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2746668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案1][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

2、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重点难点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图文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向长辈了解过去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教材教法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

3、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从古至今的各种交通工具,指出:古代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而现在,人们出行方便,自行车、摩托车是最基本的代步工具。飞机、火车都可以乘坐,私家车越来越多。从而得出结论:从古至今,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二、主要问题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2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三、探究新课(一) 交通工具的发展1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显示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情况。在学生自主回答的基础上,列出变化情况简表: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

4、招商局;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萎缩铁路交通:19世纪80年代,胥各庄铁路;民国以后,进展缓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公路交通:20世纪初,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航空:1909年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2深入理解探究仔细阅读教材,讨论下列问题:1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结合教材容和第67页有关铁路交通的三幅图片以及火车机车演变一览表讨论回答,我国的铁路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3公路交通在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而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的原因各是什么?4看第69页学思之窗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有哪些办法?5交通运输业在旧中国发展缓慢,进入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就有了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决:第1题:提醒学生,书中有隐讳的回答。抓住鸦片战争的影响去思考。第2题:火车机车的改进、铁路的延伸、火车的提速。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可以介绍0号机车名称的来历,播放有关京九铁路等影视资料。第3题:旧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公路交通发展迅速。第4题: 教师提示:要解决交通运输堵塞,就

6、要疏导城市交通流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流来实现客流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可以用高速来弥补交通堵塞的时间。答案提示: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第5题: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旧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缓慢是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等原因导致,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中国的建设还处于探索期,所以虽然有发展,但还不够迅速,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并逐渐与世界接轨,更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些充分说明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

7、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发展。二通讯工具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经历过不同的时代。可以先由学生介绍他们所知道的联络方式,教师再介绍自己所经历过的联络方式。用谈话法整理出通讯工具的发展情况:电报互联网。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容和资料。三小结提问: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讨论: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是什么使全世界的人,宛若生活在同一个乡村中?背景资料1之洞议电报之利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

8、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之役,臣与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之洞筹设炼铁厂折2晚清汽船航运的发展在这段史料中记述了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的情况。本邑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沙鱼,故有此名。浦滨舳舻衔接,帆樯如栉。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

9、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利便,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3铁路国有,巩固国防这段资料说明民初要求铁路国有,兴办铁路,进而发展实业,巩固国防的呼声。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人为私利,在国家为公利。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事业因交通而发展。

10、历史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谭人凤:粤汉铁路说帖,民立报1912年7月89日4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情况民国十年,邑人穆湘瑶与南汇朱祥绂合组上南交通事务局,推举朱祥绂为局长,修筑上海南汇县道,由公司垫款筑路,与交通局缔结租路有轨行车契约,以三十年为期。路自浦东周家渡浦滩起,南经思桥、三林塘,又南至天花庵南而入南境百曲,以达周浦为第一段,计路线长二十四华里,在邑境者十六里,向南经庄、杭头以抵新场为第二段,再向东南至大团、泥城为第三段。路面宽四十英尺。十年十月兴工,十一年六月工竣,九月开始行车,十三年冬改用铁道,修建水泥桥六座,

11、十四年春改驶钢轮,每小时一班,与浦东轮渡衔接,人咸称便。引自黄苇、夏林根:近代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5建国以来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19491999到1949年,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千米,铁路机车、客车和货车分别达到4 069台、3 987辆和46 487辆;公路8.07万千米,民用汽车5.09万辆;河航道7.36万千米,沿海主要港口泊位161个,河港口泊位为数很少,轮驳船5 698艘、37万净载重吨;全社会客运量达到1.4亿人,货运量1.6亿吨,货物周转量255.5亿吨千米。与同期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的综合性运输体系相比,中国交通运输显得十分落后,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装备的总体面貌是:数量少、质

12、量差、能力低、布局偏,相对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而言,具有现代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寥若晨星。到1999年底,全国交通运输线路长度达到307万千米,比1949年增长16倍多,其中铁路里程达到5.79万千米,增长1.6倍,公路里程达到135万千米。增长15倍多,河航道里程达到11.65万千米,增长50,民航线路和油气管道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分别已达152万千米和2.49万千米;沿海主要港口泊位达到1392个,比1949年增长7.6倍,河主要港口泊位达到7826个,比1957年增长67倍。运输装备方面,到1999年底,铁路机车、客车和货车分别达到14480台、34535辆和436236辆,分

13、别比1949年增长2.6倍、7.7倍和8.4倍;民用汽车达到1453万辆,增长284倍;民用轮驳船24万艘、4789万净载重吨,分别增长4倍和128倍。运输总量方面,到1999年底,全社会客运量达到139亿人,比1949年增长100倍;货运量达到129亿吨;货物周转量40 273亿吨公里,增长155倍。运输总量规模的扩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运输方面,国家铁路的复线率由1949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36.1,燃机率由1970年的3.2提高到1999年63.6,电气化率由1970年的0.7提高到1999年的24.2;铁路机车中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已占机车总数的93,而在解放初

