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0867333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灌区规划设计与管道工程和水闸论文(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学号 1102040523 年级 农水5班 本科毕业论文市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专 业 农业水利工程 姓 名 小保 指导教师 缴锡云 评 阅 人2015年5月中国 51 / 62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HOHAI UNIVERSITYPreliminary desig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Nanjing College :Hohai University Subject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Name :

2、pan xiao bao Directed by : Jiao Xi Yun Professor NANJING CHINA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容。对本设计(论文)所涉与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小保 日期: 2015.5.29 摘 要2014年度市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市高淳区漆桥镇东部,涉与茅山一个行政村,总面积3000 亩,

3、涉与上城、下城、小吴家、小吴家新村、丁家、高岗等6个自然村,东接桠溪镇瑶塘村,南邻漆桥镇游子山村,北至老桠路,西接双游村独木桥,项目区为典型的丘陵山区。本次规划治理面积3000亩,计划治理后建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3000 亩。关键词:高标准;节水;生态ABSTRACT2014 annual Nanjing Qi Qiao town high standards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a is located in eastern Gaochun City, Nanjing City, involving a village, the total are

4、a of 3000 acres, involving the town, the city, small village, Ding home, village, etc. 6 natural village, East then town Yao village, north to the old road, West then double bridge village, project area is a typical hilly mountainous area. This plan governance area of 3000 acres, after the completio

5、n of the plan to build quality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base of 3000 acres.Key words:High standards;Water saving;Water saving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第 1章 综合说明11.1项目名称与围1第2章 项目区概况22.1 自然概况22.1.1位置与围22.1.2 水文气象22.1.3 地形、地貌与土壤22.1.4 水资源22.1.5 耕地利用情况32.1.6 自然灾害32.2 社会经济状况32.2.1 土地利用现状32.2.2 农业生产水平32.2.3 地方财政与农民

6、收入42.3 基础设施4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42.3.2 田间工程现状42.3.3 农业机械设施52.3.4 道路交通与电力设施5第3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63.1 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6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63.2.1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大63.2.2 交通与电力条件便利73.2.3 建设愿望迫切7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3.3.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73.3.2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凸现区域农业产业特色的现实83.3.3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需要83.3.4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8第4

7、章 水资源评价与供需平衡分析9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94.1.1 水资源分区94.1.2 降水量94.1.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94.1.4 过境水可利用量94.2 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定额104.2.1 灌溉设计保证率104.2.2 灌溉定额104.3 项目区现状供需分析104.3.1 代表年的选择104.3.2 供水量、需水量分析计算方法104.3.3 项目区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124.3.4 项目区现状需水量134.4 项目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分析144.4.1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144.4.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144.5 水资源供需平衡结论15第5章 规划布局165.1 规划

8、原则165.2建设标准165.3 规划布局175.3.1 作物布局175.3.2 工程布局18第6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容206.1 开发任务206.2 建设容206.2.1 机电灌排站206.2.2 衬砌渠道工程216.2.3 涵闸设计216.2.4管道工程典型设计256.2.5 桥梁工程296.2.6 田间道路工程29第7章投资估算317.1 编制说明317.1.1 估算方法317.1.2 估算依据317.1.3 人工、主要材料价格和设备原价等327.2 项目投资概算34第8章 组织实施368.1 实施措施368.1.1 组织机构368.1.2 管理措施36第9章 效益分析389.1经济效益分

9、析389.2社会效益409.3生态效益40第10章 总结和建议4110.1 研究结论4110.2 问题与建议41参考文献4211 附录4311.1 附表:4311.2 附图:43第 1章综合说明1.1项目名称与围a)项目名称 2014 年度市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b)项目围 2014年度市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市高淳区漆桥镇东部,涉与茅山一个行政村,总面积3000 亩,涉与上城、下城、小吴家、小吴家新村、丁家、高岗等6个自然村,东接桠溪镇瑶塘村,南邻漆桥镇游子山村,北至老桠路,西接双游村独木桥,项目区为典型的丘陵山区。本次规划治理面积3000亩,计划治理后建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3000

