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1307000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是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四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纵观这单元的内容,会发现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而习作也是要求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总体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要求会背诵。2、会认、读本单元53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其中37个生字及新词要求会写。

2、3、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料等,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5、能把自己做过的、看见到、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有关的诗词和成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4、学写作文。难点: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3、学写作文。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串联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

3、来。(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让我们荡起双桨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学会查“无字词典”结合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想象画面,练习表达古诗两首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连词成句和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方法。做一片美的叶子结合课文中描写四季叶子的句子,想象表达。二篇目教学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1、 文本解读“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那首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歌曲,让我们读起这篇课文时产生了特别的亲切感。轻轻地哼唱,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渐渐展开,绿树红花、碧水清波,船儿摇曳,歌声飞扬,多么快乐的童年,多么幸福的生活!如果仅仅是一首歌曲,这样的领会足矣,但作为课本中的教材,仅仅让学生体会到童年的快乐,生

4、活的幸福显然不够,它承载着新的使命。2、 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体会词语:推开、倒映。(3)、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少先队员们碧波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教学资源运用(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3) 新补充阅读乔羽和刘炽(4) 语文补充习题4、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初步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

5、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倒映。教学构想:一、导入,揭题(突破体裁),听歌,铺垫情感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识字“桨”,介绍: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媒体播放歌曲)2.听歌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过渡: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2.检查:读后,脑海中留下了哪些

6、词语,哪些画面,相机板书相关词语,读词语,并指导读通课文,读出意思:景美、人乐、情深(预设板书的词语:倒映 美丽的白塔环绕 绿树红墙迎 洒 望 听 愉快歌唱尽情欢乐 幸福生活)三、读课文,感受反复1.指名3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的3个小节,你发现什么了吗?(每小节的最后一句都是一样的)是的,这就叫反复,它能让我们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有强调的作用,同时我们读起来也更会感觉琅琅上口。 四、完成作业。课时作业设计1、 课后生字描红。2、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当堂练习,当堂反馈,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重点指导个别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

7、出来,背诵课文。2、 体会词语“推开”的精妙。3、 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少先队员们碧波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构想:一、 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首先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读出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双桨 波浪 轻轻飘荡白塔 环绕 绿树红墙二、精读悟情,训练语言感受景美(1)动作演示,多么美的景色啊!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带着我们驶进了美丽的北海,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2)借助插图,想象表达课文所描绘的情景。(3)出示“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8、”,解读“轻轻”,为什么小船儿不走了,任由船儿轻轻飘荡,凉爽的风儿带来我们怎样的心情?指导读好悠闲地享受眼前美景的那份雅兴。(轻声地赞美地读第一节)(4)小船儿在少先队员的轻划中前进着,课文中说它是(推开波浪),从“推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可结合生活实际推开门,来体会船儿在水中前行时的轻柔、悠闲。)(5)看着图,看着板书,再读北海公园荡舟所见美景。2.感受人乐(1)绿树红墙 碧波荡漾 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2)提出疑问的地方(解读红领巾 阳光的含义 )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

9、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借此解读歌声里的内容。(3)尽情地享受,再出示“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任由心中的快乐与鱼儿分享。3.感受情深(1)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说话训练: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幸福来自于 (预设:当学生理解不出来时,补充材料,对比感受幸福生活:说说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板书 问 谁 (党 祖国)(2)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四、美读品味,引导背诵课文中三小

10、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指导背诵.(1)根据挂图,看着板书尝试背诵(2)歌曲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再次感受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推荐阅读补充读本乔羽和刘炽课时作业设计:1、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孩子泛舟北海的情景或是荡舟划船的所见景色。2、完成补充习题。3、背诵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1、 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讲述的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时的途中发生的一个小片段,课文主要以爸爸

11、和聪聪的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浅显,学生自己就能够读懂,课文的难点应该就是课文最后爸爸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那么对于这样学生自己能够读懂的课文,我们老师上课教什么?仅仅就为了教给学生一个道理吗?我想,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发掘能够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点,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上。2、 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学习两个多音字“假”“似”。 理解词语“意味深长”“山崩地裂”。(3)想象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理解课文最后爸爸的话的含义,懂得“无字词典”的意

12、思。学习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方法,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3、教学资源运用(1) 语文补充习题(2) 新补充读本我在观察中学词学句(3) 练习1处处留心第二部分。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学习两个多音字“假”“似”。 理解词语“意味深长”“山崩地裂”。教学构想: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出示 “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认读,查字典学习多音字“似” 生字“涛、岸、查”,读准字音。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怎么办?揭题,学会查“无

