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553213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精要(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字音: 初中教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标注的字音,特别把握易读错的字,多音字等。字音基本知识(略)字形: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标注为主,课文出现的四字短语或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象。字形基本知识:(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

2、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形声字)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音符)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音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表示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 (象形字)用概括的线条描画实物形状 (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配合成为一个新字以表示一个新意 (指示字)用

3、象征性并具有指示作用的笔画来表示意义 (2)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3)其它 (同音字) 形体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读音相同字形不同 (形似字)在形体上较为相近的字:笔画不同,字形差异细微;部首偏旁不同,字形差别不明显 (多音多义字)一个字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 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可分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表示.人名;.处所;.时间;.方位;.事物;.抽象概念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趋向;、判断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

4、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表示、形状;、性质;、状态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数词表示数目:、确数;、概数;、序数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 量词表示单位表示:.事物的单位个体 集体 不定量 度量衡;.动作、行为的单位 代词起指示(或替代)作用的词 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疑问代词:提出问题;、指示代词:区别人或事物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

5、频率、情势、语气等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条件关系 与副词配合使用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助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一般都是单用位置可在句子的前中末,语句的意思不变 拟声词摹拟声音 解题决策(1) 如何区分连词和介词有些词语如“和、跟、同、与”等,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区别他们的方法是:A、 调换它们前后两边的词或短语的位置,互换后意思不

6、变,是连词;意思改变,是介词。如“他和妹妹都是三好学生”,可以说“妹妹和他都是三好学生”,意思没变,“和”是连词。而“我已经和她说过了”如改成“她和我已经说过了”意思就变了,所以此时的“和”是介词。B、 介词“和”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开头,连词“和”不能。C、 看能否省略或用顿号代替,能的是连词,不能的是介词。(2) 如何区分副词和形容词。A、 形容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独立成句,可做谓语和定语。副词则不能,只能做状语。如:你们家乡怎样?可回答“美”,而不能回答“非常”。B、 形容词能受“很”的修饰,副词则不能。如:可以说“很壮观”,不能说“很非常”。C、 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副词不能。如:美丽的

7、花坛,不能说“十分花坛”。(3) 如何区分介词和动词A、 动词能重叠、介词不能。如可以说“谈谈”、“唱唱”、但不能说“从从”、“在在”。B、 动词可以加“着”、“了”、“过”表明时态的助词,介词则不能。C、 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例如:“他在上课吗?”可回答“在”,“在”是动词;“他在哪儿上课?”不能回答“在”,只能回答“在教室”,“在”是介词。D、 “由、让、朝、往、用、经过、通过”等词,能作介词又能作动词,单独充当谓语时是动词,句中如果另有动词作谓语就是介词。如:把考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作为”是动词)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必要尊敬老师。(“作为”是介词)词汇 :单

8、义词只表示一个意义 多义词表示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 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表示的意义或者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解题决策近义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辨析中,我们往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首先要理解所选词语的具体意义;其次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所选词语与具体语境联系起来思考,看二者是否协调一致。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分析结构,看搭配关系。2、 体会词义,看句意协调。3、 把握色彩,看风格一致。同义词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9、、 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方面入手。2、 从语意轻重上着手。3、 从范围大小上着手。4、 从词性和句法功能上时行辨析。5、 从搭配(习惯)对象的不同上进行辨析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短语的种类主要有六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

10、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跳舞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用( )表示定语, 表示状语。) 例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激动地说 3、动宾短语 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

11、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表示宾语) 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表示补语) 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例如: 暗得很 大得多 冻得麻木 5、主谓短语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用 表示主语, 表示谓语) 例如: 养分多 举止稳重 天气好 6、介宾短语 介词与其

12、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 从明天开始 在新的岗位上工作 睡在床上 词义的感情色彩: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人们在描述事物和论述问题时一般都持有一定的情感谢、态度和立场,或褒或贬。这些不同的情感、立场,渐渐分别地凝聚在一些词语中。于是,在词汇系统中就形成了所谓的“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词语的语体色彩:语体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经常出现或只能出现在口头语言中的词语,就是口头词语;经常出

13、现或只能出现在书面语体中的词语,就是书面语。如“妈(妈)”是口头语,“母亲”是书面语。这两个词语虽然所指称的对象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的语体或语境中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各自有其不同的修辞功能。词语的意义:1、 本义:词语的本义指词语产生时就有的意义。词语的基本义指提到该词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意义。一般情况下,本义和基本义是一致的,但有的基本义不一定就是本义,如“走”的本义是“跑”,而基本义则是“步行”。2、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或再引申出来的意义叫词语的引申义。例如“士兵”的“兵”,本义是兵器,在这里则是从本义联系到拿着兵器的人。3、 比喻义:词语的比喻义是由比喻用法逐渐普及而固定下来的意义。例如:“纲

