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53391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复习说明:现代文注重字词和写法,生字词通过听写来完成。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重字词 句的翻译、文章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的背诵和默写。第一课:新闻两则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 情色彩鲜明。2、 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5、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6、这篇新闻

2、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7、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中原我军解放南阳8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第二课:芦花荡.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1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1) 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小节,外貌描写;54 61小节)(2)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10、17、18、47、53、60、61小节)(3)过于自信和自

3、尊(第5小节,语言描写;32 45小节)(4)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 61小节)第三要素:环境描写星星第小节水鸟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苇子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 志。 侧面描写 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 内心的轻松、愉快第三课:蜡烛1、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2、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广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一一不怕生死、勇敢3、感人因素丿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一一“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视若亲人,沉痛哀悼一一“跪”“画”“吻”不分国界、情

4、同母子I结婚喜烛,意义特殊一一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4、细节描写炮火:11次(反复描写)j蜡烛:7次-黑围巾:5次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主题:赞美了瑰宝般的建筑一一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2、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性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胸怀博大。3、本文所用的修辞:反语。作用:有讽刺意味,极其尖锐、辛辣。r总评:“世界奇迹”与巴特农神庙比较4、 圆明园?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充满赞美之情概述耗费劳动之巨I总述:亚洲文明杰作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1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2、西德作家:真

5、诚的忏悔理解、尊重 日本作家:自私的狡辩鄙弃、孤立3、(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王昌龄从军行)2、战争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一一毛泽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一孟子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1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2、阿长的形象:(1)阿长是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2)没有文化,不识字,粗俗、好事(3)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善心,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3、对阿长称呼的由来(地位低,很不幸) 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描写声音和动作) 摆成“大”字的睡相

6、(比喻)叙事丿 元旦吃福橘的“仪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写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胜利,调侃的意味) 谋害“我”的隐鼠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称赞的意义)4、 “我”的感情变化:讨厌空前的敬意憎恶 新的敬意5、写法:(一)(第4、8小节)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二)先抑后扬(欲扬先抑)6、铺垫蓄势:1922小节:买山海经之前不写买山海经的过程;2329小节:买山海经之后。称赞烘托:写“我”震悚、喜出望外、如获至宝 的心情。7、为什么在文中不称阿长为“长妈妈”?答:符合作者年龄文章前半部分大都写他如何“讨厌”、“憎恶”阿长。&为什么要写远房叔祖?答:说明“

7、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因。9、倒数2小节: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同情和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七课:背影1文体:回忆性散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学者、诗人。2、主题:父子亲情一一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一)( 1)思念父亲,惦记背影(开篇设疑)(23)别时家境,祸不单行,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J (二)(26)回忆往事3、 结构(45)细心关照(铺垫背影)(6)望父买橘(刻画背影)I (三)(7)别后的思念,再现背影4、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答:外貌描写。写衣帽,呼应开头,表现家境惨淡,与“我”的紫毛大衣对比,突出深

8、切 的父爱。 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写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突出深切的父爱。 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来烘托背影,被深切的父爱感动落泪。所描写的背影是全部情节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深切的父爱。5、关键性语句: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 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第八课:台阶 1、文体:小说 2、父亲的形象:非常要强,有志气,渴望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 拔的毅力,老实厚道,谦卑。第九课:老王 1、线索:“我”和老王的交往谋生手段艰难作(1)者(2)3、的*(3)善(4)良1( 5)2、L命苦心善生理上有缺陷居住条件恶

9、劣为作者送冰J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送香油和鸡蛋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坚持给钱 关心老王,询问他能否维持生活 女儿送鱼肝油 4、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选自杨绛散文,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唐?吉 诃德。5、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 作谈艺录和管锥编。6、第1316小节:体现老王朴实、善良的品质。知恩图报、心地善良。7、“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 关注他们的生活

