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501687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仅供个人参考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第1节 导言: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 命性因素。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 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资本主义 生产体制得以确立,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而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电力技术在能源、通信、 照明、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力技术的应用极 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化

2、工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 生产力,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如果说,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那么,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技术革命, 实质上人类智力的解放,是一 场智力革命。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 用之上新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 信息与材料、能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 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信息资源的 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

3、产业化,并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 这种变化 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 业活动之中,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 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 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 术和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简单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 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 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如智能手机就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

4、结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或趋势 :(1)数字化。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二进制编码, 即数字化。它是一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2)小型化。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 智能手机等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必备工具。(3)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网到无线网,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现 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4)智能化。从人们常见的手写输入、搜索引擎等软件,到指纹识别器、机器 人等硬件,再到复杂的智能交

5、通管理等应用系统,用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硬件 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业务活动的高效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人们信 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 5)系统化。 将分散的信息产品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产品,方便使 用,提高效率,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另一个趋势。有人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概括为 “3C ”革命,即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领 域的革命 。这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 工厂 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即“ 3A”革命。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信息技 术的水平、 规模和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6、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们把 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科学化。 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 术等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 科学理论与实践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科研成 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 2)群体化。 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就 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就愈广、难度就愈大,这就必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形 成的技术群来解决。( 3)智能化。 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搜索引 擎技术等。(4)高新性 。信息革命的高新性主要体现

7、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高驱动,信息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二是高增值, 信息技术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 器。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 智力。四是高战略, 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 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 经济地位。 五是高风险, 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 任何一项开创性 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竞争激 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二、信息化 “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关注并成为社会发展主流,源于信息技 术发展波浪的两次高潮。其一是 20 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的发 明和迅速普

8、及。其二就是 20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所谓信息化是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应用信息 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我国在 1997 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 “国家信息 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 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 代化的进程”;并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 通、资源共享”的国家信息化建设 24 字指导方针;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包 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

9、才队伍、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6 大要素;提出了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由此可见, 信息化是一个高度概括、 内涵丰富的概念, 它揭示了由信息革命 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 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 化。以信息技术制造、 信息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成为社会的支 柱产业。信息化使得一些新的行业产生并发展壮大, 同时也促进和实现传统产业 的改造和优化升级, 信息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型产业革命。 其次,随着社会信 息化

10、的深入, 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 被新的信息经济形态所改变。 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 重大影响。总之,信息化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 信息社会 ,它与传 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非物质性 。在信息社会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物质重要性在减轻或消 失。人们会花钱买创意、娱乐、式样、便利、速度、创造性和美观。出现了一大 批非物质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如信息咨询、代理服务、媒体制作、软件开发等。 ( 2)超时空性。 由于网络的存在,到处都是以光速传输的信息,它们无视空间 和地域,时空距离被消除,地球变成了“村”

11、 。( 3)可扩展性。 因为信息可以共享且便于传播,所以信息社会具备某种“无限 可扩展性”,传统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等都受到重要影响。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化在给人类 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许 多问题,从而对人类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此,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们结合信息化实践,对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进 行了深层次的系统探索,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化, 探讨一个具体组织在应 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及在解决这些问 题时应遵

12、循的一般程序、 策略和方法, 从而诞生了信息资源管理这门学科。 信息 资源管理是以管理科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 数学等为基础, 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 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第 2 节 信息信息是当前社会使用最多、 最广、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大多数人把它与消息、 情报等同看待。但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给出不同的解 释。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 其科学内涵却极为丰富和复杂, 目前还未形成统一公 认的定义。一、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通信科技工作者, 他们关心在利用 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如

13、何将发信者所发的信息进 行编码;如何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电磁波信号准确地传输到遥远的接受者; 如何 将电信号回译成接受者可理解的信息等。他们关心的如何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 而不是信息内容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深入研究通信问题, 他们必须研究信息的本 质及其度量方法。 1928 年,美国人 Hartley 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论 文,最早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和“信息量”的概念。 指出“ 信息是选 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信息量的大小。 1948 年,信息论 的奠基人 Shannon 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以概率论为工具, 深刻地阐述了通信工程中的一系列基

