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183476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绪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 足精神需求的工作。日本保谷六郎认为职业的特性有: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1) 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2) 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3) 任职者的素质

2、要求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主要有:1民意调查法2自我评价法3指标法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是个 人职业价值观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职业价值观的九种类型:自由型、经济型、支配型、小康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技术型、合作型、享受型。职业分层:是以职业角色为依据,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的区别:职业分类 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是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以社会劳动分工为基础;是以劳动过程的

3、同一或者工作性质的 同一性来划分的;它往往由政府制定,具有权威性、法律性,其本身并不具有高低等级差异的含意;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以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为基础;以职业地位和职业声 望为标准;它是由社会做岀、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虽然不具有权威性、法律性,但是社会公众所认可、所遵从的职业地位高低次序 排列却表现岀明显的一致性,并直接反映了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共1838个职业。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

4、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易变性职业生涯 强调驾驶自己职业生涯的是自己而不是组织,个人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重新创立其职业、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产品领域、技术领域、组织和其他工作环境中岀入自由。内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得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 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外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

5、素等进 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活动的员工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 过程,其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员工的职业自我管理,这是员工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2) 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1) 对组织的发展目标进行宣传教育2) 建立职业信息系统3) 设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评估中心4) 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配合5

6、) 建立奖赏升迁制度6) 加强员工的训练与教育7) 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相适应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为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人生发展很重要?)第一、它能够帮助个人更有效地管理其职业生涯。第二、组织理解了摆在员工面前的矛盾和他们职业生涯决策,也能从中受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员工个人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 帮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2鞭策个人努力工作3有助于个人抓住重点 4引导个人发挥潜能5评估目前的工作成绩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企业未来人才的需要 2使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3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因素

7、:1) 个人因素:个人的心理特质、生理特质、学历经历2) 组织因素:组织特色、人力评估、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3) 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4) 其他因素:家庭背景、科技的发展、人际关系玻璃天花板”:现在泛指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碰到的一个阻力。工作生活质量(QWL):是指组织中所有人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的交流渠道,有权影响决策改善自己的工作,进 而导致人们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感和更少的精神压力的过程。QWL的内容:1) 改善与员工交往的渠道与质量;2) 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群体设计;3) 有效地进行职业管理,为员工的前途着想;4) 适当地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5) 优化

8、企业内部的心理气氛;6) 优化工作环境。现代企业重视QWL的意义:1提高员工主人翁精神;2提高员工自我控制能力;3加强员工的责任感4增加员工的自尊性;5提高产品的产量;6提高产品 的质量。企业忠诚:就是心中始终装着企业,总是把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愿意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企业忠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组织的发展。2维护组织的信誉。3保守组织的秘密。3维护组织的利益。走向职场的八种角色转换:1) 从“模糊人”变为“清醒人”2) 从“被动人”变为“主动人”3) 从“消极人”变为“积极人”4) 从“封闭人”变为“开放人”5) 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6)

9、从“一个人”变为“团队人”7) 从“社会人”变为“企业人”8) 从“忙乱人”变为“充实人”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理念演进和研究方法职业指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职业与职业指导期(20世纪50年代)、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期(20世纪60-70年代)、全面生涯发展与辅导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与职业指导阶段的成果:这一阶段的主要实践是对职业选择或决定有困难者进行的帮助活动,其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中的 人一职匹配的理论,使用的工具是心理测验。代表人物帕森斯、威廉姆森、霍兰德 。它的正式形成一般以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1908年创立地方职业局为标志,首次提出了“职业指导”。又被称为“三

10、步 范式”、“特质一因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占统治地位)。威廉姆森提岀一种基于经验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强调择业过程中人一职匹配。1951年,Ginzberg,Axelrad和Herma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学视角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突破了静态的“特质一因素理论”1953年,D.萨柏发表了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发展理论。1956年,Anne Roe出版了职业心理学。1959年,霍兰德提岀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该理论将“特质一因素理论”从一种静态模式扩展到一种动态模式。这个阶段的贡献:首先,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强调科学的职业选择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予以指导和帮助,开辟了职业指导这

