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613653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组织学绪论LM和EM的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光镜下观察的结构称显微结构)分辨率0.2 gm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电镜下观察的结构称超微结构)分辨率 0.2nm 是光镜的1000倍EM的种类1. 透射电镜(TEM )电子密度高一一色深电子密度低一一色浅2. 扫描电镜(SEM)石蜡切片术 取材固定 脱水 透明 包埋 切片 染色 封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使细胞质着粉红色 -嗜酸性对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中性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

2、为阳性。第二章细胞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单位膜的化学构成及分子结构模型生物膜细胞外膜(细胞膜)(单位膜) 细胞膜(膜系统)化学成分:膜蛋白 膜脂 糖类分子结构模型: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器的主要种类及相应功能PPT2 P10241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合成细胞向外输岀的分泌蛋白染色质的组成PPT2 P29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及染色体间的关系PPT2 P28第三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一上皮组织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无血管,营养物质

3、来自于结缔组织的血管,通过基膜渗透。4、神经末梢丰富。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保护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感觉上皮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详见完美笔记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和质膜褶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连细胞衣(一)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纤毛1. 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

4、(1) 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直径0.1um.(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4 )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2. 纤毛(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 5-10um,直径约0.2-0.5um,光镜下可见(2) 部结构(9+2 ):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 2条单微管(动力蛋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 生位移或滑动)(3 )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二)上皮细胞的侧面1. 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1 )位于细胞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

5、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呈格状的 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10-15 nm 的间隙。(3 )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2. 中间连接(1 )位于紧密连接下方(2 )细胞间隙里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3 )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3. 桥粒(黏着斑)最牢固(1 )呈斑状;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成附着板其上有角蛋白丝(力丝)附着,并成袢状返回胞质(2 )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摩擦(皮肤、食管)4. 缝隙连接(1) 结构:2 3mm细胞间隙,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细胞膜

6、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对接,食 腔连通(2)功能: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是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常见于心肌细胞之间,平滑 肌细胞之间与神经细胞之间(3)连接复合体:上述 4种连接中2个或2个以上毗邻存在,叫做连接复合体(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1. 基膜(1 )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形成的薄膜(2)LM : HE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细胞)(3)EM :基板+网板基板: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透明质和其下的密度高的致密层构成(透明层+致密层)一一上皮细胞分泌网板:网状纤维+基质有时有少许纤维(4) 功能:支持与固着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分化2

7、. 质膜褶(1 )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褶。褶含有较多纵形排列线粒体(2)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底部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3. 半桥粒(1 )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2)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3)功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组成:细胞、细胞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含量少且排列疏松、基质丰富三种纤维和七种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a. 成纤维细胞LM:胞体较大,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EM :丰富的RER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形成基质。处于静

8、息状态的成纤维细胞称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结构:LM :活跃时伸出较长或形态不规则的伪足,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 含有颗粒和空泡EM :有不规则皱褶、微绒毛和球形隆起;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糙面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功能:1、吞噬作用2、参与免疫应答 3、分泌功能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C、浆细胞结构:LM :核小、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核染色质丰富,多聚集在核周围并向核中心呈辐射状排列,呈车轮状;胞质强嗜碱性,近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称核周晕EM 丰富的RER平行排列,发达的 Golgi C.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

9、noglobulin, lg),参与体液免疫来源:B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结构:LM :胞体大,圆或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 功能:颗粒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起过敏反应。e、脂肪细胞f、间充质细胞g、白细胞纤维:1、胶原纤维:(白纤维)LM :较粗,HE染色呈粉红带状,波浪状走行,分支交织成网。EM :胶原原纤维,有64nm周期性横纹。化学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特点:韧性大,抗拉性强。无弹性。性大,22*.*-+2、弹性纤维:(黄纤维)LM :较细,HE染色呈浅粉红色,醛复红染色为紫红色。 直径

