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7124147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学考试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纲 2022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229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苏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课,以理论教学为主,配合实验课程进行教学。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是工科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工科学生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从 应用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的上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接口电路及硬件的连接。 建立系统的整体概念, 使学生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软、 硬件开发的初 步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

2、程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 8086/8088 CPU 为主线, 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 Intel 8086CPU 的指令系统、汇编 语言及程序设计;存储器的组成和 I/O 接口扩展方法;微机的中断结构、工作过程和 8259A 的编程与应用;微机中的常用接口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串并行接口 8255A 和 8251A 的工 作原理及编程应用方法,计数器/ 定时器 8253 的结构和应用, A/D 、D/A 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等。 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的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初步 掌握微机应用系统软、 硬件开发

3、技术。 同时, 配以适当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锻炼,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软硬件开发能力, 为后继 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及编码方式、数的表示范围及数制之间的转换规则;( 2)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微处理器CUP 的基本结构与指令控制流程。建立完整的计算机概念。( 3)掌握 8086/8088 指令格式、寻址方式、伪指令和指令系统,能使用汇编语言进行初 步的程序设计。(4)初步掌握中断技术、特别是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

4、的联系先修主要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 、某一门高级语言等课程或有关知识。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于应用,进而全面介绍计算机中的各种信息与表示方法。(二)学习要求 学习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主要包括 二、十、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无符号数、 带符号数、真值、机器数的区别, 原码、反码、 补码、真值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位、字节、 字和字长的概念,十进制数用8421BCD码表示,ASCII码与国标码的区别,二进制数的加、减、乘、除算术运算,二进制数的与、或、非、异或运算,进位和溢出的概念。(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 了解

5、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计算机中的数制(四种进制及转换); 掌握:计算机带符号数的表示(机器数、真值、原码、反码和补码)、 计算机中 常用的编码(BCD码、ASCII码)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从逻辑代数和基本的数字逻辑单元开始, 先介绍基本的逻辑电路以及相应的数学描 述。然后逐步深入, 介绍计算机的各种基本功能电路,再深入到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与 工作原理。最后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配置。(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逻辑代数和基本逻辑电路; 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理 解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分类

6、。(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逻辑代数和基本逻辑电路2、理解: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和分类。第三章 8086/8088 微处理器(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 8086/8088CPU 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和工作时序,以及 8086/8088 微型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组织。(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 8086/8088CPU 的内部结构,掌握 8086/8088CPU 的内部寄存器 的基本功能及应用,最小组态与最大组态的区别,主要引脚的功能,指令周期、总线周期、 时钟周期的概念,能看懂存储器读和存储器写典型时序图。(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理解:

7、 8086/8088CPU 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和工作时序的基本概念、存储器的分 段、堆栈的基本操作;2、掌握: 8086/8088CPU 的内部寄存器的基本功能及应用; 8086 中 20位地址的形成, 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关系与计算。第四章 半导体存储器(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各类半导体存储器的使用,以及与CPU的连接方法。(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和只读存 储器 ROM 的基本特点与应用,理解存储器与 CPU 连接的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 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几种

8、ROM 的基本存储电路和 译码结构;如何对存储器的存储单元进行地址分配等。2、理解:静态随机存储器 SRAM 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 的基本存储电路、结构和 几种主要的译码方式; 存储器芯片的选择;存储器芯片与 CPU 的连接方法。第五章 8086/8088 指令系统(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 8086/8088 指令的基本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指令的基本格式, 掌握 8086/8088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从指令 的格式、操作功能及对标志位的影响等方面理解并掌握 8086系统的 6 类指令中的常用指令。(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理解:指令的基本

9、概念和基本格式。2、掌握: 8086/8088 系统的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与 移位类指令、串操作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和 CPU 控制指令中常用指令的功能和用法。第六章 80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 8086 系统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语句格式、常用的伪指令,汇编语言顺序程 序、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的初步设计方法, 以及汇编语言子程序的编程方法。(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得学习, 以 Intel8086 CPU 为背景 , 了解汇编语言的特点、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初步掌握汇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理解:汇编语言的特点,和

10、基本语法2、掌握:常用汇编伪指令的含义和用法,符号定义伪指令、数据定义伪指令、段和模 块定义伪指令和过程定义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运行方法;汇编语言程序中返回 DOS 的方法;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编写、 运行、调试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如数据传送、比较、求和等简单程序。第七章 中断系统(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中断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8086/8088 中断系统的组成,中断的管理,中断 的实现以及中断控制器 8259A 的原理与应用。(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得学习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 8086CPU 的中断机构和 8259A 的使用方法和初 始化编程

11、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 、了解:8086CPU的中断类型,中断矢量,中断响应过程,8259A的使用方法和初始化编程方法。2、理解: 中断、 中断源的含义, 实现中断的意义, 中断的类型, 中断系统的功能, CPU 响应中断的条件。第八章 输入 /输出接口技术(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 I/O 接口与系统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机制, I/O 接口的编址方法、译码方法, 以及微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法。(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 I/O 接口的编址方式、译码方法和 CPU 与 I/O 接口之间的数据 传送方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地址译码方法; CPU 与外设间数据传

12、送的中断传送、 DMA 方式的特点;2、理解: I/O 接口的寻址方式、 CPU 与外设间数据传送的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查询传送 方式 。第九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一)课程内容本章首先简单介绍接口芯片的功能及其在系统中的连接, 然后详细介绍一些通用的和典 型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串行接口芯片、专用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及 DMA 控制器。(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 I /O接口的功能,以及 CPU与外设间的接口信息;了解和掌握 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的主要性能、工作方式和初始化编程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 I /O 接口的功能,以及 CPU 与外设间的接口信息;了解 DMA

13、 技术的基本 概念;2、理解:串行概念和 8251 初始化编程方法; 定时 /计数器 8253的主要性能、 工作方式 ;3、掌握:并行接口 8255A 的主要性能、 工作方式和初始化编程方法; 定时 /计数器 8253 的初始化编程方法。第十章 模拟量接口技术与应用(一)课程内容本章仅介绍几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D/A与A/D转换器件,最后给出一个利用PC机上的 EPP 接口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的例子。(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D/A及A/D转换的基本原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解:D/A及A/D转换的基本原理。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

14、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了解” 、“理解”、“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 义是:1、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有关知识点 的内涵与外延, 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 作出正 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理解: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3、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王富东,陈蕾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

15、,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 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 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3、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 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 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 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 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

16、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随意增删内 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 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 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 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

17、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 15%,“理解” 40%,“掌握”为 45%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 占的比例约为 2:3:3: 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填空、简答题及问答题、程序分析 题、设计应用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60 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 单项选择题 如:标志寄存器 FLAGS 中的 OF 被称为( )A .进位标志B .奇偶标志 C .溢出标志D.零标志二、填空题如:8255A控制字的最高位 D7=时,表示该控制字为方式控制字三、简答题 如:简述微处理

18、器(CPU)、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四、程序分析题如:执行下列程序段后,给出指定寄存器的内容STR1 DBSTR2 DBCNT EQU1, 2, 3, 4, 516 DUP (?) $ STR1MOVCX,CNTMOVAL,STR1MOVAH,LENGTH STR2AX=,CX=五、设计应用题如: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要求写出完整的程序段定义和必要的伪指令),计算首地址为BLOCK的200个有符号字变量数组的平均值,并将它存放在CX中。如:设8255A的端口地址为 0203H0206H,编写程序(并给出有关程序的注释) ,使8255A 的A端口工作于方式0的输入方式,采集一组开关的状态;端口 B工作在方式0的输出方 式,把开关的状态通过指示灯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