11、个新的研究和工作 领域;其次,提岀了职业指导的人职匹配理论,并将这种理论建立在更改、科学的方法基础上,对职业指导的科学化作岀了贡献。理论不足表现在:第一,静态地看待职业,认为人的职业选择是一次完成的,这不符合客观实际;第二,在职业指导活动中,过于强调指导者的作用,将被指导者放在被动的角色上,不利于被指导者的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职 业指导的效果;第三,在职业指导的具体活动中,对心理学的因素考虑较多,而对经济、社会等因素考虑较少。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阶段的成果:萨柏提岀了终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963年,Bordin,Nachmann和Eegal基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发展出一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12、1969年,Lofquist Dawis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工作适应理论的书。罗杰斯主张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无条件尊重被咨询者,使静态的、一次完成的职业指导开始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职业指导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8年,施恩岀版职业的有效管理,首次提岀了“职业锚”的概念成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经典著作 。1979年,克鲁姆波特提出了职业生涯选择中的 社会学习理论。全面生涯发展与辅导阶段的主要成果:一、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研究成果:1981年,Gottfredson出版了职业激励理论著作。1986年,布鲁克林德尔岀版了管理新职业者一一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导向。1991年,Peter

13、son, Sampson和Reardon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该理论基于认知理论,通过一种信息生成模式来解释职业 生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992年,罗斯威尔、斯莱德尔 再版了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开发角色与能力,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1994年,Lent、 Brown和Hackett发表了职业生涯抉择模式理论 。二、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戈萨德的职业决策社会学模式。职业指导:就是由专门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定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它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

14、认知。定性研究的最主要特征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即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定性研究的最主要方法是实地研究。定性研究有直接法(包括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小组座谈法、深层访谈法)和间接法(主要指投射法):个案研究法: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资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岀 针对单独的群体或社会所进行的案例式考察与分析岀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开放式阶段、重点突破、写作、检查阶段。观察法:是指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

15、的、有计划地进 行认识的过程观察法的类型:1) 抽样观察法:时间抽样观察法、场合抽样观察法和阶段抽样观察法2) 追踪观察法3隐蔽观察法4综合观察法观察的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观察法的一般步骤:1) 观察准备:包括明确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做好物质准备2) 进行实际观察:进行观察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选择最佳观察位置 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的因素 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 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 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3) 观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一般记录的方法有:评等法、频率法、连续记录法观察法的优点:运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采用,可以保持观察现象的

16、自然状态,不加人为干涉,可直接取得从生活中来的材料,可以不妨碍被观察一方的正常生活或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等。观察法的缺点:1人的生理局限2观察仪器的局限3观察者对所获材料的解释容易带上主观色彩。小组座谈法: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小组座谈法的优点:协同增效、滚雪球效应、刺激性、安全感、自发性、发现灵感、专门化、科学监视、结构灵活、速度快。小组座谈法的缺点:误用、错误判断、主持、凌乱、错误代表。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 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

17、机、信念、态度和感情。深层访谈技术主要有: 阶梯前进、隐蔽问题寻探以及象征性分析。深层访谈法主要也是用于获取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层了解的探索性研究。投射技术:是一种无结构的非直接的询问形式,可以鼓励被调查者将他们对所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感情投射岀 来。投射技术的基本假设:1) 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2) 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态、他过去的经验、他对将来的企望、他的整个人格 结构、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3) 自陈式量表是让自己说明自己,而人格结构的大部分是处于潜意识之中,很难凭意识进行说明,

18、当个体面对一种不明的 情境时,常常可以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岀来,这就是投射技术的原理。投射技术的特点:1) 在测验的刺激上,使用的是模棱两可的刺激;2) 测验目的多是伪装的;3) 被试可以完全自由回答;4) 在结果分析上,以定性分析为主,有许多推论;5) 在结果解释上多是参照人格障碍标准进行测量的;6) 对人格注重整体的分析;7) 测验难以标准化,多由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8) 测验的内容以潜意识为主。投射技术的具体方法:联想技法:将一种刺激物呈放在被调查者面前,然后询问被调查者最初联想到的事。在这类技法中最常用的叫词语联想法。完成技法:给岀不完全的一种刺激情景,要求

