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5740046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The oil and Gas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基础3、课程学时:总学时40,实验学时0。4、学分:35、先修课程:大学数学、油气田开发地质、油层物理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独立本科段)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工程系(何俊波)8、制定(修订)时间:2013.4二 课程的性质 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讲述的容主要是渗流力学中的地下渗流部分。专门研究地下油气水及其混合物在地层中的流动规律。本课程是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的理论基础

2、,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资源勘查工程和技术专业的选修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水在地下的流动规律,熟悉研究流体渗流规律的基本方法。明确这些理论是油气田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的理论基础,为学好石油工程专业课和解决有关地下油气水的渗流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渗流力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解决渗流问题的基本技能。具体说主要有1. 使学生掌握油气水渗流的基本规律及建立方程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渗流力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渗流问题的能力;3. 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作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渗流的基本概念

3、;2. 掌握流体渗流的基本规律;3. 能够建立单相流体稳定渗流、不稳定渗流、油气两相渗流、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4. 能够应用基本微分方程的解来确定油层参数;5. 能够正确运用叠加原理进行特殊边界附近的井或井排压力和产量计算;6. 通过课外习题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渗流力学相关的推导、计算和分析。三、课程容绪论(2学时)渗流力学的发展史和本课程的研究方向。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8学时)(一) 学习目标1. 掌握油气储集层的部空间、外部形状及几个特点;2. 掌握渗流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多孔介质、双重介质、油水分界面、油水边界、供给边界、储容性、渗流速度、真实渗

4、流面积、原始地层压力、流动压力、压力梯度曲线、折算压力、重力水压驱动方式、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线性渗流和非线性渗流;3. 理解并掌握油藏渗流所涉及的力学分析及相应的驱动方式;4. 重点理解并掌握线性渗流规律达西定律。包括其表达式、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5. 了解高速和低速非线性渗流的一般规律。(二) 课程容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渗流力学的研究对象)(2学时)1. 储集层的部空间:主要有三种介质七种结构。2. 储集层的外部几何形状3. 油气储集层的四个特点:(1) 储容性;(2) 渗透性;(3) 比表面性(比表面);(4) 结构复杂。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2学时)1. 渗流的三种基本形式:平面单

5、向流(一维)、平面径向流(二维)和球形径向流(三维);2. 渗流速度与真实渗流速度;3. 几种压力:原始地层压力、压力梯度曲线、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和折算压力。重点掌握折算压力的理解和计算。第三节 渗流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2学时)1. 油藏中油、气、水受到的5种力:重力、惯性力、粘滞力、岩石和流体的弹性力及毛细管压力。2. 油藏的5种驱动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第四节 线性渗流定律-达西定律(*学时)1. 达西定律的表达式2. 以渗流速度形式表达的达西定律3. 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4. 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第五节 非线性渗流(2学时)1. 高速非线性渗

6、流:(1) 指数式与(2) 二项式2. 低速非线性渗流-附加阻力和粘滞力是渗流阻力。第二章 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12学时)(一) 学习目标1. 掌握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思路;2. 理解并掌握渗流的几个重要数学模型: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状态方程、特征方程及基本微分方程;3. 理解并掌握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及其推导;4. 掌握平面单向流和径向流条件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的解,包括压力、流量及流场图;5. 掌握油井的三种不完善性,不完善性的两种评价方法(引入折算半径或表皮因子);6. 理解渗流力学中试井和稳定试井的概念;7. 能够应用指示曲线做稳定试井分析:由指示曲线确定油井的合理

7、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增产措施的效果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如采油指数、流动系数和平均渗透率。(二) 课程容第一节 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4学时)1. 渗流数学模型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和定解条件。2. 基本微分方程由物质守恒的连续性方程、流体的运动方程、流体和岩石的状态方程和特殊物理化学现象的特征方程导出,而定解条件由具体的渗流物理模型确定。3.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第二节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的解(4学时)1. 平面单向流:(1)压力分布;(2)流量;(3)流场图:等压线、流线与流场图2. 平面径向流(地层渗流的理想情况):(1)压力分布;(2)平均压力;(3)流量;(4)流场图第三节

8、 井的不完善性(2学时)1. 井的不完善性2. 井不完善的实质3. 评价井不完善程度主要是引入折算半径(又称有效半径)或表皮因子(又称为附加阻力项)。学习的重点是理解二者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第四节 稳定试井(2学时)要掌握试井、稳定试井及不稳定试井(第四章容)的概念及其应用。1. 试井2. 稳定试井3. 应用指示曲线做稳定试井分析:(1) 采油指数;(2) 流动系数;(3) 平均渗透率。这里的“稳定”是指只考察生产稳定后,流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指示曲线,不考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是与不稳定试井不同的。第三章 多井干扰理论(12学时)(一) 学习目标1. 掌握重点掌握势的概念及其叠加原则;2

