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358301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建模_探讨价值转形与总量相等二命题(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资本论的建模探讨价值转形及总量相等二命题梅山佳若该文章有幸被您引用,请注明出处第一节 马克思的模型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一个观点: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商品的总价值等于总价格。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一下马克思的思路:在一个只有种商品的世界里,假设在产量向量是时(其中表示第个商品的产量),市场所产生的价格向量恰好符合“每一件商品都是等价交换的”这一原则(其中表示第个商品的市场价格)。故既表示第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也是第种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即价值,严格地说是价值的货币度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厂的资本家所得利润率均不相同。于是,造成了资本在各厂间的迁徙,也改变了各产品的交易量,从而形成了新的

2、产量向量,与之相应的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向量变成。在这个“新世界”下,各厂资本家都获得了相同的利润率。如果资本从一个产业撤离,那么该产业的产品产量会下降,从而价格会上升。如果资本注入一个产业,那么该产业的产品产量会上升,从而价格会下降。因此,资本的迁徙造成了单个产品实际价格与应该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度量的价值)相偏离的情况。虽然资本在产业间的移动造成了商品价格的变动,但一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必然伴随另一些商品价格的下降。因此,马克思想当然地认为有下式成立:用线性代数的写法,可表达为:即上式的含义是:用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旧世界”下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得到的“新世界”下产品

3、所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即总价值的货币表现)应该等于“新世界”下产品的实际总价格。简言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总价值=总价格”。我更倾向于称其为“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注意,马克思的行为是对“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这一论断的证明。他证明或自认为证明出了该结论。稍后我们会指出他的证明是有严重逻辑错误的。但目前先绕开这些,来看看我所提出的新模型。第二节 我构建的第一个模型(Model 1)如果要找个式子来概括这个模型,那就是上式。但该式与介绍马克思模型时给出的式子很像。显然,我应该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先由市场自己形成商品的交易量向量及价格向量。接着,我们对商品价格进行思考,我的问题是:

4、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平吗?回答是:不见得公平。市场价格只反应供求(以及背后的物品占有关系),根本不会考虑公平与否。比如,我若控制着淡水资源,我会生产瓶装水卖钱。你有本事不喝水?想喝就只能付钱给我。学过西经的朋友应该清楚:原则上,消费者是无法替厂商定价的,他们只能在既定价格下选择自己的购买量。基数效用论中有:其中为单位货币留于自用的效用,是商品的边际效用,它是产品消费量的减函数,为商品价格。无论瓶装水价格定得有多高,消费者总能通过各自消费量的调整,使水的边际效用等于。如果我控制着水资源,我不会在乎卖出去的量有多少,反正我把水价定得高高的总没有错,消费者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他们顶多只能选择少买一点。那

5、么,各位,这种由市场形成的瓶装水价格就显然不公平了。这边生产大型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劳动得那么辛苦,可能到头来还没有另一边的我赚的钱多。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出:市场形成的各产品的价格比例“”不见得合理。现在,我们引入一个“公平评价盒”。我们把这个盒子当成“黑箱”,不去讨论它作出评价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但我们假定它作出的评价是完全公正合理的。商品1的市场价格是,商品的市场价格是,那么按照市场价计算,商品1究竟值多少个商品呢?很简单,是个。但我们说过,市场形成的产品价格比“”不见得合理,所以商品1究竟值多少个商品还没有定论,不见得是合理答案。究竟值多少才合理呢?我们将这个问题交给“公平评价盒”回答。假设它

6、给出的公正答案是,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商品1值个商品才是合理的。同理,我们可以让“公平评价盒”判断出:商品2值个商品,商品3值个商品,商品值个商品,商品值个商品(因为没有比更公正的答案了)。于是,我们就产生了用实物货币商品度量的各商品公平的价格比例“”,我们称其为“实物公平价格比”,因为它不仅反应了商品的实物价格,而且由于有“公平评价盒”的参与,所以该结果是公平的。这只是“实物公平价格比”的确定,接下来要确定各商品所应该具有的货币价格水平(即各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假定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的向量为,且假定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即商品的(用货币度量的)价值量,为,那么依据“实物公平价格比”可推出任意商品