19、被调查者来完成。常用的方法又分句子完成法和故事完成法。结构技法:要求被调查者以故事对话或绘图的形式构造一种反应。主要是图画回答法(起源为主题统觉法或叫TAT法)和卡通试验法表现技法:给被调查者提供一种文字的或形象化的情景,请他将其他人的感情和态度与该情景联系起来。主要有角色表演和第 三者技法。定量研究:是从量的方面分析研究事物,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考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法。定量研究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共聚物深入系统地研究提供线索和奠定基础。通常采 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描述性研究:是通过对某一总体或某种现象的描述,

20、发现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和岀现频率。通过问卷调查。解释性研究:是一种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回答为什么的研究类型。第三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1.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佛隆通过对个体择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及效价与期望值成正比:即F=V E F为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V为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E为期望值,指个人估计的目标实现概率。2. 帕森斯人格特性一一职业因素匹配理论中职业选择的要素和条件有:1) 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2) 应清楚地了解

21、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具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3) 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3. 职业锚:是指新员工在早期工作中逐渐对自我加以认识而发展出的更加清晰全面的职业自我观。4. 施恩职业锚理论的主要内容:1) “职业锚”定义工作价值观、工作动机的含义更具体、更明确。“职业锚”产生于最初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动机之上,但又受到实践工作经验和自我认识的具体强化。2) 由于实践工作成果的偶然性,“职业锚”不可能凭各种测试来预测。3) “职业锚”强调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互动作用。4) “职业锚”在正式工作若干年后才可能被发现,即“职业锚”的确定需要各种情境下实践工作的反

22、复验证方向确认。5) “职业锚”概念倾向于寻求个人稳定的成长区域,它并不意味着个人停止变化或成长,“职业锚”本身也会发生变化。5. 萨柏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将职业生涯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6. 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中各职业生涯阶段的主要任务:1) 职业准备阶段(018岁):发展职业想象力,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和培 训。2) 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进入职业生涯,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并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个职位。3) 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逐步适应职业工作,融入组织不断学习职业技能,为未来职

23、业生涯成功做好准备。4) 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努力工作,并力争有所成就。在重新评价职业生涯中强化或转换职业道路。5) 职业生涯后期(55岁直至退休):继续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成为一名工作指导者,维护自尊,准备引退。7. 职业生涯“三三三”理论(廖泉文):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一一输入阶段、输岀阶段和淡岀阶段 ,每一阶段又可为三个子阶段一一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 ,而每一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状况一一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职业选择:是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人格特性一职业因素匹配理论:指的是人们依据

24、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也称“特性一因素匹配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库伦伯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影响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遗传因子与特殊能力、环境情况与特殊事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技能。施恩职业锚的类型和特点:1) 技术/职能能力型职业锚 强调实际技术/功能等业务工作 拒绝一般管理工作但愿意在其技术 /功能领域管理他人。 追求在技术/功能能力区的成长和技能不断提高,其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该区域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以及承担该能力区日益增多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 管理能力型职业锚 追求承担一般管理

25、性工作,且责任越大越好。他们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更大责任。 具有强有力的升迁动机和价值观,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准。 具有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强强组合。 分析能力是指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型职业锚的人对组织有很大的信赖性。3) 创造型职业锚 有强烈的创造需求和欲望。 意志坚定,勇于冒险。 同其他类型职业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叠。4)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前途,是这一类职业锚雇员的驱动力和价值观。 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 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

26、包括一种定居,使家庭稳定和使自己融入团队和社区的感情。 对组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发与发展往往会受到限制。5)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 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时间进度和生活方式。 追求在工作中享有自身的自由,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认为工作成果与自己的努力紧密相连。 与其他类型的职业锚有明显的交叉。6) 服务/奉献型职业锚 希望职业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观。 希望职业允许他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雇佣他的组织或社会。 他们对组织忠诚,希望得到基于贡献的、公平的、方式简单的薪酬。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认可他们的贡献,给他们更多的权力和自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需要来自同事及上司的认

