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对开放性教学的再认识(植树案例)

  • 资源ID:169936034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开放性教学的再认识(植树案例)

对开放性教学的再认识 “植树问题”案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这样,老师也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我校每学期的轮流试教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实践、合作、交流、提高。上学期的轮流试教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主体性开放教学由原来的“似懂”到后来的“稍懂”(在教学设计后的思考中有所体现),课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谈预习收获1、首先邀请两名学生相距一米站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间距”“间隔”“间隔数”等植树问题中的名词。2、伸开手指,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进一步理解以上名词。3、还有什么预习收获?可能有学生要说到“间隔数+1=棵数”,由此引出对新知的探讨研究。(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考察可以确定学生的知识基础,以便对新知有个很好的把握。)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虽然不是植树节,但是巴勒斯坦的一个重要节日-巴勒斯坦国土日,他们国家要在今天搞一次绿化,请你设计。接着出示一道思维开放的题让学生先独立设计再同桌交流(因为学生预习过,所以学生有这种能力):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的一边等距离种树(两端都种),可以怎么种?用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接着追问:什么是“等距离”?然后学生画线段图种一种独立设计并列出算式。学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结果):生2: 20米 20÷10=2(个)2+1=3(棵)生1: 20米 20÷20=1(个)1+1=2(棵)1+1=2(棵)生3:师结合学生的线段图小结:看来两端都种时棵数真的比间隔数多1,求棵数必须知道(间隔数),那么间隔数怎么求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总长÷间距=间隔数”,看来要想解决植树问题,必须要找到全长和间距。之后再让学生练习一道完整信息的植树问题,以便巩固新知。接着出示以表格形式的变式题目:总长(米)间距(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13605(这也一个开放性的表格题目,先求路的一边过渡到两边都种情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重点探讨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距=间隔数”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其实也是生活中一些类似问题的关系问题,因此,本环节就是向学生渗透此类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非常重要。)(过渡)你们真了不起,应用知识这么灵活!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植树问题的例子,你能举出几个吗?注意和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生举例)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及课堂作业1、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生独立解答,一生汇报交流,集体订正)2、 小明住的楼房每个楼层都有18个台阶,小明从一楼到三楼,共要走多少个台阶?3、 下课了,同学们要在门外站成4队,每隔1米站一位,四(2)班56个人需要排多远?(本环节意在通过不同层次的题目练习,让学生更能熟练灵活地掌握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以引起思考。)课后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我努力想做到开放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体会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营造一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佳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老师们评课的时候提到“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时,老师只是让学生说了说例子的内容,并没有强调例子与植树问题的联系,这一点我也很赞同,因为这样才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作用。另外,还提到应该在第二环节的“线段图”之后,做一道有完整信息的题目,再出现表格形式的题目,这样让学生对植树问题有一个整体认识后,再建立数学模型,学生理解的可能会更加深刻。这一点我开始感觉很不合理:本来是开放的教学,为什么还需要出现这么“规矩”的题目呢?可过了两天后再仔细想想那样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开放的教学也是建立在有引导能力的扎实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了“完整性”这个扶手,那么再开放性的思维题目也不容易被真正理解。确实通过学校的轮流试教活动可以使自己进步的更快,上课是开放的,评课是开放的,收获是无限的。

注意事项

本文(对开放性教学的再认识(植树案例))为本站会员(精****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