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7691035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重点点睛汇总 宏观经济规划第一讲一、内容提要1、宏观经济;2、经济总量平衡;3、经济增长二、重点、难点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及增长方式。三、内容讲解第一节 概 述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概念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

2、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与微观经济相对应,大范围的总体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就构成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但宏观经济并非微观经济的简单相加总和,而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运行调节机制组织起来的极其复杂的有机大系统。例题1:下列关于微观经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中以单体的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B.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C.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D.以小经济主体进行的区域性经济活动即为微观经济答案:C。例

3、题2:下列关于宏观经济的叙述中最合适的解释为( )。A.宏观经济是非区域性经济,是微观经济的有机组合B.与微观经济相对应,大范围的总体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就构成了宏观经济C.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D.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答案:B。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例题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叙述中最合适的选项为( )。A.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与调控B.宏观经济管理就是从整体、全局出发,对大范围的经济活动实行的适合性指导与监督C.宏观经济管理是从全局出发,发挥立体职能,积极有效的实行有对象性的指导方针和调控D.宏观经济管理是人为的一种对经济的全面指导和调控,以谋求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答案:A。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平衡与发展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一方面,经济总量平衡是经济发展的

5、基础,只有在经济总量(确保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一旦出现大的失衡,将会导致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损失,甚至导致经济发展过程的中断和倒退。另一方面,由市场支配的微观经济是异常活跃的,经济发展总会不断地突破原有的总量关系,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平衡。市场经济虽然同时具有自动恢复平衡和促进增长的内在机制与功能,但这一过程是缓慢和滞后的,甚至会在短期内失效。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平衡总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宏观经济管理所追求的经济总量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基本平衡,使国民经济在平衡、不平衡、更高水平上平衡的对立统一运动中求

6、得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例题4: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是( )。A.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B.处理好经济发展稳定C.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处理好平衡与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发展环境答案: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规划和计划)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任务的两大主要调控手段。第二节 经济总量平衡一、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协调,两者相互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必要的管理,保持两者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一)总供给1.总供给及其构成总供给,在

7、价值形态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总和;在物质形态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的构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1)按照供给物形态,总供给可以划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2)按照最终用途,总供给可以划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3)按照来源,总供给可以划分为国内供给和国际供给。2.潜在的总供给和实现的总供给潜在的总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国民经济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充分发挥时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价值总量或者物质总量)。实现的总

8、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上,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物质总量)。(二)总需求1.总需求及其构成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全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总需求的构成与总供给的构成相类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1)按照需求物形态,总需求可以划分为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2)按照最终用途,总需求可以划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3)按照来源,总需来可以划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2.潜在的总需求和实现的总需求潜在的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具有货币支付能力,能够支持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欲望,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可能的最大需求量。实现的总需求是

9、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上,通过市场交换所获得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也就是实际支付了的或者购买了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量,是一个实现了的购买力总和。(三)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形成1.总供给的形成供给是由生产形成的,所以总供给也就是总产出。国内总供给的统计核算指标是以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2.总需求的形成社会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形成总需求。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一)总供给和总需求间的相互关系在现实中,宏观经济并不总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下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1.供给和需求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2.价格制约

10、着供给和需求的相互转化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3.多种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二)需求膨胀与需求不足1.需求膨胀需求膨胀是指总需求即全社会货币支付能力,远远大于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价值总量,而导致总供求的严重失衡。需求膨胀的具体表现是价格的持续、普遍上涨和产品与服务的严重短缺。2.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是指总需求即全社会货币支付能力,远远小于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价值总量,而导致总供求的严重失衡。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是价格水平持续、普遍出现下降;同时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企业生产萎缩。三、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一)实现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和意义1.总供求基

11、本平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2.总供求基本平衡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条件3.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稳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二)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宏观调控1.调节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2.调节内需与进出口3.以需求调节为主的短期供求平衡和以供给调节为主的中长期供求平衡实现总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进行调节。根据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关系,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同特点,短期应以需求调节为主,中长期应以供给调节为主。这是因为:(1)市场需求具有短期易变的特点。(2)供给能力和结构在短期内基本上是既定的。(3)从中长期看,决定总供求规模和结构的矛盾的主

12、要方面是供给。第三节 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及增长源泉(一)经济增长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1.经济增长数量变化的度量指标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变化程度,通常是用经济增长率表示。我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计算增长速度。(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经济总量与基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基期经济

13、总量的比率。(3)定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可分为定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定比增长速度是报告期经济总量与固定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固定期经济总量之比表示的经济增长率。环比增长速度是指报告期的经济总量与上一时期经济总量相比的增加量,同上一时期经济总量之比表示的经济增长率。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应采用可比价格,以便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2.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集中反映宏观经济效益。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1)社会劳动生产率。(2)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3)资金利税率。(4)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