27、可和支持,并与他们共享自己的核心价值。7) 挑战型职业锚 具有挑战型职业锚的人认为他们可以征服任何事情或任何人,并将成功定义为“克服不可能克服的障碍,解决不可能解决 的问题,或战胜非常强硬的对手”。 一定水平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8) 生活型职业锚 具有这种类型职业锚的最需要的是弹性和灵活。 相对于组织的态度,更关注组织文化是否尊重个人和家庭的需要,以及能否与组织之间建立真正的心理契约。完整生活计划:是一个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型,它不只是选择一个职业或理清职业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也不仅是把工作 看做生活的一部分。完整生活计划方法建立在六个相互作用的、关键的生活任务基础上:1) 发现需要做的工作

28、。2) 将我们的生活编制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一一作为我们职业角色的人的发展,包括了人的社会性、智力、身体、精神和情 绪部分的发展。3) 连接家庭和工作一一强调在平等的伴侣关系中,4) 多元的价值观和开放的世界观 帮助人们理解和适应越来越多的美国和其他国家。5) 管理个人的转换和组织的变化,决策是这一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6) 探索精神性的和生活的目标。金斯伯格主要研究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 三个阶段。尝试期包括兴趣阶段、能力阶段、价值观阶段和综合阶段等四个子阶段,现实期包括试探阶段、具体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等三个子阶段。格林豪斯 的研究侧重于

29、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划分为: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道尔顿和汤普森职业发展阶段模型:成长依赖期、独立贡献期、指导授能期、策划领导期。施恩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1) 成长、幻想、探索阶段(021岁)2) 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3) 基础培训(1625岁)4) 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5) 职业中期(25岁以上)6) 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7) 职业后期(40岁到退休)8) 衰退和离职阶段(40岁到退休)9) 退休第四章职业生涯早期1. 社会化的过程可以划分、每个阶段各有的特征:1) 第一阶段称为“预期社

30、会化”,包括在加入组织之前所遇到的条件。考虑在工作中将要接触到的职业性质,以特定技能 训练或普通教育训练为形式的培训,观察别人于他所感兴趣的工作,所有这些都是预期社会化的形式。2) 新来者阶段是社会化的第二个阶段。一旦个人进入组织,他就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并作为一个“新来者”存在于组织中,它将持续610个月,其中包括个体对组织的情况的不断熟悉。这个阶段可能压力很大,至少,它需要新来者花费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学习如何适应新环境。3) 社会化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成为局内人并进入新角色的阶段。如果新来者了解了他所要做的工作,并被组织里的其他成 员接纳,那么就表明他已经很好地融入了这个新的组织。2. 在

31、立业期,个人和组织应当采取的行为、依据及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P88个人在立业期主要考察职业生涯并确定职业生涯战略。最基本的是要明确自己的发展需要,这对于个人和组织都是有益的。3. 个人在成就期的行为:1制定现实目标2 了解当前工作的绩效和职责 3探索升迁之路4获得保护组织在个人成就期的行为:1) 提供具有充分挑战性和相应职责的工作2) 进行持续的绩效评估和有效的反馈3) 构建既现实又灵活的职业生涯通道4) 鼓励员工进行职业考察4. 年龄问题的实质是:因年纪太轻,缺乏相关的社会工作经验,从而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5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和解决年龄问题:P103施恩的组织社会化边界广度模

32、型:集中于一个人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以及在组织内所要通过的各种界限。1第一维度是组织的职能领域。2第二个维度被称为包含维度。3最后一个维度是层次维度。组织在立业期的行为:1) 有效招聘2) 帮助员工制定职工定向计划3) 给予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4) 第一个上司不断地激励5) 有效地提供建设性的反馈6) 鼓励师徒关系和其他支持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未来与职业理想相关活动的一种规划和反应。社会化:是个人在立业期的主要活动,它是指个人进入组织后,逐渐适应组织环境的过程。第五章 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1. 职业高原现象:指员工在职业中期可能会面临职业渠道的选择越来越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的困境。2.

