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257965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局部 课文容理解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4.句子理

2、解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理解: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则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似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

3、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理解:这个句子运用比喻手法,把鲜艳的服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写出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的情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涯,边际。天涯,天边,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

4、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表达,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5. ?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6. 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为:自然风光、 盛装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依依惜别。7.课后习题:P5 2.2我认为这一句很美,原因是:作者把草原比作一幅画,突出了小丘的美、绿、线条优美,草原的辽阔,让人向往。P5 3.蒙汉两族人民的感情很深,怎

5、能忍心分别呢.大家在无边无际的草原是依依不舍得话别,直到夕阳西下。8.拓展延伸: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第一部作品?老的哲学?,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长篇巨作?四世同堂?。第2课:?丝绸之路?1.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2.句子理解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理解:这句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

6、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相照应,使文章构造完整,浑然一体。中国使者拱手致,快乐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理解: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展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慨这是一条“伟大的路。3.重点词语理解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阔。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美。4.课后资料袋: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7、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第3课:?白?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树的事。作者借白,热情歌颂了边疆建立者服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线索:望白说白爸爸介绍白,同时也借白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4.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白树从来就这么直。

8、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则直,则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理解:借白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决心。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理解:“高大的白树暗喻老一辈的*建立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立者的后代。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

9、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立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立者。5.作者笔下的白实际上就是爸爸,小白树实际上就是他的儿女,爸爸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一对儿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立边疆的栋梁之才。6.文章写的是在通往*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热情歌颂了边疆建立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7.车窗外的白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不择环境,不

10、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立者的化身。8.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抓住了爸爸的语言和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树的争论是则天真幼稚;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9. 本文写作特点:借树喻人,抒怀言志。10.句子仿写

11、:例句:白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则直,则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仿写:交警叔叔为了维护交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总是坚守岗位。11. 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对白树的介绍,我知道白树有这样的特点: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屈、不畏灾害、生长迅速。第4课:?把铁路修到去?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立者修建当今世界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西部建立者的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2.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

12、件异常艰辛的情况下,西部建立者们以智慧和力量抑制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立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穿的经过。3.课文采用这样的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慨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抑制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更加突出了建立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4.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5.理解句子把铁路修到去!理解:句子充分反映了建立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难怪一些西方

13、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理解:“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立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理解:“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场就向对方显示威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筑路大军遇到的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7.理解词语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丧失。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杯水车薪:这个词语原来是指:一杯水去就一车着

14、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文中是指工人背的氧气瓶里的氧气不够人的正常呼吸。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8.?把铁路修到去?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辛的情况下,西部建立者们以智慧和力量抑制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立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穿的经过。文章歌颂了西部建立者的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第5课:?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1.【原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

15、【解词】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3.【翻译】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4.【中心】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舟过安仁宋万里1.【原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解词】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3.【翻译】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没

16、下雨他们也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4.【中心】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个儿童的喜爱之情和对俩儿童聪明伶俐的赞赏,也表现了作者童心未泯。5.【拓展延伸】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1.【原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解词】茅檐:茅屋的屋檐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亡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翻译】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17、有一座茅草屋。屋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4.【中心】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这一家五口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幽默的农村生活。5.【拓展延伸】三首古诗词的异同之处:?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了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

18、?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著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几个片段: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打头的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2.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3.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念和眷恋。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第7课:?祖父的园子?1.作选自萧红

19、?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思念。2.?祖父的园子?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答: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第8课:?童年的发现?1.本课的 俄国,费奥多罗夫。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2.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假设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3.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

20、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教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教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终究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4.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创造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唐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举例: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分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5.?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假

21、设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6.作者在童年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反映了作者是一个大胆创新、善于探究、坚持不懈、求知欲强的孩子。7.课后习题:P38 3.我是这样理解的:一语双关,其一,它讲述了科学实验开展中一些真实情况;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正因为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和世界伟人的发现一样,被轰出教室也缺乏为奇。第9课:?儿童诗两首?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梦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2.?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

22、活的快乐。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10课:?氏之子?1.【原文】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解词】甚:很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示:给看 曰:说 未:没有。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梅。孔君平指着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复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节奏划分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

2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5.你认为氏之子的答复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氏之子的答复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认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或“我认为氏之子的答复妙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驳孔君平。6.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7.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8.?氏之子?选自南朝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

