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2410223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本表不得出现申报者姓名、单位等有关信息)课题名称以弘扬地方文化为导引的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行动研究预期成果1.专著 2.译著 3.论文 4.研究报告 5.工具书成果去向师范学院教学用书;发布于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资源网站PBL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3.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价值 4.参考文献(限填20项)5.本课题研究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一、选题(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就世界范围而言,已经开展了不少的实验性探索。如,美国的“初等科学研究”、“自主研究”,法国的

2、“多样化途径”,英国的“社会研究”,日本的“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风起云涌。就中国而言, 2001 年 1 月教育部颁布 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 ,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核心就是研究性学习。同年 4 月,教育部印发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并于同年秋季在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青海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范例。比较成型的有上海七宝中学的“角色体验”、大同中学的“专题研究”、浙江瑞安中学的“社会调查”等。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和学者对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到 2003 年 3 月止,出版专门针对研究性学习的

3、理论书籍达 20 种之多。一些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专业网站也相继出现,如惟存教育网、习客、新 E 代设计与工艺教学网、回归教育学习网等,主要致力于介绍国外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有相当部分课题是关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一些易于学生研究和动手完成的课题,如利用 Web Quest 来完成课题研究、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等。从检索结果来看,截止 2007 年 2 月 4 日,中国期刊网收录带有“研究性学习”关键词的论文多达 11201 篇,限定“网络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有 629 篇,基于“毕业设计”的

4、研究性学习论文只有 1 篇,基于“地方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0 篇。详参表 1 。 表 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结果( 2007 年 2 月 4 日)检索词篇数研究性学习11,201网络研究性学习629人文关怀与研究性学习3毕业设计与研究性学习1地方文化与研究性学习0我们想做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弱门 基于我们六年来的课程试点,以项目研究、网站建设和教学改革多维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以繁荣地方文化为己任,试图在研究性学习领域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把研究性学习思路与做法渗透到大学毕业教学环节,引领大学生走出书斋,跨越校门,走进社会,以弘扬地方文化为导向,全面介入地方文化领域的小型项目研究。(二

5、)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1 、推进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通过前期研究,提出并践行“五段学研”,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对“五段学研”进一步完善,试图推进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提升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应用水平;以弘扬地方文化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力主探索一种可资借鉴的高校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 2 、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传统教

6、学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超越。通过研究性学习对系列相关课程的渗透,提升相关课程的实用性;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渗透,提升毕业设计的含金量;通过全国优秀资源网站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 所提供的多样性外部刺激,帮助学生自主获取、保持与建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多媒体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其交互特性打破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大大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不断发展。借助以上思路与方式,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 、参与整理、保存地方文化。以弘扬地方文化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选题的主要

7、方向就是介入地方文化研究。这种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地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另外,借助于 2007 年批复的全国教师教育优秀网络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向全国推广相关研究成果。二、内容(一)目标与假设本项目立足国家精品课程 研究性学习 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对高等师范学院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的行动研究,寻找一套对高等师范院校行之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完善“五段学研”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出版专著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 ,推行以弘扬地方文化为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介入地方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介入社会、深入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领

8、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 框架:上篇:理论篇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框架目标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性学习文化学思考第四章研究性学习师生定位下篇:设计篇第五章研究性学习基本流程设计第六章研究性学习课题选定设计第六章研究性学习开题方案设计第七章研究性学习主要方法设计第八章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设计第九章研究性学习学研体验设计附件 1 :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附件 2 :研究性学习管理表格附件 3 :研究性学习项目报告附件 4 :研究性学习学研体验(二)主要内容 1 、基于文化背景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进行重估,大力引导学生介入地方文化研究。2 、基于网络对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与

9、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整理编撰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 研究性学习小型项目研究选题指南 。 3 、基于高等师范教学改革的需要,深入研究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模式和过程评价方式,积极倡导教学改革。 4 、基于学生毕业设计,大力倡导实证性研究性学习思路与做法,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跨越校门,走进社会。 5 、基于课题研究、课程试验、网站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多维视角,进一步完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力争在国内网络课程领域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三)思路与方法本项目研究一方面采用思辩性分析归纳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与我国的走向,归纳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法进行实地

10、调查,把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历史文献所显示的结论之间的一致性,找出其中的差距以及引发这种差距的基本原因,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摸索设计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性学习思路与做法。 1 、资料收集与归纳分析包括国家关于研究性学习政策举措相关材料的收集与分析,国外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其环境(包括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收集与分析,国内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其环境(包括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收集与分析,国内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教育家基本材料的收集与归纳分析,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社会对研究性学习观念的问卷调查、政策举措收集与归纳分析,本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

