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5828503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6.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资源描述:

《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系统施工实用工艺及施工流程(1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弱电施工工艺与流程目 录667771.2.3.支、吊架安装要求899101010111114151919191919202.2.1.工艺流程:202024252626262626272727283.2.4.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2838393939393940404043434444444444454545474748484849494949496.2.3.前端机房设备安装:546.2.4.传输局部安装:576.2.5.分配网局部安装:5959606.2.8.系统验收:616161636363646465656568697172727474747575757576797981818182

2、9.1.3.作业条件:828282828284848586868687878888889090929292929393939394959696969797979797989910010010013.1.2.设备场地、环境要求10010110210210310310513.3.3.语音设备与电缆、标签类10610710913.3.6.光缆在传输设备、尾纤在ODF类111113115118119120弱电施工工艺1. 综合管路系统管槽线缆施工是整体施工的根底。它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本文主要是针对线管施工和桥架安装两个方面论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 1.1. 线管施工的技术重

3、点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局部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与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1)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2) 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3) 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4) 线 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5) 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严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

4、度适宜。6) 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7) 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展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展。8) 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9)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与地面工程完毕后进展,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去除干净。10)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与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与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11) 过路盒安装应结实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12)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13) 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扣压式管连接;管路敷设应结实通畅,不做拦

5、腰管或拌脚管;14) 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1.2. 桥架安装的重点1.2.1. 材料选择1) 首先桥架采用优质钢板加工成型的全封闭高强度矩形钢管,外表通过镀锌处理,大幅度地提高了抗腐蚀能力。桥架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2) 分线盒和插座盒:敷线平面中,用作导线的转弯、相接。交叉是敷线的十字路回,可作不同管形的变换和一定X围的高度调整。双桥架线路的分线盒内部设有隔离板,以保证强、弱电之间的隔离和屏蔽。敷线平面中出现强弱电交接十分复杂时,桥架在水平位置采用加深分线盒,将水平方向的桥架交叉进展,极大地方便了各种线路走向。3) 专用出线口:用于

6、导线的引出,可根据需要用作电源、视频插座或计算机终端出口。距分线盒230mm设置第一个出线口,出线口之间标准间距为600mm。如果为双桥架,两桥架邻近出线口中心距为1400mm。4) 连接支撑附件:连通器用于直通连接;圆管接头用于分线盒中圆管连接;变径接头用于桥架与圆管的连接;终端用于桥架终端封头;支架与调整螺栓用于桥架支撑与高度调整,其调整螺栓长度视施工条件而定,高度调整一般为3050mm;S型加深专用接头用于纵横交叉或过梁处;平式弯通用于桥架的转角处;立式弯通用于桥架的上下连接口;其他桥架专用胶水,用于桥架与桥架,桥架与分线盒连接处,防止灰浆进入。1.2.2. 实际敷设的工序和技术要求1)

7、 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与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2) 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3) 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准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与结实可靠。4) 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5) 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如果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点时,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6)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桥架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展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与施工验收规X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与支架的具体位置,用铅笔分别标注。一般支架间距为10- 15m。7) 桥架敷设:

8、根据标准位置放置分线盒和支架,然后放置桥架和出线口,同时根据需要加各种配件,朝上的桥架不必立得太长,否如此易被砸断。连接完毕后,调整支架和塑料盖,使出线口到适当高度。达到位置正确,固定结实,走向合理。桥架水平或垂直敷设局部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为防止灰浆进入,各连接处周边抹专用胶,各分线盒、出线口盒盖拧紧,并用铁丝绑扎,未端加塑料封堵。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与时处理。8) 跨接地线焊接:依据施工规X,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结实。9) 槽内配线:首先清扫桥架,可先将带线穿插至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

9、复屡次可将桥架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桥架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放线前应先检查管与桥架连接处的护日是否齐全。1.2.3. 支、吊架安装要求要求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结实,保证横平竖直;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与丁字接头的三端500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扁钢25mm*25mm*3mm。1.2.4. 桥架安装要求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桥架接口应平整,接缝处严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

