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

上传人:wj****e 文档编号:75284865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域回填海砂的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1 概述福建海事局莆田海事工作船码头工程位于莆田湄洲湾北岸塔林村,在其海域对面为罗屿岛。本工程的建设规模为建设一个40m-A级巡逻船泊位,趸船长40m,港区占地面积约10370m2。工程主要项目分为码头、陆域、房建。水工建筑物主要有:泵船(尺度:40102.5m)、活动引桥、桥台、撑杆墩、栈桥等设施。东西南北护岸抛石31833m2,陆域海砂回填52430m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313.6m2,其中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295.6m2,传达室建筑面积18.0m2。建筑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本方案涉及的陆域回填的基本内容为:本工程陆域回填料采用海砂52430m3,回填料加固

2、采用振冲密实加固,处理范围总面积5545m2。护岸前沿线至后方陆域15m范围内采用分层振动碾压施工,处理范围总面积5705m2。陆域总纵深为145.7m,宽106.9m,陆域形成总面积11250m2。陆域由东、南、北护岸围成后回填海砂及西护岸抛石回填形成。1.2 编制依据(1)水运工程质量检查标准(JTS 257-2008版);(2)福建海事局莆田海事工作船码头工程施工图设计;(3)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2007)。1.3 工程内容本分项涉及的施工内容为:陆域回填海砂。1.4 工程量陆域回填砂工程量清单 表一项目单位工程量总陆域回填砂m352430.351.5 工程要求本工程

3、陆域回填施工应满足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确保分项工程达到合格等级。2. 施工条件2.1 施工区周围环境位于本工程南侧有通往罗屿岛便道码头将影响船只通行,工程西北侧有养殖区,给本项目带来施工、技术、安全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2 水文条件2.2.1 潮位本港无实测潮位资料,根据秀屿验潮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具体潮位特征如下:(1)基准面相对关系本工程水位采用秀屿理论最低潮面,与黄零换算如下:(2)潮型该海域潮型属正规半日潮。(3)潮位特征值最高潮位: 8.18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下同)最低潮位: 0.04m平均高潮位:6.66m平均低潮位:1.55m平均潮位: 4.02m最大潮差: 7

4、.59m最小潮差: 2.22m平均潮差: 5.11m(4)设计水位设计高潮位:7.30m(高潮位累计频率10%的水位)设计低潮位:0.08m(低潮累计频率90%的水位)极端高潮位:8.56m(五十年一遇)极端低潮位:-0.04m(五十年一遇)2.2.2 波浪莆田塔林陆岛交通码头工程位于本工程下游约650m处,根据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莆田塔林陆岛交通码头工程设计波浪技术报告,其波浪结果如下:根据原东澳中心渔港工程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报告,本港设计波浪较大,一期工程拟建南防波堤的设计波要素如下:南防波堤的设计波要素如下:莆田塔林陆岛交通码头工程设计波浪要素表表二方向重现期设计水位

5、水深(m)H1%(m)H4%(m)H13%(m)Hm(m)Tm(s)L(m)SW50年极端高水位8.632.812.421.981.284.934.38设计高水位7.332.522.171.781.164.630.06设计低水位1.330.550.480.400.262.16.0525年极端高水位8.632.642.261.861.204.732.16设计高水位7.332.382.041.681.094.428.02设计低水位1.330.540.460.390.252.05.62NNE50年极端高水位8.632.662.281.871.124.833.28设计高水位7.332.402.061.

6、691.094.529.04设计低水位1.330.520.440.370.242.05.6225年极端高水位8.632.602.221.821.174.631.04设计高水位7.332.342.011.651.064.428.02设计低水位1.330.510.440.370.242.05.622.3 施工工程特点本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1)回填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短;(2)回填区原泥面较高,砂船进入抛填区受潮水影响较大,固应根据砂船的吃水深度、潮位、原泥面标高判断抛填的合适时机。3. 工期安排 陆域回填工期安排表三项目名称工程量(m3)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2013.042013.052013.