9、. 熟练地应用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和等值渗流阻力法的“水电相似原理”进行多井干扰分析;3. 应用势的原理和镜像反映法求解等产量一源一汇、两汇、直线断层、直线边界及其它边界条件下油井的产量和压力公式;4. 掌握等值渗流阻力法的原理及其在多排井渗流分析中的应用:电路图画法、外阻求解及渗流支路方程的建立。(二) 课程容第一节 多井干扰现象的物理过程(2学时)1. 井间干扰2. 压力叠加原则第二节 势的叠加原则(2学时)1. 势的基本概念(1)平面上一点的势;(2)空间一点的势2. 势的叠加原则第三节 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4学时)1. 等产量一源一汇2. 等产量两汇3. 用镜像反映法研究边界对渗流的

10、影响:(1) 应用镜像反映法的原则:(2) 镜像反映法法的研究思路1)直线供给边界附近一口生产井:采用汇源反映法;2)直线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采用汇点反映法;3)复杂断层的汇点反映:按照镜像反映法的对称原则和镜面必须保持为分流线的原则来解决。第四节 等值渗流阻力法(4学时)1. 等值渗流阻力法的原理等值渗流阻力法在多排井上的应用的重点是熟练绘出渗流电路图;然后根据“水电相似原理”,确定渗流外阻和各渗流路线上的渗流阻;对各渗流支路列压差与渗流阻、渗流外阻及相应流量的方程。(1)直线供给边界和平行的直线生产井排:产量、压差、渗流外阻和渗流阻;(2)圆形供给边界地层中有一环形井排:产量、压差、渗流外

11、阻和渗流阻。2. 等值渗流阻力法在多排井上的应用绘出渗流电路图;然后根据“水电相似原理”,由公式,确定渗流外阻和各渗流路线上的渗流阻;对各渗流支路列方程压差与渗流阻、渗流外阻及相应流量的方程。第四章 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12学时)(一) 学习目标1. 理解弱可压缩液体在弹性多孔介质中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2. 理解并掌握对不稳定渗流三个阶段、实测压力曲线变化规律;2. 掌握压力恢复试井法的两个重要公式:Horner公式和精简法(MDH)公式,主要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3. 熟悉压力恢复试井和压力降落试井分析的方法,重点是利用实测资料绘制曲线确定地层参数。(二) 课程容第一节 弱可压缩液体在

12、弹性多孔介质中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1学时)第二节 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3学时)1. 弱可压缩液体的连续性方程:2. 运动方程3. 液体及岩石的状态方程4. 基本微分方程:(为导压系数,为岩石和液体的总压缩系数)。油井开采可分为不稳定早期、不稳定晚期和拟稳定期三个开采阶段。无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压力分布(不稳定早期)及井底流压。第三节 无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不稳定早期) (1学时)1. 基本微分方程式;2. 定解条件:初始条件,边界条件;3. 压力解第四节 有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不稳定晚期和拟稳定期) (1学时)1. 拟稳定期2. 定产条件下不稳定晚期压力:基本微分方程式

13、,定解条件与压力解。第五节 不稳定渗流下的多井干扰不稳定渗流下的多井干扰仍遵循压降叠加原则。第六节 常规不稳定试井分析方法(6学时)不稳定试井:压力降落试井法与压力恢复试井法。1. 压力恢复试井法(1) 霍纳(Horner)公式(2) 压力恢复试井法精简法公式(MDH方法) (3) 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4) 实测压力曲线的应用:基于Horner公式和精简法(MDH)公式,在半对数坐标下,由实测资料绘制曲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或外推时间,可以求得流动系数、渗透率、折算半径、表皮系数、地层原始压力和目前地层压力等。2. 压力降落试井法第七节 典型曲线拟合的试井分析方法重点是掌握井筒储存效应和井

14、筒储存系数及表皮效应与表皮系数的概念,了解典型曲线拟合的系统试井分析方法的思路。第五章 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8学时)(一) 学习目标1. 理解非活塞式水驱油和含水率的概念;2. 注水开发油田水驱油活塞式驱油与非活塞式驱油的区别;3. 掌握含水率及分流方程式;4. 理解、掌握并应用单相、径向渗流方式下油水前缘移动基本微分方程。(二) 课程容第一节 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2学时)水驱油为非活塞式驱替,主要受毛细管压力、重率差和粘度差的影响。此时的渗流规律与单相液体有很大不同,主要在于地层中水饱和度面的变化,即油水渗流速度不同,这是由油水的性质差别引起的。第二节 等饱和度平面移动的基本微分方