14、本理论问题,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确定(熵)程度的减少。Sha nnon认为:通信的发生是以通信者具有不确定性为前提 的,如果两个通信者之间不存在不确定性, 也就没有必要通信了。 通信的目的就 是减少不确定性, 而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正是它所传递的信息, 即“信息是减少 不确定性的东西” 。并用概率建立起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而 控制论的奠基人 Wiener 则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对信息进行了研究, 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 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并指出“接受信 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就是我们适应外界环境的偶然性变化的过程, 也是我们在 这个环境中有效生活的过程”

15、。我国著名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全信息”理论,第 一次把信息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无约束的本体论层次和引人认识主体的认 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 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 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而从认识论主观意义上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 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 含义和效 用”。二、信息的性质与分类1、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三者中物质是基础, 能量和 信息都源于物质。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信息来源于物质, 又不是物质本身 ;信息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

16、又脱离 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 相对独立地存在。 承载信息的物质被称为媒体或 介质,媒体可以是源物质,也可以是其他物质。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 控制和利用能量又需要信息来引导。 但信息与能量有本质的区别, 信息是事物运 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而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为事物的运动提供动力。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物质、 能量、时间或其他。“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生产力” 表达的就是这种转换关系。 正确有效地利用信息, 就可能在 相同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开发或节约更多的能量,节省更多的时间。2、信息的性质( 1)信息是普遍的和

17、无限的。 信息的普遍性体现在它无处无时不在。只要有事 物存在,只要事物发生变化,就有信息。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所以它所产生的 信息必然是无限的。需要指出的是, 信息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事物的实在信息是无限的。 对于具体 的认识主体而言, 实得信息不仅有限, 有时甚至是稀缺的, 所以有了信息资源的 概念。( 2)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事物。 信息产生于物质且必须依附于媒体。 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象、气味、形态等形式来表现。信息是内容、媒体 和形式的统一体。( 3)信息可以共享。 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内容可以游离开媒体被无数个使用 者多次分享使用。 共享性是信息不同于一般物质的本质特性,

18、这种天然的本质特 性使信息很容易被非法使用。 所以,信息产品的产权保护是当今信息安全管理的 重要课题。( 4)信息可以变换。 信息的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被转换成其他的形式存储在 媒体中。信息变换是最基本的信息处理手段, 信息的可变换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 编码、压缩、加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 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信息可以在空间上或时间上从 一点传输到另一点。时间性上的传递称为存储或转储;空间上的传递称为通信。 信息的传递性使得人类知识得以积累和传播, 人与人能够信息交流。 但信息传递 并不增加固有的信息量,相反,由于噪声干扰的影响,信息量还可能减少。( 6)信息是动

19、态且有时效的。 信息的动态性是指信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信 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失去效用( 7)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信息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运动的状态 及其变化的方式, 是非常具体的, 可以被感知和处理。 人们可以利用其感觉器官 或借助传感装置, 实现对事物状态及其变化的感知, 并根据需要对感知的信息进 行存储、传输、提取、变换、加工、检索、显示和利用等处理活动。3、信息的分类( 1)按存储信息介质划分 按照记录存储信息的介质类型,信息可分为:书写介质信息、磁介质信息、 电介质信息、光介质信息、声介质信息、实体介质信息等。(2)按信息表现形式

20、划分 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上看,信息可分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气 味信息、形态信息等。( 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按照信息的记录方式, 信息可分为: 实物型信息、记录型信息、 智力型信息。 (4)按信息源顺序或信息效用层次划分按照信息源的顺序,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再生信息。其中再生信息按信 息的加工处理深度又可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按照信息的效用层 次,信息可分为:迹象信息、事实信息、知识信息、智能信息等。(5)按信息生成的范围划分 从信息的生成范围看,信息可分为:宇宙空间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 人脑信息等。(6)按应用领域划分 按照社会的分工原则,信息可分为:政府信息

