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基本理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1081209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训练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训练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训练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训练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练基本理论(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竞技体育运动科学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讲义第一章运动训练理论的历史发展趋势第一节 “训练周期”理论一、“训练周期”理论1. “训练周期”理论内涵及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见图1)。同时,他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上各异的训练理论。比较典型的有:“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等理论。马特维耶夫认为,在不同训练阶段量与强度的比例关系不同,在

2、准备期以量的训练为主,进入比赛期后则突出训练的强度,到过渡期量和强度同时下降(见图1)。马特维耶夫对周期训练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从训练学的角度对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制定了相对具体的要求,建立了训练周期的统一“模式”。负荷量/强度( % )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训练量训练强度计划出现最佳成绩的时间10080604020图1:全年游泳陆上与水上训练比例(根据Lewin, 1974, 150)由于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成体系的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所以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在问世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东欧和亚洲的许

3、多国家,并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部分西欧国家,成为世界范围内对竞技训练,尤其是体能类项目训练极具影响力的支柱理论。2.“训练周期”理论的不足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来自对部分体能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但是,他对一些在该理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上,例如原始数据的采集条件、归类原则以及统计处理方法等等,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也就是说,缺乏对实践经验到训练理论提升过程的科学解释。一些研究学者甚至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层面对训练周期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训练周期理论是在缺乏严格控制的研究和实验条件下提出来的。根据陈小平等的研究,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与目前的训练

4、实践存在以下冲突:首先,在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与专项训练的比例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和运动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在基础训练阶段一般训练的比例相对较大,而到了高水平训练阶段则以专项能力的训练为主。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则没有强调对不同年龄和水平运动员的区别对待,认为即使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也必须遵循一般与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固定比例。我国许多体能类项目的训练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仍然拿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般性训练,因此使专项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影响了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其次,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例如年训练周期,负荷的“量”与“强度”表现出一种负相关的

5、关系。而在一个训练区间,如一周或几周的训练,“量”与“强度”则并不一定一直保持负相关的关系,它们有可能出现同时增长。量与强度的负相关关系发生在大运动量或高强度的条件下,而在一些中、小负荷的情况下,例如在准备期的初期阶段,它们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组合形式。在图1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量与强度在区域内同时攀升的情况,但在周期训练理论中没有对这一特点进行总结。第三,机体对训练负荷的刺激具有选择性应答,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或快速力量为重点的训练,即使是在准备期,也应该强调训练的“强度”,因为“量”大而“强度”低的训练只能够对慢肌产生刺激,而那些对速度力量性项目具有决定作用的快肌得不到有效发展。而以发展运动员有氧能

6、力为主的耐力性训练,即使是在比赛期,还是应当注意训练的“量”,以保持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适应频繁的高强度比赛。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不仅导致大部分体能项目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且比赛的形式和规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田径、游泳等一些项目增设了单项或部分项目的比赛,并根据商业化的要求缩短了比赛的时间,比赛的频率大幅度增加。随着运动训练监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运动恢复手段和方法的快速发展,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选手在年训练周期中的良好竞技状态不仅出现的频率增加,而且保持时间也在延长,这已成为当前世界许多体能类项目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已不

7、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运动员无法像原来那样从容地进行准备,而只能加快体能的恢复,将传统的被动恢复为主动恢复,同时改变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迫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因此,在许多体能类项目的年训练安排上,单周期的训练模式基本已不为人们所用,双周期和多周期被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所接受。运动员已不再对每一次比赛进行专门的准备,而将一部分比赛作为提高训练强度的一种手段。第二节 “板块”训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近年来,训练周期理论有了迅速发展。前苏联训练学学者维尔霍山斯(Verchoschanskij)对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长期和深入地研究,认为它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

8、训练。他在大量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Block)”的训练模式。所谓的“板块训练”是指:在一个相对长的训练期间(约15-27周),根据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机体对不同能力的适应特点,安排不同的重点负荷板块。一个板块由4-6周的重点训练负荷构成,例如技术、力量、耐力等。准备期比赛期准备期比赛期力量单元1力量单元2启动力量爆发力量最大力量1 2 3 4 5 6 7 8 9 10 11(月)技术训练一般能力速度训练“图2 速度力量类项目双周期模式(根据Verchoschanski 1988, 149)板块”训练模式并不是对周期训练模式的否定,而是在结构上补充和发展了周期训练理论的欠

9、缺和不足。“板块”训练理论的主要创新点为: 高水平训练阶段应以专项为中心,努力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出发,提出了获得负荷集中效应的训练模式; 以人体生理生化背景为基础,以提高关键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潜在关系,全面把握训练的负荷过程。“板块”理论没有从“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强度”的宏观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可塑空间”逐渐缩小,专项成绩的提高速度日趋缓慢,训练负荷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日益加剧等特点出发,提出了在不增加整体负荷总量的情况下优先发展某种能力的训练模式。同时,这种优先发展的能力并不是随机或任意选择的,而是根据项目

