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991446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配原理与技术作业(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复配原理与技术第1章 绪论1.何谓复配技术?复配技术有哪些作用?复配技术:为了满足应用对象的特殊要求或多种需求,为了适应各种专门用途的需要,针对单一化合物难以解决这些要求和需要而提出的,研究精细化学品配方理论和制剂成型理论与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一般人们称之为“1+12”的技术。(概括了复配技术目的、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研究内容)复配技术的作用:(1)解决采用单一化合物难以满足应用对象的特殊需要或多种要求的问题 ;(2)使产品增效、改性和扩大应用范围 ;(3)改变商品的性能和形式,从而赋予商品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增加商品数目,提高经济效益 。2.复配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配方研究

2、(主体):(旧)配方的解析,新配方确定的方法制剂成型技术研究:剂型确定依据,剂型加工技术第2章 物质间的作用1.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几种类型?比较三种类型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对大小?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大小: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2.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种电性引力3.分子间作用力是否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是否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作用力:无饱和性和方向性氢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4.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的大小分别与什么有关? (填空,选择)色散力:极化率愈大,则分子间的色散力也愈大 诱导力:极性分子偶极矩愈大,极性与非极性两种分子的极化率愈大,则诱导力也大取向力:分子的固

3、有偶极愈大,分子间的取向力也大5.固体对液体吸附程度的判据是什么?如何据此判据判断固体对液体的吸附程度?判据:(杨方程) s-g=s-l+g-lcos 90 不润湿; 0 铺展。6.分散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分散体系的稳定机理?分散过程的三个阶段:(1)固体微粒的润湿(润湿剂);(2)粒子的分散或破碎(经常输入机械功);(3)阻止固体微粒的重新聚集(分散剂、抗絮凝剂)分散体系的稳定机理:(1)降低界面张力 ;(2)电屏障;(3)空间阻碍;(4)电屏障和空间阻碍的混合作用(离子型高分子SAA)7.阐述分散的原理?固体颗粒吸附SAA(界面张力降低、易润湿)润湿固粒表面、进入固粒孔道(固粒容易破碎)固

4、粒胀破或被外力破碎(机械功)小颗粒稳定分散(吸附分散剂)8.配制悬浮液时经常加入的添加剂有哪些?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稠剂第3章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 1.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增溶、润湿、分散等一系列作用,本质上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哪两种现象有关?(1)(界)面吸附 (2)内部形成胶束2.名词解释:分散剂、分散作用、吸附剂、吸附质分散剂:能促使固体粒子在液体中悬浮并具有悬浮稳定性的物质称为分散剂。分散作用:促使固体颗粒分割成小颗粒,并使之均匀的分散于液体中的作用称为分散作用。吸附剂:当气体在固体表面上被吸附时,固体叫吸附剂。吸附质:被吸附的气体叫吸附质。3.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表

5、面活性剂对溶质增溶时,增溶的模式有哪些?增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且溶液呈透明状,这种作用称为增溶作用。增溶作用的模式:(1)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部的增溶;(2)增溶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栅栏”处;(3)在胶束表面的增溶;(4)在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1)增溶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2)被增溶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被增溶物分子的链长、环化、不饱和度和支化度;摩尔体积和曲面压;被增溶物的极性;(3)有机添加物;(4)电解质;(5)温度;(6)混合表面活性剂4.以液体污垢的去除为例,说明洗

6、涤包括哪些过程?固体表面污垢+洗涤剂+介质= 固体表面洗涤剂介质+污垢洗涤剂介质5.表面活性剂在洗涤过程中有什么作用?(1)降低表(界)面张力;(2)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作用;(3)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与起泡作用;(4)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6.SAA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电解质,会对SAA的表面活性产生哪些影响?离子型SAA:、CMC,且 min降得更低(加入与SAA有相同离子无机盐);无机电解质的浓度也有影响;非离子SAA:影响较小 ;脂肪醇:长链脂肪醇:C醇:CMC、,且碳氢链越长,这种作用越明显;C醇:CMC(C醇高时); 短链醇:CMC ( C醇小时);C醇:CMC( C醇高时),甲醇己醇:C

