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1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85136812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1(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儿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绪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包含二层含义:第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第二、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醒学与教的根本心理学规律。2、教育心理学的根本性质: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根底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性。3,、教育性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对象:主要是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体系:美国林格伦认为,心理学应该关心三个焦点区域,这三个要素或焦点区域是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师所必须理解的,这就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

2、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4、教育心理学的创立与开展创立: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他提出,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儿童生活和学习进展实验研究。法国比纳和西蒙与1905年制定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美国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1013-1914年开展为三卷本教育心理学,这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开展:4个阶段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美】,乌申斯基【俄】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开展期(20世纪2050年代)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美】40年代、杜

3、威【美】、维果茨基【联】。这一时期主要研究领域是学习理论。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代表人物布鲁纳【美】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良赞科夫【前联】教育学的开展4、完善期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趋势四点1、关注教与学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一、阅读理解与写作。二、归因研究。三、正式教育的发端问题。四、有关教育研究的历史观点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3、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第二节幼儿教育学心理概述幼儿教育心理学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

4、走向独立。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立与开展。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立:一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构造性分化;二是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构造性调整。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开展:一、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法】启蒙思想家、裴斯泰洛齐【瑞士】直观教学法。二、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欧文【英】,福禄贝尔【德】创立第一所独立幼儿园、恩物,蒙台梭利积极吸取环境中的印象和文化模式,敏感期、蒙台梭利教具,皮亚杰临床法本质是适应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儿童的开展是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60年代后开场关注婴幼儿学习潜力的研究。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构造: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

5、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根本规律。特别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根本规律,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综合科学。体系构造:一、学习与幼儿学习:为什么以学习为主线。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与评价。三、教师心理与家庭教育心理:互动及其教育价值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根本任务: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学,根本任务包括:理论建构建立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体系和实践指导效劳于幼儿教育改革,效劳于教师自我教育作用:一、测量与描述。二、预测与控制。三、理解和说明。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研究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开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以

6、有效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到达统一和谐,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安康开展,防止和防止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一、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方案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展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分为正式观察法和非正式观察法二、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开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拟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试验两类。教育心理实验的四种根本

7、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中间变量。三、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需要,有方案地对事物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收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索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方法。【肯德尔】。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和追踪调查。四、测量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量来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提醒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究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变化:一、研究课题的多元化。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三、研究程序的规化。四、研究容的外乡化第二章 学习的概述第一节 学习的概念1、学习的定义

8、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实践和训练而有经历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四个根本特点:一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二是学习必须是由经历引起学习者的*种变化。三是学习所引起的变化不是先天的反响或成熟导致的,而是后天所习得的。四是学习必须是通过练习和训练而引起的能保持一定时期的*种变化。2、人类学习及其特点:首先,人类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历的过程。其次,人类学系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历的过程。再次,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9、进展的。三、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的。第二节 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一、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信息加工,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展在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有加工、预期、执行控制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加工系统又叫操作系统,由受纳器、感觉登记器、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反响生成器和反映器构成。短时记忆30秒、7加减2个信息单元。执行系统对整个加工系统进展调节和控制。预期系统对加工过程起定向作用。二、梅耶【美】、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系统,被激活的原有知识也进入短时记忆系统,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三节 学习的类型1、

10、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类五种一、言语系统语言表达。二、智慧技能运用符号办事。三、认知策略加工、调节、控制是学习的核心局部四、动作技能协调肌肉五、态度决定个人行为的部状态。2、布卢姆【美】分类:认知学习、情感学习、技能学习。(p55页)3、奥泊尔【美】根据学习方式:承受学习,发现学习。根据容和原有知识关系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根据学习容及其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分: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4、我国淑根据学习容和结果分: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规学习。第四节 学习与开展1、学习与开展的辩证关系:一、开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首先学习需要个体生理开展为前提,个体的生理开

11、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地学习提供物质可能。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其次、学习必须依赖个体心理开展的已有水平。二、学习对共同开展的促进作用、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开展,三、总之,学习与开展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2、学习准备、学习关键期、学习敏感期3、开展性教学维果斯基【前联】:教学必须依赖儿童的开展,2个水平现有和潜在最近开展区,教学最正确期。第三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提醒人类学系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儿童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第一节 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开展1、产生、桑代克学习联结说,巴

