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778207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理论 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及校正院 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班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4级 2班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12.122016.12.16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姓 名:张荣辉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201404170108任务起止日期:第十五周(2016年12月12日2016年12月16日)课程设计题目:自动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及校正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matlab软件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熟悉其界面、菜单和工具条;掌握线性系统模型的计算

2、机表示方法、变换以及模型间的相互转换。了解控制系统工具箱的组成、特点及应用;掌握求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输出响应的方法,运用连续系统时域响应函数(impulse,step,lsim),得到系统的时域响应曲线。2掌握使用MATLAB软件绘制开环系统的幅相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观察控制系统的观察开环频率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进行分析;3掌握MATLAB软件中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熟悉simulink中的功能模块,学会使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建模;掌握simulink的仿真方法。工作计划及安排:在第15周内(2016.12.122016.12.16)内完成规定的题目。1:201

3、6.12.12明确注意事项,完成题目1、2。2:2016.12.13完成题目3、4、5。3:2016.12.14完成题目6、7、8。4:2016.12.15完成题目9、10。5:2016.12.16完成题目11,打印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 12 月 8 日 课程设计(大作业)成绩学号:201404170108 姓名:张荣辉 指导教师:杨祖元课程设计题目:自动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及校正总结:本次课程设计令我受益匪浅,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明白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要对书本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传递函数进行设计。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知道亲自动手操作是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的,因为在这

4、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需要自己解决,不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虽然在这过程中曾经感到过不适,然而,在一步一步的改进中走向成功的那种感觉是无比的兴奋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才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个过程是使人快乐和兴奋的。 指导教师评语:成绩:填表时间:指导教师签名: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1.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实现以下系统:num=4*conv(1,2,conv(1,6,6,1,6,6);den=conv(1,0,conv(1,1,conv(1,1,1,3,2,5);sys=tf(num,den)Transfer

5、function:4 s5 + 56 s4 + 288 s3 + 672 s2 + 720 s + 288- s6 + 5 s5 + 9 s4 + 12 s3 + 12 s2 + 5 s1) 2)num=5,24,0,18;den=1,4,6,2,2;sys=tf(num,den)Transfer function: 5 s3 + 24 s2 + 18-s4 + 4 s3 + 6 s2 + 2 s + 22.两环节G1、G2串联,求等效的整体传递函数G(s) 解:G1=tf(2,1,3);G2=tf(7,1,2,1);G=G1*G2Transfer function: 14-s3 + 5 s2

6、 + 7 s + 33.两环节G1、G2并联,求等效的整体传递函数G(s) 解:G1=tf(2,1,3);G2=tf(7,1,2,1);G=parallel(G1,G2)Transfer function: 2 s2 + 11 s + 23-s3 + 5 s2 + 7 s + 34.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求闭环传递函数。其中的两环节G1、G2分别为解:负反馈 程序:G1=tf(3,100,1,2,81);G2=tf(2,2,5);sys=feedback(G1,G2,-1) Transfer function: 6 s2 + 215 s + 500-2 s3 + 9 s2 + 178 s + 60

7、5正反馈 程序:G1=tf(3,100,1,2,81);G2=tf(2,2,5);sys=feedback(G1,G2,+1) Transfer function: 6 s2 + 215 s + 500-2 s3 + 9 s2 + 166 s + 2055.已知某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求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脉冲响应曲线。解:(1) 单位阶跃响应1) 程序:sys=tf(10,25,0.16,1.96,10,25);step(sys)2)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 单位脉冲1)程序:sys=tf(10,25,0.16,1.96,10,25);impulse(sys)2)单位脉冲曲线6.典型二

8、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为自然频率, 为阻尼比,试绘出当=0.5,分别取-2、0、2、4、6、8、10时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阻尼比分别为0.5、1时系统的稳定性。解:(1) 分析分别取-2、0、2、4、6、8、10时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1)W=2,4,6,8,10时程序:w=0:2:10;kosai=0.5;figure(1)hold onfor Wn=w; num=Wn2; den=1,2*kosai*Wn,Wn2; step(num,den)endgrid on title(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时间) ylabel(振幅) (从右到左分别为2,4,6,8,10的单位

9、阶跃响应曲线)2)W=-2时程序:w=-2kosai=0.5;figure(1)Wn=wnum=Wn2;den=1,kosai*Wn,Wn2; step(num,den) grid on ; title(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时间) ylabel(振幅) w=-2 Wn=-2(2)分析阻尼比分别为-0.5,-1时系统的稳定性。1)当=-0.5时程序为:w=-2:2:10; kosai=0.5; hold on for Wn=w den=1,2*kosai*Wn,Wn2; v=roots(den) end运行结果为:v = -1.0000 + 1.7321i -1.0000 - 1.73

10、21iv = -2.0000 + 3.4641i -2.0000 - 3.4641iv = -3.0000 + 5.1962i -3.0000 - 5.1962iv = -4.0000 + 6.9282i -4.0000 - 6.9282iv = -5.0000 + 8.6603i -5.0000 - 8.6603i由特征根可得,当w=-2 时系统稳定,当 w=0 时系统临界稳定,当w=2,4,6,8,10时系统不稳定。2)当=-1时程序:clearw=-2:2:10; kosai=-1; hold on for Wn=w den=1,2*kosai*Wn,Wn2; v=roots(den)