10、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以人体运动的生物学基础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各种能力之间潜在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选择某一种素质或能力作为板块训练的目标(见图2)。因此,我们在选择和应用“板块”训练模式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从细节入手,深入了解专项特征; 准确认识不同能力对专项成绩的作用和影响,科学把握不同能力之间的关系; 深入了解不同“负荷”对机体的作用,建立个体化的疲劳-适应模型。第三节 对疲劳和恢复关系的重新认识长期以来,运动训练界一直运用“超量恢复”的学说解释运动员机能能力在训练条件下的改变。该理论对教练员的训练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当前许多教练员认识刺激-疲劳-恢复过程的理论依据。但是,

11、超量恢复模型自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对训练实践具有直接影响的是没有给出人体竞技能力的生理极限。如果按照“超量恢复”模型给出的“负荷-疲劳-增长”关系,假定负荷和实施负荷的时机都没有问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就可能出现无限制持续增长的趋势(见图3),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训练实践起了误导作用。当一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出现停滞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练员的首选措施是增加训练的负荷,期待通过负荷量或强度的提高获得更多的超量恢复,而很少考虑甚至忽视其它的原因。尤其是当运动员已经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机能能力接近生理极限时,教练员受“超量恢复”理论的驱使,仍然试图在训练

12、负荷上有所突破,反复探试运动员的生理极限,使运动员长期处于满负荷训练的境地。这种训练违背了运动训练的一般常识和规律,不仅不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而且极易造成过度训练和损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其机能能力必然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系统和科学的训练只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能力,使这种能力在数量上尽可能接近“极限”,在动员速度上尽可能快速,在能量使用上尽可能经济。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运动训练还不能够改变人体受遗传制约的形态和生理极限,在竞技能力上,受训练和无训练者、高水平与低水平运动员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已经具备的机能储备的认识(选才)和挖掘(训练)的程度。图 3 超量恢复的错误理

13、解表 1 运动后机体恢复的时间特征(根据Nermann等,2001)时间恢复特征46 min肌肉CP储备完全恢复20 min心率、血压恢复到初始水平2030 min糖恢复:在补充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暂时升高30 min体内酸碱储备获得平衡,乳酸值降至3mmol/L60 min参与运动肌肉蛋白质合成障碍被消除90 min机体物质代谢由分解转向合成,蛋白质代谢的加强促进了机体的恢复和适应2 h参与运动肌肉的感觉运动功能和神经肌肉的疲劳优先得到恢复6 h1 d体液平衡,血液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比例恢复正常1 d肝糖元重新得到补充27 d参与运动主要肌肉的肌糖原得到补充35 d肌肉脂肪储备得到补充310 d

14、部分被损坏的收缩蛋白(肌动、肌球蛋白等)得到修复,次最大耐力和力量能力再现714 d线粒体的结构重建(肌肉、专项和有氧能力的完全恢复)13 w整个机体紧张的心理恢复,短程、中程和长程I/II耐力能力的恢复近年来,恢复问题引起训练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与负荷同等重要的训练组成部分。人们认识到,恢复不仅仅是训练的附属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许多具有间歇性特点的项目,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出色的恢复能力可以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就得到及时的补充,对于一些多赛次的项目来说,运动员在赛次之间的体力恢复速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次比赛的运动成绩。表1显示了机体运动后不同能量物质和

15、组织细胞的恢复时间,该研究结果对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比赛的安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恢复已经成为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动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需要给予专门的重视和训练。第四节 运动训练由“结果”到“过程”的控制长期以来,运动训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运动“结果”的检测、分析和评价方面,而缺少甚至忽视了对运动“过程”的研究。这种状况影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项目特点的动态变化了解,造成训练方法和负荷与专项技术脱节,降低了训练的专门性和个体化程度,是我国许多落后项目,尤其是体能类项目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结果”是指专项运动成绩或构成专

16、项运动成绩的能力要素,例如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成绩或立定跳远的成绩,当然也包括完成专项比赛或一个阶段训练后相应的力学和生理状况。运动“过程”是指完成专项运动或一个具体练习手段的动态过程,例如100m跑的过程(不同跑段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等)和每一次深蹲练习蹬起的力-时间曲线(力的变化)以及训练期间的力学、生理指标的走向与变化。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结果”是对竞技能力水平综合和静态的描述,是一个阶段训练的成果;“过程”是对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的动态描述,是对造成结果原因的分析(见图4)。图 1 运动训练的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图 2 优秀速滑运动员20次杠铃深蹲过程变化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只了解运动员的