12、甫洛夫条件反射,1913年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苛勒顿悟说2、开展、信息加工、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二节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1、桑代克,迷笼实验,联结说尝试错误说,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2、巴甫洛夫,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件反射的过程。3、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代表,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斯金纳箱。人类和动物两种系的行为,一、应答行为经典条件反射习得二、操作性行为操作是条件反射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1、格式塔学习顿悟说苛勒,2、布鲁纳认知构造理论p83页,教学方式分讲解式教学和假设式教学。3、奥泊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意义学习指

13、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上位、下位、并列结合。学习动机的驱力说: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附属驱力。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构造为根底。第四节 折中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交互决定论个体、行为、环境。观察学习的四种成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学习行为的外部诱因: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马斯洛:人的需求分: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2、罗杰斯、p97页第六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

14、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过程不可能有别人代替。第四章 幼儿学习概述幼儿学习从主观上来说,包括学做人的过程,包括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环境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通过有方案地教育去进展。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开展与种类1、婴儿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习惯化、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语言的掌握和概念的学习。2、幼儿学习的种类:按学习容分: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按学习方式分:发现学习和承受学习、语言学习和操作学习、关系中的学习。.第二节 幼儿学习的根本活动模式及特点幼儿学习的根本模式:操作学习。1、操作学习的特点:一、学习方式上,操作学习是以、外部动

15、作来获取经历的学习,二、在学习容上,操作学习的知识、技能是语言学习无法获得的。三、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历。2、操作学习的类型:根据学习目的分: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型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根据师生互动关系分:示性操作学习、指导性操作学习、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3、操作学习的指导:一、操作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统一,二、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统一,三、操作的灵活性与规性统一,四、操作材料的量与质的统一。幼儿学习的特点:1、游戏是幼儿学习根本的形式和方法。2、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3、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历和主动参与。4、

16、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与促进。第三节 认知开展与幼儿学习1、皮亚杰认知开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前运算阶段幼儿开展特征:一、自我中心。二、只能片段的看事物。三、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四、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五、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六、能做出延迟模仿。七、能进展象征性游戏。2、布鲁纳儿童智力开展阶段论,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动物表征用动作来表达知识经历,肖像表征用意象、图像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历,符号表征用人设计的特征或符号系统再现知识经历3、认知开展是幼儿学习的根底。第四节 动机开展与幼儿学习动机是行为的动力

17、。1、学习动机及其种类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一目标进展,以满足个体需要的部动力。一、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二、辅助性动机与主导性动机。2、幼儿学习动机的开展:一、外部动机起主导作用,部动机逐渐开展。二、动机主从关系开场形成。3、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奖励和恰如其分地评价以强化部学习动机。二、及时反响以加强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三、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四、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诱发幼儿学习的需求。第五节 迁移与幼儿学习1、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性质分为:一、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二、水平迁移

18、和垂直迁移纵向和横向。三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四、一半歉意和具体迁移。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二、原有的认知构造。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式。3、忠良【中】认为迁移是新旧经历的整合。整合的三种方式:同化,顺应,重组。4、为迁移而教:一、教给幼儿根本的原理、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动经历系统化。二、使幼儿在问题情境中找到学习情境和真实生活问题中的共同要素相似性。第五章 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第一节 游戏心理概述游戏是一种复合性的心理活动,具有认知和情感成分,表达方式有:语言和动作。1、游戏认知的特性心理主动性维度社会适应:一、自我导向。二、心理主动性。三、灵活性。2、游戏的根本特征:一是意向性活动活动

19、动机源性、活动目的的隐蔽性、活动过程的松散性、活动容的虚构性、活动规则的变通性、活动主题的积极性。二、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宣泄行为。三、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情景具备条件:熟悉的同伴玩具或者引发儿童兴趣的操作材料、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定、最低限度的指导行为或介入行为、创设友好的气氛,使儿童感到舒适和平安、制定方案、降低儿童疲倦、饥饿、患病或紧经历的可能性。第二节 儿童游戏动机1、儿童游戏动机理论:一、能量过剩还是能量缺失剩余精力说、松弛说、二、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三情感涨力的自我疏导还是认知开展中机能失衡补偿说、同化说、殊途同归说四、寻求刺激还是支配环境觉醒说、

