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8275502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定义,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它们的有关概念。2 、解释并会验证n边形的内角和,会应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3、理解正n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与内角和的关系,并会用公式来表示。【能力目标】1 、通过多边形定义及多边形内角和学习,增强类比理和发散思维能力。2、通过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使学生体会化归思想的应用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三角形和多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其中,以知识目标为主线,能力、情感目标渗透于知识目标中来体现。

2、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几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八年级学生实际、素质教育需要、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等。为完成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素质教育的重点落实在教学目标中,是教师对数学教育有深入理解的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多边形”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七年级及前面所学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用正多边形拼图及以后学习立体几何的预备知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多边形内角和。另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方法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八年级对化归思想认识较少,所以运用此方法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另外,三角形的三个

3、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但多边形的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又限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平面图形,所以在多边形定义中有“在平面内”这个条件,学生对这一条件的理解也是难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措施是:(l)教师准备并操作演示;(2)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几何规律;(3)本节课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学中既注重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注意保持各部分知识之间相对的独立性。使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4)利用表格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 5 )设计有目的、有梯度、循序渐进的练习题组,强化训练。6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自主探究

4、 巩固运用及其推广提炼规律多媒体展示多边形的有关图案及图形。在图中找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还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在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平面内”这一条件呢?(出示自制的空间四边形模型)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模型(空间四边形模型)。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围成的?对!这4条边在同一平面内吗?这是一个空间四边形,即立体图形,立体几何我们将到高中系统学习。我们初中所说的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所以,在四边形的定义中,“在平面内”这一条件必备。同学们能给出五边形的定义吗?n边形(多边形)呢?(板书n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三角形可用ABC来表示,四边形可以用ABC

5、D表示(多媒体出示图形)那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呢?(板演:在黑板上一个多边形,并用字母表示)大家都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你能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进行验证吗?处理复杂问题普遍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有知识研究新问题。解决多边形的问题可将它转化为什么问题?同学们先思考一下:从同一个顶点出发所画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那把五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六边形呢?你能猜想从同一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吗?你能按照你发现的规律,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板书: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及公式)非常好!下面来做一个以下几道练习:(多媒体出示练习题)1、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6、七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呢?2、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3、一个多边形在一个顶点上的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同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多媒体出示两组五边形、正五边形,六边形、正六边形的图形,这两组图形有什么异同?你能给正多边形下定义吗?我们学过哪些是正多边形?按照正多边形的定义,你能发现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内角和有什么规律吗?(板书:正多边形的内角公式)(媒体出示练习题)正方形的内角是多少度?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1、多边形的定义;2、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3、正多边形的内角公式;4、多边形问题可通过构造三角形解决。

7、布置作业三角形、四边形。学生讨论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直内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就是学生思考4条。不在。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n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n边形。五边形ABCD、六边形ABCDE等。学生画图、小组讨论。呈现画法、证法。有一条边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而这条相同的边就是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所以我们所作的辅助线就是对角线。而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加就是四边形的内角和,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180=360先画图、作辅助线,再小组讨论:总结出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把

8、六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n-2)个。(n-2)180学生按照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练习。每组的第一个图形各边不相等,各内角也不相等,第二个图形各边相等,各内角也相等。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就称它为正多边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等等。 学生探索、交流,达成共识: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正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学生自选练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多媒体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回答不完整、不准确,同学之间可以给予提示,老师给予补充、指正。教师板书定义、图形。 借助于自制的直观教具,说明四边形定义中“在平面内”这一

9、不可省略的条件,易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本课时的难点。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作为依据,引导学生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向学生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有目的、有梯度、循序渐进的练习题组,强化训练。通过比较,得出正多边形的定义,既直观又加深学生印象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三)课堂小结本堂课用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小结,并且强调研究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等,都是十分可取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思维习惯与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认识。本堂课使用化归思想,通过对已知知识综合运用解决未知问题,中下层次的学生理解起来

10、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在这部分学生的分类指导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有可能进一步引大“两极分化”。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器具等)之间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所发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教材处理和教法运用体现着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课堂教学这一动态变化过程效率的主要变量。另外,教材处理和教法运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表现,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方向、方式和力度决定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保障,主体作用能否得到较好的发挥。因而课堂教学评价应当把教材处理和教学法运用作为主要内容。 “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堂课的教材处

11、理和教学法的运用有许多优点: (一)确立的主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比如对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不作过高要求,只要求能够在图形中识别,但对多边形内角和是360要求较高,除了会解释说明外还要会进行应用。另外还特别强调研究四边形的问题时常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转化为三角形知识解决,并以此为载体强化数学化归的思想方法。这样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二)教学过程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1、对于多边形定义及有关概念,这不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学生对四边形、五边形、 n 边形的形状并不陌生,因而教师采用让学生类比三角形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可取的。之

12、后又让学生自己概括并叙述它们的定义,这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对于多边形内角和是(n-2)180,这是本堂课的重点。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结论的发现、解释说明、应用三个阶段展开,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出发分别采取不同方法。(l)结论的发现考虑到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所以教师对结论的发现采取猜想的方法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你能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进行验证吗?”学生听后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学习习惯。(2)探求结论的推导思路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说明几何问题的事实、方法和经验,为了帮助学生迅速找到新旧知

13、识的结合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复杂问题普遍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有知识研究新问题。所以,研究四边形的问题可转化为已学过三角形的知识去解决。这可引起学生的联想,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没做更多的引导,只是提出问题。这样,教师不仅为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好的情境,而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按既定方向将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解决了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看,这个引导是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基础的,既没有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在探求结论的推导过程中,集中体现了数学化归思想的应用。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做了强化,这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思想方法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另外,教师还指出了最优化思想。 (3)结论的应用 结论的应用是通过例题教学和指导学生做练习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做过多的指导,只是做了适当、及时、必要的点拨和提示。这样做应该说是体现了“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要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