10、 亩。第2章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位置与围 2014 年度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高淳县漆桥镇东部,涉与茅山一个行政村,总面积 11.03 km2,涉与上城、下城、小吴家、小吴家新村、丁家、高岗等 6个自然村,东接桠溪镇瑶塘村,南邻漆桥镇游子山村,北至老桠路,西接双游村独木桥,项目区为典型的低丘陵山区。本次规划治理面积 3000 亩。2.1.2 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 16.4、年均日照时数 2128.1h、年均无霜期 245d、年均降水量1194.1mm。雨量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夏季雨量平均 42

11、8.6mm,占全年 40,大部分集中于梅雨季节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冬季(122 月)最少,为 144.7mm,占全年 14。2.1.3 地形、地貌与土壤 项目区总面积 3000 亩,其中耕地面积 1700 亩,为丘陵地区。地势低洼、局部略有起伏。丘陵山区主要是黄红、粗骨、中性岩、石灰岩等土壤,肥力中等,适合稻麦作物的种植;小吴家新村以南的区域属圩区,土壤贫瘠,需要改良土壤。由于地势低洼,农业生产易受渍涝影响。2.1.4 水资源 高淳区位于市最南端,漆桥镇位于高淳北大门,地处东经 1185911904,北纬 31203125之间,北临溧水区和凤镇,南与高淳区固城镇、漆桥镇接壤,西与古柏镇

12、相邻,东界桠溪镇,具体位置见图 1-1。总面积 53.7km2。其中:陆地面积 46.5km2,占总面积的 86.6%,水域面积 7.2km2,占总面积14.4%。 漆桥镇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上可分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圩区两大类型。东部是蜿蜒起伏的低山丘陵与外围岗地,属茅山、天目山余脉,面积 36.5km2,占全镇总面积的 68%,地面高程一般为 1535m。漆桥河流经西部,为湖盆平原和水网圩区,地面高程一般为 57m,我镇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处于洪水位之下,均筑堤围圩。圩区面积 17.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 32%。全区耕地面积 50622.5 亩,有效灌溉面积 40498 亩。2.1.5 耕

13、地利用情况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0.3 万亩,耕地面积 0.17 万亩,均为中低产田。现有农田防护林折实面积 50 亩,可防护面积 0.1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20%。项目区位于高淳县漆桥镇东部,地形平坦开阔,地面真高 2.0-3.0m。土壤以主要是黄红、粗骨、中性岩、石灰岩等土壤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项目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发展潜力巨大。2.1.6 自然灾害 由于降雨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故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直接威胁着农业发展。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春旱发生频繁,由于正值小麦拔节、抽穗、灌浆期间,对小麦单产影响严重;涝灾多发生在秋季,主要

14、在秋作物开花、灌浆期,造成减产、绝收。由于林木稀少,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项目区部分耕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冷浸、板结,粮食生产季节旱涝频繁发生,农民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现有土地面积 3000 亩,其中耕地面积 1700 亩,占土地面积的 56.7%,项目区现以水稻和小麦轮作为主。2.2.2 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以以农业养殖、种植为主为主。种植业主要为小麦、水稻轮作。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700 亩,粮食平均亩产 427.5kg 左右。2013 年,水稻亩产 475kg

15、,小麦亩产 380kg,农业总产值 592.6 万元。项目区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情况见表 2-1。表2-1项目区现状主要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情况表分类水稻小麦现状播种面积(亩)17001700作物单产(kg/亩)475380当前项目区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普与,耕、播、植保、收割等农业机械作业率高,仅有插秧机目前推广面积不到 40%。但由于支渠与以下的田间工程配套率低,影响了农田产量的新跨越,粮食产量不稳,生产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2.2.3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在高淳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中,漆桥镇属于中上游水平, 2013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61 亿元,增长 12.3%,全年人均地区生

16、产总值 100669 元,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8.3:53.3:38.4 调整为 7.9:52.6:39.5;财政收入 1.48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29 亿元、工业投入 5.8 亿元,分别增长22.0%、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13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565 元,分别增长 9.4%、11.8%。2.3 基础设施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属于低丘陵地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项目区的新长坳梢水库,老长坳梢水库,以与洋塘,天亩塘,灌溉水有充分保障。项目区茅山山河以西,黄金塘以西灌排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由于丘陵地区特殊地形,渠道均属于灌排两用的,