20、权能效果论、异曲同工2、游戏行为的动机关键: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式:p172页第三节 儿童游戏的开展1、儿童游戏的开展过程:一、是一个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连续过程。二、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开展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儿童游戏的开展的特点:一、游戏的开展往往以游戏的类型变化表现出来。二、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根本呈现倒u型关系。三、游戏所用的时间,岁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四、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岁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五、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6、儿童游戏的开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3、儿童游戏的开展的年龄特征:一、婴儿游戏0-3岁、二、幼儿游戏3-7岁三、童年游戏

21、7-13岁,活动性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角色游戏第四节 幼儿游戏类型与指导1、儿童游戏指导模式:一、儿童游戏指导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二、游戏准备时间、地点、材料、经历和游戏指导均以观察为前提。三、游戏指导是一个连续性的师生互动过程,必须尽量保证游戏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四、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去干预和影响儿童的游戏直接决定于教师对儿童游戏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2、儿童游戏指导策略:一、平行游戏法。二、合作游戏法。三、指导游戏法。四、真实发言人第六章 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第一节 技能与技能学习技能是指在已有的知识根底上,按一定的方式通过反复练习到达会做*件事或者完成*项任务的水平。1、技

22、能与知识的区别: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经历的总结和概括。是一种任执行的经历。技能是通过练习在个体身上稳固了的或自动化的动作方式或经历,2、技能与知识的联系: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并制约技能的开展,而技能的形成与开展将有助于人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与广泛的拓展。3、技能分类:动作技能运动操作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p200页)4、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联系和区别:区别:一、动作技能活动的执行对象是客观事物或肌肉,具有客观性。而智力技能的动作对象具有观念性,个体操纵的是头脑部的心理表征与符号,是通过主观映像的加工来完成的。二、动作技能的进展是通过肌肉来实现的,

23、具有外显性。而智力技能具有潜性,是有头脑部的言语来完成的。三、动作技能在构造上具有展开性,必须执行。而智力技能具有简缩性,依赖部语言。联系:它们统一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与开展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表达者。智力技能优势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5、技能学习的特点:化外化双向建构的过程,符合法则的练习将极促进技能的掌握。第二节 幼儿动作技能的开展与学习一、 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一) 运动、操作与动作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机能,表现为机体的一系列的骨骼肌运动,是大肌肉群的运动。操作是人操作着一定的器具的运动,它多表现为腕关节和手指运动。动作是指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

24、的运动。(二) 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1. 亚当斯的闭合回路理论2. 施米特的图式理论两种理论相比拟,其相似性表现在:二者都强调反响信息的重要性;都提出了各大自的运动程序;强调记忆构造在运动的发起与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也都强调外界反响信息的作用;并认为通过一定量的适当练习,学习者可以在没有外界反响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响;二者都确立了监测和娇正运动的手段,要么在运动执行过程中,要么在另一反响做出之前。但两种理论也有所不同,闭合回路理论强调每一个动作反响都表征于记忆中,而图式政府主,每一个动作仅在记忆中储存有限时间。闭合回路理论不能够解释动作新任务的情况,而图式理论却可以。二、 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一

25、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动作的定向:即了解动作的构造,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动作的模仿3.动作的整合4.动作的熟悉二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学前期儿童动作技能开展的表现:1.双手操作技能的开展;2.身体运动的开展走、跑、跳、平衡、钻爬和攀登三、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1.知识因素;2.讲解与示示方式:相向示、围观示、顺向示;3.练习注意:明确练习的目标、及时反响;三、动作技能的培养二动作技能的训练方法:1.动作定向的训练:注意动作本身的正确性与速度、整体示与分解示相结合。2.动作模仿的训练:动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要注意整体练习与分解练习相结合。3.动作整合的训练:动作整合的作

