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0435505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蜂新技术(原生态蜜配套技术).doc(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检查蜂群检查蜂群的目的就是了解蜂群的情况,根据蜂群发展变化的规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检查蜂群分为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等三种方法。1、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就是对蜂群逐脾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以便掌握蜂群内部的全部情况,并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主要了解蜂王产卵情况,子脾数量,饲料充足是否,蜂脾关系,病敌害情况;分蜂季节还需了解是否有自然王台和分蜂征兆;流蜜期必须掌握进蜜、贮蜜及蜂蜜的成熟情况。由于全面检查的项目和巢脾数量多,耗费时间长,对巢内温度有一定影响,以及对蜂群惊扰,打乱了蜜蜂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不宜经常进行全面检查,一般只在早春繁殖期,每个蜜源花期始末,分蜂期及秋季换王,越冬包装前进

2、行。检查前,应准备好用具,如需加脾,要备好消过毒的优质巢脾。如果加继箱,应备好继箱、隔王板、巢脾、不要因准备不足,而拖延检查时间。检查应在气温13以上进行,夏季宜在早上进行。检查速度快,动作要轻、稳。处女王交尾群,检查应避开处女王试飞或婚飞时间,以避免处女王归巢时错投他群。检查时,应站箱侧,背对阳光,以便观察,切勿站在巢门前,影响蜜蜂进出。有风时,应背对风。看完一面后,先将水平的上梁为轴,将巢脾向外转半圈,再将提住框耳的双手放平,便可检查另一面(如图21),以免蜜汁和花粉掉出。检查时,巢脾应及时还回箱内,主要不要挤压死蜜蜂。检查完后,应调整好巢脾,摆好蜂路,再盖好箱盖,并将检查结果,记入表内(

3、见表21、表22)。图21 翻转巢脾的步骤注意:气温低时,流蜜高峰期,盗蜂多发季节,都不宜进行全面检查。若被蜂蛰,不能将巢脾猛丢下乱跑。检查人员忌带异味(酒味、葱、蒜味等)或穿戴黑色毛帽,否则,会因蜜蜂反感而发生蜂蛰。表21 蜂群检查记录总表场址 年 月 日 蜂群号品种蜂王情况蜂数框巢脾和巢础数(框)数发现问题工作事项备注共计子脾蜜脾粉脾空脾巢础框卵、虫蛹管理人 检查人 表22 蜂群检查记录分表蜂群号 蜂王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品种 蜂王产卵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日期蜂王情况蜂数框巢脾和巢础数(框)数发现问题工作事项备注共计子脾蜜脾粉脾空脾巢础框月日卵、虫蛹二、局部检查局部检查也称快速检查,就

4、是从蜂群中提出一个或几个巢脾进行查看。只需要了解群中某些情况即可,可采用此法。由于不是逐脾检查,在检查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什么部位提脾,应事先考虑好,以便对要了解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蜂群进行局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和判断情况的依据如下:(1)贮蜜多少。 只需查看边脾上有无存蜜,或隔板内侧第三个巢脾的上角部位有无封盖蜜即可。若有蜜,就表示贮蜜充足;反之,说明贮蜜不足,需要饲喂。(2)有无蜂王。蜂王常在蜂巢中部的巢脾上活动,提脾时应在中央。若在提出的脾上未见蜂王,但巢房里有卵或小幼虫,说明该蜂王健在;若不见蜂王,又无各龄蜂子,却见有工蜂在巢脾上或框顶上惊慌扇翅,这就意味着已失王

5、;若发现巢脾上的卵分布极不整齐,一个巢房里有几粒卵,而且东倒西歪,这说明失王已久,蜂群内有了产卵工蜂;如蜂王和一房多卵现象并存,这说明蜂王已经衰老或存在生理缺陷。(3)加脾或抽脾。蜂群是否需要加脾或者抽脾,主要看蜜蜂在巢内的分布密度和蜂王产卵力的高低,通常抽查隔板内侧的第二个巢脾,就可作出判断。若蜜蜂在该巢脾上的附着面积达八九成以上,蜂王的产卵圈已扩展到边缘巢房,且边脾是蜜脾,就需要及早加脾;若该巢脾上蜜蜂稀疏,巢房里不见卵和子,则应适当抽脾,紧缩蜂巢。(4)蜂子发育状况。检查蜂子发育状况,一是要查看蜂群对幼虫饲喂的好坏,二是要查看有无幼虫病。欲查明这些情况,应从蜂巢的偏中部位,提一、二个巢脾

6、进行观察。如果幼虫显得滋润、丰满、鲜亮,封盖子脾非常整齐,即发育正常;若幼虫长得干瘪,甚至变色、变形或出现异臭,整个子脾上的卵、虫、封盖子混杂,说明蜂子发育不良或患幼虫病。三、箱外观察在不适宜开箱的情况下,或为了节省时间,可通过箱外观察的方法,推断群内部的大致情况。检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几方面。1、箱内贮蜜多少。用手提起蜂箱,如感到沉重,则贮蜜足。反之,则有缺蜜的可能。如看到巢门前工蜂驱赶雄峰或拖子现象,便证明蜂群已严重缺蜜。2、是否失王。在外界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如工蜂出入频繁,归巢时带回大量花粉,表示蜂王健在且产卵正常,如工蜂采集懈怠,无花粉带回,有的在巢门前来回爬行或轻轻扇翅,则有失王的嫌

7、疑。3、判断群势强弱。在适宜于蜜蜂出巢活动的日子里,若巢门口熙熙攘攘,有许多蜜蜂同时出入,而到傍晚又有大量归巢的蜜蜂簇拥于巢门踏板上,这就是强群的标志。若巢门口显得冷冷清清,出入的蜜蜂明显少于其他蜂群,可推测为群势较弱。4、出现自然分蜂的预兆。如白天大部分蜂群出勤很好,而个别蜂群很少有蜜蜂飞出,却簇拥在巢门口前形成“蜂胡子”,即将发生自然分蜂的预兆。5、蜂群遭受鼠害。冬季或早春,如在巢门前出现较多的蜡渣和头、胸不全的死蜂,从巢门内发出臊臭气味,并看到蜂箱上有咬洞,这说明老鼠已钻入箱内。6、遭胡蜂袭击。夏、秋两季,如在蜂箱前方突然出现大量伤亡的青、壮年蜂,其中有的无头、有的残翅或断足,表明该蜂群

8、遭受大胡蜂袭击。7、遭致盗蜂侵袭。当外界蜜源稀少时,如发现蜂群巢门前秩序紊乱,工蜂三三两两地撕杀在一起,地上出现不少腹部卷起的死蜂,就是遭致盗蜂袭击。有的弱群巢门前,虽不见工蜂抱团撕杀和死蜂的现象,但若发现出入的蜜蜂突然增多,进巢的蜜蜂腹部很小,而出巢的蜜蜂腹部充斥、膨胀,也可以认为是受了盗蜂的袭击。8、农药中毒。在晴暖无风的日子里,如突然有些工蜂在蜂场周围追蜇人、畜,有的在空中作旋转飞翔或在地上翻滚,箱底和箱外出现大量伸吻、钩腹的死蜂,有些死蜂后足上还带有花粉团,便可以断定在蜂场附近的农田里喷洒了农药,致使采集蜂中毒死亡。9、受蜂螨危害。在蜂群繁殖季节,如不断发现有一些体格弱小而翅膀残缺的幼

