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发展专题.ppt
《农村社会发展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会发展专题.ppt(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农村社会发展专题,江立庚,对“农民、农村、农业”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建设讲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建设的措施和保障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建设讨论农业科技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及社会事业与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村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一、农民的定义1、农民是一种职业。作为一种职业,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传统农业社会沿袭的基本看法。说文解字曰:“农者,耕也、种也。”汉书食货志载:“辟土植谷者曰农。”美国乡村社会变迁:“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定向的乡下人,他们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虽然并非完全需要),就是说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费的。因此,农民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者是一个意思”。“土”是农民的命根,他们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长期和专门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生产劳动。这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方式。,2、农民是一个阶级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农民又是一个阶级,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实现“耕者有其田”,成了国家的主人。,农民,3、农民是一种户籍身份农民作为一种户籍身份,只有农村户口,以“乡下人”角色与“城里人”相比较,受着一种“二等公民”莫名的歧视。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定了农民的身份,他们被死死地束缚在土地上,难于改变。,农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国农民的职业、阶级和身份三者是融为一体的,在社会等级序列中处在较低层。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一系列制度的深入改革,农民自主权和社会流动增强了,职业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这种三位一体的农民才发生了分化。因而,农民概念的内涵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当代农民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指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狭义的农民;属于农村户口,并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指农村总人口,这是最广义的农民(包括城市职工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地)。,农民,4、发达国家的农民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农民是相对于城市来限定自身的。如果没有城市,就无所谓农民,如果整个社会全部城市化了,也就没有农民了。在发达国家,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存在,目前在农村中从事家庭经营的是以营利和参与市场交换为生产目的的农业劳动者。这种家庭经营从本质上说已属于一种“企业”。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场主和农业工人(雇工)。发达国家的农民终结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都相对滞后,农民在国家里还是占多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但农业大国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改变,目前农民仍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中国农村的劳动者正在发生大规模的分化,但中国农民远未到终结的格局。,农民,5、农民并等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后者如回乡居住的离退休人员、在城镇工作但居住在农村的各类人员等。非农的农村居民虽然生活环境和农民相同,但有几点不同:一是他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二是他们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生活方式有其特点;三是即使有的“城里人”来农村承包荒山、荒地,或从事养殖业、种殖业等,他们与农民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农民,农民,二、农民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农民的社会地位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1949年之前,地主、富农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贫雇农占70%,中农占20%。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是主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农村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地主、富农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民由小生产者变成了合作农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阶级。,农民,在我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使中国农民完成了由封建依附农到个体小农的转变,实现了“耕作有其田”的宿愿,摆脱了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依附,成了以个体小私有制为基础的自主劳动者。第二次:农业合作化,农民的社会地位再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由个体小农转变为集体农民。农民成了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合作社社员。,农民,1958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演变为人民公社制下的集体劳动者-公社社员。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广大农村实行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农民的生活消费品按工分配,收入差别很小;农民的社会身份不是由经济条件所决定,而是由政治条件及其表现所决定;农村数亿农民之间事实上已不再具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差异,每个农民都是“社员”,彼此在社会结构上都是同构性的。这种均质同构的状况,似乎使所有农民实现了平等,但在这貌似平等的表面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限制农民的流动,严重地扼制了农民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发挥;村社区之间的同质同构,失去了横向的功能互赖纽带;行政统摄,影响了农村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等。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农民个人对公社的全面依附和公社对农民个人的人身控制。农村的发展缺乏活力,农民生活普遍处于贫困之中,衣食住行一贯制,几十年没什么改变。,农民,第三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决策权和选择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农民迅速地走了致富道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掀起“民工潮”,推进村民自治,这些农民的创造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了。,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人们的理想和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演变的。农民的价值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务实亦即讲求实际。传统的实用观和功利观,又使中国农民带有根深蒂固的狭隘性和保守性,对政治和个人功利无关的事情持冷漠态度,轻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团体本位和个性的压抑。团体本位是指农民的一切行为必须以家庭、家族利益为准绳。中国农民这种克已奉公的价值取向,成为扶贫济困、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社会稳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这种群体价值取向是以维护小农经济和家庭利益为目的,不可避免地带有狭隘性和落后性,不合理地压抑了个人价值和创造性。