严重事故。应按照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2.3.2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由此带有所采取的结构构造措施及梁柱、墙的配筋量均有可能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应根据规范要求加以确定。2.3.3不注意首层门窗洞及地下室门墙洞的位置关系,以及首层门窗洞与管沟的位置关系人为地造成了小墙,使局部结构设计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应认真核对上下层洞口的位置关系,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图372.3.4框架梁柱截面,剪力墙厚度,砖墙厚度一通到顶。造成浪费应根据计算及构造要求确定各层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当墙较薄时,不注意选用较细的钢筋,

35、还会造成施工困难,不易保证质量。应选用较细的钢筋同时增加钢筋根数,或采用级钢筋。2.3.5梁柱布置不当,影响建筑美观应结合建筑房间、空间的划分,合理的进行结构布置。2.3.6不注意验算小墙,特别是有阳台时的小墙的承载力致使有些小墙的承载力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验算。2.3.7不注意剪刀墙结构拐角窗的局部处理,造成局部结构的安全隐患应加大洞边暗柱的尺寸并增加其配筋,增加过梁配筋及增长其纵筋的锚固长度。加大楼板厚度并在暗柱之间增设暗梁。2.3.8电梯呼梯盒与剪力墙位置矛盾,造成剪力墙暗柱纵筋断开或弯折应与建筑师商议改变呼梯盒的位置。2.3.9复式住宅中由于楼层净高变化而造成了墙的高厚

36、比的变化,致使此处墙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图38应根据墙的最大净高确定墙厚。2.3.10当有框支剪力墙时,不注意管道与框支梁的关系一般框支梁较宽而上层墙较薄,因此靠墙管道要在上层弯折,从而影响建筑美观。应与其他专业配合,将梁偏移。2.3.11顶层退层之后外墙的做法不当退层之后的外墙有可能不用承重墙而采用后砌非承重墙,如采取的措施不当,会造成后砌墙的开裂,应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水平混凝土配筋带。图40预留装修构造尺寸确定结构位置图412.4.5当拐角板设有暗梁时,漏算梁的刚度如板内暗梁的应力不足,会使板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开裂,应验算暗梁的刚度。2.4.6当有电气竖井时,竖井边及其他电线管较集中处的

37、楼板厚度不够图42图43因成排的较粗电管埋在楼板中,降低了结构有效强度,从而留有安全隐患。2.4.7悬挑板的阳角处,漏画悬挑板的放射钢筋漏画放射钢筋,会使悬挑板在整个阳角区域内无受力钢筋,从而产生弯折,应将阳角处的放射钢筋表示清楚。2.4.8当有在主楼之外另设有传达室或门卫室时,忽略了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留有安全隐患。应当重视此部分的设计工作。2.4.9砌体结构楼板处有预制的雨罩板时,其锚固做法不当墙与楼板处易产生裂缝,雨罩板有发生倾覆的危险,增大雨罩锚固钢筋所在的圈梁刚度与强度,在验算雨罩板的抗倾覆时,应留有余地。2.4.10女儿墙发生水平裂缝屋面做法中的保温层、找坡层与女儿墙连成一体,在夏

38、季强烈的日照与高温作用下,屋面保温层与找坡层膨胀,致使女儿墙开裂。2.4.11忽略了屋顶装饰角线、装饰墙的强度与稳定屋顶处风荷载与地震作用较大,如处理不当,会产生局部的破坏。在设计计算时应留有安全余地。图392.3.12屋顶保温措施不当,易造成顶层墙、板开裂应与建筑专业核对,确保屋顶保温措施到位。屋顶板增设通长的配筋网,对于砌体结构应增加屋顶板处圈梁的截面面积并增大其配筋量;对于剪力墙结构,应减少顶层墙体分布钢筋的间距,适当增大分布钢筋的配筋量。2.4其他2.4.1楼梯梁截面过大,使梁下净高不符合规范要求与建筑专业核对净高后确定楼梯截面,必要时采用板搭板的楼梯形式。2.4.2楼梯在结构施工中没