7、06陆域回填砂52430.352013.4.82013.5.830d4. 施工方法4.1 陆域回填砂施工4.1.1 施工要求(1)回填砂料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回填海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含泥量小于5%,水下休止角不小于32度,回填后的密实度不小于15击;(2)吹填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和吹填程序满足设计要求;(3)对于已回填完成的各层隐蔽验收,水上可乘低潮用GPS测量,水下用打水托方法验收。(3)砂料吹填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吹填区的偏差满足水运工程质量检查标准(JTS 257-2008版)中表3.4.2.2(下表)中规定:吹填工程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表四序号项目运行偏差

8、(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吹填平均高程完工后吹填平均高程允许有正负偏差时0.15图上测点间距10-15mm1 用水准仪配合经纬仪、全站仪或RTK-DGPS测量,取平均值2吹填高程最大偏差经机械整平0.15图上测点间距10-15mm1用水准仪配合经纬仪、全站仪或RTK-DGPS测量,取最大偏差值4.1.2 砂料来源本工程陆域回填砂来源:外购海砂4.1.3 施工安排抛填砂时应离护岸坡脚10m距离吹填,避免直接破坏已铺设好的土工布及倒滤层。4.1.4 施工流程图抛砂船就位位抛砂补抛测量验收验收4.1.5 陆域回填砂4.1.5.1 皮带船吹填用皮带船水上抛填工艺,需分层、分区段抛填。对于施工水位

9、标高以下回填砂可以根据不同的水位分层回填至不同的高程,施工水位标高以上的回填砂则需乘高潮回填。在乘潮回填都无法进行时,则通过配皮带机抛砂船卸砂堆高,低潮时再用装载机转运推平。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首先根据施工进度采用测深仪进行原泥面水深测量,掌握水下情况。在抛砂区域测放一定数量的导标和角点标志,控制施工平面位置准确。做好现场测量,对礁石做好标记(浮标),防止抛砂船碰到礁石。(2)对外购海砂进行材料检测,验收合格后,及时组织皮带船运至施工现场。(3)抛填砂时要注意水流方向及风向,及时调整船位。抛填砂首先从低处往高处抛填,把底层淤泥反压,以防塌坡。然后再从岸往海方向抛填。(4)抛砂完一段后,及时

10、进行测量,对不够标高的及时进行补抛,补抛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当接近抛填标高时,利用低潮(抛填砂露出来)装载机或推土机进入抛填区域根据测量结果整平回填砂,平整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并组织随后的验收工作。吹填砂施工示意图4.1.6 船机配备人员设置抛填砂施工船机配备表 表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皮带船1000m3/船2艘抛砂交通船8人座1艘水上交通人员配备表表六工种人数备注船员12抛砂船定位,控制船上抛砂机械技术员2管理技术、质量、安全质检(试验)员2砂料验收、检测,质量检查安全员1安全检查测量员3标高控制4.1.7 施工强度分析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陆域回填海砂总工程量为52430m

11、3,工期安排30d,时间: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回填砂,按月有效作业天数24天计算,日回填作业强度为2184m。按皮带船抛填砂每2000 m3/天计(每艘皮带船一天1次),每天可达20000m3,满足施工要求。4.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2.1 质量控制组织机构4.2.2 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将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版)、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达到合格等级。4.2.3 施工过程控制从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结束,使施工全过程的“人、机、料、法、环”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完成合同全部内容。(1

12、)施工中应严格要求,注意对过程参数和数据的收集,以检验过程能力。首次施工完成后,项目部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检验,及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和注意事项,在下次施工中改进。如表明过程能力不足,应找出主要原因,对操作人员,施工设备,结构材料作出调整,直至有效地控制工序过程,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2)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项目部将及时根据变更程度、范围及时调整或重新策划施工方案和计划。在接到变更通知后,在原设计文件上作修改或标明作废,以防误用。(3)工程施工质量记录由施工现场技术主管负责随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整理、保存、资料汇集。工程质量记录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实际情况,填表人按有关规范、规定的

13、相应表格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楚规范,项目齐全,无未了事项。写好施工日记,做好一切施工技术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4)项目部根据项目质量计划的总施工进度要求,将编制逐月进度计划,并填报进度跟踪表。项目部负责人根据生产施工情况经常招开生产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加强对生产进度计划的管理。定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质量事故的处罚细则,强化质量管理。设计交底,研究熟悉图纸及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审查过程施工准备技术交底典型施工执行施工计划生产工人或班组自检承接上工序施工时交接检技术主管项目检查专职质检员检查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形成质量计录文件下一工序(项目)施工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图4.2