14、)社会投资效益。(6)流动资金占用率。(7)固定资金产出率。(8)全要素生产率(TFP)。例题5: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指( )。A.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集中反映宏观经济效益B.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总体行为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C.是反映国民经济全局,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D.是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效益答案:A。例题6: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 )。A.社会劳动生产率 B.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C.资金利税率D.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E.社会负效益答案:A、B、C、D。3.增长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增长速度高

15、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就高;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行为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反映国民经济全局、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是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经济效益,是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增长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其标志是:(1)稳定的经济增长;(2)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3)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例题7:增长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关于其标志的最全面的叙述是( )。A.稳定的经济增长B.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C.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D.

16、稳定的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建立在要素生产率改善与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答案:D。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是反映经济总量的变化及与此相关的要素生产率情况。而经济发展则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对社会进步、环境生态的影响等。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共同变动的结果,有时以经济总量增长为主,有时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主。把可持续性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实际上已具有了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有时经济增

17、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或出现贫富悬殊、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结果,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二)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各种增长源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计算。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可以使经济总量扩张;在生产要素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要素生产率既可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又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1.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是基本的生产要素(1)土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2)劳动力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3)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提高要素生产率是最根本的持续增长源泉提高

18、要素生产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内容,在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要素数量既定的条件下,是增加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1)提高投入产出效率。(2)生产要素的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3)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质量。(4)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效率。二、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发展(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从一些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因素看,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仍然具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1.良好的政治、社会前提2.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3.高水平的储蓄率4.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矛盾,又表明通过结构调整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这种调整包括从战

19、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二)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发展是硬道理。较快发展经济的必要性,可概括为:1.只有较快发展经济,才能较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3.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4.较快发展经济,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三)经济适度快速增长速度是重要的,但只有适度的快速增长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把握上,需要贯彻以下几条原则:1.必须是需要与可能的结合2.必须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3.能够兼顾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途

20、径和增长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其实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方式通常划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也称为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增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人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也称为内涵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二)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意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要求;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迫切要求;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与人

21、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1)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思路。(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3)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4)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5)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例题8:下列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B.经济增长方式通常划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C。粗放型

22、增长方式也称为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增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人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D.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增长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E.集约型增长方式,也称为内涵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答案:B、C、D、E。第二讲:一、内容提要1、经济结构;2、宏观经济管理二、重点、难点(一)熟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主要调控手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二)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构成和作用,规划体系的结构以及规划编制的原则。三、内容讲解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第四节 经济结构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

23、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一)产业分类1.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按物质产品属性,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又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2.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3.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根据三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

24、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划分了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与目标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是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思路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在这个阶段

25、,工业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二、地区经济结构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地区经济结构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各地区的分布和比例关系;二是指一个地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第五节 宏观经济管理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手段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两大主要经济手段。例题1: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调控手段有( )。A.宏观经济政策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规律 E.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答案:A、E。二、经济政策体系我国国民经济宏观政策体系包括如下内容:(一)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防止通

26、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二)财政政策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等。(三)投资政策投资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调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控重大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四)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五)价格管理政策我国政府对价格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调控价格总水平,抑制、缓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实现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形成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六)人口与

27、就业政策(七)国际收支管理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基本平衡,政策要点是加强总供求与进出口之间的政策调节;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调节外商的投资方向以及外汇储备资产规模;政策走向是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和逐步放松对外汇的管制。例题2: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货币政策服务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即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B.财政政策同样服务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等C.投资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调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控投

28、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控重大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D.产业政策可以加速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E.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缓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答案:A、B、C、D。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均属计划调控范畴。(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性质、功能1.计划的基本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战略、规划)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预测市场、引导和调控市场,而不是取代市场。2.计划的功能(1)综合协调平衡功能。(2)信息导向功

29、能。(3)政策指导调节功能。(4)引导资源配置功能。(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2. 我国“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三步走”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高度,设计了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正式确定:“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

30、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第三步发展的新部署。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全面完成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199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

3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例题3: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下列关于我国“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步,实现国

32、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D.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E.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

33、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答案:A、B、C、E。(三)发展规划的目标、方法和重点1.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即中长期发展计划,是为实现发展战略的分阶段目标而进行的谋划与安排。发展规划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包括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2.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1)阐述政府的战略意图;(2)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3)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例题4: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的全部内容为( )。A。制定宏观发展战略B.确定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阐述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C。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D。

34、分析中长期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规划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政策措施、立足全局、整体规划答案:C。3.发展规划体系和制定方法(1)发展规划的体系。发展规划按范围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综合规划是完整的全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或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在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和深化,必须符合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综合规划相衔接。例题4: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的全部内容为( )。A。制定宏观发展战略B.确定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阐