39、有考虑楼梯踏步与休息板处装修做法厚度差,或没有考虑踏步立面的装修厚度致使楼梯踏步的高度不一致,或上下跑踏步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影响建筑美观。2.4.3漏画或为了省事而不画墙与楼板的预留洞结构图中没有画,在结构施工中就有可能不做,后凿洞则会增加施工的工作量,并且因结构设计工程师不清楚后凿洞的位置与数量,从而产生结构安全隐患,应与其他专业核对图纸,将预留洞画全。2.4.4当楼板中有较长、大的后浇管井时,忽略了施工时的临时支撑措施当板洞较长时,板的支撑条件随之改变,无临时支撑,板因挠度加大,在施工时会开裂。应在图纸上加注对临时支撑的要求。3 住宅设备专业设计部分3.1给水排水工程3.1.1厨房、卫生

40、间管道排列不整齐各种立管应置于管井内,燃气表应按低锁表设计。3.1.2空调凝水预留条件不合适,专业之间配合脱节应由设备专业提留洞大小、标高条件,集中排水应进行配管,由建筑专业预留孔洞,分体壁挂空调凝水甩口宜距地1.9m2.0m。3.1.3生活热水给水管缺少消除热胀冷缩的措施可通过加设入户管软连接或立管加设膨胀节等措施来解决。3.1.4塑料管材管接头不应直接埋入垫层,否则,一旦漏水,很难补救从立管到器具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如图44A、图44B所示。图44A串联配管示意图44B并联配管示意3.1.5生活、消防合用水池配管不合理,导致水池水质变坏其配管应注意:1.生活用水出水管应采用虹吸出流,顶部

41、开凿小孔;2.进出水管对置,池内设导流设施,使水流不至于短路;3.贮水池容积大于48小时生活用水时,应独立设置生活用水贮水池。3.2采暖、通风工程3.2.1暖气片位置不妥暖气片位置应尽量放在外窗下或外墙侧,应与电源插座、家具等协调布置。3.2.2排油烟机、热水炉、排烟口孔洞位置漏注或预留孔洞位置不合适。专业间应密切配合,由设备专业提出预留孔洞大小、标高。排烟口位置应尽量高。3.2.3卫生间暗排风接入变压式风道标高太低一般情况下,卫生间成品变压式风道排风口中心距板底350mm,如图45,接上风和管后,吊顶太低,如果确需隐藏式排风,可向建筑专业提出要求,另外开洞或设置机械风道。图45A典型卫生间排

42、风图45B A-A剖面3.2.4分户计量水平双管系统立支管缺少消除热胀冷缩的措施高层建筑采暖立管适当位置应设置伸缩器或入户支管采用软连接,如附图46。图46入户支管做法示意图3.2.5当水平双管系统室内采用蟑鱼法布管时,集分水器进出水管密集处无隔热措施埋地管应采用管中管或加设外套管或支管间填充保温砂浆图47A管中管或外设套管图47B填充保温砂浆3.2.6住宅裙房附属用房排风管处于风机正压段,易产生串气、串味现象应使排风管处于风机负压段,或分别排风,如图48。图48排风管布置4 电气设计4.1不设电气竖井,特别是弱电竖井住宅电气产品发展很快,有的项目刚一完工,就开始电气改造,只得敷设明管。特别是

43、弱电竖井,可能由电信、电视、消防、安防等多家专业公司现场安装调试,往往矛盾较多。应在建筑设计之初统一考虑电气竖井位置,并考虑留有足够的安装及维修距离。弱电竖井应留电源插座。4.2户配电箱出线不能满足住户家用电器的使用要求每户均设计12个插座回路,当住户大容量家用电器较多时,会出现过负荷跳闸。应根据住宅面积和设计标准决定插座回路数量。厨房、卫生间宜设单独出线回路,大起居室空调、厨房、双卫生间等用电负荷可能较大的回路,可选用20A出线开关,4mm2铜芯导线配线。4.3弱电设计标准不明确,造成管线敷设过多或过少住宅小区弱电设计近几年变化很快,消防、电信、电视、安防、三表远传、门禁等各种系统先后引入住

44、宅楼,弱电设计标准的确定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一方面,当建筑物投资、标准不确定时,要求各种弱电项目全部预留管线,致使有的高层住宅楼弱电间出线几乎在楼板内铺满一层管线,影响结构安全。而且还可能备而不用,住户装修后,管线、出线口全部被隐蔽,以后再想用也未必找得着、用得上,造成浪费。另一方面,预先没有考虑周到,造成二次剔凿或敷设明线。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与开发商认真讨论设计标准,确定合适的弱电设计标准,选择合理的布线方式,预留干线通道。4.4跃层住宅电气竖井的检修问题有的在跃层中电气竖井不能开门,使穿过跃层部分的干线的敷设、检修成了问题。当跃层电气竖井确实不能开门,要在土建施工时敷设钢管穿过跃层,并要适