10、为0.2 1um。细丝状,折光率强 分支交叉成网。EM :微原纤维,弹性蛋白。物理特性:弹性大。3、网状纤维LM : HE染色淡红色,直径为 0.2 1um。镀银染色呈黑色分支交织成网。EM :胶原原纤维,有 64nm周期性横纹。化学成分:III型胶原蛋白,多糖和糖。组成:由III型胶原蛋白组成,表面覆盖糖蛋白。物理特性:有韧性,无弹性分子筛在结缔组织基质中透明质酸含量丰富,构成蛋白复合物的主干。其他糖胺聚糖则与核心蛋白结合构成蛋白 聚糖亚单位,后者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于透明质酸长链上,形成蛋白聚糖聚合体。蛋白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细孔隙的分子筛结构,小于孔隙的水和水溶性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

11、、 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便于血液与细胞见的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水分子物质、细菌等不能通过,使基质 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组织液的形成和作用形成:在动脉端血浆成分渗出,在组织中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部分回流静脉端,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 功能:构成细胞核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产生或回流阻碍,导致组织水肿或脱水。第五章血液和淋巴血清血浆的概念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由水(90% ),血浆细胞,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组成。 血清:当血液流岀血管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并网络血液有形成分凝固成血块, 同时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各类白细胞的光电镜结

12、构和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无粒白细胞 f 单核细胞L淋巴细胞 J T细胞B细胞I NK细胞白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以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1.中性粒细胞形态:直径10 20um,胞质含许多细小颗粒(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核呈杆状或分叶(2 5)核左移(1 2):严重细菌感染核右移(45):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体积大,为溶解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体等酸性水解酶类特殊颗粒:浅红色,80%体积小,为分泌颗粒,含碱性磷酸酶、溶解酶、吞噬素等(1 )功能:趋化作用、吞食细菌和异物1. 嗜酸性细胞直径5-10um。细胞核常为两叶

13、,细胞质常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颗粒含有:旷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彳组胺酶:分解组胺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2.嗜碱性粒细胞(1) 形态:直径1015卩m,核常为2叶,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1)形态:直径1015卩m核常为2叶,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鲜红 色嗜酸性颗粒,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2) 功能: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1)形态:直径1012卩m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胞质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

14、粒。(2)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细胞基质有白三烯。(3)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的形成。5、单核细胞(monocyte )(1)形态:直径14 20卩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胞质弱嗜 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2)功能: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6、淋巴细胞(lymphocyte )(1)形态 小淋巴细胞:68卩m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 中淋巴细胞:912卩m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 大:淋巴细胞1320卩m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

15、部分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2)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血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值血液有形成分正常值红细胞男:(4.0 5.5 ) *1012/L 女:(3.5 5.0 ) *10 12/L白细胞(4.0 10 ) *10 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50% 70%噬酸性细胞0.5% 3%噬碱性细胞0 1%单核细胞3% 8%淋巴细胞25% 30%血小板(100 300 ) *10 9/L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1)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卵黄囊血岛,出生后主要位于红骨髓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以及 .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2) 造血祖

16、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分化方向确定,亦称定向造血干细胞,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 作用于造血祖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这些细胞上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染色呈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核糖体的存在,表示网织红细胞尚有继续合成红细胞的能力。第六章软骨和骨同源细胞群:在软骨凹陷不断分裂增殖,常形成28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它们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化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的类型及主要成分透明软骨一一胶原原纤维弹性软骨一一弹性纤维纤维软骨一一胶原纤维束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主要功能分类分布骨原细胞骨膜形态菱形,核小;核椭圆; 胞质少;弱嗜碱性成骨细胞单层排

17、列骨组织表 面端式矮柱状,有突 起,核圆,核仁明显 胞质弱嗜碱性骨细胞分散于骨板或骨 板间胞体小,扁椭圆 形,多突起;核卵 圆,胞质弱嗜碱性破骨细胞骨细胞边缘体积大,6 50个。胞质弱嗜酸 性,贴骨侧有皱褶缘;溶酶体和线 粒体发达;皱褶缘侧多突起,皱褶 缘深面有许多吞噬泡功能为骨组织中的干细 胞,可增殖分化成成 骨细胞分泌类骨质,释放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 钙化;成骨细胞被自 身产生的骨质包埋, 成为骨细胞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 质;吞噬分解的骨质成分骨密致的分类及构成环骨板:环骨板、外环骨板骨单位(哈弗斯系统):中央管、哈弗斯骨板间骨板第七章肌组