10、出线口的位置准确;桥架的所有非导电部份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桥架安装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的有关部门规定;1.2.5. 桥架内配线要求桥架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与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桥架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明确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与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别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

11、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X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X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槽内缆线应顺

12、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桥架、在缆线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以防线缆下坠;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展绑扎。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与其他信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在竖井内采用明配、桥架、金属桥架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1.2.6. 其他技术要点桥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桥架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桥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

13、超过3mm;桥架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结实桥架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桥架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桥架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桥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1.3. 线缆敷设1.3.1. 穿线技术要求1) 线缆安装前要严格进展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下面罗列的是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几个管槽质量问题:2) 管槽规格小。3) 接口处有毛刺。4) 埋地安装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5) 所有的钢

14、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 6) 余长: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 7)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桥架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 8)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 9)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防止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桥架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 10) 桥架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桥架开口朝侧面

15、,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11) 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线,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电缆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 12) 穿线完成后,所有的电缆应全面进展通断测试。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嘀嘀声,就OK,每根电缆的芯都要测。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1.3.2. 线缆敷

16、设检查1) 检查穿线报告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 2) 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3) 检查完成后,交监理审核、报验收。1.3.3. 线缆绑扎规X插头附近的电缆线应按序进展绑扎,不得使电缆线互相缠绕,按图1.3.1-1所示扎好 扎带,每列电缆的扎带上下应一样,电缆能保持顺直,与地面垂直。扎带在使用时,应视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规格的扎带,尽量防止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扎带连接后并扎,以免绑扎后强度降低,扎带扎好后应将多余局部齐根平滑剪齐,在接头处不得带有尖刺,如图1.3.1-2所示。电缆绑成束时扎带间距应为电缆束直径的34 倍,如图1.3.1-3所示。绑扎成束的

17、电缆转弯时扎带应扎在如下列图的位置以防止在电缆转弯处应力过大造成的内芯断芯的故障。见图1.3.1-4。架内电缆的布放要求如图1.3.1-5:1.3.4. 施工中的难点(1) 埋地暗装钢管、桥架穿线 电缆管路采用埋地安装管槽的情况,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问题,穿线前应全面试穿,否如此必将被长时间的穿线过程拖跨。(2) 吊顶内桥架钢管、桥架穿线 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3) 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

18、,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防止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防止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1.3.5. 线缆敷设图集(1) 预埋管线布线所谓预埋管线布线就是将金属管或阻燃高强度PVC管直接预埋在混凝土楼板或墙体中,并由电信间向各信息插座辐射,如图1.3.5-1

19、所示。(2) 地面金属线槽方式布线 所谓地面金属线槽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安装在现浇楼板或地面垫层中,每隔48m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点出口的出线盒。这种方式就是将电信间出来的缆线沿地面金属线槽布放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引出支管到墙上的信息插座,如图1.3.5-2所示。(3) 格形楼板线槽与沟槽相结合布线3所示。 (4) 吊顶内布线吊顶内布线是指先走吊顶线槽、管道,再走墙体内暗管的布线方式,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较复杂的场所,如图1.3.5-4所示。图1.3.5-4吊顶线槽、管道与墙内暗管结合布线(5) 天花板内布线 采用天花板内敷设缆线时,宜用金属管

20、道或硬质阻燃PVC管予以保护。如图1.3.5-5所示,是在天花板内设置集合点(转接点)的分区布线方式。(6) 网络地板布线网络地板是基于架空地板方式开展起来的大面积、开放性地板,布线方式如图:1.3.5-6。 网络地板布线(7) 墙面布线 由管道或线槽、缆线交叉穿行的接线盒、电源和出线盒与其配件组成墙面布线系统,如图:1.3.5-7所示。2. 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2.1. 施工准备2.1.1. 材料1) 收费管理设备:电脑收费管理软件、打印机、不连续电源等。 2) 出入口设备:读卡机、出票机、满位指示设备、自动闸门机、感应线圈等。 3) 传输局部:分线箱、电线电缆等。 4) 上述设备材料应

