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5822345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重点笔记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0 命题逻辑素数 =质数,合数有因子和或假必真同为真(p q) (q r), (p q) r , p (q r)等都是合式公式,而pq r ,( p (rq) 等不是合式公式。若公式 A 是单个的命题变项,则称( p q) r ,( (p q) (rA 为 s)0 层合式 p) 分别为3 层和4 层公式【例】求下列公式的真值表,并求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p q) r公式 (1) 的成假赋值为011,其余 7 个赋值都是成真赋值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1)双重否定律AA( 2)等幂律A AA; AAA( 3)交换律A BB A; ABB A( 4)结合律(A B) CA( B C);

2、(AB) CA( B C)( 5)分配律(A B) C(AC)( BC) ; (A B) C( A C)( B C)( 6)德摩根律(AB)A B;(AB)AB( 7)吸收律A( A B)A;A( AB)A( 8)零一律A 11; A00( 9)同一律A 0A; A1A( 10)排中律AA1( 11)矛盾律AA0( 12)蕴涵等值式A BA B( 13)假言易位A BBA( 14)等价等值式AB(A B)( B A)( 15)等价否定等值式ABABBA( 16)归缪式(A B)( AB)AAi (i=1,2, ,s) A=A1A2 为简单合取式,则As 为合取范式(pA=A1 A2 As 为析

3、取范式q r) ( p q) r(p q) ( q r) p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矛盾式一个合取范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重言式主范式【小真,大假】成真小写【例】(p q) ( q p)= ( p q) (q p)( 消去 )=(p q) p q(内移 )=(p q) ( p q) ( p q) ( p q) (p q)(已为析取范式( *))= m2 m0 m1 m1 m3=m0 m1 m2 m3( 幂等律、排序 )(*) 由 p 及 q 派生的极小项的过程如下: p = p ( qq)=(p q) ( p q)q = ( p p) q=(p q)

4、 (p q)熟练之后,以上过程可不写在演算过程中。该公式中含n=2 个命题变项,它的主析取范式中含了00,01, 10,11 全为成真赋值。22=4个极小项,故它为重言式,【例】 (p q) p= ( p q) p(消去 )= p ( p q)(分配律、幂等律)已为析取范式= ( p q) (p q)= m0 m1【例】 (p q) ( pq)= (p p) (p q)( q p) ( qq)= (p q) (p q)重言蕴涵式【例】用附加前提证明法证明下面推理。前提: P( Q R),SP, Q结论: S R证明:( 1)SP前提引入规则( 2) S附加前提引入规则( 3) P( 1)( 2

5、)析取三段论规则( 4) P( Q R)前提引入规则( 5) QR( 3)(4)假言推理规则( 6) Q前提引入规则( 7) R( 5)(6)假言推理规则【例】用归缪法证明。前提: P Q,P R, QS证明( 1)( S R)(2)SR(3)S(4)R( 5) QS( 6)QS(7)Q( 8) PQ(9)P( 10) PR结论: S R附加前提引入规则( 1)置换规则( 2)化简规则( 2)化简规则前提引入规则( 5)置换规则( 3)( 6)析取三段论前提引入规则( 7)( 8)析取三段论规则前提引入规则( 11)PR( 10)置换规则(12)R(9)( 11)析取三段论规则( 13)RR(

6、 4)( 12)合取引入规则全称量词 对 无分配律。 同样的,存在量词 对 无分配律(3) x yF(x,y)x(F(x,a) F(x,b) F(x,c)(F(a,a) F(a,b) F(a,c)(F(b,a) F(b,b) F(b,c)(F(c,a)F(c,b) F(c,c)谓词逻辑的等价公式定理 1设 A(x)是谓词公式,有关量词否定的两个等价公式:( 1) x A (x)x A( x)( 2) x A ( x)x A( x)定理 2设 A(x)是任意的含自由出现个体变项x 的公式, B 是不含 x 出现的公式,则有( 1) x( A( x) B)x A ( x) B( 2) x( A(

7、x) B)x A ( x) B( 3) x( A( x) B )x A ( x) B( 4) x( B A( x)Bx A ( x)( 5) x( A(x) B)x A ( x) B( 6) x( A(x) B)x A (x) B( 7) x( A(x) B )x A ( x) B( 8) x( BA( x)B x A ( x)定理 3设 A(x)、 B( x)是任意包含自由出现个体变元x 的公式 , 则有:( 1) x( A( x) B( x)x A ( x) x B ( x)( 2) x( A(x) B( x)x A ( x) x B ( x)定理 4下列蕴涵式成立( 1) x A ( x

