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优秀毕业论文

  • 资源ID:70187529       资源大小:9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优秀毕业论文

. .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摘  要  通过对胰岛素泵安置前后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显示:1组 42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能快速改善和控制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与低血糖发生,并减少了住院天数和费用.结论: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对高血糖的控制,使血糖值在一个平稳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目录1 临床资料32 护理措施32.1 应用胰岛素泵前的护理32.2 应用胰岛素泵时的护理42.3 应用胰岛素泵后的护理42.4出院指导52.5应用胰岛素泵后的健康教育53小结 6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提高,其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1。糖尿病的治疗一般是综合性的,它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对无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围的患者(尤其是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是选择带一个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治疗也称作“24小时持续皮下胰岛素缓释系统”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模拟人体生理状态提供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还可以在进餐前提供大剂量的胰岛素,控制餐后高血糖,基本上达到了模拟胰腺分泌胰岛素的作用。21 临床资料方法对8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住院进行二种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胰岛素泵:42例;组胰岛素38例。二组治疗血糖控制围为4.68.2mmol/L(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至少稳定48小时。效果二种治疗方法血糖中位数有显著差异性(1组:7. 0,2组:7.8,P <1.001),平均高血糖控制天数(1组:5.71±1.71天,2组:21.52± 7.6 8天,P<1.001),胰岛素用量(1组:1.61±1.2u-1/d,2组:1.69±1.2u-1/d,P <1.0 1),住院时间(1组:12.47±4.42天,2组:31.43±+9.47天,P<1.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住院费用(1组:2787±1475元,1组:3756±2867元,P<1.05),且1组低糖发生率低于2组(1.8±1.2次/人,Vs 1.7±2.3次/人,P<1.05)。32 护理措施2.1 应用胰岛素泵前的护理2.1.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安置胰岛素泵前使患者了解到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使用后的效果与其应用的必要性,并说明安置后注意事项和机器发生警报后的应急处理,以与使用胰岛素泵将对日常产生的影响。消除患者顾虑,缓解其紧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合作。我们应进行针对性的宣教,使患者了解带胰岛素泵并不等于根治糖尿病,安置泵后仍要经常监测血糖。仍要控制饮食品;胰岛素是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要防止浸水、脱落;家属或患者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围过大。2.1.2胰岛素泵应用前至少24小时停用各种中、长效胰岛素、改用短效胰岛素,因为短效胰岛素作用仅持续(6-8)小时,胰岛素泵应在体无胰岛素蓄积的情况下应用。42.1.3 胰岛素泵中使用的是短效胰岛素,应在应用前1小时从冰箱取出,放在室温下,或在双手掌心中揉搓,使其接近室温,滴液均匀,因为胰岛素液突然变热时有气泡产生,这样可以防止泵容器和输注装置中产生气泡,影响输注量而造成血糖波动。2.2 应用胰岛素泵时的护理2.2.1 应用部分应选择腹部皮下脂肪较明显处,注意避开腰带处和脐周5CM区域。消瘦患者皮下脂肪较少,可埋置在外臀部皮下或大腿外侧皮下。安置时应用助针器垂直进针,避免针尖弯曲造成胰岛素输注受阻。输注软管是胰岛素进入体的通道。埋管后暴露的套管与身体接触处用胶布贴紧,防止移位。注意经常查看易曲折部位,多余的软管盘曲后固定于体表,防止折曲发生堵塞。2.2.2更换输注装置时,应更换注射部位,新输注部位与上一次输注应相隔2-3CM以上。用手年轻轻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济出,用0.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涂红霉素软膏加以保护皮肤,以防感染。2.2.3 插入输注装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2.3 应用胰岛素泵后的护理2.3.1每天检查是否否输注装置滴漏、导管打折,储蓄泵走空,电池量足,输注部位针头有无脱落和皮肤有无红肿、感染与过敏反应。若有异常,需撤掉并更换部位重新安置,安置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洗澡时可用沐浴袋保护胰岛素泵或从快速分离器处分离,但不应大于1小时,避免摔至地上或沉入水中或至于室温大于45OC,小于0.5OC环境中,防止胰岛素失败。5洗完澡后立即接上,但要注意软管前要用75%酒精消毒接口。连续使用5-7天后,应重新更换输注装置,选择另一部位注射,以免注射局部发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另外,还要经常从泵的后视窗观察剩余胰岛素量(安置泵注射器时,需将刻度向上),以便与时补充泵中注射器的胰岛素。2.3.2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最初几天要适当限制患者的活动量,以便准确地确定其基础输注量,患者由营养师配制,自己不能随意添加食物,因为患者的饮食量、运动量,情绪变化都会影响血糖变化。