26、用在于确立各种动作间的动态联系。4.动作技巧的训练:注意练习的目的要求、正确处理练习的时间分配。三、蒙台梭利动作教育的目的:1.直接目的:增进幼儿对身体概念的了解;训练感官系统的灵敏协调;训练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训练手、脚与眼睛的协调;促进神经、骨骼、肌肉和全身性运动的协调与相互间的配合;培养感觉动作组合功能的完美协调。2.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心、独立、守秩序等人格开展;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全;培养幼儿写字、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学习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及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礼节。3. 蒙台梭利动作教育的方法:主要训练幼儿的根本动作、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第三节 幼儿智力技能的学习一、智力技能的

27、形成与培养归功于前联莫斯科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里培林。智力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阶段;4.部言语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忠良提出,智力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化。三、 智力技能的开展与培养一皮亚杰智慧开展阶段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构造,表达出认识开展的阶段性。1. 感知运动期:0-2岁2. 前运算时期:2-7岁3. 具体运算阶段:8-12岁4. 形成运算阶段:12岁以后表征在幼儿心理开展中的主要作用:化作用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部转变的过程。、过渡作用二智力技能的培养1.表征能力的开展:程序性表征、

28、述性表征、2.模仿和游戏皮亚杰认为,象征性功能或表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模仿和游戏,幼儿的模仿是表征的模仿,它和感知性的模仿不同。幼儿游戏的典型方式是象征游戏。模仿和游戏是象征性功能或表现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在*种程度上也是表征的起源,于是模仿和象征性游戏不仅可以表现幼儿的智力技能,而且可以培养智力技能。幼儿园和家庭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积极组织、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模仿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适合其身心开展特点的主动的、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自身象征性功能的充分开展,从而促进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开展。第七章 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第一节 概念及其种类一、概念的含义与构造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29、,是思维的最根本单位。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从四个方面进展分析: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概念定义3. 概念的构造:主要有两种理论特征说和原型说二、概念的种类一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概念根据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的程度,可以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在的、本质的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二) 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通过直接观察概念的假设干正例与反例,从中分析、概括关键特征,这种概念叫初级概念。通过掌握概念的定义而获得的概念,叫二级概念。二级概念的抽象水平高于初级概念。三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概念根据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第二节 幼儿概念学习概念学

30、习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以词语来加以概括。一、 概念学习的根本过程:联结理论、假设理论、二、 概念学习的方式:一概念形成:又叫发现学习布鲁纳,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这是幼儿概念学习的典型方式。二同化概念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历,学习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构造中的过程。这是一种获得科学概念或二级概念的过程。概念同化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儿童原有的认知构造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观念

31、;三是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具备这三个前提,儿童就能把新学习的概念与认知构造中的原有适当观念相联系。三、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1.概念学习的操作化儿童概念学习直承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括的特点是概括的容比拟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的容往往不准确。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第三节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一、幼儿错误概念的纠正。错误是有规律的。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出现两种错误:一是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即概念的涵不仅包含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包括非本质特征。另一种是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即概念的涵中包括不是事物本质而是其他特征。要消除这两种错误,其有效方法是利用变式。要消除第一种错

32、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征的变式。要消除第二种错误,有效的方法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二、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一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1.分类法;2.排除法;3.解释法;4.守恒法由皮亚杰的守恒实验演变而来,他把概念的稳定性称为守恒,具体指一定数量的物体,在其外形或空间位置改变而其数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儿童能够确认其数量的恒定布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变化的干扰。二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1.例证法:提供具有不同典型性的实例,同时引导他们总结其中的共同特征。2.变式法:所谓变式就是概论正例的变化,就是使提供应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第八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

33、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社会性是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须受社会规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符合社会条件的特征。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现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开展过程,是经过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一社会教化: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群众传媒;二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的部动因。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4.自我强化;5.社会合作。第二节 幼儿社会性教育一、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1.随机性和无意性;2.长期性和反复性;3.实践性。二、幼儿社会性学习