45、当考虑预留管。4.5插座位置不合适住宅内插座位置不合适如空调插座与空调室外机土建预留位置不一致,厨房插座与排油烟机位置矛盾,插座位置与设备管线矛盾等。住宅内插座的位置应结合室内家具布置,充分考虑住户的需求,加强专业之间的对图工作。4.6配电间附近电气管线过多高层住宅楼层配电间附近电气管线很多,并可能出现管线交叉。楼板中管线过多可能会影响结构安全,管线交叉处地面易出现裂纹。当楼层配电间附近电气管线很多时,可请结构专业将局部楼板加厚,或加吊顶。住宅楼配电室位置不当室上层为卫生间、厨房等有地漏的房间,或造成无关管线从配电间通过。配电间位置时应注意不要设于卫生间、厨房等有地漏的房间的下面,防止无关设备

46、电间通过。卫生间的电气安全问题间的插座设在浴缸或淋浴的上方或附近,或不采用密闭防水型产品,都成为安全隐患。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浴缸上方和距淋浴喷头0.6m范围内,220V的电器设备。插座、灯具等应装在距浴缸0.8m以外,距淋浴喷头1.2m以,并采用密闭防水型产品。第二部 分住宅建筑施工1 地基与基础工程1.1土方开挖与支护质量通病1.1.0边坡塌方1.1.0.1设计方面1.没有选择适合的支护形式;2.荷载、土层力学参数取值有误;3.计算方法和计算数据错误;4.嵌固深度、配筋和支撑轴力不足;5.没有做设计交底或设计交底不清。1.1.0.2施工方面1.不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施工没有实现设计

47、意图;2.坑槽上口无挡水措施,地表水浸泡坑帮、基底;3.降水措施不当,地下水浸泡坑帮、基底。1.1.0.3管理方面1.设计、施工资质管理不严;2.设计文件的审核、审批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3.挖土与支护不协调,超挖或挖土太快;4.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5.基坑附近有打桩等振动荷载;6.旧人防坑道,旧地下管线未堵,下雨灌水,突发性泄入基坑或地下管线出现渗漏;7.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8.没有对基坑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1.1.1放坡开挖塌方1.放坡太大,没有充分考虑水土条件及周边荷载情况;2.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在基坑边走重车;3.坡面及坡顶未硬化,未设置排水沟,雨水和地表水渗入

48、土层中,土层抗剪强度降低;4.坑底明排沟处理不当或管理不善,坡脚长期被水浸泡,导致坡脚失稳;5.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1.1.2基坑支护1.1.2.1土钉支护变形过大或塌方1.土钉抗拉承载力不足或土钉穿越破裂面置入稳定土体内的长度不足;2.土钉与面板连接方式不当,面板与土钉脱开;3.挖土与土钉施工不协调,超挖或挖土太快;4.坡顶和坡脚未硬化,未采取排、挡水措施;5.降水措施不当,地下水浸泡坑帮、基底;6.旧人防坑道、旧地下管线未堵,下雨灌水,面板荷载突然急剧增加,土钉抗拉承载力降低;7.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8.地下管线渗漏且面板上未设置泄水孔;9.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10.没有对基坑

49、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1.1.2.2桩锚支护结构变形过大与塌方1.嵌固深度或桩径太小;2.锚固不及时或锚杆抗拉承载力不足;3.地面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4.对雨水和管线渗漏未采取有效措施,结构受力增加;5.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6.嵌固深度或桩径、配筋不足;7.锚杆失效且桩身为非均匀配筋;8.桩间土未采取有效的挡土措施;9.对施工降水、雨水和管线渗水处理不当;10.没有对基坑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1.1.2.3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变形大、墙面缺陷1.嵌固深度或厚度、配筋不足;2.支锚不及时或支锚力不足;3.地面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4.对雨水和管线渗漏未采取有效措施,结构受力增加;5.基坑开挖后留