7、的价值水平(严格的说,只是价值的货币度量):对于商品,有很明显,是关于与的函数,且有于是,市场上所有商品所应该具有的总价格是多少呢?显然是:在直觉上,我们认为人们生产的产品的实际总价格应等于这些产品所应该具有的总价格。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下式成立:请注意,马克思一心想证明这个结论,但我们并没有证明它的打算,而是命令它必须成立。这就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一样,你怎么证明?根本不用证明,它是公理。此处也类似,我们命令上式必须成立,以符合我们的直觉。这是该模型与马克思模型的最大不同。由于,且,已经由“公平评价盒”确定好了,也已经由市场确定好了,即是已经定死了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调节的大小来改

8、变的大小。的大小应该调节到使与相等的水平。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直觉。故必有: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个模型:(1)先让“公平评价盒”确定(2)令(3)调节到的水平,以使得与永远相等这就是Model 1的主要容。这个模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当然,由于有,所以归根结底是关于价格向量,产量向量及向量的函数,记为。拿来看,每个商品所应该具有的价格,即货币度量的商品价值量,都受两个部分的影响。第一个部分,由“公平评价盒”决定,第二个部分,交给等式去确定。这样形成的“公正货币价格向量”既能保住我们的直觉“”,也同时留给“公平评价盒”充分的决定权,以决定,之间的比例。你看,我们不是有“”这个结论吗?这不就是“公

9、平评价盒”所决定的吗?第三节 马克思模型与Model 1的比较马克思模型实际上经不起逻辑的检验,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产品1和2,它们各自的需求曲线为:,其中,均大于0。,为商品1、2的市场价格。,为商品1、2的交易量。先假设在交易量,之下,产生的市场价格与都恰好等于各自商品所应该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度量的价值量)与。因此有,但此时,生产两产品的资本家们却有着不同的利润率。假设产品1的利润率低,产品2的利润率高。那么资本就会从生产产品1的部门转移到生产产品2的部门中去。假设每转移1元钱资本,就使得商品1的交易量减少0.2个单位,并使得商品2的交易量增加0.1个单位。且假设转

10、移10000元资本时终于可以使。现在要你求解此时市场上商品1的交易量、价格以及商品2的交易量、价格。求解过程是这样的:商品1的交易量商品2的交易量由两商品各自的需求曲线可知:商品1的市场价商品2的市场价故目前市场上所有产品的实际总价格为:按马克思的思维,这些产品所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即以货币衡量的产品总价值应为:现在你告诉我,必然有成立吗?或者换一种问法:必然有成立吗?很显然,不会必然成立。除非系数和经过精心选择,否则肯定不会相等。实际上,需求曲线中和的水平完全取决于消费者,这可不是马克思能确定的。故,我们无法在马克思模型的框架下得出“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这一结论。马克思自以为证明出了

11、该结论,但实际上他错了。而Model 1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将该结论视为自始成立的“公理”,而不是一个需要证明的结论。为此,我们精心打造出每一个,由前文可知,它实际上是关于向量,的函数,记为。一旦市场价格向量及交易量向量改变,由货币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会跟着变,从而始终使“”成立。在价格向量,交易量向量的世界里,其中,故有:成立。假设此时能够允许资本自由出入的行业间仍有不同的利润率,那么资本会进行流动,从而产生新的价格向量,以及新的交易量向量。此时商品所应该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值量应该跟着变,变成:,其中。故此时也有:每时每刻都有“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这一结论。虽然在前后

12、两种状态的转换中,每种商品用货币衡量的价值量都发生了改变,即与并不必然相等,与并不必然相等,但是,它们的比例是相等的,即该式表明,在前后两种状态的转换中,“实物公平价格比”没有改变过。对比来看,Model 1显然比马克思模型优秀。第四节 对Model 1公理的深入讨论Model 1中将“商品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商品实际总价格”这一结论当作类似于公理一样不容置疑的论断。上文中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该命题符合我们的直觉。那么我想接着问一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直觉?当我们试图回答为什么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时,会发现该问题根本无法回答。我们只能将之归功于经验。但当我们开始思考为何会有“总价值=总价格”

13、这一直觉时,我们发现该问题其实是可以回答出来的。有更深层的直觉可以去“支撑”这个结论。这些更深层的直觉是什么呢?直觉1:从总体上,人类所贡献的价值量总额与他们的收入总额相衬直觉2:总体上看,人类花出的收入总额应恰等于商品实际总价格直觉3:总体上,人类贡献出的价值量总额恰好会被商品总价值所补偿如果上述三个直觉成立,则“总价值=总价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商品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商品实际总价格”这一结论,就必定会成立。但问题是,以上三个直觉真的合理么?这个问题仍是可以回答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模型。第五节 构造的第二个模型(Model 2)为表示对资本论的尊重,这里保留它的一

