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550567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影》教学案例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背影教学案例及反思 滑县赵营乡第一初级中学胡文英一、 教学目标1、能在画出文中所写几件事的基础上,提取并说出背影一文的叙事线索。2、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能说出文中所叙之事蕴藏的作者情感。3、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4、能以特定情境中的感人细节为线索,选择事件,组织材料,并在叙事中写出一种自己的特定情感。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从来不是电视迷的我这几天迷上了电视剧,为什么呢?因为这几部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反映深沉而感人的父爱,片中演员塑造的父亲形象深深地感动着我,它们是搭错车中无私奉献真挚感人的哑巴父亲、我们的父亲中为子女劳苦一生

2、无怨无悔的农民父亲,还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中的给孩子正义与力量的知识分子父亲。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色都深深打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一直沉浸在浓浓的父爱中无法出来。而今天,我有幸又有了一次品味父爱,感受父爱的机会,而且可以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份爱,我觉得非常的高兴。那么今天的这份父爱就来自于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背影。(反思:这个情感型导入非常成功,学生从好奇到大悟、产生共鸣,然后进入情境,为课堂奠定了一个感受“父爱”的情感基调。)(二)内容感知 背影是一篇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朗读、用心灵去感受、用智慧去思考的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来学习和感受朱自清是如何用淡淡的文笔来表达这浓浓的父子之情。(

3、反思:这里我向学生提出了这堂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应该说是可以概括这堂课的重点。可惜后来在“用真情去朗读”这个环节没有做好,有点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首先,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配合朗读全文,老师读一、二、三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大家模仿老师所用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把握来朗读四、五、六自然段。然后思考在你朗读的段落中,父亲为“我”做了哪几件事情? 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地点是哪里? 浦口。人物是谁? 父子。他们在浦口的目的是什么? 送别。所以说我要大家用六个字来概括四至六自然段的话,大家选择哪六个字?父

4、子浦口送别。 这是本文的主要事件,那么在浦口送别这个场景中,你觉得最感动你的又是哪件事情?为子买橘。(从“我”的角度出发,这件事情又应该怎么概括呢?望父买橘。)(反思: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齐读一步步进入情境,然后把握文章内容的重点,过渡非常自然,循循善诱,教学效果也很明显。)(三)重点探究1.父爱子:(1)我觉得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临行前为他买几个橘子带着路上吃,应该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大家也有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对吗?可朱自清写的这一幕为什么能如此感人呢?不但他自己感动了,连读者也感动了。下面,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为什么能打动你?明确

5、:父亲的四句话(分析每句话饱含的情感,语言朴素简洁,感情深沉感人)父亲的体形(增加了买橘的艰难,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父亲的穿着(青色和黑色,让我们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父亲买橘的背影(分析动词的作用,这是一具艰难的背影)“我”的眼泪(用我内心的感动烘托了父亲买橘的艰难)结合“我”家当时不平常的家境去理解(这是一个在奔波劳碌中为孩子尽心尽力的慈父)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让我们再次静静地来感受这份浓浓的父爱。(反思:这部分内容是本堂课重中之重,我大概花了10分钟时间,总体上,各个环节基本上都讲到了,除了“我的眼泪”部分因为学生没有提及,也就没有做展开,放在了分析“我对父亲”的感情部分。指名朗

6、读因为忘记了,也没有进行,而是放到了课的最后,形式还是齐读。上完课后,反思过程中,我发现在这个环节中,有很多非常不满意的地方:第一是对父亲所说的四句话分析很失败,虽然分析了话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但是,这四句话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仿父亲的语气,反复来朗读品味的话,那么不仅对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理解父亲形象也非常有益,更符合前面所讲的“用真情去朗读”的教学方式,可惜,没有落实。第二是对“买橘背影”讲解还不够细致,只是讲到了动词的精妙和背影的感人,而对每个动词的具体作用,背影刻画所用的特写镜头的方法,刻画背影的作用等还没用非常深入的讲解。)(2)既然文章刻画的是一位慈父的形象,

7、那么,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我把题目“背影”换成“我的父亲”,或者“父爱”,好不好呢?明确:不好,而非不能。文中四次出现了背影(分析四次背影的作用引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思念背影),背影是父亲形象的定格,是本文的叙事线索。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这里“背影”就代表着慈父,代表着父爱。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呤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行为上。所以,用“背影”做题目是再合适不过了,朱自清用背影来结构全文,也是他表现角度新颖独特之处,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与深思。

