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8897584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构建教育生态 - 彰显学校特色 ()构建教育生态彰显学校特色迎泽区王家峰小学一、生态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什么叫生态?生态一词, 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什么叫生态教育?它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 是全社会自觉形成一种人生态度, 它是今天的终身教育观, 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 生态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涵盖各个教育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其教育对象基础为中小学校学生 ;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

2、实验证明、媒介宣传、野外体验、典型示范、公众参与等 ;什么是教育生态?它是指学校进行生态教育所形成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之间和谐发展的氛围,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模式或特色。二、学校生态教育环境王家峰小学位于东中环以西,南内环南王家峰小区内, 现有教学班 6 个,学生 180 名,教师 22 名,专科学历教师 4 名,本科学历教师 18 名,中级职称教师 10 名。区级以上优秀教师 8 人,市级骨干教师6名。学校生源复杂,半数为外来务工子弟,家庭教育条件参差不齐,23挖掘当地教育资源, 依托王家峰千亩梨园, 相继开展了“春之韵”熏陶,“夏之绿”观察, “秋之果”体验,“冬

3、之眠”管理等系列生态文化实践活动, 开辟校外生态教育文化课程, 让教育回归本真, 回归生活。1、“春之韵”梨园赏花踏青在春天梨花盛开的季节, 全校学生陆续走出校门, 将课堂设在梨园,让学生在自然生态中熏陶。活动中,孩子们欢歌笑语,个个像快乐的小鸟,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和别样的心情。在洁白如雪的梨花海洋中,同学们吟诗咏唱、表演小品,体验古人创作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提升了文化品味, 陶冶了道德情操;通过梨园技术员和科学教师讲解,学生们了解梨树、 苹果树、葡萄等植物的开花季节等科学常识,以及梨树、苹果树、葡萄等植物的品种分布等书本中未涉及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知识领域, 身临其

4、境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兴趣, 增强了学习的快乐感受。 自主活动中, 现场剪纸或用自带的相机留住色彩世界,拍下欢畅瞬间, 这不仅让学生亲自触摸了家乡的一草一木, 更激发了孩子们怡情悦美的情趣。真正让学生感受生态实践课堂的学习乐趣和回归童年本真的自由。2、“夏之绿”观察记录重点以科学渗透为目标,在夏季较长的一段时内,从果树开花,郁郁葱葱到结果, 让学生亲自感受梨树、 苹果树季节性变化特点。 请梨园技术员现场讲解果树习性,病虫害防治, 科学施肥、浇水等田间4管理,让科学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 使学生在一种全新的自然课堂中,以科学的眼光,观察、探索研究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植物奥秘,把绘画、文字表述、摄影、标

5、本制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机地融于科普之中,拓展了教材范围,凸显了实践课堂的作用。3、“秋之果”体验研究重点突出劳动实践,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采摘,简单搬运果实,感受学习生活的多样性, 体验劳动者的艰辛与丰收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与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体验; 通过品尝鲜美可口的酥梨、苹果以及葡萄, 提高学生对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产生经济效益的认识;从科学角度进行秋梨药用价值、 贮藏方法和果实构造方面的研究与记录, 渗透了学科文化、 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 在德育养成教育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4、“冬之眠”管理综合组织学生分批次结合学段特点,有选择的去梨园面对已经落叶的果林,请技术员现场讲

6、解果树剪枝的原因、意义、方法和寄生虫清理,学习剪枝技术和葡萄越冬填埋方法。使学生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活动,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生态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二)发挥社团功能打造特色品牌如果说教室是学生的第一文化课堂, 那么社团活动就是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第二生态文化教育课堂, 他的显著作用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 发挥特长爱好的空间, 并且可以5顺理成章地调动校外一切扎根于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打造品牌社团,形成学校特色。在多样的学校社团活动中,一些卓有成效的品牌社团脱颖而出,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活动文化。 (1)体

7、育社团。从 2009 年开始,学校引进太极活动。 由体育教师负责的太极社团经过几年发展, 成为学校的一张传统体育特色名片。 在学校大型活动中进行太极拳展示, 引起全校师生共鸣, 首先在全校师生中普及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十二五期间,太极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训练了师生太极扇、 太极剑,基本形成了太极系列发展模式。二十四式太极拳从课外训练进入两操,纳入学校常规体育锻炼, 成为大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极扇和太极剑练习也在学生中蓬勃发展起来, 2011 年 4 月太原晚报进行了报道。 2012 年 5 月,学校组队参加迎泽区中小学学生武术操比赛,将少儿武术操与传统太极有机融合, 荣获团体二

8、等奖, 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太极传统体育训练的积淀。 2015 年,学校引领当地民间传统体育“火流星”。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基本具备全校推广的条件。这项活动将成为学校继太极之后的一个延伸,为弘扬传统体育,构建学校特色板块奠定了基础。 (2)剪纸社团。为深入挖掘扎根于农村的窗花剪纸传统艺术, 并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剪纸社团活动旨在现代教育中渗透传统艺术, 聘请家长辅导员与教师一道进行指导, 以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粹, 培养后备人才。 取材于当地生活题材的剪纸作品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学生热爱家乡, 对美的追求,生活变迁和所获得的技艺。 2014 年 6 月,学校剪纸社团获迎泽区三星6级社

9、团。(三)构建教育生态师德保驾护航构建学校教育生态,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缺一不可。对一所学校而言, 教师的发展不仅关系教育产出,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校的内涵建设水平。 正因为教师职业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的塑造。 只有当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发生命光亮的时候,基于对生命价值深深的感悟, 才能让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 把教学当作艺术来孜孜以求, 这才是学校发展所取之不尽的巨大动力。十二五期间,开放式的德育模式, 让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生态实践,亲子互动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教育态势;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在教师中开展“与爱同行”教育案例研究

10、与演讲活动,每年定期召开班主任论坛, 交流班级德育经验与心得,共同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 定期召开师德师风演讲, 交流自己的教育故事,树立榜样,评比年度师德师风先进模范。 2013 年,1 名教师获迎泽区师德模范先进个人称号, 2014 年,王秀萍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新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与此同时,经过沉淀积累,学校隐性生态文化“三风一训一徽一歌”内涵确立,形成完整的校园人文教育体系。五、形成和谐的学校生态教育文化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是所处环境中的一个环节, 只有当学校教育能够与当地生态文化达到和谐统一,那么,学校生态教育则显露7端倪。事实上,学校只有关注自身

11、教育与所处生态文化范围的互动与作用,并积极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关注师生在校的教育状态,提高师生在校生活质量,才能实现处处是课堂,生活即教育的目的,才能让学会学会合作与交流, 观察与思考, 动手与利用; 才能使教师形成凝聚力而勇于创新; 才能使班级、校园、乡村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快乐、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王家峰学校梨园生态实践, 给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 让课程融于生活实践,融于当地文化, 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品牌社团则充分利用民间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实现了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目的;校园人文体系则使师生在人文思想的熏陶和引导下, 提升个人修养与品位目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建设,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 形成了富有当地人文特点的学校特色教育。王家峰小学2016-3-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