34、的指导方法:1.观察学习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为儿童树立典范时要注意:第一高大的典范形象与身边具体的事迹结合;第二以情境故事的形式呈现典范事迹,有助于儿童把握典范助人的情境,助人方式,移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把握典范的助人动机。第三使儿童把典范在具体情境中表达的助人原则,规和自己的行为选择相对照,从而减少典范学习的难度。2.强化比拟法:有正强化方面的和负强化方面的。运用评价手段一般要注意:第一、适度;第二尽量引导幼儿从自身体验中得到奖惩;3.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3.体验思考法:是指幼儿在实践中,在与他们人的交往中,会有许多体验,幼儿对这些体能经过思考后

35、,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过程。4.语言传递法5.角度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承当一定角色的幼儿表现出该角色在履行职责、遵守规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即角色行为。6.移情训练。三、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1.综合渗透性原则;2.生活随机性原则;3.实践参与性原则;4.适宜开展性原则;5.时代性原则。第三节 幼儿品质心理道德品质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因素。一、道德认识的开展与教育道德认知理论是由杜威作先导,皮亚杰建立理论体系,而后由柯尔伯进一步开展的。杜威认为儿童道德开展有三个水平:前道德或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自律水平;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开展分为三个阶段:无

36、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三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与教育幼儿道德认识的教育可从以下三个 方面着手:1.要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知识、经历、掌握了社会行为规,待人接物的要求,集体生活中的根本规则后,才能明是非,有良知,作判断。2.要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能感染人的、生活的、生动的容,将道理渗透到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具体的形象帮助儿童弄清是非,明白道理,影响和塑造儿童的心灵。3.教育者对幼儿行为反响及时提出要求并进展评价。二、道德情感的开展与教育一幼儿道德情感的开展。1.道德情感的质料容开展:1.依恋及其开展;2.移情及其开展;3.羞耻感与罪错感及开展。二幼儿道德情感的

37、特点幼儿道德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道德情感还是较浅薄和、易受感染和暗示。1.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道德情感的良好环境与气氛。1有积极、适时的成人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应答。2有是非、爱憎清楚的情感态度及其情感气氛。2.要不断丰富幼儿有关道德的认识。3.注意调节幼儿的情感。三道德行为的发生、开展与教育。一道德行为发生、开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开展期。第二阶段:萌芽性道德行为开展期。第三阶段:情境性道德行为开展期。第四阶段:服从性道德行为开展期。二幼儿道德行为教育:1.要进展道德行为训练;2.要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动机;3.要培养幼儿言行一致的品质;总之幼儿的品德心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

38、的事,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第九章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 创造性的概述一、创造性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历的根底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二、创造性与知识、智力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较一致的看法是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高创造性者必有中上的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性;低智力者创造性必低。三、创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华莱士认为,任何创造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创造性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

39、,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根本过程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性1.发现问题阶段中的创造性发现问题的能力。2.分析问题阶段中的创造性明确问题的能力3.提出假设阶段中的创造性包括了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4.检验假设阶段中的创造性监控能力。第三节 幼儿的创造性与创造性学习一、幼儿的创造性一创造性的层次:表现性创造、技术性创造、创造性创造、首创性创造、出色的创造。二幼儿创造的表现:表现在幼儿的语言、动作、感知、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方面。二、影响幼儿创造性开展的主要因素一认知的作用认知对创造性开展的影响主要表

40、现在认知风格上,认知风格是指个体的不同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场依赖性是指人们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作指导。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与幼儿创造性开展:在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儿童创造力的水平普遍较高。2.学校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开展: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儿童创造力之间关系密切。3.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开展:生活在父母教养态度型、许可性家庭的儿童,独立性强,创造力水平也较高。三、幼儿创造性学习及其特点特征:第一幼儿创造性学习主要表达在创造性游戏之中;第二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第三、幼儿的创造性受情绪影响大。第四节 幼儿创造性的测量测量方

41、法:主观评定法;作品分析法;测验法;第五节 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一、幼儿创造性学习的指导对幼儿进展创造性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项根本任务,经要求幼儿园能为幼儿的创造性学习改善教育活动环境和改革教育活动和组织形式。1.幼儿园的环境特征:一是要为幼儿提供实现其创造构思和进展新尝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二是要为幼儿的创造性提供独立的空间。2.教师的态度: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态度3.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二、幼儿创造性教育的途径一自我表现材料通过自我表现材料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方法:1.教师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中应尽量少干预,并且不要给幼儿提供模仿的例;2.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开展水平,并以重视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为