24、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反映了这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文中“甚的意思是很;“诣的意思是:拜见。9.“此是君家果中的“君是指:你,氏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是指:先生,孔君平。10.重点句子理解: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翻译:在梁国一户姓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翻译: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段话说明两家关系很好,所以孩子的父亲不在,孔君平就叫出这个孩子,一定与孩子很熟。为设果,果有梅。翻译: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梅。这句话说明孩子很有礼貌,很

25、会招待客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孔君平指着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复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并且,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认方式,既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11.课后习题: P49 2. 妙在孔君平和孩子都在姓上做文章,孩子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地去说,而用幽默、礼貌、婉转的方式答复。第11课:?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

26、还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2.课文主要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3.?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开展的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4. 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或者“机智、勇敢、爱

27、国5. 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6.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7.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的答复巧妙在哪里.答: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借晏子身材矮小想侮辱他。晏子将计就计:楚王要成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走城门旁边的洞;楚王要认为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翻开城门。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第二次,楚王借口齐国无人,挖苦晏子无能,齐国无人才。晏子大义凛然,说齐国人多得很,先贬

28、低自己无能,是下等人,再贬低楚国,因“我无能,才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晏子在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下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三次,楚王说齐国人当盗贼,想以此贬低齐国。晏子则举了“南橘北枳的道理,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到达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面对晏子不卑不亢的态度,彬彬有礼的答复,使楚王在连连败阵中只得认输,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8. 晏子是一个有胆有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爱国的人。文章开头写楚王想侮辱齐国,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开头和结尾时首尾照应的

29、。第12课:?半截蜡烛?1.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2.?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文中的母子三人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半截蜡烛?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第13课:?打?1.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2.这段相声采用夸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挖苦。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第14课:?再见了,亲人?1.文章节选自巍?谁是最得意的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

30、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主要人物事迹 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走侵略者。3.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4. 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急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的时候,大娘带着妇女冒着

31、危险,送来打糕。5.重点句子理解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理解: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慨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

32、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认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理解:“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

33、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理解: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哀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比照,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第15课:?金色的鱼钩?1.文章写出了老

34、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芒。2.课文地表达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4.“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含义:鱼钩虽然生锈了,鱼钩闪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第16课:?桥?1.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

35、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气氛。3.人物形象分析: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4.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答:“桥是指以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密切联系群众。6.他像一座山,文中为什么把老汉比作山.答:把老汉比作山,即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像一座山,是他们的靠山。7.?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芒形

36、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涵。第17课:?梦想的力量?1.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表达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决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2.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P89成语

37、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18课:?将相和?1.“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2.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司马迁,汉代;?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中心思想:课文以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正以国家利益为重。4.?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其中有这些个性鲜

38、明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5.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6.?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的开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正的精神9.句子理解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理解:蔺相如觉察到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成心说璧上有瑕

39、,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王不敢进攻我们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国的力量,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国啊!理解: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国之所以不敢攻打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理解: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

40、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害怕,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第19课:?草船借箭?1.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罗贯中。2.中心思想: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开展顺序进展表达。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赞扬了诸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3.人物形象分析:诸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周瑜:智谋过人、妒贤忌能 鲁肃:忠厚老

41、实操:生性多疑。或“诸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操是个慎重多疑的人。4.?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5.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亮的才干,要诸亮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顾全大局;刻画了周瑜阴险狡猾、诸亮沉着镇定、胸有成竹;鲁肃忠厚老实;操慎重多疑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军令状的意思是承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便依军法治罪。诸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之所以快乐是因

42、为他让诸亮进入圈套,还立下了军令状,而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事,到时任务完成不了,人证、物证俱全,诸亮有口难言,他就可以治诸亮的罪了。6.诸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诸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利用操慎重多疑的特点,大雾漫天,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亮用20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儿摆开,两面受箭。7.重点句子理解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理解:“大雾漫天,说明诸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43、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防止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操军队的注意力,引军出来射箭,又是让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诸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操慎重、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理解: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正因为诸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神机妙算反映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8.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亮呢?答:周瑜的智商不如诸亮,

44、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第20课:?景阳冈?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施耐庵2.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3.全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4.?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逵、浪里白条顺。5.武松是个豪放、倔强

45、、机智勇敢的人。6.?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直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7.句子理解例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理解: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般,指种、样。从这里可以表达出武松的以退为

46、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第21课:?猴王出世?1.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2.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得意、敢作敢为的特点。3. 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得意的人。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1.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开展经历: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当代,播送、电视和计算机网络。2.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人传信、漂流瓶等。3.调查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