14、领”的“纲”,本义是“提网的总绳”,在“纲领”中则使用了它的比喻义,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解题决策理解解释词语,原则上一定遵循“词不离句”,根据上下文理解。任何一个词语的理解都必须根据语言的具体环境,要注意上下文和词语的搭配对象、适用范围、词的感情、语体色彩、语法功能等,现提供几种释词的方法:1、 定义法: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术语类词语注释或说明。例;“归省”就是回家看望父母。2、 比喻形容法:有些词不好下定义,就用形容和比喻加以说明。例:“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境遇或尖锐激烈的斗争。3、 合成法:先逐字词解释,后综合概括,即“咬文嚼字”。例:“肆虐”:肆,任意地做事;虐,残暴。任意地做残暴的事。

15、4、 意符(形旁)法:就是利用形声字的意符来释词。例:门可罗雀的“罗”字意符为“四”即网,其义为“门前可以张网捉雀”,形容门庭冷落。5、 探源法:指出词的来源,说明它的原义,进而辨明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古今词义差异。例:“明目张胆”出自唐书 韦思谦传,古代用它来形容不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含褒义。现代,它的感情色彩完全变了,指公开地大胆干坏事,是贬义。6、 对换法:用熟悉的已懂的词语来解释不懂的词,或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解释。例:“崎岖”,不平坦。成语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1、最基本的是要了解成语的意义在成语运用与判断时必须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意义特殊的成语一定要积累。例如:医护人员

16、对病人进行无所不至的关怀。 这里的“无所不至”的实际意思是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是贬义词,应该改为“无微不至”。2、成语的结构是凝固的,一般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我们在运用时一般不能随意调整、更换、增减成语的内部成分。如“螳臂当车”不能改成“螳螂当车”,“青梅竹马”不能改成“竹马青梅”。当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成语是可以灵活运用的。但必须是出于个修辞的目的,如“急流勇退”可以活用为“急流勇进”。3、成语使用应忌情况总结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应用比较广泛。中考试题中一般设为第3题-成语的正确使用。但由于数量众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在成语的运用上要

17、注意的情况,大概总结如下。 (一) 忌望文生义: “美轮美奂”是形容建筑物多而又高大华丽,而不能误作“美丽极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而不能误认为“人都在家里呆着”。“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误以为“冲在最前面”。“洛阳纸贵”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而不能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文不加点”是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速度快。而不能误以为“文章不加标点”。“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而不能误以为“太不令人满意”。“五风十雨”是形容风调雨顺。不是形容风大雨多。 “如坐春风”是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而不是沐浴春风。“百

18、里挑一”是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而不能误以为极其缺乏。“高山仰止”是品德高尚的人,就会被人敬重仰慕。而不是“止步不前”。 (二) 忌感情色彩不当: 例如1998年考的“处心积虑”,1997年考的“趋之若鹜”,1995年考的“无所不为”都是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此外还有“一团和气”、“上行下效”、“改头换面”、“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目前的困难,不顾后患)”、“始作俑者”、“巧舌如簧”、“罄竹难书”、“擢发难数(形容罪行之多)”、 “捕风捉影”等都是贬义词。 (三) 忌

19、词义轻重失当: 例: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然“有些缺点”,就可以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用轻了,应该用表示“不可多加非难”或“无可厚非”方妥。 (四) 忌适用范围、对象不当: 例1、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很盛。贬义词,这里误作“抢手”之意,也明显不合词的适用范围。 例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这里误用作指刻苦学习的楷模,显然不合词的适用范围。 此外,“气宇轩昂”指人的气度

20、不凡,强调对象是人;“举案齐眉”指夫妻相敬;“含英咀华”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精华;“天马行空”指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细腻生动;“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子;“侧目而视”只指愤怒、害怕的心理;“七手八脚”多指许多人忙着做某事,而不指一个人;“鳞次栉比”多用于形容房屋等密集 ;“抛砖引玉”只用于自谦 。“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强调对象是大家,主语不能是一个人。 (五) 忌词语搭配不当: 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它词语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1、他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是贻笑于大方的省略,是

21、被动句,与“被人”重复) 2、一位“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意思。不能与“一位”搭配。) 3、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和颜悦色形容和蔼的脸色,不能修饰目光) 4、他孑然一身地独自一人在街上走着。(“孑然一身”与“独自”重复)5、对这件事,他在心里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不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所以它与“在心里”重复) 6、这是我刻骨铭心的难忘之事。(“刻骨铭心”与“难忘”重复) (六) 忌不合情理事理: 例: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地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身临其境不合情理,别人不可能对“你”的事情身临其境) 另:“安步当车”不能用于紧急情况;“相濡以沫”一定用于