11、困难调查与分析。 2 、把研究性学习置于网络条件之下进行课程试验,分析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效益。本方案的框架如下: 1)课程设计基本原则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主体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活动,不断选择、整合、构建有价值的知识结构,并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实践性原则:学生通过探究、交往、创造、即时反馈等现实或模拟的活动,实现对知识的吸收、运用和建构,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2)课程设计主要阶段 五段学研第一阶段:个人选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每个班级确定十个研究课

12、题,全班学生分成十个课题研究小组。第二阶段:开题报告 设计研究方案,模拟开题报告,产生班级规划课题与重点课题。第三阶段:项目实施 由研究性学习教师担任总导师,再由每个课题小组自主聘请一位专业导师,以完成研究课题为动力,经历资料收集、实践探究、提炼观点、谋篇构思、撰写研究报告和修改润色等学习过程。第四阶段:结题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结题报告;编辑研究成果集。第五阶段:学研体验 以个人为单位撰写学研体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小结。 3)项目研究基本思路 介入毕业教学环节介入地方文化整理项目总结、专著与报告撰写完善“五段学研法”及相关网络建设提出研究性学习推广方略学前教育试点成果初等教育试点

13、成果全面总结上一轮试点成果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形成阶段性结论(四)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阶段( 2001 年 2 月 -2007 年 6 月)完成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调研及相关理论研究,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基于网络背景与文化视野的研究性学习应用研究 ,主持国家精品课程 研究性学习 的建设工作,主持全国教师教育优秀网络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 建设工作,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行动研究 。 2 、整合提高阶段( 2007 年 7 月 -2008 年 6 月)全面收集整理试验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思路与方法向相关学科渗透。其中,设立

14、的第一子课题是“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通过该课题研究编写出版教材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 ,第二子课题是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学生毕业环节教学设计与实践 ,通过该子课题的深入研究,编撰 研究中成长 等成果。 3 、应用推广阶段( 2008 年 7 月 -2009 年 6 月)全面整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试验、课题研究与教改项目成果,完善 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 ;把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 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教育优秀资源网站;完善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五段学研法”;出版专著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五)主要观点 1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

15、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目标的变革,是一种“学习的革命”。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维持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超越。 2 、结合网络开发的研究性学习所提供的多样性外部刺激大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保持与建构,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重构能力;多媒体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其交互特性打破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大大

16、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不断发展。 3 、网络研究性学习为教师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 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加强了学校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联系,植根于多彩生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必将涉及多个智能领域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4 、上一轮试验的结果已经初步证明,研究性学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克服毕业论文的空泛、乏味甚至抄袭现象,非常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实证意识与人文精神,对于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三、预期价值 1 、完善“五段学研”,包括项目选择、开题报告、实施研究、结题报告和学研体验。六年的试验研究已经证明,任务引领式的“五段学研”,对于高等师范教育教

17、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自建课程网络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设计教学平台 ,上传自主开发的各类资源 1000 余种,拥有注册会员 1000 余名,覆盖初等教育、中文教育、数理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数控技术、园艺技术等 26 个专业,师生交流发贴突破每月 500 份。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交流渠道,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3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毕业设计。在业已结束的第一轮试验过程中,推行双导师制,倡导小先生制,强化过程监控,实现双向评价。试验证明,这种结合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4 、介入地方文化的研究思路。积极引导选择与

18、地方文化关联的课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会局部推进地方文化的整理研究。四、参考文献 1 张人红 . “研究性学习”在美国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8) 2 万伟 . 谈日本实践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学习时间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2(1) 3 尹后庆 . 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0(1) 4 钱旭升 .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 INTERNET 资源简介 J. 电大教学 ,2002(3) 5 霍益萍 . 对初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一点思考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4) 6 程海东 . 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教学 J. 教学与管理

19、 ,2001(9) 7 袁维新 . 论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征 J. 浙江教育科学 ,2001(2) 8 李召存 . 研究性学习初探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2)9 杨占良 .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困难与对策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1) 10 刘树仁 . 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及其实施要领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8) 11 研究性学习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1(5) 12 夏向东 .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构思 J. 教育科学 ,2001(5) 13 高剑森 .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J. 学科教育 ,2001(2) 14 胡兴宏 .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1(5) 15 黄炎真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8) 16 陈忠良等 . 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J. 学科教育 ,2002(3) 17 霍益萍 . 浅谈“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10)18 靳玉乐等 . 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3,23(1) 19 钟启泉 . 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 J. 教育研究, 2002(6) (不够可加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