14、个基本观点:公理1:商品价值量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如果两件商品都有价值量,那么价值量的反比才是它们真正公平的交换比例。实际上公理1对“公平评价盒”的工作机理施加了基本的限制。如果一件商品没有凝结任何劳动,那么它的价值量就为0,故它应该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衡量的价值量,也应为0。公平的说,它换不来任何其他(有价值量)的商品。公理1指出“公平评价盒”对“实物公平价格比”的确定实际上是对两商品所含无差别劳动量的比较。看来马克思给出了“公平评价盒”的基本运作机理。至于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如何转换,我们完全交给“公平评价盒”来处理,此处仍将其作为“黑箱”。公理1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观点本身无关对错,只

15、能说赞同或不赞同。但是考虑到这是在为资本论建模,所以我们且将其作为公理,这只不过是想表明该论断无法证明罢了。比如我控制了淡水资源,靠它卖钱。马克思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就算消费者买水时感觉买得再值,马克思都坚持认为我不该收钱。这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我不该收钱”本身不代表“我实际上收不到钱”。市场的存在本身就使马克思很无奈。存在的不见得是合理的。“不合理”是他的判断,存在却依旧是存在。但你不能因为存在本身而去否定马克思的判断。判断仅是判断,无关对错,你只能说赞同抑或不赞同。看过Model 1以及第三节的解释后大家应该很清楚:“公平评价盒”给出的仅仅只是个评价,它对实际市场的运行结果是不会有任何影

16、响的。价值决定价格只是马克思毫无意义的幻想。比如“公平评价盒”认为商品2值k2个商品n,但实际上按市场价格计算,它却值P2/Pn个商品n。这一点千万要注意,公正评价体系的评价本身不能代表市场的实际结果。价值决定价格的论述是资本论必须要抛弃的部分。价值规律本身就是个错误。有人说你不是在Model 1中保住了“总价值=总价格”的命题吗?那至少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在宏观上是成立的。马克思可能也持这种观点。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总价值=总价格”真的能表示价值决定价格吗?你们忘了对m的调整影响的是谁的大小?还是忘记马克思模型吧!在Model 1中我们是让总价值去适应总价格,而不是反过来!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保

17、住“人类贡献的总劳动量等于商品中凝结的总劳动量”这个直觉罢了,我们早就不指望通过“总价值=总价格”这个公式来证明价值决定论了。我们认为价格自会由市场来决定,价值决定价格的论断即使在宏观意义上都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了。关于公理1的讨论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搭建Model 2的框架。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式子来概括产品的生产过程:其中向量及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的为阶矩阵,它是物质消耗系数矩阵;是活劳动消耗向量(以货币单位计量),为工人工资与资本家利润之和的向量,两者都是维行向量。其中表示要生产1单位第种商品需要多少单位的第种商品。其中表示第种商品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表示第种商品中工人的工资与资本家利

18、润之和。给出的两个等式反应了价值加总和成本加总的原理,我们将其总结为如下两个公理:公理2(成本加总公理):在一般状态下,价格向量必满足下式:公理3(价值加总公理):在一般状况下,价值向量必满足下式:之所以称其为“公理”,我想是因为它们不用证明,自始成立。在上一节中我们提出了三个值得思考的直觉。我们对直觉1不加质疑,我们只想得出该直觉的公式表达。假定市场上的商品交易量向量为,那么在公理1与公理2所概括的世界里,所有人当期的总收入是多少呢?很显然,应该是:以此类推,当期所有人贡献出的价值总量是多少呢?答案是:依据上节提出的第1个直觉,明显有下式成立:我们不对第1个直觉提出质疑。相反,我们会把它打造

19、成公理:公理4(付出与回报相等公理):一般均衡状态下,(每一期)人类贡献出的价值总量与得到的实际收入总量相符,即有上式写成文字等式就是:人类劳动贡献出的价值总量(用货币度量)= 工人工资总额 + 资本家利润总额现在我们提出假设:假设1:所有资本家均不参加与产品相关的任何劳动,仅凭借资本获取收益那么依据上式很自然就能得出:推论1:资本家集团在剥削工人集团假设1将所有资本家都等同于借贷资本家和纯粹靠自然资源或其他资本品收钱的资本家,这本身只是为了简化分析。实际上产业资本家还是会干实事的。有人甚至更为极端,他们不仅反对假设1,而且还认为工人工资与他们的劳动相符,剩余收入部分完全源于产业资本家的勤奋劳