22、患难之中;“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形容人工作品,指技艺精湛高超。 (七) 忌关键词理解不准: 不刊之论:刊,更改,删改。不可改变的言论,喻不可磨灭的言论。 文不加点:点,涂改,而不是标点。 不足为训:训,准则,而不是教训。 屡试不爽:爽,差错,而不是爽快。 望穿秋水:秋水,指眼睛。 一文不名:名,指占有。 (八) 忌不合惯用句式: 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句中“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中,此用与肯定句中,不恰当。另“相提并论”、“等闲视之”、“同日而语”、“无时无刻”等都用于否定句。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

23、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的类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复句分为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类。 句子成分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种成分。此外还有独立成分。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主干)其中主语一般用双下划线,谓语用单下划线,宾语用波浪线,定语用小括号,状语用中括号,补语用大括号表示; 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英语中的表语:谓语的一部分,它位于系动词如be之后,说明

24、主语身份,特征,属性或状态。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充当。My sister is a nurse.宾语: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例:我喜欢打球。 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表示为:( ) 例:(漂亮的)女孩爱吃冰激凌。 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表示为: 例:他用扫帚扫地。 那天晚上,他没来上晚自修。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

25、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表示为: 例:(他)肚子疼得厉害。 他坐在桌子旁 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的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惊讶、感叹、模拟语气等。 表示为: 例: 砰, 砰,一阵枪声传来 1、单句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 例: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主谓宾式) 他非常健康。(主谓式) (他的)病症消失了。(主谓式) 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

26、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例;飞机! 站住! 哦! 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 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例:1、(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2、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 1、 严肃地对待

27、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2、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2、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1)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既A,又B”、“不是A,而是B”、“也A,也B”、“一方面A,一方面B”。 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28、,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常用的关联词语:“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他们俩手牵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不光、不只、不仅)A,而且(并且、还、又)B”、“尚且A,何况B”。 例: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出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或者A,或者B”、“不是A

29、,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等。 例: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7)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

30、现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假如”、“假使”、“要是”等。 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不管)A,都(也)B”等。 例:只有党风在正,才能事业兴。 句子的四种类型: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句子语病类型 成分残缺 :常见的成分残缺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或这些成分的中心词,表现为语意不全,

31、话没说完。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家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1、5亿元。” 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特别注意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常见的动宾搭配不当指动词与宾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搭配不当,语义或者语法关系搭配不当。例如:“打破目标”语意上不搭配;“值得宝贵”中“值得”须搭配动词,不能跟“宝贵”这种形容词。又如:“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句中“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也是动宾搭配不当。定语

32、、状语、补语等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是指这些修饰限制性词没能按语言习惯来充当成分表情达意。如“甜蜜的瓜”、“大口大口地唱歌”、“唱得叽叽歪歪”。 主宾搭配不当的情况如:“春天的南宁是美丽的季节”句中“南宁”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而且要合乎事理。有的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不全逻辑。例如: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关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句中的“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是“电子工业能迅速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迅速发展”也就无所谓这个“关键”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前后对应问题,句子前面提到的是两种截然

33、相反的情况,那么其它“关键”也应该是对应的两个。这种情况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逻辑性错误。句子中如果有这种一面性或两面性的词语出现,就应该注意看其是否对应完整。要注意的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两面对一面”的句子都绝对有语病。如“有无创造能力,取决于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状况”这句话就不是病句。其实这里的对应是隐性的,后面的“状况”一词就隐含了两种情况(好与不好),所以对应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否定副词“不”在句子语病中经常出现,表现为否定不当,或多重否定造成的逻辑错误。例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判断是肯定还是否定,可以用数学中的“负负得

34、正,正负得负”的办法,即奇数次否定(负)(包括反问)还为否定(负),偶数次否定(负)即为肯定(正)。 表意不明:表意不明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即对一个语言片断(包括词语、短语、句子和语段等)可以作两种以上(含两种)的意义理解,或作两种以上的结构分析,使读者、听者捉摸不定,或者领会的意思不符合原意。歧义现象可能是词义的两可性,也可能是指代不明或缺少必要的限制引起的。 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就是词语或语句的先后顺序不妥当,从而造成语句不通的毛病。语序不当主要有 主客颠倒、句子成分顺序(修饰语与中心语位置(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应试为“生产的棉花”而不是“棉花的生产”“不能自给”)、多

