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5379867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6.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肺痿肺痈咳嗽肺痿肺痈咳嗽(k su)上气病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脉证治第七第一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1.三病概念三病概念(ginin)(ginin)概概 述述肺痿:肺痿: 以多唾浊沫,短气以多唾浊沫,短气(dunq)(dunq)为主症。为主症。 一般多因热在上焦,津液枯燥一般多因热在上焦,津液枯燥(kzo)(kzo)所致,但也有所致,但也有津伤及气而肺中虚冷,肺气痿弱不振。津伤及气而肺中虚冷,肺气痿弱不振。 肺痈:肺痈: 以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为主症。以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为主症。 是感受风邪热毒,致使肺生痈脓是感受风邪热毒,致使肺生痈脓 咳嗽上气:咳

2、嗽上气: 相当于现代的咳喘病。相当于现代的咳喘病。 本篇所论多是表邪内饮及夹有热邪壅气本篇所论多是表邪内饮及夹有热邪壅气的肺胀证,非单纯外感或内伤咳嗽。的肺胀证,非单纯外感或内伤咳嗽。 第二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1条条 问曰:问曰:热在上焦热在上焦者,因者,因咳咳为肺痿。为肺痿。 肺痿之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重亡津液,故得之。,故得之。 曰:寸口曰:寸口(cnku)脉数,其人咳,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口中反有浊唾涎

3、沫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脉数虚数虚者为肺痿,者为肺痿,数实数实者为肺痈。者为肺痈。第三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词解】【词解】消渴消渴(xio (xio k)k): 指口渴不已指口渴不已(by)(by),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 快药:快药: 指泻下峻猛之药。指泻下峻猛之药。 浊唾涎沫浊唾涎沫(xin (xin m)m): 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提要】【提要】 本条论

4、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第四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 1肺痿(虚热肺痿(虚热(x r)(x r)性)的成因性)的成因: 重重亡亡津津液液汗出汗出 呕吐呕吐(u (u t)t) 消渴消渴(xio k)(xio k),小便利,小便利数数 便难,被快药下利便难,被快药下利 肺脏气阴受损肺脏气阴受损 全身阴虚,虚火上炎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肺气痿弱不振肺气痿弱不振 热在上焦热在上焦肺气上逆肺气上逆 久咳久咳肺痿肺痿第五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2 2 肺痿、肺痈的脉症肺痿、肺痈的脉症 脉脉寸口脉数寸

5、口脉数(数虚)必数而无力(数虚)必数而无力(wl)。 证证咳,口中咳,口中反有反有浊唾涎沫。浊唾涎沫。肺痿肺痿肺痈肺痈 脉脉反滑数反滑数必数而有力必数而有力(yul)。 证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 唾脓血唾脓血. .3 3从从脉象脉象上鉴别上鉴别(jinbi)诊断诊断 肺痿肺痿阴虚有热阴虚有热虚热虚热脉数而虚脉数而虚 肺痈肺痈实热蕴肺实热蕴肺实热实热脉数而实脉数而实第六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阴液亏耗阴液亏耗(kuho)是肺痿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肺痿发生的根本原因,故肺痿病的主症是咳吐浊唾涎沫,脉数,故肺痿病的主症是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虚。虚

6、。 2.临床应注意应鉴别相似的病证。肺痿临床应注意应鉴别相似的病证。肺痿和肺痈两者均有咳嗽、吐痰、脉数,但一和肺痈两者均有咳嗽、吐痰、脉数,但一虚一实,表现不同,不可混淆。虚一实,表现不同,不可混淆。【辨治要领辨治要领(yolng)(yolng)与思与思路路】第七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肺痿分型肺痿分型 虚热虚热(x r)证证-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润养肺胃润养肺胃,下气化痰下气化痰 (10)肺痿肺痿 虚寒证虚寒证-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温肺复气 (5) 第八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5条条 肺痿吐涎沫肺痿吐涎沫(xin m)而不咳者,其人不而不咳者,其人不渴

7、,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上虚不能制下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故也。此为肺中冷肺中冷,必眩,必眩,多涎唾,多涎唾,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以温之。第九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词解】【词解】遗尿遗尿(y nio): 一般指睡中小便一般指睡中小便(xiobin)自遗,这里小便自遗,这里小便(xiobin)失禁解。失禁解。 父咀:父咀: 用牙咬碎。用牙咬碎。 【提要【提要(tyo)】 本条论述虚寒肺痿的证治。本条论述虚寒肺痿的证治。 第十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 1虚寒肺痿的成因虚寒肺痿的成因(chngyn): 是虚热肺