62.3.3注意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部分患者置泵后3天出现心慌,乏力,饥饿,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应与时处理,吃甜点,糖果,严重着静脉推注葡萄糖。2.3.4 胰岛素泵的携带:一般患者都选择放在口袋里,或栓在腰带上,也可以在脖子上持一个小布袋专放胰岛素泵,这样既安全又方便。2.3.5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警报是无法输注和电量不足。无法输注的原因可能是软管堵塞、折管、泵中注射器胰岛素液用完。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问题与时采取相应措施。2.3.6糖尿病患者安置胰岛素泵后应每天遵医嘱监测血糖,即三餐前30分,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部分患者可以测定午夜零点,凌晨3点与5点的血糖,为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提供依据,血糖控制满意后,可根据病情减少血糖的测定次数。2.4出院指导(1)出院前让患者掌握泵的各项操作,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和饮食控制,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和尿量测试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2)学会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知识,有积极的治疗态度,随身携带治疗卡片,出现异常情况,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救治和如何求救。(3)对糖尿病病人的教育不只局限在医院,医务人员要经常与病人保持联系,使病人有正确的治疗方案。2.5应用胰岛素泵后的健康教育2.5.1饮食疗法:入院后即利用小册子,宣传栏与口头讲解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保健, 血糖,尿糖与尿酮的检查方法等。特别强调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保持高纤维, 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忌吃甜食,且需定时定量,不可随意加餐。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2小时吃。72.5.2患者带泵后也要活动,而且必须得活动,适量的活动(步行、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降低血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带泵后可根据活动量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2.5.3 告知患者带泵后,一周的血糖波动较大,要定时测血糖、尿糖与早识别并发症。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指导用药剂量,以防慢性并发症,生活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足部卫生,穿合适的鞋袜。有损伤与时去医院处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3小结虽然胰岛素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灵活且最有效的胰岛素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胰岛素泵安置与设置需一定的专业知识,必须掌握泵的操作,熟练处理胰岛素泵的常见故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文庆,胰岛素泵的应用与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63-642 礼西,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临床分析.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633 梁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临床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4):49-504 超,胰岛素泵应用指导与精细处理,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3):11-125 卓惠珍,乙楠.胰岛素治疗进行教育.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3(3)53-616 邵少英,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交通医学.2003,17(4):4707 区晓鸣,浅谈糖尿病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4,10-24                           大学护理系200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大学EZHOUUNIVERSITY毕业论文专业名称:护 理论文题目: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的防治与其护理学生:孟 娟指导教师:义兵完成时间:2006年4月30日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的防治与其护理护理系2003级护理(1)班孟娟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与防治。方法:观察、护理、治疗了6例出现输液渗漏的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面积60TBSA),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4例,局部组织坏死2例;渗漏原因包括药物、血管和感染等因素;可通过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可采用局部冷敷、热敷、外用湿润烧伤膏等方法治疗。对大面积烧伤病人,不仅休克期需要输液,在抗感染期,纠正贫血,维持病人的营养,输入大量抗菌素,都要通过静脉输液。由于健康皮肤损伤,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的困难,因此,要保护病人的每一条血管。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是可以防治的。