7、醇,CMC先降后增7.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加入长链脂肪醇,会对SAA的表面活性产生怎样影响?脂肪醇:长链脂肪醇C醇:CMC、;且碳氢链越长,这种作用越明显C醇:CMC(C醇高时) 短链醇CMC ( C醇小时)C醇:CMC( C醇高时)甲醇己醇:C醇,CMC先降后增8.阴离子SAA与阳离子SAA混合使用时,一般遵循怎样的搭配规律?疏水基结构要求:疏水基中,碳原子数比较多、且各自所含碳原子数相近时,表面活性才有特殊表现非等摩尔比复配:阴/阳离子SAA的摩尔比一般为41501。加入含有聚氧乙烯链的离子型SAA:可抑制溶液沉淀、凝聚现象(阴阳复配时容易出现的缺点)加入两性SAA:改善复配体系的溶解性能。

8、但加入较多,表面活性会有较大的降低,同时成本太高。加入非离子SAA:阴-阳离子SAA在水中溶解度明显增加,且增强洗涤效果9.复配时若阴离子SAA和阳离子SAA搭配使用,二者搭配不当一般会导致溶液出现什么现象?阴-阳离子SAA复配体系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强电性作用,易于形成沉淀或絮状悬浮,一旦浓度超过CMC以后,溶液就容易发生分层或凝聚等现象,甚至出现沉淀。10.向非离子SAA水溶液中加入离子SAA,会对非离子SAA的浊点产生怎样的影响?在非离子SAA中加入离子SAA时,将使浊点升高,且浊点常为较宽的温度范围。 11.非离子SAA和离子SAA搭配使用时,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阴离子非离子SAA的相互作用

9、强于阳离子非离子SAA的相互作用?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链中的氧原子)通过氢键与H2O及H3O+结合,从而使这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带有一些正电性。因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此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中还有类似于异电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电性作用。第13章填空1.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2.偶极矩愈大,分子的极性愈大。3.增溶作用和乳化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乳化作用形成的乳状液,从化学热力学观点看是一个不稳定体系,时间长了终究要分层破乳的 。但增溶作用不同,产生的胶体溶液是一个更加稳定的分散体系。增溶是一个分散体系的平衡过程,无论用什么方法,达到平衡后的增溶作用

10、同时存在。4.吸附的类型可分为物理 吸附和化学吸附。5.增溶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增溶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被增溶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有机添加物、电解质、温度、混合表面活性剂。 第4章 溶解理论与溶剂的选择 1、按照极性如何对溶剂进行分类?按极性分类:极性溶剂 15 ;非极性溶剂 15;半极性溶剂 2、去离子水和蒸馏水的异同点?蒸馏水包括哪几类?去离子水和蒸馏水的异同点:去离子水:指通过离子交换柱除去某些离子。蒸馏水:除去可溶性、不溶性、挥发性的杂质、细菌的自来水或天然水。蒸馏水分类:普通蒸馏水、高纯蒸馏水3、复配时水质的选择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1)满足产品卫生要求;(2)满足原料及工艺对水中离

11、子的要求;(3)包装容器材质对水质的要求;(4)对水质适应性的要求 4、说明离子型溶质在水中的溶解机理?溶剂化作用是指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分子彼此分离而发生溶解的原则。当溶质或其所含的极性官能团电离时,由于离子的电性可吸引水的异性偶极,故溶质便被溶剂水分子包围,即被溶剂化。5、名词解释:溶解度参数原则:溶剂与(非极性高分子)溶质间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其相溶性越好。相似相溶原则:相似是指极性程度相似,相溶是指极性相似的溶质溶解在极性相似的溶剂中。溶剂化原则:指溶剂-溶质间作用里大于溶质-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分子彼此分离而发生溶解的原则。6、选择溶剂时一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2、(1)有较好的溶解能力;(2)合适的蒸发速度;(3)注意使用安全;(4)溶剂的臭味和颜色;(5)遵守有关溶剂的法规;(6)溶剂的价格和质量规格7、简述影响溶质溶解的因素。(1)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2)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氢键);(3)分子复合物的生成;(4)溶剂化作用;(5)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6)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8、使用表面活性剂对非极性有机物(如水溶液中的烷烃、蜡等)增溶时,在溶液中添加少量的极性有机物(如长链脂肪醇、脂肪胺等),会对非极性有机物(如烷烃、蜡等)的增溶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使非极

13、性有机物的增溶效果变好。因为加入极性有机物,会使非极性有机物胶束的分子聚集数增大,使增溶物的增溶量增大。9、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21.2),该共聚物在乙醚(1=15.2)、乙腈(2=24.2)中均不溶,若使用这两种溶剂组成混合溶剂,该混合溶剂能很好的溶解此共聚物。求混合溶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各应为多少? 补充:工业上判断溶剂溶解能力的方法:稀释比法、黏度法、黏度相图法、贝壳松脂丁醇值、苯胺试点实验等。第5章 乳化 1、什么是乳状液?它包括几种类型?乳状液/乳剂定义:一般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0.1m )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互不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所构成的一种不均匀分散体系