21、、企业信息、工业信息、农业 信息、军事信息、商业信息、科教信息、文化信息等。4、相关概念( 1)消息与信息 消息与信息无大区别,都有“音信”的含义。一般把消息当做信息的俗语, 信息看做消息的学名。但消息只有定性描述,而信息有定量计算。( 2)情报与信息 情报是对某人(或组织)有特殊意义的情况汇报。本质上,情报属于认识论 层次信息,且人们更加关注其价值, 也就是说,情报是对主体有特殊意义的信息。 但反过来,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情报价值。( 3)数据与信息数据通常是指未被加工的原材料, 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起到 “消除不确 定性”的作用,所以,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而数据不一定是信息。 (4)经验

22、、知识、智能与信息经验、知识和智能都是信息,反之不然。信息只是它们的原材料,即经验、 知识和智能需要通过不同程度的信息加工才能得到。三、信息的测度 目前,信息的测度即信息量的计算主要限于语法意义上的计量。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中, 常用的信息测度方法是按反映信息内容数量的数 据所占计算机存储装置空间的大小来衡量信息量的大小。 这是一种基于数据量的 信息量测度方法。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字母数字编码标准是ASC U。每个数字、字母、专用符号,需要 8位二进制位(一个字节)存储,一个汉字占 2 个字节。计算机 中基于数据量的信息量测度常用单位包括:B (字节)、KB (千字

23、节)、MB (兆字节)、GB (吉字节)等。对于用计算机处理的文本信息可以利用 ASC U码可以很容易计算其信息量。 而对于非计算机处理的信息, 一般直接用发行种类、 发行量或文本字数来进行测 度。2、基于 Shannon 熵的信息量测度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方法主要用于随机型语法信息量的计算。如前 所述,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 而世间事物繁多且相互联系, 所以 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一般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Sha nnon发现有一类变化具有一 定统计规律, 可以通过大量重复性试验得到稳定的发生概率, 从而可以用概率计 算消除这类不确定性的信息量。设事物(信息源)存在的状态为

24、 X1, X2, ,xn,它们的出现概率为pi,P2,pn,满足下列条件:n0 pi 1 i = 1, 2, ,n 且 刀 pi = 1i =1则信息源发出的信息量为:nH ( p1, p2, , pn)=-刀 pi log pii =1上述公式即为 Shannon 熵公式 。因为 -log pi 是状态 i 出现时的信息量,所 以H(P1, p2, , pn)实际上为各状态信息的平均信息量。 当状态出现的概 率相等,即pi =1/n(i = 1, 2, , n)时,Shannon熵公式可表示成:H= log(n)即 Hartley 公式,也就是说, Hartley 公式是 Shannon 熵

25、公式的特例。 例:假设我们想告诉 A 甲地的现状,已知甲地共有 8 种状态,每种状态发生的 概率是相等的,即1/8。则当我们告诉A,甲处于某个状态i时,我们传给A的 信息量是:H= log(8)当 log 以 2 为底时, H= log 2(8)=3 。这个 3正好是要传 8 个状态的二进制位数,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在信道上传送 3位二进制那么多的信息量,即可告诉 A“甲 处于什么状态”。如果甲的各个状态发生的概率不相等, 说明我们对甲的状态有些了解, 最极 端的情况就是甲地某个状态的概率为 1,其余状态的概率都为0,也就是说A已 经知道甲处发生了什么事,此时我们传给 A的信息量为:nH (

26、p1 , p2, , pn)=-刀 pi log pi = log 1 = 0i =1 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告诉 A 什么。如果是某个中间状态,例如,甲处有 4 种状态的概率为 0,另外 4种状态的 概率各为1/4,那么,此时我们传给A的信息量是:H ( P1, P2, ,pn)=-刀 pi log pii =1=4 x( 1/4* log 4)= log 4当log以2为底时,H= log 2(4)=2。即只要用2位二进制即可告诉A甲处于什 么状态。四、信息功能与过程1 、信息功能信息有着广泛的用途, 钟义信在他的信息与信息化 一书中把信息的功能 概括成八个方面: 信息是存在的资源,信息是知