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输液渗漏; 护理; 防治目录1 临床资料 42 输液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作用43 输液渗漏引起机体损伤的分析43.1 损伤 43.1.1 血管损伤43.1.2 局部组织损伤43.2 引起输液渗漏的原因53.2.1 药物因素53.2.2 物理因素53.2.3 血管因素53.2.4 感染因素53.3 预防53.4 治疗63.4.1 热敷63.4.2 冷敷63.4.3 中药制剂63.4.4 外敷MEBO64 小结6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的防治与其护理护理系2003级护理(1)班孟娟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虽然致伤原因多样,如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等,但其疾病特点与病情经过有许多共同之处。烧伤的病程经过大约分四期:(1)体液渗出期(休克期);(2)感染期 ;(3)创面修复期;(4)康复期。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烧伤面积和深度,面积愈大,深度愈深,对局部和全身的影响也就愈严重。烧伤后引起的全身反应 :面积小深度浅的热烧伤,除疼痛剌激外,对全身影响不明显。面积大,深度深的热烧伤,则可引起全身性变化。(1)血容量减少:伤后2448小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出血管外、组织间、水疱或体表外,故血流量减少。严重烧伤后,除损伤处渗出外,其它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也可有血管通透性增高,故血容量更加减少。血容量减少超过机体代偿能力,即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2)能量不足和负氮平衡:伤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皮肤损害后散热增多,分解代加速,造成负氮平衡;(3)红细胞丢失:原因:血管凝血,红细胞沉积,红细胞形态改变后易破坏,因此,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贫血。烧伤分为3度,度烧伤仅有皮肤发红,轻度疼痛,一般在23天恢复;II度烧伤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后可见创面呈浅红色,或白中透红,或有红色小点。创面疼痛剧烈。一般需要24周恢复;III度烧伤即皮肤全层被烧坏,甚至肌肉、血管、神经和骨组织也被烧坏。皮肤呈白色,或焦黄色,或黑色。烧伤后会出现的并发症:(1)休克;(2)脓毒症;(3)急性肾功能衰竭;(4)肺部感染;(5)胃扩和应激性溃疡。前三个并发症的护理都与输液护理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都需要输液护理。烧伤在临床治疗上非常棘手,创面感染,长期不愈合。近年来,应用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MEBTMEBO是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烧伤治疗方法,简称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它是在专门制做的湿润烧伤膏(MEBO)的配合下而实现其治疗作用的。烧伤创面不使用任何消毒剂、杀菌剂,不清创,仅用清水清洗后,干纱布蘸干,直接涂用MEBO,厚度约1mm,每812小时换药1次。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口服与注射抗生素、镇痛药。MEBT/MEBO作为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组织、救活残存皮肤组织并使之自然性再生修复烧伤创面的过程 ,即人体皮肤由自然状态的破坏到自然状态的恢复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MEBT借助MEBO的作用,使烧伤创面由表入里地在坏死组织与正常或有生机的组织发生排斥反应之时,液化排除坏死皮肤层。烧伤的发病过程可用以下程式表达,即烧伤坏死坏死组织脱落残存组织再生修复。MEBT的最佳疗效在于大面积烧伤深II度与深II-III度相间的混合度方面。其主要判断标准为疤痕增生程度的减轻,或基本不留疤痕。近年来在治疗烧伤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大面积烧伤后,皮肤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伤后短期大量液体渗出易导致休克。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与维持,对于液体复和预防后期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治疗的最主要容为液体复。输液治疗是防治烧伤休克和减轻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成人输液量可达20003000 mlh,以争取在短时间满足组织灌注,尽快恢复细胞用氧代。休克期度过是否平稳是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的关键,与随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在临床实习中发现,为维持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体液平衡、药物治疗与静脉营养而建立的静脉输液通道,屡次发生输液渗漏致损伤,导致局部组织肿胀或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又给患者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1 临床资料6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中,男4例,女2例。面积:90%以上1例;80%90%2例;60%75%3例。造成局部红肿,肢体肿胀4例;造成局部组织坏死2例,经切除坏死组织外敷MEBO每8小时换药,710天愈合。 