,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坚忍不拔就是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面对现实,顽强与天灾人祸抗争,并力争取胜。另一方面,中国农民的安贫乐道、求稳怕变的保守心理又限制或约束了自身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面对新生事物、新观念和外来文化持怀疑和排斥态度。,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眷恋故土就是乡土性,不愿流动。正如费孝通指出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背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安土重迁的地缘观念在中国农民身上十分突出,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保守性,表现为种狭隘的自我封闭、落后。,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中国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农民,信奉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规范,倡导道德名分、中庸之道、要真诚待人、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品德,协调好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对于大胆竞争、争强好胜、出人头地等行为,则往往予以贬抑和排斥。,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均平思想与特权理念共存一体。追求财富和地位平均是中国农民心理深层的共同的和最基本的政治理念。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深层又潜藏着与均平思想相背离的特权理念。受皇权意识的支配,农民将均平社会的政治理想追求寄托在拥有特权的“明君”和“清官”身上。,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1、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念存在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重义轻利与追求功义并存。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知足常乐”的观念,崇尚“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所为“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物质利益和道德是不相融的。另一方面,农民传统价值观中对功利以及财富也经常有渴望和追求,并不都拒之门外。此外,节俭和正直诚实是农民的优良品质,也是传统价值观念的体现。,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2、农民价值观念的时代更新开放观念。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也开启了农村封闭的大门。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城乡交流、国际交流。走出去,也就是农民洗脚上田,走进城镇、走向世界,办企业,或经商,或打工;请进来,也就是将城市和国外或地区的人(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财(资金)、物(设备)请进乡村来指导兴办乡镇企业或兴办三资企业,二者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让农富裕起来。走出去,请进来,双向交流,为农民开办了一所所多元化的社会大学,农民在坎坷中摸索、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2、农民价值观念的时代更新市场观念。在农村产业结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民走南闯北,遵循“一切决定于市场,一切为了用户”乡镇企业的经营方针,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并蠃得了市场。竞争观念。优胜劣汰、互相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条原则。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意识明显地增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产)”、“以变应变、开拓经营”等是农民在竞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怕担风险的旧观念,在竞争浪潮中失去了根基,正在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敢于拼搏的新观念所取代。,农民,农民,三、农民的价值观念2、农民价值观念的时代更新信息观念。与市场、竞争观念相伴随,农民的信息观念逐步确立。逐民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渠道,了解信息,开发信息资源,掌握,以信息流带动了资金流和物资流的运转,提高了资金物资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法制观念、平等观念、契约观念等也都逐渐为现代农民认同和确立。,农业,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人们的劳动去协调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个生产部门。换句话说,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一、农业概念农业生产过程就是生物利用太阳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太阳的光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土壤中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动物则消费这些有机物,通过自身的消化合成作用,转化成经济价值更高的如蛋白质、脂肪等的营养物质。动物的排泄物和植物的桔杆,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再度为植物所吸收。通过这些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既促进了动植物的不断繁衍,又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中,由绿色植物形成的植物性产品,即食品和饲料,是人类自下而上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过程是物质能量的转化过程,农业,一、农业概念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为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些部门才能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如果没有农业部门不断提供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一切非生产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农业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一、农业概念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生活资料的数量,以及劳动力和原材料的程度,并成为其他经济部门生产发展的一定界限。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的生活资料、劳动力、原料等才会越来越多,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才会发展得更快。,农业生产力影响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农业,二、农业生产的特性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农业生产过程是动植物自然再生长的过程,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劳动过程的农产品生产过程,农业,二、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交织这个根本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既要遵守社会经济规律,又要遵从自然规律。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农业生产具有许多特点。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其他部门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土地只起着劳动场所的作用,而农业则以土地作为农作物生长基地。土壤成分和肥力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而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又比较大,这就是农业的社会分工,一般表现为区域上的分工。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强调适地生产,因地制宜。,农业,二、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误农时的进行农事操作,适时地销售各种农产品,又要克服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使用上的季节,并且按照消费连续性强的特点,在一年中均衡的供应农产品。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给性,需要努力促进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生产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农业,三、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的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之间以及这些部门内部的各种生产种类之间的相互结合与比例关系。