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85206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术语、符号2.1术语2.1.1沥青路面-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2.1.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2.1.3刚性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2.14柔性基层-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2.1.5轴载谱-各种车辆不同轴重的概率分布.2.1.6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

2、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2.1.7累计当量次数-在设计年限,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2.1.8设计年限-在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时取用的基准时间.2.1.9冻结指数-一年中平均负温度的累计值.2.1.10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类型而确定的路表设计弯沉值.2.1.11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2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2.1.13封层-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滲的沥青薄

3、层.2.1.14稀浆封层-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料,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5微表处-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动型混合了,再均匀洒布于路面上的封层.2.1.16抗拉强度结构系数-考虑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安全系数,是根据一次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强度与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强度之比,并考虑公路等级、室与现场差异等因素而确定。2.1.17容许应力-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之比。2.1.18弯沉综

4、合修正系数-实测弯沉值与理论弯沉值之比。2.1.19最不利季节-路基路面结构处于最不利工作状态的季节。2.1.20非不利季节-一年中除去不利季节之外的季节.2.2符号AC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合料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OGFC开级配沥青磨耗层AM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TB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3一般规定3.1标准轴载及设计交通量3.1.1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确定。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P100单轮传压当量圆直径213轮胎接地压力P07两轮中

5、心距15对于运煤或运建筑材料等大型载重车为主的公路,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单独选用设计计算参数。3.1.2各种车型的不同轴载应换算成BZZ100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1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各级轴载均应按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轴次N。3.1.3设计年限应根据经济、交通发展情况以及该公路在公路网的地位,考虑环境和投资条件综合确定。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不宜低于表的要求,若有特殊使用要求,可适当调整。3.1.4沥青路面设计交通量,应在实测各类相关车型轴载谱的基础上,参照项目可性研究报告等有关交通量预测资料,考虑未来各种车型的组成论证确定各种车型的代表轴载,进行不同车型的

6、轴载的换算,计算交工后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3.1.5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r,在项目可性研究报告等资料基础上,经研究分析确定。3.1.6车道系数按照表选用。公路无分隔时,车道窄宜选高值,车道宽宜选底值。当上下行交通荷载有明显差异时可按上下行交通特点分别进行结构与厚度设计。3.1.7设计时按公式计算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3.2 路用材料3.2.1沥青路面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其加工产品,沥青标号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量及其组成、路线形、面层结构与层次、施工工艺的因素,并结合当地使用经验确定。3.2.2液体石油宜选用作透层、黏层、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应视

7、其用途、气候条件和施工情况选择类型与标号。3.2.3乳化沥青宜选用作透层、黏层、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表面处治。改性乳化沥青适用于交通量较大或重要道路的黏层、稀浆封层、桥面铺装的黏层、表面处治、冷拌沥青混合料、微表处等。3.2.4对于特重交通、重交通、重要公路,或温差变化较大、气候严酷地区,或铺筑特殊结构层,以及连续长、陡纵坡段等,可选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改性剂应根据该性目的与实践效果,结合加工工艺难易、质量稳定性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规、行业标准、规的相关要求。3.2.5应根据混合料类型与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纤维稳定剂类型与掺配剂量。纤维稳定

8、剂包括木质素、合成纤维、矿物纤维等。纤维稳定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规,行业标准、规的相关要求。3.2.6沥青路面应选用质量符合行业技术标准求的粗集料含轧制碎砾石、细集料和矿粉。3.2.7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选用碎石,也可选用经轧制的碎砾石。三级、四级公路的沥青层可用经筛选的砾石。3.2.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应选用硬质、耐磨碎石,其石料磨光值应符合表的要求,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3.2.9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对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以上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宜达到5级;其他情况黏附性不宜低于4级。当黏附性达不到要求时,