47、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信息获取的途径:阅读书籍报刊、上网浏览、调查、观看影视节目、收听播送5.研究报告的写法: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6. ?古代传递信息故事?让我们知道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等形式,尽管也能传递信息,毕竟速度太慢,有时还会误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让我们知道信息传递的开展变化过程:古代,依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当代,播送、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让我们知道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声音、图像等信息。第七单元:作者笔下的人第22

48、课:?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文章选自*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嘎?作者*光耀,本文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有智谋、富有心计,胖墩儿忠厚老实的个性特点。2.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3.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4.文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展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临死前的严监生?1.文章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本

49、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极其吝啬的守财奴的形象。2.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3.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4.?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侧重于人物的动作及神态描写,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1.文章选自清代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本文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2.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50、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雪芹。3.王熙凤是个泼辣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4.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表现了凤姐泼辣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性格特点。5.句子理解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理解:王熙凤说话扬扬,难怪林黛玉纳闷,觉得此人“放诞无礼。然而这“放诞无礼正说明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

51、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理解:短短几句话,外表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抚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王熙凤逢场作戏,善于阿谀奉承,做外表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第23课:?刷子?1.本文选自骥才的?俗世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的高超手艺为话题。首先竭力写他手艺之高,然后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

52、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2.刷子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3.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师傅的超凡技艺和他的艺高胆大、自信、豪气千丈。4.文章最后一句话意思有:“刷子确实有绝活,这一绝活,要不是亲眼看见,怎么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技艺高超。“刷子的绝活是他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刷子的所言所行深深震

53、撼了小三,让他感触很深,获益颇多。5.句子理解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真好比平平整整翻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理解:这一段话描写了“刷子刷墙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刷子刷墙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给人的感觉,他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进展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悠然摆来摆去,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这不是艺术的境界吗?刷后的效果,作家主要言其平整和雪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好比翻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相互映照,反映了“刷子技艺高超。“好好学本领吧!理解:“刷子对徒弟说的这句话是意味深

54、长的。他告诉徒弟小三,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他教育徒弟要好好学本领。手艺人必须有本领,本领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这恐怕是“刷子一生经历的总结。这句话貌似一般,但是在课文里有很深的含义。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理解: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其意思至少有三:一是“刷子确有绝活,这一绝活,假设没有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技艺高超。二是“刷子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三是“刷子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小三,小三感触很深,获益甚多。第24课:?金钱的魔力?1.文章节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

55、说?百万英镑?。本文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文中人物:托德),也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2.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3.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照顾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4.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容比照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托德的势利眼和傲慢无礼的市侩小人的形象5.句子理解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

56、大票子的。理解:这是托德面说的是反话,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挖苦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理解:这几句话主要描写的是托德见钱后的笑容。作家用夸和辛辣的笔墨,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假设木鸡,不知所措。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理解:这是

57、本文的结尾,老板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您说得对,我送您,再见。但由于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罗罗嗦嗦。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同时,这一结尾与文章开头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开头,“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热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那就是金钱的魔力。第八单元:异域风情第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本文作者季羡林,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中“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样

58、想这样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的.答:因为德国人爱花,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又享受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这种民族风情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寻味。3.句子理解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理解:这句话承接上一句,进一步点明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花朵都朝外开,则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反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理解:“这一

59、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清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理解: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

60、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理解: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4.?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本文是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巧隽永的散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

61、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5.课后习题:P152 3.1因为在屋子里的时候,德国人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走在街上,德国人又看别人的花。P152 3. 2许多年过去了,可是德国人把花种在外面给别人看,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的窗子前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1.文章介绍了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本文抓住了

62、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2.句子理解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理解:这两句话是对小艇的特点的描述。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把窄而深的小艇比做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概貌;以“挂在天边的新月来比喻它的形状;以“田沟里的水蛇来比喻它的行动轻快灵活。这三个传神、形象的比喻不但写出了小艇的三个特点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好似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说明了它构造上与众不同的特点。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穿插,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理解:威尼斯

63、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全市有一百多条大小河道,靠四百多座各式各样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一百多条大小河道横一条,竖一条地互相交织着,河道就是大街,所以小艇成了相当于汽车的重要交通工具。我们翻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理解:这是作者乘坐小艇时的快乐感受。由于小艇造型的特殊,坐在小艇舒适自在,乐趣无穷。观看千姿百态的石桥,波光粼粼的河水,欣赏古朴典雅的建筑物,跟往来船只愉快地打招呼,真是说不出的快乐。这时候水面上渐渐寂静,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理解:这几句话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深夜的威尼斯静寂的风光。作者观察细致,所选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