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2410220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专业建设情况陈述(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方案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下面由我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我汇报的内容包括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保障措施、实施步骤、经费预算六个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一、 建设背景(一)湖南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近几年,我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随着国际、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我省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随着“四化两型”战略的深入落实,我省工业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三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

2、变;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进行了“重新洗牌”,为我省出口商品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给我省外贸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特别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促进因素。(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向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6.9亿美元。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目标达到500亿美元。调查显示,“十二五”期间预计需要外经贸人才30000多人,而我省每年培养的国贸专业学生仅3000人,缺口达15000多人。加快培养外经贸人才,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二

3、、 建设基础(一)专业概况适应外经贸产业发展需要,我院1978年在湖南率先开办国际贸易专业,2003年,开办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为我院财经大类重点建设专业。培养了2864名高职毕业生。目前在校生1308人。(二)建设基础1、“四方联动”的专业调整机制初步形成(1)本专业已初步建立由学校、外经贸企业、外经贸行业协会及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四方联动”的专业调整机制。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学院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负责人制定调研方案,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指导委员会召开专业论证会,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2)行业指导委

4、员会及时提供行业发展信息,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外贸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和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3)本专业于2007年开始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合作办学,双方共同确定课程,共同组织考核,学分互认;澳方负责培训中方教师,颁发澳方教育部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合作办学,对我们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质量、改革考核方法等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2、以合作企业为平台的专业建设机制初步形成(1)本专业依托商务行业优势,与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威胜电子集团公司等2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2)本专业与校友企业联盟共同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

5、,共同管理实习学生。(3)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等,校企人员互兼互聘。(4)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了国际贸易实务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共同开发了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3、“双主体、四阶段、六紧贴”的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1)“ 双主体”即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四阶段”即知识学训阶段、仿真实训阶段、企业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六紧贴”即专业设置紧贴产业需求、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能力、课堂情境紧贴工作环境、实习实训紧贴学生就业、职业考证紧贴岗位要求、职业培训紧贴市场需求。(2)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试,考取外贸业务员、国际商

6、务单证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之一。(3)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推行学院、企业共同考核,其中实训、实习成绩企业专家给的成绩占60%;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占40%;引入职业素养考核。4、基于业务流程、任务导向、“岗证课”一体的的课程体系初步构建依据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五大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基础和方向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模块要求,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法。5、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基本形成(1)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名,兼职教师10名,兼职

7、教师比例达33%;双师比例70%。高级职称比例为40%;硕士以上学历占73%。(2)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8位教师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1人现有自己的外贸公司;4位教师经过澳方培训并取得澳大利亚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80%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2-6个月。(3)教学团队科研、服务能力强。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16项省级一般课题;公开发表教研科研论文98篇。6、数字化、立体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初步建成(1)组织骨干教师和现场专家一起开发了25本校本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等。(2)建立了师生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内容包括本专业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外

8、贸函电、报关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考试大纲、实训实习指导书、部分授课录像、在线测试。链接了外贸的相关法规,企业真实的案例和素材,外贸惯例等。(3)建立了师生间相互交流的QQ群。(七)专业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都能取得相关的技能证书,如外贸业务员、报关员等。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外经贸技能、外贸口语竞赛,连续两次荣获一等奖;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平均达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0%;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学生满意度90%以上。(三)优势2005年,被评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9年,被立项为省级精品专业。2009年,国际贸易实务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2

9、01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被立项为省级教学团队;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被立项为省级项目。2011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与思路一、主要问题1、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学院、行业、企业如何联动,需制定和完善制度,以确保调整机制的有效运行。2、校企深度结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把外贸企业的某一个或几个部门或整个公司移植到学院,如何促进企业加大对专业投入的力度,如何实现校企双赢,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索。3、专任教师的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及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来到学

10、校,虽然被派遣到企业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担对具体问题的处理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建设目标构建以校企相互交叉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纽带的适应外经贸行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专业建设平台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246”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校企相互兼职的“一化两型”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系企相融、教学做评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性、生产性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数字化、多元化、开放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构建全过程、多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打造“八位一体”的社会服务平台。把本专业建成全省一流、国内影响较大的示范性特色专业。三、基本思路以建立校企合作企业为