9、应掺入高温稳定性好的抗剥落剂或选用改性沥青提高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3.2.10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可选用机制砂、天然砂、石屑配制。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开级配抗滑表层的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3.2.11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粉尘时,其掺入比例不得大于矿粉总量的25%,且混合后矿粉的塑性指数不得大大于4%。3.2.12半刚性基层素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应在6 h以上。3.2.13

10、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类的半刚性基层,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2/G或0。075筛孔通过率应大于60%。石灰等级宜高于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的有关要求。3.2.14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符合表的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结构层设计4.1.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1 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双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下面层。三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中、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具有耐疲劳

11、开裂的性能。2 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为单层或双层。无论是沥青混合料、粒料类柔性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 底基层是设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承重层。4 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4.1.2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等级相适应。1 热拌沥青混凝土可用于各级公路的面层。2 贯入式沥青碎石和上拌下贯式沥青碎石可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3 沥青表面处治和稀浆封面可用于三、四级公路的面层。4 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交通量小的三、四级公路面层。4.1.

12、3各沥青层地厚度应与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沥青混合料的一层压实最小厚度不宜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OGFC或SMA的一层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最大粒径的22。5倍。各结构层的设计厚度应根据级配类型、结构组合及施工条件等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宜符合表的要求。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宜符合表的要求。4.1.4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据交通量及组成、气候条件、筑路材料以及路基水文状况等因素,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层。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或沥青混合料、粒料、贫混凝土材料,底基层应充分利用沿

13、线地方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或粒料类等。4.1.5基层、底基层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性能,充分1压实机具功能,以及考虑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各结构层的厚度。为便于施工组织、管理,各结构层的材料不宜频繁变化。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应符合表的要求,并不得设计小于150后的半刚性材料薄层4.2 结构组合设计4.2.1应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公路等级与使用要求,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的因素,结合当地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拟定沥青层厚度。4.2.2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设计,基层与沥青层的模量比宜在1。33之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不宜大于3

14、;底基层与土基模量比宜在2。312。5之间。4.2.3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应采取措施加强沥青层与刚性基层间的结合,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4.2.4为防止雨水、雪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土基,沥青面层应选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当采用排水基层时,其下应设防水层,并设置结构部的排水系统,将水排出路基。4.2.5为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下列情况下的路基应设置垫层。1 底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2 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不良的岩石挖方路段。3 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可能产生冻胀需设防冻层的路段。4 基层或底基层可

15、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4.2.6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宜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收缩开裂和反射裂缝。1 选用骨架密实型半刚性基层,严格控制细料含量、结合料剂量、含水量,及时养生。2 适当增加沥青层的厚度,在半刚性材料层上设置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等柔性基层3 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膜、应力吸收层或铺设实践证明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等。4.2.7设计时应采取技术措施,加强路面各结构层之间的结合,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避免产生层间滑移。1 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黏层沥青可用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热沥青,洒布数量宜为0。30。6/。2 各种基层宜设置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用液体

16、沥青、乳化沥青等。3 在、半刚性基层上应设下封层.4 新、旧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应洒布黏层沥青,宜选用热沥青或该性乳化沥青、高性沥青等。5 拓宽路面时,新、旧路面接茬处宜喷涂黏结沥青。6 双层式半刚性材料基层宜采用连续摊铺、碾压工艺,增强层间结合,以形成整层。4.2.8下封层可用沥青单层表面处治或砂粒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等。其材料规格与要求宜符合本规有关规定。5 路基与垫层5.1路基回弹模量5.1.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填方路基的填料选择、路床的压实度以及填方路堤的基底处理等均应符合响应公路路基设计规的规定。必须采取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侵入路基、路基的措施

17、,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宜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30MPA,重交通、特重交通公路土基回弹模量应大于40MPA。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应采取换填砂、砂砾、碎石渗水性材料处理路基,或采取掺入消石灰,固化材料处理,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加强路基排水等,进行综合处理。根据各种路基处理措施,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设计值。5.1.2多雨地区土质路堑、强风化岩石路段,应注意填挖交接处及路堑段的排水设计,以改善路基的水文状况。土质路堑干湿类型一般应降一个等级,按中湿或潮湿路进行路面设计。5.1.3石方路堑必须设置坚实、稳定的基层。对路基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的整体材料

