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3264887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廖大珂澳洲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给人以神秘感。在欧洲人看来,澳洲是由他们发现 的。然而,自本世纪以来,这种观点受到了挑战。 1953年澳大利亚学者 C.P. 菲茨杰 拉德在是中国人发现了澳洲吗?一文中,根据在达尔文港附近出土的一尊寿老 雕像,推测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澳洲。 (1)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论述这一发现 时也说:寿老雕像是“ 1879年发掘者们从修路时须推倒的一棵至少有 200年树龄的老 榕树的根部, 于地下4米深的地方发掘出来。 出土时,小雕像因年久而变黑,具有明 代或清初的风格, 因此推定它与郑和同时代则是十分合理” 。(2) 在国内,近来赵志 华先生的

2、一篇论文则提出,郑和航海图中的未名陆地是澳洲大陆,因此郑和船 队可能到过澳洲海岸。 (3) 李万权与赵志华两先生进而认为: “这片未名地可以确信 是郑和船队第三次远航澳洲实地探察后才绘在航海图上的” 。(4) 以上的推测和论断 虽未免过于大胆,且缺乏可靠的证据,但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澳洲是 郑和船队发现的并绘在航海图上的吗?在欧洲殖民者东来之前,中国人是否到过澳 洲?其实,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的遥远的年代,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在南方的海洋中 有一块大陆,并到过澳洲,对澳洲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模糊到较为清晰的过程,并在 中国史籍中留下记载,郑和航海图上的未名地不过是在前代记载的基础上绘制 的,反

3、映了宋元以来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澳洲是距离其他大陆最远的一块大陆,它三面的被广阔的海洋所环绕,只是北 面的海洋借星罗棋布的马来群岛才与亚洲大陆相联结。因此,早在欧洲人东来之前 的几个世纪,马来人就已知道澳洲,但却认为它不适合人类居住,将其称为“死亡 之地”, (5) 后来苏拉威西的布吉斯人 (Bugis) 为了捕捞海参,卖与中国人,来到澳 洲北部沿海,除了在它的海岸进行捕捞活动之外,并没有深入内地。他们把那里称 为“麻那加( Marega)”, 意即“海参地”。 (6)古代阿拉伯人受古希腊地理学的影响,也相信南方存在着一个大陆。阿拉伯帝 国建立之后,积极开拓与东方的贸易,阿拉伯人纷纷扬帆东来,

4、到马来群岛进行商 业活动,甚至抵达距澳洲只有一箭之遥的香料群岛购买丁香。 (7) 他们虽然从马来人 那里听到一些关于南方大陆的传闻,但认为那里无所出产,也没有商品可供购买, 所以没有登上这块土地。 (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擅长航海的民族。早在汉代,中国的海船已航行在马来 群岛和南印度附近的海域。 (9) 但是早期的对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进行 的。到了唐代,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尤其是天宝十年( 751年),唐朝在怛罗斯 战役中失利,对外陆路交通受阻,于是海上交通就取而代之,蓬勃发展。中国的海 船不仅远航东南亚印度半岛,甚至可以直航波斯湾。如,“唐王榭,金陵人。家 巨富,祖以航海为业

5、。 一日,榭具大舶,欲之大食。行逾月,海风大作, 惊涛际天, ” 因舟破风涛而漂入乌衣国。“王榭为诗曰:基业祖来兴大舶,万里梯航惯为 客”。(10)唐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贾耽亦记载了从广州经由东南亚,直至波斯 湾红海的海上交通航线。 (11) 从上可见,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人民不仅频频驾驶大 舶,活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而且还出现了以航海为业的航海世家, 他们对于海外的情况已有相当的了解。这时期出现不少记载有关殊方异物的书籍, 如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杜环的经行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樊绰的蛮 书段公路的北户录苏鹗的杜阳杂编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及慧超的往五天竺传等,其涉及国家之