9、蜂爬出巢门,不会飞翔,且成蜂体上也发现有蜂螨,这就是螨害所致。10、蜂群患下痢病。在巢门前如发现有蜜蜂体色特别深暗,腹部膨大,飞翔困难,行动迟缓,并在蜂箱周围排泄出稀薄而恶臭的粪便,就是患下痢病所害。11、蜂群在巢内感到拥挤、闷热。盛夏季节的傍晚,如部分蜜蜂不愿进巢,却在巢门周围聚集成堆,说明巢内已过于拥挤、闷热。第二节 饲喂蜂群蜂群在自然界的饲料来源,只能靠蜜蜂本身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采集,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人工管理的蜂群,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当它们从自然界采集到较多的蜂蜜和花粉,有了充足的贮备时,人们便可从中取其盈余。而当自然界提供的饲料来源不足,或气候条件不适宜时,人们又

10、必须供养它们。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授粉,取蜜和获得其他一些产品,而饲喂蜂群,正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在管理时蜂群必须遵循“该喂则喂,该取则取”的原则。喂蜂的饲料,主要有蜂蜜(糖浆)、花粉、水等。一、饲喂蜂蜜1、补助饲喂对缺蜜蜂群喂以大量高浓度的蜂蜜或糖浆,使其能维持生活,即补助饲喂。大部分地区每年冬季都达3个月以上,这期间每群需消耗蜜715千克。若晚秋尚未采足越冬蜜,就必须在越冬期前抓紧进行补助饲喂,以保证安全越冬。如在其他季节遇到较长的缺蜜期,而平均每脾贮蜜不足0.5千克时,也必须进行补助饲喂。补饲时,用成熟蜜34份或优质白糖2份,兑水1份,以文火化开,待放凉后,装入饲喂器或空

11、脾内,于傍晚时喂给。每次每群12千克,连喂数次,直至补足为止。对于弱群,用蜂蜜或糖浆饲喂,易引起盗蜂,须加入蜜脾予以补饲。若无准备好的蜜脾,可先补喂强群,然后再用强群的蜜脾补给弱群。2、奖励饲喂蜂巢内贮蜜比较充足,为了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幼虫的积极性,常用稀薄蜜水或糖浆饲喂蜂群,即奖励饲喂。在春季、秋季,为了迅速壮大群势或在人工育王时,都必须进行奖饲,应于主要流蜜期到来前45天,或外界出现粉源前的一周开始;秋季奖饲,应于培育适龄越冬阶段进行;人工育王时奖饲,应在组织好哺育群后就开始奖励饲喂,直到王台封盖为止。奖励饲喂时,用成熟蜜2份或白糖1份,加净水1份进行调制,每日每群喂给0.51千克。次

12、数以不影响蜂王产卵为原则。有时为了授粉或让蜜蜂采集不习惯采集的蜜源植物,也对蜂群奖励饲喂带花香的蜂蜜或糖浆,只需在调制时加入用花浸制的水即可。饲喂用的蜂蜜和白糖,一定要质量优良,切勿用来路不明的蜂蜜,以防蜂病传染。红糖、散包糖、饴糖、甘露蜜等不能用来作越冬饲料糖。二、饲喂花粉花粉是蜜蜂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哺育1只蜜蜂起码需要120毫克花粉,羽化后1518日龄的蜜蜂都要吃花粉;36日龄时需花粉量极大。1万只工蜂在哺育时,需1.21.5千克花粉,一个较强的蜂群,一年消耗花粉2030千克。蜂群缺乏花粉时,新出房的幼蜂因吃不足花粉,其舌腺、脂肪体和其他器官发育不健全,蜂王产卵量就会减少,甚至停产;

13、幼蜂发育不良,甚至不能羽化;成年蜂也会早衰,泌蜡能力下降;蜂群的发展也就缓慢。因此,在蜂群繁殖期内,外界缺乏花粉时,必须及时补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饲喂花粉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贮存的优质粉脾,喷上稀蜜水或糖浆,加入巢内供蜜蜂食用。若无贮备的粉脾,可用各种天然花粉盛于各种容器中,在花粉表面喷些蜜水或糖浆,然后放在蜂场适当的位置上,让蜜蜂自己去采集。因此,当粉源充足时,应在巢门安装脱粉器,主要收集大量的花粉团,干燥后妥善进行保管,当缺粉的季节,在按上述方法,补充饲喂给蜂群。在周围蜂场较多或易发生盗蜂的时期,也可用蜜水或糖浆把花粉调制成糊状,放在蜂巢中央的框梁上供蜂食用。用蜂蜜把花粉调制成团状,直接

14、抹在靠近蜂团的巢脾上或放在匡梁上。没有天然花粉,就应采用花粉代品,可将豆乳粉、黄豆粉之类用蜂蜜调制成糊状放在框梁上任蜂取食。也可将花粉和大豆粉混合,加水、糖浆(蜜)、酵母混合制成花粉混合饲料,但应尽量采用天然花粉。(见表23)。三、喂水水是蜜蜂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蜂体的各种新陈代谢机能,都不能离开水,蜜蜂食物中养料的分解、吸收、运送及利用后剩下的废物排出体外,都需要倚赖水的作用。此外,蜜蜂还用水来调节蜂巢内的温、湿度。蜂群一到繁殖期,尤其是早春时期,需水量是相当惊人的,巢内有大量幼虫需要哺育的时候,一个中等群势的蜂群一天需水量大约20002500毫升。幼虫越多,需水量越大。在热天,蜜蜂

15、到箱外采水来降低蜂箱内的温度。但在越冬期间,需水就大大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蜜蜂还会保持由于代谢作用形成的一部分水。在早春和晚秋的繁殖期,由于幼虫数量多,需水量大,这时外界气温又较低,会有大量采水蜂会被冻饿而死。如果在不清洁的地方采水,还会感染疾病。因此,自早春起和晚秋,应不断地以净水饲喂蜂群。喂水的方法:在早春和晚秋采用巢门喂水,即每个蜂群巢门前放一个盛清水的小瓶,用一根纱条或脱脂棉条,一端放在水里,一端放在巢门内,使蜜蜂在巢门前即可饮水。平时应在蜂场上设置公共饮水器,如木盆、瓦盆、瓷盆之类的器具盛水,或在地面上挖个坑,坑内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装水,在水面放些细枯枝、薄木片等物,以免淹淹死蜜蜂

