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869922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综述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刘光磊,王宝维(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山东莱阳265200)摘要:鹅副粘病毒病是20世纪末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鹅的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对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5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55(2003)04003904鹅副粘病毒病(GPM)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APM一1)引起的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

2、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8%.其病变特征为:脾脏和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出血溃疡,并附有大量纤维素性结痂,不易剥离.本病最早于1997年7月被扬州大学王永坤01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回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GPMV/HG97,GPMV/Q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1病原学1.1病毒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1.1.1病毒形态鹅副粘病毒(GPMV)颗粒为单股RNA,大小不一,形态不正,有囊膜,表面有密集的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呈螺

3、旋对称的核衣壳,平均直径120260nmt.1.1.2分子结构GPMV囊膜上的纤突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其基因组为单股负义线性RNA,主要包括6组基因,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其中3种蛋白与囊膜有关即固定在病毒囊膜表面上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融合糖蛋白以及膜蛋白(M).另外3种蛋白与基因组RNA有关,分别是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及高分子量蛋白.研究GPMV分子结构特点,分析与NDV之间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同源性及相关性,可以研究GPMV的起源与致病机理.陈金顶等(2000)试验表明GPMV与NDV的血凝素在结构和活性上存在差异嘲;李玉峰等(2000)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收稿

4、日期:2003-02-25GPMV的结构蛋白与NDV及鸽副粘病毒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抗原性差异在于F蛋白61.刘华雷等(2o0o)成功地一次性克隆了完整的F基因片段,并将所得的阳性重组质粒进一步进行了序列鉴定71.结果表明F基因片段长度为1695bp,共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PFll7,与NDV强毒株特征符合,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GPMV的毒力相当于NDV强毒株.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而赵文华等(2002)所测结果为:GPMV与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5%tsl.刘华雷等(20O2)又对HN蛋白基因

5、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发现GPMV与国内外部分发表的其他N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84%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7%9l%,表明GPMV相对于NDV在HN蛋白基因上发生了较大差异91.1.1.3分类地位GPMV在分类上类似于鸡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为F基因型APM-1.严维巍,王永坤(2O00)等应用RTPCR技术对一株鸡副粘病毒Y97的F基因重要功能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Sanagi等的基因分型法,得出结论:新分离到鸡副粘病毒属于基因型【lOl,首次报道了基因型NDV分离株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王永坤等(2001)应用同样的技术对鹅副粘病毒YG-97分离

6、株F基因重要功能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并绘制基因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鹅副粘病毒毒株为基因型APM一1t”1.1.2毒力与致病性用SPF鸡胚分离并传至第4代的尿囊液,对鹅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接种后第3d实验组鹅开始发病并陆续死亡,成年鹅群的发病综述率达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达l00%,但该病不能感染鸭1,11,131.刘华雷等(2000)根据国际上规定的毒力判定标准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r),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mPi)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三项判定指标对YG97-1,YG97-2,HG97三株病毒做了毒力试验

7、,表明三个毒株均具有NDV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属于强毒力的毒株【”,一21.1.3抗原性分析陈金顶等(2000)啊报道GPMV/QY971株血凝活性能被APM一1阳性血清所抑制;李文良等【报道GPMV/JG97能与阳性血清部分中和,而鹅的康复血清亦可部分中和NDV标准强毒株.可见,GPMV在抗原性上与其它APM一1存在着交叉反应.1.4在禽胚中的增殖GPMV可以在910日龄的鸡胚,鹅胚及鸭胚的绒尿膜和尿囊腔内生长繁殖,并在36-48h内引起胚胎死亡.胚体全身充血,出血,翅和头部等处严重出血,颈部和胸部皮肤毛孔鲜红出血点,脑部特别是小脑出血严重,并伴发脑炎1,11,14.1.5血凝性血凝及血凝抑

8、制(HAHI)试验结果表明,GPMV鸡胚,鹅胚尿囊传代毒对鸡,鸭,鹅,鸽,小鼠,绵羊,牛蛙,蛇,山羊和人0型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对猪红细胞可凝,不凝集驴红细胞旧.但鸭胚接种后,其死胚尿囊液不能凝集鸡,人O型红细胞【.1.6抵抗力GPMV抵抗力较弱,在阳光,腐败,干燥环境中易于死亡,绒尿液中的病毒在冻结条件下可以存活一年以上,但在低温,阴湿条件下生存较久.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病毒【阍.2流行病学2.1易感动物本病最早从隆昌鹅开始发病,现在太湖鹅,朗德鹅,雁鹅,四川白鹅,永康鹅,闽北鹅,阳江鹅,狮头鹅,四季鹅,杂交鹅以及地方草鹅等不同品种均易感发病11,1.实验证明:GPMV对鸡,鸽,七彩山鸡,鹧鸪

