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3763521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放空立管地设计说明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放空系统设计1 输气管道的放空a) 线路截断阀上下游均宜设置放空管。放空管应能迅速放空两截断阀之间管段内的气体,放空阀直径与放空管直径应相等。放空立管应设在阀室围墙内。b) 应根据下游用户最低用气压力要求确定管道放空压力,有压气站的管道应经压缩机抽气,将压力降至压缩机最低允许压力后再放空,放空时间宜满足 12h 放完的要求。c) 阀室放空立管不设点火设施。d) 阀室旁通管线宜采用管卡固定。e) 输气站放空过程:当站内设备超压时联锁关闭进出站阀门ESD;安全阀放空量为站内管道与容器内气量,按15min内压力降至50%计算气体流量,且管内流速不超过0.2马赫数,安全阀背压不超过10%计算放空管径。

2、2 放空立管的布置2.1 防火规X要求“放空立管距离人员聚集区、相邻厂矿企业、独立变电所60米,距铁路、高速路、架空电力线、一二级通信线40m,距其他公路、其他通信线30m。“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1.2104m3/h时,距离站场不应小于10m;放空量大于1.2104/h 且等于或小于4104m3时,不应小于40m。“天然气密闭隔氧水罐和天然气放空管排放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非防爆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进站场天然气管道上的截断阀前应设泄压放空阀。“1高压、低压放空管宜分别设置,并应直接与火炬或放空总管连接;高压放空气量较小或高、低压放空的压差不大例如其

3、压差为 0.51.0MPa时,可只设一个放空系统,以简化流程。2不同排放压力的可燃气体放空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统时,应确保不同压力的放空点能同时安全排放。注:放空管道不能设切断阀,对可能存在的积液,与由于高压气体放空时压力骤降或环境温度变化而形成冰堵,应采取消除措施。上下压管道同时放空会对低压管道造成超压破坏。当上下压放空管道压差在0.51.0MPa时可设一个放空系统,并计算同时泄放各放空点的背压。在确定放空管系尺寸时,应使可能同时泄放的各安全阀后的累积回压限制在该安全阀定压的10%左右。“1 火炬的高度,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确保火炬下部与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 进入火炬的可燃气体应经凝液别离罐

4、别离出气体中直径大于300m的液滴;别离出的凝液应密闭回收或送至燃烧坑燃烧。3 应有防止回火的措施。4 火炬应有可靠的点火设施。5 距火炬筒30mX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6 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空气和惰性气体,不得排入火炬系统。“可燃气体放空应符合如下要求:1 可能存在点火源的区域内不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2 有害物质的浓度与排放量应符合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3 放空时形成的噪声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火炬和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防火间距,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与外部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是:距人口密度大于 100 人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相邻厂矿企业、100 人

5、以下散居房屋、35kV 与以上独立变电所 120m;距铁路、高速公路、架空电力线路、国家、级架空通信线 80m;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线 60m,距离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300m。2.2 输气管道规X“连接多个安全阀泄放管直径:所有安全阀同时泄放,产生的背压不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安全阀泄放压力的10%,泄放管截面积不小于各安全阀泄放面积之和。“放空竖管之间要大于最大放空引管的直径。2.3 城镇燃气规X2.4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XSH3009-20101厂外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等公众人员活动区域,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 1.58kW/m2;2相邻同类企业与油库的人员密集

6、区域、石油化工厂内的行政管理区域,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 2.33kW/m2;3相邻同类企业与油库的人员稀少区域、厂外树木植被的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 3.0kW/m2;4石油化工厂内部的各生产装置的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3.2kW/m2;5对于分别布置且不同时检修的火炬塔架顶部平台的允许热辐射强度来自于另一个火炬的热辐射应小于等于 4.78kW/m2;6火炬设施的分液罐、水封罐、泵等布置区域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 9.0kW/m2,当该区域的热辐射强度大于 6.3 kW/m2 时,应设置操作或检修人员安全躲避场所2.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规定了非甲烷总烃使用溶剂

7、汽油或其他混合烃类物质的排放限值。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0150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4.0 mg/m3。2.6 防火规X改良意见2.6.1 放空立管考虑到天然气密度较空气轻,经理论分析,在不考虑空气气流对放空天然气向下作用的影响、放空立管周围地势平坦等情况下冷放空时天然气仅在放空口水平面以上局部与空气混合,放空口以下无天然气聚集,因此可缩短阀室与放空立管间的距离。放空立管应设置在阀室围墙内,其高度应高出放空管周围 25m X围内建构筑物高度2m 以上。站场放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放空初期瞬时放空速率很大,是平均值的 5 倍左右,但是很快就