6、多,记述之 精确程度,远迈前代,反映了我国人民航海活动和对海外知识的发展。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和经济中心的南移,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人 民向海外发展,中国的航海事业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我贾贾日本,挂席穷 南海”, (12) 中国海船的活动地区较之前代又有扩大,中国海员和商人的足迹遍及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 宋时中国海船从广州和泉州等港口出发, 乘北风南行, 到达南海国际航运贸易枢纽三佛齐(今苏门答腊东南海岸),然后向西航行至 印度半岛阿拉伯东非海岸, (13) 或向东航行,抵达爪哇,甚至深入到印尼群岛 东部距澳洲大陆仅有咫尺之距的昆仑(指香料群岛)黄麻驻(今班达岛)牛论 (

7、今班达岛之某地)底勿(今帝汶岛)和勿奴孤(即马鲁古群岛的异译)等地进 行贸易活动。 ( 1 4)元时,中国的远洋航海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中国帆船不仅向西 可以直航东非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 而且在印尼群岛东部诸岛的商业活动更加活跃。 如文老古(即马鲁古群岛),“地每岁望唐舶贩其地,往往以五梅鸡雏出,必唐船 一只来,二鸡雏出, 必有二只, 以此占之, 如响斯应” ;(15) 古里地闷(今帝汶岛) , “地谓之马头,凡十有二所”,“昔泉之吴宅,发舶梢众百有余人,到彼贸易”。(16) 根据汪大渊的记载,元代已经开辟了从泉州经由勃泥至古里地闷的直通航线, 而不必取道三佛齐中转,这样就缩短了航程,便利了与

8、马来东部群岛的交通往来。(17) 1597 年,库托也认为:最早发现,并到马鲁古诸岛居住的是汉人,因为在所有 东方人中,汉人被看作是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汉人从很多世纪以来便驾驶其帆船在 该海上航行, 亦在这些岛屿上落脚安身; 这样的移民至今还在继续。 (18)从上可证, 宋元时期,与澳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印尼群岛东部海域已是中国商船经常涉足之地。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中国人对海外的认识和了解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出现 了专门描绘海外国家的地理图,如海外诸蕃地理图和诸蕃图;还有一大批 介绍海外情况的著作相继问世, 仅流传下来的就有 岭外代答诸蕃志 真 腊风土记大德南海志事林广记异域志和岛夷志略等。当 时中

9、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也更加明确,有了区域上的划分,把今东南亚附近及斯里兰 卡以东的海域称为“大洋海”,在大洋海中又把苏门答腊以南的海域称为“南大洋 海”,爪哇以东的海域称为“东大洋海”;斯里兰卡及南印度周围的海域称为“细 兰海”,西印度以西,直至波斯湾的印度洋水域称为“东大食海”;阿拉伯半岛以 西,包括红海的海域称为“西大食海”。 ( 1 9)以上说明,宋元时期的中国人对海洋 已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对马来群岛以南的海洋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海外交通的频繁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在与马来水手和阿拉伯人的长期接触 中, 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有关南海 “女人国”的传闻,最早记载这个 “女人国” 的是梁时梁

10、四公子记:“女国有六 南海东南有女国”。(20)按,女国,或称女王国女人国。女国的传说,自汉代以来就有之。 (21) 有关它的地望,各地皆 有,一在北沃沮(指朝鲜)海中,一在倭国(日本),或云在扶桑东,一在西北, 一在西海, 一在中南半岛北部。 但梁四公子记 所志“南海女国” 与上不同, “南 海”是中国人对南方海域的称呼,其东南当指今印尼群岛东部以南。宋代载籍对女 人国则有更详细的描述,北宋人刘斧记曰:“闻东南有女子国,皆女子,每春月开 自然花,有胎乳石生池望孕井,群女皆往焉。咽其石,饮其水,望其井,即有 孕。生必女子”。 (22) 南宋时周去非云:“阇婆之东,东大洋海也,水势渐低,女 人国

