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4251634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者简介:郑元文1989,女,#东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地系统机理与调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关于城市化过程的思考基于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郑元文#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 济南 250014摘要:城市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城市化过程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粗浅引用新经济地理学的部分理论,分析解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结合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提出了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概念和指标1.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空间上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农村区域转变成城市区域的过程.

2、城市化表现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同时也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和城市数量的增多.1.2城市化指标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城市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也是城市生活和生产方式向农村区域蔓延的过程.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指标,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指标的多维指标体系.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共同作用的历史进程.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城市化必然带着工业化的烙印.工业化伴随着人口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城市化也是人口转变的过程,即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因此本文选取城市化率,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研究依据的衡量指标.2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是空间上的人口转移过程,因此空间

3、上就应有起点、终点这些载体.一般认为,首先应形成核心城市,其次才有了城市扩张、人口集中等城市化现象的产生.2.1核心城市的形成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原动力.工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部门出现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工业生产追求规模效益,有集聚的趋势,工业集聚的结果是工业地域的形成和从业人员的大规模集中.随着人口集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伴而生,城市景观逐渐形成.城市景观和非农业就业人口的形成和集中促生了核心城市.2.2城市化城市化的一般阶段综观城市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城市化进程是一条拉平的S曲线,即在城市人口比重达一定程度一般认为

4、是30%后,城市化速度加快;而到了一定程度一般认为是70%后,城市化速度又逐渐放慢,并趋于停滞.所以城市化阶段可以这样划分:城市化水平低于30%,属初期阶段;30%70%属加速发展阶段;高于70%属稳定发展阶段.按照这一规律,参照表1统计数据显示可知,2011年,济南都市圈七市都已度过初期阶段,大部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济南则已基本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表1:2011年济南都市圈七市城市化率%城市名济 南 市淄 博 市泰 安 市莱 芜 市德 州 市聊 城 市滨 州 市城市化率71.4446.6134.6045.8130.3331.8236.73资料来源:#统计年鉴2012城市化的形式城市化是一个动态

5、过程.它不仅表现在人口的增加和集中,还表现在城市空间的扩张上,即城镇数量的增多、城镇密度的加大以与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分化.城市化在空间上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因而出现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其中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两种基本形式.集中型城市化是社会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发展的一种过程,又称向心型城市化,是城市化初期的基本形式.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外扩散的一种过程,又称离心型城市化.由于济南都市圈七市都已度过城市化初期阶段,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分散型城市化这一形式.分散型城市化按扩散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外延性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

6、前者是指建成区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和延伸的扩散方式,它使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延展,蚕食郊区,同时使郊区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地域上逐渐连成一体,成为核心城市的组成部分.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3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按照以上分析,如果把核心城市抽象为A,把核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城市部分,不论是外延型还是飞地型扩张部分,抽象为B,则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要素由A向B扩散转移的过程.3.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指标选取本文选取工业化率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即非农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进程则用城市化率衡量.二者关系城市化是工

7、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中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向着更广的范围发展.随着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原有的分散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和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生了性质上和地域上的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开始不断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将城市化和工业化联系起来的纽带要素是人口.从这个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必要条件是农业生产力提高从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的充分条件是从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能够被工业扩张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所吸纳,从而

8、在城市定居下来.因此,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农村有剩余劳动力,又需要工业扩张来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只有这种劳动力人口供需平衡,才能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协调.3.2推拉力理论由A向B的要素流动包括人口的迁移、工业的转移以与资本、技术等的流动.类比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城市化过程同样可以用推拉力理论来解释.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型C-P模型.1模型简介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型是由藤田昌久等新经济地理学者提出建立的.它刻画了一个既有城市的市场潜力随着城市周围农业人口的增长在空间上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某些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会被城市边界以外的农业区的某些新区位吸引而发生产业转移,于是这些新区位开始新的产业

9、集聚过程并成长为新城市,新城市在与既有城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它们的共同作用还会进一步在更外围的农业区催生更新的城市,这个过程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城市体系得以形成并不断演化.其中的某些新区位的吸引即可理解为推拉力之一.2 C-P模型的三种效应1市场接近效应:又叫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垄断企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规模较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的行为.2生活成本效应:又称价格指数效应,指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这使得该地区商品价格较低,消费者支付较低的生活成本

10、,因此在名义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较高.3市场竞争效应:又叫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城市化的推力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的集聚和扩张,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工业、商业人口的内部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地价的飞涨;同时城市有限的资源,包括空间、水、公共设施等,不足以支持进一步的集中;而环境也不断恶化: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环境复杂、交通拥堵等;这些不利条件都推动着工业的外迁,进而带动了人口的外迁.城市化的拉力城市B对城市要素的吸引是城市化的拉力.这些转移的要素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工业.工业生产和贸易追求规模效益1,因而对空间、土地和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迫切

11、.相对于核心城市紧张的空间等资源,B市具有比较优势.由于开发利用者少,竞争较弱.根据市场拥挤效应,不完全竞争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B市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丰富的空间、富余的资源以与相对富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共同构成了其要素禀赋,成为其吸引工业转移的重要基础.其次,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工业转移至此做好了必要铺垫.因为存在着冰山运输成本,交通运输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贸易的进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贸易顺利进行的纽带.核心城市边界以外地区积极提高交通通达度,改善交通条件.因此尽管工业由A转移到B布局后运输距离增大,但相对于核心城市拥挤的道路系统却大大节省了运输的时间成本,是吸引工业布局的重要