14、。类型:油/水(O/W)型,水/油(W/O)型2、乳状液与微乳液在热力学稳定性上有何区别?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质点大,不均匀,外观不透明;而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系统,分散相质点很小,外观透明或近似透明,经高速离心分离不发生分层现象。3、什么是微乳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液体,形成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分散体系。4、不同种类乳化剂,在制成乳状液中一般分别形成何种界面膜?(1)单分子膜:主要是SAA做乳化剂时;(2)多分子膜(机械强度较大):主要是亲水性胶体(如明胶)做乳化剂时;(3)固体微粒膜;(4)复合凝聚膜;5、制备乳状液时,乳化剂一般通过哪些途径使乳状液得

15、以稳定存在?(1)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2)形成界面膜、电屏障;(3)乳液聚合中的分散和增溶作用6、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包括哪些?(1)相体积;(2)楔形理论;(3)溶解度规则;(4)乳化器材质;(5)聚结速度理论;(6)制备方法;(7)黏度7、常用的乳化剂选择方法有哪些?(1)HLB值方法;(2)相转变温度法(PIT法)(只是用于非离子型乳化剂) 8、能用作W/O型乳状液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HLB值范围是多少?能用作O/W型乳状液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HLB值范围是多少?W/O型乳状液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HLB8O/W型乳状液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HLB89、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6、(1)乳化设备与微粒分布关系(2)温度:一般取决于两相中所含高熔点物质的熔点、两相的温度需保持相近、乳化剂种类、油相与水相的溶解度、非离子SAA乳化剂,乳化温度不超过它的浊点、乳化温度对乳剂微粒大小有时也有影响 (3)乳化时间:影响复杂、需凭经验和实验确定;搅拌速度:搅拌速度过低,无法充分混合;搅拌速度过快,带入气泡,乳液不稳定;适宜搅拌速度需凭经验和实验确定 10、配制乳状液时,乳化剂的用量范围一般为多少?乳化剂用量一般为乳状液的1%10%11、制备乳剂时,为什么常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和抗氧剂?防止乳状液的败坏12、名词解释:微乳液、相转变温度、相体积比、乳剂的转相、乳剂的败坏、破乳(乳状液的

17、破裂)、乳析微乳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液体,形成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分散体系。相转变温度:乳状液发生类型转变时的温度。相体积比:内相与总体积之比。乳剂的转相:乳剂由W/O型变为O/W型,或由O/W型变为W/O型。乳剂的败坏:乳剂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引起乳化剂的水解、氧化)的作用,使乳液成分(油相、乳化剂等)发生变化,引起变质。破乳(乳状液的破裂):分散相合并、进而形成油水两层的现象。乳析:乳剂在放置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13、某产品配方如下:油相(蜂蜡4.0%、白油26.0%、羊毛脂16.0%,三者共占总量的46),乳化

18、剂5,其余为水。(1)求若制成O/W型乳状液,油相所需的HLB值?(2)如果选用司盘80(HLB=4.3)和吐温80(HLB=15.0)组成复合乳化剂、按题中配方比例制备O/W型乳状液,求复合乳化剂中这二个组分各应占多大比例?(已知制备O/W型乳状液时,油相各组分所需HLB值如下:蜂蜡为9.0、白油为10.0、羊毛脂为12.0)解:(1)(2)补充:乳状液转相的条件:乳化剂的变化、油相与水相体积比发生变化、温度的变化、乳化剂浓度的变化第6章 粉碎、混合与干燥 1、粉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提高物料的利用度:减少物料粒径、加速物料的有效成分浸出或溶出;(2)便于应用;(3)为剂型制备奠定基础(

19、便于各成分混合均匀);(4)便于物料的干燥和保存2、超细粉体通常可分为哪三种?(1)微米粉体:粒径大于1m;(2)亚微米粉体:0.11m;(3)纳米粉体:1100nm3、混合的原则有哪些?1)组分比例相差悬殊(等量递增法);2)密度不同、色泽不同的组分混合(打底套色法);3)含液体组分(少量)4、常用的混合设备有哪两种类型?回转容器型混合机、固定容器型混合机5、一个干燥过程包括哪两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取决于热空气的状态,与物料湿含量无关(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近似地与物料湿含量成正比(即越湿越快)。(1

