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72628710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P49上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教学重点: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复习乘法口诀。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1、教学P49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思考问题: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3)各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1这是某个校

2、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6)学生汇报。(略)(7)师:以上这些活动,你们在那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加过呢?生:(略)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二、练一练,圈一圈。大家来圈,一

3、共有15个。1、每份3个,共几份? 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3、每根5个,共几份?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三、摆一摆,填一填。1、 【】 【】 【】6 3 = 2、 【】 【】 【】7 3 = 四、汇报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五、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里最大能填几?5( ) 16 ( ) 6 25 4 ( ) ( ) 6 ( ) 8 262、

4、计算:8 4 = 45 5 =二、新知。1、教学教材P50例1。(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15 5 = (组)(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 (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15被除数1 5 5和3的乘积0(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3 5 = 4 (组) 3 (盆)4 5/23 2 0 3余数(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3)注意

5、: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三、巩固。1、教材P51。“做一做”。(1)先填一填。(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3)订正错误。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7 6 = 33 8 =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3 略3、作业练习。(1)找病因(并改正)(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60 7 = ( ) (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四、全课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三)

6、教学内容: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4题。教学目标: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道具:练习卡片每人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略)二、新课。教学P52例3。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列式解答 15 5 = 3 (组)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呢?如果是18盆呢?如果是24盆呢?如果是25盆呢?板书:(略)3、观察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 除数4、小组讨论。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增加

7、,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加而增加。三、巩固新知。(练习卡每人一份)1、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A、 14 7 = B、14 2 = 15 7 = 14 3 = 16 7 = 14 4 = 17 7 = 14 5 = 18 7 = 14 6 = 19 7 = 14 7 = 20 7 = 14 8 = 21 7 = 14 9 = 22 7 = 23 7 = 24 7 =25 7 =26 7 =27 7 =28 7 =师:从A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B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从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无论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2

8、、巩固练习。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3、教本P53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4、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四、全课小结。师: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2发现了什么规律?3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成)教本P53第4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四)练习内容: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练习目的: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练习过程:一、复习:1、47-28= 34-56= 48-24=2、在( )里最大能填几

9、?(略)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4、计算:(用竖式计算)374 496 325 257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1)485=93 ()(2)337=52 ( )(3)638=77 ( )(4)56+4=34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8、求彩带的长度。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

10、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二、全课总结。(略)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四、下课。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55(例4)P56上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教学道具: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4 8 37 + 5

11、 5 8 72 824 6 7 9 56 7 49 718 3 42 6 9 4 45 92、先摆小棒,再解答。(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二、新知。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学生1,

12、口算:32 6 = 5 (组)2人学生2,笔算: 5 6 / 32 3 0 2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1、做教材P55“做一做”。(1)先从图中找信息。(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四、本课小结。(略)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教学反思: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内容:教本P57P58上的内容,第4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

13、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认识事物、解决问题。(P57第4题)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57第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P58第6题。(2)P58第7题。(3)P58第8题。四、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五、全课总结。(略)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时间单位“秒”。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简单的时间计算。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编排特点1结合

14、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六、课时安排:秒的认识1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1课时巩固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P59页主题图

15、,P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2、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录象、课件、各种钟表。学生自备小型钟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

16、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二、新授(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同位交流,指名汇报。2、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生1:一秒有多长?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学生提问。谁能帮他解决问题?3、小结: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小明大约每天睡9( );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 );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

17、么?学生一起做。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外作业练习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内容:P62页例1例2,做一做,教学目标:1、学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1、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时间单位?生:时、分、秒3个时间单位。2、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1时=60分生2:1分=60秒二、新授1例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出示:2时=(

18、 )分“2时等于多少分?”你是怎样知道的?生:2时=120分因为1时=60时,2时是2个60,60+60=120,所以2时=120分2、练习做一做/1,学生独立做。3、例2(出示:课件)指名说图意,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你会做吗?学生独立做。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生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2:45-30=15,是15分钟。三、巩固练习:1、P62“做一做” 3时=( )分 4分=( )秒学生独立做。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想法。不要求学生用乘法来计算时、分、秒间的换算。商店的营业时间,早:9:00开门,晚:8:00关门。小红想:现在才8:40,我还要等多

19、久呢?你能帮助她吗?2、练习十四第2题(检测题)判断大小,判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有的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估算即可。3、课后实践(练习十四第3、7题)1)、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2)、大风车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3)、新闻联播开始和结束的时刻。4)、再找几个感兴趣的节目,注意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将结果记录在书上。学生课下做。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第4题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310题,填一填,说一说。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3、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4、初

20、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秒表教学过程: 一、复习1、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2、填空。4时=( )分 3分=( )秒指名回答。二、练习1、第3题。读一读,说一说。由于让学生课前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 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2、第4题。(实物投影仪出示)让学生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注意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

21、5题。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4、第6题。穿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刷牙需要多长时间?吃早点需要多长时间?整理书包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不能浪费时间,要节约时间, 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指名说。5、第7题。学生交流。6、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7、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8、课后实践与调查P67页,填一填,说一说。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

22、复习了什么?四、布置作业第67页课后实践与调查教学反思: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68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

23、,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学生汇报。(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三、练一练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略)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6

24、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二、探究新知。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示例1,进行教学。、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汇报。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生2:10个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2918(元)21020(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出示情境

25、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

26、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二、尝试解决。1、

27、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三、拓展引伸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6 495 2184 581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四、巩固练习。

28、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29、一、引入(略)二、解决问题。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先由一名学生读题。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课堂小结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

30、,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

31、?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绍竖式。12 。因数 3 。因数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2、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略)二、探讨交流1、学生观察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

33、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18354(本) 1 8 1 8 1 8 3 1 8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略) 教学反思:第七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内容:P79例4

34、。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1P79例4的教学。(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三、练习设计: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2填上适当的数:四、课堂作业:

35、P80第1题 教学反思: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练习设计:1听算:(只写得数)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4课本P80第2、3题。其中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

36、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三、作业:1、3454 896 7983 695教学反思: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新课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教

37、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

38、遍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教学反思: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

39、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二、新课1教学例9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

40、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41、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42、142 1000X5 6302004 5003 1402 8006 3203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三、课堂练习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四、数学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

43、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苹果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

44、平均分。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指导学生读写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1、认识1/4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2)教师演示

45、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三)认识其他分数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3、让学生

46、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五)作业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教学反思:几 分 之 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95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四、教学过程: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

47、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一)教学例4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二)教学例5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类推出

48、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三)教学例6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2、出示例6第二组图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4、完

49、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四)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教学反思:分数的简单计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100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具、学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四、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填空1)3/4里有( )个1/4 2)2/5里有( )个1/53)4/8里有( )个1/8 4)5/9里有( )个1/9(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

50、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分数的加法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2、教学分数的减法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3、教学例3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5)让

51、学生计算6)全班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5、练习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三、作业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教学反思:第八单元 可能性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教材104105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新课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

52、猜谜。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一)教学例题1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号盆、号盆 。(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1、从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 可能 不可能)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号盆,谁来?(学生摸出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2、从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 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

5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3、活动小结(二)教学例题2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独立完成3、汇报、讲评4、练习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