它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指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量的方面指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一个多层次复合体。,农业,三、农业的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是自然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物质技术因素是最主要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三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发展参差不齐,形成了不同的比例关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生产结构。因此,在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之前,必须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对调整的目标和标准有比较明确的把握,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问题的特殊性,基础性: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局性:影响全社会,而不仅仅是农民长远性:压力将长期存在,需要长期努力国际性:与国际市场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公益性:解决农业问题需要国家扶持,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很好解决,三农问题中,农业问题最有急迫性,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数量、质量和价格。其中数量和质量问题是核心,价格问题最终是由数量和质量问题所决定和引发的。数量:数量不足必然引起价格上涨;这时即便实行补贴,城市低收入者也必然要减少消费。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质量):出现问题的产品数量可能不大,其实际健康影响可能不大,但是其心理和社会影响可能很大。,新时期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Multi-functionality),五F农业功能:食物FoodWheat,rice,fruits饲料Feed纤维FiberCotton,wool燃料Fuelethanol休闲Fun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我国农业现状与前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中国粮食总产,亿斤,粮食总播种面积变化,亿亩,粮食平均亩产:2006达到最高水平(314公斤/亩),稻谷生产发展变化,亿吨,小麦生产发展变化,亿吨,玉米生产发展变化,亿吨,中国人均粮食生产占有量公斤/人,1949-2006,未来:生产发展面临挑战,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数量减少、水质下降(污染)生态: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灾害严重科技:有进步,仍不足基础设施:有改善,仍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低,37的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长期存在,国际市场价格导向生产成本压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农村劳动力外流供求关系拉动数量关系:猪肉为例货币关系:工资增长与货币发行均高于GDP增长幅度,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元/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同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差别,农村,一、农村和农村社区的概念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人类需要定居生活之后产生的。美国社会学家比勒等认为农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人文生态方面,农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彼此较隔绝;行业方面,农村以农业为基本行业;社会文化方面,农村社会文化是传统的、变迁慢的,人与人的关系多为初级关系,比较和谐。,农村,一、农村和农村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与农村的含义相近,一般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区别,有五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稀疏,同质性强;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简明;家庭起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邻里关系密切;风俗习惯成训,民间宗教意识较浓厚。,农村,二、农村的类型,山村。主要位于山顶或山腰、山脚下,当地的居民通常被称为山民,山民除耕地外,也以竹、木、果、茶、狩猎、渔猎等生。渔村。顾名思义,渔村大都处于海岸、江边、湖滨或其他近水的地方。当地居民即渔民的职业主要是摆渡、捕鱼、晒盐等。平原村。比较常见的一种农村类型。平原村大多经济活动比前二者更为丰富。尤其是那些接近城市的村落,当地居民大部分种植蔬菜、果树、饲养乳牛、鸡鸭猪羊以供组城市居民食用,他们的生产技术比较复杂。那些较为偏远的村落的生产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比较落后一些。,地理形态,农村,二、农村的类型,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村。当地居民主要注重栽培一种或多种农作物,如小麦、水稻、棉花等。以经营蚕桑为主的农村。这些农村的气候和土壤一般都适合桑树的栽种,如浙江、广东的三角洲一带部分农村等。以畜牧为主的农村。所处地域多有草原,有的土壤贫瘠,如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北部等。以林业为主的农村。大都位于森林遍布的地方,像吉林地区、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等。以蔬菜、果树为主的农村。如城市郊区、宜果树生长的地区等。非农业为主的农村。位于农村,但不以经营农、林、牧、渔等生产为主,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类型。如集镇、建制镇、工业村、工矿村等。,经济活动,农村,二、农村的类型,疏居制的农村。大多按照各家各户的农田分散的居住,而在以畜牧为主的农村,居民大多就牧场而居。因此,疏居制的农村社交活动比较少,交通的不便也限制了商品买卖的繁荣。密居制的农村。与蔬居制的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居住,形成村落的中心,而农田则位于他处。这样的布局为人际间互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买卖活动也更为兴盛。只是由于农场距离较远,管理稍有不便。单姓农村。单姓农村的居民大部分都共有一个姓或属于同一族,因此,在这种农村中,家庭观念尤为深厚,人与人之间除去地缘关系的影响外,血缘关系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通常熟知的所谓“张家村”、“李家村”等都属于单姓农村的范畴。复姓农村。复姓农村大多是新兴的农村,由拥有不同姓氏、不同家族传统的人们组成。其居民有很多是从异地迁来的。因此,此地人群的异质性较之单姓农村更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存在更大差异。,户口的疏密和人口的家族,农村,聚落形态,二、农村的类型,条带状农村。沿河、湖、荡或沿公路中沿山谷形成的聚居村落,有的呈环带状或月牙带状。团状农村。多位于平原和盆地的村落,有的呈板块形或长方形,有的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等。,农村历史的长短,旧村。历史比较悠久,当地居住的大多是本地居民。旧村或是发展得极为繁荣,向四周辐射开去,或是因天灾人祸而逐渐衰败。新村。与旧村相反,少了些历史的负载,多了些蓬勃的生机,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机械团结。个体因为血缘关系以及社会性依赖这种机械性联系结合在一起,是预先设定的,并且只要个体留在当地村庄中便无法摆脱这些联系。城市:有机团结。个体不必受制于血缘关系的机械性联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能从事新型的工作而且有更好的机会与更大范围内的人们进行互动。即城市由劳动分工导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的关系组成。,社会结构,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人口密度较低。因为每家每户需要一定数量的农田进行耕种,且又不能住在距离其农田太远的地方。一般一个自然村落居住几户、十几户、少者一户,多则数百户。农村的大小与人口密度存反比例的关系。城市:人口密度高。人口不仅在某一地方内的密度较高,而且城市人口每个人所占有的居住面积也比农村少很多。人口密度与其大小呈正比例关系。,人口密度,统计学家:用人口密度来划分农村和城市,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人口一般同质性比较高。城市:人口更多属于异质人群。城市人口多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拥有各自不同的背景。,人口同质性,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是比较一致,包括语言、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原因城市居民是从不同地方聚集而来的,农村人口则大部分属于本地土生土长的;二是城市较之农村有更为复杂的分工,社会分化更大。