20、)被干燥物料的性质(2)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和流速(3)干燥速率与干燥方法6、在干燥过程两个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何种手段强化?恒速干燥阶段:提高空气温度或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以提高传热和传质的推动力;改善物料与空气的接触状况,提高空气的流速使物料表面气膜变薄,以减少传热和传质的阻力。降速干燥阶段:提高物料的温度;改善物料的分散程度,以促进内部水分向表面扩散。7、名词解释:粉碎比、混合度、混合均匀度、粉碎度粉碎比:固体物料粉碎前后的粒径之比。混合度:各样品中的控制组分的最低含量与最高含量之比。M M1混合程度愈高混合均匀度:取样质量与混合机械投料量之比。U粉碎度:固体物料粉碎前后的粒径之比。8、计算题

21、:某混合机内投料为50kg,混合5min后在不同部位各取5g,并测得其中控制组分的含量分别为0.156,0.158,0.165,试求该混和机的混和效率解:混合均匀度:U=5/50000=10010-6,即混合均匀度为三级;混合度:M=0.156/0.165=0.95,即混合度为95%。故该混合机的混合效率为5min内按三级均匀度,有效组分及辅料的混合度为95%。补充:粉碎的方法: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自由粉碎和循环粉碎、超细粉碎第7章 胶体溶液的基础理论1、胶体包括哪些类型?亲液胶体(1)分子胶体/亲液胶体;(2)增液胶体/憎液溶胶;(3)缔合胶体;(4)网状胶体2

22、、高分子溶液和胶体溶液各自的热力学稳定性怎样?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稳定系统;胶体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3、胶体的运动性质包括哪三类?扩散、布朗运动、沉降4、胶体聚结稳定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胶粒带电:增加胶粒间的排斥作用溶剂化作用:形成弹性水化外壳,增加溶胶聚合的阻力5、盐析作用是怎样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电解质离子本身具有强烈的水化性质,脱掉(夺去)了胶粒的水化层所造成。 6、名词解释:胶体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一相或多相以一定大小(通常10-610-9 m)分散于另一连续相中的多相分散体系。高分子溶液:高分子以分子形式溶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无相界面、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23、。补充:胶体的电学性质:电动现象(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双电层理论第8章 固体制剂1、什么是粉剂?它包括哪些基本组成?常见制造方法有哪些? 粉剂:将有效组分和助剂(多数产品含大量填充剂)混合、研细得到的粉状制剂。粒径范围一般在100200m粉剂的组成:有效组分和助剂(多含大量填充剂)制造方法:干混法、喷雾干燥法、简单吸收法、反应吸收相结合法、转鼓干燥法(常用的为前两种方法)2、什么是颗粒剂?它包括哪些基本组成? 颗粒剂:是一种较大的粉剂颗粒,颗粒约为3060目基本组成:有效组分、填充剂等助剂、粘结剂3、配方分析(通用洗衣粉、香粉) 洗衣粉固体制剂粉剂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

24、分析LAS(直链烷基苯磺酸钠)20表面活性剂AS(脂肪醇硫酸盐)10表面活性剂硫酸钠30填充剂碳酸钠7碱剂硅酸钠5碱剂、抗再沉积剂柠檬酸钠25螯合剂复合酶2促进污垢的洗脱CMC(羧甲基纤维钠盐)1抗再沉积剂增白剂0.1增加白度和亮度色素、香精0.1色素:染色香精:赋香香粉固体制剂粉剂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分析滑石粉65.0填充剂、润滑剂氧化锌(或钛白粉) 10.0遮盖(此外还有杀菌作用)高岭土15.0吸收剂、填充剂硬脂酸镁(或棕榈酸镁)5.0附着剂碳酸钙(或碳酸镁) 5.0 吸收(定妆)颜料、香料 适量香料:芳肌颜料:着色4、什么是微胶囊? 微胶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

25、固体、液体或气体物包裹成直径5300m的微小胶囊。5、从材料来源角度来看,壁材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天然高分子壁材:一般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且降解产物无副作用;(2)半合成高分子壁材:毒性小、粘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大;(3)合成高分子材料:可降解类:无毒、成膜性好、化学稳定性高;不可降解类:成膜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有些对生物会造成毒害6、微胶囊制备的化学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1)界面聚合法;(2)原位聚合法;(3)锐孔法;(4)辐射化学发7、微胶囊制备的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1)水相相分离法;(2)油相相分离法;(3)干燥浴法(复相溶液法);(4)溶化分散冷凝法;(