8、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是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 是素体阳虚,肺气衰弱是素体阳虚,肺气衰弱(shuiru),痿弱不振,不能摄纳和,痿弱不振,不能摄纳和 输布津液,故频吐涎沫。输布津液,故频吐涎沫。 2证状特点证状特点(tdin):吐涎沫吐涎沫 不咳,不渴不咳,不渴遗尿,小便数遗尿,小便数 头眩头眩 3 3治法:温肺复气治法:温肺复气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4 4方药方药(fngyo):甘草干姜:甘草干姜汤汤 炙甘草炙甘草(gnco)(甘温)(甘温)补中益气补中益气 炮干姜(辛温)炮干姜(辛温)温复肺气之阳温复肺气之阳 二者辛甘合用,重在温中焦二者辛甘合用,重在

9、温中焦(zhngjio)阳气以养肺,实阳气以养肺,实乃培土生金之法。乃培土生金之法。伤寒论伤寒论中亦有甘草干姜汤,其主治病势危重的阳虚中亦有甘草干姜汤,其主治病势危重的阳虚厥逆证,用干姜而非炮姜。厥逆证,用干姜而非炮姜。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临床辩证应注意知常达变。虚热临床辩证应注意知常达变。虚热(x r)肺肺痿是肺痿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但虚热痿是肺痿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但虚热(x r)肺肺痿日久,阴虚及阳,最终可转化为虚寒肺痿痿日久,阴虚及阳,最终可转化为虚寒肺痿。 2虚寒肺痿的主症是多涎唾,口淡不渴虚寒肺痿的主症是多涎唾,口淡不渴,小便频数。,小便频数。【辨治要领辨治

10、要领(yolng)(yolng)与思与思路路】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3,4条条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喘上气喘(qchun)而燥者,属肺张,欲作风而燥者,属肺张,欲作风水,发汗则愈。水,发汗则愈。 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词解】【词解】上气:上气: 气逆而上。气逆而上。 肩息:肩息: 气喘时抬肩气喘时抬肩(ti jin)呼吸,是呼吸极端困难的表现。呼吸,是呼吸极端困难的表现。【提要【提要(tyo)】 论述了上气的虚实论述了上气的虚实(xsh)(xsh)两种病情。两种病情。

11、 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 1 1虚喘证虚喘证(chun zhn)候:候:气喘气喘(qchun)肩息肩息 颜面浮肿颜面浮肿脉浮大无力脉浮大无力 2 2 实喘证实喘证(chun zhn)候:候:气逆气逆 咳嗽而烦躁咳嗽而烦躁当见小便不利,周身浮肿当见小便不利,周身浮肿脉浮大有力。脉浮大有力。 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避免误治。此两条皆为上气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避免误治。此两条皆为上气 , 一虚一实一虚一实 , 前后对举前后对举 , 相互比较相互比较 , 意在明确辨证意在明确辨证 , 以免发生以免发生虚虚实实虚虚实实之误。之误。 推断

12、疾病预后其有重要临床意义。前条为正虚气脱推断疾病预后其有重要临床意义。前条为正虚气脱 , 多见于久病重证多见于久病重证 , 是病危之象是病危之象 ,故预后不良。后者为邪实气闭故预后不良。后者为邪实气闭 , 多属新病暴发多属新病暴发 , 治疗较易治疗较易 , 故预后良好。均反映故预后良好。均反映 实证实证(shzhng)易治易治 , 虚证难疗虚证难疗 之规律。之规律。【辨治要领辨治要领(yolng)(yolng)与思与思路路】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6条条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shu j)声,声,射干麻射干麻黄汤黄汤主之。主之。 射干射干 麻黄麻黄 紫菀

13、紫菀 冬花冬花 生姜生姜 半夏半夏 五五味子味子 大枣大枣 细辛细辛 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词解】【词解】水鸡水鸡(shu (shu j)j): 青蛙青蛙(qngw)(qngw)。【提要【提要(tyo)】 本条论述寒饮郁肺的咳嗽上气证治。本条论述寒饮郁肺的咳嗽上气证治。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 1症状表现症状表现(bioxin)(bioxin):“咳、痰、喘、鸣咳、痰、喘、鸣”四字概括。四字概括。咳:咳声重浊咳:咳声重浊痰:痰多,质清稀痰:痰多,质清稀喘:不得喘:不得(bu de)(bu de)平卧平卧鸣:喉中水鸡声鸣:喉中水鸡声还可见