17、运动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检查训练的效果,但是由于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多而复杂,所以很难据此对训练做出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例如,我们很难根据测功仪的水平评价赛艇、皮划艇和游泳等项目运动员的专项水平,其原因在于测功仪只反映了功率的大小(结果),但不能给出用力的方式(过程)。如果我们只知道800 m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而不对整个专项运动过程作进一步地了解,那么就不可能知道运动员在800 m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也就不能对运动员不同能力的优劣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判断。运动的过程更加强调动态和变化,是“结果”细节的连续描述,它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反映更深层次的问题。对运动过程的控制主

18、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训练的质量: 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项目运动特征,在源头把握训练的方向; 更加突出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全面和完整地控制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 更加强调动态和变化,是对运动员完成专项比赛或训练细节的连续描述; 更加注重训练信息的快速和实时反馈,量化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关注是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是运动训练由定性向定量监控的转变,也是训练理念的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运动训练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五节 有氧能力训练模式的进展长期以来,运用什么样的训练强度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一直是一个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在生理学上,我们通常运用最大摄氧

19、量、心率和血乳酸作为衡量和评价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指标,并据此将训练强分为3个区域:血乳酸2 mmol/L以下,2-4 mmol/L和4 mmol/L以上。在耐力训练上,运动训练界目前存在3种不同的观点(见图6):一是强调运用有氧-无氧阈强度(血乳酸值2-4 mmol/L)的训练模式,被称为“乳酸阈模式(Lactate Threshold Training Model)”;二是强调避开有氧-无氧阈区域,大部分训练强度集中在低强度区域(血乳酸2 mmol/L),同时少部分训练集中在无氧阈值以上的训练,被称作“两极化模式(Polarized Training Model)”;三是强调训练强度由下至上有

20、比例地逐渐减少,被称作“金字塔模式(pyramid Training Model)”。“乳酸阈模式”最早由德国的Kindermann等人提出 (Kindermann et al.,1979),之后又有一些研究者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论,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实验对象均为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群。Kindermann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血乳酸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小组对人体运动时能量代谢从有氧到无氧的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过程开始于以血乳酸第一次突图 3不同耐力训练负荷的模式图6增为标志的“有氧阈”,结束于达到相应的最大乳酸稳定状态的“无氧阈”。他们的实验表明,未经过训练的受试者在进行了23个月,每周

21、45天,训练强度维持在乳酸适应区间,特别是无氧阈值附近的训练之后,耐力水平出现显著提高。其原因在于,该训练强度可以明显地刺激最大摄氧量、乳酸阈或通气阈,以此提高人体运动的耐力水平。“两极化模式”是一些研究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来自于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训练,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和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耐力训练时,通常采用低于乳酸阈的强度(约占总训练时间或训练总距离的75 %),或明显高于乳酸阈的强度(约1520 %),而很少采用乳酸阈强度(约5 %)。他们认为,对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以乳酸阈强度进行训练可能会产生交感神

22、经过度负荷,同时在获得能力上并不是最佳的刺激。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训练应该以低强度和多样化的训练为主,同时配合以少量的高强度(高于有氧-无氧区域)训练,这样可能会确保对相关基因的高度诱导,增加机体线粒体(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等)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还能提高能量的供给并减少对机体的刺激压力。“金字塔模式”是Hartmann等人提出的耐力训练模式。他们认为,在长期训练过程中,耐力训练的强度应该保持“金字塔”式的走势,最高强度的无氧训练比例应控制在年训练总量的5-10 %之内,有氧-无氧阈以上强度的训练最好不超过10 %,其余80 %应该是有氧-无氧阈以下的中、低强度的训练。从物质代谢的角度分析,大强度的训

23、练会破坏肌细胞中的线粒体,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后肌肉的线粒体可以损失6 %左右,这种损耗对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又由于优秀运动员的线粒体数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大负荷运动造成的损耗并不能带来相应的“超量恢复”效应,所以频繁的大负荷训练,尤其是大强度训练很可能给高水平运动员带来负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就目前的研究来看,75 %的训练课的强度在65 %VO2max。对于那些训练有素的,具有较高最大摄氧量(7080 mlkg-1min-1)的运动员来说,这种“低”强度仍然可以产生工作肌肉中氧气的高利用率。因此,耐力训练的“金字塔模式”和“两极化模式”在目前世界大多数耐力项目的训练中占据主

