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32888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凌文豪(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临时敕济措施、扶贫政策和医疗救助等视角分别对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内容的现状进行剖析,可以解读出其成就与存在的不足,为破解农村社会敕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难题提供些许可行思路关镇词:新时期;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现状;问題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11)06-0007-05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 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32802

2、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135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 54.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761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8.0%,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7%,按 2008 年农村贫困标准 1196 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4007 万人,庞大的贫困人口数目迫切呼唤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一、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状灾害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对象是突然逍受灾害侵袭的农户。2006 年 1 月 11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出了救灾工作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协作,依靠群众等工作原则,明确了预案启动条件和

3、四级响应规程,提出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资金安排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共同负担,保障灾民在灾后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医、有房能住,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照 2007 年 7 月 11 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在全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具体确定为四类:一是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二是家庭主要成员在劳动能力年龄段,但因严重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保障确有困难者;三是家庭成员虽在劳动能力年龄段,但因常年有病,基本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

4、力,家庭保障确有困难者;四是家庭主要成员因病、因灾死亡,其子女均不到劳动能力年龄段,生活特别困难者。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要的资金,基本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下拨的救灾资金和地方本级财政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农村戢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最早于 1994 年在上海市最先试行,随后在山西省阳泉县、山东省烟台市、四川省彭州市等地区逐步展开,“2007 年冲央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是 30 亿元,地方财政投入会超过 70 亿元截至 2007 年 6 月底,全国 31 个省区市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2068 万人”,到 2008 年末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已增至1966.

5、5 万户、4284.3 万人,全年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222.3 亿元,全国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 82.3 元,月人均补助为 49 元。五保供养制度 o1956 年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岀了对农村“三无”人员的“五保”政策,这一制度经过1994 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 2006 年的进一步修改一直保持到今天。老年、残疾或者未满 16 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收積日期:2011-01-18墓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肋计划项冃河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跟踪机制问题研究(2010GCJS-03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浚文豪(1972),男河南省周口人河南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牛导师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