10、,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 不够,所以感到“愧怍”。第十课:信客1、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上海人。著有文化苦旅。老说明信客职业特点一一艰苦、诚信2、信*年轻信客接班3客用自己丰富的经历,指点年轻信客;用自己惨痛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一、二单元:记叙类文体(小说、散文) 人物(同上)散文写法:先抑后扬,有详有略,前有铺垫、后有烘托。 第一课: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 2)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大小不一, 形式优美, 地理位置 修建时间 结构特征 历史悠久 结构坚固 形式

11、优美 形式多样(9)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由主要到次要)(10)写石拱桥在解放后的发展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1、2、3、(3)我国石拱桥特点(45)介绍赵州桥(68)介绍卢沟桥说明顺序:逻辑顺序4、“这些石刻狮子,举例子(不是打比方)描写排比、拟人桥之美说明方法 表达方式 修辞方法 第十二课形式多样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形式多样。厂从概括到具体: J地理位置修建时间从整体到局部 I 从主要到次要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结构特征厂芦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的石桥桥w水天

12、间的长桥山区的风雨桥 I索桥一一高山峡谷一-第十三课:苏州园林1、疏朗开阔之美 阴柔阳刚之美 丰富想象之美 安闲自在之美 具有生命力1、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剧家。作品收在叶 圣陶集里。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说明顺序: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逻辑顺序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 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4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

13、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 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 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4、说明方法:(1) 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 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条理清楚地从四个主要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2) 引用: ,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表现苏州

14、园林的图画美。(3) 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通过数据 准确说明门窗的图案美。(4) 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 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注意每个角落的构图美。(5) 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 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作用: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 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没有修剪得像 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

15、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用:在介绍建筑 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 ”“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 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6)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 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生动形象地说明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7)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 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 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5、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揣摩语句,体会其

16、丰富的内涵。(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明确:标本在这里是典范和样本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 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明确: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 词最恰当。(3)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明确:“据说”表明不是作者亲身考察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明确:“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5) 总之,一切都

17、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明确:“一切” 、“ 绝不”语气肯定,强调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6)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7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明确: “往往”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真实性, 使表达更准确。(8)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明确: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9)苏州园林与北京园

18、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明确:“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10)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明确: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 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6说明中心: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7、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 )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大处 第二部分(3-9) 分类具体说明苏 州园林的艺术美。细处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假山池沼

19、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I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院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216):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b紫禁城正门内外。天安门一端门一午门(五凤楼)一庭院一金水河一汉白玉石桥一太和门2、太外形和y内景前殿位置I用途朝 中和殿概貌用途 保和殿用途“前朝”“内廷”分界地带2、本文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十五课:说“屏”1、屏的定义主屏的作用体屏的种类.屏的设置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课文引用古诗词的好

20、处: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1、文章结构广第一部分(1 3)说明叫物候和物候学丿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队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四部分(11 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1 3)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表达方式:描写(主要)、说明(610)由大到小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1、本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写的。2、举例子和四个小标题让这篇文章更易懂,深入浅出。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本文两篇短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发现问题一一找出答案一一得出结论第十九课:生物入侵者1、

21、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好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第二十课:落日的幻觉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因)三、四单元:说明文体事物说明文:11、13、14、15、19课事理说明文:12、16、17、18、20课第四单元:科普文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两种说明结构:总分式(总一一分、总一一分一一总)事物说明;递进式 事理说明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 从具体到概括(下定义:对某样事物的定义;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 作比较:更突出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说明方法:

22、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比喻):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分类别:层次分明;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1引用画图表说明文中“,,” 能否换成“,,” 或“,,” 能否去掉的回答方法:(1)肯定或否定;(2)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3)这个词在是什么意思;(4)这个词不在是什么意思;(5)下 结论(所以“能”或“不能”去掉)。(6)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1、 本文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被喻为“田园诗人”。选自陶渊明集。2、以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3、世外桃源:指与外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环境优美