8、降下来了,短时的大速率放空,遇到火源引发喷射火或者爆炸的概率比拟小。采用平均放空速率 20104 m 3 /h 作为点火界限。建议 GB50183 修订为,放空立管与站场内部和外部的间距计算后确定。在某计算条件下,当放空速率为 20104 m 3 /h 时,可爆云团半径 3m,甲烷浓度 2.5%的半径为 7.5m。因此,当站场平均放空速率20104 m 3 /h 时,建议设独立放空立管,设置独立放空区域,放空立管与站场内部、外部防火间距计算后确定。放空立管与站内其它设施的防火间距,宜按高浓度气体扩散模型进展计算,扩散区边界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的 50%。站场放空立管距离要求主

9、要是考虑噪声影响。实际运行中几家管道运营公司均是直接放空,但放空立管距设备、厂房距离较远30m 左右。典型烃类泄放气流被稀释到可燃极限下限质量含量约 3%的距离,出现在沿尾管轴线距离排出管末端的约 120 倍管直径处。一般工业上恰当的做法是使安全泄压阀排气的放空管,至少要比放空排出点高的所有结构物和设备有相距约 15m50ft,水平距离的间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将足以防止可燃气体达到高结构物。对于喷射泄放,无须担心在放空管的泄放高度以下位置存在可燃蒸气云团或可燃条件。根据美国石油协会标准,可燃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时,当排放口速度大于150m/s时,可燃气体与空气迅速混合并稀释至可燃气体爆炸下限

10、是安全的。2.6.2 放空火炬站场放空一般做法:1压气站均设置带固定点火装置的火炬;2分输站、清管站等其余站场大多数设带点火装置的放空管;3设点火装置的放空立管与站场间距按辐射热计算,放空立管与站场的间距多在 80m 以上,放空管高度多为 25m。4设火炬的按照热辐射计算后确定内部、外部防火间距。5火炬直径应按气体排入大气的最大允许流速(等于 80m/s,但不能大于 0.3 马赫数)加以确定。火炬高度应根据 50 m 距离上(火炬围栏线上)允许的热流外表密度通过计算确定。3 放空操作说明在需要将某段管道内的天然气放空时假如简单地将前后截断阀关闭、打开放空阀放空是既不环保也不节能的,在管道的设计

11、、运行中应充分考虑减少放空量的措施。通常的做法是尽量降低管道内天然气压力,在下游有压气站时利用管道上的压缩机进展抽气,在下游无压气站时可让用户尽量用气,在无法继续降低压力的情况下再进展放空。根据我国输气管道维抢修现状,在通过各种方法对管内天然气实施降压完成后,一般要求在 12h 内从开始放空到放空完毕。输气站场,每个排放系统在同一事故中的最大排放量,按排放量最大装置排放量的100%与其余装置排放量的30%计算体积流量。应根据下游用户最低用气压力要求确定管道开始放空初始压力,放空管管径一般取主管管径的 1/21/3。旁通管管径应与放空管管径一致。具体应根据工程情况进展选用。表 B.1 阀室放空管

12、径设置表序号主管公称直径mm旁通管公称直径mm放空管公称直径mm1300400100、150100、1502450500150、200150、2003550600200、250200、2504700800250、300250、30059001000350350611001200400400表 B.2站场放空管径设置表序号放空气量m3/hSC放空管公称直径mm1187510021876375015033751562520045626750025057501120003004 放空立管安装要求在局部工程中曾出现阀室管道由于仅设置了垂直支撑、无管卡固定造成干线放空时产生较大振动的情况,故要求设计时对

13、旁通管道应考虑管卡固定。4.1 放空立管a) 宜选用自立式放空立管。b) 自立式放空立管的计算应综合考虑地震载荷、风载荷、放空流速等,并参照 /T4710钢制塔式容器。c) 放空立管的材质选择应考虑环境温度和节流后气体温降的影响。d) 放空立管底部宜设置 DN50 排液口。4.2 放空阀a) 放空阀应选用具有节流截止功能的阀门。b) 公称直径DN300 的放空用阀宜采用旋塞阀,公称直径DN250 的放空用阀宜采用节流截止放空阀。c) 阀门选型应考虑在启/闭全压差条件下稳定操作,操作扭矩小,耐气流冲刷,耐磨损。5 埋地放空管道敷设要求:压力在1.6MPa的管道,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13.5m;壁厚

14、不小于9.5mm时,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6.5m;壁厚不小于11.9mm时,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3m。6 放空计算:6.1 线路截断阀室起始泄放压力:一般情况下,在放空之前会通过下游压缩机抽气或者向下游低压天然气用户供气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管道内的压力至设定值,再关闭上下游截断阀、打开放空阀放空。多数情况下,起始泄放压力为设计压力的一半左右。6.2 爆炸下限:甲烷的爆炸下限为 5% V,爆炸上限为 16.5% V,即空气中天然气浓度为 5%16.5%时可能引起爆炸。6.3 放空时间式中 t放空时间/min;F选择系数:理想孔 F = 1.0, 直通闸阀F = 1.6, 普通闸阀 F = 1.8, 涂润