11、在焉。愈东则尾闾之所泄,非复人世”; (23) “又东南有女人国,水常东流, 数年水一泛涨,或流出莲肉,长尺余。桃核长二尺。人得之,则以献于女王。昔尝 有舶舟飘落其国。群女携以归,数日无不死。有一智者,夜盗船亡命得去,遂传其 事。其国女人,遇南风盛发,裸而感风,咸生女也”。 (24) 赵汝适亦有类似的记载。 (25) 从宋人对女人国的记载来看, 他们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转手掇拾阿拉伯人关于 “女 儿岛”的传闻。如:伊卜拉希姆本瓦西夫(Ibrahim Bin Wasif,10 世纪左右)著印度珍异记 述要:“也有一些像女人,长发,乳部突起,之中没有男性,女性因风而受孕, 所生后代与她们类同女人岛。该

12、岛位于中国海最边缘。据说全部岛民皆女人, 由风受精繁殖,而且只生女孩;又传说,女人们因吃一种果实而受精有一次, 一个男子落入她们之手,女人们要杀死他,但其中的一个可怜他,把他拴在一根梁 上,投入大海,海浪和海风一直把他带到了中国。他去见中国国王,向国王谈起该 岛的情况。国王随即派船前去寻找;但是航行了三年,却没有找到,连一点踪迹也 没有”。 (26)约成书于公元10-12世纪的印度珍异记:“下文就是阿布兹-扎赫巴尔哈 蒂( Abu-Zahr al-Barkhati)船长向我介绍的有关女儿岛的情况。此船长是锡拉夫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头面人物,他的这些资料是从岛中一位女子口里听来的他告 诉我说:有一位

13、男子乘坐一艘属于他自己的船出发,随船载送着该地区的一大帮商 贾。当他抵达马拉努 (Malanu, 指沙捞越附近海域)海域的时候,已经靠近了中国海 滨,甚至已经隐约看到了中国的一些山巅。突然间,一阵可怕的大风骤起,将船吹 向了相反的方向(飘到了女儿岛)突然从海岛中铺天盖地般地冲出一群妇女, 只有上帝才知道她们的具体数字!她们纷纷扑向男子,每个男子可分得一千多名妇 女这些男子都因为疲惫不堪相继衰竭而死”。 (27)卡兹维尼( Kazwini,1203-1283 )的世界奇异物与珍品志:“瓦克瓦克群岛 ( Wakwak。) 此岛与阇婆格岛相毗邻执政君主本为一女子中国海中的女儿 岛。人们发现那里都是女

14、子,绝无男子的踪影。姑娘们靠风受孕,生下来的也是和 她们一样的女子。还有传说认为,她们是靠吃一种树的果子而受孕的,而这种树就 生长在本岛之内。她们吃果受孕之后也生育女儿”。 (28)此女国,女人国或阿拉伯人所说的女儿岛位于今何地?一些学者或谓其地为 今苏拉威西岛布吉斯人(Bugis)居住地,因古代该族女权甚大。然而,女权为上的 母系社会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仅凭布吉斯人之女权便遽下定论,未 免失之于武断。周去非和赵汝适所说的女人国位于爪哇之极东,阿拉伯人亦称女儿 岛位于中国海之最边缘,皆为世人罕至之地。苏拉威西地当爪哇东北,宋人与苏拉 威西已有接触,将其东南的布敦岛( Butung

15、Palau )称为“麻东”,东部的曼涯岛(Banggai)称为“平牙夷” ,(29)而且宋人还抵达了苏拉威西以远的香料群岛和帝 汶岛。因此, 苏拉威西在宋人的眼中不属于 “非复人世”之地。阿拉伯人则也早已在 这些岛屿进行商业活动,并对此留下了较翔实的记载,他们把苏拉威西称为马加撒( Maqasar) ,(30) 而女儿岛不在阿拉伯人活动范围之内。故女人国或女儿岛为苏拉 威西之说恐难以凭信,而且无论是中国人的记载,还是马来人阿拉伯人的记载, 从未将布吉斯人称作“女人国”。其实,女国女人国 , 或女儿岛指得是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马来人也把那里 称作Maharani,Maharani又可读作Mar