27、识的源泉,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控制的灵魂,信息是思维的材料,信息是实际的准绳,信息是管理的基 础,信息是组织的保证 。并说“如果愿意和需要,还何以列出许多功能” 。钟义信认为: 信息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是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归 纳算法被加工成知识,并针对给定的目标激活成为求解问题的策略,按照策略 求解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改造(优化)世界的功效。2、信息过程信息过程就是信息按照一定逻辑从原始信息经过逐步处理成为解决问题的 知识信息和策略信息的过程 。信息过程一般 包括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信息加工、 信息再生和信息施效(利用)等环节。从以上讨论中,需要把握两点本质的认识:( 1)信息是

28、有用的资源,其本质是“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但它是有层次的, 最有效用的信息是知识和智能(或策略) ,它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高层次的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过程完成。众多环节、多层次的信息需 要人们的管理,这便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第 3 节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信息资源管理 (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简称 IRM )作为一个 专有名词和一门学科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霍顿提 出的。一、信息资源1 、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

29、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 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 的东西。 经济学赋予资源三个基本属性 :( 1)需求性 。资源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开 发和利用的价值, 所以需求性也被称作有效性或效用性。 需求性决定资源的功能 和利用方向 ,刺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地开发利用资源, 并大量消耗资 源。( 2)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资源是有限的,使用资源是受到限制的, 它是最基本 的经济学特征 。换言之,经济学认为 只有具有稀缺性的东西才能被称为资源。( 3)可选择性。 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之分,不同的资源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故资源是可选择的。由于资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我们可

30、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资源可分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 其中, 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 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 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 和智慧。从社会属性角度看, 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 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 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等。从循环使用角度看, 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 指经过人的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上可以得到增加和改善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 资源 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可 能经过人的努力得到增

31、加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2、信息资源把信息看做信息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 结果。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化,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 资源不 仅有各种物质形态,而且包括知识、经验、技术等非物质的信息形态。信息是人 类社会经济发展支柱性资源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由于信息具有媒体依附性、 时效性等特点, 信息的丰富和快慢与否, 不仅依 赖于信息本身, 还与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信息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 上受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三者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因此, 信息资源被扩大为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的集合。目前

32、,虽然信息资源的定义尚未统一, 但基本上可以把它归纳为狭义信息资 源和广义信息资源两种。 狭义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 经过加工处理 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复数 意义下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外,还具备以下特性。( 1)不可分性。 首先,作为一种资源,信息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分的。信息生 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为多个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所付出的努力几乎 是相同的; 其次,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不可分的。 只有将组成信息产品的各种 要素集合使用, 才能最直接地

33、发挥其价值, 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 信息资源的不 可分性导致了广义信息资源概念的产生。( 2)积累性或非消耗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 它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 信息资源可以不断积累, 甚至可以再生, 也就是说,利用越多,产生新信息越多, 效用发挥越充分。( 3)认知相对性。 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或组织在不同的时间下可能具有不同 的意义和价值。(4)不同一性。 美国经济学家保尔丁格在 1966年提出: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必 定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 对某一特定的信息资源, 它必定是不同内容的信息 的集合,正是由于这些独具特性的内容的集合决定了信息资源的价值含量。( 5)驾驭性。 信息资源

34、具有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 能量资源, 其开发和利用都需要依靠信息的支持。 信息资源的这一重要特性, 使 它在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基本上就是 信息过程,具体的物质和能量的形式都只是支持信息过程的手段, 只有信息才 是主导。从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 信息资源习惯上被分为多种类型, 它是识别和 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从社会组织属性角度看,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 公共信息资源等三类。从增值状况看,信息资源可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性信息资源。 从可利用的范围看,信息资源可分为公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和个人 信息资源。需