16、。在蜂群转地的时候,为了给蜂喂水,可用空脾灌上清水,放在蜂巢外侧;在火车运输途中,可常用喷雾器向巢门喷水。干燥地区越冬的蜂群常因饲料蜜结晶,需要喂水。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喂水,器具和水一定要洁净。在蜜蜂的生活中,还需要一定的无机盐,一般可从花粉和花蜜中获得,也可在喂水时,加人少量食盐进行饲喂。第二节 蜂群的合并强群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保证。在养蜂生产中必须坚持饲养强群,凡不值得保留的弱群,应立即合并。早春合并弱群,可加速蜂群增长;晚秋合并弱群,可保证安全越冬。合并弱群,在大流蜜期有利于增加蜂产品的产量,断蜜期有利于防止盗蜂。失王群如无法诱入蜂王时,也应及时进行合并。合并蜂群有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两种

17、方法。一、直接合并法适合于大流蜜期蜂群的合并。操作方法是:将其中一群逐渐移至另一群的一侧,(提出时,要捉住蜂王),中间间隔一定距离,或用保温板暂时隔开,但工蜂可以相互往来。过12天,两群的气味混合后,抽出保温板,将两群的巢脾靠拢即可。也可将蜜水、酒或香水洒入箱内,让两群气味混合,再行合并,较为安全。二、间接合并法适用于非流蜜期的蜂群,或失王过久,或巢内老蜂多而子脾少的蜂群合并。合并时,先在一个蜂群的巢箱上加一铁纱副盖和一个继箱,然后把另一群的蜂王捉掉,连蜂带脾提到继箱内,盖好箱盖,一二天后,拿去铁纱副盖,将继箱上的巢脾提入箱内,撤去继箱即可。注意事项:原则上应是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

18、劣王群并入优王群。若两群都有蜂王,必须先将准备并入的蜂群的蜂王捉走,产生失王情绪后,在行合并。合并蜂群应在傍晚进行,合并前应将两群逐渐移在相靠近的位置。工蜂已产卵的失王群,应先补入12脾子脾,过几天后在行合并。合并时可先用蜂王诱入器将蜂王保护起来,合并成功后才放出。失王群应先将急造王台除去之后,才能进行合并。中蜂的蜂群合并,除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外,应尽量采用间接合并法。第四节 蜂王的诱入在养蜂生产中,经常涉及安全诱入蜂王的问题。如组织新蜂群,更换老劣蜂王,蜂群因某些原因失王后需补入蜂王,组织交尾群,人工授精或引进良种蜂王时,都需要诱入蜂王。如处理不当,常发生工蜂围杀蜂王现象。诱入蜂王有直接诱入和

19、间接诱入两种方法。一、直接诱入法蜜源植物大流蜜季节,无王群对外来产卵王容易接受,可直接诱入蜂群。具体做法是:傍晚,给蜂王身上喷上少量蜜水,轻轻放在巢脾的蜂路间,让其自行爬上巢脾;或将交尾群内已交配、产卵的蜂王,用直接合并蜂群的方法,连脾带蜂和蜂王直接合并入失王群内。二、间接诱入法此法就是将诱入的蜂王暂时关进诱入器内,扣在巢脾上,经过一段时间再放出来,这样比较安全。诱入器一般用铁纱做成(如图22),安放时,应放在巢脾有蜜处,以免蜂王受饿。三、王台的诱入人工分蜂,组织交尾群或失王群,都可诱入成熟台,即人工育王的复式移虫后第十天,即将出房的王台。诱入前,必须将蜂王捉走1天以上,产生失王情绪后,再将成

20、熟王台割下,用手指轻轻地压入巢脾的蜜、粉圈与子圈交界处,王台的尖端应保持朝下的垂直状态,紧贴巢脾。诱入后,如工蜂接受,就会加以加固和保护。第二天,处女王从王台出房,经过交配,产卵成功后,才算完成。四、注意事项(1)更换老劣蜂王,要提前1 天,将淘汰王从群内捉走,再诱入新王。(2)无王群诱入蜂王前,要将巢内的急造王台全部毁除。(3)强群诱入蜂王时,要先把蜂群迁离原址使部分老蜂从巢中分离出去后,再诱入蜂王,较为安全。(4)缺乏蜜源时诱入蜂王,应提前23天用蜂蜜或糖浆喂蜂群。(5)蜂王诱入后,不要频繁开箱,以免蜂王受惊而被围。(6)如蜂王受围,应立即解救。第五节 被围蜂王的解救围王是指在异常情况下,

21、蜂王被工蜂所包围,并形成一个小的蜂团,并伴以撕咬蜂王,如解救不及时,蜂王就会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围王现象在合并蜂群、诱入蜂王、蜂王交配后错投他群或发生盗蜂时,经常发生。主要由于蜂王散发的“蜂王物质”的气味与原群不同,工蜂不接受所引起的。解救被围蜂王的办法是:向围王工蜂喷水、喷烟或将蜂团投入水中,使工蜂散开,救出蜂王。切不可用手或用棍去拨开蜂团,这样工蜂越围越紧,很快把蜂王咬死。救出的蜂王,要仔细检查,如肢体完好,行动仍很矫健者,可放入蜂王诱入器,扣在蜂脾上,待完全被工蜂接受后再放出;如果肢体已经伤残,应立即淘汰。第六节 蜂群的移动由于养蜂生产的需要,常会移动蜂群。移动蜂群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移动

22、两种。一、蜂群的近距离移动这是因管理需要而进行的蜂场内个别蜂群位置的调整。由于蜜蜂有很强的识别本群位置的能力,如果将蜂群移到它们飞翔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新位置,外出采集蜂仍会飞回原蜂群的位置。因此,移动蜂群只宜采取有效的方法,使蜂群很快适应新址。(1)逐渐迁移法:如果少量蜂群需作1020米距离内迁移,可用此法。前后移动,每次可移动1米左右,两天移动一次;左右移动,每次只能移动0.5米,没每天移动1次。移动最好在早晚进行。(2)利用越冬期迁移法:适合于在较寒冷地区,当蜂群越冬结团,不外出飞翔,将蜂群移动。如在春天飞出活动时移动,便不会飞回原址。(3)直接迁移法:一次将蜂群移到新址,打开全部通风装置,

23、用于草或报纸将巢门堵住,让工蜂慢慢咬开,并在原址暂放几个弱群,收集飞回的老蜂。(4)二次迁移法:先将蜂群迁离原场5公里以外的新址,过渡饲养办个月后,在迁回原场,按要求布置。二、远距离迁移法通常称为转地,详见转地饲养一节。第七节 盗蜂的防止串到别的蜂群内盗窃蜜的飞翔蜂称为盗蜂。多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因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蜜蜂的特殊采集活动。盗蜂一般发生在相邻蜂群之间。有时两个相邻的蜂场,由于饲养的蜂种不同,或群势相差悬殊,也会发生一个蜂场的工蜂飞去盗另一蜂场的蜂群贮蜜。在一个蜂场内,如果多数蜂群起盗,称为全场起盗。盗蜂攻击的蜂群是,首先是防卫能力差的弱群、病群、失王群和交尾群。一、盗蜂的危害一旦发