17、排水均汇入茅山山河。骨干工程的配套率达 50%左右,田间工程配套率 45%,灌溉保证率 75%。2.3.2 田间工程现状项目核心区现有耕地面积 1700 亩,田间灌排系统虽然较为完善,但灌溉渠道基本为土渠,灌溉水利用系数偏低。田间路主要为土路,且路面较窄,农机下田 不方便,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核心区属丘陵地貌,田块不规整;防渗渠道少,渗漏量大;灌溉保证率为 60%,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55。如不加快该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则会严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2.3.3 农业机械设施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田间道路的限制,项目区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较少,农田灌溉多采用固定抽水机

18、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利用率较低,农机服务设施不完备,迫切需要农业机械与科技力量的投入。2.3.4 道路交通与电力设施项目区北邻 301 省道,区有上城路、双下线等主要干道,交通便捷。主要干道已乡公路标准,区机耕道以土路为主,少量机耕道年久失修,路面宽 窄不一,高低不平,路况差,不适合农业机械耕作的需要。经过前期工程的改造,高压线路、民用低压线路通过此项目区外,电力条件良好。第3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3.1 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项目区农业发展配套体系薄弱,虽经多年努力,农业生产配套体系建设已具有一定基础,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投入相对不足,建设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

19、业发展要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差。项目区系典型的丘陵山区,高低起伏,田块零乱,多级提水,缺磷少钾,少部分属于低产土壤。经土地整理后地势整体较为平整,为项目区发展优质粮食基地奠定了较好的土地基础。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规划区已初步建立冲田高产粮田的开发模式,经过多年建设,项目区已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稻米、小麦、玉米基地,但对照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对照农业结构调整要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照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做好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区域高效农业基地的建设。三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项目区广大农民收入不高,自主投入能力差,农业比较效益低。小农经济思想仍然占据一定

20、位置,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科学种田的水平不高。四是自然灾害。受春季冷暖气流交替的影响,气温变幅大,有些年份会出现倒春寒、低温、晚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季受梅雨季节的影响,雨量相对集中,暴雨、大雨增多,有些年份出现“空梅”,加之受副热带高压西进影响,多晴热天气,由于地势高亢,常因为水源缺乏和灌溉系统不完善,易导致“伏旱”,季节性干旱较多。月中旬至夏末,常有台风影响,并伴有暴雨、大风,受丘陵地形条件影响,极易遭受龙卷风与冰雹袭击。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霜、雪、寒潮易发,常产生霜冻灾害。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大项目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优越

21、,霜期较短,适宜农作物生长。另外,项目区水系发达,灌溉水源有保障,排水有通道,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农产品增产作用大,开发效益明显。经市环境质量质检中心测评,大气、水质、土壤等生产要素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是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理想区域。项目区中低产田土面积大,通过工程加以改造,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耕地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幅度大,具有明显的开发价值。3.2.2 交通与电力条件便利项目区北邻 301 省道,区有上城路、双下线等主要干道,交通便捷。主要干道已乡公路标准,区机耕道以土路为主。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项目的实施以与今后优势产业的形成,极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经过前期

22、工程的改造,高压线路、民用低压线路通过此项目区外,电力条件良好。3.2.3 建设愿望迫切近年来,由于科技农业观念的普与,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可以明显地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因此,项目区干群对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十分迫切。群众盼开发、想开发,并自愿投身开发建设,开发热情空前高涨,项目建设有着 良好的群众基础。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农业基础设施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投入

23、总体不足,不少地方的灌溉沟渠、机耕道路毁损严重,与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要求严重不相适应。为此,中央在连续多个一号文件中明确要增加对农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示工程,正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进一步提高灌排建筑物的配套率,并通过科技措施应用,大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环境与基础条件,促进农田水利再上新台阶,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3.3.2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凸现区域农业产业特色的现实农业

24、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十分明显。加强高标准农田示工程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产业的集聚、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与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彰显区域经济特色。3.3.3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需要项目区尽管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跑水漏水现象严重,加之灌水渠道为均土渠,灌溉方式单一,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成本高,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为了改善排灌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增产增效

25、的目的,必须对项目区灌排工程进行全面的配套和改造。3.3.4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项目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经济,是漆桥典型的农业生产区。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要求建设项目,可使项目区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且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间道路顺达通畅,满足机械化生产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改良土壤、美化环境,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使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需要,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第4章 水资源评价与供需平衡分析4.1

