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教学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99905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篆书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篆书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篆书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篆书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书教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篆书教学教案【学习目标】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涵的篆书书法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篆书艺术开展的根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学习并掌握篆书的特征,篆书的根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临摹篆书作品,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构造美和气韵美。【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对篆书的开展历程和流派风格以及各种风格的代表作的了解。篆书的特征,篆书的根本笔画、搭笔方法和笔顺。难点是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构造美和气韵美。【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教学【知识回忆】书法的产生和开展历程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理论知识教学,采取导学,学生自学,学生展示的方式进展,比

2、教师单纯的讲有趣。【导学预习】材料一:篆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篆等。篆书分为大篆及小篆。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而将以前的古文、金文、甲骨文等统称为大篆。【先时代】:甲骨文: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时代,可以称之为甲金时代。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

3、,古朴厚重,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也更加均匀对称。金文的线条能较多地表达书法笔意。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代。东周时期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容歌咏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风格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简帛墨迹: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云梦出土的简,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

4、策上的文字),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材料二:【代】篆书:(大篆、小篆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篆书,也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甲骨文。到商周时期出现金文,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石鼓文、简牍书、帛书等,这些都属于大篆,小篆是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整个工作由他的丞相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即罢其不与文合者,以国文字作为规的根底;二是将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展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也称篆。小篆是在大篆根底上开展简化而成。其结体圆长、笔画粗细匀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线条

5、非常美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比拟彻底的汉字规运动,在汉字开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征:笔法单纯;笔画粗细均匀、圆匀、字体略长;章法变化,富有图案美。篆书名作西周 散氏盘铭西周 虢季子白盘铭春秋 侯马盟书石鼓文虎符清 邓石如 唐诗集句【学习过程】一、导入 仓颉造字的传说【讲授新课 】一、篆书概述结合导学预习小组代表分别介绍甲骨文、金文、小篆产生的时间特点。1、古文字时代: 甲骨文金文小篆二、学写小篆结合学案自学、临摹,掌握小篆的根本笔法、搭笔技巧、笔顺。教师演示篆书笔法,并讲解书写要领。(一)小篆的根本笔法掌握小篆的根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根本功。小篆的根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

6、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1.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2.竖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3.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4.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5.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

7、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6.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7.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表达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8.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9.弯曲弧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

8、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学生在本子上练习笔画,教师巡回指导。(二)搭接笔的技法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假设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学生探究搭笔方法,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三笔顺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构造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根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

9、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1.先中间后左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2.先外包后里头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的局部。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防止整体不一致。3.先主笔后副笔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4.先副笔后主笔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

10、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5.灵活运用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在掌握笔画和搭笔方法的根底上,学生练习篆书的笔顺。学生自主练习,组互帮互助,教师巡回指导。最终每小组分工合作,争取每个人都到黑板展示本节课学习成果,小组派代表阐述书写要领和书写体会。教学反思:学生在书写初期用笔方法不对,需要教师反复的演示,强调。演示时要保证每个学生是抬头看你书写的。强调重点时,保证学生是在听你讲的。学生感觉篆书比拟新奇,都能很认真的在下面练习,根本把每个笔画都能练几遍,但是,学生耐心有限,在笔画掌握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就已经跨到笔顺那一阶段了,急于想写完整的字。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展示欲望特别强,急于到黑板展示,我尽可的让更多的学生到黑板上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时机,小组分工合作,安排好任务,让组成员都参与。看到学生你争我抢的都到黑板上写的时候,看到学生在相互评价作品的时候,看到学生因不懂主动发问的时候,看到学生满足的笑的时候,我心里很满足。.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