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

上传人:MM****y 文档编号:7075692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影响分析(一)摘要:南水北调工程对解决京津及胶东地区日趋紧张的水资源危机至关重要,但南四湖的蓄水也将对南四湖滨湖区工农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针对南四湖蓄水对湖区及滨湖区工农业生产、排渗除涝、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碱化及沿岸灌排工程体系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内河湖口建闸、开挖截渗沟截渗和完善排灌工程体系的工程措施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非工程措施,同时针对蓄水对排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理顺水价形成机制和改革水利管理体制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南水北调蓄水影响分析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拉开了新中国研究南水北调的序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2、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 “采用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这是我国 “十五 ”期间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中国水利工作的一大特点。作为我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措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型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多级提水泵站将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溯流直上, 过江苏、贯山东的南四湖、穿黄河,济胶东、京、津等严重水荒地区,是一项深得民心、刻不容缓的重大工程举措。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南水北调工程造福北方广

3、大民众的同时,也对部分地区和部门带来了不利影响,损害了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利益,这同时也应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所应看到和谋取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作为一名在南四湖滨湖区工作多年的基层水利工作者,以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该工程对南四湖滨湖区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一下粗疏分析,并提出几点浅陋认识。一、南水北调后南四湖蓄水的不利影响分析滨临南四湖,地势低洼。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 南四湖的长期高水位,将对占一半以上土地面积的滨湖区的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对湖区影响1、对湖内农田、湖田的影响沿湖人口 545870 人,主要分布在,人均占有耕地0.4 亩左右,生活来源要依靠湖田收入

4、。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南四湖正常蓄水位为34.20米,将使 632892 亩湖田被淹没, 35000 亩湖田受渍涝减产。2、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芦苇、苦江草、菱角等,湖水位是其主要生长条件。在其发芽出土季节,芦苇水位超过1 米基本死亡,苦江草水位超过 1.5 米以上绝产。据统计湖内有水生植物220300 亩,在 34.20米经常湖水位情况下,水生植物将减产或绝产。3、对水产及畜牧养殖业的影响湖内现有养鱼池面积122800 亩,主要养殖有鱼、鳖、蟹、鱼苗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 在 34.2 米水位长期调控下, 将有 112800 亩鱼池全部被淹没绝产;水深超过2.0 以

5、上时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将有110000 亩鱼池减产。湖水位长期居高不下,牧草及湖内浅滩面积减少,影响到沿湖乡镇南四湖麻鸭等牲畜养殖业的发展。4、对渔湖民居住安全的影响湖内村庄57 个村,现有住户8370 户, 23930 人。该村庄台高程在34.5035.50 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该村四面环水,庄台低洼,危及人民生全财产安全,需向湖外迁移。二、对滨湖地区的影响1、对沿岸滨湖区的排渗除涝的影响滨湖地区地势特别低洼, 历史上就是十年九涝的 “蛤蟆汪 ”。南水北调后,南四湖上级湖水位为 34.20 米。全市 34.20 米高程以下有耕地 230.13 万亩,主要分布在等四县 27 个乡镇 1349

6、 个村庄;34.2035.50 米高程范围内耕地面积 517.05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30.44%。这些耕地将受到涝、渍灾害的严重影响, 将对市沿湖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降低该地区农民的收入。2、对沿岸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碱化的影响南四湖入湖诸河多发源于黄泛平原盐碱滋生地区,来水中携带了大量的盐碱成份,给滨湖区砂壤土的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提供了内因,解放初期滨湖区就曾有 “夏季水汪汪, 冬春白茫茫(盐碱) ”之称。通过几十年的改造治理 ,盐碱地得到了控制, 变成高产稳产田 ,但深层土壤中仍含有盐碱成分。土壤盐碱化的的外部成因主要有四个因素:气候因素。水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23 倍。包