2 输液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作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不仅休克期需要输液,在抗感染期,纠正贫血,维持病人的营养,输入大量抗菌素,都要通过静脉输液由于健康皮肤损伤,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爱护病人的没一条血管大面积烧伤病人需快速补液以恢复有效循环量,改善组织血流灌注和缺氧纠正功能性细胞外液不足,预防休克发生,输液是防止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凡是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或度超过10%,小儿面积超过10%或度超过5%均可发生休克,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入晶体和胶体,如病员已休克、烦躁不安、静脉充盈不佳,穿刺有困难,或大面积烧伤需快速补液,需十分注意静脉插管护理。3 输液渗漏引起机体损伤的分析3.1 损伤3.1.1 血管损伤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由于大量组织液的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穿刺血管不易选择。重复穿刺损伤血管,使血管状况进一步恶化,造成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3.1.2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造成局部组织坏死。3.2 引起输液渗漏的原因3.2.1 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渗透作用与型变态反应有关。最新的动物实验显示,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皮细胞破坏,血管瘀血,周围组织炎症与水肿。而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快速加压输液与静脉推注经常使用。如滴入多巴胺后,静脉壁的营养血管易发生痉挛,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物渗漏。3.2.2 物理因素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输液量、药液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粗细与舒缩状态是否符合。不锈钢针头对血管的刺激,拨针不当对管壁的损伤等。3.2.3 血管因素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况。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时,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烧伤输液常多用高渗,高晶体与高营养液等,对血管刺激很大,可使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渗漏。另一方面,烧伤面积越大,表浅静脉与主要干支静脉被烧毁的越多,则不得不选取一些表浅小静脉行输液治疗,从而不可避免地致使药液流速减慢,循环回路不畅,局部血管中药物浓度持续偏高,增加了对血管壁的刺激,从而形成血管损伤。3.2.4 感染因素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渗漏。3.3 预防3.3.1 充分稀释药物,降低药物的浓度与粘稠度,以减小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对血管的损伤程度。3.3.2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休克期行静脉输液时,应尽量选择皮肤完好,管径较粗的血管,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对血管损伤。应用深静脉穿刺可在短时间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的抢救。但是应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的输液。3.3.3 调节室温与输液速度。穿刺部位近心端用热水袋温敷,使血管扩,促进血液循环,或减慢输液速度。当需要快速、大量补液时,可建立第二或第三通道,减少短时间对单一血管的刺激。3.3.4 对不得已选用的表浅小静脉,只能一次性使用,禁止利用其长期维持输液。输液结束后用温毛巾温敷局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药物的吸收。3.3.5 提倡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使用静脉留置针。从应用留置针的效果来看,对病人来说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对血管刺激小,易固定,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对病人静脉的破坏,减少局部的渗漏和静脉炎发生。3.3.6 提倡无痛拔针:先拔出针头,再迅速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数分钟。使针头在无压力状况下退出管腔,减轻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3.3.7 加强基础护理:每日对病人正常皮肤彻底清洗一次。避免在烧伤创面与感染部位行静脉穿刺,以减少细菌侵袭的机会。必要时给予鼻饲要素饮食,减少从静脉给予营养支持的输液量。3.3.8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加强巡视。每隔半小时巡视一次,与时调节输液速度,对输液渗漏力争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3.4 治疗3.4.1 热敷促进液体的吸收。渗漏损伤发生早且围小者,可行局部热敷,使之自行吸收消退,对已出现红肿且伴有肢体肿胀者,可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一次。3.4.2 冷敷对由药物刺激造成的渗漏,可使血管收缩、减少渗漏。早期局部非炎性水肿首选冷敷,高渗液阳离子溶液以与血管收缩药物渗漏引起组织损伤,采用654-2湿敷效果很好。3.4.3 中药制剂依照中医瘀消血活肿消痛止的原则,制成的中药涂膜的各种药物渗漏后引起的水肿、瘀血、疼痛疗效显著。如红花甘草散外敷防治静脉炎、输液渗漏有较好疗效。3.4.4 外敷MEBO对局部组织出现坏死者,应尽早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创面外敷MEBO每8小时换 药一次,可使创面早期愈合。4 小结通过在临床实习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烧伤病人的护理很重要,尤其是输液的护理,如果不对这个引起足够是重视的话,很容易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或死亡。所以在我们加强输液护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防治输液漏液的问题,本论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防治输液漏液的护理,强调了防治输液漏液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1.