24、导地位。第二章 运动技术与技术训练第一节 技术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从训练的角度分析,技术与素质是一种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身体能力是运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素质的支持,不仅不可能取得优异的专项成绩,而且也不可能形成精湛的专项技术。同样,如果不具备出色的专项技术,优秀的素质能力就不可能充分应用到专项当中,也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图 2-1运动能力的构成(据Ehleriz等,1985)图2-1是运动能力结构示意图,它表明运动素质和技术从两个方面共同对运动能力构成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尽管在训练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素质与技术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即出现能力型或技术型选手,素

25、质或技术的优势可以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但是这种非均衡的互补是有限的,而且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条件下发生。当专项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素质与技术的不均衡发展就会成为阻碍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想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无论是体能类项目还是技术类项目的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两个方面都必须同时达到相应的高水平。专 项 能 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协调能力专项战术图2-2 专项能力的构成身体素质的“专项化”程度是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专项化的核心就是技术与素质的有机结合(见图2-2)。普通人与运动员、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以及同一个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最大差异并不在于一般身体素质

26、,而在于专项能力的不同。一个普通人也许具有出色的力量和耐力水平,但却不可能在任何一个运动专项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其原因就在于他不能将所拥有的素质转变成专项能力,也就是说缺乏了“技术”这个可以将一般能力转变成专项能力的“媒介”或“载体”。由此可见,技术在竞技运动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项能力的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体能类项目落后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体能的问题,而应该从深层次上探寻技术的问题,这也许是与体能问题同样重要的、制约我国体能类项目快速发展的症结所在。专 项 能 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协调能力专项战术图2-2专项能力的构成身体素质与技术互为基础的关

27、系还体现在二者内在的密切联系上。为了教学与训练的方便,一般将运动训练分为技术、素质等不同的训练任务和内容,但是从训练的本质上来看,技术与素质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整体。在竞技运动中,运动技术的真正完整体现是在最大强度的比赛中,专项技术不仅只是运动神经对肌肉的精确支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肌肉在精确支配基础上的最大动员,所以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构成中必须包含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的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技术与素质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训练领域,尤其是在训练实践当中,技术与素质的训练往往被割裂开来,技术的训练很少考虑素质的问题,素质的训练也缺乏技术的要求,由此形成的

28、技术在实战性上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外形优美的“伪技术”。综上所述,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训练中必须给予同等的重视。当一名运动员或一个运动项目运动水平出现落后或停滞时,我们绝不能只考虑技术或素质单方面的原因,而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在技术与素质的训练中,要充分了解技术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二者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特性,使技术与素质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固、互助和协调的关系。第二节 运动技术的最高境界运动感运动“感”是近年来运动训练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里讲的运动感并不是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运动感觉,而是指人体通过长期训练形成的一种对运动器械或环境的“驾驭能力”,

29、例如游泳的水感、赛艇的划感、自行车的骑感和滑冰的冰感等等,是运动技术与素质有机的充分结合,是技术最高境界的代名词。从运动技能形成机制的角度分析,运动感(例如水感和冰感)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收缩进行不断地反馈式调节和修正的途径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本体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向肌肉发出运动的指令,一方面又不断对来自于肌肉本体感受器(例如肌梭、腱梭和关节感受器)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受器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再将新的指令(分析结果)传回到肌肉,由此对肌肉的运动进行调节和修正,使肌肉的运动过程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

30、程,尤其是达到运动感的水平,更需要长期和艰苦地反复训练。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运动员技能的获得分为5个阶段:1. 运动基础能力的学习:即形成与该项群有关的协调能力基础;2. 运动技术的获得:学习并掌握运动技术,能够在生物力学的特性上符合专项技术的要求,在程度上达到实用、有效和经济的水平;3. 技术的稳定:能够稳定地运用技术,在遇到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正常地发挥技术;4. 熟练掌握技术:能够娴熟地掌握和运用技术,该阶段不仅可以使运动员的技术符合专项生物力学的要求并达到高的稳定性,而且表现出“熟练”的特征;5. 运动技术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不仅在神经-肌肉之间建立了精确、快速和稳定的联系

31、,而且可以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比赛状况下灵活的应变,技术已经成为身体运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5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实际上与具体的技术学习没有过多的联系,它只是已具备协调能力的延伸,是专项技术学习的基础准备。第5个阶段是形成“运动感”的重要环节,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具有熟练的运动技术,而且更加强调运用中的变化,例如赛艇运动员可以根据风向和水流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技术动作,篮球、足球运动员可以随着对手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技、战术细节等等。运动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需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必要步骤之外,还需要刻意地进行反复的应用锤炼,如此才能够使专项技术成为机体的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运动行为。在训练实践中