26、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4.1.1 水资源分区地区水资源总量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它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承 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地分析与评价地区水 资源,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奠定基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提条件。项目区规划面积仅 2.0km2(3000 亩),均属丘陵地形地貌。项目区各处水源 条件、种植结构等相似,因此不需要进行分区。为使供需分析能客观反映区域供需矛盾的实际情况,要求分析的计算时段划 分较为适中,要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计算时段有年、月、旬或周等, 划分过粗可能会出现假象,划分太细,计算工作量太

27、大且无必要。根据本项目的 特点,选择以年为计算时段进行供需平衡分析。4.1.2 降水量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区,属长江流域的太湖水系,雨量充 沛。根据水文站观测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1200mm,雨量集中在汛期 48 月,占全年雨量的 80,暴雨多发生在 49 月,46 月以锋面雨为主, 79 月以台风雨为主,容易出现冬春旱夏涝。4.1.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本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灌溉不使用地下水灌溉,不增加地下水的开采利 用量。不计入可供水量。4.1.4 过境水可利用量过境水是产生在项目区外,而流经项目区的径流量,主要是流经项目区的茅 山山河,通过泵站提水,运用茅山

28、山河水资源进行引水灌溉。项目外水资源通过 自流汇聚新长坳梢水库、老长坳水库,从水库取水用于此项目区的农业用水。4.2 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定额4.2.1 灌溉设计保证率本项目区属南方低丘陵地区,且降雨量丰富,取灌溉设计保证率 95%,项目 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0.75。4.2.2 灌溉定额农业需水量主要包括农业灌溉用水量、牧业用水量、水产养殖用水量等。其 中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根据省农业节水规划提供的净灌溉定额,现状 灌溉方式下的农作物净灌溉定额见表 4-1。表 4-1现状灌溉方式下农作物净灌溉定额单位:m3/亩保证率水稻小麦P=50%4000P=75%46040P=95%520754.

29、3 项目区现状供需分析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0.3 万亩,耕地面积 0.17 万亩。现状水资源利用系数平均为 0.6 左右。4.3.1 代表年的选择以 2012 年作为现状代表年。项目建成后的年份为设计水平年。项目区来水水 平年为:平水年(P50%)、中等干旱年(P75%)、特殊干旱年(P95%)三 种保证率的年份进行水量平衡分析。选取的 P=50%(平水年)、P=75%(中等干旱 年)和 P=95%(特殊干旱年)所对应的典型年分别为 1979 年、1981 年和 1978 年。4.3.2 供水量、需水量分析计算方法A)可供水量分析计算水资源总量是指某种保证率的水资源总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

30、与可以利用的上游来水量,但要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部分。而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供水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容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一次性水量。项目区水资源可供水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当地地表水可利用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在流域的水资源(包括过境水)未被作任何利用的情况下,在当地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量由于受到当地水利工程调节利用能力的限制,并不是全可以利用的。保证率50%、75%、95%代表年的径流可利用率分别为0.45、0.5、0.6。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W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万m3;为径流可利用率;F为流域面积,km2;R为地表

31、径流量,mm。2)过境水可利用量过境水是产于区外而流经本项目区的径流量。项目区属于低丘陵地区,大小池塘遍布项目区域,形成水网格局,水资源丰富。该区域是松溪河流域组成部分,排水河道主要为山河。项目区部水网密布,主要河道松溪河、山河等与外界河道沟通,形成槽蓄水量与引排水补给量的水资源供给体系。3)地下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受地下水资源量与地下水开采利用能力的限制。地下水资源量为各项补给量之和,其中主要是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降雨入渗补给量,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P为平均降雨,F为面积。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采用省水利勘测的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中所给出的值,项目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本次

32、项目不开采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计入可供水量。4)灌溉回归水可利用量灌溉水由田间渠道排出或渗入地下并汇集到沟、渠、河道和地下含水层中,成为可再利用的水源。其大小取决于灌溉入渗补给与渠系渗漏损失量。灌溉水补给地下水后,有一部分将通过侧向径流进入排涝河道。5)可供水总量以上地表径流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过境水可利用量,再加灌溉回归水可利用量即得总可供水量。考虑到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总可供水量为地表水可利用量和过境水可利用水量。B)需水量计算用水部门不同保证率需水量是指在某种生产条件下,遇到不同频率的雨情、水情、旱情,各用水部门需要的水量。需水量主要有农业灌溉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