13、字词典”,学习生字“词”,实物理解“词典”;认识引号的作用;设疑:无字词典怎么查?(激起阅读的期待)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你能读准吗?出示:暑假 词典 词语 情景 波涛 岩石 突然 强烈 声音 意味深长2、学习多音字“假” 3、读顺课文,课文讲谁和谁干什么?爸爸和聪聪的对话。同桌先练读,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相机指导纠正。(分角色读中知道引号和单引号的作用)三、尝试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那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划下来。3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四、学

14、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聪”的记法。“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嘴表达,用心去记”这样才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2、其余生字学生刚才的识字法自学。 本课时作业设计(1)课后描红(2)语文补充习题第一题,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根据学生情况具体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3、理解课文最后爸爸的话的含义,懂得“无字词典”的意思。学习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方法,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构想:(教案推荐)一、再读课文,引导探究 1、指名读课文2、再读课文最后一节爸爸说的话,说说爸爸话的意

15、思,相机理解“意味深长”(是联系文章理解词语的方法)3、爸爸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么一段话的,默读2-5节,边读边想,你理解“骄阳似火”吗?4、指导读好生活中描述骄阳似火的句子5、 说话训练:你还能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描述骄阳似火吗?(“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狗热得受不了,在树脚下伸舌头散热”)6、分角色读2-5节,知道怎样理解词语了吗?(词典和生活)7、同法学习理解“惊涛拍岸”(6-8节)8、对比读,比较“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先提出词语,引导聪聪通过观察身边的食物去理解;后者是先引导聪聪观察事物,在提出描述这种景象的词语)小结:方法虽然不同

16、,但都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理解词语。9、指导读好“只见声音”,读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指名读聪聪的话,说说,聪聪现在会想什么?二、意味提升,升华主旨1.出示最后爸爸的话,理解“有字词典”、“无字词典”分别指什么?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记在心里。三、拓展思维, 举一反三 1、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来解释。阶梯训练:烈日当空 连 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同学们喘气的声音都听得见。 2、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我在观察中学词学句本课时作业设计1、夏天真热,用生活的现象来描述“骄阳似火”。2、语文补充练习3、完成练习1处处留心第二部分,连一连。古诗两首1、 文本解读这两首诗分别是

17、唐代诗人杜牧和张继写的,皆为千古名篇,都是写秋景,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竞赛,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能于一般文人为之伤感叹息的萧瑟秋景中,观赏胜于二月春华的火红枫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颇有一种独得之乐。这是一首秋天的赞歌,抒发的是一种“喜”情。古人说,“诗中有画”,枫桥夜泊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秋夜图。首先是全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

18、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者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心头的钟声。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愁思呢? 2、 教学目标分析(1)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 学习8生字,用钢笔写好生字。(3) 能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4) 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料等。3、 教学资源运用(1) 语文补充练习(2) 课文插图4、

19、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山行。2、 理解诗意,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3、 学习2个生字词, 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4、 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连词成句,借助插图,查阅资料。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2、理解诗意,感受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感受诗人淡淡的愁绪。3、学习6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4、能运用所学方法自学古诗。5、 教学构想或建议教学古诗一般来说有个比较常规的模式,所以这两首诗的教学步骤也较类似,都可以从图入手:一、理解诗意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

20、着山中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3、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查查字典,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4、在理解了诗句中一些难点词语后,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5、小结理解古诗的方法:连词成句、借助插图、查阅资料。有了第一课时学山行时的方法的教授,第二课时学习枫桥夜泊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放手,可以按照教学山行的方式进行。二、由情及景 领悟意境疏通了诗意,和诗人的距离近了,在学生理解了两首诗后,可利用两首诗的异,使诗人的情感通过景色的不同再度升华。1、我们再来看一看两幅插图,同是秋天的枫树,色彩和形态一样吗?(前者红叶

21、似火、激情涌动,后者枯枝老树昏鸦)2、请同学们将两首古诗都来读一读,能不能在诗中找一找原因。(一爱一愁)3、心境的不同,同样的景色也有了不同。我们再来读一读山行,作者的喜爱还表现在哪里?你能用朗读表现吗?(小径通幽、白云飘渺、红叶似火)4、我们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人淡淡的愁还体现在哪些景色之中?(寒鸦老树、月落凄清、夜半钟声)也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5、怎样将这一爱一愁读出来,自己试一试;找一位同伴,把一爱一愁表现给大家。三、再度利用 倾诉衷肠1、 再次看图,创编故事。一天,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在书房里读书,时间一久,感觉太闷了,于是他叫书童备车,要到郊外玩一玩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继这一天正