15、程(4学时)1. 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1) 油水两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2)运动方程(3)分流方程式(4) 平面单向流等饱和度平面移动的基本微分方程:Buckley- Leverett方程应用Buckley- Leverett方程可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平均含水饱和度及排液道(生产井排)见水时间。第三节 平面单向流等饱和度平面移动的基本微分方程(2学时)第四节和第五节容可作为学生略读容。第六章 油气两相渗流(溶解气驱动) (6学时)(一) 学习目标1. 理解溶解气驱过程中压力和生产气油比的变化过程;2. 理解并掌握在油气两相稳定渗流条件下引入的拟压力函数赫氏函数;3. 掌握如何利用赫氏函数

16、取代真实压力来求解油气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4. 掌握稳定渗流条件下的生产气油比的推导及应用。(二) 课程容第一节 混气液体渗流的物理过程(2学时)溶解气驱过程中,压力不断下降,生产气油比(指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总产气量和换算到大气条件下的总产油量之比)的变化可分成三个阶段:降-升-降。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就会发生溶解气驱动。第二节混气液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2学时)1. 连续性方程:油和气2. 运动方程:油和气3. 状态方程:自由气、溶解气和油4. 基本微分方程第三节混气液体的稳定渗流(2学时)掌握在油气两相稳定渗流条件下引入的拟压力函数赫氏函数,利用赫氏函数取代真实压力可以方便地求解

17、油气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梦轩阁.mengxuange.;而生产气油比及其计算公式,是进一步计算拟压力函数的前提,需要重点掌握。1. 赫氏函数:赫氏函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2. 计算赫氏函数的方法(1)生产气油比读者居.duzheju.:定义及其公式推导(2) 赫氏函数的计算步骤(3) 油气两相渗流的稳定试井第四节混气液体的不稳定渗流本节只作一般了解即可。第七章 天然气渗流 (6学时)(一) 学习目标1. 理解绝对无阻流量和压缩因子的概念;2. 掌握天然气渗流拟压力函数的定义及其在求解中的应用。(二) 课程容第一节 天然气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2学时)1. 连续性方程2. 运动方程3. 状态方程

18、4. 基本微分方程:拟压力函数。第二节天然气的稳定渗流(2学时)根据天然气在储层流态的不同,天然气的稳定渗流可能服从线性渗流规律,也可能服从非线性渗流规律。服从线性渗流时,可以用与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相似的处理方法进行求解;服从非线性渗流时,可采用二项式或指数式来求解。大多数情况下,天然气的渗流均服从非线性渗流规律,所以常分别按二项式或指数式进行天然气井的稳定试井分析。第三节天然气的稳定试井(2学时)第四节天然气的不稳定试井天然气的不稳定渗流在引入拟压力后,其微分方程式与液体不稳定渗流形式一致。可采用相似的求解方法。相应地,可以采用开井压力降落试井或关井压力恢复试井两种方法进行天然气井的不稳定试井

19、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在形式上与液体不稳定渗流是一致的。第八章 流体在双重孔隙介质中渗流的理论基础(6学时)(一)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双重孔隙介质中渗流所涉及双重介质及其物理模型等基本概念;2. 掌握流体在双重孔隙介质中渗流的特征方程窜流方程。主要是理解窜流系数和弹性储能比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3. 学会应用双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理论进行不稳定试井分析。重点是掌握双重介质压力恢复曲线的特点。(二) 课程容第一节 基本概念(2学时)本章讨论的双重介质主要是指裂缝-孔隙型两种孔隙空间,其中(裂缝)为流油通道,(孔隙)为储油空间。第二节 双重孔隙介质中单相弱可压缩流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2学时)特征方程的引入,因为在双重介质之间存在窜流。另一个区别是在引用岩石密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压缩系数时要对裂缝和孔隙分别处理。这里应该重点掌握窜流系数、弹性储能比两个参数。而在推导基本微分方程式及根据定解条件求解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与单纯介质是相似的。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在不稳定试井中的应用(2学时)第九、十、十一和十二章不在本课程学习大纲之。四、学习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渗流力学(第二版),翟云芳主编,石油工业 2003年9月第2版。参考书:油气层渗流力学,葛家理主编,石油工业 1982年第1版。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