15、滑脂旋塞阀 F = 2.0。P管道放空初始压力/MPa;D管道内径/mm;G天然气相对密度; L截断阀的间距/km;d放空管内径/mm。6.4 放空管径1放空管管径一般为干线直径的 1/3 1/2。2为了确保管内流速不超过 0.5 马赫, 放空总管管径不应小于火炬筒出口最低允许直径 即计算直径。3参考 SH 3009-2005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X 附录 A的放空管道压力降计算公式反算放空管管径。7 放空或火炬位置7.1 站场放空的习惯做法:压气站均设置火炬,未设长明灯;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大多数设火炬,火炬与站场间距按热辐射计算,间距多在80m以上,火炬管高度多

16、为25m。放空管距离线路截断阀室原如此上不低于 40m,放空立管高度多为 15m 以上。局部阀室的放空立管与阀室合并在一个围墙内,放空立管距离阀室围墙距离为12m。7.2 宜设置独立放空区。7.3 火炬与站场距离:式中 R 受热点至火炬筒的水平距离/m; 辐射系数;F 气体扩散焰辐射率;Q 火炬释放的总热量/kW;q 允许热辐射强度/kW/m2;H 火炬筒高度/m; Yc 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顶的垂直距离/m;h 受热点至火炬筒下地面的垂直高差/m;Xc 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顶的水平距离/m。任意给定一个D火焰中心至受热点的距离值, 根据辐射系数的计算公式, 有:式中 r 大气相对湿度/%;D 火焰中

17、心至受热点的距离/m。7.4 放空过程:天然气放空时先向上再向下风侧扩散,放空初期采取限流泄放限制放空量,后期再全开放空阀门。放空影响X围:放空后的天然气浓度在 2.5%时全部位于放空管口上方,扩散X围在 26.8m 以内。采取点火放空, 4.73kW/m2 的X围可达 203m,影响X围大。放空速率1.2x104m3/h 且4x104m3/h 时,不应小于 40m。2放空管与外部设施的防火间距按照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火炬间距减少 50%。3经热辐射计算确定火炬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防火间距。4 6.8.8 条,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 20m 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2.0m

18、以上。间歇排放的,高出10m 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定 2.0m 以上。有间距要求、高度要求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GB50160-2008第 4.1.9 条,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热辐射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规定了外部和内部间距。3城镇燃气设计规XGB50028-2006规定了门站设集中放散管,设在站内,并规定了与站内、站外相关设施的防火间距 有间距要求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XGB50251-20031)第 3.4.6 条,放空气体应经放空竖管排入大气,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火要求。2第 3.4.7 条,输气干线放空竖管应设置在不致发生火灾危险和危害居民

19、健康的地方,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 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 10m。3第 3.4.8 条,输气站放空立管应设置在围墙外,与站场与其他建构筑物距离符合 GB50183 的规定,高度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 2m 以上,且总高度不小于 10m。要求集中、有高度要求5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SY/T10043-2002API RP521 1997版1如果环境允许,压力泄放所产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2气体排放流速越高越有利于可燃气体在空气中扩散。3对于流速 30m/s 以上的喷射泄放,无需担心放空管泄放高度以下位置存在可燃气体云团或可燃条件。无集中、间距要求6石油化工气液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

20、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XSH3009-2001第 4 章 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工程设计,规定了排放量计算、火炬选择、火炬工艺计算等。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GB16297-1996该标准适用于正常工业生产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论是连续排放还是间歇排放,对于特殊工况需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执行该标准。不适用8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ISO13623-20091向大气排放的管线应延长到可以安全排放的位置。2对与放空和火炬系统,宜考虑的危险与约束条件有:被放空气体的窒息效应;气体被杂散电流、静电或其他潜在点火源点燃着火的危险性;噪声水平极限;对飞行器运动的危害,特别是近海;水合物的形成;阀门冻结;对钢

21、管的脆性断裂效应。安全排放地点表 2 站场的火炬、放空管设置位置序号规X名称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XGB50183-2004火炬和放空管宜布置在场外地势较高处。最小风频的上风侧。2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X GB50251-2003输气站放空立管应设置在围墙外。3城镇燃气设计规X GB50028-2006规定门站和储配站的集中放散装置宜设置在站内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GB50160-2008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未明确站内还是站外。表3 是否点火放空序号规X名称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XGB50183-2004未规定