18、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填筑。视山体岩石风化、开裂和降雨情况,应全断面设置级配碎石垫层。当路面可能受裂隙水、泉眼等地下水影响时,应加强地下的排水,如设置渗沟等。5.1.4路面设计时应根据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实测不利季节路床顶面以下深度土的平均稠度,再按表5.1.5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宜按下列方法确定:1新建公路初步设计时,可根据查表法或现有公路调查法、室试验法、换算法等,经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沿线不同路基状况的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通过现场测定路基回弹模量值与压实度、路基稠度或试验测定路基土回弹模量值与室路基土值等资料,建立可靠的换算关系,利用换算关系计算现场路基回弹模

19、量。当路基建成后,在不利季节实测各路段路基回弹模量代表值,以检验是否符合设计值的要求。现场实测方法宜采用承载板法,也可采用贝克曼弯沉仪法。若在非不利季节测试,则应进行修正。若现场实测路基回弹模量代表值大于要求的检验值,应采取翻晒补压、掺灰处理或调整路面结构厚度等措施,以保证路基的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5.1.6室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5.1.7采用承载板法测定已建成的路基回弹模量,利用式计算测点处路基回弹模量5.1.8可采用贝克曼梁弯沉值,检验路基设计回弹模量的弯沉值。5.2.1垫层材料可选用粗纱、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粒料以及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等。各级公路

20、的排水系统相连接,垫层宽度应铺筑到路基边缘或与边沟下的渗沟相连通。1防冻层应采用透水好的粒料类材料,通过0.075筛孔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采用煤渣时,小于2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垫层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59200,重冰冻地区潮湿路段可为300400.2.采用碎石和砂砾垫层时,最大粒径应予结构厚度相协调,一般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层厚度的1/2,以保证形成骨架结构,提高结构层的稳定性.颗粒组成宜满足附录D的要求.3.可在路基顶面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以防止路基污染粒料垫层或隔断地下水.5.2.2冰冻区根据20年以上的冻结指数平均值,按表划分为重冰冻区、中冰冻区、轻冰冻区、非冰冻区。冻结

21、指数见附录5.2.3道路多年最大冻深按下列公式计算:5.2.4冰冻区各级公路的中湿、潮湿路段,应进行防冻厚度验算6 基层、底基层6.1半刚性继承、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小的收缩变形和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在中冰冻、重冰冻区应检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抗冻性能。6.1.2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按其混合料结构状态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和均匀密实型四种结构类型。6.1.3半刚性基层适用条件1。水泥稳定集料类、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及料类材料宜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下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

22、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或上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基层可采用密实型混合料。均匀密实型混合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底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骨架空隙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需考虑路面部排水要求的基层。6.1.4半刚性基层配合比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6.1.5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规定围的要求,且不宜超过高限。混合料试件成型宜采用振动成型方法,见附录缺乏试验条件时对悬浮密实和均匀密实型混合料可采用静压成型方法。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

23、量一般为3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6.1.6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类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底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集料级配围宜符合表6.1.7对水泥稳定含泥量大的砂、砂砾,宜掺入一定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对集料颗粒较均匀而无级配,或含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或不含土的砂,宜在集料中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或剂量为812%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6.1.8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和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6.1.9骨架密实型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集料的

24、最大粒径不大于31.5,级配围宜符合表的要求。6.1.10悬浮密实型石灰粉煤粉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分别不大于31.5、37.5,其级配围宜符合表的要求。6.1.11中冰冻、重冰冻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作基层时,应进行抗冻性能检验,试验方法见附录A。抗冻性能采用28D龄期的试件18的5次冻融循环后的残留抗压强度与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进行评价,其指标应符合表6.1.11的要求.6.1.12可在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中掺入水泥或其他早强剂提高其早期强度或越冬的抗冻性能,掺入剂量通过试验确定。6.1.13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和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代