33、 职业高原现象的面对和处理:一种是积极地面对并顺利通过;另一种是消极的,往往越是消极,个人在职业成长方面就越会停滞不前。3. 落伍的原因:组织的专业人员缺乏胜任现在或将来的工作角色,保证有效绩效所必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原因:1) 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形的,等级越高,可以提供的职位就越少。2) 对于这少数职位的竞争越来越激励。3) 公司的经营战略也能影响晋升机会的数量和类型,从而使某些职业生涯前程出现“高原化现象”。4) 强制退休在实际中很难被有效地执行,从而阻塞了职业生涯的发展途径,使较为年经的员工无从得到提拔。5) 对于毫无准备的员工来说,技术上的变化可能会终止某些

34、职业生涯发展的途径,当然也可能开辟岀一些新的发展途径。6) 有些员工太看重现有的职位,或者是缺乏晋升所需要的技术或管理技能,或者是缺乏制定灵活导向策略的职业生涯管理 技能。7) 许多因素会引起管理者或其他人从“快车道”上掉队,终止于其职业生涯高原。8) 岀于对更均衡的生活模式的需要和向往。人们改变职业的原因:1) 个人对于现有职业生涯或生活方式的不满,是引起职业变动的强力诱因。2) 失业或面临失业的威胁是使人改变自己职业生涯道路的直接原因。3) 比当前职业更诱人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期,员工遇到其他问题的具体表现:1) 缺乏明确的组织认同和个人职业认同。2) 现实与职业理想不一致。3) 职业环境

35、的不适应。4) 应对变化的能力不足5) 人际关系欠佳6) 工作压力太大产生职业生涯危机的原因:1个人生命周期多重交错,任务最繁重。2个人的心理特征3个人能力特征:整个职业发展过程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人们对失业的反应可以划为:第一反应是感到震惊、不相信;第二种是对公司和管理部门感到愤怒第三种是感到解脱最后一种是人们面对困境而故意显岀与已无关、无动于衷的状态,借以逃避现实。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危机预防: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2确立信念。3设定目标。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危机控制:1) 面临新的职业与职业角色选择2) 应对挑战3) 接受新信息4) 管理好时间5) 有效的沟通6) 调适工作压

36、力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危机转化:1) 在这个阶段,速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危机不等人。2) 成长为专业化成熟的员工。3) 维护职业工作、家庭和自我发展三者之间的均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1以人为本的原则。2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原则 3重点管理原则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1) 工作重新设计:有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工作轮换:是指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能力避免职务专业化所产生的厌倦。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张,它能增加员工对计划、执行以及工作评价的控制程度。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展,扩大工作的范围,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2) 提供员工帮助

37、计划(EAP): EAP是由组织为其成员设立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3) 完善培训体系。4) 制定公认的晋升机制。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1) 帮助员工理解职业生涯中期经历2) 提供更广泛、更灵活的流动机会3) 挖掘当前工作的潜力4) 鼓励和训练为师之道5) 培训和持续的教育6) 拓宽奖酬面7) 帮助员工应付职业高原现象组织可以用满足员工心理成就感的方式代替晋升来实现激励效果。组织还可以通过安排一定范围的职位轮换,使工作变得丰富多彩,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兴趣。扩大现有工作内容也是解决职业高原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8) 帮助员工应付失业第六章职业生涯晚期(退休前 510年左右)1. 职业生涯

38、晚期的主要特点:是自我意识上升,怀旧、念友心重2. 职业生涯晚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 面临职业生涯的终结2) 不安全感增加:主要有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疾病增多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3) 如何保持生产率:首先,技术和组织的快速变化引发了落伍的威胁;其次,职业生涯高原现象也会给处于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员工的工作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保持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高工作绩效的愿望,会因为社会对于老员工的传统观念和偏见而大受其害。4) 为退休做准备3. 组织进行职业生涯晚期管理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1) 理解和尊重的原则2) 制度化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3) 真诚关心的原则4) 提前准备的原则5) 发挥经

39、验优势的原则4. 在退休计划中,组织协助解决雇员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有:1) 帮助雇员树立正确观念,坦然面对退休。2) 开展退休咨询,着手退休行动。3) 做好退休职工的职业工作衔接。4) 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雇员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在我国,男性退休年龄是 60岁,女性有一些差别:在企业,干部退休是55岁,工人退休50岁;在事业单位,女性高级知识分子退休的年龄是 55岁,也有延长到60岁。职业生涯晚期个人的职业特征:1) 进取心、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明显下降2) 权力、责任和中心地位下降,角色发生明显变化。3) 优势尚存,仍可发挥余热,尽职贡献。职业生涯晚期个人的行为:1) 调整心态,迎接变化2)