24、生盗蜂,轻则被盗群的贮蜜被盗空,重则大批工蜂斗杀死亡,蜂王遭围杀,而引起全群毁灭。如果全场起盗,损失更加惨重。盗蜂也会传播疾病,引起疾病蔓延。因此,防止盗蜂,是蜂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二、盗蜂的识别盗蜂多为老蜂,体表绒毛较少,油亮而呈黑色,飞翔时躲躲闪闪,神态慌张,飞至被盗群前,不敢大胆面对守卫蜂,当被守卫蜂抓住时,试图挣脱。作盗群出工早,收工晚。进巢前腹部较小,出巢时腹部膨大,吃足了蜜,飞行较慢。如果巢门前有三三两两的工蜂抱团撕咬,一些工蜂被咬死或肢体残缺,就是盗蜂发生了。在被盗蜂群的巢门前,撒上一些白色的滑石粉或灰面,观察带白粉的工蜂的去向,即可以找到偷盗群。三、盗蜂的预防(1)选

25、择蜜源丰富的场地,坚持常年养强群,是预防盗蜂的关键。(2)蜜源尾期,合并弱群和无王群,紧缩蜂巢,留足饲料,缩小巢门,填补蜂箱缝隙。(3)断蜜期,应尽量不在白天开箱检查,不给蜂群饲喂气味浓的蜂蜜和用芳香药物治螨。(4)蜂巢、蜂蜡和蜂蜜切勿放在室外,不要把蜂蜜抖散在蜂场内。(5)中蜂和西蜂不能同场饲养,西蜂场应离中蜂群较远。四、盗蜂的制止一旦出现盗蜂,应立即缩小被盗群的巢门,并在巢门前放上卫生球等驱避剂。如还不能制止,就必须找到作盗群,关闭其巢门,捉走蜂王,造成其不安而失去盗性。或将被盗蜂群迁至5千米之外,在原处放一空箱,让盗蜂无蜜可盗,空腹而归,失去盗性。如果已经全场起盗,则应果断搬迁场址,将蜂

26、群迁至有蜜源的地方,盗蜂自然消失。也可安装铁纱防盗巢门如图23。第八节 蜂团的收捕蜜蜂自然分蜂和全群飞逃时,都会在蜂场周围的树枝或屋檐下临时结成一个大的蜂团,待侦察蜂找到新巢后,全群便远飞而去。因此,收捕蜂团应及时、迅速。否则,再次起飞后就难以收捕了。收捕蜂团一般使用蜂笼,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进行收捕。蜂笼里可绑上一小块巢脾。收捕时,将蜂笼放在蜂团上方,用蜂帚或带叶的树枝,从蜂团下部轻轻扫动,催蜂进笼。待蜂团全部进笼后,再抖入准备好了的、内放巢脾的蜂箱内。如果蜂团在高大的树枝上,人无法接近时,可用长竿将蜂笼挂起,靠在蜂团的上方,待蜂团入笼后,既轻又稳地放下蜂笼挂起。如果蜂团结在小树枝上,可轻轻锯

27、断树枝上,人无法接近时,可用长竿将蜂笼挂起,靠在蜂团的上方,待蜂团入笼后,既轻又稳地放下蜂笼。如果蜂团结在小树枝上,可轻轻锯断树枝,直接抖入箱内。中蜂蜂场有时会发生多群飞逃,一起结团现象。这时容易发生围王,这就首先要救出蜂王,然后分别收捕,放入各群内。收捕的蜂团一般不要放回原群,应用巢脾或巢础框组成新巢。收捕后第二天,如果蜜蜂出入正常,工蜂采粉归巢,说明已安定下来。过23天后,再检查,整理蜂巢,晚上饲喂几天,使蜂群安定,早日造好新脾。第九节 防止蜂群逃亡蜂群内由于不良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全群飞逃。这些因素包括病害(幼虫腐臭病和囊状幼虫病);箱底太脏,巢虫滋生,或空脾放在隔板外,引起巢虫大量繁殖

28、;群内缺蜜,蜂王停产;盗蜂严重,胡蜂侵扰,蟑螂和老鼠侵入,无法抵抗;箱内太热或箱内积水,湿度过大;喂药时,药味太浓,刺激蜜蜂;检查时,动作太重,蜂群受强烈震动等,都会引起蜂群飞逃。针对当地当时情况,事先去掉不利因素,如及时治疗病群、防治巢虫,补足饲料、遮荫防湿、保持蜂群安静、少受干扰、驱杀胡蜂等,都可以防止蜂群逃亡。第十节 工蜂产卵和咬脾的处理蜂群长期失王之后,会出现工蜂产卵现象。工蜂的产卵,很不规则,常一个巢房内产几粒卵,不都产在房底,有的产在房壁。工蜂未经与雄蜂交配,所产的卵全为未受精卵,如不及时处理,全都发育成为雄蜂,这群蜂也就自然消亡。工蜂产卵的蜂群,很难诱入蜂王。应立即把工蜂产所产的

29、卵虫、巢脾、从群内提出,用正常的卵、虫脾换入,毁掉所有的急造王台,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如果失王过久,可将蜂群拆散,搬去蜂箱,分别合并到其他的蜂群里去。中蜂最容易产生工蜂产卵,应特别注意及时给失王群诱如蜂王或成熟王台。爱咬脾是中蜂的特性,给管理造成不便,使巢脾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咬碎的蜡屑容易滋生巢虫。防止方法主要是:(1) 利用蜜源植物大流蜜时,多造脾,经常用新脾更换老脾另行保管。(2) 蜂巢里经常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抽出多余的空脾另行保管。(3) 越冬时,将整张巢脾放在蜂巢两边,半张巢脾放在蜂巢的中央,箱内巢脾排列成“凹”形,以利蜜蜂结团。如已发现工蜂咬脾,应立即用新脾换去咬坏的巢脾,并清除

30、咬下的蜡屑,避免巢虫滋生危害蜂群。第三章 养蜂生产管理技术养蜂生产管理技术,也就是蜂群的高产技术。要实现蜂产品的高产,不仅应具备强大的蜂群和丰富的蜜源,而且必须以蜜蜂生物学为理论依据,配之以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 饲养强群技术除了蜜源条件外,饲养强群是获得蜂产品优质、高产的主要条件。所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强群、组织强群和维持强群。一、 强群的优越性强群的主要优越性是能为养蜂者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蜂产品,强群的产量比以便弱群高2530%。因为强群所培育的蜜蜂个体大、寿命长、采集力强。试验表明,强群的采集蜂平均每只每次采蜜量是38毫克,而弱群只有13毫克;生产季节,弱群的工蜂寿命比强群缩

31、短15.2%20%;在春季繁殖期间,两者的寿命相差更为明显。强群蜜蜂调节蜂巢温度的能力强。当外界气温在0左右时,中等群势的巢温为33.3,不适合蜂儿的发育,而强群则可维持在34.535之间,最适合蜂儿的发育,云南的干季,空气湿度很低,强群的蜂巢内湿度可以调节至88%,而弱群只能达到80%;在大流蜜期,强群的蜂巢湿度下降到45%50%,而弱群只能下降到66%70%。流蜜期,蜂巢内湿度低,有利于采回的哈中水分蒸发,所以,强群酿制蜂蜜的速度比弱群快,蜂蜜质量也较高。弱群哺育蜂儿的单位强度虽然比强群高,但有效哺育率却很低。例如,一个4框群势的蜂群,有效哺育率只有67%;而一个15框群势的蜂群,有效哺育