14、发热还可见发热(f r)(f r)恶寒之表证恶寒之表证3 3治法: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散寒宣肺,降逆化痰2 2推测病因病机:当为寒饮郁肺,肺气不宣,痰阻气道。推测病因病机:当为寒饮郁肺,肺气不宣,痰阻气道。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4 4方药方药(fngyo)(fngyo):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 射干射干 消痰开结消痰开结 麻黄麻黄(m hun)宣肺平喘宣肺平喘 半夏半夏 生姜生姜 细辛细辛温散寒饮温散寒饮 款冬花款冬花 紫菀紫菀温肺止咳温肺止咳 五味子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敏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敏 大枣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安中

15、扶正,调和诸药射干射干(sh n)麻黄汤与小青龙汤鉴别:麻黄汤与小青龙汤鉴别: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7条条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但坐不得(bu de)眠眠,皂荚丸皂荚丸主之。主之。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提要【提要(tyo)】 本条论述本条论述(lnsh)痰浊壅肺的咳喘证治。痰浊壅肺的咳喘证治。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 1证候特点:以证候特点:以“咳、痰、喘咳、痰、喘”三字三字(sn z)(sn z)概括。概括。 咳:咳逆连连咳:咳逆连连(lin lin) 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

16、喘不减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喘不减 喘:但坐不得卧喘:但坐不得卧2 2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皂荚皂荚(zo ji)宣壅导滞,利窍涤痰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酥炙,做成蜜丸酥炙,做成蜜丸调其燥烈之性调其燥烈之性 枣膏调服枣膏调服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3 3方药:皂荚丸方药:皂荚丸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咳喘,吐唾浊,但坐不得卧咳喘,吐唾浊,但坐不得卧”为本证辩证要点。为本证辩证要点。痰浊壅塞痰浊壅塞(yngs)气道,呼吸困难,若不速救治,有痰壅气闭气道,呼吸困难,若不速救治,有痰壅气闭之危险,故当急治。之危险,故当急治

17、。 2.皂荚丸为涤痰利窍之峻剂,使用时要注意其应用方皂荚丸为涤痰利窍之峻剂,使用时要注意其应用方法:酥炙、蜜丸、枣膏调服。法:酥炙、蜜丸、枣膏调服。【辨治要领辨治要领(yolng)(yolng)与与思路思路】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13条条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主之。 麻黄六两麻黄六两 石膏石膏(shgo)半斤半斤 生姜三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半夏半升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词解】【词解】目如脱状:目

18、如脱状: 是形容两目胀突,如将脱出是形容两目胀突,如将脱出(tu ch)的样子。的样子。 【提要【提要(tyo)】 本条本条(bn tio)(bn tio)论述饮热迫肺的肺胀证治。论述饮热迫肺的肺胀证治。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1.症状症状(zhngzhung): 可用可用“咳、喘、胀咳、喘、胀”三字三字(sn z)概括。概括。 脉浮大有力脉浮大有力(yul) 浮脉主表,亦主在上,浮脉主表,亦主在上, 大脉主热,亦主邪实大脉主热,亦主邪实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素有饮邪内停素有饮邪内停 外感风热外感风热 水饮夹热邪上逆,导致肺气胀满。水饮夹热邪上逆,导致

19、肺气胀满。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3.3.治法:治法: 宣肺泄热,化饮降逆宣肺泄热,化饮降逆 4.方药方药(fngyo): 越婢加半夏越婢加半夏(bn xi)汤汤 麻黄石膏麻黄石膏(shgo) 辛凉发散,宣泄水气,善清里热辛凉发散,宣泄水气,善清里热 生姜半夏生姜半夏 散饮降逆散饮降逆 甘草大枣甘草大枣 安中补脾安中补脾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其人喘,目如脱状其人喘,目如脱状”,是饮热迫肺,是饮热迫肺肺胀的主症。尤其肺胀的主症。尤其(yuq)是是“目如脱状目如脱状“,形象地描述了肺气胀满,气壅于上,两目形象地描述了肺气胀满,气壅于