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2.文东、郭华烧伤后怎样用湿润烧伤膏急救3.佚名烧伤护理4.黎鳌主编.烧伤治疗学.第二版.:人民卫生,1995.230-231.5.首届全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1:4 大学护理系200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大学EZHOUUNIVERSITY毕业论文专业名称:护 理论文题目:健康宣教对孕产妇干预影响的分析与体会学生:雷霭珊指导教师:杜 利完成时间:2006年4月30日健康宣教对孕产妇干预影响的分析与体会护理系2003级护理(2)班雷霭珊摘 要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对孕产妇的干预影响,以减轻孕产妇心理、生理压力。方法将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健康宣教,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而不接受健康宣教,观察两组产时、产后3天的焦虑、抑郁得分以与选择分娩方式百分比的升降。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分值下降,选择正确而较理想的分娩方式的百分比上升。结论:健康宣教为孕产妇提供情绪支持,能有效减少孕产妇焦虑、抑郁,减轻产妇的痛苦,利于产后恢复,促进母乳喂养。体会:应重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并提高护士素质。关键词 健康宣教; 孕产妇; 干预影响 目录1 对象与分组32 观察指标与方法32.1 心理指标32.2 分娩方式32.3 方法33 结果43.1 一般资料43.2 健康宣教的结果44 讨论54.1 焦虑和抑郁对孕产妇的影响54.2 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54.3 健康宣教对孕产妇的干预影响55 体会6健康宣教对孕产妇干预影响的分析与体会护理系2003级护理(2)班雷霭珊妊娠、分娩是妇女生命中一个特殊的生理、心理过程,其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焦虑和抑郁是妊娠、分娩过程中较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者更由此引起某些妊娠期并发症或产后抑郁症。本文探讨健康宣教对孕产妇的干预影响,为产科护理提供参考。1 对象与分组2005年8月12月在海珠区妇幼保健医院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符合以下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1)年龄2032岁的初产妇;(2)孕3037周;(3)高中以上学历,有正常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4)无妊娠合并症与产科并发症;(5)均在该院分娩。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为健康宣教组。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2 观察指标与方法2.1 心理指标焦虑和抑郁的测量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SAS和SDS包括许多十分具体的自我感觉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调查者的心境。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情绪的评估具一定实用价值。测量时间为宣教前、进入产程的潜伏期、产后3天各一次,由孕产妇自行或由指导者提问方式填写。同时对两组产妇同期心理感受进行调查。2.2 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2.3 方法由本人对实验组进行健康宣教,鼓励家属陪同,包括以下容。2.3.1 带领孕妇边参观边介绍门诊、病房、住院处与整个医院的大概布局,重点介绍产科病房与产房、待产室,孕妇更换隔离衣、鞋到产房参观,了解分娩的环境和布局。2.3.2 接着集中到医院所特别设立的孕妇教室,用胎儿、骨盆模具、图片,结合多媒体,详细讲解分娩机制与产程经过,讲解宫缩痛的原理。2.3.3 讲解产程中如何配合,譬如第一产程应注意休息、保持体力、进高热量饮食、计算规则宫缩的时间等,第二产程应用辅助力量帮助分娩。指导产妇屏气:双足蹬于产床上的把手,一旦出现宫缩,用鼻孔平静长吸气后,嘴唇突起缩圆慢慢呼出,反复训练十分钟。2.3.4 教会孕妇自我胎儿监测。数胎动3次/天,1小时/次,3次胎动相加乘以4为12小时胎动,>30次为正常;每人发一木制听筒,教会孕妇的丈夫听胎心,1次/天,120160次/分钟为正常。2.3.5 介绍相关镇痛分娩的知识,如笑气镇痛分娩、麻醉镇痛分娩。2.36 课后了解各孕妇体重增长情况,在营养师的协助下为每位孕妇调配合理的饮食,并指导其有计划地运动。体重平均每周增加350g,正常不超过500g。2.3.7 实验组对象产后12天即进行一对一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技能、促进子宫收缩运动、会阴切口护理、新生儿皮肤、臀部与脐部护理。3 结果3.1 一般资料通过对一般资料的分析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年龄均在2230岁,两组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教育水平均在高中以上,两组教育水平之间的构成比无差异。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健康宣教前焦虑、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3.2 健康宣教的结果3.2.1 两组孕妇产前健康宣教后焦虑、抑郁平均分值比较,见表1。组别 总例数 项目 健康宣教前 健康宣教后 分值改变实验组 30 焦虑 40 35 下降5分 抑郁 45 38 下降7分对照组 30 焦虑 40 42 上升2分 抑郁 44 45 上升1分表1显示,健康宣教后两组孕妇之间焦虑与抑郁水平有显著差异。3.2.2 两组产妇产后三天健康宣教后焦虑、抑郁平均分值比较,见表三2。组别 总例数 项目 健康宣教前 健康宣教后 分值改变实验组 30 焦虑 36 32 下降4分 抑郁 40 35 下降5分对照组 30 焦虑 38 37 下降1分 抑郁 39 38 下降1分由产妇主诉所获得的心理反应,如紧、恐惧等,实验组产妇明显减轻,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3.2.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健康宣教前后对比,见表3。