33、生态环境需水量几方面,主要考虑农业需水。项目区城乡生活用水供水方式为城镇区域管网集中自来水供水,基本不用本地水,不计生活用水量。由于过境水可利用量中已经考虑了保持河道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所以不再单独计算生态环境用水量。根据省农业节水规划的计算成果,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包括水稻秧田期和泡田期用水、小麦播前灌用水)见表4-1。4.3.3 项目区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A)地表水可利用水量 根据项目区代表年雨量推算项目区地表水可利用水量,具体详见表 4-2。表 4-2现状代表年各种年型地表水可利用水量保证率50%75%95%设计年降雨量(mm)1133.5984.7801.5地表水可利用量(万m3)60.

34、056.352.6B)过境水可利用量 根据市高淳区的水资源分配方案,河道、中沟的引水能力、槽蓄能力,本项目区的过境水引水量见表 4-3。 表 4-3 现状代表年各种年型引水量年型50%75%95%过境水量(万m3)663.8552.3354.5项目区过境水可利用量(万m3)165.3125.585.3C)可供水总量 由地表水可利用量、过境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和灌溉回归水可利用量得到可供水总量,具体见表 4-4。表 4-4现状代表年各种年型现状水可供水量单位:万 m3水平年年型地表水可利用水量过境水可利用量现状水可供水总量P=50%60.0165.3225.3P=75%56.3125.51

35、81.8P=95%52.685.3137.94.3.4 项目区现状需水量项目区现状需水量主要为农业需水量,其中灌溉水利用系数 0.55,田间水利用系数0.9,渠系水利用系数0.61.根据作物种植面积与灌溉定额列表计算项目区现状需水量,并进行现状平衡分析。表 4-5 项目区现状需水量 万m作物保证率水稻小麦合计50%111.47540980111.475409875%128.196721311.14754098139.344262395%144.918032820.90163934165.8196721 表 4-6 项目区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单位:万m3年型(%)需水量合计供水量合计供需平衡分析P

36、=50%111.5225.3供大于求P=75%139.3181.8供大于求P=95%165.8137.9供小于求由表可知,项目区在特殊干旱年(P95%)水资源供需不平衡,供小于求。4.4 项目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分析项目建成后的年份为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项目区来水水平年为:平水年(P50%)、中等干旱年(P75%)、特殊干旱年(P95%)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75。4.4.1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可供水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可以利用的上游来水量与灌溉回归水等。 项目区建成后,灌溉泵站的建设也增加了地表水利用能力,引水量也有所增加。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详见表 4-7

37、。 表 4-7项目设计水平年各种年型可供水量分析 单位:万 m3水平年年型地表水可利用水量过境水可利用量可供水总量P=50%70.0175.3245.3P=75%66.3130.5196.8P=95%57.689.3146.94.4.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项目区建成后,由于推广节水灌溉,加强灌溉水的控制,农业需水将有较大 减少。项目建成后(规划水平)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0.75。列表计算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表 4-8 项目设计水平年各种年型需水量分析 单位:万m3作物水平年年型 水稻小麦合计P=50%81.92771084081.92771084P=75%94

38、.216867478.192771084102.4096386P=95%106.506024115.36144578121.8674699 表 4-9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各种年型供需平衡分析 单位:万m3年型(%)需水量合计供水量合计供需平衡分析P=50%81.9245.3供大于求P=75%102.4196.8供大于求P=95%121.9146.9供大于求4.5 水资源供需平衡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并简要分析灌溉水源的水质,给出分析结论。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并且灌溉水源水质符合灌溉要求。第5章 规划布局5.1 规划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项目区高标准农田项目中长

39、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确定项目的建设的先后次序与相应的建设规模, 确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发 展农业产业相结合,坚持景观建设与农业产业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区高 标准农田建设。(2)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的原则 根据项目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工程协调发展。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把中低产田改造成为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3)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要求,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与规模开发力度,提高投入标准,所有的