16、ani,意曰女王国。(31)因为澳大利亚土著“在 不久以前,即在十九世纪,还完全保留了原始公社制度”, (32) “母系还在澳大利 亚人中间到处占居统治地位,”只是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后,许多部落才过渡到父 系社会。 (33) 所谓女人国或女儿岛,正是指当时澳大利亚土著的母权制社会。澳大利亚土著宗教的主要形式是很独特的图腾崇拜,他们相信每个人是自己的 图腾或图腾祖先的活的化身,并认为,人同自然界的精灵之间有血亲关系,而且这 种血亲关系正是生命的主要决定因素。(土著)女人意识到自己怀孕是同一个动 物.岩石.树木.旋风或随便一个什么东西有关。(34)肯尼思迈凯(Kenneth Mackay) 船长在

17、越过巴布亚一书第 70页中指出,托布里昂岛( Tobriand ,位于新几内亚 东南海面)的土著人中流传着一种奇怪的神话,认为岛中首批人类的先祖是三名女 子,她们是靠雨露受孕的。 (35) 宋人对女人国的记述虽掺杂着道听途说的传闻和附 会,但他们所说的“望孕井”和“感风而生女”的习俗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澳洲 土著这种信仰,而在布吉斯人那里是找不到类似现象的。随着宋代远洋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海外交流的地区扩大,宋人不仅从马来人 和阿拉伯人那里听到关于澳洲的传闻,并且在南宋时还远航到了澳洲西北海岸。如 前所述,当时位于苏门答腊东南,以巨港为中心的三佛齐是南海航运贸易的枢纽。 宋人从这里中转, 不仅

18、可以向西航行前往印度. 阿拉伯.东非各国,向东前往爪哇 . 香料群岛.帝汶岛,而且还开辟了向南前往澳洲西北海岸的航线。据周去非记载: “三佛齐之南,南大洋海也,海中有屿,万余人奠居之,愈南不可通矣”。 (36) 在 古代,有一万多人居住的岛屿应是相当大的陆地。据估计,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 整个澳洲大陆人口不超过 30万。可是,苏门答腊东南部以南的印度洋中除了澳洲大 陆之外,别无其他较大的陆地和岛屿了。那么,周去非记载的大屿会不会是如一些 学者所提出的疑问,指马达加斯加岛呢?诚如上述,宋人对海洋是有很明确的区域 划分的,即以细兰海为界,印度半岛以西为大食海,以东为大洋海。马达加斯加岛 位于西大食

19、海中,而周去非明确指出,这个有万余人居住的大屿则位于三佛齐,即 苏门答腊东南以南的南大洋海中,与大食海中隔细兰海,与马达加斯加相去十万八 千里,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周去非还明确指出,中国帆船从三佛齐往南航行,抵 达该大屿,只是“愈南不可通矣”。换言之,当时中国经由三佛齐,与澳洲大陆之 间是有航线相通的,澳洲大陆西北海岸是中国人从苏门答腊往南航线的终点。这证 明了中国人不仅早已知道澳洲大陆,而且早在宋代就已航抵澳洲。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两度附舶浮海, 遍游亚非诸国, 回国后著有岛夷志略, 所录海外国家和地区达 99个,其中亦提及澳洲的地名: 迷黎之麻那里罗娑斯(原 文作“罗婆斯”,“婆”应为“娑”

20、之讹,因改),并记载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37) 据吾师韩振华教授的考证,“迷黎之”即今澳大利亚北部海岸;“麻那里”即今范 迪门湾南面的达尔文港一带;罗娑斯意为“绝岛”,指澳洲。岛夷志略对“麻那里”有如下描述:“界迷黎之东南,居垣角之绝岛。石 有楠树万枝,周围皆水。有蠔如山立,人少主之。土薄田瘠,气候不齐。俗侈,男 女辫发以带捎臂,用金钿。穿五色绢短衫,以朋加剌布为独幅裙系之。地产骆驼, 高九尺,土人以之负重。有仙鹤高六尺许,以石为食。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其 容可观,亦异物也”。按,冯承钧先生指出:岛夷志略“此书不问是钞是刻, 皆错讹难读”。 (38) 以上引文中,“垣角”应为“坤角”之误;