组别 总例数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原阴道分娩率 现阴道分娩率原有人数 现有人数 原有人数 现有人数实验组 30 16 23 14 7 53.33% 76.67对照组 30 18 13 12 17 60% 56.67%表3显示,实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则下降了3.33%。4 讨论4.1 焦虑和抑郁对孕产妇的影响妊娠、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但由于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初产妇均产生焦虑、抑郁。国外Kitanmura等报道,孕期发生焦虑、抑郁症占16.5%。国蓁等报道,产前抑郁症占25.5%2。焦虑、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增强,血浆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有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子宫收缩增强,而去甲肾上腺素与焦虑呈负相关,疼痛与皮质醇之间呈正相关。分娩时焦虑、抑郁可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对疼痛敏感。过度的焦虑、抑郁最终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甚至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将不利于其角色转化与身体恢复。4.2 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胎儿在宫发育不理想,对分娩过程、产程等知识的缺乏,对产科特别是产房的环境陌生,分娩疼痛的恐惧3-5。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同事处多听到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于是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胎儿出现意外、怕自己有生命危险等。越临近分娩期,预期的压力越临近,越想知道有关分娩的知识。特别是进入产程后,陌生的环境、医院室物品的设以与医疗操作器械、医护人员的态度、技术等,均加重了孕产妇的心理负担。而当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的分娩过程后,对喂哺与婴儿护理知识的缺乏、伤口疼痛等则成为其产后焦虑、抑郁的原因。4.3 健康宣教对孕产妇的干预影响表1显示,经过健康宣教后,孕妇的焦虑、抑郁显著下降。这表明(1)妊娠、分娩是一种预期的压力事件。孕妇最先担心的是其胎儿发育与自身是否在正常围,帮助调节其饮食与运动显得尤为重要;(2)通过对医院、产房的环境、医疗器械、工作人员的介绍,使孕妇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陌生的分娩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减轻了因环境而导致的心理压力;(3)通过对分娩知识、产程与疼痛原因的讲解,使孕妇了解到胎儿娩出的过程、产程的时间,知道在分娩过程中自己的产程是否顺利、胎儿是否安全、怎样配合才能完成分娩,知道宫缩痛的原理、怎样才能减轻疼痛,从而排除了外界有关分娩的误传,减轻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当前,进入育龄期妇女绝大多数为独生女、初产妇,她们在孕期受到各方面的重点保护,其自理能力相对不足,产后容易因不懂照顾新生儿与伤口和宫缩疼痛而焦虑、抑郁。表2显示,健康宣教后,产妇的焦虑、抑郁明显下降。这对于产妇尽快进化母亲角色有很大帮助,也能促进其身体恢复,为新生儿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相当数量无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孕妇选择了剖宫产为分娩方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孕妇惧怕分娩疼痛5。表3所示,通过健康宣教,一些原来选择剖宫产的无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最终选择了阴道分娩,过程顺利。多种形式、大信息量的健康宣教,能消除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心理,为其树立信心,正确的引导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剖宫产率。5 体会护士的任务已由单一恢复人体功能的护理,转向了提高人体身心健康的保健护理6,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护士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孕产妇进行部分补偿、辅助教育,促进孕产妇掌握更多的自我护理健康知识与护理婴儿技巧;降低产妇分娩时焦虑、抑郁的程度,从而减少了由于产时负性心理反应引起的异常分娩。由此可见,健康宣教在整体护理具重大意义。护士认真履行教育者角色,不仅仅限于掌握医学与护理知识,而且要掌握现代心理、人文与社会行为科学的有关知识,能为个性化的患者设计多层面的、较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方案,更要具有良好的交流技巧与教育技能。在工作中多方位挖掘自身潜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开拓护理新领域。参考文献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61:205。2. 蓁,芬,丽侠等,孕期抑郁症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增刊):6365。3. 元华,吴传荣。产妇临产前焦虑原因分析与治疗,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9,5(2):99。4. 晓玲、江玲,待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医科大学学报,1996,31(4):352。5. 朝晖,剖宫产和适应症的分析,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7,6:332。6. 继坪,社区护理,:人民卫生,2000:3850。23 / 23

注意事项

本文(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优秀毕业论文)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