40、 接受权力、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3) 培养年经人4) 学会如何应付“空巢”问题5) 回顾职业生涯,着手退休准备组织在员工职业生涯晚期采取的管理措施有:1) 进行有效的退休管理2) 进行完善的继任管理3) 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反馈4) 建立弹性工作制度第七章职业生涯规划前的自我认知及其测量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 造力.在智力结构的理论中有:斯皮尔曼的双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智力测验:1) 低能儿

41、童: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量表2) 成人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特殊能力测试:主要有文字能力测试、心理运动能力测试、创造力测试。发散思维:主要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创造力测试:主要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胜任力:一系列广泛的特性,所有与成功有关的心理或行为特征都可以看做是胜任力。胜任力的特点:1) 胜任力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物质、动机和需要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难以衡量的。2) 胜任力是真正区别生活成就或工作业绩方面优劣的个人特征。3) 胜任力是刚性不变的,胜任特征评价的步骤:1) 定义绩效标准2)

42、 确定效标样本3) 获取效标样本有关的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4) 分析数据资料并建立胜任特征模型5) 应用于实践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克列奇默尔的气质分类:分裂性气质(S)、躁郁性气质(Z)、癫痫性气质(E)、癔症性气质(H)和神经性气质.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本质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人格的结构:知一情一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人格的测量方法:

43、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评、卡特尔人格测试、迈尔斯一一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大五人格测试。职业适应性测量有:生活特性问卷、个体需求测验和职业兴趣测验。生活特性问卷:是为评定个体的动机水平而编制,测验从风险动机、权力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4个方面描述应试者的动机模式和强弱程度。职业兴趣测验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从个人择业方面来说,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使测验者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 最大的能力投入。2) 职业兴趣测验不但对就业人员的择业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职业兴趣测验还可以在能力鉴定的基础上甄别可能取得最大效益和成功

44、的活动。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的人格特质类型有: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常规型(C)第八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1.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一般包括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等四个方面的内容。1) 自我剖析是指全面、深入、客观地分析和了解自己。2) 目标设定是指在上述自我剖析与定位的基础上,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3) 目标实现策略是指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的行动和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4) 反馈与修正是指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现情况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最终职业 目标的界定。2. 职业生涯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45、:1) 实事求是: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前提。2) 要切实可行:首先,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基次,个人职业目标和职业道路的确定,要考虑到客观环境条件。3) 个人职业计划目标要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3.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及其每个步骤的主要工作是:1) 职业生涯诊断: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关键问题分析2) 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成功标准: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成功标准分为:自我评价标准、家庭评价标准、企业评价标准、社会评价标准3) 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包括职业发展途径、实现职业角色转换和发展职业能力。确

46、定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时应把握四条原则:择已所爱、择已所能、择世所需和择已所利。确定职业发展途径的分析方法:SWOT法:是战略管理学派用于企业竞争分析时使用的一种方法,用来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选 出最佳方案。橱窗分析法:又称“乔哈里窗”4) 职业生涯实施管理职业生涯发展文件管理法(PPDF):是个人职业发展档案,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职业生涯匹配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包括个人 情况、现在的行为、未来的发展。4. 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解为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个人职业生涯规

47、划:是指雇员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 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1)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员工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平衡家庭与朋友、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而且能使员工作出更多 的职业选择。2)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战略指南。3) 职业生涯规划为人生事业成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与基本的操作方法,并能使组织与员工实现双赢,因而对个人的职业生 涯发展及组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48、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作岀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 业比较适合自己以及自己具备哪些能力。2) 组织与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政治制度和氛围分析、价值观念分析。 组织环境分析包括:企业文化分析、管理制度分析和领导者素质、价值观分析。3) 生涯机会的评估:包括对长期机会和短期机会的评估。4)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5) 制定行动方案:包括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职业、制定教育培训计划。6) 评估与反馈职业性格的9种基本类型:变化型、重复型、服从型、独立型、协作型、劝服型、机智型、自我表现型、严谨型。从能力