11、平台,以校企交叉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纽带,以实习就业一体化为目标的专业建设机制为主线,创新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带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和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以现有资源库为基础,及时更新和补充各种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立体化、多元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规范化、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咨询、培训等社会服务。引领省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 重点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定位本专业面向商务行业及相关行业中小企业第一线岗位需要,培养德、智、体

12、、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商务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外贸业务运作能力,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能从事商贸企业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创业型专门人才。二、建立“四方联动、对接行业、适应市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由外经贸行业指导委员会、外贸企业、学院、合作办学外方单位四方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遵循“对接外经贸行业,适应外经贸人才需求市场”的原则,按照“市场调研专业论证调整专业再调研再论证再调整”的路径,实时调整和完善专业。三、形成“政府主导、学院主体、行业联合、

13、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商务厅下属企业和义乌校友企业联盟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完善“246”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246”(双主体,四阶段、六紧贴)人才培养模式。五、构建面向外贸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课岗证”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分析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货运代理员等五个主要的外贸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构建与岗位相适应的五个模块课程体系。到2013年,把国际贸易实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把外贸单证、报关实务建成省级精品课程,把外贸函电、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建成院级精品课程;专业课程全

14、部拥有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六、打造一支“一化两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1、到2013年,所有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学习1个学期;每一门专业课程,聘请12名外贸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以中澳联合办学为契机,所有专业教师均需参加澳方举办的教师资格证证书师资培训班,并获得澳方认证。3、每年选派5到1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欧美进修。3年内引进6名硕士以上学历的出国留学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国际化、双师双语型”教学团队。七、搭建“系企相融、教学做评一体”的开放性、经营性实践教学平台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为平台,优

15、化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到2013年,新增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外贸跟单、国际货运实务等6个项目教室和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2个现场教室;以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义乌校友企业联盟为平台,新增15家校外实训基地。八、搭建数字化、多元化、开放式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1、完善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库。 2、建设社会培训资源。3、建设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资源。4、以职教新干线平台,逐步实行数字化教学。九、创新全过程、多方位、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1、健全学院、系部、教研室、企业管理机制。2、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学生选课制。3、完善由学生、教研室、教学督导、企业专家、教师互评组成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4

16、、完善企业专家参与的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十、打造“八位一体”的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1、每年为全省本专业学生提供500人次实训。2、每年培训全国外语、外贸教师300人次。3、每年为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5000人次。4、每年为全省各级商务官员、外贸企业提供业务培训2000人次。5、每年为外贸行业、企业提供15项以上咨询服务。6、每年培训发展中国家商务官员300人次。十一、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领和促进我省同类专业改革与发展1、完善“246”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2、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办学模式改革的示范。3

17、、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示范。4、升级国际商务仿真互动实训软件,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5、建设“一化两型”的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建设的示范。6、构建“八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实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示范。第四部分 主要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设立了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督察工作小组。二、制度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采集和绩效监控系统,实行项目建设的目标管理。三、经费保障教育厅投入600万,商务厅投入300万,学院配套300万,向企业筹集150万,保证项目建设。第五部分 实施步骤一、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

18、市场调研、专业论证。2011年: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4月、9月分别对省内和沿海中小外贸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专业论证。2012年: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4月、9月分别对省内和沿海中小外贸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专业论证。2013年: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章程;4月、9月分别对省内和沿海中小外贸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专业论证,申报加工贸易专业。二、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内容包括“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与发展、订单培养、专业与企业“双向交流、双向服务”、校企

19、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究。2011年: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年底新增5家理事会成员单位;与3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培训企业员工1000人以上;派遣8名教师下企业锻炼;开发5门核心课程标准;合作申报省级科研课题1项,承接横向课题1项。2012年: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新增5家理事会成员单位;再与4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培训企业员工1000人以上;派遣8名教师下企业锻炼;开发核心课程教材;合作申报省级科研课题1项,承接横向课题1项。2013年: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新增5家理事会成员单位;再与5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培训企

20、业员工1000人以上;派遣8名教师下企业锻炼;开发核心课程实训指导书;合作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承接横向课题1项。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模式、“双证书”育人、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进行学生交流互换。2011年:制定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交流互换留学生30名。2012年:制定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完善“双证书”制度;交流互换留学生40名。2013年:制定20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完善“双证书”制度;交流互换