8、(反思: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不错,既解决了题目的妙处,也解决了四次“背影”的作用,对于理解父爱和了解写法有帮助。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2.子爱父:那么父亲对儿子这么好,做儿子的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分析:两次自责(结合特殊的年龄段分析) 三次流泪(分别饱含了怎样的感情?)儿子感情变化:不解顿悟思念(反思:这是本堂课的一个次重点,提问过渡自然,学生能马上找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并在“自责”部分能联系实际,和作者形成一种共鸣。)(四)感受父爱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这首父爱的赞歌里,跳动的是一个个平实的音符,弹奏的是一段段深情的旋律。爱的赞歌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

9、有的是一句句朴实的语言,一次次感人的泪水,一个个平凡的举动。儿子在父亲平实的生活小事中,变得懂事了,理解了父亲,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于是,他流泪了。在儿子的泪光中,我们读者也仿佛看到了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父亲的背影。同学们,爱的感受方式很多,人物平实的语言、动作、神态中就蕴含中浓浓无边的情思。“世界上不是缺少真情,而是缺少一颗感受真情的心灵”。让我们用自己感动的心和美丽的眼睛去发现这个爱的世界吧!请大家谈谈你们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一幕,或者一瞬间。感受了就要懂得回报,此时的你们想不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呢?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很爱感染,我也想说几句我的父亲,那个在小小的农村里面劳作的我的父

10、亲:每年的七月七日,是我父亲的生日,因为工作忙,我没法回去给他过生日,每次打电话,他总是对我说,他的生日以后年年可以过,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何尝不知道,我们做子女的千万不能把对父母的爱寄放在昨天,寄托在明天。我的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他一直说很想听我上课,可是却没有机会。今天,在这里,我只想对他说:“爸爸,对不起!爸爸,我爱你!”(反思: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本堂课最精彩的部分,我的愿意是唤醒学生感悟亲情的心灵。但是,一开始,同学们说出来的事例很枯燥,无非就是父亲替我买东西,父亲送我上医院等,直到一个女生举手站起来,说到了她总是忘记父母的生日,而自己的生日父母总能记得这件事情,说着说着,她的眼里噙满

11、了泪水,她哭了,说话也哽咽了,情景非常非常地感人,我也被感动了,于是自然就说起了我的父亲,和我对父亲的歉意。并告诉他们,感受了就要懂得回报,不仅用语言,还要用行动。同学们听了,很受感动,有几个女生在偷偷地鼓掌。但可惜,这个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并不多,而且都局限在了女生,没有给未来的父亲们(男生)畅谈感受的机会。最后,我让同学们带着对父亲的爱齐读第六自然段,最后再一起体会父爱的伟大。同学们显然读得比上次好。)(五)迁移训练完成“畅所欲言”和“实际行动”,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这两个作业。1、.畅所欲言(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

12、秋日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哭泣时,朋友递上来的一块纸巾;小时候,蜷缩在母亲怀里的温暖;过马路时,父母紧紧拽着你的手;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请你在记忆中输入“感动”两字,进行搜索,看看出来的结果有多少,请写在下面。2.实际行动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们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为爸爸妈妈认真擦一次皮鞋(至少各擦一双),然后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如下:题目:今天,我真 擦鞋记内容:擦鞋的过程,你的动作描写,心理感受,爸爸妈妈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等。 (反思:这个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13、,补充课堂上没有讲授完的知识,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没有说尽的话继续写下来,让他们带着这堂课所感受到的浓浓的父爱去感受生活、回报生活。第二课时的讨论交流又可以给学生一次知识补充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六)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父:四句话 四处背影 淡淡的文笔:父子浦口送别(望父买橘) 子:两次自责 三次流泪 父:在奔波劳累中为儿子尽心尽力的慈父浓浓的父子情: 子:不解顿悟感念(反思:这个板书清晰明了,反映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课后反思:朱自清和他的父亲分别用“眼泪”和“背影”演绎了人间亲情,这不是演戏,但更感染人。本课聚集“背影”、“眼泪”“父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

14、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经验和体验的真实碰撞,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 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课文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产生自己的体验并进行评价?这一节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感情投入不很到位。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在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环节,用“研读”来体验课文“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几次写眼泪”为抓手,深度体

15、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当地点一下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到最后让学生完成“迁移训练”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水到渠成。总之,上完课,出来后,自我感觉比较好,第一,情感氛围的营造比较成功,自己也被自己感动着;第二,学生没有那么沉闷,还是有较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过程;第三,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做得比较好;第四,当我在下课起立时对他们大声地说“谢谢同学们”的时候,他们愣了一下,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谢谢老师”,而不是说不用谢,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是被课堂所感染了,他们知道了回报老师以感激。本课设计思路步步铺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整个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意;环节新颖,内容厚实。但是,我自己认为:对重点语段的表情朗读太少了;思考、答问的时间过多了一点。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教学不是纸上谈兵,离开了讲台,离开了学生,任何教学都是架空了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永远没有尽善尽美,只有永远不满足,不懈探索,不断实践才能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