20、动。就算他说的对,那我们只要将产业资本家也算成一种广义的工人,且只将借贷资本家和靠自然资源或其他资本品收钱的资本家当成资本家,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资本家集团剥削工人集团的结论。只要不劳而获存在,剥削就始终存在。至少马克思认为不劳而获就是剥削,这是他的判断。关于公理4的讨论就到此为止。接下来,为符合实际,我们把种商品划分为两类:消费性商品与生产性商品。生产性商品包括生产用的机器、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等等。我们假定生产性商品只用于生产,一个生产性商品不是用于生产其它生产性商品就是用于生产消费性商品,它不能被“消费”。而消费性商品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个人需求,我们不要求消费性商品就铁定不能用于生产其它产品

21、,但我们假定任何一种消费性商品大部分都被用于个人消费,而非生产。这种划分过于简单,但我们不需要太过复杂的划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好。假设种商品中,有种是消费性商品,有种是生产性商品(),且在书写形式上:这两个向量里的前个元素分别代表消费性商品对应的价值与价格,即在商品序号的编排上,我们将种消费品放在前面。现在我们来看上一节提出的直觉2:“总体上,人类花出的收入总额应恰等于商品实际总价格”。由公理4可知,每一期人们的实际总收入为:按直觉2的意思,它应该与商品实际总价格相等。这正确吗?明显不正确。实际总收入理应全部花在消费品上,否则不就成了扩大再生产了吗?一般均衡之下是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正确的情况

22、如下:公理5: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每一期)人类的总收入应恰好能够等于他们的消费总额,即上述等式的右边是扣除掉用于生产的消费品后真正留给别人消费的消费品的实际总价格。它是消费品净产量的实际总价格。同理,直觉3也是错误的,正确的情况应该是:公理6: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每一期)人类劳动所贡献出的价值量总额恰好会被(当期的)消费品总价值所补偿,即上述等式右边是扣减掉用于生产的消费品后真正留给别人消费的消费品的总价值,它是消费品净产量的总价值(严格的说只是用货币度量的总价值)。另外,还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公理:公理7: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当期)所有行业对消耗的生产性产品的购买支出就是生产性产品的总售价,即对

23、单个生产性商品也有类似规律:公理8: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当期)生产性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性产品的价值总量,即对单个生产性商品也有类似规律:公理7与公理8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罢了。实际上,由公理7与公理2可以证明出公理5,由公理8与公理3可以证明出公理6。所以,这里严格来说应该将公理5和6称为定理。但考虑到其容是如此的浅显,以至于不需要证明就可以理解,所以姑且称为“公理”。这种做法是不严格的。由公理4、5、6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定理1:消费品净产量的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即前面也说了,直觉2与直觉3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无法得出“商品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商品实际总价格”。因

24、此有:定理2:在公理1到公理8所搭建的框架,商品总价格等于总价值的结论,即的结论,是不会必然成立的。该定理的严格证明如下:假设消费品的生产要用到劳动力、原材料、机器。而机器的生产要用到劳动力及原材料。原材料本身是自然资源,它被某人占有,并在市场上交易。整个世界的产品就只有消费品、原材料、机器。在第五节开头就总结了我的一个基本观点:价格自会由市场来决定。现在通过观察市场,我们知道了消费品的总价格为,机器的总价格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的总价格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的总价格为(由于用量不同,故总价格自然不同),生产的厂里,工人工资与资本家利润之和为,生产的厂里,工人工资及资本家利润之和为,占有原材料的资

25、本家的总收入。那么现在来求解消费品的总价值,机器的总价值,生产的工人的活劳动总价值及生产的工人的活劳动总价值。当然,这里原材料的价值就不用求了,依据公理1,它铁定为0。先列等式:依据公理2,有:(1)(2)(3)依据公理3,有:(4)(5)依据公理4,有:(6)依据公理5,有:(7)依据公理6,有:(8)另外,上述式子也没有违反公理7和公理8。那么,通过上述式子可以解出、么?不行,上述方程组有无数解。这才是正常情况!在无数个解中究竟哪一个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可以交给“公平评价盒”来判断。但当我们在方程组中加上“商品总价格等于总价值”这个条件时,即我们会发现整个方程组居然有解了,可以顺利解出、。