18、织肌组织的不同点、共同点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由上千条与长轴平行的粗细肌丝规律排列构成。粗肌丝:分布:肌节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末端止于明带暗带交界处。构成: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分布:一端固定于 Z线,一段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H带外侧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节、横小管、三联体、闰盘的概念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它由1/21带+A带+1/21带所组成,是骨骼肌细胞和功能的基本结构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方向陷入肌质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T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肌纤维部,引起肌原纤维同步收缩。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相邻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在

19、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上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称闰盘第八章神经组织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神经细胞亦称神经元。它是一种接受机体、外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神经冲动等功能的高度分化细胞,是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细胞质)的概念和功能尼氏体:光镜下呈颗粒状或块状的强嗜碱性物质。由发达糙面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具有活跃的合成蛋 白质功能神经原纤维:实质是由微管和神经丝聚集而成。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起支持作用,微管还参与胞体和 突起的物质运输。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20、化学性突触(以神经递质为传递媒介)和电突触(电为媒介),电突触的实质是缝隙连接突岀的显微结构在HE染色中无法显示,但通过银染后可见为黑色轴突终末上午球状或环扣状膨大。突触的超微结构(电镜下)突触前膜突触前成分1f神经递质突触小泡神经调质突触后致密物突触后成分5r化学门控通道1突触后膜受体突触间隙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类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有突起的细胞,但不分树突和轴突功能:支持、营养、防御、修复和保护血一脑屏障的位置和结构在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由连续毛细血管皮、基膜神经胶质膜组成。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选择性允许营养

21、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环境稳定,保证神经元的正 常功能。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轴突、髓鞘和施万细胞(周围有髓神经纤维)或少突胶质细胞(中枢有髓神经纤维)功能:传导神经冲动,实质上是电流的传导郎飞结、结间体的概念郎飞结:一个施万细胞包裹一段轴突或长树突,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形成神经纤维的狭窄处,称 郎飞结。结间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各种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厂感觉神经末梢 yL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有被囊神经末梢 Y环层小体肌梭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腔运动神经末梢按功能(运动终极)第九章循环系统1、动脉管壁的一般结构,大、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

22、能关系动脉管壁的组成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 大动脉:将心脏间断的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2) 中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2、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特点分类连 续 毛 细 血 管结构(1 )管壁最薄、管径最细(平均直径为6-8呵);(2) 管壁主要由一层皮细胞和基膜组成;(3) 在横切面,细的毛细血管只由1个皮细胞围成,而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皮细胞围成;(4) 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周细功能特点 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 密连接。基板连续完整。细胞质含许多吞饮小泡。 分布在结缔组织、肌组织、肺 和中枢神经系统。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3

23、) 小动脉和微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能显著地调节组织局部血流量和血压。名称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别名弹性动脉肌性动脉肌性动脉膜皮皮细胞中有丰富的W-P小体皮下层较厚,结缔组织较薄极薄性弹膜发达,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无明显分界明显薄而明显无中膜主要为40-70层有较厚,主要由1040层环行平滑肌组 成39层环行平滑1-2层平滑肌孔弹性膜肌外膜薄与中膜的交界处有 明显外弹性膜薄,无外弹性膜较薄有孔毛细血管胞。接。 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 基板连续完整。 分布:胃肠粘膜、某些分泌腺 和肾血管球血窦(窦状毛细血管) 腔管较大 皮细胞常有窗孔 基膜厂部完整或缺如 不同器官的血窦差别很大:分布:

24、肝、脾、骨髓和一些分泌腺3、静脉管壁的结构域动脉相比的特点4、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传导系统2皮心膜皮下层心脏壁心膜下层心基膜1心外膜心脏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细胞1、起搏细胞2、移行细胞3、浦肯野纤维(束细胞)5、浦肯野纤维(束细胞)的分布、形态位于心室的心膜下层第十章免疫系统胸腺的结构皮质 胸腺上皮细胞胸腺细胞髓质血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构成:连续性毛细血管皮皮周围连续的基膜 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 胸腺上皮基膜连续胸腺上皮细胞突起功能:阻止血液的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透过,维持胸腺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淋巴结的结构f浅层皮质C皮质j副皮质区 皮质淋巴窦质