35、重修饰语的位置、关联词位置)不当、分句位置不当等。汉语排列顺序 一般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其中逻辑顺序比较多一些,有轻重主次顺序、概念大小顺序等。例如:“我们要做一位有益于人类,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人。”就是概念大小顺序不当。还有一种是前后对应位置不当。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地说明。这里“深刻的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句式杂糅(结构混乱):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得半途“转向”的现象。即句式杂糅。如“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36、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解题决策要能准确地辨析语病就必须熟悉常见的语病及其特征,做到心中有数,一 一比对。辨析语病常见的方法:1、主干枝叶梳理法(提炼句子主干法或紧缩法)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即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具体方法如下: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是否主谓搭配得当、主宾搭配是否得当等。如果主干没问题,再看局部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没有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等。例如: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

37、失。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又如“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采用枝干梳理法,提炼主干为“水平和价值,智慧和力量”,显然句子缺谓语,可以在“充分”后加上“显示”。2、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有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出其毛病所在,这时可以仿照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造出一个常见的类似形式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了。例: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老师的重视。原句压缩主干为“这经验值得他们的重视”,联系平时语言习惯比照造句“这经验值得重视”。两

38、相对比发现例句多了个“的”字,所以语句显得生硬。3、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看看句子在概念使用上、在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造出不合情理的句子。用逻辑分析法审视句子,除了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外,还在考虑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等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此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因为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4、语感审读法有时候一些句子的毛病也许说不清,但如果能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按习惯

39、的说法看是否别扭,从感性上察觉其存在的语病。例:那时候,电脑游戏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读起来就觉得别扭,仔细分析发现,主客倒置了。是“我与电脑游戏接触”而不是“电脑游戏与我接触”。句子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基本作用是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进行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基本作用是将物人格化,使语言形象生动。

40、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扩大或缩小。基本作用是运用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基本表达效果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强化某种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明力和感染力。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基本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

41、,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基本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基本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叫借代。借代分几种:A、特征、标志代本体。 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圆规”是用事物的形状特征来代替人物“细脚伶仃”的杨二嫂。 B、具体代抽象 用客观存在的事物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

42、,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这里用 “小米”代替“军需供应”,用“步枪”代替“武器装备”。又如“乌纱帽”代替“官职”等。 C、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如“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都始终记在心间”这里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代指一切东西。 D、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其它我们中间是有很多“诸葛亮”的。这里代指有智慧的人。 顶真: 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也叫联珠。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11)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

43、各说一件事,实则说的是一件事,二者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A、同句互文 秦进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 B、邻句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和己而喜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1、比拟和比喻的区别:只有将人以外的事物赋予人的动作、语言、心理状态才叫拟人,如果仅仅说某物像人或某人像物,处在宾语位置上的喻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则还是比喻。如:天上的星星像人的眼睛。还是比喻。比拟在运用上比较少见。2、排比和对偶的区别对偶仅限于两项一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排比一般是三项或三项以上一组,结构相似,语气一致,

44、意思相关。3、反复与排经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想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反复的修辞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修辞作用是增强气势。4、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构成前者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构成后者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的目的在于“喻”,重在比喻,如“要痛打落水狗”。借代的目的在于“代”,重点在“拟”,是通过谓语来描述的特征体现的。如“红领巾(少先队员)来了”。借喻可换成明喻和暗喻的格式,而借代不能。如可以说“反动派像落水狗”,却不能说“红领巾像少先队员”。5、“像”字句的比喻和非比喻的区别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

45、”表示比喻,怎样辨析呢?第一,可以根据比喻的条件下去辨别。比喻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点,一定要有形象性。第二,用“像”的非比喻用法去辨别。“像”的非比喻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一是表比较,“像”相当于“类似”、“跟-”;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二是表猜测,“像”相当于“似乎”;如:他好像刚才出去了。 三是表举例,“像”相当于“例如”、“比如”;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三、李四等。四是表指示,“像”相当于“照着”、“按照”。如:不会的话,像我这样做。不具备其中一样用法的“像”一类词,一般就是比喻词。第三,表示比喻的“像”一类的词

46、不能去掉,去掉后,句子就不通顺了。表示猜测、举例的“像”均可以去掉,去掉后,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念起来依然通顺,当然,表示比较、想象、指示的“像”,也不能去掉,这一点要注意。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我们要像学习好的同学那样学习。 广西有许多特产,像罗汉果、桂圆-解题决策怎样分析修辞方法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各种修辞方法都有各自的表达式作用,我们在分析每一种修辞方法的必须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分析文章中单个句子的修辞运用时,仅要掌握各种修辞的基本作用,还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倾向去分析。例如在山的那边中: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分析这一句时,就必须围绕作者的感情来