32、,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运动员的运动感:第一,长期和反复的训练是形成良好运动感的基础。技术训练的任务就是通过多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这个运动环路在线路上更加通顺,在时间上更加快速,在环节上更加简捷,在判断上更加精确,最终形成准确、快速和应变力强的运动感。第二,对技术细节的把握是运动感的核心。运动感不仅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同时也有水平的差别。在很多情况下,不同运动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在运动感上,尤其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对技术细节的准确把握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第三,优先发展运动技术,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正确的技术,是获得优异运动感的关键。训练实践已经证明,在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中运动技

33、术应该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其原因就在于二者自身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在青少年训练时期被视为专项运动技术基础的协调能力正处于最佳的发展阶段,另外一些与运动技术密切相关的能力,例如柔韧性等,也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机,此时应该充分利用人体的这种发育特点和规律,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协调和柔韧等于技术密切相关的能力上。第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加快正确运动感形成的有效途径。运动感是效应器(肌肉)、脑的相应部位(运动中枢)以及介于其间的运动传出和感觉传入神经三个部分所联成的运动环路统一活动的结果。技术训练的目标就是根据特定的运动任务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运动环路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如何使运动员快速形成并熟练掌握正确的

34、运动技术一直是各个项目技术训练的热点研究问题。第三节 技术训练方法概述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角度来说,技术训练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协调能力的训练2) 运动技术的学习3) 运动技术的应用这三种类型的训练在功能上既彼此区别又相互支撑,在训练上既要贯穿运动员从初级到高水平的整个训练过程,又要有不同的重点发展阶段。协调能力是各个项目专项技术的基础,对专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这种支持作用有时是直接的,而有时是潜在的,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协调能力具有直接的支撑作用,对于运动技术的应用以及运动技能的不断提升协调能力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支撑。协调能力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具有明显

35、的时间性,协调能力的训练必须作为运动员初级训练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在青少年时期就得到优先发展。协调能力的训练多以各种跑、跳、投掷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为主要练习手段,与身体素质训练的最大不同在于非常强调练习的时间、节奏、位置的可变性和准确性。协调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为: 肢体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动感训练。 以身体翻腾为主的空间定位练习。 不同肌肉、肌群紧张度和反馈调节功能的训练。 视觉、听觉反应能力的训练。 以舞蹈为主的协调节奏感训练。运动技术的学习是指运动员对一项技术动作由不会到熟练掌握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涉及到中枢神经、运动中枢神经以及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和控制等一系列复杂的神经-肌肉活动。运动技术

36、的学习是一个脑体并用的过程,运动员不仅要进行多次反复地技术动作的练习,而且还要充分运用想象、记忆和重现等思维的方式“想技术”。必须认识到,运动技术的学习也同样是一种“学习”,它不仅只涉及到操作层面上的肌肉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从大脑运动中枢到肌肉效应器的“运动程序”,并不断提升该程序运转的精确、快速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最佳化的水平。在技术学习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运动技术学习的训练必须注意训练负荷的安排,总体上说,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都不利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机体的疲劳程度对技术的学习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当血乳酸达到或超过7-8mmol/L时,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出现明显下降。

37、在网球的比赛中,疲劳会使运动员击球的精确性下降至81%。在两小时的大运动量训练之后,防守击球的有效性大幅度下降,一发的失误率大大增加。这说明疲劳会影响运动员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本体感觉,所以在技术训练时应该将疲劳作为设计训练负荷的重要依据。运动技术的应用是指运动员在已经掌握了技术动作之后不断提高其熟练程度并应用于比赛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大量和反复的练习,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并且能够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变化的运动技能。运动技术的应用与学习训练在训练方法和条件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应用训练强调动作的完整和实战性,强调技术与素质、技术与心理、技术与战术的密切结合,强调高水平运动

38、员仍然要不断加强技能的训练,以技能代偿机能的不足。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的主要训练方法为: 观察和模拟法 帮助法 心理默念与重现法 反馈训练法 技术分解与完整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 综合训练法第四节 技术训练的关键青少年的技术训练一、技术在青少年训练时期的重要位置和意义无论是从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还是从大量的训练实践经验来看,运动技术都应该作为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训练重点,其原因主要在于:l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阶段,直观的模仿能力较强,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l 青少年运动员,特别是刚参加运动训练的少年儿童选手,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一些重要的身体素质,例如速度、柔韧和反应能力,也

39、处于快速发展的敏感期,此时如果不形成正确的技术,不发展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就会错过正确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尽管技术与素质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能力,但是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各具特点。首先,技术与素质的发展在时间上存在差异。Israel的研究认为,在运动员个体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协调能力与身体素质能力的发展根本不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协调能力的发展一般应早于身体能力的发展。其次,技术与素质在形成的速度上也表现出不同。一般来说,运动技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打造,一旦形成了稳定的技术模式(或称为“动力定型”)就很难改变,甚至终身难以改变。身体素质具有突出的自然形成规律,尽管人为的训练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素质的储