40、开发地块都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治 理区域相对集中,力争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项目区。(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围绕项目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根据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与优势特点,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扶持特色 产业,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协调发展。项目区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突出粮食特 色,将项目区打造成特色产业的高标准农田。(5)坚持政府主导、农体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主导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 管护主体”。5.2建设标准工程设计按照灌溉排水工程

41、设计规(GB50288-99)、泵站设计规(GB/T5026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SL7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SL18)、等规标准进行。对项目区灌排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并确保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1)农田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单体建设规模不少于 3000 亩。(2)灌溉保证率:通过开源节流,确保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 95%。(3)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62,喷灌区、微喷灌区不低于0.85,滴灌区域不低于 0.90。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比例应达到 90%以上。(4)排涝:日降雨 200mm 雨后 1d 排除,控制农田地下水

42、位埋深在田面 0.8m以下。(5)土地平整:水田田面平整达到 3cm 以,农田水土流失治理达标率达 90%以上。(6)土壤改良:耕作层厚度应达到 20cm 以上,土壤各种有机质、离子等的含 量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7)田间道路:项目区主干道路面净宽 6.0m 以上,每侧绿化带宽度 1.0-1.5m。 机耕道路路面净宽不少于 3.0m,高出田面 0.3-0.5m,保证晴雨通畅,能满足农产 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砂石路路面净宽 2.0m 以上,高出田面 0.2-0.4m。5.3 规划布局5.3.1 作物布局项目区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一年两熟。水稻种植面积为 1700 亩,小麦种植 面积

43、为 1700 亩,项目区作物复种指数为 2.0。项目区作物布局情况见表 5-1。表 5-1项目区现状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分类水稻小麦现状播种面积(亩)17001700规划播种面积(亩)170017005.3.2 工程布局规划对项目区基本农田进行高标准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规划。具体工程布局如下: (A)水利工程 (1)灌溉泵站工程项目区地处丘陵地区,茅山山河两侧田块规划比较规整,但是灌溉实用的泵 为移动式,不方便灌溉。针对这种特殊情况,规划新建固定灌溉泵站依茅山山河而建。(2)衬砌渠道工程 根据项目区水系、道路、地势等条件,规划布置两种规格的梯形明渠,灌排两用。项目区茅山山河两侧灌区骨

44、干灌溉系统比较合理,框架已经形成,整体灌溉格局科学合理,本次规划不进行灌排渠系调整。本次渠道采用梯形衬砌渠道的形式,主要包括0.9m 宽梯形明渠、1.5m 宽梯形明渠。(3)渠系建筑物项目区需要修建 2 座机耕桥。其中 1 座坐落在茅山山河旁,为跨渠桥,1 座坐 落在上城路以东,井塘以西。在新修的渠道与道路交叉处修建涵洞,共修建涵洞 17座,其中0.56m 输水涵管 15 座,0.86m 输水涵管 2 座。由于项目区主要 水源为洋塘和天亩塘以与新、老长坳梢水库,塘放水需要将启闭机至于塘中。 洋塘,天亩塘各新建 1 座放水涵,安装启闭机,并修建便桥,与修建的房。新长坳梢水库与老长坳梢水库进行放水

45、涵维修,修建便桥与机房。(B)农业工程项目区主要以稻麦连作为主,是优质的粮食生产基地。本次农业措施主要为: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推广秸秆还田,保证还田率达到 90%; 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面积,在作物播种前撒至田面,作为底肥,连续施用 3 年,使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0.1 个百分点,土壤熟化层厚度 30cm 以上。(C)田间道路项目区已有主要道路为上城路,双下路,分布在项目区中部和项目区南部。本次规划的主要硬质化道路贯穿项目区南北,主要是洋塘至龙墩湖这条水泥路, 以与沿这条水泥路相间的一些道路。主干道路采用砼路,机耕道采用砂石路。第6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容6.1 开发任务2014

46、 年度市漆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主要开发任务如下:(1)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 0.3 万亩。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消除项目区农业 地产因素,与已治理农田更大围地集中连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2)新建泵站 1 座,新建放水涵 2 座,维修放水涵 2 座,改善灌溉条件;建 设衬砌渠道输水系统,完善输水与配套建筑物工程,满足灌溉需求;推行科学合 理的灌溉制度,减少渠道渗漏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3)完善排水工程配套。以田间排水工程配套为重点,增强排涝防洪能力, 提高排涝防洪标准。全面完善农田排涝工程体系,达到引得进、排得出。(4)科学布局,合理安排田间道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