47、进行。本句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的冷淡,令人恐惧的表情,本来是自己没有看到海,心情不好,却反过来说山因为“我”要看海而面带怒色。所以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诗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本对没看见海的失望、沮丧,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基本格式“这里运用了(指出修辞方法名称)-的修辞手法,-(基本作用)地写出了(结合句子或文章中心了、作者感情)-。” 句子仿写解题决策句子的仿写,其实就是仿句式,仿修辞,仿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或者说仿结构,仿内容,仿修辞。具体在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句式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

48、这就要求大家仿写前仔细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发现其结构特点。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句式统一,但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同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2、内容协调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互相搭配。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内容基调、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等)。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

49、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3、修辞相同修辞相同,是指仿句与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总之,仿句前就要尽可能多的找出被仿句的特点。在句式结构上的、内容上、修辞上的特点,然后再进行仿写。句子的标点符号 引号的五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标点符号误用常见类型:1、顿号误用(1)概数中间用顿号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50、,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句子中“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距离,不能用顿号隔开。(2)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在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都不能用顿号。如: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此句中的顿号要改为“,”号。(3)分句间顿号的误用。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如:改造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句子中是三个并列的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试用逗号。2分号误用

51、(1)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停顿时先用逗号,再停顿长一点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如: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以上山救虎有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句子里“三点原因”之间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试用逗号。(2)单句排比用分号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句中的分号应试改为逗号。3问号的误用(1)无疑问处用问号有的句子虽然

52、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发出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如: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试注意的问题。句子中“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但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表达了一种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2)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有的疑问句中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该放在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怎么啦?你。”这一句是个倒装句,句中“你”是主语,问号只能放在“你”后,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3)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前置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人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

53、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如:中午吃米粉?还是米饭呢?难办。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后一个分句末用一个问号。4冒号误用(1)冒号后揭示范围不清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一个句末点号,而不能只管句中。如:他常说一句话:“人要靠自己”,我感触很深。从句子来看,冒号管到了句末,但这里的冒号能不能管到句末呢?显然不能,它只能提示到“人要靠自己”这句结束。因此,要么把冒号改为逗号,要么把“人要靠自己”后的逗号改为句号。(2)句中“说”后用冒号“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如:“你瞧,多美啊,”他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54、。”句中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个“说”字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因为冒号是用业提示下文的,如果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3)冒号中再用冒号在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就会眉目不清,脉络不明。如:昨天开会,校长宣布:学校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二是-。此句中两个冒号不以同时存在,有一个应改为逗号。(4)短暂停顿用冒号同位语中间只须短暂停顿,可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想使用标点符号,只应使用破折号来表示短暂停顿。如:全班十大学习高手:李洋、张军、张杰等在一起畅谈各自的远大理想。“全班十大学习高手”与“李洋、张军、张杰等”是同位语,中间只须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5省略号误用省略号后

55、用“等等”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表示并列列举时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如:灿烂的阳光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都显得活力无限。这里省略号就表示“等”了,所以二者只能保其一。语段表达 语言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

56、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

57、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语言表达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 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简明、连贯、得体,均是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要求。(1)简明。简明就是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简要又明白,其

58、具体内容要点包括: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话,使用语言尽量避免重复、罗嗦;语言清晰、明白,没有歧义(即不要让对方误解),易理解;要认识到:简明扼要不完全是语言修养问题,还包括对事物的认识、了解等问题。(2)连贯。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连接得自然、合理、严密,其内容要点包括: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因为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换,就会导致语言不连贯。语序要合理。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不仅要围绕一个中心,还要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注意过渡、衔接自然,前后呼应。一段话、一篇文章常常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出现了脱节现象,上下文就

59、不连贯了。(3)得体。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其主要内容有用语要注意对象,要处理好对应关系。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是对长辈还是平辈、小辈,都会引起用语的变化。用语要适合语言环境,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各有不同的要求:A、庄严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典范的书面语;B、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C、日常生活中,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机动,一般多用口语;D、娱乐场合,要求用语生动、有趣,有时还要求有点幽默。用语还有注意文明礼貌。常用十种写作手法(包含修辞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60、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还有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

61、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 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

62、、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篇(阅读) 常用文章体裁(文体)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按表达方式分)记叙文包括散文、杂文、小说等;说明文包括:事理说明文(介绍科研成果、事物的道理等)和 事物说明文(介绍一个物件、事物等) 议论文主要是辩正误、发表见解等的文章。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记叙文知识: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记叙文四(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