21、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与使用说明书等。并经国家 3C认证,具有 3C认证标识。如果是进口产品,如此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证明。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展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5)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6)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2.1.2. 机具设备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3) 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 2.1.3. 作业条件1) 收费亭土建工程

22、应内部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 系统的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2.2. 施工工艺2.2.1. 工艺流程:2.2.2. 施工方法1) 管路预埋 请参照管路与线缆敷设要求进展。2) 感应线圈安装 (a) 环形线圈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安装前应检查预埋线圈的规格、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线圈不应与车道垫层内的金属物体接触,距离环形线圈水平 0.5mX围内、垂直向下 0.1m内不应有其他金属物体或任何其他的电气线缆。 (c) 两组检测线圈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特殊规定,两相邻线圈的间距宜大于 1m。(

23、d) 感应线圈的安装可采用木楔固定,线圈安装完毕后,需二次混凝土浇注,可分为3中安装方式为别如下。 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 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 米至1 米,如图2.1.4-1矩形安装感应线圈安装图。矩形安装感应线圈安装图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倾斜45安装感应线圈安装图“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

24、门。“8字形安装感应线圈安装图(e) 感应线圈采用开槽固定法安装如图2.1.4-5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所示。 2.1.4-5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f) 环形线圈施工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要求环形线圈至检测设备的连线应保持连续,中间不应有接头。 3) 出、入口设备安装 (a) 对于采用红外光电式车辆出入检测的系统: (b) 检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展。 (c) 0.1m,安装高度一般为0.7 m0.02m。 (d) 收、发装置应相互对准且光轴上不应有固定的障碍物,接收装置应防止被阳光或强烈灯光直射。 (e)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与闸门机等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施工中应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

25、作,保证设备根底、地脚螺栓、电气管路的规格、出口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f)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与闸门机等设备的根底与设备一般使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进展固定,设备的安装应保证固定结实可靠、平直,如图2.1.4-4 出入口设备安装所示。 2.1.4-4 出入口设备安装图4) 车库指示设备安装 (a) 在车库入口处可安装满位指示灯,在土建施工时应预留电气管路。 (b) 落地式满位指示灯可应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 (c) 壁装式满位指示灯安装高度宜大于 2.2m。 5) 收费管理设备安装 (a) 设备在安装前进展检验,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与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

26、件齐全。 (b) 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连续电源、打印机、POS机等设备。 (c) 设备安装应严密、结实,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d) 压线连接正确无误且结实、可靠。 2.3. 成品保护1) 设备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设备。 2) 收费亭内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妥善保管钥匙,以防设备丢失、损坏。 3) 对系统的读卡机、闸门机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其损坏。 2.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质量问题:接线错误。防治措施:计算机、系统主机、环形线圈、闸门机等设备的接线应严格按照图纸进展。 2) 质量问题:环形线圈检测不正常。防治措施: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环

27、形线圈与金属物体或电气线路保持必要的距离。3. 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3.1. 施工准备3.1.1. 材料1) 钢管、接线盒、桥架、通讯与控制线缆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应附有材质检验报告、合格证等。 2) 现场控制器。 3) 温度、湿度、压力、压差等各类传感器。 4) 电动阀、电磁阀等执行器。 5) 网络控制器、计算机、不连续电源、打印机等。 6) 控制台、控制器箱等。 3.1.2. 机具设备1) 施工机具:电钻、手提砂轮、电焊机、电锤。 2) 测量器具:水平尺、钢卷尺、钢直尺、万用表、摇表、游标卡尺、精度仪。 3) 调试仪器:楼宇自控系统专用调试仪器。 3.1.3. 作业条件1) 线槽、预埋