49、差异的角度来看,在职业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吻合2) 注意一般能力与职业相吻合3) 注意特殊能力与职业相吻合迈克尔德赖弗阐述了四种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1) 一些人将成功定义为一种螺旋形的东西,不断上升和自我完善(攀登型);2) 一些扎实的人需要长期的稳定和相应不变的工作认可(安全型);3) 还有一些是暂时的一一他们视成功为经历的多样性(自由型) ;4) 直线型的视成功为升入组织或职业较高阶层(进取型)。职业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短暂、多变的兴趣)、乐趣(专一、深入的兴趣)和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的兴趣)三个阶段。第九章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中的问题1. 工作

50、对家庭的影响和家庭对工作的影响的不同:从方向上,工作家庭冲突又分为工作一家庭冲突和家庭一工作冲突,两者是工作家庭冲突方向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工作对家庭冲突可表示为工作一家庭冲突,是指由于工作的原因妨碍了个体完成家庭角色。家庭对工作冲突可表示为家庭一工作冲突,是指由于家庭角色的需要干扰了个体完成工作角色。2. 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和边界: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连接机制主要有:1) 分离:指把工作和家庭看做是分开的,是不会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2) 溢岀:指工作和家庭的结果互相影响,导致两个领域的相似性。3) 补偿:指个体通过在一个领域寻求满足而弥补在另一个领域的不满。4)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间

51、冲突。压力:是指个人对刺激(它对个人有身体及心理上的要求,并在重要结果利害攸关时造成不确定性及个人控制的缺失)的生理 及情感反应。工作压力的含义包括:存在于环境中的压力源、 对压力源做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个性差异、形成压力的内在作用机制三个要素。基本工作压力的层次结构:生存的压力、疲劳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尊重的压力、自我实现的压力(从低一一高)工作压力的来源:社会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组织因素是制定压力管理策略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本身的问题:工作条件;工作负荷过重;工作缺乏意义、缺乏变化和挑战。2) 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好的领导作风;强化方式不当;员工感觉不公平;沟通

52、不力。3) 组织方面的因素: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组织生命周期。4) 事业方面的压力5) 人际关系因素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因素主要有:某些员工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或难以相处。领导工作方式不当。缺乏沟通,互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组织中竞争过于激烈。6)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麦尔斯把角色冲突定义为四种类型,它们是:人与角色的冲突内部传递的冲突互相传递的冲突角色负荷过重个人因素包括1) 生活因素:工作与家庭要求的冲突、家庭问题、经济问题、生活条件、健康状况。2) 个人问题:面对困难缺乏自信不擅长时间管理问题解决能力不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工作生活方式不科学工作经验或工作能力不足。压力因素

53、的特征:不确定性、可相加性、多米诺效应。工作压力的形成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 个体与环境的匹配2) 对威胁的评价3) 应付策略的运用4) 紧张产生5) 反馈。个体差异对工作压力的影响:1) 认知因素:任意的推断、选择性知觉、过分概括化、夸大或缩小、个人化、两极性思维。2)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 行为的预期。3) 社会支持4) 控制点5) 行为模式三层面压力管理模型的特点:组织性、系统性、强调预防为主。过度压力治疗的四个层次:1) 社交支持:支持性的氛围可以通过下述途径得以改善:第一,在招聘过程中,为了促进建立

54、一个员工渴望的氛围和文化,强调支持性人际关系和人际网络的重要性是必要的。第二,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体育以及其他活动增加员工们沟通的机会,增进友谊。第三,强调沟通的重要性,提倡一种有问题就要沟通的组织氛围。第四,由于来自上司的社交支持对缓释紧张感和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工作满意度和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管理者进行 这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对下属进行很好的心理支持是很有必要的。第五,提供关于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社交支持重要性的教育,使员工与他们的配偶或伙伴都能理解社交支持的价值,以及支持缺 乏的伤害性后果。2) 对管理者进行基本咨询技能方面的培训3) 内部咨询服务4) 员工援助计划(EAP):角色冲突:是

