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

  • 资源ID:155942783       资源大小:137.0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1.8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8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金点子: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二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三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四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此类试题的解法技巧主要有,逐项分析法、电子守恒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归纳法、推理验证法等。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方法:依靠概念逐一分析。捷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离子由于有电子的得失,当失去电子时,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Na+等。A选项错。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正确。氦的最外层为第一层,仅有2个电子,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正确。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D选项错。以此得答案为AD。总结:此题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不难,但容易出错。例题2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方法:采用分类归纳法。捷径:首先将四种离子分成阳离子与阴离子两类,分析其原子序数及离子半径。阳离子为aA2、bB,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a>b,离子半径A<B;阴离子为cC3、dD,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c<d,离子半径C>D。再将其综合分析,因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位于C、D的下一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b>d>c,离子半径A<B<D<C。故正确答案为C。总结: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其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例题3 :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BXY2CXY3DX2Y3 方法:先找出所属元素,再分析反应情况。捷径:根据题意X可能是Li或Si。若X为Li,则Y为H,可组成化合物LiH即XY,若X为Si则Y为Li,Li和Si不能形成化合物。因此得答案为A。总结:部分考生因未分析出X可能为Li,而造成无法解答。例题4 :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方法:充分利用电子层结构相同,列出恒等式获得结果。捷径:分析选项,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可得四种对应的恒等式:a-= c+n, a-=-,c+n = d+m ,-= d+m,变形后可得答案为D。总结:阳离子的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例题5 :设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下列结果:单质ABCDEFGHIJ熔点()15055016021050370450300260250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氧气反应不发生化学反应相对于A元素的原子质量1.08.015.617.123.831. 820.029.63.918.0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递变规律,试确定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入下表:ABH方法:充分利用表中数据,结合元素周期性变化解题。捷径:因为A、E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处于同一族,同理I、C,D和J,B、F、G、H由于化学性质相似,可能处于同一族。但D、J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当接近,它们不可能处于同一族,而只能处于同一周期相邻的族。同理H和F也处于同一周期相邻的族中。然后按照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元素其原子序数小的原则排列。以此获得下表中的结果。AIBCDJGEHF总结:该题的解题方法技巧是:确定元素种类,B、F、G、H属活泼金属,D、J属不活泼金属,C、I属非金属,A、E属惰性元素。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成一横行,再把同类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自上而下排成一纵行。结合表中巳定位的A、B、H元素,确定其它元素的位置。解本题时,切忌与地球上存在的元素一一对应。例题6 :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C同周期。A、B组成的化合物甲为气态,其中A、B原子数之比为41。由A、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乙和丙都为液态,乙中A、C原子数之比为11,丙中为21。由D、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丁和戊都为固态,丁中D、C原子数之比为11,戊中为21。写出分子式:甲 、乙 、丙 、丁 、戊 ;写出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跟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依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列出关系进行分析。捷径: 由AB形成气态氢化物甲中原子数比为41,可知A为H,B为C,甲为CH4,又C的原子序数大于B,应为碳以后的元素,而乙、丙为液态可判断为共价化合物推出为N、O、F或Si、P、S、Cl等,再由乙、丙的原子个数关系推为H2O2、H2O,最后丁、戊可定。以此得答案为:甲CH4 ,乙H2O2,丙H2O,丁Na2O2 ,戊Na2O,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总结:原子数之比为11是该题的障碍点。部分考生因仅考虑XY型化合物,而未考虑X2Y2型化合物,造成无法作答的现象较多。金钥匙: 例题1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NaSiP BO2Mg2+Al3+CCaBaCa2+ DClFF 方法: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规律,在巧解巧算中简约思维而获得结果。捷径:先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当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依据此原则可得:A选项P<Si<Na; B选项Al3+<Mg2+<O2-;C选项Ca2+<Ca<Ba2+;D选项F<F-<Cl-;对照选项可得答案为B。