28、管路、接线盒、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符合规X与设计要求。 2) 中央控制室内土建装修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3) 空调机组、冷却塔与各类阀门等安装完毕。 4) 暖通水管道、变配电设备等安装完毕。 5) 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3.2. 操作工艺3.2.1. 工艺流程3.2.2. 操作方法1) 钢管、金属线槽与线缆敷设 钢管、金属线与线缆敷设请参照管路与线缆敷设要求进展。 2) 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 设备在安装前应进展检验,并符合如下要求:(a)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外表漆层完好。(b) 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与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连续电源、

29、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设备安装应严密、结实,安装用的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设备底座应与设备相符,其上外表应保持水平。 中央控制与网络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如下规定: (a) 控制台、网络控制器应按设计要求进展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根底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b) 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展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c) 标志编号应正确且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防止交叉,固定结实。 (d) 交流供电设备的外壳与根底应可靠接地。 (e) 中央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当采用联合接

30、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 1。 3.2.3. 现场控制器的安装(1) 现场控制器箱安装如图 3.2.3-1。(2) 现场控制器接线应按照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展,并对线缆进展编号。 3.2.4. 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 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 (b) 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 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大于 5mm。 (c) 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2) 温度传感器至现场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 3,1

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 1。 (3)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a) 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温、湿度的位置。 (b)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4)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a) 水管温度传感器宜在暖通水管路安装完毕后进展。 (b)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展。 (c)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d)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宜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者底部。(e) 水管型湿度传感器不宜在焊缝与其边缘上开孔和

32、焊接。 (5) 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安装 (a) 传感器宜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b) 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侧。 (c)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 (d)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如此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 (e) 水管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暖通水管路安装完毕后进展,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展。 (f) 水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在管道焊缝与其边缘处开孔与焊接。 (g) 水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宜安装在管道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安装在阀门等

33、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h) 风压压差开关安装: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压压差开关宜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风压压差开关安装完毕后应做密闭处理。 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风压压差开关应避开蒸汽排放口。 (6) 水流开关的安装 (a) 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展。 (b) 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展。 (c) 水流开关宜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d) 水流开关宜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

34、方。 (7) 流量传感器的安装 (a) 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应防止安装在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流量计、被测介质与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 (b)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宜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开强磁场、剧烈震动与热辐射的场所。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如果没有标志,可按如下所述判断流向: 流体的

35、进口端导流器比拟尖,中间有圆孔。 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 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 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 10倍管径长度的直管,下游留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假如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和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如此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调整。 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绝缘保护层的线缆,线缆的屏蔽层宜在现场控制器侧一点接地。(8) 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的安装(a)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 (b)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方向一致。 (c) 风机盘管电动阀应

36、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 (d) 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 (9) 电磁阀、电动阀的安装 (a) 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方向一致。 (b) 空调器的电磁阀、电动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路。 (c) 电磁阀、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且结合处不允许有间隙、松动现象。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 (d) 执行机构应固定结实,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注意安装的位置便于维修、拆装。 (e) 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f)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磁阀、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g) 电磁阀、电动阀

37、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 (h) 电磁阀、电动阀在安装前宜进展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 (i) 电磁阀、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道。 (j) 在管道冲洗前,应将阀体完全打开。 (k) 安装于室外的电磁阀、电动阀应加防护罩。 (l) 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严禁倾斜安装。 (m) 大型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防止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应安装支架,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应同时采取避震措施。 (10) 风阀控制器的安装(a) 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工作电压、控制输入等,其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

38、定结实。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展模拟动作。 (b) 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阀门开闭方向一致。 (c) 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d) 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e) 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 85。 (f) 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匹配,符合设计要求。 (g) 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如此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X围。 (11) 系统的调试 (a) 调试程序 楼宇自控系统调试必须具备的条件: l

