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

上传人:MM****y 文档编号:7006357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B 0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18752017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2017-XX-XX发布2017-XX - XX 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注DB23/T 1875 2017前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评审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炜、来永才、喻德跃、毕影东、刘明、肖佳雷、王玲、邸树峰、刘淼、来艳华、李岑、孙兵。IDB23/T 1875 20

2、17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年生野生大豆( Glycinesoja Sieb.etZucc.) 资源考察收集的术语和定义、准备工作、填写考察收集数据信息表、考察方法、收集方法、编号方法、样本临时保管、临时编目和保存。本标准适用于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23/T 1397-2010黑龙江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考察收集对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分布、

3、原生境和濒危情况进行考察,同时采集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4 准备工作4.1考察地点确定考察地点和路线,以未进行考察的地区为主。4.2考察时间考察在花期 7月 8月和成熟期 8月 9月进行, 花期考察不采集样本, 只记录相关信息, 成熟期考察采集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4.3物资准备越野汽车或轿车、地图、全球定位系统( GPS)、照相机、摄像机、采集箱、铁锹、标签、网袋、密封袋、卷尺或卡尺、铅笔等。5 填写考察收集数据信息表按照不同的采集点填写信息表,参见附表A。6 考察方法以野生大豆天然分布居群为考察对象,利用 GPS定位采集点地理坐标并估算居群面积,调查群落结构,记载生境及伴生植物,拍摄或录制考察

4、地点生境、伴生植物等信息。1DB23/T 1875 20177收集方法以野生大豆天然居群为取样单位,对相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居群间隔2km 10km设置一个采集点,对分布不同生态条件的居群根据地势、土壤、植被、海拔高度等不同情况分别设置采集点。一个采集点随机采集 30株 100株的种子,采种间距10m以上,单株采收,濒危的居群应多采集种子。8 编号方法每个居群采集的种子单株分放,记录一个采集编号,由采集年份、采集地市县代码(DB23/T1397-2010 )、顺序号组成。9 样本临时保管采集的野生大豆种子按单株装入纱网袋中,及时晾晒、脱粒,防止混杂,防鼠、鸟危害。10 临时编目和保存编写“寒地野

5、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名录”,内容包括:采集编号、主要特征特性、样本数量、采集地点等。编目后的野生大豆资源要妥善短期保存,次年繁种。2DB23/T 1875 2017附录 A(规范性附录)考察收集数据信息表表 A.1考察收集数据信息表序号调查项目调查标准1 采集地点2 采集日期3 采集编号4 采集单位5图像采集生境图片整株图片茎、叶、种子图片6 经度7 纬度8 海拔高度9生境特征1涝洼地 2沼泽地3 乱石滩4 林下5 林缘6 林间空地 7灌丛下 8山顶9山腰 10山脚 11田埂 12田边 13路旁 14沟底 15 沙岗16 溪边17 湖边18草地19庭院20村边21其它10 分布方式1集中分布 2

6、 片状分布 3 散生 4 零星分布11破坏程度人为活动或放牧情况对野生豆的破坏程度:1严重2 较轻3无12 采集地受光状况1阳光直射 2 部分遮荫 3 完全遮荫13水源情况采集点距水源的距离:1无 2远3较远4近14土壤类型1草甸土 2 暗棕壤3白浆土4 黑土5黑钙土 6沼泽土 7 盐土8 火山灰土9棕色针叶林土 10栗钙土 11泥炭土12 石质土13 新积土 14风沙土 15水稻土15 土壤 pH16物种类型采集点含有其它植物类型: 1乔木 2 灌木3 杂草17物种名称采集点其它植物名称:1蒿2柳树 3草4蓼科 5灰菜 6苍耳 7其它18抗逆类型野生大豆与生长环境适应能力:A抗旱 B 抗冷 C抗盐碱19抗病虫性野生大豆是否有病斑和虫害:A有B无20无霜期采集点当年的霜期情况:21有效积温采集点当年的有效积温:22年降雨量采集点当年的年降雨量:23缠绕寄主野生大豆缠绕的植物:1乔木 2灌木 3杂草 4其它 5 不缠绕24 叶形1披针 2卵圆 3椭圆 4圆5线形25花色1紫花2白花26荚色1灰褐2黄褐3 褐 4深褐 5黑27茸毛色1灰 2棕28 籽粒色1黄2绿3黑4褐5双色29粒形1圆2扁圆3椭圆 4扁椭圆 5长椭圆 6肾形30备注在采集的野生大豆植株根部取土样,编号同野生大豆植株。31 采集人3DB23/T 1875 2017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