50、置时间过长;6.泥浆配制不符合要求,或单元槽段过长,或槽内泥浆面高度不够,或下钢筋笼操作不当而造成塌槽;导管口埋入混凝土内太短,混凝土流出时卷入泥浆;未修槽等造成墙面不平;7.导墙制作不符合要求,或导墙深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移位;或挖槽机械不垂直等原因,造成墙面倾斜度大于1150;8.施工接头处理不好、混凝土离析或浇灌混凝土不连续出现泥土夹层,槽壁塌方造成狗洞等原因造成漏水。1.1.2.4锚杆拉拔力不足1.锚杆设计直径和长度不足;2.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当;3.锚杆注浆起始位置不当;4.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 5.未按规定做拉拔试验,土层力学参数取值缺乏依据。1.2地基质量通病1.2.

51、1天然地基1.2.1.1地基土受扰动1.基坑受冻;2.机械超挖;3.地下水处理不当,人工清槽时被踩成橡皮土;4.施工运输机具直接进入坑底持力层,基底扰动;5.坑底暴露时间过长,受雨雪及地面水,地下水浸泡。1.2.1.2地基土不均匀1.未按规定进行钎探;2.未通知勘察设计单位验槽或未对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进行适当处理。1.2.2复合地基1.2.2.1桩的承载力不足1.没有通过原地试验选择适当桩型;2.桩的设计参数错误;3.施工中出现断桩、缩径、桩端没有达到设计深度;4.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1.2.2.2地基出现沉降过大或差异沉降1.加固层厚度不足或加固层复合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2

52、.褥垫层太厚且密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3.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未进行适当处理;4.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5.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1.2.3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1.2.3.1复合地基承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1.面积置换率不足;2.桩体不密实或断桩或缩径;3.布桩过密或没有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造成桩间土隆起;4.桩间土受扰动,检验时间距施工时间太近;5.未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地基土受冻。1.2.3.2地基出现过大沉降或差异沉降1.加固层的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2.加固层厚度不够;3.对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未进行适当处理;4.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

53、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5.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1.2.4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出现沉降过大或差异沉降1.加固层厚度不够;2.加固层的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3.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4.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1.2.5 CFG桩复合地基1.2.5.1断桩1.提升速度过快,钻头埋入混凝土面长度太短,或提出混凝土面;2.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或因设备故障混凝土灌注被中断;3.混凝土不符合要求,灌注过程中发生离析;4.使用挖土机清除成桩土和保护层时桩头被挖断;1.2.5.2褥垫层不符合要求1.褥垫层厚度不符合要求,太厚对发挥桩的承载力和控

54、制沉降及差异沉降不利,太薄则不利于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2.褥垫层密实度不足;3.褥垫层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1.2.5.3地基沉降过大1.断桩;2.加固深度不够;3.桩端置入软弱地层或桩端虚土过厚;4.褥垫层太厚。1.3基础质量通病1.3.1预制桩基础1.3.1.1单桩承载力不足1.施工前未做试桩,设计参数错误;2.施工时桩端未进入设计要求地层或没有达到贯入度要求;3.施工顺序不正确或布桩过密且没有采取减少挤土效应措施,造成桩间土大量隆起和浮桩。1.3.1.2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3.施工顺序不正确或布桩过密且没有采取减少挤土效应措施,

55、造成桩间土大量隆起和浮桩。1.3.1.3沉桩困难1.工程地质情况不明,遇硬夹层或地下障碍;2.施工路线不当;3.布桩过密,造成挤土效应过大;4.施工机械选择不当;5.同一根桩打桩间歇太长,摩阻力增大。1.3.1.4桩位偏差过大1.地下障碍物未清理干净;2.桩位确定不准,无严格控制措施;3.打桩顺序不正确或没有采取有效的减少挤土效应的措施,造成桩移位;4.采用植桩法施工,钻孔偏斜过大,无法纠正;5.接桩不垂直。1.3.1.5桩身折断或桩头被打坏1.地质条件不适宜打预制桩;2.布桩过密挤土效应过大;3.选择机具不当,未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桩、锤;4.桩、锤不在同一垂直线;5.桩