35、述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C。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D。分析中长期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规划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政策措施、立足全局、整体规划答案:C。3.发展规划体系和制定方法(1)发展规划的体系。发展规划按范围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综合规划是完整的全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或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专项规划是综合规划在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和深化,必须符合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综合规划相衔接。例题5:下列

36、关于专项规划的叙述最准确的为( )。A.专项规划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的规划B.专项规划是具有鲜明对象性的规划,它对综合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向。C.专项规划是基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把综合规划简化,而得出的有一定对象性的决定D.专项规划是基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把综合规划细致化,具体实行措施规范化的规划方式,具有鲜明对象性答案:A。按层次分为全国规划和地方规划。全国规划是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包含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对制定地方规划具有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地方规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县(县级市、旗)的规

37、划。(2)规划制定的原则与程序。发展规划要以党中央关于制定中长期计划的建议作为主要依据。规划原则。发展规划的制定,要贯彻以下一些基本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增强计划的科学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突出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使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防止出现需求过热、通货膨胀或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依*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不断提高城乡居

38、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标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精神,又要积极可*、适当留有余地,应对难以预料的意外情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例题6:发展规划的制定,要贯彻的基本原则有(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B.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增强计划的科学性C.保持经济分量基本平衡D.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依*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E.要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

39、归宿答案:A、B、D、E。(3)规划制定的程序。在形成发展规划草案之前,党中央召开中央全会通过关于制定中长期计划(规划)的建议,根据中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拟订中长期计划纲要(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中长期计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一般不必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可由国务院审定。地方发展规划制定的程序和步骤,与全国计划相同。其计划草案须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不设人民代表大会的专区,由行政专员公署审定。(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1)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

40、番奠定坚实基础;(2)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3)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4)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例题7:“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就,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B.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

41、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C.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D.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E.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答案:A、B、C、D。四、熟悉和掌握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工程咨询工作的指导意义(1)全国各项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是咨询工程师承担地区、行业规划咨询任务时工作的重要依据。(2)熟悉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知识是咨询工程师为客户选择投资方向和评价投资环境的重要导向。(3)掌握经济政策,特别是产

42、业政策、投资政策和发展规划是咨询工程师进行市场分析,为客户策划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规划建设内容、确定占有市场的战略策略的重要指南。(4)掌握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特别是有关财政、金融方面的政策和规定,有利于咨询工程师进行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筹划。(5)掌握经济政策,特别是有关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和有关税率、汇率、利率的规定,是咨询工程师计算项目投资效益、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6)掌握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知识,是评估有关各方对建设项目的支持度,从而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各项工作进度的参照和依据。(7)掌握并熟练运用各项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是加强和完善工程咨询服务、提高咨询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43、第三讲一、内容提要1、投资政策概述;2、投资宏观调控二、重点、难点(一)了解投资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二)熟悉固定资产的基本原理,投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内容讲解第二章:投资政策第一节 概 述一、投资的概念(一)投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常常将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等行为说成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中,这些只能算作是财产的转移,不是投资。经济学所讲的投资,指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等。例题1.投资是指( )。A.经营主体投入生产中的资金B.增加或更换资本产出的支出。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等C.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

44、本总量D.经济主体人一次投入到后备生产中的物质和价值总量答案:B。(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个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三)净投资、重置投资和总投资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是经济社会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由于固定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被长期使用,物质形态的磨损和价值的转移是逐步进行的。固定资产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的物质磨损,而且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为补偿旧资本消耗而进行的投资被称为重置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等于净投

45、资。二、投资的决定在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中,利率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投资预期回报率既定的前提下,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先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投资需求量将减少,利率下降,投资需求量将增加。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三、现行管理中的投资分类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管理需要,通常对投资实行以下分类:(1)按投资用途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2)按形成资产性质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管理水平越高,流动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就越低。(3)按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不同,投资可分

46、为国有经济投资、集体经济投资、个体经济投资、联营经济投资、股份制经济投资、外商投资。(4)按投资资金来源不同,投资可分为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等。(5)按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构成,投资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其他费用等等。(6)按照投资项目的建设性质和管理权限的不同,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被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例题2.下面有关投资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投资用途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性投资B.按形成资产性质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C.按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不同,投资可

47、分为国有经济投资、集体经济投资、个体经济投资、联营经济投资、股份制经济投资、外商投资D.按投资资金来源不同,投资可分为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等E.按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构成,投资可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其他费用等等答案:B、C、D、E。四、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1.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2.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二)投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着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供给能