47、科学合理的规划与 建设,铺设田间道路,实现项目区交通便利、道路通畅,满足机械化作业发展需 要,发展高效、现代化农业。(5)新建农桥 2 座。项目区部河渠宽且密,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和机械作业改善部生产交通条件,需要新建农桥 2 座。6.2 建设容6.2.1 机电灌排站(1)基本资料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由于水稻的用水时期相对集中、需水量大,所以项目区的设计灌水模数可以按水稻泡田期的需水量算。项目建成后规划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75,该泵站控制灌溉面积为 160 亩。以河道常水位为 0m 的相对高程计,田面高程 5m,进水池水位 0m,出水池水位 5.6m。(2)设计灌水模数(灌水率)与

48、设计流量(3)水泵选型(分初步选型与校核计算)6.2.2 衬砌渠道工程(1)基本资料项目区所有渠道均灌排两用。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由于水稻的用 水时期相对集中、需水量大,所以项目区的设计灌水模数可以按水稻泡田期的需 水量算。根据项目区水系、水资源和水文气象的实际情况,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本项目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为95%。排涝一般发生在夏季,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计算排涝模数。一般情况下,排涝流量大于灌溉流量,因此对于灌排两用渠道,其断面按排涝需求设计。(2)设计排涝模数(3)渠道断面设计与校核6.2.3 涵闸设计洋塘,天亩塘各新建

49、1 座 0.66m 输水涵管,厚度10cm。过路涵水流为有压流,按短洞有压流计算涵洞的过流能力,设计流量按最大流量计算,即采用对应渠道的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6.1) (6.2)式中:Q为涵管流量,即涵管过水能力,m3/s;为有压淹没管流的流量系数;a为过水断面面积,m2;g为重力加速度,取9.81m/s2;为涵洞上、下游水头差,0.05-0.1m,取0.1计算;l为涵管长度,6m;R为水利半径,m;C为才系数;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总和取0.2。a=3,14*0.32=0.28m2R=D/4=0.6/4=0.15mC=1/n*R1/6=1/0.017*0.151/6=42.88=0.78

50、Q=0.31m3/s该计算流量远大于渠道的设计流量,故流量条件满足。进出口采用八字形翼墙,扩散角取为14度进出口过渡段长度用经验公式计算L=() (6.3)式中,L-进或出口渐变段的长度-进口与出口处明渠水面宽度-涵洞中水面宽度-系数,取2.5 =0.75m取涵管直径60cm计算得 L=0.375m 闸门选用大小为7070的闸门,涵闸规格具体见图。涵闸流量很小,无需消能和铺砌。稳定计算1)完建期闸室基底压力计算(6.4) (6.5)经计算得G=65.98KN,M=73.8976KN.m,另外,B=2.24m,A=2.241.64=3.67m,则地基承载力验算 持力层为坚硬粉质粘土,查表得地基允

51、许承载力R=350kPa。 RP,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不均匀系数计算。由上可知基地压力不均匀系数满足要求。2)设计洪水情况,闸室地基压力计算。由表6-2-2可知:G=61.27KN,M=80.0666KN.m,则(偏上游)地基承载力验算。由上可知=(Pmax+Pmin)=16.7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不均匀系数计算。由上可知但根据SD133-84附录五的规定,对于地基良好,结构简单的小型水闸,的采用直可以适当的增大。本闸闸基土质良好;在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可以采用3.5.故基地压力不均匀系数满要求。闸室抗滑稳定分析:临界压应力 (6.7)其中A=3.67;=10.09kN/m3;B=2.2

52、4m,=19;c=60kPa。故闸室不会发生深层滑动,仅需作表层抗滑稳定分析。 (6.8)其中:取0.9=17.1;c0取c=20.0kPa。由于本闸齿墙较浅,可取A=3.67m2,则闸室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3)校核洪水情况闸室基底压力计算。G=61.84KN,M=80.754KN.m,则上游)地基承载力验算。由上可知=(P+Pmin)=16.75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不均匀系数计算。由上可知 基地压力不均匀系数不满。但根据SD-133-84附录5的规定,对于地基良好,结构简单的小型水闸,可以采用3.0,在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可以采用3.5.故基地压力不均匀系数满要求。闸室抗滑稳定分析:临界