22、好在返家的船上,他已经在途中好久了,怎能不想念家中的妻儿老小,月亮渐渐落下去了2、 虚拟相遇,互诉衷肠教学时间充裕,可以在课内安排如下表演:杜牧和张继这一天竟奇迹般地相遇了,他们互致问候完毕,就把自己所见所感向对方说了起来如果时间有限,可安排课下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管是说是写,总之会达到借诗人之口表心中真情的目的。四、延伸推荐 体会表达心境影响所见所思。为了进一步对此有所体会,适当向学生推荐几首古诗,来验证和加深此方面的理解。课时作业设计(1)、完成语文补充练习(2)背诵推荐的古诗。(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人杜牧在山行所描绘的美丽秋景。做一片美的叶子1、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

23、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2、 教学目标分析(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形态各异、飘零、茁壮、葱翠”。(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4) 背诵描写叶子四季变化的句子,积累语言。并根据课文句子想象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说话。3

24、、 教学资源运用(1) 课件:叶子四季样子的图片(2) 语文补充练习(3) 新补充读本我是阳光4、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教学目标见教案)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的教学构想: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 3检查初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

25、语卡片,轮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五、作业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课时作业设计 (1) 课后生字描红(2) 语文补充练习第一题,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重点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词语“形态各异、飘零、茁壮、葱翠”。(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叶子四季样子的句子,积累语言。并根据课文句子想象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说话。(3) 通过

26、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我的教学构想:我的教学设想:分三步走一、 感悟大树的美,读文章,找找读读二、 感悟叶的美,外在美,抓住“形态各异”,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描述叶的不同姿态;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叶子四季的样子;抓住奉献,描述春夏秋冬如何支撑着大树的美。对这样的叶,你想说些什么? 抓住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理解“整体”和“位置”,体会叶子的在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理解中反复读前文中相关树与叶的句子,体会叶与树的关系。三、 感悟人美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称为整体,在这个整

27、体中你的位置在哪?你能为这个整体做些什么?(比如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等)在此基础上读第9节,理解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茁壮、葱绿,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最后读文章末尾两节,联系课文题目,点出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四、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我是阳光。课时作业设计:1、 完成语文补充练习2、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11、 文本解读处处留心部分,原来我们称为学用字词句,这部分内容和学查“无字词典”紧密联系,以达到巩固和积累的目的,但形式活泼,在趣味中自然掌握所谓的枯燥的词语教学。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学用字词句”中的6个词语,能结合插图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实际中运

28、用。(2)能背诵读读背背中的4个成语及古诗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3)学会在“小小读书交流会”中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兴趣。(4)学会写左右结构的钢笔字,学写毛笔字的基本笔画:长横和短横。3、教学资源运用关于叶绍翁的资料及他的代表诗。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三课时第一课时: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教学目标:(1)学会“学用字词句”中的6个词语,能结合插图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实际中运用。(2)学会写左右结构的钢笔字,第二课时: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教学目标:(1) 能背诵读读背背中的4个成语及古诗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2) 学会写毛笔字

29、的基本笔画:长横和短横。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学会在“小小读书交流会”中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兴趣。5、教学构想或建议我的设想:第一题:1读准词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承接了二年级的查字典的基本技能 2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并用语言描述 3在揣摩了词语所表现的意境后,在情景交融中有感情地读词语,并鼓励今后能适当地运用。第二题:学习第二课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这一题,这节课上可以描让学生描述图的意境。第三题:1.综合图,观察图中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 2.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可以用那些词来描述。 3.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词语。参考词语:烈日当空、垂柳鸣蝉、满头大汗、清

30、澈见底、喜出望外等。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图意,在说图中学习成语 2按韵文读成语 3看图,说图意,读古诗,理解诗句,感情读诵,改写成现代文口语交际1 小小读书交流会 就暑假读的书进行交流,学生比较熟悉,能互相补充,收益可能更多。本次交流简单提纲:读了什么书,作者,主要内容,最感兴趣的部分,最精彩的语段。6、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用一段话来描写处处留心中第三部分的图。第二课时:背诵成语和古诗,用毛笔书写长横和短横。第三课时:从同学们推荐的课外书中借一本来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单元)教材分析执笔:西阳小学吴桂香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二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西