21、“石有楠树”,“石 有”二字倒置,应为“有石楠树”;“人少主之”的“主”为“至”之讹。韩振华教授认为,“麻那里”为马来语 Marani的对音,Marani是Maharani的俗 读,意曰女王或女王国,指澳洲北部,尤其是今达尔文港一带。其说甚是。麻那里 即唐宋中国载籍中的南海女王国,马来人称澳洲北部海岸为Marani,麻那里为Marani 的音译,女王国为意译,两者意思是一样的。但韩先生认为,“迷黎之”即 Mareje 的对音,专指盛产海参的北部澳洲海岸,这就值得商榷了。马来人称澳洲北部沿海 为Marega,意即“海参地”,“迷黎之”若指海参地,与其对音不甚合,尤其是头 尾二字不甚合。鄙意以为,

22、“迷黎之”与其说是“ Marega”的对音,不如说是马来 语Miaj(源于阿拉伯语)的准确对音。马来人将澳洲北部海岸称作“死亡之地”, (39)马来语Mitaj,意即死亡或死亡之地。韩振华教授还认为,岛夷志略麻那里文中的“坤角”即西南角,绝岛即 指澳洲,麻那里在澳洲之西南角。 笔者认为,我国古时航海,全恃罗盘之针位导航。 宋元时代海船从泉州港启航, 以航海罗盘导航, 取坤位,即约 225左右,往南偏西 方向行,穿越巽他海峡,方至绝岛澳洲西北海岸,故曰:麻那里居泉州“坤角 之绝岛”。又例:从泉州至爪哇东部的阇婆,据赵汝适诸蕃志,则取丙巳方, 即约150至165之间,往南偏东方向行,至阇婆。那么,

23、在岛夷志略中,为 何往南偏西方向谓之“坤角”,而非“坤位”或“坤方”?笔者以为,“角”有“角 落”“极僻远”之意。澳洲西北海岸,从航海的角度来说,位于泉州以南偏西方 向极僻远之角落,故谓之“坤角”。据韩振华教授考证, 所谓“石楠树” 是澳洲特异树木火焰树( flame-tree ) 的中文译名;会跳舞的“仙鹤”乃是澳洲特产的澳洲鹤( brolga )。这种鹤“成群 结队地在一起跳舞,从六只到几百只一群”。 (40) 关于麻那里的风土人情,韩振华 教授有精辟的考证,兹不赘述。惟需补充的是,岛夷志略说,麻那里“地产骆 驼”,但澳洲原来是没有高级哺乳动物的,骆驼并不原产于澳洲。然而在澳洲北部 却确有

24、野骆驼成群,早年的牧场曾驯养它们用作运输工具。 (41) 显然,野骆驼和澳 洲犬一样是后来引入的,也是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澳洲与外界交往的明证。岛夷志略提到的澳洲另一地区是罗娑斯,称其“国与麻加那之右山联属, 奇峰磊磊,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风俗野朴。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 惟有如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虽然饮食宫室节宣之不可缺也,丝麻絺紵寒暑之 不可违也。夫以洛南北之地,悬隔千里,尚有寒暑之殊,而况于岛夷诸国哉!其地 钟汤之全,故民无衣服之备,陶然自适,以宇宙轮舆。宜乎茹饮不择,巢穴不易, 相与浮乎太古之天矣”。韩振华教授已考证罗娑斯即印度尼西亚语 nusa-su或lusa-su

25、的对音,意曰“最 末后的岛” ,亦即“绝岛”,应指澳洲, 包括今西北澳洲的金伯利高原 (Kimberleys Highland )。其说固是,但笔者认为,以上引文中“麻加那”应为“麻那加”之误。 麻那加是马来语Marega的译音,即马来人对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的称呼,意为“海参 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盛产海参, 1857年英人窝雷斯( A.r.Wallace )来到新几内 亚南面的阿卢群岛 (Kep.Aru ),当地的土人告诉他,中国人和马来人自祖祖辈辈以 来就在这里进行采买海参的活动, (42) 所以把澳洲北海岸称作“海参地”。澳北的 金伯利高原是一些砂岩组成的崎岖零乱的山岭,“四面是陡峭的断层