26、5)粉末床法8、什么是烟剂、熏蒸剂? 烟剂:是农药原药与燃料、氧化剂、助剂等混合加工成的一种剂型,可以是粉状,也可以是锭状或片状。熏蒸剂:常温下有效成分为气体的药剂或通过化学反应能生成具生物活性气体的药剂。9、熏蒸剂、烟雾剂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1)是否需要热源::熏蒸剂不用外界热源,而是靠自身的挥发、气化和升华放出有效成分而发生药效;烟剂需要热源(2)药效成分形态:熏蒸剂中药效成分以单分子气态直接发挥作用;烟剂中有效成分存在于固体微粒(不是单分子)、飘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最终烟粒要沉积在固体表面,靠沉积的有效成分发挥作用 10、烟剂的基本组成一般有哪些物质? 主剂(有效成分)、供热剂补充:

27、粒径的测量方法: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微粒的密度表示方法: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第9章 气雾剂1、什么是气雾剂?气雾剂是指利用容器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打开时通过其内压产生的抛射用,将药剂从耐压容器内以气溶胶(以固体微粒或液体微滴的形式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的分散体系)的形式喷出的一类精细化工的深加工制品。2、气雾剂如何分类?(1)按气雾剂的组成可以分为两类: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2)按气雾剂的用途和性质分类:空间类气雾剂;表面类气雾剂;泡沫类气雾剂;粉末类气雾剂3、气雾剂的组成? 气雾剂由抛射剂、内容物制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组成。第10章

28、液体制剂1、什么是真溶液剂型?它包括哪些基本组成?真溶液定义:指有效成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分散粒子半径小于10-9m的均一、透明的液体制剂。基本组成:活性物质、溶剂、助剂2、真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混合法3、亲水胶体、疏水胶体一般都分别含有哪些基本组分?亲水胶体:有效成分(含有亲水集团)、分散介质疏水胶体:有效成分(含有疏水基团)、分散介质、分散剂、流变剂等4、制备疏水胶体溶液的胶溶法包括哪几种具体方法? 分散法、凝聚法5、油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物质?分别起什么作用(填空,选择)? P203颜料(着色剂)、连接料(连接剂)、填充料(填充剂)、

29、辅助剂(辅助剂)6、化妆品乳状液的生产工序包括哪几步? 水相的调制、油相的调制、乳化、冷却、陈化和灌装 7、微乳液一般含有哪些基本成分? 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8、微乳液配制时,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什么? (1)降低界面张力;(2)增加界面的柔性,使界面易于弯曲;(3)调节HLB值和界面的自发弯曲,导致微乳液的自发形成。9、什么是混悬剂?它有什么特点?混悬剂:指将难溶性的固体组分,以极细小的微粒高度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一种高悬浮、可流动、具有一定粘度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特点:该剂型的优点是可与水任意比例均匀混合分散,不受水质和水温的影响,使用方便,不易污染环境。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

30、散体系。10、配制混悬剂时加入助悬剂主要目的是什么?一般使用什么物质作为助悬剂?目的:防止絮凝悬浮剂:低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的、无机的、某些表面活性剂11、HLB值在什么范围的SAA可以作为润湿剂? 71112、水介质混悬剂中常见的基本组分有哪些?有机介质混悬剂中常见基本组分又有哪些?水的: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有机的水有机的:有效成分、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13、配方分析液体制剂定义:主要是指有效成分及其辅助成分在液体分散媒中组成的液体分散体系。分类:(1)按分散情况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多相液体制剂 (2)按分散相不同分为:胶体、混悬液

31、、乳剂等。柔软性化妆水液体制剂真溶液制剂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甘油3.0保湿、增粘剂 乙醇15.0溶剂丙二醇4.0保湿、增粘剂香料0.1赋香缩水二丙二醇4.0保湿、增粘剂精制水71.8溶剂油醇0.1柔软(润肤)剂月桂醇聚氧乙烯(20)醚0.5增溶、清洁Tween-201.5增溶、清洁色素适量调色收敛性化妆水液体制剂真溶液制剂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分析柠檬酸0.1缓冲剂对酚磺酸锌0.2收敛剂甘油5.0保湿、增粘剂油醇聚氧乙烯(20)醚1.0增溶剂乙醇20.0溶剂精制水71.8溶剂香料0.2赋香防腐剂适量油墨配制过程及配方示例组分组分的作用组分组分的作用碳黑着色料矿质调墨油