40、备和发展规律,但是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或某一种运动素质,尤其是当运动员进入成年之后,各项身体能力的自然发展基本都达到了个体的最高水平,此时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尽可能快速地挖掘运动员所具备的素质潜能。必须不失时机地在源头重视技术的训练,让运动员从小就形成正确的用力方式,并且在长期的训练中不断进行改进,争取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时已经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该运动水平只单方面建立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缺乏扎实的技术支撑,甚至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技术动作,所以当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后,就必然遭遇到错误技术的制约。二

41、、青少年技术训练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1)了解纵向训练阶段的划分,制定明确的技术训练目标了解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以及对该过程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是技术训练的基础和依据,据此我们才可以制定出不同训练阶段技术训练的具体训练目标和技术训练在整个训练中的比例。表2-3是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一个运动员从选材到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被分为一般基础培养阶段、青少年训练阶段和高水平训练阶段。青少年的训练又被分为基础训练期、结构训练期和高水平过渡训练期,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重要性上,青少年的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表2-3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根据Martin等,1999)实践已经证明,深入了解专项运动

42、成绩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增长比例,是避免训练盲目性,防止青少年训练阶段“拔苗助长”的有效措施。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专项运动成绩的增长是有规律的,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增长的比例不同,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仍然有10 %左右的增长空间。应该注意的是,当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专项成绩的增长在速度上日趋缓慢,在难度上日趋增大,最高竞技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此时的训练,而取决于青少年训练时期建立的基础。(2)全面发展,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是青少年训练的主导思想,也是能否在成年阶段取得优异专项成绩的前提条件。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能力、技术等与竞技能力相关因素的全面发

43、展,建立一个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均衡竞技能力平台;其二是指技术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多个不同项目基本技术的训练使运动员形成全面和立体的技术能力平台。这两个“平台”的搭建决定着专项水平发展的空间,决定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长短。在青少年技术训练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区分“早期专项化”与“技术全面发展”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获得途径。优先发展技术和打好技术基础并不意味着过早进入专项技术的训练,青少年良好的技术基础应该通过协调能力训练和多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获得。(3)深入了解专项能力的构成,形成正确的素质技术关系专项能力是竞技运动训练的核心,在青少年训练阶段,尽管强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打好技术和体能的基础,

44、但是训练的最终目标还必须指向“专项能力”,整个训练的设计和实施都应该以专项为目标和依据。专项能力是技术与素质的有机结合,无论是技术还是素质,在比例上都不能脱离专项运动的特征单独发展,即便是一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未来对专项能力的作用和影响。(4)区别对待,建立具有个人特色的专项技术所有的运动技术都具有合理、规范和实用的特性。运动技术必须符合力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是科学合理的技术。运动技术应该具有一定的规范,在主体上是统一和一致的技术。运动技术还应该是实用的,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成绩。但是,运动技术并不是僵化不变的“模式”,各种技术要素之间具有互为依托和相互补充的关系,运动

45、员不同的个体条件也对专项技术构成极大的影响。第三章 竞技运动项目特点第一节 专项特征诠释专项特征是指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效率为目标,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运动特点。通常,专项特征可以分为技战术、体能、心理和环境等不同的方面,每一个方面又由不同的因素构成(见图3-1)。从训练学的角度分析,竞技运动项目的特征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一般特征、项群特征和专项特征。三个不同层次的项目特征在概念上并没有质的区别,其主要差别在于对项目特征解释和描述的程度上。一般和项群特征主要是从基础和宏观的角度概括了多个项目或一类项目的一般共性,在总体和方向上为运动训练提供目标和依据;专

46、项特征是一个具体运动项目的专门特点,在细节上对专项训练进行指导。专项特征是一个项目运动特点的集中表现,是区别不同运动项目之间异同的主要标志。项目之间的差别有时并不能在项目特征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同属一类的运动项目来说,专项特征并不一定在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每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别,它们的不同特点在很多情况下只集中在某一些方面的细节问题上。技、战术特征体能特征心理特征环境特征专项特征定性节奏结合流畅准确稳定幅度配合定量-距离 -时间-角度 -位置-速度 -加速度-力 -力矩-冲量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体质身高体重形态体成分健康动机意志注意决断形态兴趣装备规则场地教练观众其它图

47、3-1 专项运动特征的构成图3-1专项运动特征的构成技、战术特征体能特征心理特征环境特征专项特征定性节奏结合流畅准确稳定幅度配合定量-距离 -时间-角度 -位置-速度 -加速度-力 -力矩-冲量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体质身高体重形态体成分健康动机意志注意决断形态兴趣装备规则场地教练观众其它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专项特征一般都是项目的最佳运动模式,在训练实践中,如果将其作为训练的目标和依据,还必须考虑年龄、性别和运动水平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专项来说,其专项特征并不都是该项目独具的特点,很多特征是同类项目所共有的。因此,在探寻专项特征时,应该注意项目的共性和个性