25、髓索髓窦淋巴细胞再循环周围淋巴管及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可经过淋巴管道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周游全身,然后通过穿越 弥散淋巴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或开放的血管末端(脾)等,返回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这种淋巴细 胞在血液循环和淋巴组织(器官)之间周而复始地迁移和交换的现象称淋巴细胞再循环。主要由记忆T细胞和记忆 B细胞参加大大增加了与抗原接触机会,扩大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效能。脾的结构红髓:由脾索和脾窦组成、边缘区和边缘窦组成白髓:相当于淋巴结的皮质,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脾小结)第十一章分泌系统1、甲状腺的结构、功能(甲状腺滤泡、滤泡旁细胞)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

26、分泌降钙素2、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由外向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3、垂体远侧部的结构和功能;腺垂体*远侧部中间部神经垂体结节部漏斗部L神经部腺垂体远侧部: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细胞、黄体生成素4、下丘脑弓状核的功能;5、垂体门脉系统 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 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部形成袢状的窦状毛细血管网,称初级毛细 血管网。 毛细血管网再于结节部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下行到远侧部再形

27、成窦状毛细血管网,次级毛 细血管网。 远侧部的毛细血管最后汇成集合静脉进入垂体周围的静脉窦。垂体门微静脉及两端毛细血管网构 成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初级毛细血管网 一垂体门微静脉结节部上端)(漏斗)(结节部)静脉窦*小静脉 一次级毛细血管网(远侧部)垂体门微静脉及两端毛细血管网构成垂体门脉系统6、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及与神经垂体的关系PPT11 P50、56第十二章皮肤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分为薄皮和厚皮表皮细胞分为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表破分为五层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上部外泌汗腺开口于汗孔第十三章消化管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r上皮(黏膜层

28、-固有层消化管壁黏膜下层黏膜肌层肌层外膜2、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1、壁细胞光镜下:位于体部较多、胞体大,呈圆锥形;细胞核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酸性强。电镜下:可见细胞小管、微绒毛、微管泡系统、线粒体、少量糙面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合成和分泌盐酸、分泌因子2、主细胞主要分布在腺底部a. 光镜下:细胞体呈柱状;细胞核圆形位于基底;胞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b. 电镜下:微绒毛短而少,基部含丰富的糙面质网和线粒体;胞质顶部有许多椭圆形的酶原颗粒和发达的 高尔基体。c.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婴儿期还能分泌凝乳酶3、

29、小肠与消化吸收有关的结构特点4、小肠黏膜由环形褶皱和绒毛构成上皮向固有层下陷形成肠腺上皮的组成:柱状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分泌细胞、帕特细胞(潘氏细胞)、干细胞1微绒毛、细胞衣(吸附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因子受体)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中央有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起始端为盲管,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主要输送乳糜微粒,促进脂肪吸收第十四章消化腺1、大唾液腺的腺泡和导管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其导管均开口于口腔一般结构特点(1 )外包被膜,分小叶,实质分腺泡和导管。2、胰腺胰腺的腺实质分为外分泌部、分泌部(胰岛)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分泌部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外分泌部结构特

30、点为浆液性腺细胞腺泡外无肌上皮细胞腺泡腔有泡心细胞导管无纹状管人胰岛主要有 A、BD、和PP等细胞种类3、肝小叶I中央静脉u肝板(肝索)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肝小叶中最重要的为肝细胞。肝细胞有三种不同功能面:血窦面、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山肝血窦i:皮细胞ii肝巨噬细胞W窦周隙位置:肝血窦皮与肝细胞之间干细胞的血窦面有许多微绒毛伸入窦周隙,使肝细胞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且皮通透性大。因此窦周隙是肝 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窦周隙有贮脂细胞 功能:能吸收、贮存维生素 A;产生细胞外基质和网状纤维V肝小管4、门管区的组成胆叶间胆管、胆叶间静脉、胆叶间动脉第十五章呼吸系统1、支气管树、肺

31、小叶的名词解释支气管由肺门入肺后,反复分支成树枝状,称支气管树每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称为一个肺小叶2、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 肺的导气部包括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具有传导气体功能,但无气体交换功能 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具有气体交换功能。3、肺导气部管壁结构的变化规律管径逐渐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明显。上皮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但逐渐变薄。杯状细胞、混 合腺和透明软骨都逐渐消失,而固有层外侧的平滑肌却相对增多。4、I、U型肺泡细胞的位置、光电镜结构和功能I型肺泡细胞:数量少,但覆盖肺泡表面积95%。光镜:细胞体扁

