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实验报告

  • 资源ID:209470216       资源大小:112.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实验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薄膜技术及应用姓 名:刘彬学 号: 200920101017班 级:应 用 化 学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 Cu3N 薄膜的制备组别:1 日期:2010年12月20日 成绩一、实验目的1熟悉磁控溅射法的原理及其操作。2了解 Cu3N 薄膜的晶体结构与其制备工艺参数之间关系。二、实验试剂及仪器JGP560CC 型磁控溅射仪三、实验原理磁控溅射的工作原理是指电子在电场 E 的作用下,在飞向基片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使其电离产生出A和新的电子;新电子飞向基片,Ar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 向阴极靶,并以高能量轰击靶表面,使靶材发生溅射。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靶原子 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而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受到电场和磁场作用,产生E(电 场)XB (磁场)所指的方向漂移,简称EXB漂移,其运动轨迹近似于一条摆线。 若为环形磁场,则电子就以近似摆线形式在靶表面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运动路径不仅 很长,而且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并且在该区域中电离出大量的 Ar 来轰击靶材,从而实现了高的沉积速率。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二次电子的能量 消耗殆尽,逐渐远离靶表面,并在电场E的作用下最终沉积在基片上。由于该电子的 能量很低,传递给基片的能量很小,致使基片温升较低。磁控溅射是入射粒子和靶的碰撞过程。入射粒子在靶中经历复杂的散射过程,和 靶原子碰撞,把部分动量传给靶原子,此靶原子又和其他靶原子碰撞,形成级联过程。 在这种级联过程中某些表面附近的靶原子获得向外运动的足够动量,离开靶被溅射出 来。四、实验过程:利用JGP560CC型磁控溅射仪,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按照表1中的工艺参数在玻 璃基底上成功制备了 Cu3N 薄膜。溅射时所用靶材为 99.99%Cu 靶,靶的直径为 5cm,厚度2.5mm;靶和基片之间的距离为65mm;溅射所用气体是99.999%高纯氮气和氩气。 将基底在放入真空室之前,分别用丙酮和酒精超声波清洗,溅射前将真空室气压抽至 2 X10-Pa,并通人氩气预溅射5min以清洗靶面;随后通入适量反应气体N2,两种气体 的流量分别使用质量流量计控制,总气压为1 Pa。镀膜时间均为3Omin。用X射线衍 射仪(CuKa )对Cu3N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薄膜晶面择优取向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表1纳米Cu?N薄膜的工艺参数及样品编号ABC样品编号A1 A2 A3 A4 A5 B1 B2 B3 B4 B5 C1 C2 C3 C4 C5 溅射功率P (W)100 100 100 100 100100 100 100 100 10080 90 100 110 120基底温度T (°C)30 30 30 30 3070 100 150 180 20030 30 30 30 30氮气分压比 r10% 30%50%70% 90%30%30%30%30%30%30%30%30%30%30%五、 实验结果分析:工艺参数对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Cu(HO30405060702 6 /deg图2不同基底温度下Cu3N的XRD谱30405560702 B g图3不同溅射功率下Cu3N的X RD谱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氮气分压比r的增加,Cu3N( 1 0 0 )晶面衍射峰逐渐增强, Cu3N( 1 1 1 )晶面的衍射峰减弱。并且样品A1,A2, A3出现Cu3N( 2 0 0 )衍射峰。氮气 分压r影响薄膜择优取向,其主要原因是:氮气分压r较低时,溅射过程中氮原子不能 与靶表面的铜原子完全化合,大量铜原子直接在基底上形核生长,此过程主要是靠氮原 子的插入形成NCu键,薄膜生长的形核率较低,按照与铜一致的(1 1 1 )晶向生长; 氮气分压较高时,氮原子较充分,可以和靶表面的 Cu 原子化合,同时基底上吸附的氮 原子能够及时补充溅射过程中损失的氮,根据自由能最低原则使薄膜在生长过程中按沿 Cu3N ( 1 0 0 )晶面择优生长。图 2 是不同基底温度下 Cu3N 薄膜的 XRD 衍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基底温 度在150°C以下时,薄膜中只有Cu3N ( 1 1 1 )衍射峰,且在100°C时衍射峰最强;基底 温度达到180°C时,薄膜中只有Cu相(2 6约为43.19度),没有Cu3N晶体生成。在制 备纳米 Cu3N 薄膜时,基底温度升高,表面吸附原子的能力和原子在表面的扩散速度同 时加剧,扩散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公式e E/KBT,在基底温度适当时,Cu3N原子能够扩 散形成沿(1 1 1 )晶面生长的CuN键,然Cu3N薄膜具有低温分解的特性,所以当温 度过高时薄膜中只有Cu相。从图3可以看出,溅射功率80W时,出现较强的Cu3N ( 1 1 1 )晶面,随着溅射功 率的增加,Cu3N ( 1 1 1 )晶面的衍射峰逐渐减弱,Cu3N ( 1 0 0 )晶面增强;溅射功率100W 时,生成纯净的Cu3N薄膜。从图3还可以看出,功率过高或过低,都有Cu的其他氮 化物如CuN3生成;样品C3, C4, C5的XRD图谱中出现Cu3N ( 2 0 0 )晶面的衍射峰。 溅射功率P对Cu3N薄膜晶面的择优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当薄膜的制备工艺只 有溅射功率P发生变化时,薄膜的晶体结构主要由反应元素的能量来决定的,而溅射功 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反应元素的能量。当溅射功率较小时,Ar+轰击出的Cu原子具有较小 的能量,不足以和N原子形成CuN键,Cu原子主要参与生长,形成富铜的(111) 峰。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Ar+轰击出的Cu原子的具有足够的能量与N形成CuN键, 使薄膜晶体结构沿富氮(1 0 0 )晶体生长,按照由能最低原则Cu3N ( 1 1 1 )晶面减弱并逐 渐消失。

注意事项

本文(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实验报告)为本站会员(ba****u6)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