14、.4 测量控制(1)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备用数量,精度足够、已调整好的仪器及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征得现场工程师的同意。并选派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测量人员。(2)工程开工前,对承包商给定的施工现场附近已有的有效基准点和测量点的位置进行确认。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及时根据测量控制点给出指导施工的控制点线。施工人员应对作出的测量点、线妥善保护。(3)基线点高程,坐标计算配专人校核,现场放设基线全部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才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复核。测量仪器定期检查,并有检验合格证。每次测量结果形成测量成果表,按照工程测量实施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4)定位测量点

15、和施工基准点的标志要稳固耐用。当因地形限制无适当放点地基时,要埋设现浇钢筋砼做为放点地基。测量点和施工定位要字迹清楚,易于识别。当放好测量点和施工定位点后,要经常进行定期复测校核。在合同期内,保存好施工基准点和其它测量标志,工程验收后移交业主使用。5. 安全保证措施5.1 安全组织机构(1)工地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防台工作组,项目经理任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及防台工作组组长,成员由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2)参与施工的船舶及下属单位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和防台工作小组,由各船长和台班长任安全领导小组及防台工作小组组长。(3)成立工地调度中心,指定专人全天昼夜不间断值班调度。

16、l 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图如下:5.2 陆域回填作业危险源辨识(1)驳岸回填作业重要危险源:1、车辆运输装卸安全(易造成交通事故、物体打击、倾覆等);2、抛砂船安全(易造成水上交通事故、沉没淹溺等);3、人员临水作业没有穿戴救生衣(易造成落水淹溺)。(2)采取的控制措施:1、各类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所有临水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船上须按照海事相关规定设置安全信号灯、信号旗;2、临水作业必须穿戴救生衣,并防止落水。5.3 陆域回填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统一穿工作服,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鞋(雨季施工须穿防滑鞋),甲板面作业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非施救或工作需

17、要施工水域禁止人员下水游泳;现场严禁钓鱼。(2)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谨慎操作,严禁酒后作业。(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每天开工前由技术主管或班组长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站班会),交底当日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做好文字记录备查。(5)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由作业班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购买保险的作业人员应催促所在班组购买,购买保险后的保单报安全部、合约部备案。(6)乘坐交通船必须穿救生衣,上下不准争先恐后,不准打闹,风浪大时不要随意走动,禁止坐在船舷上,不得探身洗脸及洗其它衣物。(7)在交通船上配置足够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灭火器等,乘坐交通船必须遵

18、守项目部制定的限载人数,严禁交通船超载航行。(8)临水作业,应特别注意涌浪对作业船舶及人员的影响,必要时迅速撤离作业区,严禁单人独自作业。(9)夜间施工,船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光,并应开启有关灯光信号,以防其他船只误撞,电源、电压、线路、电箱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有关规定。(10)水上作业,如遇突发风浪、涌浪、碰撞等异常情况时,应保持镇定,不可恐慌,听从指挥,分批迅速撤离。(11)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否则按我部相关制度进行考核。(12)船舶移船和调度由司明会负责,移船时对周边的海域情况及海底的情况要了解清楚。指挥人员必须穿反光衣,并设置统一对讲机频道。

19、(13)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必须持齐全有效的证件;作业过程中注意配合协调,统一服从指挥人员指挥。(14)车辆驾驶必须由持证司机操作。(15)施工区域设置限速规定,严禁超速驾驶。(16)每天专人收听本地天气预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保证生产安全。(17)施工期间精神集中,不许打闹、追逐和开玩笑。5.4 环境保证措施(1)开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船舶及车辆机械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可能泄露污染物的必须先修复后才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有无泄露污染物的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2)施工中废弃的材料不得随意抛洒,应及时收集,存放于指定地点,定期集中进行处理。(3)加强施工船舶及车辆自身的防污管理。船舶施工时产生的油污水必须通过船舶自身配置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处理后的污油用桶装运到指定地点;禁止把施工中的生活垃圾直接抛入水中,应用袋装处理后运到指定地点。(4)与当地的海事、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程施工的环保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