55、指当个体面对分歧的角色期望时所产生的不平衡状态。工作家庭冲突包含三种形式 :基于时间的工作家庭冲突、基于压力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冲突表现在个人层面:1) 角色的紧迫感2) 角色的超负荷3) 角色的阶段性冲突4) 角色期望和标准的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表现在组织层面:1) 组织的角色变化2) 性别冲突3) 管理者的两难境地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一、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个人的影响:二、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的影响:时间的分配、生产率的下降、员工的士气工作家庭冲突研究模型:1) Kopelman的角色间冲突模型2) Higgings和DuXbury的工作家庭冲突性别差异模型3) F

56、rone和Cooper的工作家庭冲突双向模型4) 工作家庭边界理论工作一家庭平衡:是指工作和家庭功能同时协调运行的状态,是员工所感知到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可以被接受和不断减弱的状态。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是指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针对员工各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面临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专门设计的以帮助员工能动地寻找工作家庭平衡模式(点)、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为目标的组织支持计划。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 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作用的途径是设计并实施组织支持策略,其关键在于通过交流增加组织对员工的工作一家庭范围的 理解,从而调节工作或家庭范围和边界以增加工作一家庭平衡。2) 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的目

57、标在于帮助员工树立对待工作一一家庭关系的正确态度,提高调节工作一一家庭冲突的技巧;3) 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技术之一。重点在于提高员工对于两个范围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使员工真正 成为工作与家庭两个领域的中心参与者,减少工作一家庭冲突可能发生的几率。工作一一家庭平衡计划的策略:一、一般性的工作一家庭平衡策略:1) 正式的组织支持策略:a. 组织的价值观b. 建立支持网c. 支持性的薪酬体系:它的设计思路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职业生涯发展初期的员工而言,组织应加大报酬中激励工资的比重,同时通过专业人员帮助他们制定个人效价最大 的福利方案。第二,对于职业生涯发展中后期阶段的员工而言,

58、给予他们的报酬既要稳定又要富有弹性,以满足维持和谐家庭的需要。第三,菜单式福利计划的基本思想是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进行选择,但必须遵循以下前提:管理者必须制定总成本;每一福利计划必须包括一些非选择性项目。d. 弹性工作制:有两种形式:缩短每周工作天数;弹性工作时间e. 支持性服务:对管理者进行培训;父母假;帮助解决孩子的照料问题;老人的照料问题。2) 非正式的组织支持策略:a. 领导人的风格b. 对非正式群体加以引导二、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1)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2035岁)的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2) 职业生涯中期阶段(3055岁)的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3) 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59、(55岁至退休)的工作一家庭平衡计划第十章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1.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功能:)首先,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的作用表现在:1) 使员工与组织同步发展,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变革的需要。2) 优化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3) 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动率。其次,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奠定基础。2)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加他们自身的竞争力。3) 能满足个人的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个人的满意度。4) 有利于员工过好职

60、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2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职业生涯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差异,职业生涯管理并非完全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由组织和单位进行管理;而职业生涯管理既可能是组织和单位的行为,也可能是员工自发的行为。2)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从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关心组织的利益;而职业生涯管理更多是从员工角度考虑问题,更关心 员工的利益。3)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进入组织、在组织中发展以及管理;而职业生涯管理还包括员工进入组织前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员 工更换组织后的职业生涯管理。4) 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发展和变

61、化为中心,考虑员工如何适应组织发展,突岀的是组织的竞争力;而职业生涯管理则注重 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变化,考虑员工如何进入理想的组织、适应组织,使自我价值充分体现,突岀的是员工个人的竞争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环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进入职业领域与人员招聘。2) 职业探索与员工匹配。3) 自我提升与培训。4) 职业生涯发展与绩效考核。3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步骤:1) 进入岗位分析:主要是运用“岗位分析问卷、任务调查表、岗位分析面谈、关键事件调查等方法获得岗位分析的基础数 据。2) 员工基本素质测评:3) 建立与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素质测评为基础的培训方案设计;二是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培训方案设计。4) 制定较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注意以下内容:a晋升规划b补充规划c配备规划5) 制定完整、有序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与方法:首先,要让员工充分了解单位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其次,要为员工提供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帮助员工分阶段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4. 职业生涯发展阶梯: 是组织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包括职业生涯阶梯模式,职业生涯阶梯设 置,以及职业策划与工作进展辅助活动等。其主要内涵包括三方面:职业生涯阶梯的宽度、速度、长度。5. 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