31、湖为描写人文景观的,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描写的是自然景观,令人向往。通过学习:一是间接观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受到美的熏陶,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二是在语言的品味中提高语感;三是学习作者观察的角度和表现的方法;四是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景物,比如查资料,到实地旅游等。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读书的主人,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会本单元生字。能掌握构词的方法并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来。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育课文3、体会文中比喻、拟人写法的形

32、象性、生动性,并能依照例子写比喻句。4、学会抓住景物描写景色的方法:景物要抓住特点来写,把它写具体,写生动。重点: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语言环境体会其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知道要通过抓住具体的景物来描写一处景色,并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的习惯。难点:1、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字义。2、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仿照它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由此迁移,学会构词。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生动性、形象性,并能仿照例子写比喻句。(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5北大荒的秋天1、 能用学过的构词方法写出

33、描写颜色的词。2、 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断练习。6西湖学会欣赏,积累背诵文中的比喻句,并会仿写。7拉萨的天空文中优美语句的理解与欣赏练习2学用字词句,联系特定语境,在字典中选择正确的意思二篇目教学分析5北大荒的秋天文本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课文起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只一句话,干净利落。接着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的景色:先写天空,写天空的云;次写小河,写小河的清澈;再写原野,写原野的热闹。然后用一句俗语“大豆摇铃千里金”轻描淡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呼应开头,赞美北大荒的秋天。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陶

34、醉的景色,展现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副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读之令人神往。 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能正确读写“赞美、挺拔、一碧如洗、热闹非凡”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过学习课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体会它的美丽、富饶。(重点)3、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难点)4、能过对课文的诵读,欣赏作者优美的语言,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运用简单的PPT、练习册、补充习题、语文自读课本草原,一个童话世界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推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

35、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板书秋天)在你看来,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2、是啊,大家说得都不错。可是建国前,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确是这样的:出图你看到了什么?3、对呀!一眼望过去,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

36、芜。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板书4、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出示光盘中的欣赏部分)让我们静静地欣赏。(给时间学生看)喜欢这儿的景色吗?5、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北大荒的秋天,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遍)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词句。三、检查学情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带拼音):绛紫透明波纹 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 一碧如洗清澈见底 几缕银灰血红抖动豆荚燃烧 山岭 摇铃2、去拼音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利用窗外的天空或图片理解“一碧如洗”)4、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

37、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适时板书)四、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2、师小结:景色美: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产美:大豆摇铃千里金(适时板书)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板书: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美原野热闹非凡课作业时设计:1、朗读课文。2、练习册一、二、三和补充习题一、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4自然段,品味词句,诵读感悟,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2、想象意境,背诵积累,内化语言。3、领会总分段式,体会比喻,拟人的妙处。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和背诵

38、。教学难点: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生齐读课题)。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板书:景色优美、物产丰富)2、过渡。师边板书边述:是呀,无论是北大荒的天空、小河、还是原野,都在秋天尽情展示着它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荒,细细欣赏北大荒动人的秋色。二、品读2、3、4自然段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轻声朗读2、3、4自然段,用你聪慧的双眼去发现北大荒的美景,再想想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为什么?2、师: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

39、里的景色,并说说为什么?(同桌交流)3、师:现在请你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能说说为什么吗?(一)品读第2小节。生:我最喜欢天空的景色。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生:“北大荒的秋天一碧如洗”,板书:一碧如洗,师:一碧如洗在字典中是怎么解释的?(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你见过一碧如洗的天空吗?你能不能联系生活这本无字词典说说一碧如洗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查生活中的词典)4、读好词: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望无边的大海,这么美这么蓝的天空,你能读出来吗?(出示词语及图片)指名读词,齐读。5、读好句子:把词语放进句子中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6、师: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

40、句话,边读边想象,体会一下流云美在哪?(流云的颜色多、变化快)师:这么多颜色,真可谓“五彩斑斓”。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请你闭上双眼,想象一下,天空中的流云,师述:第二句话小朋友你们看(出示:图片)师:如此丰富而生动的色彩不断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此时就像是(生接读)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7、指导朗读。8、指导背诵。天空如此明净,流云如此绚丽,让我们把这美景留在自己的记忆中,来,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就像过电影一样,谁先来试试看。指名背、齐背。(二)品读第3小节。过渡:其他小朋友你们喜欢哪里的景色?1、生:我喜欢小河的景色。小河清澈见底,板书:清澈见底 3