,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城市:比较开放,其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频繁。农村:相对比较封闭,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比较简单。,农村:主要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所生产的原料并不直接制成工业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得到较大发展的农村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还是不及城市里的职业复杂多样。城市:主要从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职业,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城市:具有很专业很精细的分工和严格区分的阶层。农村:劳动力分工比较简单。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城市:组织程度高,有各种组织和复杂的组织体系,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多个组织的成员,扮演着不同角色。农村:也有一些组织,但还不太多,而且组织结构简单,角色冲突远不如城市多。,组织,社会分化,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城市:更大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既包括地理上的空间流动,也包括职业上的转换等方面。城市居民自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同时又不断向四面八方迁移。城市居民经常会变动他们的住所,他们很少在所住的地方长住一生或数代,他们在某一时期来往地方的范围较大,流动次数也更多。城市居民职业上的转换比农村更大。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不如农村居民那样固定。“跳槽”即职业转换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几乎是司空见惯。农村:流动性较小。在农村,除去那些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以外,其余大部分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很少有机会改变其地位。,社会流动,农村,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由于生活在一起的大都是相熟的人,社交机会较少,而且每日的活动范围不大。城市:人们的活动范围较大,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互动的次数更多。农村:人们采取直接交往的方式比较多。以稳固、持续的社交关系为主。城市: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交关系错综复杂。,社会交往,社交的量,社交的质:社交范围、社交方式、社交关系的复杂程度,农村,农村:农民大多在户外工作。农民与大自然的接触更多,更加容易受大自然的影响。农民每天的活动比较依赖初步的自然环境,城市:居民大多在室内工作。城市居民活动依赖于人们的态度、活动及城市的人为环境。,三、农村与城市的区别,环境,城市:生活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汇集了各种拥有不同文化、信仰、语言的人群,生活方式变化速度也比较快,现代文明程度比较高。农村:文化、信仰、语言、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现代化文明程度比较低。,生活方式,农村,四、农村小康1、概念“小康”是我国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生活比较殷实的社会经济状况。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20世纪未建设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而赋予小康概念以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意涵,并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同。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做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更加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农村,四、农村小康1、概念农村小康:1991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总的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社会发展阶段,衡量全面小康不单靠经济指标,而是社会经济综合指标的体现,它综合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在农村的普遍提高。,农村,四、农村小康2、农村小康的评价指标体系1991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总队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大量专题调研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体现农村小康的特征和要求的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共有6个方面,16个指标:,收入分配:人均收入、基尼系数物质生活:恩格尔系数、每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人均衣着支出、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率精神生活:电视机普及率、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人口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生活环境:农村安全卫生水普及率、农村用电户比重、已通公路的行政村的比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保障安全:农村享受五保人口比重、农村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战略地位,农业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以农为本”、“重农轻商”、抑制土地兼并、“与民生息”等。解放后,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农村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巨大变化,把“三农问题”提到战略地位高度来认识,认为“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战略地位,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超出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毛泽东曾一再强调:“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邓小平也多次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1982年5月6日在向外宾介绍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说,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总而言之,农民、农业和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战略地位,农业:-农产品生产数量(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品质和质量安全)农村:-公共服务(水电路、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生态、村容村貌)农民:-经济福利(收入、消费水平)-政治权益(民主、法治),重点,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措施,1、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完善政策,保证政策的执行;加强立法,把国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以及对农业和农村社会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制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合理组织农民,确立和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治组织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农村民间组织的生长发育,抑制传统组织力量的扩张,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农村纳入现代化轨道;动员社会各界,从人、财、物、科、教、文、卫全方位支援农民、农业和农村,缩小城乡观念和心态的差距;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供电、供水、道路交通、电话线路和信号转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状况,打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硬件基础;发挥农村基层政府的领导作用,提高管理效率;保护农业,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防止压抑和挫伤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各种手行为的发生和蔓延。