32、平,含核部分厚突向肺泡腔,无核部分薄,参与构成气-血屏障。电镜:相邻的I型肺泡细胞、或与H型肺泡细胞及刷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细胞器少,胞质有吞饮小泡, 含吞入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尘粒。功能:I型肺泡细胞无分裂能力,损伤后由H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H型肺泡细胞:位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数量多,但仅覆盖肺泡表面的5 %左右。光镜下:立方形或圆形,顶端突入肺泡腔。核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电镜下:细胞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富含线粒体、溶酶体和粗面质网,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核上方有较多的分泌颗粒,颗粒有平行排列的板层状嗜锇性板层小体,主要成分为磷脂(表面活性物质)。功能:H型肺泡细胞有分裂、

33、增殖和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的潜能5、气-血屏障肺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皮构成。第十六章泌尿系统肾肾小体肾小囊(皮质迷路、肾柱)近端小管近曲小管细段髓袢(髓放线、髓质)远端小管远直小管*肾小管1近直小管远曲小管(皮质迷路、肾柱)管y弓形集合管(皮质迷路)集合管1直集合管(髓放线、髓质)乳头管(肾乳头)1、肾单位的组成肾小体、肾小管2、肾小体的结构、滤过膜组成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血管球:分为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血管球是一种动脉性毛细血管网。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而短,血管球的血压比一般毛细血管高,有利于过滤

34、。特点:有孔型,无隔膜带负电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基膜可阻止血浆某些大分子物质通过 肾小囊: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覆盖一层裂孔膜)滤过膜(滤过屏障):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3、近曲小管由单层立方形或椎体形细胞组成、胞体较大、细胞分界不清、胞质呈强嗜酸性。上皮细胞面有紧密排列的刷状缘,细胞基部有纵纹。电镜下有大量密集而排列整齐的微绒毛、侧突、质膜 褶、杆状线粒体有利于原尿和蛋白质的重吸收 =4、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3、球旁复合体(juxtaglomerular complex )4、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5、( 1)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

35、r cell )6、主要分布在入球微动脉壁位于近肾小体血管极处。7、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特化成的上皮样细胞。8、 功能:分泌肾素(renin ),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2)致密斑(macula densa ) 远曲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特化形成一个椭圆形斑块,称致密斑。 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胞质染色浅,核椭圆形,位于细胞顶部 功能:是一种 Na+ 离子感受器,能敏锐地感受远曲小管滤液 Na+ 的浓度变化。当滤液 Na+ 浓度降低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促使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强远端小管储Na+排K+的作用。第十七章男性生殖系统完美笔记第

36、十八章女性生殖系统第十九章人体胚胎早期发生1、受精的概念、地点和意义概念:指精子穿入卵子,相互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地点:输卵管壶腹部意义:新个体生命的开端遗传与变异的统一性别的决定2、卵裂受精卵有丝分裂的过程称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称卵裂球3、胚泡的形成胚泡腔、细胞群、滋养层4、植入的概念、时间和正常部位概念:胚泡埋入子宫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时间:第5 6d开始,第11 12d完成正常部位:子宫底部或体部,最多见于子宫后壁5、蜕膜的概念、蜕膜的分部植入后子宫膜称蜕膜。分部:基蜕膜、包蜕膜、壁蜕膜6、三胚层主要的分化结果神经外胚层 神经系统丫神经管(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 r外胚层神经嵴、表皮外胚层皮肤及其附属器中胚层 在脊索两侧由向外依次分化为轴旁中胚层、间质中胚层、侧中胚层胚层原始消化管7、胎膜的组成、一般结构和作用概念:受精卵分裂分化所形成的胚体以外的附属结构统称胎膜组成:微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8、胎盘的一般结构和功能9、胎盘膜(胎盘屏障)早期组成: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绒毛薄层结缔组织绒毛毛细血管的基膜及皮妊娠后期:合体滋养层毛细血管皮两者之间的基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