32、率可达95%,强群培育的工蜂,处女王和雄蜂的体重、吻长、蜜囊容积都比弱群的工蜂的采集力强,任何季节都能很好地利用蜜源,而且贮备能力强。因此,强群的蜜蜂能顺利越冬,春季发展速度比弱群快;强群抵抗疾病、敌害、盗蜂和不良天气条件的能力也强;强群里有大量的青年蜂,所以,造脾和产浆能力也比较强。强群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情况是,西方蜜蜂越冬期有三足脾,生产期有1620脾足蜂,可达到强群标准;中蜂越冬期有2脾足蜂,生产期达812脾足脾,即为强群。如果采用继箱或多箱体养蜂,强群内的蜂量,还可以提高。二、 饲养强群的条件首先应有充足的蜜、粉源;所有蜂群,都应使用年轻优质的良种蜂王;所使用的蜂箱应质量优良,符合标准

33、。养蜂员要掌握有关蜜蜂生物学知识和较高的养蜂技术,保证蜂群正常的越冬条件和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蜂场应贮备充足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巢脾;对防治病、敌害,应有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方法和药物,保证蜂群健康。三、 饲养强群的方法采用双箱体饲养、双王群饲养、多箱体养蜂和横卧式蜂箱养蜂,都能达到培养强群的目的。具体管理方法,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 饲养强群应从头年的秋天抓起,利用秋季蜜源,抓好蜂群的增殖,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贮足饲料;培育年轻而产卵力强的蜂王;保证越冬蜂无病,以蜂多于脾,每箱3脾以上投入早春繁殖,为全年保持强群打下基础。(2) 在春繁期间应加强保温工作,补足饲料,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及

34、时扩大蜂巢(加脾)和扩大蜂往产卵面积,使蜂群尽快度过更新分期,进入增殖期,为大流蜜培养大量的适龄采集蜂。(3) 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巢箱(供蜂王产卵和育虫的下面一个箱体)内有充足的饲料和供蜂群产卵的空巢脾,一只蜂王一昼夜要产1500个卵,一个育虫周期(21天)需要10个优良的空巢脾才能满足蜂王产卵的需要。因此,应经常进行箱内调脾,不断将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内和不断给巢箱内补入空脾。(4) 在大流蜜期内,应减少蜂王产卵,让工蜂集中力量投入采集,减少哺育蜂儿的负担,但为了防止流蜜期结束后蜂势下降,应组织一部分辅助群,从辅助群内提出子脾补给采蜜群。四、 保持强群的主要措施(1) 使用良种蜂王是保持强群的主要

35、措施。良种蜂王的主要经济状况就是能维持强大的群势。所以,在选用蜂王时要选择腹部大而丰满,胸部阔大,颜色均匀的蜂王,其次是观察其产卵效果,一只好蜂王,应把卵产在房底正中央,每个卵一般都朝着一个方向倾斜,并产得很匀称,通常从巢脾稍靠上部中央开始,向四周均匀地扩展。有的养蜂者把未经观察产卵效果的新蜂王诱入强群,是不科学的。经常更换劣质蜂王,是保持强群的重要措施。凡是产卵力下降的蜂王,不管年龄大小,任何时候都应及时淘汰。(2) 蜂群内应保持充足的饲料,蜂王才产卵旺盛,工蜂哺育蜂儿的能力才强,蜜蜂发育正常,寿命长,有很强的泌浆、泌蜡和采集能力。对于饲养强群来说,即使外界有蜜、粉源的季节,蜂群里都应保持充

36、足的饲料。强群内的饲料宜多不宜少,这也是高产的保证。(3) 预防分蜂和控制分蜂热,是保持强群的重要措施之一。蜂群一旦发生自然分蜂,强群则变为弱群,而且强群到了分蜂期,如果管理失当,还特别容易发生自然分蜂。预防自然分蜂的措施有:及时用优质年轻蜂王更换老劣蜂王;扩大蜂巢,加强通风,让蜂王有产卵的余地,避免巢内蜜蜂拥挤;幼蜂大量积累的蜂群,如果尚位进入流蜜期,应适当调出部分封盖子脾,在调入一部分卵、幼虫脾,以增工蜂的饲喂,创造采集条件;如外界有辅助蜜、粉源,应生产蜂王浆和加巢础框造脾;进入分蜂季节,应即时割除王台。蜂群产生分蜂热和主要表现是:巢内出现大量的雄峰,工蜂积极筑造王台,部分王台内已有受精卵

37、或幼虫,蜂王的产卵量明显下降,腹部逐渐变小,工蜂出勤率降低,消极怠工,巢脾下方和巢门前,工蜂连成串,形成“蜂胡子”,等等。对已产生分蜂热的主要表现是:巢内出现大量的雄峰,工蜂积极筑造王台,部分王台内已有受精卵或幼虫,蜂王的产卵量明显下降,腹部逐渐变小,工蜂出勤率降低,消极怠工,巢脾下方和巢门前,工蜂连成串,形成“蜂胡子”,等等。对已产生分蜂热的蜂群,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制止:(1)调换蜂群位置法:把已产生分蜂热的强群与场内的弱群王调位置,让强群的外勤蜂飞入弱群,使弱群的采集力加强,强群内因工蜂拥挤度减少,分蜂热自然消失。但在换位时,须把所有王台割除。此外,也可采用“移位法”来制止分蜂热。先割除所

38、有王台,然后把蜂群移到其他位置,让该群的外勤蜂分散飞入邻近的蜂群中。(2)地马利法:在大部分蜂群开始造王台时,割除全部王台,把蜂箱搬离箱底(指活底蜂箱),在原址箱底上放一新箱体,然后放一张卵,幼虫脾和蜂王,两侧装满空脾。新箱体上加一块隔王板,上面加继箱,其余的子脾和蜜蜂放在继箱里,10天后,检查继箱里面的子脾,割除新造的王台。21天后,继箱里面的蜂儿已全部羽化出房,空脾可用贮蜜;巢箱里的蜂儿也陆续出房。这时,再也不会发生分蜂热了。(3)除王法:在有可能出现自然交替和分蜂的情况下,除掉老蜂王和一切王台。10天后,再割除一次新造的王台,此时已没有幼虫可以改造为急造王台了,然后再诱入一只年轻的优质蜂

39、王,这群蜂在相去当长的时间内,就不可能再出现分蜂热了。饲养强群,强群才能夺取优质、高产。这是养好蜜蜂,产生高效益的最根本一点,每一个养蜂者必须深刻地理解,并经常注意这一关键技术,才能有所收益。第二节 人工培育蜂王技术蜂王是取决养蜂好否的关键。近代养蜂生产中,几乎都采用人工的方法培育蜂王,国外已形成专业化养王场,采用最先进的方法培育蜂王。人工育王是在严格选择种群的基础上,利用早期的工蜂或卵与蜂王的卵同源于受精卵的生物学特点,改善基环境和营养条件,让蜜蜂培育出成批的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和和目的。一、育王的时间和条件云南气候复杂,蜜源条件各有差异,因此,育王时间难以统一,大致为第一个蜜源(油