48、力2.投资结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1)投资结构的含义。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例题3。关于投资结构的含义,正确的叙述为( )。A.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B.投资结构是指经济主体所采取的一种投资方式包括人、财、物的综合投资分配与调整C.投资结构指固定资产的投资分配及使用调整D.投资结构是指资本在生产开始的初级阶段进行的货币分配及调整以利于整个经济过程的顺利进行答案:A。(2)投资结构的类型。投资结构的类型有:反映资金来源结构的投资结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的比例关系;反映投资最终

49、使用方向的投资结构,包括投资产业结构和投资部门结构等;反映投资用途的投资结构,包括投资的技术结构和再生产结构;反映投资规模效益的投资结构,即大、中、小型投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投资所有制格局的投资结构;反映投资空间布局的投资区域结构。例题4.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 )。A.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B.投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C.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四大组成部分之一D.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E.固定资产投资不决定着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答案:A、B。第二节 投资宏观调控一、概述(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投资只是宏观调控的中间变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

50、国家,政府往往只是将投资量的变化作为经济形势分析和判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运用政府投资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作为直接调控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投资规模只是一个介于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中间变量。(二)在我国,投资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任务根据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包括:(1)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2)调控投资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3)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

51、经济协调发展;(4)调控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5)提高投资效益。例题5.根据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包括( )。A.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B.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C.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D.稳定物价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四)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对象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1)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2)投资资金。(3)投资项目。(五)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其主要手段有:(1)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2)计划指

52、导和信息引导(3)经济法规(4)必要的行政性手段。二、投资规模调控(一)投资总规模投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数量,也就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总价值量。对投资总量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调控一定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二)反映投资总规模的指标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是反映一定时期投资总规模的两大指标。(三)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总规模的关系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关系密切2.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的区别(1)两者统计口径不同。(2)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3)两者的

53、决定因素不同。(4)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四)投资规模的测定方法1.年度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通常用投资率法和年增长率法来测定。2.在建投资总规模测定在建投资总规模的方法也有两种,即倍数法和增长率法。(五)投资规模调控的任务与措施1.年度投资规模的调控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调控年度投资总规模:(1)合理确定年度投资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2)信息引导。通过及时掌握和反馈各地区、各行业的投资计划信息和投资统计信息,以及相关的市场信息,影响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从而促使投资总规模趋于适度。(3)利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调控年度投资规模。2.在建投资总规

54、模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措施(1)合理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数量,并注意项目的大中小结构,使当年新增的建设项目数量和计划投资额保持在合理的规模内;(2)保持合理的建设周期,保证每个在建项目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保障。为此,要防止新开工项目过于集中。三、投资结构调控(一)投资结构的优化改善投资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导环节。因此,优化投资结构是投资宏观调控的 重要内容。国家对投资结构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是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二)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和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是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优化投资

55、资金配置和投资项目选择,全面提高投资效益。例题6.下列关于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叙述正确的为( )。A.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优化投资资金配置和投资项目选择、全面提高投资效益B.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科技为先导,基础产业和支撑业为主导,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C.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D.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结构升级,要加大力度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

56、业的广泛运用,大力开发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答案:A。当前,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实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控措施。1.合理确定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是最重要的投资结构。现阶段,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经济建设目标和经济建设重点,明确投资结构调控的方向和目的,选择合理的调控手段,实现投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重视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3.保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4.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5.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

57、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2)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3)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6.营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四、投资效益评价经济持续增长不仅要求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也要求资本使用的收益不断提高,即提高投资效益,这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一)投资效益概述1.概念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占用或消耗的投资之间

58、的对比关系。无论是对投资的宏观调控还是每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管理,都要重视提高投资效益。2.内容投资效益,包括财务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财务效益。投资的财务效益是指投资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相比较,能否获得预期的盈利,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衡量投资活动是否值得。(2)国民经济效益。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投资总量或每一个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结构优化的贡献。因为任何项目的建设和运行都要耗费社会的有限资源,这些资源用于这个项目就不能用于其他项目。在投资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为有效利用资源,就要运用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和选择投资项目。全部投资项目的国民

59、经济效益汇总起来,就形成一定时期社会总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即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例题7.关于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的阐述中,正确的为( )。A.投资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相比较能否获得有益的经济收入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衡量投资活动是否值得B.投资总量或每一个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结构优化的贡献C.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就业、分配等方面带来的影响D.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占用的或消耗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答案:B。(3)社会效益。投资的社会效益,是指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就业、分配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发展的角

60、度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是投资宏观调控关注的主要目标。由于项目有些是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有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时,要有所差别,正确处理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1.概念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关系的工具。2.评价指标构成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常由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和微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两大类构成。其中,宏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1)投资效益系数。投资效益系数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多,在国际上也被广泛采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投资项目宏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2)建设周期。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时间。(3)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的比值,表示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投资而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投资完成额之间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