12、区位因素.另外,B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富余且比A地区工资水平低,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保障和吸引力.加之B区优良的居住条件、丰富的资源,如水、空气、绿地等,同样吸引着人们的迁移定居.以上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导致城市化由A向B蔓延,B地区开始新的产业和人口集聚.各个城市也纷纷顺应这一规律制定发展战略,以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济南的东拓西进战略规划,都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3.3新城市就近产生的原因从推拉力理论角度解释的城市化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新城市B往往在距离A不远处形成,即就近产生.注释1 :根据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理论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是以克鲁

13、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提出的C-P模型的一近大市场的地方生产会更有利可图.应用到解释城市化就近发生,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核心城市已基本发展成熟,具有完善的城市空间体系,集聚了大规模的市场,有很强的吸引资本能力,同时积累了大量高科技含量的生产工艺和大批高素质人才,这些要素的效用会在核心城市周围一定范围内辐射,或者会在就近范围内流动.这也正是城市群形成的机制之一.因此大都市腹地内的中小城市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接受核心城市辐射,吸引投资、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本,并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努力完善,提高城市化质量,加快城市自身发展.济南都市圈中,除济南之外的六市要积极接受

14、济南辐射,有效利用济南作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努力推动自身发展,同时充分合作、优势互补,推动济南都市圈建设,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4济南都市圈七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4.1户籍问题济南七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问题有三种.1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员,他们从事非农业部门的工作,享受大部分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拥有城市的生活方式,实质上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然而他们不属于城市人口,不被纳入城市化指标之内.2另一种情况则相反,在一些城镇,一部分非农业就业人口依然部分从事农业活动,从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等角度看,他们无法完全实现和发展城市性格.例如,观察表2和表3中的济南

15、市、淄博市和聊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率排名出现显著错位.据本人亲身体会和口头调查,这其中就有第二种情况的影响,造成的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实际.因此,如何界定这部分人口所造成的统计上的城市化也是户籍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表2: 2011年济南都市圈七市人均GDP情况城市名淄 博 市济 南 市莱 芜 市滨 州 市泰 安 市德 州 市聊 城 市人均GDP773.95726.34481.99477.46411.84338.68317.67排名1234567表3:2011年济南都市圈七市城市化率城市名济 南 市淄 博 市莱 芜市滨 州市泰 安 市聊 城 市德 州 市城市化率71.4446.6145

16、.8136.7334.6031.8230.33排名1234567资料来源:#统计年鉴2012年3第三种情况是我国所特有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我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至今方兴未艾.它们带来的非农业就业,带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然而这部分就业人口往往是离土不离乡,导致了统计上的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现象.4.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济南都市圈七市大部分只要依靠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普遍发展不足.如表4.其结果是非农产业不能很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发展受限.表4:七市产业构成比例单位:%地 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020

17、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济 南 市100.0100.09.28.854.252.936.638.3淄 博 市100.0100.03.73.661.660.234.736.2泰 安 市100.0100.09.59.353.652.236.938.5莱 芜 市100.0100.07.16.760.460.532.532.8德 州 市100.0100.012.711.854.354.333.033.9聊 城 市100.0100.013.712.756.956.629.430.7滨 州 市100.0100.010.09.854.653.535.436.7资料来源:2011-

18、2012年#统计年鉴4.3区域间合作不足,缺乏整体发展优势 济南都市圈七市之间联系较弱,表现为产业转移与合作少、政府间沟通不强、民间交流欠缺等各个方面,没有形成抱团优势,缺乏有机的体制与经济联系,严重削弱了都市圈协作互补、共同进步的竞争优势.4.4土地利用率低目前济南都市圈七市的城市化普遍存在规划后土地闲置、得不到与时开发利用的现象.这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质量的提高.另外郊区土地利用率低也不容忽视.由于空间充足,而后期资金补充不与时,很多土地被局部废弃闲置,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大学城规划用地,校园面积过大,占用大量耕地,无法实现土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5.

19、对于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建议5.1完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始终是制约城市化测算的主要因素之一.完善人口迁移过程中的户籍更换、提高转非人口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边缘人口对城市的融入环境,对于实现真正的城市化意义重大.5.2发展第三产业在保证一定比例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保证城市化质量.5.3提高土地的利用率1对于规划中的土地,应做到用多少取多少,规划细致到位,保证物尽其用.2对于农业用地应做到集约利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卓有成效,我国的人口红利期也在渐渐消失,如何延续我国劳动力众多这一优

20、势来继续支持经济发展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看,非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的需求要由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补充,那么怎么保证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来源呢,只有实现集约化、机械化农业生产,节省下大量劳动力这种途径.而在我国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集体征地阻力很大,我认为可以采取迂回政策:吸引农村中青年进入城市工作,进而定居,那么他们的父母子女这群弱劳动力不足以维持农业生产劳动,从而随迁离开土地.这样就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精简.将土地大规模承包给少数掌握农业新技术和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农场式耕作,提高农业劳动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土地集约利用.6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城市化是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不应只追求指标提升,更应注重事实城市化水平,保证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杨万钟 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第四版M. #. 华东师范大学,1999安虎森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 . 经济科学,2009殷广卫 李佶 空间经济学概念与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M. 高等教育,2006周毅 李京文 城市化发展阶段、规律和模式与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附:1.郑元文:通讯地址:#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_250014;单位:#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