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证考试新课改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2468604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证考试新课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证考试新课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证考试新课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师证考试新课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证考试新课改(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证考试新课改课程的价值体现在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课程的基本理念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激趣导入、作品欣赏、技法分析、作业辅导、课堂作业点评和小结延伸等。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

2、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本的美术素养:1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2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3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设计思路:1: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2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4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

3、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目的是体验造型活动的录取。设计应用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目的是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目的是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目的是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3美术学

4、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评价建议: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2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人文意识应注意1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2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

5、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3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入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6、。 感知:通过感官、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述和评价。美术语言: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

7、思想和情感。 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探究学习应该遵循1适度的原则2激发兴趣的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

8、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准备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1)生活情境的创设。(2)童话情境的创设。(3)游戏情境的创设。(4)美术情境的创设。(5)音乐情境的创设 三维目标在美术课程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时间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

9、人格。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教学内容传统的三大课业改为四大学习领域,试论述这种改变的内在根源及其预示的发展方向。1 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由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课业组成。2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内容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3这种改革的内在根源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教育方式及其理念的根本变革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的新型人才。4 此次改革所预示的发展方向是从传统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向课程的综合化。首先,“课业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概念,提出的内容标准在描述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导向性。比如学习领域的名称就体现了综合意识与体用结合。“造

10、型表现”学习领域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美术专业门类,“设计应用”也包括了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欣赏评述”也涵盖了包括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整个视觉世界。同时它还是知识和能力二者兼顾的组合表述。其次,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表现了美术课程高度的综合性,深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个学习领域实现了三个层次的综合:一是美术各学习领域与相关学科的综合;二是注意美术与相关学科的综合;三是强调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在不同课程环境和不同条件下的综合,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综合探索”领域的设置,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扩展,而且也是美术教育观念的突破,美术课程在实现综合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大

11、的步伐。美术课程内容综合聪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弥补了分科课程的不足,并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5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

12、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

13、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12、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13、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1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1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旁观,b、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c、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8、当前,学生的学习

14、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教育促进者转变。20、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2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2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25、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教材,新教材观是用教材。26、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3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

15、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提出框架、教学和评价的建议。32、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外、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33、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35、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37、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

16、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39、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0、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41、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42、美术教学应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43、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 44、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现实社会)

17、的联系。 45、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46、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多元性)。47、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48、它对于陶冶情操 ,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9、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5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

18、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51、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53、美术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54、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55、美术教学原则有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创造性原则(或眼脑手协调并用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等原则。56、教案中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及其创造性的设计,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57、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简称DBAE,以严谨的美术课程来实现美术自身的

19、价值,其教学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四部分.60、衡量一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正确以及教学目的的是否实现。61、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可分为师生互动型、教师辅导型与学生自主型三大类。63、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4、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其中明确规定图画、手工为学校开设课程,我国从此开始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6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68、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69、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