20、上,两目胀突的症状。胀突的症状。【辨治要领辨治要领(yolng)(yolng)与思与思路路】 2.本方本方麻黄用量大麻黄用量大,且配加石膏,既可清,且配加石膏,既可清热热(qn r)除烦化饮,又能防麻黄发散太过,是除烦化饮,又能防麻黄发散太过,是其配伍要点。其配伍要点。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8条条 咳而脉浮者,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主之。主之。 厚朴厚朴 麻黄麻黄 石膏石膏 杏仁杏仁 半夏半夏 干姜干姜 细辛细辛(x xn) 小麦小麦 五味子五味子 脉沉者脉沉者,泽漆汤泽漆汤主之。主之。 半夏半夏 紫参紫参 泽漆泽漆 生姜生姜 白前白前 甘草甘草(gnco)

21、 黄芩黄芩 人参人参 桂枝桂枝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提要【提要(tyo)】 此两条论述此两条论述(lnsh)寒饮夹热咳喘,病邪偏表与偏里的不同证治寒饮夹热咳喘,病邪偏表与偏里的不同证治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1.咳而脉浮咳而脉浮 邪盛于上而近于邪盛于上而近于(jn y)表表 治疗治疗(zhlio)原原则:则: 散饮除热,止咳平喘散饮除热,止咳平喘 厚朴厚朴降气除满降气除满 麻黄麻黄(m hun)杏仁杏仁宣肺平喘宣肺平喘 石膏石膏清热除饮清热除饮 半夏干姜细辛半夏干姜细辛温化寒饮温化寒饮 五味子五味子收敛肺气收敛肺气 小麦小麦养心护胃

22、安中养心护胃安中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汤 以方测证当见:以方测证当见:胸满、烦躁、口渴、休胸满、烦躁、口渴、休息不能平卧,脉浮数或息不能平卧,脉浮数或浮紧等症浮紧等症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1.咳而脉沉咳而脉沉 水饮停于胸肺水饮停于胸肺 治疗治疗(zhlio)原原则:则: 逐水消饮止咳逐水消饮止咳 泽漆泽漆泻水逐饮泻水逐饮紫参紫参清热祛湿清热祛湿桂枝桂枝 生姜生姜(shn jin) 半夏半夏 白前白前温阳化饮,温阳化饮, 止咳平喘止咳平喘人参人参 干草干草健脾益气,扶助正气健脾益气,扶助正气黄芩黄芩清泻肺热清泻肺热泽漆汤泽漆汤 以方测证当见:以方测证当见:咳唾

23、引胸胁痛,或水咳唾引胸胁痛,或水气外溢气外溢(wi y)肌表出现肌表出现浮肿,或小便不利等浮肿,或小便不利等症症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 1.通过脉象通过脉象(mixing)的的“浮、沉浮、沉”强调辨病强调辨病势的重要性,势的重要性,【辨治要领辨治要领(yolng)(yolng)与思与思路路】 2.咳喘日久,易伤正气,治当顾及扶正。咳喘日久,易伤正气,治当顾及扶正。厚朴麻黄汤、泽漆汤均有顾护正气药物,厚朴麻黄汤、泽漆汤均有顾护正气药物,前者病情较急,以祛邪为主,只用小麦顾前者病情较急,以祛邪为主,只用小麦顾护心气,用五味子收敛肺气。后者病情较护心气,用五味子收敛肺气。后

24、者病情较缓,耗气亦较重,故用人参缓,耗气亦较重,故用人参(rnshn)、桂枝养、桂枝养心健脾,标本并治。心健脾,标本并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14条条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主之。 麻黄麻黄 芍药芍药 桂枝桂枝 细辛细辛 干姜干姜(n jin)各三两各三两 五味子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石膏二两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提要【提要(tyo)】 本条本条(bn tio)论述外寒内饮而夹热的咳喘证论述外寒内饮而夹热的咳喘证治。治。