总结:微粒半径比较原则:(1)阴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2)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由上到大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减小;(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题2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PCl5BPCl3、N2CCOCl2(光气)、SF6 DXeF2、BF3。方法:根据选项逐一分析。捷径:所有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的题中物质仅有:PCl3、N2、COCl2,故正确选项为B。总结:对ABn型分子,中心原子A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的判断方法是:如果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 +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即满足8电子结构,否则不满足。例题3 :A、B、C是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的三元素,若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33,则符合条件的A、B、C三种元素共有 种组合,请尽列之 。 方法:通过建立位置模型,使A、B、C三元素间建立起更为明确的联系,使思维有序和定向。捷径:题中“相邻”是指上下、左右相邻。据此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有以下三种模型: () () (III) (田字格中任意三格)题中还要求“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33”,结合周期表的结构对这三种可能的模型进行分析并推理。()x8xx+8x33x = 11 Nax 8 = 3 Lix + 8 = 19 K()x1xx+1x 1 + x + x +1 = 33x = 11 Nax 1 = 10 Nex + 1 = 12 Mg与题意矛盾,舍去。 xx+1x+8x+9(III)共有四种可能: x+1+x+x+8=33x=8 Ox+1=9 Fx+8=16 S x+x+8+x+9=33x=14/3(舍去) x+8+x+9+x+1=33x=5 x+8=13 Alx+9=14 Six+1=6 C x+9+x+1+x=33x=23/3(舍去)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A、B、C三种元素共有三种可能的组合,它们分别是Li,Na,K;O,S,F;C,Si,Al。总结:依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建立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例题4 :周期表中有些元素有“隔类相似”现象(即对角线相似),如Be、Al等,现用融熔LiCl电解,可得锂和氯气。若用已潮解的LiCl加热蒸干灼烧至熔融,再用惰性电极电解,结果得到金属锂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理由是 ( )A电解出的锂与水反应放出氢气B电解前LiCl在加热时发生了水解C电解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氧气D在高温时阳极放出的氯与水作用释放出氧气方法:根据题示信息,元素有“隔类相似”现象,找出Li与Mg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以此电解LiCl的过程可简约成电解MgCl2的过程。捷径:题中信息是Mg、Li属对角线相似关系,电解LiCl应类似的电解MgCl2。但对于已潮解的LiCl加热,则应考虑其水解反应。由于加热使HCl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LiOH又可类似于Mg(OH)2,在灼烧时分解成Li2O。因此电解的实为Li2O的融熔态, 显然得到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得答案B、C 总结:在利用对角线规律解题时,既要考虑到其相似的地方(即性质相似),又要考虑到其不同的地方(即化合价的不同)。例题5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1)写出五种元素名称A ,B ,C ,D ,E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简图 ,写出电子式D2A2 ,EB4 。(3)比较EA2与EB4的熔点高低 。(4)写出D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方法:从短周期中常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及核电荷数的大小推证。 捷径:分析EB4中E元素应为+4价,只能是A族元素C或Si。因B的原子序数不最小,则B不可能为H元素,E的价态应为+4,B应为族元素,且只能为F,如果为Cl元素,则原子序数比E还大。而E只能为Si,即EB4为SiF4,从CB的化合物的形式可知C为+1价,B为1价,而由C2A可知A为2价,只能为O。能与O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只能是H或Na。以此获得如下结果。(1)A为氧,B为氟,C为氢,D为钠,E为硅。 (2) (3)从晶体类型得SiO2 SiF4(4)Na与CuSO4溶液反应相当于Na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 Cu(OH)2+2Na+H2。总结:此题的关键点在于分析EB4中E元素只能是A族元素C或Si。例题6 :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A单质可以由B单质通过置换反应得到;B与C形成的化合物CB可以预防龋齿;0.10 mol D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可放出3.36L氢气。则他们的元素符号为A ,B ,C ,D 。试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BA: ,D+HCl: 。 方法:从短周期中常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及电子层结构推证。捷径: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必定小于8,它若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该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2×3=6,故A为氧元素。B能将O2置换出来,B单质氧化性一定大于O2,则只有F2,B为氟元素。C元素与B元素结合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C为+1价,只有Na+与F电子层结构相同,且NaF有防龋齿功能,C为钠元素。标准状况下3.36 L H2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它必定是由0.3 mol H+得到0.1 mol D所失去的电子而生成的,即0.1 mol D 失去0.3 mol电子生成0.1 mol D3+,Al3+与F电子层结构亦相同,故D为Al。以此得他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O B:F C:Na D:Al。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BA:2F2+2H2O = 4HF+O2 ;D+HCl:2Al+6HCl = 2AlCl3+3H2总结: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全面,往往是推理难以进行的症结所在。通过置换反应,我们不仅可以得到金属,也可以得到非金属。