42、主,而不是结果。3.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时机,并给予正确的评价。4.教师应给有疑虑的幼儿不参与活动的权利5.教师要对表现材料本身进展评价,在选择创造性材料时也考虑到美观性。二创造性思维训练三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中。第十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幼儿教育一、活动幼儿教育定义: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教育容和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展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以幼儿为主体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幼儿教育活动的容分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和安康五大领域。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通常采用三种教育组织形式:集体活动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43、。二、幼儿教育活动的类型1.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2.自由游戏、活动区游戏和集体游戏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观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场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到达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一、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可分为以下步骤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2.确定活动主题;3.选择与分析材料;4.选择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7.学习策略;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二、教学设计论的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五大根本特征: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

44、开展问题为目的,它应该有针对性的指向*一局部的幼儿。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燕尾服的下面价值。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根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开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理论观点为根底。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应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完成必须由系统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综合课程取向主题教育活动。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根底和系统模式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根底一哲学根底。就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言,确实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最重要的当推哲学根底。首先哲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最根本根底。其次哲学中关于认识来源、知识性质的观点对幼儿

45、教育活动设计起着指导作用。第三哲学认识论中有关知识价值的问题的探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此外,哲学对认识过程的看法也会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施问题。(二) 心理学根底:理论学派: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认知学习理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三 社会学根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个组成局部,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第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总是离不开社会文化。第三,社会背景和社会理念

46、也会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二、教育活动设计程序的五种观点:媒体观、胚胞期系统观、狭义系统观、标准系统观、系统设计观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四种模式1.递进式、放射式、立体式、网络式。第十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含义:二、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根本模式1. 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2. 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指导模式。3. 发现学习的教育指导。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指导可分为三类:在一端是系统的教师指导;在中间是教师对弓单独在我发现的指导;而在另一端则是幼儿的自我指导。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根本原理一、 学习过程的指导原理1.学习过程与教学

47、事件:加涅根据学习的部过程提出了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从而较完整的论述了学习的因和外因。2.学习过程指导:a引起注意;b告知目标;c刺激回忆先前知识;d呈现刺激;e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f提供反响;g评价行为;h促进记忆与迁移。二、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原理1.个性化教育存在两种不同倾向的指导原理:掌握学习原理和继续进步原理。2.个性化教育的指导类型:限定选择支的方法;开展初始能力的方法;适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适合于初始能力的开展和不同学习模式的方法;成认多种成就的方法。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是教师或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目标和容所设置

48、的教育活动场景。一、 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1. 互动性原则;2.效用性原则;特异性原则;平安性原则。二、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教育活动情境可分为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况和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况。创设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应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空间、时间、容、材料、形式与气氛等要素。三、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对象型教育活动的创设一般指以*个或*类具体的教育活动为时间单位的教育活动情境的设置。教育活动情境分成认知型、行为型、能力型三种。四、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1.建构教育活动情境;2.监控教育活动情境(以物质为媒介;以幼儿的群体为媒介;以教师自身为媒介;实行教师角色转换;3.调节教育活动调整

49、物质情境;调节教育活动情境气氛第十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及其类型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及特点1.教育活动评价必须把握三个根本标准:a幼儿有其独特的需要、生活背景、兴趣和学习方式;b幼儿的学习以发现学习为主,幼儿在做中学;c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环境必须以幼儿为中心,着重于幼儿的整体开展,有助于认知、社会、情感和身体的成长。2.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三个特点:a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b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容生活化;c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评价和教育活动过程联系起来,把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分为三类:诊

50、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幼儿开展性评价根据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与解释方法,幼儿开展性评价可采取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评价三种根本方法。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评价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概念: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和容所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评价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一个良好的起点是对幼儿教育活动情境中主要方面作一个大致考察:教师-儿童关系,教育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的指导,幼儿园的材料与设备, 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三、学习环境及儿童课堂行为评价沃斯克-戴开放型与传统型学习环境及儿童课堂行为测定量表适用于早期儿童直至小学六年级,可测量6种变量的影响:

51、场所、小组领导人、组人数、动作、学习行为和交往,第三节 个体儿童的需要与进步评价一、 开展状况鉴别:常用的儿童开展状况鉴别工具有: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PPVT;学前语言量表PLS;视觉和动作综合能力开展测验VMI;房-树-人测验H-TP;动作活动量表修订本MAS;言语能力量表.第十三章 师幼互动与教师心理第一节 师幼互动概述一、互动与师幼互动1.概念: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展着社会交往,无时无刻不在行为和情感的交互作用,即互动。2.符号互动论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的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的生成与变迁,其根本观点有:a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开展的根底;b符号是人

52、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c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d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3.师幼互动:简单的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心理与行为的互相作用。师幼互动与师生互动有两个突出的不同:在互动双方构成上;在互动发生的场景上。师幼互动中幼儿园人际互动的核心。二、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1.外显行为因素a.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包括施动者与受动者;b.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就行为实现的方式而言,师幼互动行为可分为言语型行为和非言语型行为;从互动行为中所表现出的行业主体的情感特征来看,师幼互动行为因其发起主体不同,教师与幼儿各占三种:教师:正向、负向、中性, 幼儿:进取、畏惧、平

53、和。c.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d.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依据教师与幼儿在互动行为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穿插组合可以区分为正向进取型、正向平和型、正向畏惧型、负向进取型、负向平和型、负向畏惧型、中性进取型、中性平和型、中性畏惧型等。2.隐心理要素:场景界定;角色认知在三种隐心理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行为期待。三、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1.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气质倾向与行为特征;早期人际关系经历;2.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教育观念;受教育水平;反省能力;3.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4.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四、我国师幼互动行为的特征与功能:特征:1.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动因是履行事务性职能而非关注情感

54、。2.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是教师主导而非幼儿主导;3.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容是传播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存规则规;4.师幼互动主体的主导行为是高控制、高约束对高服从、高依赖。功能分析:正向功能:1.有利于为幼儿提供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2.有利于幼儿习得知识技能获得社会规。负向功能:1.不利于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开展;2.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3.不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幼儿情感的安康开展;建立和谐师幼互动的初步设想:1.从偏重关注事务到兼重关注情感;2.从教师单一主导到双重主体;3.从严格控制约束到适度自主自由;4.从谋求整齐划一互崇高个性差异;5.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到促进全面成

55、长。第二节 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心理一、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1.教育活动本身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并且具有相对明确和固定的模式:迎接;确立一种关系;进展教学任务;确定关系;别离。2.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就是教育中幼儿与教师之间交往进展编码和分类的系统。二、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1.都是对儿童宽容尊重;2.教师在情绪上的平安感;3.教师的职业态度;4.教师的教学风格三、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应激:1.应激及教师的应激源:一般来讲,对人类的应激是指人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应激本身无所谓好坏。2.教师应激成因及对策:神经质和高应激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向性和应激之间也存在较强的

56、相关;被称为完美主义的因素也会给教师带来较高的应激;敌意也会使个体遭受到更多的应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控制应激的策略:首先是要了解自己是否属于对应激很敏感的人;其次教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应激反响;第三教师要控制应激就要更加仔细地了解别人、换位思考;最后还要尽力保持以问题为中心。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一、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1.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2.教育任务的全面性与细致性;3.教育过程的假造性与灵活性;4.教学方法的主体性与示性;5.教师影响的长期性与滞后性。二、幼儿教师的能力:1.观察与领悟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人际交往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教育科研能力。三、幼儿教

57、师的性格:1.同理心强、富于爱心;2.有恒负责、细心周到;3.外向乐群、和蔼可亲;4.情绪稳定、自制力强;5.想象力强,敢于创新;6.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四、幼儿教师的气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第十四章 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心理第一节 亲子互动 一、良性的家庭互动具有以下特征:稳定性;凝聚性;适应性;支持性;滋润性第三节 独生子女教育心理一、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良好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1.独生子女在经济、物质上有可靠的保证;2.独生子女被爱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3.独生子女家长有较我的时间和精力来抚育子女。不良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1.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2.家长过度溺爱;3.家庭教育不一致。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1.以儿童教育儿童;2.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