35、要指出的是, 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传播媒体, 其信息容量之大、 传播 速度之快、 使用之快捷是其他任何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最重 要的信息资源形式之一。它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 多的、更复杂的管理问题,如信息检索、数据挖掘、 Web 信息整合、信息安全、 信息伦理等都与之紧密相关 ,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特殊关注。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979 年,美国人迪博尔德以信息资源管理为题发表了 信息资源管理:新的挑 战的论文,从而拉开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序幕。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但对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以信息

36、为管理对象,研究信息采集、存储、检索、 加工、分析、传递和共享等环节中的技术方法及其管理问题,以便提高信息过 程的效率,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有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 ,是“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 , “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把信息资源管理定义为: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 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 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管理的对象

37、看, 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 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的管理。(2)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 用和控制。本质上等同于组织的信息化管理。(3)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4) 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信息资源 管理主要解决国际、 国家、地区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所面临的具有普遍和战略意 义的问题, 通过制定信息资源标准与规范, 来指导和协调人们的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活动,促进社会信息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微观信息资源管理则是指一个社 会组织利用现代

38、信息技术, 有效地开发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 为其事业发展所开 展的管理活动。(5)从管理应用领域看,信息资源管理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 管理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职能, 信息资源管理把信息及其支持要素作为一种战略资 源加以管理, 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 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行为有着 深刻的影响。 它以信息资源为主要管理对象, 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比起传统的人 财物管理,具有更强的技术依赖性和系统综合性。三、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资源管理于 20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美国的政府部门出现 ,随后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迅速扩展到工商企业、 科研机构和高等

39、院校等部门, 并影响和扩散到世界上许多 国家和地区。 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信息 经济的崛起、信息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组织管理需求等多种因素 融合的结果。1、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 发展,信息资源地位的提高。(1)“信息爆炸”文书记录和文献数量激增 表面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源于“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的矛盾。在信息社会里, 一方面人们面对的信息 (数据)是非常丰富(信息爆炸), 另一方面当人们做决策时,又经常陷入矛盾、虚假信息(信息污染)的海洋中, 有用的信息又十分匮乏

40、。这一信息“多”与“少”的矛盾,在政府文书记录管理 和图书情报管理的发展史上, 体现得尤为显著。 事实上,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图 书情报(公共) 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 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最重要的 两个领域。(2)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贯穿于信息过程的各个环节。 其中 数 据库管理、记录或文献管理和数据处理管理 三个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有着重要 的影响。数据库管理的基础是计算机学科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日 益广泛,出现了数据库管理及数据库管理员,以便从技术角度解决数据库集成、 变化、应用所带来的数据管理问题。 记录或文献管理源自行政管理或图书

41、情报领 域,它们有很强的应用背景,首先它把记录、文献、报告等统一视为信息,从信 息管理角度, 提出了描述和管理记录、 文献这类信息的一整套方法, 并率先用信 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思想描述数据管理活动。 数据处理管理源自管理信息系统学 科,数据处理已从早期的数据存储和简单检索、统计,向高级应用如数据挖掘、 商业智能等决策支持方向发展, 即强调数据要被加工成为有用的的信息资源, 为 决策服务。 这正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初衷。 此外,结合管理需求和应用实践所总结 出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为开展信息资源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三个学科相对 独立的工作,从不同侧面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部分的解决方案,进入 20

42、世纪 80 年代后,人们在反思技术解决方案得失的基础上, 提出了与技术相融合的新管理 理念,以解决日益突出的信息管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3)信息资源地位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资源在社 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地位不断提高。 现代社会一切都与信息相关联, 信息技术 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化也带动着工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走向现代化。 2、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与未来发展, 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过论述, 其中美 国人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的“四阶段说”比较有代表性。 即第一阶段从 1900 年 1960年,物的控制(手工操作)阶段;第二阶段从

43、 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中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阶段;第三阶段从 20 世纪 70年代 80 年代,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集成)阶段;第四阶段出现在 20 世纪 90年代以后,知识管理(技术与管理融合决策)阶段。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bgjD aJirogefi , KOTOpbie ucnoE3yroTCHg贝刃 o6yqeHUE b ucc 贝 egoBaHKOMMepqeckuxqe 贝 a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