11、end运行结果为:v = -2 -2v = 0 0v = 2 2v = 4 4v = 6.0000 + 0.0000i 6.0000 - 0.0000iv = 8 8v = 1010由特征根可得,当w=-2 时系统稳定,当 w=0 时系统临界稳定,当w=2,4,6,8,10时系统不稳定。7. 设有一高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该系统的零极点图和闭环根轨迹图。解:1)、绘制系统极点、零点图2)、绘制根轨迹图3)、程序: G=tf(0.016,0.218,1.436,9.359,0.06,0.268,0.635,6.271) Transfer function:0.016 s3 + 0.218

12、s2 + 1.436 s + 9.359-0.06 s3 + 0.268 s2 + 0.635 s + 6.271 pzmap(G);title(零极点图)程序: rlocus(G); grid ;title(闭环根轨迹图)8.单位反馈系统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该系统的Bode图和Nyquist曲线,说明软件绘制曲线与手动绘制曲线的异同。解:1)、Bode图程序:num=2,8,12,8,2;den=1,5,10,10,5,1; bode(num,den)grid2)、Nyquist图程序:num=2,8,12,8,2;den=1,5,10,10,5,1;Nyquist(num,de

13、n)v=-2,2,-2,2;axis(v)gridtitle(Nyquist)软件绘制曲线与手动绘制曲线的异同: 软件绘制曲线能准确的显示函数的图像,有利于分析计算。手动绘制曲线是采用对数幅频渐进线的方法得到。这种方法省去了逐点连线的繁琐,有利于分析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9已知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并求出系统的幅值与相位裕量。解:对数幅相特性图(Nichols图)是描述系统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该图纵坐标表示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以分贝为单位;横坐标表示频率特性的相位角。程序: z=;p=0,-1,-2;k=1.5;sys=zpk(z,p,k) Zero/pol

14、e/gain: 1.5-s (s+1) (s+2)(1)、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程序: nichols(sys);title(开环频率特性曲线)(2)、系统的幅值与相位裕量程序 Gm,Pm,Wcg,Wcp=margin(sys)Gm = 4.0000Pm = 41.5334Wcg = 1.4142 Wcp = 0.611810.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该系统阶跃输入时的连接示意图如下。k为学生学号后三位。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其峰值时间tp、延迟时间td、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s及超调量。解:(1)K=108时的仿真模型(2)、示波器显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3)、时域分析 从仿真示波器中

15、的波形可以看出该二阶系统可近似看成是一阶系统G1=tf(1,1,0);G2=tf(108,1,9);G3=tf(1,1);G4=series(G1,G2);G=feedback(G4,G3,-1)Transfer function: 108-s2 + 9 s + 108绘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程序:G1=tf(1,1,0);G2=tf(108,1,9);G3=tf(1,1);G4=series(G1,G2);G=feedback(G4,G3,-1) step(G);title(单位阶跃响应)1)峰值时间tp:程序:G1=tf(108,1,9,108);y,t=step(G1);y,k=max(y)

16、;tp=t(k)tp =0.33812)延迟时间td程序:G1=tf(108,1,9,108);y,t=step(G1);c=dcgain(G);i=1;while y(i)0.5*c i=i+1;endtd=t(i)td =0.1282(3)上升时间tr程序:G1=tf(108,1,9,108);y,t=step(G1);c=dcgain(G);n=1;while y(n)0.98*c)&(y(i)1.02*c) i=i-1;endts=t(i)ts = 0.8044(5)超调量a程序:G1=tf(108,1,9,108);y,t=step(G1);c=dcgain(G1);Y,K=max(

17、y);a=(Y-c)/ca = 0.2210*11. 给定系统如下图所示,试设计一个串联校正装置,使截止频率c=40rad/s、相位裕度45解:(1)、原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程序 G=tf(100, 0.04, 1, 0); Gw, Pw, Wcg, Wcp=margin(G); Gw, Pw, Wcg, Wcp=margin(G)Gw = InfPw = 28.0243Wcg = InfWcp = 46.9701Gw = InfPw = 28.0243Wcg = Inf可以看出,这个系统有无穷大的幅值裕量,并且其相位裕量Pw28.0243o,幅值穿越频率Wcp=46.9701rad/se

18、c。(2)、引入一个串联超前校正装置:(3)、矫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程序: G1=tf(100,0.04,1,0); % 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G2=tf(100*0.025,1,conv(0.04,1,0,0.01,1) %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 2.5 s + 100-0.0004 s3 + 0.05 s2 + s(4)、Bode图(校正前用实线,校正后用虚线)程序: bode(G1);hold;bode(G2,-);gridCurrent plot held(5)、阶跃响应曲线(校正前用实线,校正后用虚线)程序: G3=feedback(G1,1); G

19、4=feedback(G2,1); step(G3);hold;step(G4,-)Current plot held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控制器下,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由28 o增加到48o,调节时间减小了。系统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满足了设计要求。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令我受益匪浅,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明白到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要对书本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传递函数进行设计。当对书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就会考验到自己的动手能力,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做这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使我不断地对MATLAB语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也遇到了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由于刚开始对M

20、ATLAB仿真软件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刚上手的时候有点笨手笨脚的,有不会调节参数,不会写程序等情况,只能不断地进行测试,试图找出原因,最终做出了要求的输出曲线。在这过程中,使我印象深刻,我深刻地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不通过实践是无法检验出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虽然并不是在实际社会中操作的,但是可以亲自设计让自己对知识的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才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知道亲自动手操作是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的,因为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需要自己解决,不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虽然在这过程中曾经感到过不适,然而,在一步一步的改进中走向成功的那种感觉是无比的兴奋的。当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时那种心情是难以形容的,而且这样更加增加了自己的兴趣。参考文献:1 程鹏. 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92 黄忠霖.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实现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03 张德丰. MATLAB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