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关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政权 B.惩治贪官污吏,重振朝纲 C.他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D.公元25年建都于长安 2 . “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他采取的下列统治措施,哪条与西汉初年采取的措施类似 A.下令释放奴婢 B.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C.加强对官吏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D.合并州县,裁减官员 3 . 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昇 4 . 280年,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是 A.蜀 B.吴 C.魏 D.西晋 5 . 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6 . 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的东西东西起止点( ) A.辽东----临兆 B.辽东---陇西 C.辽东---南海 D.山东---陇西 7 .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位于洛阳市的( ) A.白马寺 B.少林寺 C.锦鸡寺 D.清凉寺 8 . 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荣获长江三角洲“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粟 C.水稻 D.黄瓜 9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0 .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一《女史箴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顾恺之—《洛神赋图》 D.王羲之—《兰亭集序》 11 .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 . 被称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的北朝农书是 A.《水经注》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齐民要术》 13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岭南一带)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施行仁政 C.水利设施齐全 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14 . 下图为i国鼎立示意图,空白处是哪个国( ) A.秦 B.汉 C.吴 D.晋 15 . 2017年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是因为黄帝 A.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B.曾经打败了炎帝和蚩尤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16 .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7 .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马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A.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B.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和变法 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8 . 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除,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 A.甘英到达安息 B.晋楚争霸 C.张骞出使西域 D.班超出使西域 19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直接得益于(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成都地区战争较少 20 . 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21 .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商周时期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22 . 《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23 .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所反映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北齐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前秦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24 . 东晋王朝建立后都城在建康,在今天的 A.洛阳 B.长安 C.杭州 D.南京 25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属于河南历史文化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全长七千多公里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留給诗人的印象之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将这条“古老的商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部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条“古老的商道”,汉朝的丝绸、溱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等技术传到西城;西城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首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古老的商道”指的是什么?这条“古老的商道”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你怎样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 2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文字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人物及其功绩。 材料三 东汉首都洛阳太学生多至3万多人,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除中央太学外,汉政府还在各郡县设立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同时私人教学之风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至少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况东汉教育兴盛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纸本经卷”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28 . 仔细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方框内字母所表示的诸侯国名称。 AB (2)最后秦国灭掉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第 7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20 年级 上学 期期 历史试题 模拟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1309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