26、崖”, (43) 因 此海岸陡峻,奇峰壁立,所以岛夷志略说它“奇峰磊磊,如天马奔驰”。澳洲 土著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大陆,直至近代仍停留在石器时代,尤其是澳北地区 的迷黎之或麻那加较之与外界有较多接触的麻那里今达尔文港附近地区更加落 后,所以岛夷志略说它“风俗野朴”,将其比作中国“太古”洪荒时代茹毛饮 血和巢居穴处的原始社会的人,是非常贴切的。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岛夷志略的资料来源。从岛夷志略有关澳洲 的记载来看,显然宋元时期中国人已踏上澳洲这块土地, 否则的话,对那里的地理风 土人情就不会有如此清晰, 较为准确的描写。 据说,汪大渊撰岛夷志略 ,“非 其亲见不书”。 (44) 然而,在其

27、有关澳洲北部海岸的记载中,既使用了最初马来人 的称呼迷黎之,意即“死亡之地”,同时又使用后来马来人和中国人的称呼 麻那加, 意即“海参地” ,这表明很可能汪大渊除了 “其目所及, 皆为书以记之” , (45) 也参考了宋代旧志,尤其是岛夷志的材料。关于岛夷志,学者皆谓即 汪大渊所撰岛夷志略。其实不然。汪大渊生活的年代是在元末,但是据南宋中 期人刘爚的记载,在汪大渊作岛夷志略之前大约 150年的南宋嘉泰( 1201-1204 年)初就已有泉州人所编的 岛夷志作为清源文集的别帙而面世, (46) 而岛 夷志略则为元至正所修清源续志而作 , 并附其之后而刊入。 (47) 岛夷志 的出现要比 岛夷志略

28、 早了大约 150年。可见, 岛夷志 成书于宋, 岛夷志略 成书于元,两者不能混一。(关于岛夷志非岛夷志略考,将另文阐述。) 岛夷志今已无传本,但从史籍所引岛夷志的条文来看,有些与岛夷志略 完全相同,有些则是岛夷志略所没有的,表明至少岛夷志略部分内容是转 录自宋志,而且较之宋志更加简略,故称岛夷志略。如前所述,宋人航海已达 澳洲,对澳洲北海岸有所了解,汪大渊的有关记载一部分是得自亲身见闻,有的则 录自宋志,故在文中使用了不同时期的称呼,反映的是宋元两代中国人对澳洲的认 识。四现在再看郑和航海图,可以发现它是根据宋元人对澳洲的认识而绘制的, 而且相当准确。郑和航海图是以郑和船队的经历,“参以前人

29、的记述”, (48) 尤其是宋代岛夷志和元代岛夷志略的记载,益以新知,合并绘制而成。所 以马欢曰:“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理人物之异 目击而身履 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49) 从此亦可窥知岛夷志等著述对郑和 航海的影响。郑和航海图上未名陆地画有两片山脉,显然东面较小的山脉是达 尔文港东南的阿纳姆地(ArnhemLand),西面较大的山脉是西北沿海地区的金伯利 高原,即分别是岛夷志略称作“麻那里”和“罗娑斯”的地区。由于岛夷志 略没有提供前往澳洲的航线,郑和航海图所画的一条航线是穿过巽他海峡到 达澳洲西北角,这条航线就是周去非岭外代答所记载的中国帆船从广州经由三 佛齐,至澳

30、洲西北海岸的那条航线,而不是汪大渊及其以后的时代取道小巽他群岛 的航线。从澳洲西北海岸,帆船“愈南不可通矣”,为中国人不至之地,所以没有 画出。为什么在郑和航海图 上这片陆地没有标注地名?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 盖郑和航海图所表现的大概是郑和下西洋的航程地理, (50) 只有航程所经由 之重要者才注明地名,“复检阅全图之地名与针路,几无一处不与郑和七次航行相 吻合。” (51) 澳洲不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程之内,没有标注其名是可以理解的。总而 言之,郑和航海图对澳洲的描绘并未超出宋元时代的认识水平,只不过是综合 了前人的记载,以海图的形式加以表达。无论从郑和航海图,还是从其他的文 献来看,都没有确