32、2矿物质润湿剂铁蓝色调调整剂醇酸树脂油成膜、墨性连接料碳酸钙填充料机油墨性调整溶剂矿质调墨油1矿物油型连接料凝胶油弹性材料(润肤霜)配方实例组分配方分析组分配方分析硅油 DC-200护肤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乳化剂棕榈酸异丙酯护肤剂油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消泡硬脂酸(十八烷酸)洗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白油护肤剂十六醇助乳化剂甘油保湿剂防腐剂防腐羊毛脂润肤、保湿去离子水分散介质微乳液与乳状液区别:乳状液无助表面活性剂人参洗面奶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分析人参提取液0.21.5营养剂十六醇25助乳化剂白油48护肤剂三乙醇胺0.050.1PH调节剂角鲨烷12润肤剂尼泊金丙酯0.050.1乳化

33、剂丙三醇48保湿剂香精适量调香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6洗涤剂去离子水加至100分散介质吐温6035乳化剂第11章 半固体制剂 1、什么是半固体制剂?它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半固体制剂:膏剂又称为半固体制剂,是指有效组分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和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制剂。基本组成:有效成分、基质2、对膏剂的性能有什么通用的要求? 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性质稳定3、膏剂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熔和法、捏合法、乳化剂4、膏剂的常用基质包括哪几类? 油脂性基质、亲水性基质、乳剂型基质5、配方分析普通营养牙膏配方成分含量%配方分析成分含量%配方分析透明石英5摩擦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5黏合剂沉淀二氧化硅10摩擦

34、剂糖精钠0.1甜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去污、起泡作用香精0.9增香作用氯化钠10防腐剂尿囊素0.1营养成分96%甘油40保湿剂蒸馏水30.4溶剂普通营养牙膏配方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组分含量%配方分析碳酸钙50摩擦剂糖精钠0.02甜味剂70%山梨醇29.28保湿剂磷酸二氢钙0.31摩擦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3去污、发泡二氧化硅0.5摩擦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粘合剂薄荷油0.05赋香单氟磷酸钠0.76防龋齿剂蒸馏水11.78溶剂第12章 复配型精细化学品开发过程1、技术调研内容有哪些?技术调研、市场调研2、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产品性能、经济性、安全性、地域性、原料易得性 3、配方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5、)(1)产品性能指标(含剂型)的设计:仿制型产品或赶超型产品、新产品 、特定要求产品;(2)配方原理及结构的设计:配方原理设计(确定配方的主成分)、配方结构设计(确定助剂)4、会结合具体例子分析正交试验结果正交试验步骤因素、水平的确定:确定实验的基本配方,以及因素、水平变化范围、各因素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选择合适的正交表:主要是根据因素与水平来确定据正交表安排实验考察:按表上提供的因素、水平试验组合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有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前者简单、直观、计算量小;后者在给出最佳配方的同时,还可以给出结果的精度,但计算量大、较为复杂,方差分析的计算可参阅专门的书籍例题

36、:环氧胶粘剂配方的基本组成有:环氧树脂、固化剂、填料、增韧剂共四种组分一般可固定环氧树脂的量为l00份,确定另外三个组分加入的份数选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表以胶粘剪切强度为产品性能目标,目标值越大越好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水平因素固化剂(Ai)填料(Bi)增韧剂(Ci)130(A1)30(B1)5(C1)240(A2)60(B2)10(C2)350(A3)90(B3)15(C3)试验号因素指标(yi/MPa)AiBiCi1A1B1C19.8(y1)2A1B2C29.9(y2)3A1B3C39.4(y3)4A2B1C211.3(y4)5A2B2C311.0(y5)6A2B3C19.8(y6)7A

37、3B1C310.6(y7)8A3B2C110.7(y8)9A3B3C28.2(y9)水平因素固化剂(Ai)填料(Bi)增韧剂(Ci)K1=y1i29.122.120.1K2=y2i32.131.129.4K3=y3i29.527.431.0k1=K1/39.77.46.8K2=K2/310.710.59.8K3=K3/39.89.110.3极差Rkmax-kmin1.03.13.5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因子与指标的变化规律从直方图可看出因子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因子影响指标的主次顺序(极差的大小)本例中各因素极差大小顺序为增韧剂填料固化剂反映出在各组分取值范围内,增韧剂对环氧胶粘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大,固化剂影响最小。故生产中主要考虑控制增韧剂的用量 选出的可能最优方案本例的可能最优方案为A 2B2C3,即固化剂40份,填料60份、增韧剂15份(以100份环氧树脂为基准)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