56、顶未放弹性垫;6.采用植桩法施工时,钻孔不直,打桩时受弯折断;7.桩连接处未清理干净,或焊接、法兰接或胶接不符合要求而松脱开裂,或连接成折线形;8.桩身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9.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10.桩的吊装、运输、堆放不当,导致桩身变形或折断。1.3.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1.3.2.1单桩承载力不足1.施工前未做试桩,设计参数错误;2.施工时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3.孔底沉碴太厚或孔壁泥皮过厚;4.因断桩或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1.3.2.2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或孔底沉碴过厚;3.断桩。1.3.2.3断桩1.提管速度太快,导管口埋

57、入混凝土面太短或提出混凝土面;2.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停留时间过长,混凝土产生初凝或埋管;操作不当造成堵管或导管挂住钢筋笼;3.混凝土离析。1.3.2.4孔底沉渣过厚1.施工工艺不合理,如为大直径灌注桩时应使用反循环;2.泥浆配制不符合要求或因泥浆面过低而造成塌孔;3.下钢筋笼时操作不当,碰撞孔壁造成塌孔;4.清孔不彻底,应于下钢筋笼前后各清孔一次,并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5.二次清孔后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过长。1.3.3干作业钻孔灌注桩1.3.3.1孔底虚土过厚1.遇松散杂土层、流塑淤泥、松散砂石层而未采取措施;2.钻杆不直,连接法兰不平,钻进时晃动,桩孔加大,提钻时漏土;3.钻头螺距倾角太大

58、,提钻时漏土;4.成孔出口土未及时清理干净,孔口未盖好,孔口碴土受挠动落入孔内;5.下钢筋笼碰塌孔壁;6.成孔后浇灌不及时,被雨水冲刷浸泡。1.3.3.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1.配比不当,计量失控,原材料不符合要求;2.振捣不实;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采取措施,造成混凝土离析;4.设计桩的钢盘笼不到底时,混凝土灌注一半后放钢筋,刮掉土壁使桩身夹土;5.孔壁不稳定,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塌孔。1.3.3.3基桩承载力不足1.施工前未做试桩,桩的设计参数缺乏依据;2.孔底虚土太厚,且未做适当处理;3.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桩长不足;4.断桩或缩径;5.桩身混凝土质量差。1.3.3.4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

59、大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或孔底虚土过厚;3.断桩。1.3.4混凝土条形基础1.支模未拉通线;2.模板刚度不够;3.槽帮土质松软,支点不实或支撑未加垫;4.模板内缺顶撑,支撑无法顶紧;5.采用土模,边坡不实或边坡上化冻或雨季塌方,土料混入混凝土中;6.因无控制措施竖向插盘产生位移;7.基础墙体两侧填土高差过大,墙体强度不够即回填或重车挤压造成墙体位移。8.其他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1.3.5混凝土独立基础1.放线时未纵横拉通线,位移超过允许偏差;2.杯口模板不牢或措施不当,造成混凝土挤偏杯口模板或杯口模板上浮;3.基础底网状钢筋,绑扣太稀,不符合规定;4.基础插铁

60、位置无控制、偏位严重或在同一断面接头,超出规范允许范围;5.基础顶部预埋地脚螺栓位置不准,不垂直,地脚螺栓保护不当,螺纹受损或为水泥浆污染;6.杯口底模无排气孔,加之因由四面下混凝土,而形成气囊,影响杯底混凝土抗冲切厚度;7.基础底有泥水未抽净,杯斗底因由四面下混凝土,集中成污染混凝土,影响杯底混凝土抗冲切强度;8.混凝土基础斜坡部分振捣不实或不振,拍贴而成坡;9.阶梯形基础分层分台浇捣间隔时间过长出现施工缝;10.其他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1.3.6筏板基础1.降水措施不力,影响地基土及混凝土质量;2.垫层上未设集水坑也无适当坡度,使基础筋绑完后对雨雪或泥水、垃圾难以清理干净;3.钢筋铁马凳少,不稳固,造成上层网大面积被踩下;4.浇捣路线、拆架子、跳板路线及分头连续作业等安排不当;5.混凝土供应能力不落实,造成大量施工缝;6.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无散热降温或减少内外温差措施;7.冬期施工保温不当,甚至底板被冻透造成基底冻胀,底板冻裂;8.筏板基础上梁、柱插筋无有效定位措施,造成位移超差严重;9.基础未根据设计要求预埋沉降观测点;10.后浇带留置及处理不当,商品混凝土通病另见商品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