31、凿的证据可以证明:郑和船队曾远航澳洲。不过,早在郑和下西 洋之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了澳洲,并到过澳洲大陆。注释:(1) 文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3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91-103页。(2) 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Cambribge 1962,Vol.IV.Part.3.(3) 赵志华:郑和船队可能到过澳洲海岸,载郑和研究论文集,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 139-144页。(4) 李万权赵志华:郑和远航澳洲初探,郑和下西洋5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 南京,1995年。(5) Marjoie Ba

32、rnard:A History of Australia,Australia,1976,P2.(6) Manning Clark:A Short History of Australia,Revised IllustratedEdition,Australia,1988,P10.(7) G.R.Tibbetts:A Study of the Arabic Texts Containing Material on South-eastAsia,Leiden &London,1979,PP180-181.(8) Marjoie Barnard , op.cit,pp15-16.(9) 汉书卷二十八

33、下,地理志,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 1671页。(10) 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四,王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 127-128 页。(11) 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广州通海夷道,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3-1154页。(12) 方夔:富山遗稿卷三,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六,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 四库全书本,第 1189册,第 387页。(13) 朱彧:萍州可谈,卷二,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8册,第290页。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大食诸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 53-54页。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大食国,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 页。刘斧:青琐高议

34、前集卷三,高言,第 30-32 页。赵汝适:诸蕃志卷上,阇婆国,第54页。(14) 汪大渊:岛夷志略文老古,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204页。(15) 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地闷,第 209页。(16) 汪大渊:岛夷志略万里石塘,第 318页。(17) 费瑯编耿昇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183页。(18)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海外诸蕃国,第37页。黄震: 黄氏日抄卷六十七,台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 708册,第 631页。(19) 梁四公子记,引自太平广记,卷八十一,台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3册,第 408页。(20) 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

35、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822页。(21) 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三,高言,第 30-32 页。(22)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 , 海外诸蕃国,第 37页。(23)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 , 东南海上诸杂国,第 61 页。(24)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海上杂国,第 182页。(25) 费瑯编耿昇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 155.175页。(26) 费瑯编耿昇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第650-653 页。(27) 费瑯编耿昇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第327、340页。(28)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苏吉丹,第 60-61 页。(29) G

36、.R.Tibbetts, op.cit.1992年版,第 103页。1980年版,第 103页。(30) 韩振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31) C.A. 托卡列夫等: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三联书店(32) C.A. 托卡列夫等: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第218页。(33) 约翰根室:澳新内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94-96页。(34) 费瑯编耿昇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第736页。(35)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 , 海外诸蕃国,第 37页。(36) 韩振华:元朝有关澳洲的几个地名名称风土人情的记述,载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 究。(37) 冯承钧:中国南

37、洋交通史,商务印书馆 1936年版,第 84页。(38) Marjoie Barnard:A History of Australia,Australia,1976,P2.(39) 约翰根室:澳新内幕,第18页。(40) 约翰根室:澳新内幕,第288页。(41) 窝雷斯 A.r.Wallace 著吕金录译:马来群岛游记,商务印书馆,第 606页。(42) 科林赛尔:澳大利亚,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43) 汪大渊:岛夷志略张序,第 1页.(44) 汪大渊:岛夷志略吴序,第5页。(45) 刘爚:云庄文集,卷 7,清源文集序,台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7册,第404页。(46) 岛夷志略序,序第 11页(47) 徐玉虎:郑和航海图绘制内容及其庋藏之经过,载郑和研究资料选编,人民 交通出版社 1985年版,第 357页。(48) 马欢:瀛涯胜览序,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49) 参阅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见郑和航海图,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 4页。(50) 徐玉虎:郑和航海图绘制内容及其庋藏之经过,载郑和研究资料选编,人民 交通出版社 1985年版,第 356页。(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3期,第 165-171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