而非金属间的置换,实质上是他们氧化性的强弱比较。找突破口是解推断题的共同要求,例如本题中A元素的确定,NaF有防龋齿功能都是突破口。只有将具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特点,物质的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及量的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方能百战不殆。例题7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A、C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在同族元素中,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氢氧化物反应可生成 种盐,其化学式分别为 ,C、D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方法:从最高正价推得该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主族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从电子层结构推得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元素。 捷径: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说明A、B、C、D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4、5、7。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次外层即为K电子层,则其电子总数=2+4=6,核电荷数为6,B为碳元素。A、C原子序数小于18,次外层电子数为8,则电子层结构为2、8、x,共三层。那么,A原子序数=2+8+1=11,A为钠元素,C原子序数=2+8+5=15,C为磷元素。在118号元素中最高价为+7,且含氧酸为最强酸的只能为氯元素。A、B、C、D依次为:Na、C、P、Cl。其A离子及C原子的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A+: , C:H3PO4为三元酸,与NaOH反应,可生成三种盐,分别是Na3PO4、NaH2PO4、Na2HPO4。因非金属性ClP,故稳定性HClPH3。总结:熟悉118号元素微粒的结构特点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准确审清题意,耐心,细致的推理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例题8 :若短周期元素中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 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 B3 C5 D6 方法: 采用枚举法或归纳法。捷径: 解法一(枚举法):若化合物为A2B3,则A为+3价,B为2价,可能为第IIIA族与第VIA族元素结合而成,即 ,其原子序数的差可能为3, 5, 11;若化合物为A3B2型,则A为+2价,B为3价,可能为第IIA族与第VA族元素的结合,即 ,其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5,11。若化合物为N2O3,则原子序数之差为 1 。解法二(归纳法):无论化合物为A2B3型或A3B2型,A、B化合价数值必为一奇、一偶(不可能出现A为+6,B为4的A2B3这种情况,因为在短周期元素中,A最外层有6个电子,B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A的非金属性大于B,A为2价,B为+4价,化学式为BA2)。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必在奇(偶)数族,化合价必为奇(偶)数价,而奇数与偶数之差必为奇数,故D选项中的6肯定不符合要求。故答案为D。总结:枚举法在元素推理题中是常见的解法,它不仅要求解题者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而且要求解题者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此类习题对解题者的智力发展有极好的锻炼作用。在使用枚举法时,既要注意一般性,更要注意其特殊性,若能对周期表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则解题时就可以驾轻就熟,事半功倍。例题9 : 两种非金属元素X、Y在周期表中彼此相隔一个周期,其单质Xm、Yn均为实验室中常见固体,且Xm熔点较低,他们能发生如下反应:Xm+Yn+H2OHY+H3XO4+XH4Y。试判断Xm、Yn各是何种单质。 方法:本题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未学过的,但它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式,由此联想化合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思路便豁然开朗。捷径:X、Y为非金属元素则他们一定是主族元素,HY中Y为1价,故Y在A族,又因为Yn为固体,则它只能是I2;而H3XO4中X为+5价,XH4Y中X为3价,说明X为A族元素,X、Y相隔一个周期,Xm是实验室常见固体,且熔点较低,Xm为白磷(P4)。以此得答案为Xm:P4,Yn:I2 。总结:对于复杂反应,不能套用具体、常见的反应形式。例题10 :有A、B、C、D、E五种元素,他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且在相邻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C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在同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2)已知E2A3为剧毒白色固体,微溶于浓HCl和烧碱溶液。E2A3与浓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E2A3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 。(3)将D的氢化物通入E2A3的盐酸溶液后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一种黄色沉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CD E方法:根据周期表中的元素位置相关联及同周期中原子半径递变规律求解。捷径:由题中前两句所述,五种元素相对位置如右图。本题突破口为A、C元素的确定。既然A原子有最外层电子,则内层一定排满,由于最外层电子数8,故内层只能为K层,2×3=6,A原子电子层结构为2、6,A为氧元素。C原子内层电子数一定不会超过2×8=16个,故内层可能为K层或K层、L层,而C的原子序数大于A,故内层为2、8结构,最外层电子数=(2+8)/2=5,C为磷元素。第三周期中,钠原子半径最大,B为钠元素。而As元素与磷元素在同主族相邻周期,E为砷元素。As2O3(E2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方程式的书写可类推于Al2O3与酸与碱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As2O3+6HCl = 2AsCl3+3H2O;As2O3+2NaOH = 2NaAsO2+H2O。将H2S通入As2O3的盐酸溶液中,可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 As2O3+3H2S=As2S3+3H2O。总结:解答元素推断题,关键在于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否准确无误,其灵魂在于思维的应用,它可以促进人的认识水平由低向高不断发展,也促进人的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聚宝盆: 1对元素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先确定该元素所在的主族位置,然后再根据该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进行推测判断。