7、气带岩性因素。以亚砂土为主,毛管水分上升强烈,地下水盐容易上返积聚成土盐。地形地貌因素。以低洼易涝地为主。水运动因素。地表水及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位太浅。以上四个因素中,前三项是不可变因素,唯第四项是可变因素。通过对潜层地下水运动规律和潜水蒸发的机理研究表明,地下水的蒸发强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就越大。同时从旱涝盐碱灾害的产生来看,也都与浅层地下水有关。水少则旱,水多则涝,水位过浅则易产生盐碱化,俗话说: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 ”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有关观测试验资料,对观测的含盐量资料与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含盐量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位越浅,

8、土壤含盐量越大,当水位埋深 1.25 米时,土壤含盐量为0.2518,接近盐碱化的临界值;当水位埋深为 “最佳水位埋深 ”3.25米时,土壤的含盐量几近于零。 市南四湖滨湖区地势低洼,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108.3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1.8mm,包气带岩性多以亚粘土、 亚砂土、粉质土为主,地下水位高、埋深浅、水质较差,地下水的矿化度在 1.5 克升左右, 这里已具有诱发土壤盐碱化的三大主要成因。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期高水位输水,地下水位常年居高不下,超过地下水临界深度 1.25 米,毛细管作用强烈,地下盐碱成分上升,造成土壤表层累积返盐、返碱,产生次生盐碱化现象的是必然的。 盐碱化

9、的产生将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在 5 成以上,这将大大降低农民的收入。同时对林业、畜牧业生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3、对沿岸排灌工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市滨湖区地势低洼,最低的沿湖区低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的设计水位 1.2 米,过高的湖内外水头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排灌工程体系。 在高程 35.00米以下的滨湖区共建有排灌站 284 处,其中沿湖排灌站 80 处,沿河排灌站 204 处。这些排灌站工程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进行 “稻改”时兴建的,排灌站站首建筑物工程老化失修,引、排水洞塌陷、断裂,闸门漏水严重。排灌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灌排渠系工程运行多年,亦

10、是千疮百孔,灌渠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跑水、漏水严重,灌水周期加长;排水沟淤积、加之苇草丛生,早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排渗、排涝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对现有水系和水利工程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给这些排灌工程体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旱可灌,并且要实行高效灌水;涝可排,要迅速排水,不使农作物遭受渍、涝灾害影响。这就涉及到该区排灌工程的重建、改建、加固、疏浚、更新、维修、配套。4、对滨湖区工副业的影响地势低洼,其主要工副业集中在 34.20 米高程以下,主要有等 12 处煤矿等大中小型企业 350 余个,私营个体企业 4300 余个。其中对草编制品业影响较大,草袋、蒲、苇加工是当地农民副业收入的主要项目。

11、5、对林业、畜牧养殖业及其他行业的影响南水北调东工程实施后,湖水位长期处于34.20 米的高水位,在34.2米地面高程范围内,田间林网、村边树木、河滩地树木将会大面积死亡或停止生长。河滩地等牧草面积的减少,也将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乡村田间道路将被淹没,柏油路面由于地下水位过高顶托也将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对交通、通讯、供电等方面也将带来很大不便。三、对沿岸农田灌排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南四湖水及当地的内河水, 灌溉水价为 0.040.07 元/ 方(大概水田每亩 60 元,旱田每亩 40 元)。南水北调工程调引江水后,挤占了南四湖的兴利库容,将来的农业灌溉用水系列中就出现了河水、湖水、江水三种不同概念的水,而灌溉水价如何确定、将来的较高水价是否侵犯当地农民既得利益,都将给未来的农田灌溉管理提出一道崭新的课题。 同时为了消除南水北调工程对沿湖区的渗、 涝、盐碱化的影响,势必利用工程措施进行排渗、除涝、消盐、治碱,这就需要修建一部分相应的工程,更会形成年年都必须付出的排渗、治碱的排水费用,这部分费用与该灌区原有的排水费用交相混杂又对南四湖滨湖区的排水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