40、菜)和秋季蜜源(荞麦、秋子)花期,培育春王和秋王,以秋王为主,其他花期也可培育一定数量的蜂王,随时更换老劣蜂王。不论什么时候培育蜂王,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蜂场里拥有可作父、母本的蜂群,蜜源比较丰富,气温稳定在20以上。交尾期要避开雨季。同时有强健的哺育群和大量性成熟的(10-30日龄)种用雄蜂。二、育王的准备工作1、育王用具育王用有育王框(如图3-1)、蜡碗棒、移虫针、移卵器。(1)产浆式育王框与生产王浆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育王框的台基条只有3条。育王框用无异味不变形的木质材料制成。框架上梁厚度约为25mm,宽为15mm,另三边为15mm15mm,台基条厚度为10mm,宽为15mm,台基条间

41、距40mm,第一台基条与框梁相距25-30mm,这样有利于保温(一般适合于西方蜜蜂育王用)。嵌脾育王框就是把育王框架嵌在巢脾中间的育王框,其框架与巢脾的两侧(两头)距离不可小于60mm,与上框梁的距离不小于50mm。这种育王框的台基条通常为两条,每条粘9-10个台基(蜡碗),一般适合于中蜂育王用。(2)蜡碗棒选用无怪味,木质细密的木料制成。顶端必须打磨成十分光滑的半圆形,半圆直径为7-8mm,端部10mm处的圆柱直径为10mm左右,蜡碗棒根据用量分单根和多根两种,但其端部都必须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所制蜡碗深浅一致(如图3-2)(3)移虫针有鹅毛管和牛角质两种制成的单舌移虫针和弹力双舌移虫针

42、。不论哪种移虫针,端部都制成宽1-1.5mm,厚约0.1mm的富有弹怀的舌装薄片。双舌移虫针,下舌起虫,上舌推浆,较易掌握,效果较好(如图3-3). (4)近代研究表明,移虫时,虫龄越小,培育出的蜂王越好,以移卵育王更好。移卵器有移卵勺和移卵管两种。移卵勺由套筒、勺杆、推蜡杆和弹簧四部分组成。其性能类似打孔器,主要用两根薄壁金属管,两管相套,上部再装一个丝簧即为移卵管。内管的内口径为4mm。两管间空隙适中,以便于推动为度。外管要锋利,内管要光滑(如图3-4). 2、父、母群的选择育王的种用群要选择有效产卵力高,采集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强大群势),抗逆性和抗病力强及体色比较一致的蜂群。母群的数

43、量根据育王数量而定,100-200群的蜂场,选择3-5群就足够了。父群则要多一些,大约需要25群。这样同期成熟的雄蜂数量多,可保证利用雄蜂的空间优势,避免近亲交配。父、母群的选择工作,须在育王前一个月着手进行。春季育王,父、母群的群势不应低于8脾,其他季节育王,群势应在16脾以上。3、培育种用雄蜂培育雄蜂必须在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雄蜂从卵至羽化出房,需24天,到性成熟,又需要10天左右,共需34天左右;蜂王从理论上计算,培育种用雄蜂的时间,比移虫育王的时间应提前15天。但考虑到雄蜂脾插入育雄群后,蜂王不一定马上在上面产卵,而且产满一张脾前后沿需2-3天时间。因此,培育雄蜂工作,提前2

44、0天进行。为了保证在计划的时间内有足量的性成熟雄蜂,满足处女王交尾需要,可用隔王板把蜂王控制起来,强迫蜂王在雄蜂脾上产未受精卵。同时还要对育雄群饲喂花粉,以保证种用雄蜂发育正常,提高性成熟率,增加精子密度、精液量和保证精子健康。育雄群内要有50%左右的幼蜂,如果达不到这个比例,要提入将出房的老封盖子补充。种用雄蜂的数量应根据处女王的数量而定,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处女王需要与7-10只性成熟的雄蜂交尾,就能满足受精需要,为造成空中优势,和排出其他因素,培育雄蜂的数量,就应超过4-9倍。单群育雄的方法是:即一张脾产满雄蜂卵后,提出由其他群哺育,再插入一张雄蜂脾让蜂王继续产卵。但生产上采用多群育雄的方

45、法,生活力和生产力更强。在蜂群密度大的蜜源基地,相邻蜂场的雄蜂可与处女王进行交尾,成功率较大。因为蜜蜂喜欢远亲交尾,其后代生活力强,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哺育群的组织和管理哺育群又称育王群,其群内的幼蜂(哺育蜂4-13日龄的工蜂)必须占全群的30%以上。如不足,应在育王前15天提入封盖子脾补充。哺育群内,应有5%-10%的雄蜂。如没有,可调入即将出房的雄蜂封盖子脾补充。哺育群的蜂脾关系,在早春时应蜂多于脾,其他季节,蜂脾相称即可。工蜂密度较大,培育的蜂王质量更高。哺育群应使用有王群,不应使用无王群。无王群虽然接受率较高,但培育的蜂王的初生重比有王群偏低,质量较差。哺育群无论是继箱群还是平

46、箱(1020脾)群,都应用隔王板分隔成为育王期和蜂王产卵区。继箱忘的育王区,可设在继箱上。育王框应放在育王区中央,紧靠育王框的两侧;一侧放大幼虫为主的虫卵脾;另一侧放一张大封盖子脾。既可起到保温作用,又可保证哺育蜂集中吐浆饲喂蜂王幼虫。育王期间无论外界蜜、粉源如何,都应坚持每天给哺育群饲喂一定量的糖浆和花粉。此外,还应做好保温工作,尤其是早春季节。育王群除了复式移虫后的第二天检查王台接受率之外,在5天之内,尽可能避免开箱检查,更不要调动和移动巢脾。饲喂时,只要掀开复布的一角就可,并且动作要轻快,以免引起风群内的温、湿度的波动和引起蜂群的骚动,影响哺育工蜂正常的哺育蜂王幼虫和所培育蜂王的发育。一

47、、 育王的方法1、 移虫育王法育虫育王法是一种计划性强,效率高,育王成绩令人满意的方法,其程序如下。(1)蘸制蜡碗选用纯蜡蜂(由?脾或蜜房熔化而得)防入瓷杯中,加入少量水,放在火炉或沸水中加热,放在75的热水中,以稳定热温。然后将事先浸泡在冷水中的蜡碗棒取出,浸入蜡液910毫米,立即提起。蜡碗棒上的蜡液凝固后再浸入,反复24次,动作要轻快,在蜡液中不能停留过长,这样就蘸制成“底厚边薄”型优良的蜡碗,然后用手旋动棒端的蜡碗,使其脱离蜡碗棒,就形成一个一个大小一致的蜡碗。不论使用单根蜡碗棒或多根蜡碗棒,起原理方法皆同。(2)粘装蜡碗先将剪成三角形的薄铁片或硬纸片在在蜡液中浸泡一下取出,待其冷却后,