41、、你能读出小河的清澈见底吗?指名读,评价。你抓住了“透明的蓝绸子”老师这有一张小河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小河图)抓住“静静”“躺”指名读,评价:清澈见底的小河如同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多美的小河呀,我们一起来读。4、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小河的“清澈见底”?师:怎么会漾起波纹呢?生:小河逆水而上游过来。理解“漾”5、指导朗读。师:小河静静地流淌,一群小鱼游过来,漾起了一道道波纹,静中有动。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三)品读第4小节。过渡: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那原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1、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板书:热闹非凡2、理解“热闹非凡”。什么

42、样的场面能称为热闹非凡呢?(联系生活实际)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原野的“热闹非凡”?(默读这一小节,边读边思考)生:大豆、高粱、榛子树。师:作者写到了大豆,高粱,榛子树这些景物。4、这里把“大豆、高粱”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让你感觉怎样?(看出人们非常快乐,是丰收给北大荒人带来了喜悦)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生:“成片”“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师圈点。5、真是丰收在望哪!能把农民的喜悦心情读出来吗?6、练习朗读,指名读、男生读评价:老师觉得你还抓住了“黑红黑红”这个词来读好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理解这个词语了,其他小朋友,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黑红黑红”的颜色?(熟

43、透的葡萄、杨梅等)7、榛子树也不甘示弱,它也来凑热闹了?指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个什么句子?(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榛子树比喻成一团团火。师:人们的心都燃烧起来了,可见秋天气氛多么热烈呀!自由读读,体会一下。9、生练习朗读。谁来读出这么热烈的气氛?指名读,女生读(评价:不够热烈!)男同学和女同学一起来,把这热烈的气氛读出来。10、原野如此热闹,我们好好的感受一下。齐读中心句,小组分别读描写大豆、高粱、榛子树的句子,以暗示总分的构段方式。三、品读第5自然段过渡:北大荒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呢?听老师来读第5小节。你体会到北大荒的物产丰富了吗?生:田野、山岭、江河、草

44、甸子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大豆成熟了,丰收在望,遍野金黄,满地是宝)1、看图难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这遍地金黄的九月。2、指名读读,大家来评价,用什么语气能读出丰收的喜悦?(欢快) 指导朗读。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四、引读第6自然段。1、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细细欣赏了北大荒的秋天。2、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北大荒那么可爱迷人、美丽富饶,是北大荒建设者们的功劳)3、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出示最后一节):“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五、齐读全文师: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去感受,去体会一下北大荒的美。齐读全文。课时作业设计:1

45、、静心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补充习题二、四、五和练习册的四、五。6西湖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皆景,字字都美。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远眺近赏月下”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生动、自然,文笔通达流畅。因此,本课的学习应将这些优美的句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品读和背诵为主,

46、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11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乐磁带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推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47、、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了解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体验西湖的自然美。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吗?我们一起背背。2、老师后背诵。3、简介: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六月荷花绽放的盛景。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虽然今天我们不能真的去西湖边游览,但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板书课题:西湖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配乐范读课文。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1)读准生字字音。(2)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3)想想:文中描绘了哪些西湖美景?3、指

48、名交流,板书(1)重点指导:前鼻音:绵、淡、掩、般翘舌音:初后鼻音:令(2)同学们都很聪明,读得很好,学得很快。现在请大家告诉我,这优美的文章都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相机板书)4、教师描述引读,初步学习第节: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素有”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5、小结过渡:人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人间天堂的苏州和杭州有很多风景名胜,为什么单单西湖会被称为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我们在下面的文章里会找到答案。三、指导写字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指导学生用换一

49、换,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些字。2、如何把字写漂亮?重点提醒:掩:左窄右宽,“大”要舒展,盖住“电”;般:注意“舟”的笔顺;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几”;初:左右部分的起笔一样高。课时作业设计:1、补充习题的一、二、三和练习册的一、二2、朗读课文。3、阅读读本游西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重点)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难点)3、通过学习课文,引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50、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积累语言,提高文字欣赏能力。教学准备:简单PPT 西湖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西湖又称西子湖,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西湖永远秀美典雅,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为杭州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2、出示西湖全景示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西湖之美。二、分析课文,了解写作情感。学习第二小节1、出示第二小节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要求:读完后数一数,第二小节有几句话?从这几句话当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指导交流,相机板书指导朗读第二小节2、过