25、表值应符合表的要求。6.1.14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水泥剂量宜为3%6%,水泥粉煤灰与集料的质量比宜1317:8783,集料级配要求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混合料相同。6.1.15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和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的要求。6.1.16石灰稳定集料用于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用于底基层最大粒径不的大于53。不含黏性土的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最好用水泥稳定若无条件只能用石灰稳定时,用采用石灰土稳定,是灰土与集料的质量比宜为1:4,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6.2柔性基层、底基层6.2.1柔性基层、底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热拌沥青碎石宜用于中等交通及其以上的公路基层、

26、底基层;贯入式沥青碎石宜用于中、重交通的公路基层或低基层;热拌沥青碎石、贯入式沥青可用于改建工程的调平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轻交通的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填隙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的底基层。6.2.2按照空隙的大小,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具有承重、减缓反射裂缝和一定的排水能力。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排水基层。基层用沥青碎石的公称最大粒径宜等于或大于26.5。6.2.3密级配沥青碎石ATB的

27、级配可参照附录C表的要求,根据试验和使用经验确定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进行,也可用其他有效方法进行设计。6.2.4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和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的公称最大粒径宜用26.5或37.5。半开级配合开级配沥青碎石的结合料宜用黏度较高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其级配可参照附录的要求。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宜符合表6.2.4的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试验指标单位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开级配沥青碎石ATPB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等于或大于26.5马歇尔试件尺寸152.495.5152.495.3击实次数双面次11275设计空隙率VV%121875沥青膜

28、厚度um12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散试验%不大于0.26.2.5当用贯入式沥青碎石做基层或调平层时,其沥青、碎石等材料的规格要求与材料用量,宜符合本规有关条文及附录表的要求。6.2.6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分为骨架密实型与连续级配型,其集料的级配组成可参照附录表的确定。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设计时,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8%,CBR值不应小于100%;底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6%,CBR值不应小于80%。6.2.7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其颗粒组成应符合表的要求,且级配宜接近圆滑曲线。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作基层,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29、设计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8%,CBR值不应小于80%,用作底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CBR值对轻交通的公路不应小于40%,对中等交通的公路不应小于60%。6.2.8填隙碎石可用于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最大粒径宜为厚度的0.50.7倍。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用作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80。填隙料可用石屑或最大粒径小于10的砂砾料或粗砂,填隙碎石的压实度以固体体积率表示。用作底基层时,压实度不应小于83%,用作基层时,不应小于85%。6.3性基层6.3.1刚性基层适用于重交通、特重交通及运煤、矿石、建筑材料等公路工程。刚性基层厚度一般为200300,最小厚度应大于150。

30、6.3.2当用贫混凝土做刚性基层时,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28D龄期的抗弯拉强度试验确定水泥剂量,宜为8%12%。贫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表的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宜用7D龄期的抗压强度评价。贫混凝土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掺入粉煤灰的贫混凝土基层,28D龄期的抗弯拉强度要求与表相同。14D的抗压强度合格值应达到表中28D抗压强度的85%。粉煤灰的掺入量宜为水泥质量的20%40%。6.3.4贫混凝土基层应设置纵缝、横缝,并灌入填缝料,其上应设置热沥青或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黏结层等,以加强层间结合。7沥青面层7.1沥青混合料面层7.1.1沥青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品

31、质,并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良好的抗水损害能力。新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应符合表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技术指标项目目标值测试方法平整度国际平整度指数IRI2.0/m/km、1.0T0933、T0932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构造深度符合表7.1.2要求T0965、T0961、T0963高温稳定性动稳度符合7.1.6条的规定T0719水稳性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符合表7.1.7T0709、T0729抗裂性能极限弯曲应变符合表7.1.8要求T07157.1.2表面层抗滑性能以横向力系数SFC60和路面宏观构造深度DT为主要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在交工验收时,其抗滑指