,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增强国际竞争力;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乡镇企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一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是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天然林防护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推进休牧还草,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同时做好后续产业的开发,以保障农民长期的生活来源和有关地方必要的财政收入。,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措施,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措施,3、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均衡城乡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和国民经济格局,将城乡间、部门间和群体间的关联优势充分发挥。4、制度改革在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制和双层经营等制度后,农民的主权和有关权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各种制度,以保障农民权益。第一,改革土地制度,保障农民财产不受侵犯;第二,取消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迁徙;第三,打破国家对粮食、棉花收购的垄断,促进农产品自由贸易;第四,实行乡镇自治,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第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福利水平。,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措施,5、选择可持续发展6、加强农村教育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最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政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通过农村基层政治组织的力量,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自私狭隘等意识。文化教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进行扫盲教育;普遍推广“绿色证书工程”,培育农村科学技术骨干等。政策教育。政策反映了多数人的利益,是农民行动的指南。国家特别是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应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教育,及时准确地将有关政策信息传递给农民,使农民自觉地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并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权益。法制教育。随着现代化发展,国家对农村的治理将向依法治理转变。农民需要知法、懂法、守法,这是农民由传统人向现代公民转变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出台了8个一号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名词首先由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提出,然后由理论家在组织农村调研、农村改革试点、试验的基础上不断精练而成。如,比较有名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开展农民培训,创办各种合作社和公益性组织等。,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在台湾军方任军官,1979年“逃”到大陆在北大攻读硕士,1982年赴美留学,1987年回国。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毅夫身上充满传奇色彩,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并以这样的洋博士身份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理论”和“穷人经济学”的提出者,是温家宝总理智囊团成员之一。很多专业人士认为,他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新农村建设”体系的两大特色:1.从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而非从农民组织、从教育为切入点。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非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在什么地方,哪边是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必须以现在的自然村为建设的对象,给现在的自然村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开发区、偏远地区、高度发达地区都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农民不是住在农场就在农场边缘。不能把农民的村子都拆掉,去镇里建设一个新村,然后让农民每天骑自行车、走路或是骑摩托车开小轿车到农场里面工作。,林毅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观点,新农村建设,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怎么筹集?要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村村通道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要提供沼气,要改善农民饮水等等,大概需要四万亿。如果说到2020年实现的话,还有15年,平均每年大概两千七百亿。私人产品(比如说改造厕所,建沼气池)以私人为主,有一点公共产品的性质,这方面的建设应该是农民出主要的钱,政府给补贴。公共产品(比如村村通道路,通广播电视饮水下水道等等),投入主要靠政府,同时可动员社会资金加入。,林毅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观点,避免好事变坏事,避免增加农民负担的三原则第一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自然村基础上的公共设施建设,不能够拆屋毁村建新村,否则就是扰民。第二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政府补课。因为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大部分的公共设施投入是在城市,农民应该享有国民待遇。第三点、各个项目的实施应该因地制宜,而且要有农民的参与,参加决策,参加实施,参加监督,参加管理。,林毅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我党在16届5中全会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村改革初期:以农哺工。因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中国的农业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当中国的工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农业的滞后会进一步影响工业的发展。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已经积累了必要的资金。因此,在新的阶段和形势下,农村建设的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甚至以工哺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必须认真对待还在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2000年,我国GDP为8.95万亿元,财政收入为1.34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3万亿元;而2005年,GDP已增加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因此客观上影响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三个方面,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实际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乡风文明”: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人们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村容整洁”: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比较差,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解决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决,如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有的需要逐步解决;有的可能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现在首先要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则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要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大力鼓励机制和制度创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社会发展 专题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319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