2确定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解题思路一般为:推价态、定元素、想可能、得形式,从而获得结果。3对元素“位构性”关系的分析思路一般为:先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再根据位置推测性质。在利用反应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时,不少考生由于未能整体考虑反应过程,而出现推断错误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下列试题: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以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 。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RO3中,R元素化合价为+5价 BR元素位于A族CR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强酸性 DRO3可以作还原剂由于RO3中R元素为+5价,不少考生错误认为这就是R元素的最高正价,而错选CD。如能再从R的阴离子为R,故R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即可知R为第A族元素。又卤化氢中只有HF是弱酸,但由于F元素无正价,不存在RO3酸根,所以R元素只可能为Cl、Br、I,他们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RO3中R为+5价,不是最高价,可以作还原剂。以此得正确结果为B。在新知识或繁杂或简单的无从下手的问题面前,不能有畏难情绪,可采用下列策略:靠船下篙,探明水深水浅,搜索相关知识;避十就虚,理清一般思路,找到解题方向。要知道,概念清晰、视野开拓、审题细致、求证耐心是解题的关键。热身赛: 1某主族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层数与该金属原子相同,但最外层只有2电子,次外层达稳定结构,这种离子具有显著的还原性,则这种金属离子可能是()A Mg2+ B Fe2+ C Sn2+ D Pb2+2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B 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C 若碳原子质量为W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g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3某原子中的第x电子层,当把它作为最外层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x-1层相同;作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x+1层多10,则x层可能为 ()A L层 BM层 C N层 D任意层4已知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把这一周期元素全部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 ( )A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种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B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的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是一种金属元素D第七周期第III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 M、N两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20,M的原子序数为n,M2-和N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的原子序数为 ( )An3 Bn4 Cn5 Dn5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有色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固体C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硒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7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a、b两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大于b原子的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abc Bbac C cba D acb8某金属元素X,其原子的质量数为52,已知X的离子中含有28个中子、21个电子,由这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NO3 BX2(SO4)3 CXCl2 DK2X2O79A、B、C、D、E是短周期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核内无中子;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A与B、B与C都能形成气态非极性分子化合物,A、D元素属同一主族,B、E元素同一主族,C和D能形成D2C型离子化合物。(1)试推断A、B、C、D、E五种元素的名称。(2)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该氧化物属于哪种晶体构型,写出C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该化合物的晶体属于哪种构型。(3)写出元素B和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两者比较哪一种的酸性强。写出此二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并比较哪一个更稳定。(4)写出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A、B、C、D是4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与B、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B、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的2倍,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2种气体、2种固体。(1)写出元素符号:A_、B_、C_、D_。(2)写出2种均含A、B、C、D 4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用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气体透过性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入B的单质。通入A的单质一极为_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是 。通入B的单质一极为_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是 。11有X、Y、Z 3种元素。