53、压应力闸室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6.2.4管道工程典型设计(1)项目区基本情况管道工程项目区位于茅山山河东侧,项目区大致呈矩形,东西最长处190m,南北长605m,耕地面积16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与蔬菜所占比例较小。 (2) 水源工程 本项目区无法实现自流灌溉,需建泵站提水灌溉,水源为茅山山河。(3)管网系统布置 根据项目区水源情况、地形特点、农田现状与作物种植情况,典型低压管道灌溉供水管网南北方向布置1条干管,东西方向布置7条支管。干管总长650米。支管间距 100m布置,长度从北向南依次为180m,175m,160m,160m,160m,160m,140m,总长为1135m。在总

54、干管起始点设置排气阀;在每条支管的首端设置节制闸阀;每条支管上相隔 20m 布置一个给水栓,典型片共设置给水栓58个,给水栓配套地面软管双向供水。详见典型田块管道布置图 1。(4)灌溉系统设计流量:Q= Am/Tt (6.9) 式中:Q灌溉系统流量,m3/h; A控制面积,A=160亩; m设计净灌水定额,m=10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取为0.9; T灌水周期,取T=5d; t日工作时数,取t=20h。计算得: Q=178m3/h(5)管道灌溉系统工作制度确定 为了减少输水管道直径、节省投资,便于管理,灌溉系统采取干管续灌,支管、给水栓轮灌方式。轮灌组划分:支渠轮灌组分为:GF,ED,C

55、B,A给水栓轮灌组划分为:GF管每次轮灌3个,EDCB管每次轮灌2个,A管分2,2,3轮灌。(6)管网水力计算选取离水源最远的 H点为控制点,即最不利给水点。根据管网布置图和典型片的实际地势,确定管网水力计算线路为O-A-B-C-D-E-F-G-H。各级管道流量确定 根据管网工程布置和轮灌工作制度推算得各级管道与给水栓流量:表 6-1 各级管道与给水栓流量管道管道流量m3/h轮灌组给水栓个数给水栓流量m3/h干管178支管A1782,2,344.5,44.5,29.67支管B89244.5支管C89244.5支管D89244.5支管E89244.5支管F89329.66666667支管G893

56、29.66666667管材选择与管径计算考虑施工、运行管理等要求,项目区管道灌溉采用地下管道,选用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管材,地上给水栓后接的移动软管,采用聚乙烯塑料软管。 并按经济流速确定各级管道的管径。(6.10)式中:D管道径,mm; Q管道设计流量,m3/h;管道经济流速,取1.2m3/s按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计算出个管段的理论管径几实际采用的管径见表 6-2。表 6-2 管段的管径计算管段设计流量m3/h管长m管段直径mm设计径mm实际采用外径外径mm壁厚mm干管17865023025010支管G8918016020020支管F8917516020020支管E891601602

57、0020支管D8916016020020支管C8916016020020支管B8916016020020支管A17814023025010 由上表可得PVC200管道995m,PVC250管道790m。(7)管网水头损失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hf:以系统最不利运行时(即 H点处的给水栓放水灌溉)进行系统管网水力计算,此时固定管道长 830m,开启3个给水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6.11)式中: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f摩阻系数,与摩阻损失有关,f=0.94810; m流量指数,与摩阻损失有关,m=1.77; b管径指数,与摩阻损失有关,b=4.77; L计算管道长度,m;Q管道设计流量,m3/h;d管道径,mm。局部水头损失 hj: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进行估算。控制线路O-A-B-C-D-E-F-G-H 水力计算结果见表6-3。 控制线路O-A-B-C-D-E-F-G-H 的总水头损失为 4.7+0.47=5.17m。表6-3控制线路 A-B-C-D-E-F-G-H 水力计算表管段流量m3/h管径mm壁厚mm管径mm管长m流速m/s沿程损失m局部损失m干管178250102306501.23.20.32支管G-H89200201601801.21.50.15合计4.70.47 (8)系统管网进口压力给水栓工作水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