48、问题,专项特征的探求应该以专项为核心,只要是能够充分反映专项特点,能够为专项训练提供目标和依据的因素,就是项目的专项特征,在这其中既有多个运动项目所共有的特征,也有本项目所独具的特点。当然,我们还必须注意,一个项目的专项特征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应该从众多的项目特征中甄别和筛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对专项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当前我国在专项特征的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在当前我国训练理论中,对项目运动特征的认识存在以下3个误区: 在范围上局限在对专项技术的外在表面的描述范畴之内,缺乏甚至忽视专项运动的内在生理、生化特点; 在形式上以静态的专项模型作为项目的主要特征,很少从动态的角度探索专项特

49、征; 在程度上过于宏观,运用一般或项群的共性特点代替专项特征。技术和体能是专项特征的两个主要显示点,一般来说,那些对技术依赖性强的项目被称作技术类项目,对体能要求高的被称为体能类项目。但是,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技术与体能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独立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技术或体能类项目都需要另一方的支持,有时相对薄弱的一方甚至会成为决定运动水平优劣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技术类项目还是体能类项目,在其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只关心项目主要特征的训练,而应该对两个方面能力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当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原来不受重视的技术或能力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专项成绩继续提高的关键因素。所

50、有项目的运动都是一个动态、连续和变化的过程,专项的技术、体能以及心理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也同属于专项特征的范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运动特征。静态的专项特征只能在一个点上反映专项的特点,而不能展现专项运动的整体变化过程,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在运动开始和结束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很可能就是决定运动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如果只掌握了专项运动的静态特征,而不了解过程的变化,那么不仅会造成在专项特征认识上的不全面,而且还会影响到专项特征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阻碍专项训练的正确发展。在讨论专项特征时,一定要正确认识一般、项群和专项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不同位置以及对运动训练

51、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不能将一般和宏观的项目特点作为专项特征。过于宏观的项目特征对于专项训练来说“形同虚设”,根本不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训练实践的角度分析,专项特征是专指那些对专项成绩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对专项训练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环节、过程和因素。第三节 当前对项目特征认识的发展动向和趋势一、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从竞技训练的角度分析,运动训练的整体发展或某一类项目的发展确实需要宏观理论的指导,但是对于一个具体运动项目的训练来说,迫切需要的是对项目的运动特征和训练规律进行微观、具体和有针对性地了解和认识,从众多细节中提取出专项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对专项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专项运动水平的

52、迅速提高。今天,我们探寻项目的运动特点绝对不能仅局限在是“技术类”还是“体能类”项目的层次,也不能止步于“快速力量”、“动作速度”或“有氧耐力”的程度,而应该继续深入到对技术、体能和心理等主要因素的全面、深入和细致地了解水平。图 3-2 足球运动员全场模拟比赛血乳酸的变化(根据Weineck, 1998)我们以足球项目的耐力特征为例,进一步说明专项特征向微观化发展的趋势。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将大强度无氧乳酸供能作为足球项目的主要耐力特点,曾经先后采用12 min跑和3000 m跑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水平的测试手段,但是却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水平差的局面。究其原因,问题

53、出在对项目耐力特征的认识方面,原有的认识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足球的专项耐力特征。图3-2是足球不同位置运动员90 min比赛中不同强度跑的统计结果。从该研究结果可见,足球运动员比赛时的负荷主要以中、低强度为主,快速跑和冲刺跑只占到一场比赛整个跑量的10 %左右。根据Mller/Lorenz对足球比赛的统计结果,整场比赛运动员的平均跑量为8923 m,其中冲刺跑606 m(7 %),快跑1492 m(17 %),慢跑3934 m(44 %),走2891 m(32 %),在冲刺跑中,约45 %的数量为7-15 m的短距离奔跑。同时他们还认为,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奔跑的数量不同,其中中场运动员的跑量最高。D

54、ressel等人的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比赛时的血乳酸为2.5-7 mmol/l,平均为4.4 mmol/l(见图3)。在这一研究结果中,我们还不能排除足球运动员下半场比赛血乳酸的水平受到糖原储备枯竭的影响,而糖原储备受到有氧能力的影响。从上述足球项目的负荷特征分析,足球90 min的比赛是一个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过程,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对专项耐力具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不仅保证了运动员90 min比赛的充沛体力,而且可以在比赛中利用各种间歇,加快消除由于短距离大强度冲刺造成的乳酸堆积。由此可见,足球运动员的耐力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有氧耐力和速度两个方面,有氧耐力为运动员提供长时间运动