22、条件下点火放空、 放空速率4104m3/h 时,放空管与站场的防火间距。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GB50160-2008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XGB50251-2003放空气体应经放空竖管排入大气,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火要求。 无点火要求。4城镇燃气设计规X GB50028-2006门站和储配站设集中放散装置。 无点火要求5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SY/T10043-2002如果环境允许,压力泄放所产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 无点火要求表 4 火炬防火间距序号标准名称与周边设施与站

23、场内部设施其他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XGB50183-2004火炬与周围居住区、相邻厂矿企业等外部间距,经热辐射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火炬的外部间距按照表 4.0.4 确定,距人口密度大于 100 人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相邻厂矿企业、100 人以下散居房屋、35kV 与以上独立变电所 120m;距铁路、高速公路、架空电力线路、国家、级架空通信线 80m;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线 60m,距离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300m。一、二、三、四级石油天然气站场内总平面布置,火炬的防火间距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还应满足表5.2.1 的规定,与甲乙类厂房密闭

24、工艺装置、甲乙类储罐、全厂性重要设施、辅助生产设施间距 90m。6.8.7.2进入火炬的可燃气体应经凝液别离罐别离出气体中直径大于300m的液滴;别离出的凝液应密闭回收或送至燃烧坑燃烧。6.8.7.5 距火炬筒30mX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GB50160-2008高架火炬区域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热辐射强度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外部防火间距按照表 4.1.9确定,与居民区、相邻工厂的间距为120m。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内部防火间距按照表 4.2.12 确定,与工艺装置、全厂重要设施、地上可燃液体储罐的间距为 90m。高架火炬的防火

25、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安全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4.2.12规定,与工艺装置、全厂重要设施、地上可燃液体储罐的间距为 90m。3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SY/T10043-2002第 4.4 节,火炬处理中,详细规定了火炬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4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 API/ANSITD 521-2007详细规定了火炬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表 5放空管、放散管的外部、内部防火间距,管口高度序号规X名称站外防火间距与站内防火间距立管高度其他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X GB50183-2004表4.0.4 放空立管距离人员聚集区、相邻厂矿企业、独

26、立变电所60米,距铁路、高速路、架空电力线、一二级通信线40m,距其他公路、其他通信线30m。4.0.8 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1.2104m3/h时,距离站场不应小于10m;放空量大于1.2104/h 且等于或小于4104m3时,不应小于40m。5.2.5天然气密闭隔氧水罐和天然气放空管排放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非防爆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6.1.1 进站场天然气管道上的截断阀前应设泄压放空阀。6.8.6放空管道必须保持畅通,并应符合如下要求:1高压、低压放空管宜分别设置,并应直接与火炬或放空总管连接;2不同排放压力的可燃气体放空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统时,应

27、确保不同压力的放空点能同时安全排放。6.8.8.4 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2.0m以上。对位于2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满足图6.8.8的要求,并应高出所在地面5m。6.8.8.5 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2.0m以上。对位于1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满足图6.8.8的要求,并应高出所在地面5m。6.8.6.1补充:上下压放空管道的划分:当上下压放空管道压差在0.51.0MPa时可设一个放空系统,并计算同时泄放各放空点的背压。在确定放空管系尺寸时,应使可能同时泄放的各安全阀后的累积回压限制

28、在该安全阀定压的10%左右。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 GB50160-2008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 20m 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 以上。间歇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 10m 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5m 以上。安全阀排放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排放管口应高出 8m X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m 以上。3城镇燃气设计规XGB50028-2006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表 6.5.12

29、-1 确定,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的间距 30m,与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易燃材料堆场、甲乙类物品库房、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间距 25m。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表 6.5.12-2 确定,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的间距 30m,与办公生活建筑、控制室配电室等辅助建筑、燃气锅炉房的间距 25m,与可燃气体储气罐、调压室等建筑、工艺装置区的间距25m。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XGB50251-2003输气干线放空竖管应设置在不致发生火灾危险和危害居民健康的地方,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 2m 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 10m。输气站放空立管应设置在围墙外,与站场与其他建构筑物距离符合 GB50183 的规定,高度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 2m 以上,且总高度不小于 10m。3.4.5 安全阀泄放管直径要求:安全阀背压不大于泄放压力的10%,且不小于安全阀出口直径。放空竖管满足最大放空量要求,竖管顶部严禁设弯管,埋地管设锚固,竖管设加固措施3.4.5 安全阀泄放管直径要求:安全阀背压不大于泄放压力的10%,且不小于安全阀出口直径。连接多个安全阀泄放管直径:所有安全阀同时泄放,产生的背压不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安全阀泄放压力的10%,泄放管截面积不小于各安全阀泄放面积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