21、留学生50名。四、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建设精品课程。2011年: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制定外贸单证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实务进行课程改革试点,在课程内容遴选机制、课程结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把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12年: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报关实务课程标准、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国际结算课程标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实务进行课程改革中期检查,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把外贸单证、国际结算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外贸跟单课程标准、国际

22、金融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把国际贸易实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新教师培养。2011年: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培养2名骨干教师;从企业增聘1人充实教学团队;选派8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3个月,选派3名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培养新教师1名。2012年: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培养2名骨干教师;从企业增聘1人充实教学团队;选派8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3个月,选派5名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培养新教师1名。2013年:培养1名国家级专业带头人,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优化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培养

23、2名骨干教师;从企业增聘2人充实教学团队;选派8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3个月,选派7名优秀教师到国外培训。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内容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2011年:建设2个项目教室,1个现场教室,改进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完善校内实训制度;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制度。2012年:建设2个项目教室,1个现场教室,完善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成立校内“长沙欣荣进出口公司,完善校内实训制度;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制度。2013年:建设2个项目教室,优化国际商务仿真实训软件,完善校内实训制度;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制度。七、专业教学资源

24、建设内容包括学历教育网络教学资源、职业培训网络教学资源、职业认证网络教学资源、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建设。2011年:初步建成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职业认证培训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社会培训教学资源;初步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2012年:更新学历教育教学资源;完善职业认证培训教学资源;完善社会培训教学资源;运行网络互动交流平台。2013年:进一步更新学历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职业认证培训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社会培训教学资源;完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八、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内容包括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提升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课程考核标准、完善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调

25、查机制。2011年: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建立免费学分奖励制;完善教学常规与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建立教师教学质量奖励机制;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善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2012年: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完善免费学分奖励制;完善教学常规与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奖励机制;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善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2013年: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完善免费学分奖励制;完善教学常规与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奖励机制;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善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九、社会服务能力

26、建设内容包括技术服务、实训服务、社会培训、师资培训、考证培训、援外培训。2011年:为联合办学企业和湖南及周边地区外贸行业提供咨询、策划及服务外包等服务;给兄弟院校提供200人的实训工位;为政府机关、外贸企业员工提供培训2000人;为兄弟院校外贸类师资提供培训300人;为本院及兄弟院校提供考证培训2000人;为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商务人员提供培训200人。2012年:为联合办学企业和湖南及周边地区外贸行业提供咨询、策划及服务外包等服务;给兄弟院校提供200人的实训工位;为政府机关、外贸企业员工提供培训2000人;为兄弟院校外贸类师资提供培训300人;为本院及兄弟院校提供考证培训2000人;为东南

27、亚、非洲等国家商务人员提供培训200人。2013年:为联合办学企业和湖南及周边地区外贸行业提供咨询、策划及服务外包等服务;给兄弟院校提供200人的实训工位;为政府机关、外贸企业员工提供培训2000人;为兄弟院校外贸类师资提供培训300人;为本院及兄弟院校提供考证培训2000人;为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商务人员提供培训200人。十、特色与示范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示范、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示范、教学改革示范、实践教学条件示范、社会服务能力示范。2011年:创建特色示范专业网站,及时发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及时在网站上发布中澳合作办学成果;及时发布教学改革成果;建立教学改革成果展览馆,邀请同行现场参观

28、;向省内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推广使用国际商务仿真互动实训平台;及时在网站上发布社会服务成果。2012年:及时发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举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推广会;拓展中美、中加合作办学,及时在网站上发布进展消息;及时发布教学改革成果;邀请同行现场参观;吸取反馈信息,及时完善国际商务仿真互动教学平台;及时在网站上发布社会服务成果。2013年:及时发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及时在网站上发布中澳、中美、中加合作办学成果;举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经验推广会;及时发布教学改革成果;邀请同行现场参观;向全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推广使用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平台;及时在网站上发布社会服务成果;举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经验推广会。第六部分 建设资金预算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省财政投入商务厅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学院自筹合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157.57.530校企合作机制建设52.5 102.5 20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5 7.5 7.530课程体系建设1306565260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206060240实践教学条件建设265132.5120132.5650专业教学资源建设157.5207.560教学管理制度建设105520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05520示范引领作用105520合计600300150300135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