55、的能力,而速度素质可以确保运动员快速冲刺的能力。从上述事例可见,专项特征绝不能只停留在宏观的认识程度,而应该深入到专项之中,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解析专项的特点,提炼出能够反映专项运动本质的规律,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专项训练的脉络,提高训练效果。图 3-3专项的内在特征专项内在特征神经肌肉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参与肌肉参与程度收缩方式协调关系运动的时间特点主要供能系统供能系统间的关系能量系统恢复特点二、由外在到内在的发展对项目特征的了解不能仅停留在专项运动的外在形式上,而必须深入到神经与肌肉的内在运动水平。运动项目的表面外在特征只能反映运动的结果,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机体的运动系统和能量供应系统,肌

56、肉在神经支配下的收缩以及在收缩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是决定运动结果的关键因素(见图3-3)。在运动训练中,只有深入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情况才可能选择正确和有效的训练方法,只有充分掌握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系统的运转规律才能够制定出符合专项特点的训练负荷。对内在专项特征细节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了解不同肌肉在专项运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工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计划,掌握不同供能系统对专项运动的不同支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耐力训练的效果,对不同供能系统恢复特点的了解能够帮助教练员把握和控制训练的负荷。三、由静态到动态的发展专项运动的时间或距离是专项的一个

57、重要特征,它从总体上反映了专项的运动特点,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但是,时间和距离等指标是对专项特征的总体描述,是专项运动的结果。从运动分析的角度来看,结果并不等同于过程,结果是过程的集合和终点,过程是结果的内容和原因,结果是静止固化的,过程是动态可变的。在运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外在的速度、角度和节奏,还是内在的肌肉收缩和能量供应,都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而变化,所以与结果相比运动过程包含的信息量更加全面,反映的问题更加深入。因此,对专项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更加重视运动的过程,从过程的动态变化中深入和详细地了解项目的“运动”特征。对专项特征动态描述的另一个作用体现在对专项运动技术过程

58、的全面了解。以往对专项技术特征的描述往往忽视了体能的存在,主要是对专项主要技术环节的运动学或动力学标准特征的分析。然而,这种标准的“最佳技术模式”并不能全面和真实地涵盖整个专项运动过程中技术的变化。对于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来说,运动员都不可能始终以同样的技术动作完成比赛,随着运动员体力的消耗运动技术必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专项能力的水平。从整体上来看,负荷时间和强度是各个竞技运动项目都具有的共性,在比赛距离或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取胜的关键主要集中在速度和速度的保持能力上。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势必影响到专项技术的发挥,体能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始终贯穿于整个专项比赛

59、的过程之中,技术与体能的这一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应归属于专项技术特征的范畴。参考文献: Verchoschanskij, J.V. Die Prinzipien der Organisation des Trainings von Sportlern hoher Klasse im Jahreszyklus J. Teorija i praktika fizic. Kult., 1991, 2: 2431.2 Verchoschanskij, J.V. Effektiv trainieren M. Berlin, 1988.3 Olbrecht J. The science of winn

60、ing: planning, periodizing and optimizing swim trainingM. Swimshop Luton, England, 2000, 17-35.4.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 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体育科学,2008,28(4):19-29.5. 刘爱杰,李少丹. 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4-6.6. 陈小平,黎涌明,李欣,曹春梅,郑黎明 等. 中国激流皮划艇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研究Z.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我国潜优势项目重点队员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竞技状态的研究子课题

61、. 2008. 10.(未公开发表).7 Neumaier, A. Koordinatives Anforderungsprofil und Koordinationstraining: Grundlagen Analyse - Methodik M. Kln: Sport & Buch Strauss, 1999.8 Schnabel G., Thie G. (Hrsg) Sportwissenschaft Lexikon Band 1M. Sport und Gesundheit Verlag GmbH, 1993.9陈小平,严力,季林红,王子曦,曹春梅,刘贵宝,林嘉等 对优秀速度滑冰运动

62、员转向力量的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重点课题,未公开发表。10 Hollmann W., Hettinger Th. Sportmedizin, Arbeits- und Trainingsgrundlagen. Stuttgart, 1980.11 Weineck J. Optimales Training. Spitta-Verl. 2000: 537.12 陈小平 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23.13 林嘉,陈小平 肌电与足底压力同步测量在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蹬冰单步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201-205.14 Martin D., Nicolaus J., Ostrowski Ch., Rost K. Handbuch Kinder- und Jugendtraining. Verlag Hofmann Schorndorf, 1999.15 Jendrusch G.,Gralla V.,Barmus U.,Henke Th.,Masuhr D.,Schmidinghoff U.,Seibt R.,Wagner J., Zappala M.,De Mares H. Aspek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