48、用毛笔蘸上蜡液粘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再用25瓦的电烙铁或烧烫的烙铁烫一下,立即将蜡碗放上,蜡碗就粘住了,每个台基条粘812个即可。 粘装好蜡碗的育王框,即插入育王群内,让工蜂清理,过34小时,待工蜂清理好每蜡碗口微显收口时,即可取出移虫(或移卵)。(3) 种用幼虫脾的准备在移虫育王工作中,幼虫的准备工作是育王的关键环节,不但要保证幼虫的质量,移虫时间也应计划很周密。具体做法是:在移虫前812天,将母群的蜂王用匡式隔王板,或框式蜂王幽闭器(如图3-5)控制在育王区中部。在蜂王控制区放三张巢脾:一张蜜脾、一张虫脾和一张粉脾。做到控制区内没有空巢房。第八天后,抽出子脾,插入一张浅棕色的优质空巢脾,让

49、蜂王集中产卵在这一空巢脾上,记下第一天产卵圈的面积,第四天就可以抽脾移虫育王,这样幼虫为刚孵化1天的幼虫,培育的蜂王质量好。(4) 移虫育王 移虫工作应在气温达20 以上,相对湿度达75%的室内进行。首先从育王群内取出育王框和幼虫脾,立即着手移虫。移虫时,从幼虫背部方向轻轻挑起幼虫,移入台基时,不可让幼虫翻转。也不可不蜂王浆覆盖在幼虫上,并把幼虫安放在台基底部正中。操作过程如图3-6。 为了提高接受率和使蜂王幼虫营养丰富,发育更好,可采取复式移虫的方法,第一次移虫后24小时,提出育王框,首先用镊子将头天移入的幼虫从台基内夹出,再移入1日龄的幼虫,动作越快效果越好。 移虫后,应给育王群饲喂蜜水和

50、花粉。第二天应尽快检查移虫的接受率,如果达50%以上,不必再补移。5天之内不再开箱检查。复式移虫后第十天,就要把成熟的王台,去劣留优,介绍到交尾群中去。在整个移虫、育王过程中,切记震动,否则会损害幼虫的正常发育。 2、移卵育王法主要方法与移虫育王法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移入台基内的是卵,不是幼虫。因用卵培育成的蜂王,质量更好。其操作过程如图3-7.四、组织交尾群组织交尾群前要准备好交尾箱。交尾箱一般用普通标准箱,用木制隔离板隔成2-4小室,前后左右各开一个小巢门,每室可放1-2个巢脾(如图3-8)。各室之间分隔要严密。绝对不可让工蜂或蜂王互通空隙。定地蜂场可使用特制的双半式交尾箱,其前后长度与普通

51、交尾箱相同,但宽度仅为标准箱的一半。巢框也为标准巢框的一半,两张结合起来即成一个标准巢框。木质隔板也可以折接,隔板折开时,两块隔离板可把交尾箱隔成前、中、后三室。接起来,就只能把交尾箱隔成左右两室。每室各有巢门(如图3-9).1、交尾群的组织育王时,在移虫后第九天或第十天就应组织交尾群。每个交尾群都应有蜜、粉脾和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也可带些大幼虫。提入交尾群的脾应是幼蜂多的脾。同时也可将一张幼蜂多的巢脾,将蜂抖入交尾箱内,即或老蜂飞回原群后,交尾箱内仍能保持蜂脾相称。提脾和抖数时,千万不要把蜂王带入交尾箱内。2、交尾群的排列交尾群组织好后,立即搬离大群10米以外的地方,放在有明显标志(树,灌木

52、、石头等)旁,锄去巢门前的杂草。两个交尾群间的距离2-3米。专业养蜂场,可将交尾群的四面涂上不同颜色,排列成为“”形,群间距离1米左右,这样可以节省场地。3、诱入王台移虫后11天,在处女王即将出房前,必须将王台割下,分别诱入各交尾属中。诱入时,先在巢脾中部偏上入,用手指按一个长形的凹坑,然后将王台基部嵌入凹坑内,端部朝下,便于处女王出房。诱入王台还要注意下列事项。(1)诱入王台前,要检查交尾群内是否有急造王台,若有,应立即毁掉。(2)如连续使用交尾群,前一个已交尾蜂王提走后,马上诱入王台,易被工蜂毁掉,可用王台保护圈,将王台保护好,再固定在巢脾中上部。(3)育王框或单个王台,切忌倒掉、倒放、丢

53、抛和震动。诱入王台时,两脾之间不要挤压。(4)如发现小而弯曲的王台,应立即淘汰。4、交尾群的管理王台诱入的第二天傍晚,对所有交尾群进行一次检查,了解处女王出房情况,发现死王台、失王或质量不好的处女王,应立即淘汰,重新补入王台或处女王。之后,5天之内不要开箱检查。处女王出房的第六天,检查交尾情况,已交尾者,应按编号登记,或在箱上作上记号。15天以后,应全面检查,是否产卵,凡未产卵和交尾的处女王,应予淘汰。从组织交尾群开始,应喂足饮料,预防盗蜂。早春和晚秋,日夜温差大,应注意保温。检查时,动作要轻,以免造成围王或处女王飞逃。五、处女王的控制交尾由于处女王交尾在空中进行,又具有一雌多雄现象,并喜欢同

54、异品种交配,这就经控制交尾造成困难。山区控制范围半径应在10千米以上,平原应在20千米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本场培育的处女王与种用雄蜂交尾。六、蜂王的储存生产蜂场为了加速春繁,需储存部分优质蜂王越冬,投入春繁。种蜂场和育王场更需要储备大量蜂王,及时供生产需要。笼蜂生产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储备蜂王。1、群外储王法“蜂王群外储存盒”效果较好(如图3-11).盒高70mm,长50mm,宽40mm。盒顶有一圆形的饲料卡座,中央有一个1.5mm口径的小孔,供盒内工蜂取食。盒内后壁距盒底8-10mm处有一块15mm宽的巢脾。盒底和滑门上部各有10个直径为2mm的通气孔。饲料用不结晶的成熟蜜。盒与后壁上安一块单

55、面空巢脾供蜂王和工蜂栖息和贮蜜。每盒放一只蜂王,附带50只工蜂(30天更换一批)。储王盒放在黑暗的温室(15-24)内,相对湿度为60%左右,照明用红灯。要注意经常添加饲料,要防止饲料瓶内蜂蜜滴漏。这种塑料储王盒更换工蜂麻烦,盒内容易产生露水,增加湿度,改用木板为好。饲料用封盖蜜脾(切成60mm75mm的小块),另放一空脾,每盒放100只工蜂,就可克服上述缺点。2、群内储王法将蜂王存放在小交尾属似的小群内,补足饲料,需用时,再提出诱入生产群内。第三节 人工分群技术所谓人工分群,就是利用蜂群具有自然分蜂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生产需要,蜂群内部的自然条件和外界蜜源情况,人为地将一群蜜蜂分为两群或数群。