26、可见,“商品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是一个外来条件,否则单靠原来的那几个方程就应该能解出所有未知量。反过来说,在原有环境下,我们无法证明该结论必然成立。证明结束。接下来和Model 1类似,我们想讲一下在Model 2之下,商品所应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度量的价值量,以及工人应该拿到的收入,即用货币度量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的确定方法。大家注意,由于Model 2比Model 1复杂,所以要确定的价值量不止是各商品的,还包括工人活劳动所创造的量。虽然复杂,其理相同。确定方法只有一句话:大部分工作交给“公平评价盒”去办,但要让它遵守公理1到公理8,即它不能违反这8个公理。这就像Model 1中,我们要求

27、“公平评价盒”的评价结果必须与“总价值=总价格”相协调一样。这样得到的(用货币度量的)价值量既能表现得公平,也能确保那8个公理的成立,以保住我们的直觉。这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总之,Model 2框架的搭建到此结束。第六节 对模型的总结Model 2比Model 1更为复杂,其中提及的公理大部分无需证明,那些公理是我们的基本态度,我们并没有证明它们的打算,而是命令它们自始成立。“公平评价盒”的运作必须是在这些公理的管辖下进行的。Model 2否决了“总价值=总价格”的成立,但退一步,保住了“净消费品总价值与总价格相等”的直觉。Model 2(以及Model 1)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认为它是个

28、极度失败的观点,Model 2(以及Model 1)相信价格自会由市场决定。但同时,Model 2仍然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精髓,这由公理1可以看出。而且Model 2也保住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论。Model 2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Model 1不过是个过渡性的说明。我相信Model 2继承了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剔除了它的逻辑漏洞。我相信Model 2才是资本论真正的进化方向。全文结束,写于20XX5月2日资本论建模续篇在对资本论的建模探讨价值转形及总量相等二命题中,建立起的Model 1与Model 2都依赖于“公平评价盒”这种东西。虽然我们在Model 2中对“公平评价盒”作出了进一步的

29、解释,但很大程度上我们仍将其当成黑箱。而在下文中,我想进一步揭示“公平评价盒”的工作原理。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零一个“公平评价盒”,你可以不赞同我接下来的观点。这只是一种尝试,其目的是复活价值规律并融合西经理论。首先,我们提出重要的两分法:把所有商品(不包含劳动力)分成两类:第一类商品:人们购买该商品主要是冲着非劳动因素的面子,比如沙漠中的水资源可以卖高价、中东的石油也可以卖高价,但我们不能说这些东西的高价主要归功于它们所含的劳动量。第二类商品:正常商品,我们认为人们对这类商品的使用,主要是在使用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商品属于第二类商品,而非第一类商品。对于第二类商品,从中随意选

30、择两个,比如商品1与商品2(假定都是消费性商品),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所对应的边际效用与应归功于劳动。所以我们将视作是市场对于两商品价值量之比的评价。如果这两个商品是生产性商品,而非消费性商品,那我们可以将两商品的边际产量之比当作是市场对于两商品价值量之比的评价(注意,商品中不含劳动力)。一般均衡时必有:消费性商品:你的我的他的生产性商品:你的厂的我的厂的他的厂的即,你的我的他的简记为:因此,一般均衡时两商品的价值比就等于两者的市场价格比。现在再来考察第一类商品。若商品1属于第一类商品中的消费品,商品2属于第二类商品中的消费品,那么,我们不能将归功于生产产品1所付出的直接与间接的劳动,只能认为产品

31、2有此属性。故均衡时有:同样,若商品1属于第一类商品中的生产性商品,商品2属于第二类商品中的生产性商品,那么,我们只能将归功于商品所含的劳动,但对则不能有此处理方式。故均衡时有:总之,。若商品1与商品2都是第一类商品,那与同样也不见得相等。总之,若两商品中存在第一类商品,则我们不能由均衡时两商品的价格比来判定。那么如何确定呢?这应该交给“公平评价盒”来处理,我们继续将其视为黑箱。以上在处理第二类商品时,只是提到两商品都是生产性商品或都是消费性商品时,我们可以用两商品的市场价格比来推测的水平。那么,若两商品一个是生产性商品,一个是消费性商品,我们应该如何确定的水平呢?此处仍然认为两商品一般均衡时

