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9页)

  • 资源ID:203508736       资源大小:125.3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9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例:画一条 4 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4、1 米=100 厘米100 厘米=1 米。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6、图钉的长大约 1 厘米;食指的宽大约 1 厘米;田字格宽大约 1 厘米;7、课桌宽 60 厘米黑板长 4 米教室长 8 米操场长 200 米铅笔长 20 厘米跳绳长 2 米数学书长 26 厘米灯管长 50 厘米房间高 3 米字典厚 4 厘米大树高 8 米旗杆高 15 米升国旗的旗台高 60 厘米 ;小朋友的肩宽大约 30 厘米爸爸的身高(1 米 75 厘米)或(175 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 厘米)或(1 米 20 厘米)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尺子 )来量。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 10),要(向十位进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 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 10 再减,计 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 1。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注意:看清加减号,不要混乱。- 9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方法:个位小于 5 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 5 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如:49+429028+45+2410050 4030 50 20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4、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边 )( 顶点 )( 边 )2、 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3、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 40 页图例)。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课本 44 页第 7 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4、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5、 直角三角尺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4 个角,4 个角都是直角。6、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7、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数学书的封面上有 4 个角,4 个都是直角。9、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答:拿一张不规则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10、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11、拼角:一直(角)加一锐(角)就可以拼成一个钝角。12、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4 个 5 相加得 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4=20 读作:5 乘 4 等于 20口诀:(四五二十)4×5=20 读作:4 乘 5 等于 20口诀:(四五二十)乘数 × 乘数 =积其中 4 和 5 都是乘数,积是 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加法: 加数 + 加数 = 和和 加数 = 加数减法: 被减数 减数 = 差减数 = 差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差乘法: 乘数 × 乘数 = 积5、6、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例:一共有多少个?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算式:3×51=14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4×9=362×8=161×8=83×8=242×6=121×6=62×9=181×9=91×4=48、 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 9 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 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几个几就是几乘几;求 4 和 3 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 4 个 3 相加是多少? (3+3+3+3=12 或 3×4=12 或 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4 个用 几×几2 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 个 2 相加”,也可以表示“2 个 4相加”。2 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例如:2 个 6 相乘的积就是 6×6=36.1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2、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4、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5、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6、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7、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8、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球)。9、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60 个小格,2、分针长,时针短。3、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00)4、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5、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6、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也是 1 时。7、时针走 1 大格=分针走 60 小格,所以 1 时= 60 分。8、一刻钟是 15 分,半小时是 30 分,1 小时是 60 分。9、(15)分可以说成(一刻),(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0、时针从 12 走到 1,走了(1)时,分针从 12 走到 1,走了(5)分。11、时针从 12 走到 3,走了(3)时,分针从 12 走到 3,走了(15)分。12、时针从 1 走到 4,走了(3)时,分针从 1 走到 4,走了(15)分。13、分针从 12 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 12,走了(60)分或(1)时。14、时针从 12 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 12,走了(12)时。15、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6)时。16、“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加法;“之前”用减法。【补充】分针从 1 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 1,走了( )分或( )时。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写时间:可以用“几时几分”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时针指在 8 和 9 之间,分针指着 7,这个时刻是( 8 )时( 35 )分。8 时少 5 分是(7:55) 7 时过 10 分是(7:10)时间的顺序:1 时,1 时多,2 时,2 时多,3 时,2 时多,4 时,4 时多,5 时,5 时多,6 时,6 时多,7 时,7 时多,8 时,8 时多,9 时,9 时多,10 时,10 时多,11 时,11 时多,12 时,12 时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1、用 1,2,3 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分别是 12、13、21、23、31、32。2、用 4,0,7 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分别是 40、47、70、74。3、3 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 6 种坐法。(用 1,2,3 表示这 3 个人,可以写成 123、132、213、231、312、321)4、3 个数 5、7、9,任意选取其中 2 个求和,得数有 3 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 5+7=12、5+9=14、7+9=16。5、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6、每两个人握 1 次手,3 人一共握(3)次手。7、每两个人握 1 次手,4 人一共握(6)次手。8、每两个人握 1 次手,5 人一共握(10)次手。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9页))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