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681914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招教特岗考试历年真题中的大题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 育学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发展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 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 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 的。最近发展区 阶段性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岀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

2、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 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一是: 同一方面 的发展在 不同的年龄阶段 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 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 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教学启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互补性具体表现:互补性反映岀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A、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

3、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 偿;B、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A、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 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B、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 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教学启示:教育必须 因材施教_,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

4、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 环境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 可能性变成现实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 改造环境

5、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 决定论,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A、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

6、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特点:目的性、指向性、程序性A、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 心理活动 ,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B、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导向和动力作用、灵魂与统帅作用 智育:前提和支持 体育:物质基础 美育: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智体美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7、 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 核心重视 创新能力 的培养,也是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所在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终身教育的构建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者和学习者 知识传授者 授业解惑者 示范者(榜样角色)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朋友 研究者7、教师色的更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

8、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8、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与创造性a因材施教b教学上的不断更新c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示范性和主体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9、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 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利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教师的威信主要包括了 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三方面内容建立教师威信的途

9、径: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10、教师的职业素养 道德素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a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对待学生:热爱学生c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d 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a 政治理论修养 b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c

10、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力素养 a 语言表达能力 b 教育教学能力 c 组织管理能力 d 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职业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 高尚的师德b 愉悦的情感 c 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健康的人格 身体素养11、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师范教育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费朗斯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教学前关注 早期生存关注 教学情境关注 关注学生1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

11、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了解和研究学生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 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树立教师威信 善于和学生交往 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1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a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传

12、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知、情、意的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 a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b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规律)a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c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5、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教学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1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13、巩固性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科学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17、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c 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a 练习法b 实验法c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d 实践活动法 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a欣赏教学法b 情景教学法18、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备课一一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

14、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教案)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a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b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

15、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 动活泼的教学局面。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 a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b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c 规定完成时间 课外辅导上课必要的补充 其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19、班级授课制优缺点优点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16、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不足: 难以因材施教 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缺乏灵活性2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A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内部动力、催化剂道德意志: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B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a 要注意全面性b 要注意多端性c 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a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17、b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 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a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b 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a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21、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尊重

18、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平行教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22、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语言说服法、事实说服法) 榜样示范法 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品德评价法(奖惩法)23、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级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 规章制度 、共同的生活准则 以及 一定的活动规律 组织

19、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 重要标志24、班主任班级管理内容(工作内容)(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前提和基础)观察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 最基本 的方法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 中心环节)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班主任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学生成长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 活动上的自主性 组织上的自愿性 内容上的广泛性 形式上的多样性、灵活性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第一,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第二,协调学校领

20、导的教育影响; 第三,协调班委会的教育影响; 第四,协调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影响; 第五,协调学生家庭的教育影响; 第六,协调社会教育影响。 操行评定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二)个别教育工作优等生的个别教育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后进生的个别教育第二部分 心理学1、观察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是良好观察力的重要条件 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岀观察的具体方法 在实际观察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岀观察报告、日记和 作文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

21、的观察品质2、遗忘的原因 记忆 痕迹衰退说 :(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永久性遗忘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抑制说 暂时性遗忘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同化说使低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 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动机说(压抑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舌尖现象提取失败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3、教师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复

22、习 / 促进学生的知识保持(记忆规律)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个)4、防止遗忘的方法: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反复识记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掌握复习的量5、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

23、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7、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8、良好性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素质和营养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 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学校教育) 社会实践 施用累能 主观努力(内在因素)能力的培

24、养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1、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阶段性与连续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认知特点: 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 2-7 岁 “万物有

25、灵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没有守恒概念; 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守恒性 );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 简单抽象思维 ;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 11-16 岁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二是即将达到的发3、“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即由一定的已经

26、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 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 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 环境和行为三者都

27、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 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 行为、认知和环境 三者的交互作用。 观察学习 他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 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 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 而实现。所谓 观察学习, 又称替代学习 ,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 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 习的另一重要来源。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a 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b 抽象性观察学习:

28、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 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c 创造性观察: 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 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 四个子过程。 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 以及存储。复制过程:即

29、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强化的分类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5、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意义的同化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a 表征学习 b 概念 学习 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 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 命题学习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a 逐渐

30、分化原则b 整合协作原则 逐渐分化c 先行组织者策略:引导性材料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 上位关系;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 接受学习 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形成于 20C60S 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动物或机器 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对学习的影响,人 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有自我实现倾向。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 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 的论述。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

31、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1)课程目标层面: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 造力,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发生了变化, 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有知识,而且还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在价值取向层面上,确立了以人为 本的思想, 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目标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局面。2)课程结构层面:人本主义要求学校设立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个人格的 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

32、程结构, 淡化学 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3)课程内容层面:罗杰斯提出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体验发 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因此,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是要选择适合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另外,他还主张以“生活 世界”为课程内容的范畴,并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与发展教学内容。4)课程实施层面: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 重要影响因素。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信息化、 人文化的学习环境,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 系,同时要把课程还给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

33、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课程评价层面:罗杰斯主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他反对 一切外部评价,特别是测验与考试,并持一种动态的评价观。新课程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它让学 生参与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 得到发展。7、学习动机的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

34、,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性a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b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c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心向与定势 学习策略的水平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精选教材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9、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曲线的特点: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c后期进步较慢;d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为了促进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必要的,过度学习

35、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仍继续学习的一种现象,适 当过度学习达到 150%时,效果最佳。操作技能在教学组织中练习要遵循以下原则: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b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c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保证练习的质量。d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合理应用整体与分散练习。 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形成过程经历:依从(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榜样 利用同伴(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 给予适当的奖励

36、与惩罚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a认知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知11、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 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 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间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有直接检验来证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37、 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原型启发 情绪与动机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a 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b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c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a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b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a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b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c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12、创造性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a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 保护好奇心b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 重视非逻辑思维e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 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b 推测与假设训练 c 自我设计训练 d 头脑风暴训练 e 直觉思维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