51、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西湖更有名扬海内外的西湖十景,这些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三小节要求:找找这小节中介绍了西湖的哪些景点?请用笔做好记号。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作者在介绍苏堤和白堤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用哪个词代替“好像”?并能用“好像”说一句话吗?你能用意思跟“好像”相近的词语说一句话吗?这么多美丽的景点,你最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3、这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绸绿带的湖堤,树木掩映下的小岛,仿佛仙境一般。看了后我们感到十分舒畅,

52、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吗?4、你还知道西湖有哪些景点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介绍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点。教师出示一些收集到的图片:曲苑风荷 雷峰夕照5、练习说话6、指导朗读7、小结过渡:西湖的美景使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每当秋高气爽,湖面平静如镜,明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景象。现在,请随我一起去游赏月下的西湖吧!学习第四小节1、出示西湖夜景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月下的西湖这么美,文章又是用了怎样的文笔来描写的呢?听配乐范读3、景美,文美,真是美的享受啊!请同学们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再次游览月下西湖吧!三、总结全文,谈感受,补充诗句拓展思维1、学到这里,

53、你觉得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2、西湖实在太美了,在她面前说的再多都显得多余,所以,我们再一次配着这动听的音乐,美美地朗读全文吧。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留下了传诵至今的千古佳句。今天,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时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和补充习题2、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7拉萨的天空文本解读: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主要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了拉萨的天空在白

54、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课文生字,正确书写“纯净、视线、圣地、窗帘、不忍离开、依山而建”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拉萨天空的特点。(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通过对比突出景物特点的方法。(难点)4、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电脑一台

55、,轻音乐,课件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2课时推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重点:通过本课几个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蓝。难点:通过本课几个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蓝。教学准备:简单PPT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感知美。1、出示布达拉宫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座雄伟的建筑是什么吗?(回答后出示布达拉宫)那你们谁还知道,这么壮丽的布达拉宫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坐落于中国西部的拉萨(学生接说)。板书:拉萨2、介绍拉萨:在我国西南部,那里常年没有雾,阳光充足,那的天空

56、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去看看吗?(板书:的天空)3、播放腾格尔的“天堂”欣赏拉萨的天空。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句话来描述它给你的第一感受吗?过渡:你们想不想和拉的天空靠的更近?那就赶紧翻开书去读课文吧!二、 初读课文1、师配乐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听清句子。2、自由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三、学习生字(一)指名轮流读课文,相机学习生字新词。过渡:课文中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呢?1、第一自然段(1)请你找到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2)读湛蓝、透亮(指名读、齐读)(3)齐读第一自然段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有什么特点呢?2、第二自然段(1)相机正音:掬(ju)纯(chu

57、n)(2)出示: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掬是什么意思?(3)学习生字“妙”。(4)贴是什么意思?(5)请你找出这小节中描写天空特点的词语,学习“纯净”。(6)朗读第二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过渡:面对这么湛蓝的天空,这么神秘的天空,你会想些什么呢?第三自然段学习生字“线”,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视线。学习生字“忍”,说说不忍的意思。朗读第三自然段(视线被书本紧紧吸引的小朋友一起读)过渡: 小朋友们读的这么好,老师奖励你们去看看布达拉宫吧!第四自然段(1)找到这小节中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学习生字“晶”,说蓝晶晶的意思。(2)布达拉宫在什么位置,学习生字“建”,说说建的意思。(3)朗读第四自然段5.第

58、五自然段过渡:谁来读读最后一小节,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呢?相机学习生字“圣”,说说圣地是什么样的地方?相机学习生字”窗帘”,联系生活说说窗帘的作用.(3)朗读第五自然段(二)检查生字新词情况1、去拼音抽读2、小组赛读3、齐读四、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2、讲生字按结构分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提出书写注意点:左右结构的字:妙、纯、线(讲究紧凑,左窄右宽,注意纯的竖弯钩,和线的斜钩。上下结构的字:窗、帘、忍、圣(注意“囱”的框框外面有一撇,里面是“夕”)半包围结构的字:建(横画多,注意长短)品字形结构:晶(上面的日在下面两个日的正上方)3、描红课时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59、、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你们搜集了很多描写天空的词、句。老师也搜集了一句描写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怎样呢?为什么那儿的天空会将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七课。3、通过上一节

60、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二、精读课文,感受拉萨天空之美1、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前往遥远的拉萨(1)出示一组图片:让我们尽情欣赏拉萨的天空吧!(配乐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2)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2、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可是,让我们移不开目光的又何止这些呢?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a反复读读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b学生交流。c出示图片,小结: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d指名读。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a“这话”是什么话?从“这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