已知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该氢化物分子的相对质量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相对质量之比为17:40;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X;Y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与X属同一周期,其气态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两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1)推出元素符号X_、Y_、Z_。(2)Y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该生成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X原子的相对质量_,离子的结构简图_。12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C和D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的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B2与A单质常温时混合即能发生爆炸。C元素的单质能在足量D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出现白色烟雾,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D3和CD5。B2通入D的钠盐溶液中不能得到D单质,但与D的钠盐粉未反应可得到D单质。A与D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6.5。请填充下列空白处。(1)四种元素的名称为A:_、B:_、C:_、D:_。(2)A单质在D单质中燃烧时火焰呈_色,生成物的水溶液的名称是_,俗称_,该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由_色变成_色。(3)B单质与水、与A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D的氢化物浓溶液与MnO2共热有1mol D元素被氧化,可以得到氯气_mol。13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的一半;B元素原子的核外无成对电子;C元素单质C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g/L;D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将以上4种元素组成的盐的晶体3.4g,加热后失去全部结晶水,质量减少1.35g,所得无水盐中C元素的质量 占39%;将这些无水盐与浓H2SO4反应,得到一种挥发性弱酸,点燃该弱酸使之完全燃烧得到0.9gH2O 和2.2gCO2。已知这种弱酸一个分子中共有32个质子。则(1)元素的名称是A_、B_、C_、D_。(2)通过计算确定4种元素组成结晶盐的化学式是_。14有A、B、C、D、E、F六种元素,它们均位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D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8.82%,D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时出现大量白色烟雾;A的负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与B的负价离子的电子排布相同,常温下B单质是固态;B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F的正二价阳离子与C的负二价离子的电子层排布都与氖原子相同,C与E同在一个周期,它们能形成多种化合物,E的气态氢化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1) 写出这六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2) 写出A、B、D这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2)HClO4>H2SO4>H3PO415有A、B、C、D四种元素,A的正二价离子和D的负二价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的氯化物中含A 36%,A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B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25%,C元素是第四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1)试推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A_B_C_D_(写名称)(2)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澄清液分别与未过量和过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和_(3)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6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X、Y同周期,Y、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0,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元素分别与Y、Z化合,都能形成二种酸酐。X、Y形成酸酐的分子式为_和_;X、Z形成的酸酐的分子式为_和_。17含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B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易溶解于CS2溶剂中。则四种元素是:A_ B_ C_ D_写出两种均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XYZ18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已知X、Y、Z三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1。(1)它们的元素符号是X_、Y_、Z_。(2)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_。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_,空间构型为_,键角为_。(3)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大检阅:1C2A3B4BD5C6C7B8B9(1)A为氢 B为碳 C为氧 D为钠 E为硅(2)CO2 分子晶体 SiO2 原子晶体(3)H2CO3 H2SiO3 H2CO3强 CH4 SiH4 CH4稳定(4)2NaOHH2SiO3=Na2SiO32H2O10(1)H O Na S(2)NaHSO3NaHSO4=Na2SO4SO2H2O(3)负 H22e2OH-=2H2O 正 O24e2H2O4OH-11(1)S Na Cl (2)2NaO2=Na2O2 Na2O2CO2=Na2CO3+1/2O2(3) 32 12(1)氢 氟 磷 氯(2)苍白 氢氯酸 盐酸 蓝 红(3)2F22H2O= 4HFO2 F2H2=2HF(4)0.513C H O Na CH3COONa·3H2O14(1)A为Cl B为S C为O D为P E为N F为Mg15(1)A:钙 B:碳 C:钾 D:硫(2)Ca(OH)2CO2=CaCO3H2O Ca(OH)22CO2=Ca(HCO3)2(3)2K2H2O=2KOHH216N2O5;N2O3;P2O5;P2O3 。17H、O、Na 、S 2NaHSO4+Na2SO32Na2SO4+H2O+SO218 (1)C Mg Al (2) CH4 正四面体 109°28 (3)Al2O3 Al2O3+2OH=2AlO2+H2O

注意事项

本文(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为本站会员(xian****hua)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