56、人工分群的目的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能力,增加蜂产品的产量。经过人工分群后,不论是原群或是分出群,到了主要流蜜基,都要发展为强大的生产群势,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便是人工分蜂的原则。一、均等分群法把一群蜂的蜜蜂和子脾(蛹、幼虫和卵)分为大致相等的两群。其中一群的蜂王为原来的老王,另一群的蜂王是分蜂后诱入的新产卵王。具体做法是:把蜂群向左(或右)挪开一个箱位,然后在原群的左侧(或右侧)摆放一个干净的空蜂箱,接着把原群里的子脾、蜜脾、粉脾连同蜜蜂提出一半放到空蜂箱里去,蜂王留在原群或提到新箱里均可,随即给无王群作个标记。经过1天后,无王群出现失王情绪后,便可诱入一只优质产卵的新蜂王。原群分为两群后

57、,由于外勤蜂回来时,在原箱位找不到蜂箱,就会随机进入左右两个蜂箱。如果发现外勤蜂偏集在某一群内,可把该箱再移开一些,把另一箱向原群位置靠近一些,尽可能让两群蜂的外勤蜂数量相等。均等分群法的优点是:原群虽然一分为二,但两群还有各种日龄的工蜂,卵、幼虫和封盖子脾,蜜、粉脾也差不多,蜂群结构仍保持正常状态,发展强群比较容易。缺点是一个强群分开后变成两个弱群,生产能力减弱。因此,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分蜂应在大蜜源到来的前40-50天进行,经过一个多的繁殖,可以发展成为较强的生产群势。采用均等分群的原群,应在10脾以上,分群后,如蜜、粉源缺乏,应补喂蜂蜜和花粉,诱入蜂王必须是产卵好的蜂王,不能用王台或处

58、女王。二、非均等分群法把一群分为不相等的两群,其中一群仍保持强群,另一群为小群,将老王留在强群内,给小群诱入一只产卵王。也可诱入一个成熟王台,或一只处女王。具体做法是:从一个达12框以上的强群里提出3-4张老封盖子脾和蜜、粉脾,并带有以青、幼年蜂为主的2-3框蜜蜂,放入一个空箱内,组成一个无王的小群,搬离原群较远的地方,缩小巢门,过1天之后,诱入一保佑优质产卵王或成熟王台,或处女王即可。分出后第二天,应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因老蜂飞回原群而蜂量不足,可从原群抽调部分幼蜂补充。补蜂时,应注意下面几点。(1)给小群补蜂应分几次进行,1次只能补1-2张子脾。第一次从原群提带幼蜂的老封盖子脾。第二次可从

59、任何一群内提老封盖子脾,抖去蜂补入小群,但一定不要把蜂王带入小群内。(2)外界蜜源缺乏时,易发生盗蜂,补蜂宜在傍晚进行,也要采用间接补蜂法补蜂,以防补入蜂与新群的工蜂咬斗。(3)从强群提调带幼蜂的老蛹脾,提出量要适当,以不影响该群的生产力为原则,宁少勿多。非均等分蜂法的优点是:即能增加蜂群的数量,又无降低原群生产能力的危险。尤其是被提调蜂、脾的蜂群,由于幼蜂减少,可以预防强群产生分蜂热。缺点是:补蜂工作量较大,如果分出的小群数量大,蜜源到来时,还发展不起来,影响生产力。三、一群分出多群法为了育王的需要,将一个强群分为若干小群,每群2-3脾,有一张蜜、粉脾和1-2张子脾。保留着老王的原群留在原址

60、,其他小群诱入一只处女王或成熟王台,待处女王交尾成功后,就成为独立的蜂群。如蜂王交尾产卵后,需提出介绍入其他群内,还可继续补蜂,再介绍一个王台。如不需继续育王,可合并于他群之中。第四节 造脾和巢脾保存技术蜂巢是由若干巢脾组成的。巢脾上六角形的巢房是蜜蜂繁殖后代、贮备饮料和栖息的场 所。因此,每个蜂场 应配足相当数量的巢脾,适时加入,扩大蜂巢,促进蜂群的繁殖和采蜜。每个巢脾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年,而中蜂则每年必须更新巢脾。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时机,多造巢脾。一、巢础的选择巢础是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工蜂在此基础上,分泌蜂蜡,把房加记而成巢脾。对巢础选择的基本要求,有下面几点。(1)巢础的房眼必须按

61、工蜂房大小标准制成,中蜂巢础房眼宽度为4.61mm,意蜂为5.31mm。(2)必须保证房眼的整齐度准确性,房眼大小一致。(3)要用纯净的蜂蜡制成。(4)巢础的韧性要大,不会延伸变形。巢础的规格、用途见表3-1二、巢础的安装巢础的质量与安装技术,直接关系到巢脾的好坏、蜂群的群势和饲养管理方便与否。安装巢础首先要穿好拉紧铅丝(24号),将铅丝穿在巢框的侧条中,均匀地将巢框分为四等分,然后拉紧。接着将巢础放在平整的巢础板上,将上好线的巢框压于巢础上,现用埋线器顺铅丝将铅丝压入巢础中。巢础与上梁接线处,应无缝隙,并用熔蜡粘接严密即可(如图3-12)三、造脾技术1、造脾的条件造脾必须在外界蜜源植物大流蜜

62、,有新鲜的花蜜和花粉采进蜂巢,青年工蜂的蜡腺才会分泌大量的蜂蜡,同时也与蜂产卵力有关,蜂王产卵旺盛,群内青年工蜂多,群势强,泌蜡造脾的能力就越强。无王群、处女王群不宜造脾。造脾也与巢内空间有关,巢内在大流蜜期,蜂多脾少,无空巢房供蜂王产卵和贮蜜,也会逼迫工蜂造脾。自然分蜂群,刚分出后,工蜂泌蜡造脾的积极性较高,速度也快。2、加入巢础框一般一群一次加入一个巢础框 ,加在蜜蜂、粉脾与子脾之间,蜂路完全靠陇,以免中间空间太大,所造巢脾不整齐和造赘脾。在大流蜜期间,强群一群一次可加入2-3个巢础框,造好脾后,可更换老巢脾,供蜂王产卵和贮蜜。四、巢脾的保存从蜂群中抽出的巢脾,极易受潮生霉,或遭受老鼠和巢

63、虫危害,并易引起盗蜂的骚扰。因此,必须妥善保存。巢脾收存前,首先让工蜂吸净巢房内的存蜜,刮净巢框上的蜂胶、蜡瘤、粪便,挑出其上的少量幼虫和封盖子。然后,进行熏蒸消毒,再密闭存放在不易受老鼠和巢虫侵入的蜂箱内。存放巢脾附近不能有农药、化肥和煤油等物。熏蒸巢脾一般用二硫化碳和硫磺粉。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略带特殊气味的液体,比重为1.263,常温下极易气化,易烯,使用时避免接近火源,并防止被人吸入中毒。熏蒸时,盛二硫化碳的容器应放在最高一层继箱内,可以叠加6个继箱。放药前,应把蜂箱的一切缝隙用纸条封严。放药后,马上盖好箱盖,并糊严盖上的缝隙。熏蒸的蜂箱位置,不应放在人的居住处、畜棚的下风处,操作的人也应站在上风处。所用二硫化碳的量,按每立方米容积用30ml计算,每个继箱大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