9、,番鸭具有10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鹌鹑,杂交黄鸡,珍珠鸡有50%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1日龄雏鸭无致病力13,31.最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鹅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下降;发病率为16%100%,死亡率为8.6%-100%,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2%和l8.2堋2.2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鹅的胴体,内脏,排泄物或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饲料,水源,草地,用具和环境是主要的传染来源.鹅副粘病毒病也可以通过鹅蛋传播,王永坤等(1997)于病鹅的蛋中分离出病毒【垌.2.3流行季节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几乎一年四季都有鹅副粘病毒病的

10、临床资料报道【l7,191.2.4潜伏期,病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5d,雏鹅2-3d,青年或成年鹅3-6d31;人工感染潜伏期:雏鹅和青年鹅23dt,201.病程一般为56d,雏鹅1-2d,青年鹅或成年鹅26d.2.5血清学调查发病后,抗体上升快的鹅大部分能康复,而上升较慢或不上升的鹅死亡居多.发病10d左右,抗体水平达到2;发病25d左右,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滴度平均在2惶左右,个别的高达2;30d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并在一定水平上(HI27维持较长一段时日【堋.3临床症状1月龄以上的患鹅发病初期拉白色稀粪,中期稀粪带有红色物,后期带有绿色.患鹅精神萎顿,常蹲地,行动无力,浮在水面,

11、随水漂游,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后期幸免不死的鹅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饮水时更加明显.10日龄左右的患鹅有感冒样症状,眼睛湿润,多泪水,半闭,流出清水样鼻液,甩头,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拉白色稀粪,病程l3d左右死亡【烈,切.种鹅感染后,产蛋率迅速下降,幅度可达50%左右,并在低水平产蛋率上持续十多天.病情得到控制后,经3-4周产蛋率才逐渐恢复【切.4病理变化自然感染死亡与人工感染死亡的病鹅及人工感染的雏鸡在病理剖解变化,组织学变化上基本一致12.13,2o-23.4.1病理剖解变化患鹅头部皮肤淤血,有胶冻样浸润,约有50%的病鹅皮下脂肪组织,胸肌,腿肌出血;约有60%肺出

12、血,喉头粘膜出血,支气管内充满黄色干酪样物;脾脏肿大,淤血,表面和切面布满针尖大到绿豆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胰腺出血并可见实质中有粟粒大小白色坏死灶;部分病例肝脏稍肿大,淤血,质地变硬,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约有40%心肌变性,心包有淡黄色积液,心冠脂肪沟点状出血;肾稍肿大,色淡,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尿酸盐;约1/3综述的病鹅法氏囊出血;有神经症状的病例脑部充血.病鹅主要病变在消化道.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从十二指肠开始,往后肠段病变更加明显和严重,直肠尤其明显,散在性溃疡病灶,有的覆盖红褐色结痂.患病雏鹅以肠粘膜出血为主,伴有散性溃疡结痂病灶为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13龄较大的病鹅肠粘膜以

13、弥漫性大小不一的纤维素性结痂的溃疡病灶和出血斑为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部分病例腺胃及肌胃粘膜充血,出血.4.2病理组织学变化4.2.1肠道整个肠道粘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肠绒毛肿胀,有的发生凝固性坏死,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肠腺结构破坏.固有层炎性水肿,粘膜层水肿,出血,平滑肌发生实质变性,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变性坏死.4.2.2心,脑心肌实质变性,肌纤维肿胀,断裂,坏死.脑表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扩张,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或呈灶状增生,部分神经细胞变性,坏死.4.2.3呼吸系统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固有层充血,毛细血管淤血.4.2.4肝脏,肾脏,胰脏均见实质

14、严重变性,部分细胞坏死崩解.4.2.5脾脏,胸腺,法氏囊淋巴组织严重变性坏死和空泡化,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白髓结构大部分消失20l.5诊断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诊断.确诊必须进行病毒分离,用HAHI,中和试验,保护试验等血清学进行鉴定.但GPMV在形态上难以与其它禽副粘病毒I型区分,在血清学上又有交叉反应性,所以,血清学方面尚需建立特异,快速及敏感的诊断方法.王永坤等【”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8株单克隆抗体,其中3株仅于鹅副粘病毒YG97和鸡副粘病毒Y98,CN98,T991,T992,SD99等基因型NDV毒株呈阳性反应,而与NDVF48E8毒株和LaSot