39、 楼宇自控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图纸与系统设计的要求。 l 楼宇自控系统的受控设备与其自身的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合格;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具备相应的测试记录。 l 检测楼宇自控系统设备与各联动系统设备的数据传输符合设计要求。 l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给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控制的要求。 调试程序 1) 现场控制器测试 数字量输入测试信号电平的检部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干接点输入、电压和电流等信号是否符合要求。动作试验:按上述不同信号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

40、对全部测点进展测试,并将测点之值记录下来。 数字量输出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起 /停ONOFF、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动作试验: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并记录其测试数值和观察受控设备的电气控制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受控单体受电试运行正常,如此可以在受控设备正常受电情况下观察其受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模拟量输入测试: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规定。 模拟量输出测试: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模拟量输出的类型、量程容量与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 现场控制

41、器功能测试: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展测试。通常进展如下功能测试:运行可靠性测试和现场控制器软件主要功能与其实时性测试。 (b) 空调单体设备的调试 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1)检查新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现场控制器,如需 24VAC,应确认接线正确,无短路故障。 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装在新风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量程是否和设计一致。 3)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非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常。 4)确认现场控制器控制器和 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 5)确认现场控制器

42、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后,观察现场控制器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运行正常。 6)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提检测器检测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压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置所有的开关量输出点开与关,确认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正常。强置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与其位置调节是否跟随变化。并打印记录结果。 7)启动新风机,新风阀门应联锁打开,送风温度调节控制应投入运行。 8)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热水调节阀逐渐减小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况;或者冷水阀逐渐加大,开度直至全部打开夏天工

43、况。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时,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9)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时加湿器运行,进展湿度调节。 10)新风机停止运转,如此新风门以与冷、热水调节阀门、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11)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 12)对于四管制新风机,可参照上述规定进展。 空气处理机单体设备调试 1)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门、排风门等应联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 2)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定值改变而变化,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能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X围之内。如果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

44、当提高 PID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 PID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X围,如此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 PID参数设置的原如此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根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值设置精度不宜过高,应防止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作仔细检查并排除这样的干扰。 3)如果空调机是双环控制,那么内环以送风温度作为反应值,外环以回风温度作为反应值,以外环的调节控制输出作为内环的送风温度设

45、定值。一般内环为 PI调节,不设置微分参数。 4)空调机停止转动时,新风机风门、排风门、回风门、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5)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控制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理机的风量、风压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变化。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 30、5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还应在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7)模拟控制新风门、排风门、回风门的开度限位应设置满足空调风门开度要求。 空调冷热源设备调试 1)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蝶

46、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情况下,通过进展全部 AO、AI、DO、DI点的检测,确认其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启动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这二种方式。 2)增加或减少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冷热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启动或停止的冷热机组的台数能否满足负荷需要。 3)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以与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自动启动一个备用的机组投入运行。 变风量系统未端装置单体调试 :变风量系统未端单体检测的项目和要求应按设计和产品供给商说明书的要求进展,变风量系统未端通常应进展如下检查与测试: 1)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变风量系统未端、

47、变风量系统控制器、传感器、阀门、风门等设备的安装就位和变风量系统控制器电源、风门和阀门的电源的正确。 2)用变风量系统控制器软件检查传感器、执行器工作是否正常。 3)用变风量系统控制软件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4)测定并记录变风量系统未端一次风最大流量、最小流量与二次风流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确认变风量系统控制器与上位机通讯正常。 风机盘管单体调试1检查电动阀门和温度控制器的安装和接线是否正常。2)确认风机和管路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设置风机高、中、低三速和电动开关阀的状态,观察风机和阀门工作是否正常。 4)操作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按钮和模式设定按钮,这时风机盘管的电动阀应有相应的变化