32、标宜符合表的要求。二级公路可参照执行。7.1.3面层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按设计空隙率可分为密级配、开级配两种类型,见表热拌沥青混合料分类沥青混合料类型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级配类型与设计空隙率%密级配开级配3-53-418AC砂粒式9.54.75AC-5细粒式13.29.5AC-101613.2AC-13中粒式1916AC-1626.519AC-20粗粒式31.526.5AC-25SMA细粒式13.29.5SMA-101613.2SMA-13中粒式1916SMA-1626.519SMA-20OGFC细粒式13.29.5OGFC-101613.2OGFC-137.1.4应根据使用要求、气候特点、交通条

33、件、结构层功能等因素,结合沥青层厚度和当地实践经验,合理地选择个结构层的沥青混合料的类型。1.抗滑面层宜选用沥青玛蹄脂碎石、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合料AC-C,有条件时可用开级配抗滑面层OGFC。2.在各沥青层中至少有一层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类型。7.1.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选择工程用的材料,并参照附录C1级配围和实践经验,选择几条级配曲线,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和设计参数的测试,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目标配合比围。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根据附录C1级配围和实践经验确定工程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有条件时,可选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其他配合比设计

34、方法。7.1.6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动稳定度来评价。中等交通以上的公路表面层和中面层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度可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F40并根据当地的工程经验确定设计值。对炎热地区、重交通、特重交通,连续长、陡纵坡路段,桥面铺装以及由特殊使用要求时,应提高动稳定度指标的要求。当需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时可采用调整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提高沥青稠度、选用改性沥青等技术措施。7.1.7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应符合表的要求。当沥青混合料水稳性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适量消石灰或水泥;也可掺入一定量的石灰岩细集料,提高其水稳定性。7.1.8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

35、面层宜在-1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检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其极限破坏应变宜符合表的规定。7.1.8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宜在-10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检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其极限破坏应变宜符合表的要求。7.1.9SMA宜采用改性沥青,并掺入纤维稳定剂,剂量应通过试验确定。SMA可采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检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等指标。7.1.10 OGFC适用于平均降雨大于800地区的磨耗层和排水路面的表面层。1。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磨耗层厚度为20左右,陪睡表面层宜为3040。集料的级配可参照附录C表,结合料应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混合

36、料中英掺入适量的消石灰和纤维稳定剂。2。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磨耗层或排水表面层下应设置防水层,并将雨水排出路基。7.1.11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可用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并应选择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其级配可参照附录C的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根据当地成功的经验或试拌、试铺确定。7.2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7.2.1沥青贯入式路面厚度宜为4080;采用上拌下贯式沥青路面时,拌和层的厚度宜为2540,其总厚度宜为70100。沥青贯入式路面的结合料宜用石油沥青。7.2.2沥青贯入式路面包括上拌下贯式路面的材料规格和用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拌和层的沥青混合料应选用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AC-

37、10、AC-13,混合料级配宜符合C表C.1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有关规定。7.2.3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面层,可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单层表面厚度为1015;双层表处厚度为1525;三层表处厚度为2530。7.2.4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集料的规格与用量应符合附录C表C.4的要求。7.2.5微表处按照矿料粒径的不同,可分为MS-2型和MS-3型,单层厚度分别为46和610。希浆封层按照矿料粒径的不同可分为ES-1型、ES-2型和ES-3型,8新建路面结构厚度8.0.1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双圆均布锤子和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设计计算,路面何载机计算点如图8.0.1所示。8.0.2路面结构层厚度的确定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即承载力与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抗疲劳开裂的要求。1. 轮隙中心处A点路表计算弯沉值ls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ld.2.轮隙中心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低拉应力25 / 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