25、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1.病因病因(bngyn): 内因内因“心下有水心下有水”,上逆干肺。,上逆干肺。 外因外因(wiyn)“脉浮脉浮”,感受寒邪。,感受寒邪。2. 病机:病机:饮邪郁而化热,与寒邪上逆干肺。饮邪郁而化热,与寒邪上逆干肺。 脉浮脉浮风寒袭表风寒袭表烦躁烦躁(fnzo)而喘而喘饮邪郁而化热,热扰心神饮邪郁而化热,热扰心神3. 证状:证状: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4 4治法:治法: 解表解表(ji bio)化饮,清热除烦化饮,清热除烦 5方药方药(fngyo): 小青龙小青龙(qnglng)加石膏汤加石膏汤麻

26、黄桂枝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温肺化饮芍药五味子芍药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甘草甘草调和诸药调和诸药石膏石膏清热除烦清热除烦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咳嗽咳嗽(k su)上气四个证型上气四个证型 寒饮郁肺寒饮郁肺-射干射干(sh n)麻黄汤麻黄汤-散寒宣肺散寒宣肺,降逆化痰(降逆化痰(6) 痰浊壅肺痰浊壅肺-皂荚皂荚(zo ji)丸丸-宣壅导滞宣壅导滞,利窍涤痰(利窍涤痰(7) 饮热迫肺饮热迫肺-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宣肺泄热,降逆平(降逆平(13) 寒饮挟热寒饮挟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小

27、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解表化饮,清热除(清热除(14)第四十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鉴别鉴别(jinbi)比较比较 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朴(hu p)麻黄汤三方均用麻黄、石膏、半夏,麻黄汤三方均用麻黄、石膏、半夏,其病理因素均有饮、热和外邪,如何区分其病理因素均有饮、热和外邪,如何区分?越婢加半夏汤病病势上,相对病情越婢加半夏汤病病势上,相对病情(bngqng)较急;较急;厚朴麻黄汤病位在上,在外,气滞较重;厚朴麻黄汤病位在上,在外,气滞较重;小青龙加石膏汤病势向上,相对病情较缓。小青龙加石膏汤病势向上,相对病情较缓。第四十一页,共四

28、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咳嗽上气用药咳嗽上气用药(yn yo)规律规律 咳嗽上气多用麻黄;咳嗽上气多用麻黄; 温化水饮多用半夏、干姜、细辛;温化水饮多用半夏、干姜、细辛; 郁热烦躁多用石膏;郁热烦躁多用石膏; 痰浊粘稠痰浊粘稠(zhn chu)用皂荚。用皂荚。 麻黄配桂枝,意在发汗解表;麻黄配桂枝,意在发汗解表; 麻黄配石膏,意在平喘,清郁热;麻黄配石膏,意在平喘,清郁热; 麻黄配射干,意在开痰散结;麻黄配射干,意在开痰散结; 麻黄配厚朴、杏仁,意在宣肺理气除满。麻黄配厚朴、杏仁,意在宣肺理气除满。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第第10条条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

29、,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麦门冬汤主之。主之。 麦门冬麦门冬七升七升 半夏半夏一升一升 人参人参三两三两 甘草甘草二两二两 粳粳米米(jngm)三合三合 大枣大枣十二枚十二枚 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讲讲 解解1 1虚热虚热(x r)(x r)肺痿的证候特点:肺痿的证候特点: 上气上气 咽喉咽喉(ynhu)不利不利 咳吐浊唾咳吐浊唾2 2病机:病机:“大逆上气大逆上气”。 3 3治法: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治法: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4 4方药方药(fngyo);麦门冬汤;麦门冬汤半夏用量只有麦门冬的半夏用量只有麦门冬的1/71/7,祛痰而不化燥,降逆而不伤,祛

30、痰而不化燥,降逆而不伤正人参正人参 甘草甘草 粳米粳米 大枣大枣益胃气,滋化源,生津液。益胃气,滋化源,生津液。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思考题思考题肺痿、肺痈的脉证如何鉴别?肺痿、肺痈的脉证如何鉴别?掌握咳嗽上气的病机、主证及掌握咳嗽上气的病机、主证及 四首治疗四首治疗(zhlio)代表方剂。代表方剂。 第四十五页,共四十六页。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内容(nirng)总结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2.临床应注意应鉴别相似的病证。虚热证-麦门冬汤-润养肺胃,下气化痰(hu tn)。虚寒证-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一般指睡中小便自遗,这里小便失禁解。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生姜半夏 散饮降逆。寒饮郁肺-射干麻黄汤-散寒宣肺,降逆化痰(hu tn)(6)。饮热迫肺-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13)。四首治疗代表方剂第四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