48、。 5)如风机盘管控制器与现场控制器相连,如此应检查主机对全部风机盘管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包括设定值修改、温度控制调节和运行参数。 空调水二次泵与压差旁通调试 1)如果压差旁通阀门采用无位置反应,如此应做如下测试:打开调节阀驱动器外罩,观测并记录阀门从全关至全开所需时间和全开到全关所需时间,取此两者较大者作为阀门“全行程时间参数输入现场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点数据区。 2)按照原理图和技术说明的内容,进展二次泵压差旁通控制的调试。先在负载侧全开一定数量调节阀,其流量应等于一台二次泵额定流量,接着启动一台二次泵运行,然后逐个关闭已开的调节阀,检验压差旁通阀门旁路。在上述过程中应同时观察压差测量值是否根本稳

49、定在设定值X围之内。 3)按照原理图和技术说明的内容,检验二次泵的台数控制程序,是否能按预定的要求运行。其中负载侧总流量先按设备参数规定,这个数值可在经过一年的负载顶峰期,获得实际峰值后,结合每台二次泵的负荷适当调整。在发生二次泵台数启停切换时,应注意压差测量值也应根本稳定在设定X围之内。 4)检验系统具有这样的联锁功能:每当有一次机组在运行,二次泵台数控制便应同时投入运行,只要有二次泵在运行,压差旁通控制便应同时工作。 (c) 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的调试 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按设计监控要求与现场控制器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现场控制器。 按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装于各类水箱、水池的水位传

50、感器,以与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 确认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设备运行正常。 在现场控制器侧,按本规定的要求检测该设备 AO、AI、DO、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连锁的要求。 (d) 变配电、照明系统单体设备调试 按图纸和变送器接线要求检查变送器与现场控制器、配电箱、柜的接线是否正确,量程是否匹配,检查通讯接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图纸和设备监控表的要求对各监控点进展测试。 按照明系统设计和监控要求检查控制顺序、时间和分区方式是否正确。 检查电量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柴油发电机组与相应的控制箱、柜的监控是否正常。 (e) 电梯监控

51、系统的设备调试 检查电梯监控系统的接线和通讯接口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电梯监控系统的监测点,确认其满足设计图纸、监控点表和联动的要求。 (f) 系统联调 控制中心设备的接线检查。按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主机与网络器、网关设备、现场控制器、系统外部设备包括电源 UPS、打印设备、通讯接口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传输线型号规格是否正确。通讯接口的通讯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通讯检查。主机与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本系统其他设备通讯是否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故障。 对整个楼控系统监控性能和联动功能进展测试,要求满足设计图纸与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3.3. 应注意

52、的质量问题(1) 质量问题:接线错误。防治措施:现场控制器与各种配电箱、柜、控制柜之间的接线应严格按照图纸进展,严防强电串入现场控制器。 (2) 质量问题:通讯不正常。防治措施:严格检查系统接地阻值与接线,消除或屏蔽设备与连线附近的干扰源。4. 门禁系统安装工艺标准4.1. 施工准备4.1.1. 材料(1)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门禁主机、计算机内置系统管理软件、打印机、不连续电源等。 (2)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门禁控制器、电控锁、电磁锁、出门按钮、读卡器、密码键盘等。 (3) 上述设备与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与使用说明书等。并经国家 3C认证,具有 3C认证标

53、识。如果是进口产品,如此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证明。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展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4)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5)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4.1.2. 机具设备(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3) 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 4.1.3. 施工条件(1) 管理室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 管理室内、弱电竖井、建筑内其他公

54、共局部与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4.2. 操作工艺4.2.1. 工艺流程4.2.2. 操作方法(1) 管路预埋 参见管路预埋标准内容。 (2) 控制器箱安装 (a) 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外表配合严密。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b) 控制器箱通常安装方位依设计而定,在无具体要求时宜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 (c) 控制器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严禁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d) 安装明装壁挂式控制器箱时,找准标高进展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展固