15、a毒株为阴性;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做免疫转印试验,同样成功地鉴定了YG97,Y98等基因型禽副粘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YG97的F基因重要功能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Lomniczim.B等建立的方法,在分子基础上对毒株的基因型做出鉴定241.6防制目前,尚未发现对GPMV有特效的药物,GPMV防制必须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地做好鹅群的免疫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是防制本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李文良等(1999)t41报道用鸡NDI系苗对发病鹅群做紧急接种,亦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由扬州大学研究的油乳剂灭活苗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从免疫效果观察,在免疫后7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2),15d达到2盯,

16、30d抗体达到高峰(2as)最高达到2”,45d后仍保持较高水平(2.以上),然后缓慢下降221.据调查,生产实际中用灭活苗紧急接种发病鹅群保护率可达83.33%阎.种鹅免疫:在留种时应进行一次免疫,产蛋前2周第二次免疫,二免后3个月进行三免,使鹅群在产蛋期具有免疫力.雏鹅免疫:母源抗体正常的雏鹅首免在1513龄左右,2个月后进行二免;无母源抗体的雏鹅(种鹅未经免疫)首免应在7日龄左右【61.7小结7.1国内外有关文献认为禽副粘病毒从不感染水禽,即使是强毒感染也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说明随着禽副粘病毒对禽类易感谱的变化,以及新的基因型的不断出现,对于禽副粘病毒病的防制

17、无疑又增加了较大的难度.7.2从GPMV与NDV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来看,GPMV与NDV属于同种病毒,是NDV的一个变异,而不是一个新种病毒,使NDV毒株在水禽上也能引起发病,毒力更强.我们可以推测产生变异的原因:NDV疫苗的长期而普遍地使用,使环境中的免疫压力增强,导致禽副粘病毒I型发生变异;水禽养殖的规模化越来越大,动物长期处于亚应激状态,机体抵抗力降低,对病毒的易感性提高;(骈多地区水禽与陆禽混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促使NDV在宿主源性方面发生变异.7.3鹅副粘病毒的致病机理无论在细胞水平还是在分子水平研究较少,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应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7.4病鹅胸腺,法氏囊等淋巴器官淋巴细胞

18、严重变性,坏死,数量减少.因此,可以推测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使患鹅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参考文献1王永坤,田惠芳,周继宏,等.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J】.江苏综述农学院学报,1998,19(1):59-622辛朝安,任涛,罗开健,等.疑似鹅副粘病毒感染诊断初报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7,16(1):53何水林,陈杰,等.鹅源副粘病毒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烟台,20011594李文良,卞汝霖,冯太兰,等.鹅类新城疫病原研究J】.畜牧与兽医,1999,31(2):l-35陈金顶,辛朝安,任涛,等.鹅源禽副粘病毒GPM

19、V/QY97一l株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1281306李玉锋,王永坤,严维巍,禽副粘病毒I型结构蛋白分析叨.山东家禽,2000,22):404-4077刘华雷,王永坤,严维巍,等.鹅副粘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6):404-4078赵文华,朱建波,姚龙涛,等.鹅副粘病毒F基因的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2,22(6):5445469刘华雷,王永坤,朱国强,等.鹅副粘病毒YG97分离株HN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24(5).334-337l0严维巍,王永坤,周继

20、宏,等.一株鸡副粘病毒的分子特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27-31l1王永坤,严维巍,周继宏,等.鹅副粘病毒病病毒分类地位及其防制的研究【A】.中国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烟台,2001.909-914l2刘华雷,王永坤,周继宏,等.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0):164169l3周继宏,田惠芳,王永坤,等.鹅副粘病毒的人工感染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21(1):5152l4吴虎,赵太云,等.鹅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

21、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e1.山东烟台,2001.906-908l5吴力力,万洪全,许益民,等.鹅副粘病毒血凝谱的初步研究田.中国禽业导刊,1998,19(1):5962l6王永坤,朱国强,金山,等.水禽病诊断与防制手册MI.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45l7钱忠明,周继宏,朱国强,等.鹅副粘病毒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J.中国家禽,1999,21(5):79l8衣同生,胡以富,等.朗德鹅副粘病毒病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11):25l9邵向群,李英,等.鹅副粘病毒病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I.中国兽医杂志,2000,26(11):2620万洪全,吴力力,

22、王宝安,等.雏鹅实验性副粘病毒病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2,33(1):89-922l周继宏,田惠芳,王永坤,等.鹅副粘病毒感染鸡试验【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22(1):3-422王永坤,严维巍,周继宏,等.鹅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烟台,2001.906-90823万洪全,吴力力,许益民,等.鹅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变化叨.中国兽医学报,2000,20(2):13213424周继宏,王永坤,田惠芳,等.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24(1):38-4025刘华雷,王永坤,朱国强,等.基因型NDV引起的鸡副粘病毒病的分子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烟台,2001.902-905.26美】卡尔尼克主编,高福苏,敬良等主译.禽病学J.M】.第十版.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69172627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I.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736-766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