14、期至80年代一直作为主要车种的蒸汽机车已下降到7。公路运输方面,到1999年底,公路总里程中,二级以上公路已占12.5,高级、次高级路面已占40.9,尤其高速公路达到11605公里,仅用1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走完的路程。水路运输方面,1999年,河航道中,水深1米里程已达6万千米;沿海主要港口深水泊位已达490个,河主要港口深水泊位已达52个;轮驳船平均吨位已达198吨,为1949年65吨的3倍。运输质量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满足了交通运输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多样化和层次化需求。选自交通部:.moc.gov6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如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

15、年生于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1907年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作工,1909年正式成立飞行器公司,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 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1910年7月,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

16、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如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光复,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1912年,他在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年仅29岁。死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7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只有人力车是1873年6月从日本传入的,20世纪初,已有人力车约9 000辆,发展很快。早在1868年,已经出现了自行车。自行车最早是由洋商行出售的。1899年,官府禁止中国百姓在城骑自行

17、车,其他城市也有过这类规定。由于道路的限制,自行车成了一种被禁止的交通工具。到1904年春,西南大都市仅有7辆自行车。直到20世纪,自行车才开始流行。汽车最早传入中国是1901年。当年,匈牙利人恩时带进两辆,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902年侨居的外国人柏医生又带进一辆,并在街头行驶,引起市民的惊奇。当年,有汽车8辆,1911年达到300多辆,此后在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1899年电车传到中国。电车的运行给市民带来一种全新的现代交通感受。1906年2月16日电车正式营业。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轮船传入中国最早,其次是火车和飞机。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

18、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20世纪初,牵引火车的全部是蒸汽机车,但车速不慢。飞机是最能激起人们的幻想而又最晚被创造出来的现代交通工具。1909年人如造出了性能优良的飞机。1910年他在旧金山作首次飞行表演。1911年如又驾机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地作飞行表演,顺道回国,在作飞行表演,这是中国百姓第一次见到飞机。8火车在开通火车这个工业革命以后最重要的科技成果,第一次出现在时,引起了人们的心理震荡,有其文化意义。 沪淞铁路从开筑到通车,历时一年半。火车通行以前,铁路已经引起人极大的好奇。用碎石夯实的路基,用钢铁制成的两根长长的铁条铁轨当时被称为铁条,这

19、些对居民来说,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无不以先睹为快。看铁路成为人一大旅游项目。 1876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路公司邀请华人试乘火车,应邀者凭邀请照会登车。这是华人第一次乘火车,故被邀者对火车的一器一物都感到十分新鲜。7月3日至江湾一段正式通车,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可乘坐。这在引起很大轰动,乘火车、游铁路成为人街谈巷议、竞相参加的一件大事。火车的动力来源,一车拖众车的独特方式,火车的平稳、高速,都使当时的人感到新鲜、惊奇。可以想见,当时尚不知蒸汽机为何物、不知工业革命为何事的人们,乘着或旁观这陌生的庞然大物隆隆飞驰,其难以名状的惊异之情,一定不亚于进人在电视里看阿波罗登月。火车通行以后,淞沪

20、间的独轮车、东洋车生意顿时清淡下来,乘火车的人日多一日,1877年2月,原有六节车厢已入不敷用,铁路公司又加挂了三节车厢。截至1877年8月,火车乘客已达161331人次。 火车停开以后,原来已经习惯乘火车往来于淞沪间的人,顿觉极不方便,纷纷表示,从前未见火车,亦均不知火车好处,今已行有数月,往来淞沪者均称其便,一旦停歇,殊令人皆往来不便。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设计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指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以解决现有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来考虑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有主人翁感,调动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如何处理好本课教材与前后容的衔接本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用3课时概述了中国近现代也就是从

2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起的巨大变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个共同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使近现代中国在物质生活、交通工具、大众传媒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只有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进行,才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以次为线索,把三节容连贯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概念。如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前半段教学中,主要由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则通过播放大量的图片配

22、合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后半段的知识理解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讨论思考题,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播、指导为辅,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何处理好时间紧和容多的关系学习本课容的时候,由于与生活比较接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各种图文资料,用图说历史的形式,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熟悉教材容。对知识的理解则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少讲或不讲,教师重点解释讨论过程中分歧较大的问题,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教学启发、反思或后记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材中的资料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

23、果。2、本课容贴近生活,所以联系生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把自己的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与能力巩固一、选择题1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A.洋务运动后B.鸦片战争后C.临时政府成立后D.辛亥革命后2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的成立B.船政局的成立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D.发昌机器厂成立3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B.沪宁铁路的修建C.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D.东省铁路的修建4你哥哥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确的

24、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后,大力改造沿海干道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发展铁路事业的重要容5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浮列车于20XX开通于 A.B.C.D.6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7无线电报最初设立时主要用于 A.军舰之间通讯B.官府通话C.民用聊天D.通商贸易8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末,中国数量居世界第二位B.20世纪90年代起,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容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容

25、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二、材料分析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3从材料三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答案:18:BACDBCAD91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2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3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大规模兴建铁路、公路;改革机车、铁路技术;发展民航运输等。宜兴市汇文中学 殷建琴 :87166543 :214206电子信箱:dd_y_j_q163.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