55、定。要求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其高度有设计要求时以设计要求为准。 (3) 线缆敷设 (a) 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b) 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 (c) 控制器箱到天花的走线要求加套管埋入墙内或用铁水管加以保护,以提高防盗系统的防破坏性能。 (d) 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均需单端可靠接地。 (4) 终端设备安装 (a) 终端设备安装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在门框、门扇上开孔。 (b) 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电磁锁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与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要

56、求,读卡器和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宜为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0.1m,电控锁的安装高度宜为1.1m,如图4.2.2-1 终端设备的安装、图4.2.2-2 终端设备的安装门外与图4.2.2-3 终端设备的安装门内所示。 图4.2.2-1 终端设备的安装图4.2.2-2 终端设备的安装门外图4.2.2-3 终端设备的安装门内(c) 读卡器的安装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结实,配件齐全。 (d) 读卡器一般通过专用机螺丝直接固定在暗装装底盒上,注意固定结实可靠,使面板端正, 如图4.2.2-4 读卡器的安装所示。 图4.2.2-4 读卡器(e) 按设计与产品说明书的接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读卡

57、器的接线端子项连接。(f) 安装电磁锁、电控锁之前应核对锁具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安装的位置、高度、门的种类和开关方向相适应。 (g) 电磁锁安装:首先将电磁锁的固定平板和衬板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然后将电磁锁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内,即可固定螺丝,按图连接导线。 (h) 在金属门框安装电控锁,导线可穿软塑料管沿门框敷设,在门框顶部进入接线盒。木门框可在电控锁外门框的外侧安装接线盒与钢管。 (5) 设备接线调试 (a) 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展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 (b) 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展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与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

58、值不应大于 1。 (c) 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展校对,直至确认无误。 (d) 按照设计图纸与产品说明书连接系统管理主机、UPS电源、打印机等设备。 (e) 在系统管理主机上安装门禁系统管理软件,并进展初始化设置。 (f) 按照系统软件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对系统软件的各项功能进展测试。 4.3. 成品保护(1) 安装终端设备时,应注意保持吊顶、墙面整洁。 (2) 其它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得系统设备。 (3) 机房内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与防水措施。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和丢失零部件,应与时关好门窗,门上锁并派专人负责。 4.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设备之间、干线与端子之间连接不

59、结实;应与时检查,将松动处紧结实。 (2) 使用屏蔽电缆时,外铜网与芯线相碰;按要求外铜网应与芯线分开,压接应特别注意。 (3) 用焊油焊接时,非焊接处被污染。焊接后应与时用棉丝布条擦去焊油。 (4) 由于屏蔽线或设备未接地,会造成干扰。应按要求将屏蔽线和设备的地线压接好。5. 巡更系统安装工艺标准5.1. 施工准备5.1.1. 材料(1) 机房设备:主要包括系统主机、充电器、计算机内置管理软件、打印机、不连续电源等。 (2) 传输局部在线式系统:包括分线箱、电线电缆等。 (3)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巡更点、巡更棒、数据采集器等设备。 (4) 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

60、质检报告、安装与使用说明书等。并经国家 3C认证,具有 3C认证标识。如果是进口产品,如此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证明。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展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5)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6)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5.1.2. 机具设备(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线坠。 (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3) 250V兆欧表、500V兆欧表。 5.1.3. 施工条件(1) 机房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

61、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 机房内、弱电竖井、建筑内其他公共局部与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5.2. 操作工艺5.2.1. 工艺流程5.2.2. 操作方法(1) 管路预埋 参见管路预埋标准内容。 (2) 分线箱安装 (a) 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外表配合严密。安装在地面预留洞内的箱体应能使地面盖板遮盖严密、开启方便。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b) 安装明装壁挂式分线箱时,找准标高进展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展固定。要求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其高度有设计要求时以设计要求为准,无设计要求时,安装高度宜底边距地面 1.4米。 (3) 线缆敷设 (a) 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 (b) 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 (c) 线管出线终端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