8、) x B (x)x( A( x) B( x)( 2) x( A(x) B( x)x A ( x) x B (x)( 3) x( A( x) B (x)x A ( x)x B (x)( 4) x( A( x) B (x)x A ( x)x B (x)( 5) x A ( x)x B ( x)x( A( x) B ( x)【例】【例】【例】【例】【例】在一阶逻辑自然推理系统F 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1)所有的人或者是吃素的或者是吃荤的,吃素的常吃豆制品,因而不吃豆制品的人是吃荤的。人的集合)。(个体域为( 2)每个喜欢步行的人都不喜欢骑自行车,每个人或者是喜欢骑自行车或者喜欢乘汽车,有的人不喜欢

9、乘汽车,所以有的人不喜欢步行。 (个体域为人的集合) 。【例】符号化下面的命题“所有的有理数都是实数,所有的无理数也是实数,任何虚数都不是实数,所以任何虚数既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无理数”,并推证其结论。证明设: P(x): x 是有理数。Q (x): x 是无理数。R (x): x 是实数。S (x): x 是虚数。本题符号化为:x( P(x) R ( x),x( Q( x) R ( x),x( S( x) R( x)x(S( x) P( x) R( x)( 1) x( S( x) R(x)P( 2)S( y) R( y)US( 1)( 3) x( P( x) R (x)P( 4)P( y) R

10、( y)US( 3)( 5) R( y) P(y)T(4) E( 6) x( Q( x) R (x)P( 7)Q( y) R ( y)US( 6)( 8) R( y) Q(y)T(7) E( 9) S( y) P( y)( 10) S( y) Q( y)( 11)( S( y) P( y)( S( y) Q( y)( 12)( S( y) P( y)(S(y) Q( y)( 13) S(y)( P( y) Q( y)T(2)(5)IT( 2)( 8) IT(9)(10)IT (11) E T( 12) E( 14) S( y)( P( y) Q( y)T( 13) E( 15) x( S(x)

11、 P( x) R( x)UG(14)第六章,集合代数自然数集合 N( 在离散数学中认为 0 也是自然数 ) ,整数集合 Z,有理数集合 Q,实数集合 R,复数集合 C 全集 U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 1)幂等律: AA A A A A( 2)同一律: AU A( 3)零律: AA E E( 4)结合律: (AB)C A(BC)(A B) C A (B C)( 5)交换律: AB BAA B B A(6) 分配律 A( B C)( AB)( AC)A ( BC)( A B )(A C)吸收律A ( AB) AA( A B) A同一律AAAE AA-B 称为集合B 关于 A 的补集 -B x|

12、x且 xB 补集记作 A( A B) A B( AB) A B(1)双重否定律:( A ) A( 2)摩根律: UU A (BC)(A B) (AC)A (BC) (A B) (A C) (B C)= B C (BC)= B C( 4)矛盾律: A ( A )( 5)排中律: A ( A ) U集合 A 和 B 的对称差记作AB,它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或属于A ,或属于B ,但不能既属于A 又属于 B。A B(A B)- (A B)( 1)A A(2)AA( 3)A ( 4)A BB A(5)(AB)CA(BC)( 6)A B(A - B)(B- A)第七章,二元关系AB=x A y BA B=

13、a , b c , d= , , 自反性和反自反性定义 4.10设 R自反的。是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个xA ,都有R,则称二元关系R 是定义 4.11设 R是集合R 在 A 上是自反的x(x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个AR)xA ,都有 R,则称二元关系R 是反自反的。R 在 A 上是反自反的x(xA R)4.4.2对称性和反对称性定义 4.12设 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个x,yA ,当 R,就有 R,则称二元关系 R 是对称的。R 在 A 上是对称的xy( x A y A R R)定义 4.13设 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每个x,yA ,当 R

14、和 R 时,必有 x=y ,则称二元关系R 是反对称的。4.4.3传递性定义 4.14设 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任意x, y, zA ,当 R,R,就有 R,则称二元关系R 在 A 上是传递的。R 在 A 上是传递的xy z( x A y A zA R RR)例 4.13设 A=a , b, c , R, S, T 是 A 上的二元关系,其中R=, , S=, ,T=说明 R, S, T 是否为 A 上的传递关系。解根据传递性的定义知,R 和 T 是 A 上的传递关系,S 不是 A 上的传递关系,因为R,R,但 R。如果 R 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 为 A 上的偏序关系,记作。设为偏序关系,如果,则记作xy,读作“小于或等于”【例】【例】 4、设 R 是二元关系,设 S=| 存在某个 c,使得 R 且 R。证明如果 R是等价关系,则 S 也是等价关系。【例】第九章,代数系统可以用。、* 、 、 等符号表示二元或一元运算 , 称为算符。对于二元运算。 , 如果 x 与 y 运算得到 z, 记做 x。 y=z;对于一元运算。 , x 的运算结果记作。 x.【例】【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