32、的价格比可以反应的水平。综上,我们提出以下两个原则来规“公平评价盒”的具体操作:原则一:若两商品均是第二类商品,则可用一般均衡时两商品的价格比来确定的水平。原则二:若两商品中存在第一类商品,则一般均衡时的市场价格比就不见得能反应价值比了。在Model 2中我们仍将“公平评价盒”作为黑箱处理,此处,我们提出了这两个原则用以进一步规“公平评价盒”的运作机制。接着,我们来看如何在Model 2的框架下确定价值向量的值:我们假定第种商品恰好是第二类商品。我们用第种商品作为实物货币来度量这种商品的“实物公平价格”。令形成的“实物公平价格向量”为:其中自然是指第种商品公平来说值个商品。显然有原则上,即的值

33、,应该由“公平评价盒”判定,但我们已经给出了上面两个原则来描述“公平评价盒”的部分评判程序。所以,我们知道,若商品也是第二类商品,那么“公平评价盒”应该用一般均衡时市场上观测到的商品与商品的价格比来确定的量,故:若商品是第一类商品,那么,的取值仍让“公平评价盒”来处理,只是,对这一块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做说明,仍将其当作黑箱。于是,向量便产生了。若我们假设第个商品的价值,那么,价值向量便可写为:还记得Model 2中的定理1么?等式左边可以由市场观测数据直接确定,等式右边当中的产量向量也是市场已经确定好的。现在我们只需要将替换成,那么,等式就变为:与Model 1的原理相似,这里的一定要取能够使

34、上式成立的值。如此一来,才能够维护我们的直觉。总之,通过上式就可以解出的具体数值。又因“公平评价盒”已经确定了向量,故我们可以轻松推出价值向量的具体数值:即我们可以推出的具体数值。之后,还差一步,就是活劳动所创价值向量的确定。还记得Model 2中的公理3价值加总公理么?故有:其中,与都是已知量,故可通过上式推算出的具体数值。至此,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和其他所有商品的价值全部都确定下来了。主要步骤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以上的容。有人会说,你令(假设商品也是第二类商品中的消费品),众所周知,消费者是没有能力参与价格制定的,他们只有在厂家制定好的价格比之下调整自己的购买量与,使自身的去符合的

35、值,换句话说,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用心中的去适应的值,而不是反过来,由去决定呢?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没有考虑厂家为何会制定与的价格,而仅将其当作既定值来处理。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也要考虑清货的问题。假设商品的总产量为,商品的总产量为,那么,虽然对每个人仍然有:但厂家必须将与调整到这样的水平:所有人的之和,所有人的之和简记为:可见,如果考虑厂商清货的情况,形势就会发生逆转,我们可以说是在决定着的水平,即在决定的水平。现在,我要反省自己曾说过的话。在介绍Model 2时,我曾说过这样的话:看过Model 1以及第三节的解释后大家应该很清楚:“公平评价盒”给出的仅仅只是个评价,它对实际市场的运行结果是不会有

36、任何影响的。价值决定价格只是马克思毫无意义的幻想。比如“公平评价盒”认为商品2值k2个商品n,但实际上按市场价格计算,它却值P2/Pn个商品n。这一点千万要注意,公正评价体系的评价本身不能代表市场的实际结果。价值决定价格的论述是资本论必须要抛弃的部分。价值规律本身就是个错误。有人说你不是在Model 1中保住了“总价值=总价格”的命题吗?那至少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在宏观上是成立的。马克思可能也持这种观点。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总价值=总价格”真的能表示价值决定价格吗?你们忘了对m的调整影响的是谁的大小?还是忘记马克思模型吧!在Model 1中我们是让总价值去适应总价格,而不是反过来!这样做只不过是

37、为了保住“人类贡献的总劳动量等于商品中凝结的总劳动量”这个直觉罢了,我们早就不指望通过“总价值=总价格”这个公式来证明价值决定论了。我们认为价格自会由市场来决定,价值决定价格的论断即使在宏观意义上都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了。看来,现在应该收回这段话了。经过上面的讨论,我现在宣布:对于第二类商品,价格比围绕价值比上下波动的结论还是可以成立的。我们通过将挂靠到或上,从而借助西经理论的帮助部分复活了价值规律。同时,Model 2本身的性质确保了“净消费品总价格等于总价值”的命题,也顺利推出了资本家集团剥削工人集团的结论。“Model 2 + 原则一、原则二”的体系是我将马经与西经融合的一种尝试。它体现了我对马经的理解。写于20XX5月21日24 / 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