23、、宁静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劳动4、桃源 生活安乐幸福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I没有战争,没有剥削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写法:托物言志陋室铭1第一层:提出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环境清幽、宁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第二层:具体描写陋室人:往来人物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J 事:室内生活情趣高雅 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志:主人胸襟超尘绝俗 (I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以古代贤者自喻表明自己高雅的情趣。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2、表达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操。爱莲说3、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4、菊:正面衬托。隐逸者:孤

24、傲清高,避世退隐。 牡丹:反面衬托。富贵者:追名逐利。莲:君子。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谦虚、正直。5、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第二十三课:核舟记1说明文:说明对象一一核舟。厂体积上:小2、 特征 (奇巧)构思上: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内容多)3、总(1)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彳分(2 5)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总(6)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第二十四课:大道之行也1本文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 纂而成。2

25、、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特征:天下为公。大同:指理想社会。3、全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2 3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杜甫一一诗圣;杜甫的诗一一诗史。望岳1一、远望一一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用齐鲁广大的平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I二、近望一一神奇秀丽,遮天蔽日(虚写、实写)(三、细望高大深远(由景生情:胸怀激荡、眼界开阔)四、抒发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I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春望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见 忧国伤时感时花溅

26、泪,恨别鸟惊心。所感 (对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珍贵,对家人的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叹自己苍老,念家悲己。石壕吏主题:赞美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也含蓄地揭露了 差吏的残暴一、致词的由来I二、对比(差吏凶残、老妇悲苦)三、主体写老妇致词I四、尾声暗示老妇被抓第二十六课:三峡1、写法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大笔点染的手法 动静结合2、一、先写山 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二、再写水 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v 夏:奔放美(江水上涨、水流湍急) 春冬:清悠美(素、绿、清、影)I 秋:凄婉美(寒、素、凄、哀)3、引用渔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反

27、衬三峡秋季凄凉萧瑟的气氛。4、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选自水经注 。第二十七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被称为“山中宰相”。山水相映之美丿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I动静相衬之美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 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厂第一层(开始至“相与步于中庭”),叙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V第二层(庭中如积水空明,盖竹相影也 ),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从实感而来,令 人宛然若见。I第三层(何夜无

28、月,吾两人耳),以慨叹两人闲置的处境作结。 本文表达了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闲人: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第二十八课:观潮1、( 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结构:总分 总顺序:由远而近方面:形状、颜色、声音、声势。J修辞:比喻、夸张、引用(2)写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动静相衬)(3)弄潮儿的英姿(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4)写观潮人多一一侧面描写,突出潮水的雄伟壮观,也突出了表演的精彩2、以潮为线索r船只多第 阵势大3、二个人作战技艺高节 战斗激烈I迅速撤退第二十九课:湖心亭看雪 1回忆性山水小品文。2、本文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

29、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 寻。本文选自陶庵梦忆。3、中心:对故国往事的怀恋和淡淡的愁绪。4、“独”往湖心亭看雪: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清高自赏、孤寂的心 情。5、“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对故国往事的留恋06、白描:描绘了一幅山水画。悠远脱俗的意境。全景:景物浑然一体,7、 雪景天地苍茫、天人合一(广漠)特写:堤、亭、舟、人(渺小)第三十课:诗四首归园田居语言:平淡自然,真挚醇美。愿: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即使做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使至塞上第二句:借景抒情,被排挤出朝廷,内心惆怅,激愤、抑郁比喻:本体:自己;喻体:飘飞的

30、蓬草。第三句: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千古壮观)厂构图美:远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空间阔大j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园的是落日一一层次丰富I色彩美:黄沙漫漫、夕晖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一一鲜明优美渡荆门送别1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拓展: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东号坡居士。2、内容: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写景,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 景。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

31、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 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 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 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 时欣喜的感受。尾联运用了拟人。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 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3、全诗表达作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登岳阳楼1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 本诗的诗眼是:悲 2、“悲”在何处?(颈联直接道出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景悲 J己悲匚国悲“风霜”双关,比喻现实社会。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感慨,结束全诗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